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西域

  • 丝绸之路大历史

    作者:郭建龙

    知名作家郭建龙2021年重磅新作!

    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两千年丝路兴衰史!

    中西之间的地理通道如何塑造世界格局和文明走向?

    从中国出发抵达世界,从历史着眼预见未来

    两千多年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中国自成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和中华文明富有韧性的延续性。但自张骞凿空西域 开始,历朝历代都有层出不穷的使者、僧侣、商人怀着不同的使命和目的,从中国出发,或穿越西部高山戈壁,或远渡重洋,一路向西探索中土以外更广阔的世界,他们带回来的物质和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丝绸之路由此诞生。

    这是一部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两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也是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丝绸之路形成、兴盛、演变和衰弱的宏大历史。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史料挖掘,以生动通俗的文字,还原了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外交家、僧人、探险家等的传奇经历。西汉时期,张骞作为使者向西沟通大月氏和乌孙合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唐朝时期,玄奘远赴印度取经;进入宋朝,东南海上贸易贸易兴盛,瓷器、丝绸远销海外;明清时期,伴随着海禁政策的严格执行,丝绸之路逐渐衰弱。

    丝绸之路不仅是历史上的征服之路、信仰之路、贸易之路和帝国之路,在当下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是决定着人类文明走向的未来之路。

    【编辑推荐】

    1.梳理中国人眼中的丝绸之路全史,展现中国在丝路历史上扮演的角色。

    这是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丝路兴衰史,完整梳理丝绸之路大舞台上与中国相关的征伐、贸易和文明交融。着重挖掘中国传世史料中的传奇故事,从中国出发,展现丝绸之路的形成、演变、兴盛和衰弱的宏大历史,以及中国在丝路历史上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2. 人物故事和文明交融双重叙事线索勾勒丝绸之路大历史。

    从穿越地理障碍的探险家、僧人和外交家的传奇故事切入,展现中西之间纵横交错的地理通道如何塑造历史上的世界格局,由表入里呈现丝绸之路上的地缘政治、信仰传播、商贸往来和文明碰撞。

    3. 读懂丝绸之路的历史,预见未来的世界格局和文明走向

    欧亚大陆的地理构造塑造了中西之间地理通道的路线和走向,一定意义上也决定这沿途国家的历史命运和文明底色。丝绸之路不仅是历史上的征服之路、信仰之路、贸易之路和帝国之路,在当下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是决定着世界格局和人类文明走向的未来之路。

  • 语藏集

    作者:王丁

    本书是中外关系史学者王丁的学术随笔集。内容涉及较广,概括而言,是从一些具体而微的话题看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认知和贡献。“语藏”是汉文摩尼教经典中的一个译名术语,取以名集,可示文集从语言探寻历史的方法取向特征。

  • 丝绸之路

    作者:[瑞典] 斯文·赫定

    《西域探险考察大系:丝绸之路》作者把自己视为贯始终的抒情主人公的,他的情感,他的尊严,他的热忱,他的冷竣,那就是一个探险家面对古道万物的反馈,那就是一个经行者针对古道历史、现况与未来的独白。
  • 驼队

    作者:[瑞典] 尼尔斯·安博特

    《驼队》介绍: 与普尔热瓦尔斯基、斯文•赫定、斯坦因相比,尼尔斯•安博特没有发现类似楼兰、尼雅等惊世故城,没有记录出新疆虎、野骆驼、野马等仅见于新疆的奇异的野生动物。然而,这并不是《驼队》的缺失。《驼队》的着眼点并不在于考察的终极结果——发现了或做出了什么,而在于发现过程中的真实感受。
  • 丝绸之路

    作者:斯文·赫定

  • 西域文史(第二辑)

    作者:朱玉麒 主编

    《西域文史(第2辑)》是由新疆师范大学西域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论集。本辑发表与西域相关的学术论文15篇,内容涉及考古、语言、历史、文学、民族、学术史等方面。《西域文史(第2辑)》适合于从事西域考古、语言、历史、文学、民族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 中国新疆的土地和人民

