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视觉

  • 记忆火车

    作者:赵妮娜

    属于火车的记忆,任何东西无法替代。我怀念2000年以前的所有火车。 中国火车的每一种车型,包括那些消失的和将消失的,甚至仅仅试制了一台的,都有独自的人生脉络: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不惑之年,年老体衰,黯然退场……有些时候,车如人生,也裹带了与之有关的人的际遇和生活。《记忆火车》通过充满感情的文字和画面给你梳理火车的人生脉络。
  • 视觉机器

    作者:[法] 保罗·维利里奥 Paul Vir

    《速度与政治》的作者维利里奥努力要定义一种图像的新型逻辑。 确实,在不同的技术旁边,在图像的后勤旁边,还存在一种逻辑和传播的时代,它们标示了近来的历史。 形式逻辑的时代,就是绘画的时代、雕刻和建筑的时代,它与18世纪同时结束。辩证逻辑的时代,就是摄影的时代、电影的时代,或可称之为照片的时代。 反常逻辑的时代,就是随着视频通信、全息摄影和计算机制图的发明而一道开启的时代。似乎到了20世纪之末,现代性的终结本身就由公共再现的逻辑终结来标示。然而如果说我们足够了解传统绘画再现的形式逻辑的现实,并且在低等程度上了解主宰光学电影再现的辩证逻辑的现状,那我们只能很困难地理解这种反常逻辑的潜在能力,即视频通信、全息摄影或合成图像的潜能。这正是保罗·维利里奥这部《视觉机器》如今要回答的问题,他试图澄清再现手法演变的意义。在这种再现中,城邦的“公共空间”突然让步于“公共图像”,即实时在场的反常图像,而这一实时在场将替补主体与客体的真实空间。 编辑推荐 《视觉机器》为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维利里奥(Paul Virilio)关于新技术与图像新型逻辑的重要文集,共收入五篇文献:《地形失忆症》《不及一幅图像》《公共图像》《天真的摄像机》《视觉机器》。在这些文章中,作者梳理了再现手法的演变,它由绘画、雕塑和建筑时代的形式逻辑,到摄影和电影时代的辩证逻辑,进而发展到当今时代的反常逻辑。在今天这个由视频通信、全息摄影和计算机制图而开启的时代中,城邦中的“公共空间”突然让位于“公共图像”,即实时在场的反常图像,而这个真实时间将替补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真实空间。作者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澄清其意义。
  • 视觉文化

    作者:理查德·豪厄尔斯

    《视觉文化》是一本关于视觉文化分析的介绍性书籍,它将有助于加强我们的视觉文化修养。它并不着力于对特定视觉文本内涵的解释,而是试图教会我们独立解析视觉文本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这是一本理论性的书籍,但是,它把理论建立在例证分析的基础上。
  • 图像理论

    作者:w.j.t.米歇尔

    何为形象?形象与词语的关系如何?何为图像?图像与文本的关系如何?何为图像理论?图像理论在关于文化、意识和再现的批评理论中位置如何?美国最重要的视觉艺术批评家和图像理沦家之一W.J.T.米歇尔以生动的理论阐述和具体的文本分析回答了所有这些问题。《图像理论》与其姊妹篇《肖像学》一起宣告了批评理论中“语言学转向”的结束,指明了“图像学转向”的新方向,为刚刚兴起的视觉文化研究铺垫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这部书的编写方法倒有些类似于相册。它是再现固有的具体问题的快照集锦,针对特殊场合和特定的历史时刻,作者把这一历史时刻称为后现代主义末期,即“图像转向”时期。如果说本书有一个整体性的话,那就是坚决主张对几个简单问题做出多种回答。这几个问题是:图像是什么?图像和语言有什么关系?上述问题为何具有理论意义或者实际意义?
  • 视觉与绘画

