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魏晋南北朝史

  • 北魏官僚機構研究

    作者:鄭欽仁

    北魏官僚機構研究,ISBN:9789578571235,作者:鄭欽仁
  •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历史编·魏晋隋唐五代卷

    作者: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编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始于1932年,是现代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学术研究机构。史语所创立八十周年来,秉承傅斯年先生建所时确立的学术风格和人文精神,人才辈出,学术鼎盛,一直为学术界所推崇。其连续八十年出版的《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反映了史语所在历史、语言、考古、人类学、文字、文籍考订等各个方面卓著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界影响重大。
  • 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

    作者:夏炎

    《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分八章:崔氏溯源、清河崔氏大族的形成、清河崔氏与十六国南北朝政治、隋唐清河崔氏地位的新变化、清河崔氏各房支与隋唐政治、清河崔氏的婚姻关系等。
  • 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增订本)

    作者:谷川道雄

    本书是谷川道雄先生代表之一,中译本由中华书局于2002年出版,引起很大关注。此次新增订数万字,收入本社《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本书原分为四编,收入谷川先生论文十余篇,对日本中国史研究的理论问题作了检讨与反思,且对六朝具体历史用“共同体”理论作了精彩分析。谷川先生生前的这次增订,新补了第四编的第四、第五两章,以及“补论”。
  • 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

    作者:吴正岚

    由于孙吴时期江东与中原学风的差异,也由于东晋以来南北士族的文化隔阂,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在学术、信仰、文学等层面都有别于门阀社会的主流文化:江东士族的儒学较少受到玄学思潮的影响而更多地保留了汉末儒学的风貌;江东士族中的一部分家族崇尚观音信仰,另一部分家族则长期保持家传道教;江东文人在六朝历代都追求典雅文风。江东各家族的家学门风既有共通之处,又不乏个性色彩。通过揭示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的发展演变,考察六朝时期张融的文采风流、陆机的出处观念等文化现象的家学背景,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六朝的学术、宗教和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更深入地认识六朝学术文化的复杂性。
  • 魏晋南北朝史(上下)

    作者:王仲荦

    【本书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三国分立 第一节 东汉王朝的崩溃 第二节 曹操的统一北方 第三节 蜀汉的兴起与衰亡 第四节 吴在东南的开发 第五节 曹魏的经济与政治 第二章 封建关系的加强 第一节 世家大族经济势力的发展与部曲佃客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西晋的占田法 第三章 西晋的暂时统一及其崩溃 第一节 西、北各少数族的内迁 第二节 西晋的黑暗统治与“八王之乱” 第三节 人民的流徒与流民起义 第四章 十六国 第一节 胡羯的建国 第二节 前燕与前秦的对立及苻坚的统一北方 第三节 淝水之战与苻坚的败亡 第四节 淝水战后北方的再分裂 第五章 东晋王朝的建立及其政治 第六章 南朝的政治与经济 第七章 北朝的政治与经济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境各族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的哲学思想与宗教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的经学、史学与文学艺术 第十二章 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魏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 讲义三种

    作者:唐长孺

    《唐长孺文集:讲义三种(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唐长孺先生(一九一一年七月四日--一九九四年十月十四日),江苏吴江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一九三一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文科,后于浙江南浔中学、上海圣玛丽亚女子中学等多所学校任教,讲授中国史地、国文、政治制度等课程。一九四。年任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讲师,一九四二年春转任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史地系副教授,一九四四年受聘为迁至四川乐山之国立武汉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一九四六年晋升为教授,此后长期执教于武汉大学。历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主任、历史系主任、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暨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哩出版规则到小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中国史学会会长,湖北省考古学会理事长、六朝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等学术职务,亦曾担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暨武汉分社副主委等职。他学识渊博,精通文、史,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古籍整理、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与研究等领域皆有卓越贡献,被海内外学术界公认为二十世纪杰出的史学大家之一。
  • 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