    作者:勒柯克

    《中国新疆的土地和人民》是德国著名考古学家、民族学家和维吾尔学家勒柯克为“德国第四次吐鲁番考察”(1913—1914)写的纪行式报告,其德文本于1928年在莱比锡出版。《中国新疆的土地和人民》详细记述了近百年前勒柯克一行在我国新疆库车—巴楚地区进行考古发掘的情况,附5幅地图、48张照片和36幅插图,历史资料价值十分巨大。《中国新疆的土地和人民》为第一个中译本。《中国新疆的土地和人民》为阿•冯·勒柯克的《中国新疆的土地和人民——德国第四次吐鲁番考察记》。勒柯克率领的这次考察自1913年4月中抵达喀什起,到1914年3月初离开图木舒克经喀什出境,历时11个月。
  • 西域异服

    作者:包铭新

    西域异服:丝绸之路出土古代服饰复原研究,ISBN:9787811112955,作者:包铭新 主编
  • 西域通史

    作者:余太山

    “西域”是中国史籍使用的一个地理概念,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尽管各史所记“西域”范围大小不一,其核心部分均为包括我国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 我们今天使用“西域”这一名称,一般有广狭两义。广义指古代中亚,狭义指历史上的新疆。《西域通史》所谓“西域”,取其狭义,然在叙事过程中,往往越出新疆的范围,视各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部合乎要求的通史,应该吸收、消化已有的研究成果,使更从的人能利用这些成果。因此,作才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即在充分利用现有文献和考古资料,尽量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明白易懂的文字将“西域”历史的大致轮廓勾勒出来。
  • 蒙古的人和神

    作者:[丹麦] 亨宁·哈士纶

    《蒙古的人和神》介绍: 20世纪中外有关土尔扈特蒙古部落的书籍中,《蒙古的人和神》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在这《蒙古的人和神》当中,土尔扈特自伏尔加河东归,只是它的远景,而哈士纶关注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土尔扈特人的光荣与梦想;着力表现的,是这个蒙古部落为进入现代社会所付出与得到的。
  • 一个人的西域

    作者:陈达达

    这一次,我只追寻故垒、大漠、楼兰; 这一次,我只触摸壁画、废墟、流年; 这一次,我只感悟烈日、长空、雪山。 我的西域,繁华落尽,现世安稳。 这是一本先锋旅行图书,作者用游记勾勒历史,用散文描述考古,用脚步丈量地理,用心情串连丝路。是攻略,又是西域的传奇故事;是游记,又是历史地理的探索;是娱乐,又是严肃的生存思考;是追梦,更是一种精神的境界! 由于对古代西域丝绸之路的向往,在大量的阅读准备后,作者沿着探险家斯文赫定的西域探险路线,踏着玄奘的足迹,独自一人,搭车穿越了柴达木荒漠无人区和塔里木盆地沙漠南沿绿洲,最后登上帕米尔高原。作者试图以今日的旅途感受,用故事散文的结构,述说西域丝绸之路南道的沧桑悠远,和历史变迁,并感慨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抗。
  • 西域不只是传说之四五龙夺珠

    作者:瀚海箫声

    《西域不只是传说之4:五龙夺珠》内容主要包括:第壹章吐鲁番的葡萄、天无绝人之路、庙算多者胜、定计高昌、火焰山下的乱战、请神容易送神难、仇池事变、司马楚之、一只驴耳朵的传奇、限佛、远征吐谷浑等等。
  • 西域遗珍

    作者: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本书是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的展览图录。全书分为先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四部分,收录有关新疆历史的珍贵古籍70多种共200多幅图,包括汉文和各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不同于以往图录的是,在每种古籍书影后都有较为详细的文字描述,介绍其版本、内容、流传及价值和意义等。图录反映了新疆的历史和各民族文化,揭示了新疆古籍保护的巨大成就。全书彩色印刷,精美大方。
  • 橘瑞超西行记