    作者:诺曼・布列逊,郭杨

    诺曼·布列逊“新艺术史”三部曲之二。本书对西方美术史极为闭塞与自满的研究现状作了尖锐的理论批评,强调从绘画图像的社会性及其作为符号的独特角度、从历史与人文学科当代发展的角度拓展研究视野;作者抓住了西方艺术史研究中一些重要观念与践履的内在弊端(如贡布里希关于图画研究的“知觉主义”)进行鞭辟入里的剖析,在方法论连同认识论的层面上为如何解读绘画,以及如何看待西方绘画与视觉、与传统、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示。全书包括”自然的态度”、“本质的复制”、“知觉主义”、“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图像”、“注视与扫视”、“图像、话语、权力”等六章;前后另有“序”、“尾声:隐形的身体”以及“中文版序”、“译者后记”等。
  • 西方视觉艺术史

    作者:让-路易普拉岱尔

    1500年间的西方视觉艺术史……,本系列包括:《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古典主义与巴洛克》、《浪漫主义艺术》、《19世纪艺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
  • 眼见为实

    作者:(美)伯杰

    《眼见为实》一书使用符号学和心理分析方面的概念帮助读者理解了我们在视觉现象中发现意义的方式和大脑处理影像的方法。作者以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文风将这些概念呈现在读者面前,并配以许多新鲜的图片向读者展示了书中所探讨的一些原理是如何得以应用的。其中的许多图片更是由本书作者亲自完成的。 第三版的特色在于其添加更新了有关数码摄影,后现代主义和电影。电脑图片和动画,以及电子游戏等方面的内容。 目录 总序 第三版序言 序言 绪论 图像与想象 第一章 眼见为实 第二章 看的方式——符号学入门 第三章 视觉传播的成分 第四章 排版与美术设计:视觉传播的工具 第五章 摄影:捕获的瞬问 第六章 电影:运动的影像 第七章 电视:永不停歇的马赛克画面 第八章 漫西、卡通和动画:一种艺术形式的发晨 第九章 计算机和图形掌——绘圈软件创造的奇迹 人名素引 参考书目 书摘 第一章 眼见为实 观看 眼睛的物理结构决定了观看这一实际行为。当然,看到的内容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在《隐匿的维度》一书中,作者爱德华•T.霍尔描述了眼睛的物理结构。他解释说,“视网膜(眼睛中的感光部位)主要由三个部位和区域组成:视网膜、黄斑以及次要视觉产生的部位。视网膜中央和外围视觉区履行各自不同的视觉功能,使人们能够以三种不同的方式看到物体。由于这三种视觉功能是同时执行的,彼此互相融合,因此很难将它们分解开”。 眼睛是非常复杂的器官。尽管观看这一个动作对多数人而言轻而易举,但事实上却包含着眼、脑间极其复杂的关系——这个话题将在下一章探讨。 霍尔指出,眼睛的独特结构影响着人们对空间的设计和使用。正如霍尔所说,西方人总喜欢将注意力放在物体上而不是放在将物体分离开来的空间上。相反,比如(1971:75)在日本,空间被观察、命名,正式表述为“同”或“间歇性停顿”。人类的眼睛是一样的,但看到的内容或关注点却因文化不同而相异。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1969:37)一书中这样论述道: 视觉感知并非是记录刺激物质的被动过程,而是大脑的主动关注,视觉是选择性的工作。对外形的感知包括对形式分类的应用,因其简单性和一般性又被称之为视觉概念。感知与解决问题密切相关。 E H.贡布里奇在《艺术与幻觉》(1960:172)中持相同观点。 ……
  • 视觉文化读本