    作者:王永平

    《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是中国古代一个急剧变革的历史阶段,这本由王永平著的《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从当时统治集团社会阶层升降、更替的角度,揭示相关社会文化、历史变革的缘由及其深刻影响。《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研究的核心时段是魏晋之际,同时上溯至东汉中后期,下延至东晋。《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采用专题研究方式,体现了作者个性化的学术研究思路。
  • 情感與制度

    作者:鄭雅如

    傳統中國的父系家族一方面藉由體制規範刻意壓低母親的地位;另一方面,「強迫」女性必須生育,將養育子嗣的工作交給母親,並藉由史傳稱揚塑造理想的母親形象,利用女性的母職為父系家族的傳承服務。然而當女性在擔任父系制度母職的過程中,藉由褓抱提攜、推燥居溼、訓誨教導等母職實踐,建立起母與子的親密互動及權力關係,母子情感亦往往回頭挑戰父系制度對母職的控制。 魏晉時期的母子關係,在母子情感與父系制度之間有著微妙複雜的交融與對抗。母親為家族生育、教養子嗣,不僅將父系文化的價值觀念灌輸在兒子身上,同時也將自己的生命實踐寄託於兒子的功成名就。繼承家主的孝子為母伸情、兒子躋登貴位或成就大業,亦往往「母以子貴」,抬高了母親被壓抑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鬆動了父系制度對母子關係的控制。但是父親在家內的至尊地位並未動搖,當父命母出或父命兒子出繼,母子關係往往斷絕難續;而且孝子經常還必須援引父命為自己的違禮舉動證成,因為禮法公論推崇父命的權威,父命依然主宰著母子關係。誰可為子?誰可為母?只有能夠在父系文化的價值中被承認的母子關係,其母子情感才能被接受並獲得認同。東晉于氏據禮(理)抗爭的例子,揭露女性自身的母職經驗對女性的特殊意義,並可能引發對父系制度的根本挑戰。于氏的失敗,凸顯了女性困境的結構性因素,超逸出父系制度的女性經驗,父權社會往往「無心」也沒有「能力」去理解。母子關係對父系制度的挑戰,只能是架構內的修正。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作者:柳春新

    本书探讨了汉末王纲解纽到西晋重归统一这一历史时段的政治,具体地说,上限起自董卓之乱发生的公元189年,下限止于晋武帝去世的公元290年,前后恰好一个世纪,跨越三个朝代。全书分作上、下两篇,每篇包含若干专题。上篇主要讲汉末曹操集团的构成及其内部的矛盾斗争,曹操的治国方略和他的政治经营;下篇涵盖曹魏和西晋两个王朝,主要包括曹魏文、明二帝的治国之道,曹魏后期曹氏、司马氏两大集团的斗争,以及晋武帝的治国方略。勾画出汉末晋初之际政治运动的基本线索和面貌,揭示了这个时期政治演变的特征。
  • 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

    作者:张金龙

    本书主要是关于北魏历史的部分论文结集,因涉及的主要是关于北魏政治与政治制度史方面的问题,故名为《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本书在《北魏孝文帝政治思想散论》、《北魏孝文帝用人政策及其与改革的关系》、《北魏前期的北方防务及其与柔然的征战关系》、《北魏中后期的北方防务及其与柔然的和战关系》等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神文时代

