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考古学

  • 东南亚古代金属鼓

    作者:弗朗茨·黑格尔

    铜鼓从公元前7世纪左右产生,一直流传至今,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重庆、四川等8个省(市、自治区),及东南亚除菲律宾以外的其他国家。对铜鼓的考察,不但对研究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探讨整个人类的早期文明观念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东南亚古代金属鼓》是奥地利的弗朗茨·黑格尔(Franz Heger)于1902年在莱比锡以德文出版的划时代巨著,是20世纪初西方学者铜鼓研究的集大成。本书对165面弥足珍贵的铜鼓按形制、纹饰的演化,划分为4个主要类型和3个过渡类型,并分别对这些鼓的重量、大小及图案进行了描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各面铜鼓的花纹图饰进行了极其细致并富有开拓性的研究,是研究纹饰学不可或缺的案头必备。该书还探讨了这165面铜鼓的分布地区、铸作年代及其反映的文化内容,对人类学、神话学、民族学、冶金铸造史等诸多学科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考古与文化

    作者:曹兵武

    诞生不足百年的中国考古,已将先人的历史追溯到百万年以前,并将古代文化和智慧的火花源源不断地导入现代文明之中。本书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丰富有趣的事实,与你一起品味考古学家上下求索的甘苦,感受黄土层下木石铜铁的冰凉,重温古代文明幽远温暖的余光,共同探求人类文化的命运,使过去、现在与未来并肩而立,使考古学不再神秘。
  • 李济与清华

    作者:李光谟,编

    李济是我国现代考古工作的开拓者,曾在清华任教。本书收录了他的部分论著、演讲、译述文章和回忆录与信函等,并附有5篇对李济的怀念、评述文章。
  •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

    作者:张之恒,吴建民,黄建秋

  • 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殷墟的发现与研究,ISBN:9787030042088,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
  • 考古学理论导论

    作者:马修·约翰逊

    本书是考古学理论的入门读物,书中试图阐释“理论”是什么、它和考古实践之间的关系、近数十年来考古学的理论如何发展,以及考古学思想是怎样与整个人文科学及学术世界的理论相互联系的。是近二十年来考古学界期盼已久的论著,这是对当前考古学理论的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讨论。本书按最历史顺序,以平易、清晰、尽量规避行业术语的语言评述了根植于过去三十年考古学的发展基础之上的当今理论潮流。马修·约翰逊讨论了从实证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等不同研究人类历史的方法,向读者表明,考古学理论不仅根重要,而且是激动人心、影响深远的。他揭示了不同理论流派的历史渊源,将考古学理论与他们试图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
  • 理论考古学

    作者:肯·达柯

    所有的考古学研究都建立在使物质遗存有意义的逻辑框架基础之上:理论用来支持解释。考古学理论常常被认为是拒人千里、晦涩不清、甚至散漫无关的,在这本开门见山、圈文并茂的著作中,肯·达柯提供了完全不带任何行话的对考古学理论重要概念的介绍。本书特别考虑那些没有理论背景知识的读者,注重用广泛关联的方式介绍这一主题。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译丛系列之一,本书全面回顾了现代考古学的所有主要理论运动,包括过程主义、后过程主义、文化-历史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等流派,介绍了与对特定历史环境的研究相关的观点。考虑到考古学理论不轻脱离考古学实践,达柯也将田野方法的物质基础和发掘后分析纳入考虑之中。本书对考古学学生和非专业人士都具有吸引力,书中厘清的概念和方法对职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都有所帮助。
  • 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

