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现当代文学

  • 昨天的故事

    作者:李陀 编选

    这是一本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论文集,收入的十篇文章全部选自《今天》的“重写文学史”专栏,其中大部分作者现已成为学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变革中最活跃、最具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他们进行的文学史写作,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也正是出版此书的意义所在。本书副标题中的所谓“重写”,就是对旧的文学史提出质疑和批判。书中收录文章的发表时间都在1991年至2001年间,从一个比较长的时段上看,作者们的写作是立足于本土,也面向着世界。
  • 结局或开始

    作者:北岛

    《中外名家经典诗歌:结局或开始(北岛卷)》主要内容简介:我径直走向你,带领所有他乡之路,当火焰试穿大雪,日落封存帝国,大地之书翻到此刻。
  • 郁达夫全集(全12卷)

    作者:郁达夫

    《郁达夫全集》(共12卷)是“浙江文献集成”工程中的一套丛书,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重点项目。全集在以往郁达夫文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郁达夫后代提供了郁达夫生前未发表的许多作品,如小说卷的第一篇文章《两夜巢》。该文章为郁达夫早期试作,创作于1919年2月到4月间,原稿一直由郁达夫原配孙荃夫人珍藏于富阳,现由郁达夫长媳郁天民夫人陆费澄女士誊清提供。新增加的内容,还有日记、书信、杂文等。本《全集》是目前为止最完备、最权威的《郁达夫全集》版本,全部为大三十二开精装本。目前为止最完备、最权威的《郁达夫全集》版本…… 新增郁达夫生前未发表的许多作品…… 新增日记、书信、杂文等…… 郁达夫长媳郁天民夫人陆费澄女士誊清提供…… ——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所、浙江富阳郁达夫家族,共同组成《郁达夫全集》编纂委员会 全集分为十二卷: 第一卷 小说(上) 第二卷 小说(下) 第三卷 散文 第四卷 游记 自传 第五卷 日记 第六卷 书信 第七卷 诗词 第八卷 杂文(上) 第九卷 杂文(下) 第十卷 文论(上) 第十一卷 文论(下) 第十二卷 译文
  • 董桥文集①

    作者:董橋

    此書收錄了香港牛津的两本平装書《没有童谣的年代》+《保住那一发青山》,合集
  • 散花

    作者:冯骥才

    《散花》所收篇目,乃是近三年中所写上百篇作品之自选。其中小说三篇,从2006到2008年,每年一篇。这样做并非作者刻意延长个人的“小说创作史”,而是短的小说尚可为之,长的小说不可为之。其余则是两大类,一是散文,无论写人写物,大都是有感而发,抒写一己情怀;另一是随笔,一概是对文化时弊真刀真枪的火拼。这两类截然不同的文字正符合作者的两种写作主张:一是心灵写作,一是思想写作。 还有一部分是与画相关的散文化的文字,这种另类的文体我随手写了不少。是思绪或情绪的片段,也是散文的片段。其实无论于人于文,片段才是精粹。作者作画总是缘自一种特别的心境,或把过多情思投入其中。可能出于作者的另一种身份——作家的习惯,每每画过,还会把作画的缘由和种种心理写出来。作家的天性是挖掘内在的精神与深在的心灵,于是这种写作已成作者专有的一种文本。
  • 毋忘草

    作者:梁遇春

    梁遇春的散文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承袭一种悲剧式的幽默,又因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关于他的散文多数都深深的暗示着作者“少年装老”的意思。 《毋忘草》中第一段结束处说:“这些都是壮年时候的心境”,作者本年不过二十四岁,却在读者面前“装老”无非是想多懂些事情的各方面。作者年寿短促,他藉以代入虚构身份的,恐怕并非个人的生活经历,而是书上读来的人生体会。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作者:温儒敏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共16课,涵括了现代和当代两大部分。基础课主要学习有相对稳定性的知识,这种专题课则要深入一步,就一些比较集中的课题,让大家了解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向,包括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同时通过对课题中某些方面的重点分析,引发对不同研究角度与方法的探讨,从而拓展我们批评和鉴赏的眼界,学习如何评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也许还有一个很实际的目标,那就是引起同学们对某一研究课题的兴趣,或者可以从中找到做毕业论文的题目。
  • 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 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

