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古代文学

  • 金瓶梅的艺术

    作者:孙述宇

    金庸、傅聪、梁羽生盛赞的《金瓶梅》研究者

    李欧梵、商伟、田晓菲、杨早共同推荐

    广受赞誉的《金瓶梅》研究经典之作

    寥寥数万字,妙解《金瓶梅》的欲望与罪恶、悲悯与救赎

    ☆编辑推荐

    ◎文字简练、内容详略得当

    文字优美,篇篇珠玑,阅读门槛低,尤其适合对《金瓶梅》感兴趣、有误解的读者。

    ◎真正抓住《金瓶梅》内核的赏析

    作者与《金瓶梅》心肠相通,他以悲悯宽和的态度,引领读者从《金瓶梅》关于欲望、罪恶表象中,发现故事背后“人生的本来面目”。

    ◎旧版高分,影响深远

    本书的很多洞见在当代《金瓶梅》研究上具有首倡意义,比如发现《金瓶梅》对死亡的关注、用释家思想理解《金瓶梅》等,自1978年初版以来已逾40年,还在不断影响一代代的研究者。

    ◎双重维度了解《金瓶梅》的价值

    从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两个维度,对比分析《金瓶梅》的写作艺术,充分认知《金瓶梅》真正的文学高度和文学价值

    ☆学者推荐

    古今中外对《金瓶梅》的评论众多,可谓仁智互见。孙述宇先生《金瓶梅的艺术》充满了引人入胜的分析,以其犀利的眼光、爱惜的情怀,更因为深深了解西洋小说历史而能够对中国文学传统中这部横空出世的杰作产生格外深刻和独到的反观,特别于我心有戚戚焉。虽然最初写于四十多年前,今天重读,还是令人耳目一新。我希望哪怕没有读过小说原作的人,也来读一读这部论著,也许可以对小说形式的艺术,对《金瓶梅》,对我们的人间世,都能多一点思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

    ——田晓菲(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

    孙述宇关于《金瓶梅》的讨论,点出了这部衍生自《水浒传》的“同人文”最有趣的双重性:一方面,《金瓶梅》表现出惊人的写实能力,对市井社会的再现远超母本《水浒传》;另一方面,意图劝人向善的冲动又制约着作者的妙笔。《金瓶梅》就在纠结中走完了全程,也成就了它相对寂寞的声名。读读孙述宇教授这本书,能让你从头开始认知《金瓶梅》这本无法入选“古典名著”的奇书。

    ——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对于《金瓶梅》的赏析文集,作者使用比较文学的手法,将《金瓶梅》置于中国传统文学和世界名著两个广阔的文学维度中,从金(潘金莲)、瓶(李瓶儿)、梅(庞春梅)、西门庆等代表性人物入手,重点分析了《金瓶梅》的写实艺术、讽刺手法、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对死亡的独特关心等,既说明《金瓶梅》为《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传统文学经典所开启的诸多先河,又旁征博引众多世界一流作家如契诃夫、托尔斯泰、狄更斯等人的著作,深入浅出地阐述《金瓶梅》杰出的文学高度。同时,作者以与《金梅瓶》作者相通的心肠,体察人性的深不可测,尤其是对宋惠莲、应伯爵、李桂姐等非主要人物进行解说,透彻地洞悉《金瓶梅》所包含的同情、慈悲和救赎。

  • 鲁班经

    作者:午荣 编

    《鲁班经(白话译解本)(最新修订版)》是《鲁班经》的白话译本,鲁班是中国古代建筑技艺与建筑文化的象征,也是民间工匠的祖师。他代表了东方建筑的独特风尚,而这一风尚至今在现代居宅建筑中仍有意无意地加以运用。了解了“鲁班”,就可以揭开营造择吉、风水规制的神秘面纱。
  • 增广贤文

    作者:白岭

    《增广贤文》的前身,是《昔时贤文》,又称《古今贤文》。相传是由明朝中叶一位儒生编纂而成,但详情不得而知。其书名最早见于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汤剧写作于明朝中后期的万历年间,《昔时贤文》的成名无疑应该在此之前,而其成书自然应该更早。
  • 宋代文学研究(上下)

