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现当代文学

  • 习惯死亡

    作者:张贤亮

  • 野百合花

    作者:王实味 等著,沈默 编

    本书收入50年来历次运动中收到错误批判的主要作家的散文作品。包括丑角杂谈(萧军)、不死的青春(胡风)、伟大的空话(邓拓)等近百篇。
  • 晦庵书话

    作者:唐弢

    《晦庵书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藏书家题跋一类的文体,中国古书加写的题跋一般不长,大都是含有专业知识的随笔或杂记。 书话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 现代派诗选

    作者:蓝棣之 编

    《现代派诗选(修订版)》是《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创作选》系列丛书之一。本丛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一套丛书。这套丛书,大都由著名高校的名师担纲编选,基本囊括了自五四文学革命至1949年有较大影响的文学流派和一些作家群体。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集中展示各流派的代表作,帮助读者认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千姿百态,为研究人员和教学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史料。 这套丛书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热烈的欢迎。其中不少品种,被列为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大学生必读书”。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和教学工作的需要,我们决定出版部分品种的修订版。修订版对入选作家、作品,有的有所调整,由编选者精心结撰的《前言》也有所增删。时代在发展,学术在进步,各流派的渊源发展、思想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和作用,尽管不会有大的变化,然而我们观察的视角与方法却不能不有所改变与修正。学术研究和我们的阅读,都需要与时俱进。
  • 新月派诗选

    作者:蓝棣之

    《新月派诗选(修订版)》讲述了:新月派是中国新诗史上活动时间最长、诗人辈出、有鲜明艺术纲领,并在创作中取得了很高成就的一个重要诗派。它活跃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前期的诗坛上。
  • 郁达夫诗词笺注

    作者:詹亚园

    《郁达夫诗词笺注》收郁达夫旧体诗词近500首,以写作时间先后为序,对郁氏诗词作了全面的笺注。此外,《郁达夫诗词笺注》对郁达夫诗词笺注,注诗与注典兼顾,而重在注典。同时,为了尽可能留存郁达夫诗歌创作的全貌,《郁达夫诗词笺注》还将他的断句、联语、题词、新诗、外文诗作为“附录”附在书后。
  • 鲁迅散文诗歌全编

    作者:鲁迅

    散文全编 朝花夕拾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朝花夕拾》后记 辛亥游录 《域外小说集》序 智识即罪恶 无题 说胡须 《陶元庆氏西洋绘画展览会目录》序 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 杂忆 记念刘和珍君 《穷人》小引 记“发薪” 上海通信 厦门通信 厦门通信(二) 《阿Q正传》的成因 厦门通信(三) 海上通信 答有恒先生 怎么写——夜记之一 再谈香港 在钟楼上——夜记之二 谈所谓“大内档案” 看司徒乔君的画 叶永蓁做《小小十年》小引 柔石作《二月》小引 我和《语丝》的始终 鲁迅自传 《淑姿的信》序 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 为了忘却的记念 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我的种痘 《守常全集》题记 《北平笺谱》序 《引玉集》后记 自传 忆韦素园君 忆刘半农君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萧红作《生死场》序 陀思妥夫斯基的事 我的第一个师父 白莽作《孩儿塔》序 “这也是生活” 死 女吊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野草》题辞 秋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复仇 复仇(其二) 希望 雪 风筝 好的故事 过客 死火 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立论 死后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腊叶 淡淡的血痕中 一觉 自言自语 随感录六十六 生命的路 无题 为“俄国歌剧团” 烽话五则 战士和苍蝇 夏三虫 杂感 小杂感 夜颂 秋夜纪游 喝茶 死所 半夏小集 《呐喊》自序 《热风》题记 《华盖集》题记 《华盖集续编》小引 《坟》题记 写在《坟》后面 《而已集》题辞 《三闲集》序言 《二心集》序言 《自选集》自序 《两地书》序言 《伪自由书》前记 《准风月谈》前记 《南腔北调集》题记 《花边文学》序言 《且介亭杂文》序言 《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言 《集外集》序言 诗歌全编 别诸弟 莲蓬人 庚子送灶即事 祭书神文 惜花四律 步湘州藏春园主人元韵 和仲弟送别元韵并跋 挽丁耀卿 题照赠仲弟 哀范君三章 哭范爱农 梦 爱之神 桃花 他们的花园 人与时 他 我的失恋——拟古的新打油诗 替豆萁伸冤 吊卢骚 题赠冯蕙熹 赠邬其山 自题小像 无题二首(大江日夜向东流) 送O.E.君携兰归国 无题(大野多钩棘) 湘灵歌 送增田涉君归国 好东西歌 公民科歌 南京民谣 “言词争执”歌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 偶成 赠蓬子 一二八战后作 自嘲 教授杂咏 所闻 答客诮 无题二首(故乡黯黯锁玄云) 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 二十二年元旦 赠画师 题《呐喊》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题《彷徨》 吊大学生 学生和玉佛 悼杨铨 题三义塔 无题(禹域多飞将) 悼丁君 赠人 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 酉年秋偶成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闻谣戏作 戌年初夏偶作 赠日本歌人 秋夜偶成 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 “天生蛮性”——为“江浙人”所不懂的 亥年残秋偶作
  • “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