    作者:[日] 橘瑞超

    《橘瑞超西行记》内容简介:在橘瑞超的《中亚探险》、《新疆探险记》、《新疆通信摘抄》中,罗布荒原是重点,但绝不是唯一可读的内容。在青藏高原的苦苦支撑,鸟鲁木齐的政情与民俗,和清代新疆最后一任布政使王树楠的交往,吐鲁番的风情,库车的得意和失望……这些都颇具感染力,为恢复西域探险史的细节,留下了实录。
  • 丝绸之路

    作者:[瑞典] 斯文·赫定

    《丝绸之路》介绍:斯文•赫定是把自己视为贯《丝绸之路》始终的抒情主人公的,他的情感,他的尊严,他的热忱,他的冷竣,那就是一个探险家面对古道万物的反馈,那就是一个经行者针对古道历史、现况与未来的独白。书中的人物颇多,有中国人、外国人,但写得最成功、最丰满、最有感情色彩,又能引起读者去关注的人物,正是赫定自己。
  • 东方摩尼教研究

    作者:芮传明

    本书归纳了芮传明先生有关东方摩尼教课题研究的的内容和观点,谈到了东方摩尼教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之融合,特别提到了和古代大众信仰的相互渗透、影响的关系。是目前国内这一课题研究的扛鼎之作。 自序 导言 创教史与研究史 第一章 创建与发展 第二章 研究历史与文献资料 第三章 教养概说 上编 神、魔名号二释 第一章 “摩尼”名号的源流 第二章 “五妙身”及其“相”释 第三章 “五大”诸说辨 第四章 “净风”与“惠明”异同析 第五章 “平等王”名号考 第六章 黑癘、阿缁、贪魔的文化来源 中编 基本教义研究 第一章 摩尼教“性”观念探讨 第二章 “树”符号的象征意义及其演变 第三章 “佛性”与“灵魂” 第四章 “轮回”、“地狱”与生死观 下编 文化交流探讨 第一章 从“船”的喻意看佛教影响 第二章 弥勒信仰与摩尼教之关系探讨 第三章 唐代名人之信仰分析两例 附录 摩尼教汉语典籍校注 主要参考文献略语表
  • 斯坦因西域盗宝记

    作者:马克·奥利尔·斯坦因

    《斯坦因西域盗宝记》知名度很高、学术性强,如果要大众读者去读那专业性很强的考古报告,是很不现实的。笔者从大众读者阅读需求出发,将《斯坦因西域盗宝记》进行整理,保留原书中考古、探险、游记的故事情节,减低学术性,试图使大众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详细了解《斯坦因西域盗宝记》,了解这段历史。 《西域考古记》是斯坦因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它不仅字数最多,学术性也最强,在东西方的东方学研究以及东方的西域、中亚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引用。书的名称过去也有多种,有音译作《塞林底亚》的,亦有译作《西域》或《西域考古图记》、《西域考古记》等的。
  • 西域绘画1

    作者:马炜,蒙中

    《西域绘画1(佛•菩萨)》主要内容:该作品的创作年代约为8世纪初,是敦煌藏经洞中绢画年代较早的一件。从以下几方面可以进行时代的印证。首先,相同的说法题材,其构图与敦煌唐初洞窟的表现最为类似;而且,这一图式正是从隋代石窟壁画中表现佛与二胁侍菩萨的简单图像中演化而来。其次,主尊嘴角的线描式样,与永泰公主墓室壁画非常相近。因为到了8世纪后半叶,一般上下唇之间的勾线,两端要稍粗一些;再到10世纪,线条则拉得更长,末端弯曲得很尖。再次,画中女供养人的发型、着装,甚至是表情,完全与唐初壁画、陶俑中的侍女形象相一致。最后还有一点可以证明该作品的创造年代,即华盖、莲座上灵芝状的祥云,也正是唐初敦煌壁画常见的图样。
  • 新疆古佛寺

    作者:A.格伦威德尔

    新疆,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积淀了大量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融合的见证物。新疆的古文物,尤其是佛寺中的壁画及塑像,人物千姿百态,造型独特新奇,风格奇秀壮美,世所罕见。本书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以飨没有机会一睹新疆古佛寺的读者。
  • 新疆的地下文化宝藏

    作者:[德] 阿尔伯特·冯·勒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