    作者:张毅

    本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总结百年来宋代文学之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各种文学史料的整理,别集的校点注释,大型词、诗、文总集的编撰,重要作家生平事迹的考辨等。 二、分门别类地描述宋代文学之理论研究的发展情况,诸如词学研究、诗学研究、散文研究、流派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学思潮研究等,说明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具体进展和所达到的水平。 三、对历代宋代文学研究者之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其承传和创新之处,以反映该领域的学术发展进程。 全书分词学研究、诗学研究、宋文研究、小说戏剧研究、北宋南宋文学研究等,其中详细介绍了几位作家: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
  • 古籍举要

    作者:钱基博

    《古籍举要》主要内容:长夏无事,课从子锺汉读番禺陈澧兰甫《东塾读书记》,时有申论,随记成册。其中有相发者,有相难者,每卷得如干事,尽四十五日之力讫事。陈氏以东塾名其庐,而仆课子弟读书之室,会在宅之东偏,遂以后东塾名吾室。而董理所记,都十七卷,署日《后东塾读书记》,而古籍之精要者粗举,以与陈《记》,合之则互为经纬,而分之则各成篇章,庶几并行不废云。
  • 四库提要辨证(上下册)

    作者:余嘉锡

    《四库提要辨证》全书四百九十篇,其中经部六十一篇,史部一百八篇,子部二百十七篇,集部一百三篇,可以说他关注的重点,是在子、史二部,与清人的偏重经学小学有所不同。从所涉时代来看,包括了从上古到清代的各个时期,但以宋人著作为最多,达230种,接近全书的一半。凡此均可看出作者在博通中有所专擅的方面。《四库提要辨证》所涉博大精深,对近五百种书中的各种复杂难解的问题,作出了精当科学的解析。所涉如一书作者之归属、成书之始末、内容之分合、流传之完残、传本之真伪等,都有很具体的指正和发明。应该说,《四库提要》中带有明确的倾向性的偏失是很明显的,如以汉学正统之立场贬抑宋学,对西学一知半解地轻率讥评等,批评较为容易,余先生对此虽所见十分明切,但因议论可因所见不同而发挥,毋庸逐一讨论或批评,故一般较少计较。
  • 教坊记笺订

    作者:[唐]崔令钦 撰,任半塘 笺订

    《教坊记》是记述唐代教坊制度和轶闻的著作,今存一卷。此书是研究盛唐音乐、诗歌的重要资料。任半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词曲学家、戏曲学家,他对《教坊记》的笺订,是古籍点校、整理研究的翘楚之作。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

    作者:葛晓音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从着重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出发,所选篇目主要是思想艺术俱佳的传世名篇,不求全,不求不同作家所选篇目数量的平衡也不考虑文学史发展的线索。宋以后小说戏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一般篇幅较长,入选篇目也不可能与其在文学史上的成就相称。长篇名作则更难列入。
  • 中国修辞学

    作者:杨树达

    读中国书,不可不知中国特色的修辞。不明中国特色的修辞,易犯事不明、物不显、犯人忌等毛病。中国修辞与西方修辞相异之处甚多,然知之者实少。杨树达《中国修辞学》实为中国特色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如列改易、增益、删削、颠倒、改窜、嫌疑、参互、存真、合叙、错综等项,非今天普通修辞学教科书所能明示。
  • 爾雅注疏

    作者:[晋]郭璞 注,[宋]邢昺疏

    《尓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词典,具有同义词典和百科词典的性质。作者不详,大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为《尓雅》作注者代不乏人,最著名的为晋代郭璞,流传至今。此后唐代陆德明《尓雅音义》,宋代邢昺《尓雅疏》,亦是阅读研究《尓雅》的重要文献,后被列为十三经注疏之一。《尓雅》流传年代久远,版本繁多,错讹亦很多。后世学者研究考订很有成果,尤以清代学者为著。此次整理出版以宋刊单注本、单疏本、宋刊《尓雅音义》三本合一,作为底本,校以他本,并吸收了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断句标点亦在前人的基础上亦有所改进。本书整理者王世伟长期从事《尓雅》研究,有多部论文专著。此书是他多年研究的结晶。
  • 中国古代文学