    作者:姜涛

    本书以早期“新诗集”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新诗集”的出版、接受、编撰及历史评价等环节,重视审视“新诗的发生”这一历史命题。从一种整体性的社会、文化视角,尽量回到原初现场,从共时角度展现错杂、纷乱的历史表象,从而对一般的有关新诗的线性历史想象,提出自己的质询。
  •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

    作者:王德威

    作者以其浸淫中文文學批評研究多年的廣博學養,以小說為重點,探討現代及後現代文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藉著研讀十九、二十世紀的中文小說,本書觸及了下列議題:「被壓抑的」現代性;小說與政治、意識形態的辯證;文學的現代「性」之路;歷史的空間想像;流派、典律及典範間的互動關係;小說創作與文化生產。共集結評論文章二十一篇,對「現代」與「文學」間複雜的對話關係,大自國家神話與意識形態圖騰的形成,小至文類秩序與象徵體系的搬演,做深入而犀利的解讀。   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歷史文化的建構發生空前裂變。因應這一「千年未有」的變局,「如何現代」成為學者文人念茲在茲的課題,而「怎樣文學」往往被視為通往現代的主要門徑之一。現代與文學間複雜的對話關係,大自國家神話與意識形態圖騰的形成,小至文類秩序與象徵體系的搬演,在在可見端倪。時序到了另一個世紀初,由文學所銘刻、體現的各種現代及後現代經驗,依然值得我們另眼相看。   本書以小說為重點,探討現代及後現代文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自清末以降,小說成為文學現代化最重要的表徵,不僅形式實驗推陳出新,更憑敘事虛構見證或介入公私領域的蛻變。藉著研讀十九、二十世紀的中文小說,本書觸及了下列議題:「被壓抑的」現代性;小說與政治、意識形態的辯證;文學的現代「性」之路;歷史的空間想像;流派、典律及典範間的互動關係;小說創作與文化生產。所徵引的作品則包括清末的《品花寶鑑》、《三俠五義》以迄當代的《豐乳肥臀》、《狂城亂馬》等。
  • 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

    作者:王富仁

    在我的感觉里,鲁迅是一个醒着的人。感到中国还有一个醒着的人,我的心里多少感到踏实些……由这种感觉,我认为称鲁迅是“中国文化的守夜人”更为合适。守夜人有守夜人的价值……在夜里,大家都睡着,他醒着,总算中国文化还没有都睡去。中国还有文化,文化还在
  • 1928:革命文学

    作者:旷新年

    1928革命文学,ISBN:9787532824816,作者:旷新年著
  • 沉沦・迷羊

    作者:郁达夫

    《沉沦》于1921年10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是郁达夫的第一部小说集,在《沉沦》里作者完全无视社会道德观念,大胆地写出被情欲折磨的青年的心灵,短篇小说《沉沦》是这部小集中最可注意的一篇。写的是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人爱上了一位日本的少女,却因为积弱的民族造成的自卑而不敢表白,最后只有自杀。集中作品还大胆地描写了偷窥、手淫等个人隐秘行为,在一个道德至上的社会里,这是完全不能容忍的。所以这部小集出版之后,立刻遭到上海文艺界最猛烈的攻击,同时也显示了人本的意义。  《迷羊》是一部中篇小说,1928年1月上海北新书局。小说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长江沿岸的三个城市——“A城”、南京、上海为背景,描写了当时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作品中的“我”是一位大学刚毕业的王先生,在A城邂逅并爱上了身在江湖的名伶谢月英,他们相互痴情地爱着,但他们的生活无着开始出现了危机。小说大胆地自我暴露,狂热甚至病态,极富浪漫主义感伤气息,个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 三家巷