    作者:孙英刚

    本书围绕中古著述中的纬书内容,以及具体政治活动中所体现的纬学思想,探讨中古时代知识、信仰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纬书"相对"经书"而言,主要指"七纬",包括《易纬》、《诗纬》、《乐纬》、《尚书纬》、《春秋纬》、《礼纬》、《孝经纬》及《论语谶》,其将经义的解释与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结合,诡为隐语,预决吉凶。在王者仁政学说随宋明理学兴起之前,以天人感应和五德终始学说为基础的纬学思想,始终是中古政治理论的核心。与之相关的符瑞、灾异、德运、占候、天文、历法、音律、堪舆等内容,是古人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严密的内在逻辑,并且在当时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没有现代政治学说可以凭借的背景下,"太平"、"祥瑞"、"灾异"、"天命"等等,是主要的政治语言。而"龙图"、"凤纪"、"景云"、"河清"等,是主要的政治符号。本书所涉课题,不仅为中古知识、信仰世界的重要一环,又事关政治起伏与思想跌宕之关系,进而以中古为样本,对理解整个人类历史中政权合法性的塑造也有一定思考。
  • 南北朝那些事儿(南北争霸卷)

    作者:云海孤月

    《南北朝那些事儿2·南北争霸卷》主要内容简介:公元386年,代国遗腹王子拓跋硅走马草原、横戈塞上,建立鲜卑魏国,揭开北朝大幕。公元420年,东晋名将刘裕接受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帝位,建立南朝刘宋,定都建康,相伴滚滚长江的六朝古都开始见证南朝的风雨沧桑。公元589年,北方五十万铁骑踏过长江,陈朝风流后主陈叔宝藏身景阳宫井,南北朝落下帷幕。《南北朝那些事儿》正是描绘了这203年神秘而又辉煌的历史。 《南北朝那些事儿.2》为《南北朝那些事儿》之南北争霸卷,接着第一卷(刘裕拓跋硅卷)继续讲述南北朝大历史。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征服柔然人、匈奴人,一统北方,终结五胡十六国;宋文帝刘义隆开创“元嘉盛世”。南北朝进入南北争霸时期。南朝步兵攻至黄河,北朝铁骑饮马长江,南北朝两大皇帝隔江对望,谁都没有能力统一天下。北方接连发生惊天大案,“太武灭佛”、“国史之狱”、“文成复法”、“禅让帝位”,迷雾重重,动人心魄。千古一后北魏冯太后摄政变法,均田制出炉,北魏国力蒸蒸日上。南朝刘宋王朝却在刘骏、刘子业、山阴公主、刘昱等性情中人荒唐淫乱的表演中走向灭亡。
  • 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

    作者:李万生

    本书对历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乱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事件与北朝政局发展的关系,论述了其契机、发展与影响,揭示了南北朝时中国的统一与事件的密切关系。
  •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作者:罗新,叶炜

    一、本书所收魏晋南北朝墓志,起三国之始,迄杨隋之末(220-618),皆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及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两书所未收者。赵万里书出版太早,五十年代以后新出墓志未能收入;赵超书所收墓志截止1986年,且不收隋志。本书所收隋代墓志,皆赵万里所未及得见,主要是五十年代至2003年底发表者;其余墓志,为1986年后至2003年1
  • 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

    作者:牟发松

    本书揭示汉唐历史变迁中地方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有裨于破解世界政治史上的一个奇迹,并将国家权力触角有效地延伸至基层。全书运用大量文献资料,揭示了汉唐间地方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演变发展大势,指出汉唐统一帝国的瓦解与重建,与地方社会势力长期发育成长和演变有着不可分割的作用。
  • 陳朝的政治結構與族群問題

    作者:呂春盛

    西晉永嘉之亂,大量的華北流民逃向華中、華南,在江南重建東晉政權,又歷經宋、齊、梁、陳四個朝代,最後被北方的隋帝國所併滅。關於東晉南朝歷史的研究,向來多著墨於所謂貴族制的門閥社會現象,本書則特別留意當時的政治結構與族群問題。對於南朝的歷史想一探究竟的讀者,不可錯過此書。
  • 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

    作者:叶炜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细致的考证分析,探讨了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问题。从文书胥吏系统的发展背景、形成进程,以及针对文书胥吏群体的特殊管理方式等层面入手,对作为一种政府公务人员分类、分层现象的官吏分途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源流、演化趋势进行了条分缕析、洞微烛幽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