    作者:周裕锴,谢谦

    本书立足于培养读者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的亲切感,引导其体悟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厚底蕴,启迪性灵,润饰文心。全书以约四分之一的篇幅论述历代文学的文化背景、时代思潮,各体文学的基本样态及消长演变等,同时更多地著力于经典作品的解读,使读者既对中国古代文学有宏观的总体印象,又对具体作品有文本细节的真切感受。全书结构独特,选目精当,行文雅洁,重视启发,既可供高校文科各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课堂教学使用,又为爱好文学的读者提供一个中国古代文学精读本。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组编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中国汉言文学基础课系列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全3册)》主要内容:世界各种文明历来把教育视为神圣事业,夫子所言“诲人不倦”是一种行为,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原则。用“披星戴月”、“废寝忘食”描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的教学行为,已经不是修辞手段,而是写实。我们的教师不倦于讲坛耕耘,不倦于教学改革,自觉地把人才培养当做第一要务,方式方法虽有不同,但尽心尽责却几乎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惯性。不倦的态度表现在教学上是韧性和耐性,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调整自己,不断充实自己,又不断地将自我的调整转化为教学实践。参与新编“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的教师,大多有长期的教学经验,某种方法、某套讲义已经经过几轮、几十轮的教学尝试,新编教材是我们的教师不倦努力的成果。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其实全国所有大学的学生)都是几经筛选的优秀学子,不倦地建设、完善教学各个环节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始终坚守的原则。教材建设是整个教学事业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必须要根据时代的演变、学术的演变、个人研读的精进而不断完善。
  • 中国古代文学

    作者:陈文新

    《中国古代文学(套装上下册)》的叙述对象是中国古代文学在其发展历程中的事件、成果以及其他有关历史状况组成的连续性轨迹。主要内容为五个方面:(一)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演变的社会机制、社会条件和文化生态;( 二)文学流派的发生、发展和兴衰;(三)不同文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内在联系,特别是由其内在联系促成的文学总体发展趋势;(四)一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风尚,以及潜在的、预示未来发展前景的文学态势;(五)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和文学观念。五者并重,从不同侧面呈现中国古代文学的面貌,而对作家、作品的阐释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 张说——初唐渐盛文学转型关键人物论

    作者:周睿

    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初唐渐盛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在礼乐建设、文化事业、文学创作、提携后进等方面都有突出的建树,在中国政治史与文学史上均占有一定的地位。通过对这位作家的个案研究,既可以对其生平、交游、思想及诗文创作做一全面清理,对其地位和价值重新评估,凸显作家的独特魅力;同时,以对个体研究为契入点,对初唐文学向盛唐文学的过渡作具体的深层次的探讨。 第一章考察张说的生平世系及政治功绩。第一节简述张说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第二节对张说的籍贯归属:范阳说、洛阳说、河东说详加考辨,以列表形式勾勒出张说的谱系递传与大事年表,全面再现作家生平;第三节对张说的文治武功综合评价,通过国史监修与大型图书编撰、对丽正书院的文化贡献、“吏治与文治之争”、文儒的文治主张、三度从戎经历、贬谪原因及心态、对后进的诱掖奖劝等若干专题的分析,概述其政治功绩。 第二章有重点地考察张说的交游情况,将其交游对象分为皇帝、文士、文士集团三种类型,与近五十名文士的交流,又分别按照其活跃在武后、中宗、睿宗、玄宗的具体时期,分别列为一节单独探讨,以图通过此章,勾画出初唐渐盛之际以张说为中心,文人与文人集团所具有的各自面貌及共同倾向,以及张说在当时政治和文学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章考察张说的思想。第一节论述张说的儒家思想,着重探讨儒家思想所包涵的人文礼乐、和谐中和精神在张说思想中的体现;第二节分析张说的佛家思想,从宗派归属、僧侣交往、佛事活动、禅学文艺四个方面予以阐述;第三节论析张说的道家思想,在道学素养、道士交往、玄道文艺三个方面加以申发;第四节对张说的文艺思想进行考察,针对初唐渐盛的文风转变,张说提出重风雅气骨、推滋味辞采、评古论今兼容并蓄、文质并重等主张,代表文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召唤盛唐风神的到来,文章都一一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全面考察张说诗歌的创作。张说作为初唐渐盛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其诗歌创作呈现出从“初唐遗味”到“盛唐新风”的过渡性。第一节,对张说诗歌的创作历程、特点及唐诗史地位进行概述,对诗歌创作的背景、内容作了分析;然后按照诗歌类型分为应制诗、山水诗、送别诗及其他题材如边塞诗、感怀诗、闲适诗、咏史诗、怀古诗等,分别在第二节至第五节详细论述,基于作品对张说的诗歌创作的题材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清理;第六节则从体裁、格律、修辞等诗歌形式方面对张说的诗歌艺术加以概括;最后的第七节浅析张说对唐代诗作影响,重点探讨了其对杜甫诗的影响。 第五章考察张说的韵文、散文、传奇创作。第一节是对张说文章创作进行整体评说,探讨其骈散相间、运散于骈的创新意识,于宏丽之中洋溢雄浑之大手笔,对于确定其文学史地位是很有帮助的。接着对张说的韵文、散文作大略考述,第二节对张说创作的抒情文体、叙事文体和议论文体分类阐述,对其赋文、颂赞、哀祭、序记、书简、策问、表奏等文体做了全面的梳理和论述;第三节则是对张说久负盛名的碑铭、墓志做专题研究,突出其大手笔特征,并概括出碑志的时代特征;第四节对系名张说的五篇传奇详加讨论,以论证张说撰写传奇之可能。 结语在正文对张说全面研究的基础之上,简要总结作家的文学创作成就,充分肯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应有地位,对于学术界普遍存在的评价偏低、偏颇的看法作了辨析与修正。附论是对张说的补充研究。附论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勾勒出张说诗文集结集与版本流传、递藏的线索。
  • 杜甫詩意圖册