    作者:陈子展

    本书辑取了中国近代文学中的开创性作品为论据,全面细致地论述了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发展、变迁。本书理论丰富,观点独到,学术价值极高,对广大文学爱好者大有裨益。
  • 生活片

    作者:曹寇

    ●他被誉为最具才华和潜力的当代青年小说家。 ●被评为《时尚先生》、《收获》最受欢迎青年小说家。 ●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1年度新人提名。 ●有人说过,如果曹寇不做屌丝协会主席,那么无人能担当此任。 ●他用文字留下证据:态度决定一切。 ●他坚硬的文字背后,是真实、真诚和真相在打动我们。 ●本书收录作者 “披肝沥胆”“挖心掏肺”的生活记忆。篇篇皆珍爱。 ●本书通过描写那些无聊的、杂乱的、鸡零狗碎的事儿,为我们还原生活本来面貌,让人 真切体会,生活原来是如此深不可测。 ●曹寇很有腔调,但不作,不傻,不装酷,却很牛逼,让人舒服,也很崇拜。 这是当代青年作家曹寇的一部随笔集。全书大致分如下几辑:乡村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教师生活、个人生活和友情生活,以写人记事为主,故曰“生活片”。 作者把日常事物写得奇特且寓意深远。几个场景转换,或是一段对白,就可直抵人心。
  • 谈话录

    作者:王安忆,张新颖

    成长背景和人生际遇怎样影响着一个作家的个性与禀赋?作为海派文学代表、当代文学典范,王安忆的写作特色如何形成,风格怎样流变?她眼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怎样一番景象?小说家如何以独特的眼光“看”芸芸众生? 书中王安忆谈成长,谈阅读,谈创作生涯的若干个转折点,谈在小说领域里的漫漫跋涉与自我突破,谈冰心、萧军、汪曾祺等父辈作家对她的影响与认可,谈与贾平凹、莫言、苏童、余华、阿城、王朔等当代作家的交往与相惜,谈如何在传统的继承上、严肃的反叛中找寻自我创作方向。 访谈不拘一格,率性、坦诚、充满激情,喜欢王安忆、关注当代文学、热爱文学创作的读者可与作家共赴一场丰盛的文学之旅。
  • 鲁迅与“左联”

    作者:王宏志

    鲁迅与左联是一个学界比较关注,而且颇多争议的话题:鲁迅是不是左联的领导。肯定者如冯光廉、刘增人说:“左联成立后,由于党的积极干预和正确引导,确立了鲁迅在左翼文坛的领导地位。”否定者如王宏志说:“左联内还有共产党的党团组织,它的实际领导权便是掌握在党团的书记手中,这点鲁迅也很清楚,……无论是在‘名’或‘实’上面,鲁迅都不是在操纵着左联。”   本书是《急流时代的中国命运——鲁迅与左联》的修订版,收录了著名学者王宏志先生有关鲁迅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论文共13篇,对20世纪30年代一些深具争议的问题如“革命文学论争”、“两个口号”论争等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鲁迅与“左联”领导人的关系和矛盾,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值得一读。   本书收录了著名学者王宏志先生有关鲁迅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论文共13篇。作者运用了大量史料,以平实、客观及缜密的态度进行考证及分析,对这个20世纪30年代现代中国文学以及政治史上最重要的课题作了深入和全面的探讨。在一些深具争议性的问题上,包括鲁迅在“左联”所扮演的角色、鲁迅与“左联”领导人的关系和矛盾等,提供了独到见解,讲述了一个不同的鲁迅与“左联”的故事。   附录的两篇文章处理了过去被视为敏感的课题:鲁迅死后的评价问题以及鲁迅翻译的评价问题。
  • 絕對信號