    作者:汪少华

    此丛书为近年研究孙诒让最新成果之汇集。凡四册,《年谱》不与计,所论盖皆有关《周礼正义》者。 《周礼正义》,孙著之佼佼者。其为学也,举凡农耕时代之学,无不洽通,是以欲探其赜奥,需备相应之学养,所谓不得睹宫室之美,亦应知其门墙耳。今之学者,始乏幼功;既长,古今中外、数理化文皆所必学;至若涉古之学,泰半专攻一端,既广涉之不及,则论仲容仅得窥其一体,必矣。 璐得润溉于慈溪颖明先生及三台仲硅先生几四十年。承训之时,二老每言及仲容之学。有所请益,颖师或曰:“何不请教《周礼正义》?”且告以太老师蕲春黄先生语:“仲容之《周礼正义》,点水不漏。读之,[典章制度)他书不必寻查矣。”且命点读之。1961年,璐随萧师忝与统编教材《古代汉语》之役,即以随身。萧师知之,谓读此可以粗谙《周礼》之学,若加之以《礼记》——宜以孙希旦《礼记集解》为初阶,增之以《仪礼》——可先之以张尔歧《仪礼郑注句读》,继之以胡培晕《仪礼正义》,则先秦以至后世制度之沿革,可以了然于心,即或翻检“通考”之类,亦不徒知其然矣。璐谨遵师训,不敢少懈,即至琉璃厂肆觅得三书,常夤夜读之。然终无专治礼学之奢望,以稍窥阃奥则愈知其艰,而己非治之之材故耳;且旋即运动频仍,亦不遑顾及。 逮及1990年,有同道倡翻译“十三经”及“诸子集成”之议,嘱璐领其事,议定各书均邀名家。承师友纷然慨允,唯《周礼》、《仪礼》无着。其时经学大家黄寿祺先生(吴检斋高足)已谢世,他人多所婉拒,而交稿时日渐近,不得已,璐遂勉力承乏,诚所谓知其不能而为之者。本欲有所参照,遍寻书林,唯得林尹先生《周礼今注今译》,亦过简略,难敷所需。于是白日劳累之余,孤灯之下,左置孙氏《正义》,右展稿纸,逐行逐句重温以译之。旧日点读者,亦已积尘,开卷,每见所标疑问。既为通译,固可置之不顾,一以郑孙为本,然终为心中块垒也。既知自解之五日也,固当敬俟来者。 时至2l世纪,汪少华、朱小健、朱瑞平先后从余游。少华着力于《考工记》,多有所获;小健、瑞平亦有意于孙学。少华雅好考据,小健善于抽绎,瑞平则长于条分,皆适于深研《周礼正义》者。未几,三生论文相继告成,学界既嘉诸生用力之勤,余亦乐见其学术之进,复如一释长年之负。吁!昌黎有言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庄子曰:“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其是之谓乎? 少华穷究《考工记》器物名实之辨,是可证时人考古命名之正误,亦系连二学之实验,当世似尚无深思实践如彼者;小健概论《周礼正义》训诂之得失,前人涉此者盖寡,世所谓孙氏集清学大成者,应首推训诂,故其所述应有益于学界;瑞平总论仲容学术之成就,旁及其音韵、文字以及墨学、时政,至若《年谱》则瑞乎论文之附篇,亦其研究人手之处,盖欲知其人,须先明其事也。四书大体以《周礼正义》为的,而未拘焉。然孙学岂三生所能穷者,即其所述当否亦有待大方鉴之。余所望者,唯三生之作得为引玉之砖;复愿三生拾级以进,终生以浮躁为戒。如此,余即或无成,亦无憾矣。
  • 考古学理论

    作者:陈淳编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考古学理论发展和现状的教科书,共分两部分,十七章。第一部分介绍考古学理论、思维与方法的沿革,第二部分介绍了当前考古学理论主要领域的进展和特点,是作者根据国外留学期间系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综合编撰而成,力求反映学科的成就与发展方向。中国高等院校的考古学科专业训练,考古学理论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加上这门学科和国际学术主流疏离时间较长,造成许多方面的严重脱节和滞后。这本教材的编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有助于提高专业素质训练的水准。 《考古学理论》论及的范围较为全面,并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置于国际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审视。过去半个世纪中,考古学的术语变得丰富而复杂,为了便于理解和学习,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对新的专门术语做必要的解释。《考古学理论》第一部分适于本科生的教学,第二部分适于研究生的训练,同时它也可作为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和古代史专业人士了解学科发展和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参考书。
  • 南方文明

    作者:童恩正

    本书收录“南方——中华民族古文明的重要孕育之地”、“人类可能的发源地——中国西南地区”、“人类可能的发源地——中国西南地区”、“中国西南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中国南方农业的起源及其特征”等作品。
  • 中国考古人类学百年文选

    作者:王仁湘

    《中国考古人类学百年文选》选编的论文概略勾画了考古人类学在中国百年的发展,既有考古学先驱的里程碑式的论述,也有后来者的探索。这些论文从多种角度展示了考古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有学科理论与方法层面的研究,也有一些具体细致的研究,论文按发表年代编排,编者希望借此呈现出学科发展的大体脉络。
  • 疾病考古学

    作者:[英]夏洛特·罗伯茨(Charlotte

    《疾病考古学》给我们呈献了如何运用古病理学最先进的科学方法鉴定古代人类曾经经受的常见疾病和损伤。夏洛特·罗伯茨和基思·曼彻斯特两位学者从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献资料、艺术作品和古代人骨遗存中寻找证据。他们将各种流行疾病的临床意义和解释与疾病本身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果关系形象地结合在一起。 这本完全修订过的第三版《疾病考古学》在研究方法上已经更新,涵盖了这一令人激动的研究领域中发展最迅速的技术手段,比如用于疾病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新进展,还使用了从目前仍然按照原始生存模式生活的人群中获得的相关资料。书中的案例研究遍及整个世界,从史前时期到历史时期的例证都包括了,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的考古学调查方法是如何戏剧性地增进了我们对远古疾病的了解。各章节分别详细地讨论了创伤、肿瘤、关节炎、先天疾病、传染性疾病、齿科疾病和新陈代谢类疾病。作者们使用特定疾病和创伤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给我们勾勒了一幅关于我们祖先康乐和安宁的画面。 在古病理学研究领域,《疾病考古学》是一本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于一身的著作,其论述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对于一般读者来讲,它是一本具有启发性的导论;而对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学生,以及专业的考古人或业余的考古学爱好者、医生、历史学家来讲,它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精华读本。
  • 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