    作者:陆俨少,杜甫

    《杜甫诗意图册》以陆俨少所绘100开杜甫诗意册为中心,将陆俨少所据诗句全诗照录,并附清代杜甫研究之集大成著作仇兆鳌《杜诗详注》注释内容,为读者更好地理解陆俨少绘画的精神提供了门径。
  • 晚明以降才女的书写、阅读与旅行

    作者:(美) 魏爱莲

    本书收的研究对象大致是晚明至20世纪上半叶以江南为中心的闺秀作家。书中记录了西方人到来之前中国女性文学文化产生的多种变革和发展,包括从写作到编辑,从诗歌到小说,从国内旅行到国际旅行,从男性导师缺席到围绕袁枚和陈文述的文化圈形成等变化。全书分为五辑。第一辑着眼于中国女性写作和编辑选集的最初努力。第二辑探讨了研究传统江南女作家的方法。第三辑的主题是小说中的女性。第四辑有关19世纪和20世纪初现代性的影响。第五辑实为总结之作,旨在向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发问:这部书如何组织,对明清女性研究起到何种推动作用?
  •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古诗考索

    作者:程千帆

    本书由著名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的代表作《古诗考索》与《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合刊而成。《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全面考察了唐代行卷之风的由来、具体内容以及对唐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古诗考索》收录了程千帆先生关于古典诗歌研究的三十二篇代表性文章,按照写作时间、行文体式的不同,分为上、下两辑。
  • 唐诗的博物学解读

    作者:胡淼

    《唐诗的博物学解读》是作者继《诗经的科学解读》后的又一力作。作者花费十数年时间精心研究,以现代科学知识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工具,运用丰富的学识,配以图画解析,对唐诗中涉及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售、天文、地理、气象和水文等自然景物以及各种社会人文现象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考证,纠正了历代注释和理解上的谬误和差错,赋于这些千年古诗以全新的现代面貌,对读者解读唐诗有很大的帮助。
  • 围炉夜话

    作者:王永彬

    《围炉夜话(图文版)》所谈及的人生处世理念景响和造就了很多中国人的处世文化,而中国人处世文化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处世乃由文化而定,大智慧者,能引导并成为楷模,能独善其身;世伪者或油滑、或臆测、或作假、或自缚、或自扰,不一而足。正确对待人生,养成坦荡、谦恭品格,此为一;借鉴人生处世多些对人对事的理解,丰富人生文化内涵,此为二。读此书,即可达此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