    作者:欧阳山

    小说《三家巷》出版于1959年,但于此15年前还是在延安时期,作者就已经在蕴酿情节、结构框架了,他力求用艺术的笔触来描绘“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 在《三家巷》这部作品中,欧阳山以战争年代的广州为背景,通过周、陈、何三个家庭的变化、矛盾和斗争,亲戚朋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真实地、生动地、历史地展现了各种政治力量的消长,不同阶级,不同人物精神世界的变化,特别是青年人对各自人生道路的选择。
  •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作者:钱谷融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1949-1995,ISBN:9787561721179,作者:钱谷融主编
  • 中华中篇小说百年精华(上中下)

    作者:多人

    这是一套二十世纪一百年间中外文学精品丛书,共11种,统一装帧,冠名为“百年典藏”。作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外文学发展的概况和取得的成就,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和鉴赏、供文学工作者研究和借鉴的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作品精选本,有比较高的收藏价值。
  • 重构文艺机制与文艺范式

    作者:杜英

    《重构文艺机制与文艺范式(上海,1949-1956)》聚焦于1949-1956年间上海(且不限于上海)文人的地域分流与城市文化重组,文人于流变中的生存状况、文化处境、文学活动以及心态,当其时文化活动的组织,诸文化机构的调整与构建;而杜英的文字敏感与审美训练,仍然在作家研究方面更有可能发挥。处于不同位置上的人的极其多样的选择,驱使其行动的诸多因素(由信仰信念到利益考量),是“转折”得以实现的条件。尤其那些落在诸种学科视野之外的角隅、人群。所涉及的人物中,在我看来,以最初发表过的关于张爱玲的刻绘,最深入细致,关于上海小报、小报文人的专项考察亦不乏精彩。 杜英着力于细部的刻绘,由上海街头的时尚男女,到普通市民日常生存的物质依托,到细密的制度环节,由此打破了以往研究偏于系统化与权威视角的叙事方式,避开“左翼转折”的单向思路,而又从上海小报、民营出版机构、私营电台、大量档案材料、当事人口述史料及日记、书信等第一手资料入手,以丰富感性的细节,由不同的侧面还原历史场景:无论在材料的搜集、分析上,还是在论证中理论方法的运用上,力图突破“主流-边缘”、“精英-大众”、“政治-商业”、“宏大事件-日常生活”的界阈,强调了空间和“物质文化”在文学史研究中的重要性。被她作为考察对象的,既有文化事件,又有丰富的个案,粗线条勾勒与细部刻画相问。书写方式的富于变化,也是《重构文艺机制与文艺范式(上海,1949-1956)》的所长。
  • 憩园

    作者:巴金

    《憩园》创作于1944年,缘于作者在抗战期间两次回到成都老家所得的印象,可看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续篇,讲述的是大家庭败落以后的事情。这部小说借着一所公馆的线索写出了旧社会中前后两家主人的不幸的故事。不劳而获的金钱成了家庭灾变的原因和子孙堕落的机会。 香港文史学家司马长风曾如此评论《憩园》:“论谨严可与鲁迅争衡,论优美则可与沈从文竞耀,论生动不让老舍,论缱绻不下郁达夫,但是论艺术的节制和纯粹,情节与角色,趣旨和技巧的均衡和谐,以及整个作品的晶莹浑圆,从各个角度看者恰到好处,则远超过诸人。”
  • 塵海驪歌