    作者:罗岗,顾铮

    在讲求效率的时代,视觉超越听觉,图像统治文字,电子媒介的图像实时(现场)传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诱惑力。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网络视听……都被纳入到“视觉文化”的范畴之中,各种影像都在构筑着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视觉文化”似乎演变成为一个纷繁、杂乱的概念。在本书的序言中,编者罗岗就“视觉文化”的概念进行了规范,将其与通常所说的“视觉艺术”进行了区分,他认为“视觉文化和视觉艺术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视觉文化使人们观看图像的场所发生了变化。视觉文化把人们的注意力引离结构完善的、正式的观看场所,如影院和艺术画廊,而引向日常生活中视觉经验的中心。”这正如伊雷特·罗戈夫(IritRogoff)指出的:我们留意到的一幅画可能出自于一本书的护封或一则广告中;看电视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观看者的个人行为;我们可以像在传统的电影院里看电影一样,从录像带、飞机或有线电视上看到电影。正像文化研究已寻求了解人们在大众文化消费中创造意义的诸种方式一样,视觉文化首先研究人们日常生活的视觉经验。在观看过程中,人们也同样能够见到经典,只是图像经典在这时已经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由此,所谓“读图时代”的来临,也就是意味着多样化的视觉研究不仅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正在改造整体性的社会结构。这需要研究者有新的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视觉文化研究”正好提供了建立这样一种新的理论领域的契机,《视觉文化读本》则是展现了各种研究的可能性及成果。无疑,不论是本雅明时代所强调的摄影技术,还是当今迅猛发展的网络科技,都是“视觉文化”赖以发展的技术平台。伴随着现代传播科技的发展,影像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逐渐兴盛,“虚拟空间”介入现实空间,“视觉文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电视直播改变了电影将过去延时记录下来的做法,把远处发生的事情同时地呈现出来,更重要的它还意味着主体将更紧张更有效地去看、听和感知生活世界。整个世界在瞬间被远程地呈现出来,而关于这个世界的幻想也毫无限制地迅速传播开来。书中“看的方法与日常生活”一章,便分析了视觉文化如何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时空在技术作用下似乎被整合在了一起。现代文化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视觉文化读本》中的文章便是在对这一趋势做出各自的回应,通过“视觉文化”之眼,来“观视”这个世界,不是把文化单纯看成是现实反映的观念形态的东西,而是看成构成和改变现实的主要方式,在构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起着能动的作用。   配合着本书的书名与内容,《视觉文化读本》中配有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极具视觉震撼性的“视觉作品”,包括广告、摄影、电影、绘画,使得《视觉文化读本》“好看”的书,也使它们具有了被读者直接阐释的可能性。
  • 纪录与实验

    作者:曹恺

    以DV数字技术为标签的第三次影像技术革命,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突兀的姿态入侵中国,引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DV革命运动,由此深刻地改变了影像艺术在中国的人文生态环境。在纪录片领域和实验影像领域,影响尤为显著。经过短短数年时间的演变,在风起云涌的DV革命运动即将落潮之时,清理其人文历史、技术历史的线索,阐释新坐标点上产生的一些新概念,已经成为影像艺术在当下之急所。 本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纵向追溯了“纪录”和“实验”这两大影像类型的历史缘起,并切入到小型摄录器材的历史发展轨迹,探究了DV的技术历史渊源;同时,在国内DV革命运动的大框架下,横跨“纪录”和“实验”两大领域的交集,作了一次横向飞行的鸟瞰,并由此延伸到全球性的电影数字化转型趋势;最后对DV最终被学院化、商业化、大众化的可能性做了前瞻。本书是一部整合了数字技术历史和影像艺术历史的复合型著作,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和阐释了DV对于影像艺术的革命性意义。 “纪录”和“实验”,代表了影像能指的两个极端。 “纪录”是最朴素的影像表达方式,它只需要通过摄影机的镜头如实地记录现实空间即可。“实验”是最复杂的影像表达方式,它在最大程度上探究了影像语言所能够表述的各种模式。 影像的纪录和实验,是两部与传统电影史平行发展的影像历史,这两部历史各自成体系,而在某些历史坐标上,又会彼此交合纠缠。进入21世纪的数字影像时代,这两部历史不约而同地碰撞在DV这个坐标点上,DV的出现使得“纪录”和“实验”这两种形态的影像解脱了器材技术上的束缚,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于是,这两部平行的影像历史--“影像纪录”和“影像实验”,在我们面前同时展开了其历史的线索。
  • 想象的城市

    作者:孙绍谊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1927年至1937年期间的上海半殖民地文化和现代性,是对以小说、电影、建筑、广告乃至时装等多重话语构建起来的关于上海都市之想象的考察。作者探索老上海话语的迷宫,重现检视都市上海在中国现代政治和文化史上的角色,对层次繁复、意蕴丰富的都市想象重新爬梳整理,建立起上海文化的“另类”特质。
  • 视觉文化的奇观