    作者:许宏

    本书是第一部有关先秦城市考古的综合性著作,其中几乎收集了已有的先秦城市考古的全部资料,包括最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对先秦城市的性质,特征、演变规律及其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
  • 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

    作者:范景中,郑岩,孔令伟

    《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内容简介:首先,我代表中国美术学院,祝贺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并向来自中外学术界的学者、朋友们致以深深的敬意。考古与艺术史是两门不同却又相亲的学科。两门学科在学科关注目标、体系建构和一些基本方法上判然有别,但在资源和成果方面有许多共享的地方。它们共同摄入的领域有田园考古,有文物、器物、图像和文字的研究,有相关文献的研究。它们之间彼此错叠,又彼此交融的状况,正好构成了我们人类与自身历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网。这种联系的网络承接着我们对于历史的研究和认知;承接着我们对于历史研究的姿态和不同的思考;承接着史学研究的不同体系和方法,并与自我文化发展模式及活化的传统等根源的问题相关联。 正是由于考古与艺术史研究的深刻关联,以及今日时代视觉文化研究所面临的深刻的转型。去年10月,我们也是在这里,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成立之时,在原来的美术史研究方向基础之上,我们正式提出了三个新的研究方向: 针对图像时代文化生态的巨大变迁,着眼于今天视觉生产、视觉消费及其文化结构的研究,我们提出视觉文化研究方向; 针对城市进程中公共文化创意和管理体系的建设,我们提出艺术策划与行政研究方向: 针对考古学、博物馆学以及民俗学等交叉学科研究,对美术研究的重要性,我们提出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方向。 学院还将这三个新的研究方向来构建具有明确视觉文化特征的艺术史学科,这是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发的学科目录上所引的二级学科。这三个研究方向,将构成我们学院具有视觉文化特征的艺术史学科。这将成为我们学院第六个二级学科——美术学、设计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建筑学以及艺术学。
  •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

    作者:邹衡

    本书收集夏、商、周时代考古学论文7篇,按照这些文章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郑州和安阳两个典型商文化遗址的年代问题;第二部分是在考古学上论定夏文化;第三部分是关于周文化的研究。各篇之间互有联系,是夏商周考古专业人员和先秦史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 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

    作者:陈星灿

    中国史前考古学是近代的新兴学科之一,它的诞生和发展有着客观的历史背景,探讨这一过程的由来,对正确理解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书以丰富的史料、深入的分析和客观的论述,圆满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书长达二十余万言,有史实,有论述,不失为考古学史佳作。为考古学、古代史研究者所必读,对近代科学史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考古学论文集

    作者:夏鼐

  • 考古发掘与历史复原

    作者:《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 编

    《法国汉学》自第4辑起一直在中华书局出版,每年一辑,此稿为第11辑,题为“考古发掘与历史复原”,内容包括2005年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与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合作组织的“欧亚非考古与文明”讲座、中法合作考古成果(如龙骨坡遗址、新疆考古等)、法国远东学院在东南亚的部分考古工作简介等,并附录法国考古课程介绍与法国考古课程网址以及作者、译者的联系方式。法国学者对中国之外地区的考古,涉及地中海周围和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诸多地区,如其对埃及金字塔、对经由埃及东部沙漠和红海而建立起来的罗马帝国和东方诸国的商贸联系的考察、关于柬埔寨旧都吴哥城的考古研究,特别是重修吴哥巴方寺的计划等等,均是根据最近发掘成果对古代历史所做的描述、解释和复原(包括对古迹本身的复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民族考古学实践

    作者:尼古拉斯·戴维,卡罗·克拉莫

    《民族考古学实践》是第一本对民族考古学这一重要却少为人所了解的人类学分支学科进行全面介绍的著作。在过去五十多年中,这一学科从最初的由考古学角度研究民族物质文化,扩展到现在众多的相关领域。《民族考古学实践》作者都是践行此学科研究的领导者,他们的理论取向同时包括新考古学的过程主义和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后过程主义。《民族考古学实践》采用个案的方式叙述,并尽量在所涉及地区与主题之间进行平衡。前三章介绍学科基本问题,如定义、内涵、历史、理论以及田野工作方法与伦理,接下来的十章介绍了民族考古学所关心的十个专题,如遗址形成、生计、人工制品与风格、聚落系统、遗址与建筑结构、手工生产专门化、交换与贸易、墓葬与意识形态等。最后作者总结了民族考古学的贡献、潜力及其在人类学中的位置。《民族考古学实践》还有大量展示民族考古学家从事田野工作情境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