    作者:野夫

    野夫是當今內地體制外最活躍及最具知名度的作家之一。發表有詩歌、散文、小說、報告文學、社會評論等一百多萬字的作品。他的文字凝練、流暢、富有美感,字裏行間流動着一種蕩氣迴腸的俠義之情。美文之中卻隱含着冷雋的論見和尖銳的人文批判的精神之光,有魯迅的文風與風骨。他在兩岸三地頗受矚目,屢獲海內外各種獎項。2011年獲台北國際書展「非小說類」大獎,是內地出身的作家首次獲此殊榮。繼《拍劍東來還舊仇》(台灣版名為《江上的母親》)及長篇小說《父親的戰爭》之後,本公司隆重推出他的散文集《塵海驪歌》,內容精彩,不讀則已,一讀則欲罷不能。
  •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作者:夏志清(編注)

    玫瑰 金鎖 沉香屑 美麗蒼涼的告別 空前絕後的文學典藏 張愛玲的「信物」╳夏志清的「按語」 文學史上最難得的一場相知相惜 坦坦白白, 魚雁往返, 一筆一劃,一字一句, 張愛玲與夏志清以三十餘年的往復書簡, 告訴我們, 如何思辯、如何質疑、如何哀傷、 如何勸慰、如何任性脆弱、如何柴米油鹽…… 織造出一幅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獨特景色。 試著辨識那些字裡行間的跡證與緻密的人情紋路,然後, 我們終有一天,總算懂得人間的真實。 夏志清登高一呼,張愛玲神話從此有了精彩的開始…… 不論張愛玲的世界是華麗還是蒼涼, 張夏之間的友誼有他們的通信作見證, 他們的通信也見證了「寒□□」的人間, 畢竟還有互信的可能。 「張愛玲」,不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舉足輕重的小說家,更已經成為一種文化風尚,一種想像資源。回溯上世紀六十年代,夏志清先生出版《現代中國小說史》,不僅深入介紹張愛玲小姐的成就,並肯定她的位置在多數五四作家之上。張愛玲從此進入現代中國文學史的經典,先在海外,然後在中國大陸,成為炙手可熱的作家。 無庸置疑,夏志清對張愛玲有「知遇之恩」;沒有夏的登高一呼,張愛玲神話不會有如此精彩的開始。由這個觀點來閱讀張、夏兩人的通信,才更讓我們覺得彌足珍貴。張愛玲一九七零年代以後逐漸斷絕外界聯絡,與讀者對她的熱情與好奇形成巨大反差,也因此,她所發表的作品每每帶來文字以外的魅力。。張過世之後,與她曾有來往者紛紛披露所持的信件,仿佛片言隻字都散發出特殊榮寵。但比起夏先生所收到的上百封信件,無疑都是小巫見大巫了。 夏志清先生極盡努力,把一九六三年以來所有愛玲寄給他的名片年卡和信札,憑其日期先後排出一個次序來。這些信件按時間排列,按發信的地址分成六組:一、華盛頓,一九六三年五月~六六年九月;二、俄亥俄州牛津,一九六六年十月~六七年三月;三、曼哈頓,一九六七年四月~六月; 四、麻州康橋,一九六七年六月~六九年六月;五、加州柏克萊,一九六九年七月~七二年十月;六、洛杉磯,一九七二年十月~九四年五月。通常在每封信後面夏志清會加上或短或長的按語,對信裡所載之事實及其背景做了些註解和說明,對張迷而言,將更有助於解讀張愛玲。 夏先生的真性情多年來是學界傳奇,他對於張愛玲的關懷溢於言表,也仍然不失赤子之心,如揣想張的體質羸弱來自童年生活的不幸,或建議張多作運動等。他更勇於發表自己生活的意見,從健康到養生,從文學到愛情,信筆寫來,如話家常。我們可以想像張當年讀夏信時或莞爾、或感動的反應。兩人之間的互動讓書信集有了光彩。
  •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

    作者:陈子善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是以比较独特的方式呈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作。该书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年在不同媒体上刊登的文学艺术类广告为核心线索,通过编年的形式将各种广告呈现出来,并以这些广告为切入点,分析广告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及文学信息,从而构成一部以广告为核心的文学史叙述。该书按照历史时段,共分为三册,分别由钱理群、吴福辉、陈子善主编,联合学界诸多优秀学者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