    作者:雅克·拉康等

    本书所选篇目既有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居伊·德波等人的经典文献,又有米克·巴尔、维克多·伯金等人的最新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视觉文化研究的基本地图--何谓“视觉文化研究”?这一研究的精神是什么?如果说视觉主要的功能是观看,那么,在看与被看、看与看的机器、看的主体性与他者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何谓“视觉文化研究”?这一研究的精神是什么?在方法上有什么样的特征?如果说视觉主要的功能是观看,那么,在看与被看、看与看的机器、看的主体性与他者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围绕这些问题,本书所选篇目将给大家提供一幅基本的地图,但不是答案。其中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居伊·德波等人的论文已经成为视觉文化研究的经典文献,而米克·巴尔、维克多·伯金等人的文字可以说代表了这一研究领域最新的成果。
  • 影像冲动

    作者:朱日坤,万小刚主编

    《影像冲动:对话中国新锐导演》是对中国新锐影人影片的全面归档。《影像冲动:对话中国新锐导演》收录的王小帅、娄烨、路学长、贾樟柯、王超、李杨等近30位导演,是现阶段活跃在中国电影界的年轻血液,最具活力一代。展示给读者的访谈、手记、剧照、海报等,大多是第一次在国内公开发表,也是他们最新、最全的第一手资料。
  • 不懂色彩 不看电影

    作者:[美] 帕蒂·贝兰托尼

    闭上眼睛,感受一下: 红色,会让你心跳加速吗? 黄色,会让你心生戒备,还是回想起温暖的记忆? 为什么一想到蓝色,我们总会感到忧伤,可橙色却让人感到亲切愉快? 为什么我们总想坐在绿色的草坪上,却对绿色液体敬而远之? 紫色,真的预示死亡吗? ★★★★★ 像麦基的故事课一样, 贝兰托尼的电影色彩课, 让我们重新审视并欣赏我们与电影之间的浪漫关系。 ★★★★★ 别再单纯用眼睛观看色彩! 与贝兰托尼一起,全身心地感受色彩, 在斑斓的世界中,读懂电影,读懂自己。 ★★★★★ 在《不懂色彩 不看电影》中,帕蒂•贝兰托尼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向读者展示了色彩的强大力量。她以60多部经典电影为例,极富趣味地探讨了色彩世界带给人们的情感效应。她唤起人们注意身边的色彩,阐释了不同色彩怎样影响人们的感觉、行为和反应,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色彩在视觉化叙事中的力量。 《不懂色彩 不看电影》教会电影从业者选择正确的色彩;帮助电影爱好者明白为什么他们看到某种色彩出现在电影中时,会产生欢欣、愤怒、平静或焦虑不安等感受;帮助影迷们更深入地理解电影,理解电影制作者想要通过电影色彩传达的意义,并带领读者体会色彩之于生活的力量。 这是一本电影制从业者、电影专业学生和电影爱好者的必读书。同时,对于艺术家、作家、设计师、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医生,以及所有想要深入理解视觉体验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无价之宝。
  • 共感@东京

    作者:苍井夏树,栗原淳实

    《共感@东京》内容简介:为什么UNQLO的发热保暖内衣大卖2000万件?为何晨间新闻的商机从4点开始?H&M和ZARA引领平价经济风潮你的相机配哪一款明星,富崎葵、木村拓哉还是小田切让?半宫半民的HATOBUS,一杯茶的改革带来V字型业绩翻转“妈妈味料理”也不是随随便便做出来的长期旅居日本、专攻感性工学的早稻田大学博士候选人——苍井夏树,带领你观察草食系平成男子,洞悉“小奢华”疗愈经济;运用仙鹤报恩学习法、生活馅饼时间管理,打造秋刀鱼情报脑;直击日本设计现场、当代创意艺术展,第一手报道绿色设计未来潮流。解读日本创意设计与消费趋势,你的书架一定需要这本《共感@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