    作者:高行健

    作者認為,戲劇是劇場裡的藝術,本劇正是在強調這種劇場性。劇情從一列即將開啟的貨車開始,準備搶劫的車匪,通風報信的青年黑子,刻板盡責的車長,實習生小號,養蜂姑娘蜜蜂,因緣際會下在這班貨車中遭逢了。它們各自站在自身的位置上,扮演各自的角色,當角色間發生衝突對立,它們也不得不有所行動……。作者著重人物心理活動的刻畫,將人面對緊急危難與衝突時的內心風景,栩栩開展,更將人與人之間複雜錯綜的關係細膩呈現,充分具現其小說家的敏銳與劇作家的精準。作者簡介: 高行健,一九四○年生於江西贛州,祖籍江蘇泰州。畢業於北京外語學院,專修法國文學。一九七九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說《母親》(精選注音版)、《高行健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靈山》、《一個人的聖經》,劇本《高行健戲劇集》十餘種,文論集《沒有主義》,畫集《另一種美學》。一九八一年成為專業作家。一九八七年居留巴黎。二○○○年甫獲諾貝爾文學獎,為華文世界第一位獲獎者。
  • 鲁迅·革命·历史

    作者:【日】丸山升

    本书收录了日本汉学界著名学者丸山升的16篇论文,围绕鲁迅与革命文学的关系,关注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论争和论战,呈现了现代中国史的若干侧面,并对日本的鲁迅研究及现代文学研究状况作了介绍。此书是左翼学者丸山升半个世纪的辛勤耕耘之作,体现了其坚持立场,迎接挑战的学术精神和深邃的学术思想,是日本中国学研究的一本经典著作。
  • 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

    作者:陈思和

    从抗战爆发——1949年后——“文化大革命”这四十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特殊阶段,战争因素深深地锚入人们的意识结构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形态和思维方式。尤其当带着满身硝烟的人们从事和平建设事业以后,文化心理上依然保留着战争时代的痕迹:实用理性与狂热的非理性的奇特结合,民族主义情绪的高度发扬,对外来文化的本能排斥,以及因战争的胜利而陶醉于军事生活、把战时军队生活方式视作最完美的理想境界,等等,可以笼统地概括为战争文化心理。这种文理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 随想录

    作者:巴金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本书是《随想录》第1集。
  • 国民作家的立场

    作者:董炳月

    《"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关注中国和日本在民族国家的创建过程中,两国的作家怎样被“国民”化,以及他们的立场怎样制约、规定了作品的内容和形态。中日作家分别以对方国家的人与事为题材书写的文本,在这部著作中获得了特殊的重视和新颖的解读。作者熟悉中日现代文学的历史状况,故能信手举出许多不经见的材料,并且从人们熟知的文本中读出新意。《"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复原式地呈现了中日现代文学错综复杂的交织状态,有力地推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 谈龙集

    作者:周作人 著,止庵 校订

    《谈龙集》收录五十篇,涉及方面很多,如文艺批评,文学家的纪念,中外民歌,日本古史及小诗,希腊神话及小诗,猥亵歌谣,翻译问题,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作者此后的随笔创作,均与《谈龙集》关系更为密切。 周作人的文章很多具有普遍的永恒的意义和价值,常读常新,例如《文学谈》说:“在中国,有产与无产者两个阶级俨然存在,但是,说也奇怪,这只是经济状况之不同,其思想却是统一的,即都是怀抱着同一的资产阶级思想。”又如《竹林的故事序》中,“其实这一部分未始不足以代表全体:一个失恋的姑娘之沉默的受苦未必比蓬发薰香,着小蛮靴,胸前挂鸡心宝石的女郎因为相思而长吁短叹,寻死觅活,为不悲哀,或没有意思。”这可以看作“人的文学”精神的一个注脚。
  • 我的精神家园

    作者:王小波

    《王小波全集•第8卷•杂文:我的精神家园》是《王小波全集》第八卷杂文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道思想的盛宴。以经验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其思想渊源,王小波站在平民的视角,用平民的写作方式,以犀利的批判意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粹的精神家园,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道闪电,照亮了许多人的心。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作者:吴福辉 钱理群 温儒敏 王超冰

    编辑推荐:这是一本由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王超冰等四位青年研究工作者合作撰写的有特色的现代文学史著作。 从书中可以看到,作者们吸收并反映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打破狭窄格局,扩大研究领域,除尽可能地提示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主流外,同时也注意到展示其发展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力图真实地写出历史的全貌。
  • 1948

    作者:钱理群

    1948天地玄黄,ISBN:9787532824830,作者:钱理群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