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哲學

  • 瞩望新轴心时代

    作者:汤一介

    本书汇聚汤老的三十余篇论文、书序、演讲及访谈录,集中反映了汤老于新世纪伊始对华夏文明统序的深切反思,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位士子的家国情怀与拳拳之心。
  •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

    作者:梁沛霖 合編戎子由 合編

    內容簡介 教育家的理想在於啟發人的思考,野心家的夢想是要取代人的思考。愚人只知接受思想的灌輸,智者則重視掌握思維的方式。胡亂思索問題,彷彿用蛛網去捕捉風的顏貌一樣,終是毫無所得的。正確的思維方法,就像荒夜裡的一盞風燈。提著自己的風燈,照亮未知的旅途,這就叫獨立思考。 作者簡介 戎子由牧師 香港路德會總幹事,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委員會主席,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協同國際學校) 校監兼校長,路德會呂明才中學校監。曾任教於協同神學,所發表著作包括對M. Buber的哲學研究,一向主張宗教在現代社會應持「開放型的思想取向」。 梁沛霖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理學士,美國密芝根大學 (Ann Arbor)哲學博士,曾任教於澳洲麥葛梨大學 (MacQuarie University)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統計學系講師。除了專研統計學理論外,其研究興趣亦包括探討數學哲學與科學哲學,特別是有關悖論、概率論及歸納邏輯等方面的問題。
  • 奥斯威辛之后的上帝观念

    作者:汉斯·约纳斯

    《奥斯威辛之后的上帝观念》的作者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汉斯•约纳斯。他因其著作《责任原则》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艺时代的人们的伦理学,而获得了世界性声誉。在《奥斯威辛之后的上帝观念》《奥斯威辛之后的上帝观念》中,他又从纯粹逻辑的层面,揭露、论证了绝对权力概念中的谬论,对全能的上帝概念做了思辩。指出,永恒本身将由于世界进程的实现不断地处于生成中。
  • Plato: Republic

    作者:Plato

  • 僧侶與科學家

    作者:馬修‧李卡德

    《僧侶與科學家》是西方科學與佛學深入對話的結晶,內容豐富,對世界本質和生活方式的認知大有助益。--達賴喇嘛 《僧侶與科學家》探討物理學與佛學這兩個平行而涇渭分明的思想,堪稱擴人心智、開人眼目之作,對話間珠璣閃現,凡沈潛深思之士,想必都樂於聽聞受持。--丹尼爾‧柯曼 《EQ》作者 科學與佛學這兩門知識看似毫無關係。佛教強調透過直接思證經驗,闡明心性的重要性,科學著重於發現外在世界,解開我們生活環境和生命的奧祕,這兩者之間是否有相容之處?彼此間能提供什麼樣的智慧火花? 出家前是生物分子學博士的馬修,繼《僧侶與科學家》一書後,與美國知名的天體物理學家鄭春淳展開對談。從佛陀到愛因斯坦,從心的本質到量子力學,讀者可以從中領會人類思想與體驗的結晶。更奇妙的是,兩位作者揭開了科學和佛學間竟有如此多的相似之處!
  • 存在和自由的重负

    作者:杜小真

    《存在和自由的重负》分四章,内容包括:萨特生平、著作和学术活动,萨特哲学思想的渊源与发展——《存在与虚无》之前,《存在与虚无》的前奏:《自我的超越性》,《存在与虚无》的主要内容。
  • Being and Time

    作者:Martin Heidegger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works of our time -- a work that has had tremendous influence on 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psychology, and has literally changed the intellectual map of the modern world.

  • 游叙弗伦

    作者:柏拉图

    苏格拉底的对话,那些探讨诸如虔敬、勇气、德行等的对话,都给我们这样一种音乐感。比如《游叙弗伦》,尽管副标题“论虔敬”是后代学者加诸于此的,但虔敬恰如这首乐曲的主题。 本书篇目结构从忒拉绪洛斯的古本“九卷集”,亦收义疏性专著或文集,可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 生命的意義是爵士樂團

    作者:[美] Terry Eagleton 泰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說是「死亡」、「欲望」、「沉思」,都太沉重。 其實,每個人就像是爵士樂團的一員,而生命就是一場彼此襯托的即興演出。 在今日,想討論「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大概只會惹來一陣訕笑。 有人覺得這是個迂腐八股的問題,畢竟,我們不是都知道「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嗎?有人覺得這是個無聊可笑的問題,根本沒什麼好問的,只要Google一下,就知道答案是「42」。 確實,這是個荒謬的問題,但或許它的荒謬之處,正在於儘管我們已經世故到明白它不可能有答案,心中卻還是天真到令人尷尬地想知道: 這一切,究竟所為何來? 文學理論大師伊格頓自稱「冒著被歸類為研究尼斯湖水怪等無聊問題的怪異學者的風險」,秉持一貫的幽默、機智與反諷,從分析「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本身的意義開始,探討了從古自今的各種答案,最後還不惜厚顏地提出他自己的答案:生命的意義是--爵士樂團。
  • 哲學家與狼

    作者:Mark Rowlands

    災禍臨頭時,人們尋求上帝。 而我,則是想起小小的幼狼…… 我們每個人的靈魂都有塊空地。 生命中極罕見的時刻,光會射進這塊空地閃閃發亮。也許陰影有多黑暗濃重,光就有多耀眼。 布列寧幾年前過世了。我發現自己每天仍然想著他。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了解自己為什麼如此深愛布列寧,並且在他離去後如此痛苦地想念他。他教了我一些我長期所受的正式教育無法教的東西。 既然他走了,這門課就很難保持所需的清晰與鮮明。時間會治癒傷痕,但必須透過遺忘。這本書就是希望能在記憶消失之前,將這門課記錄下來。 你可以將這本書當成是個時而引人發笑,時而讓人陷入沉思,最後賺人熱淚的故事:有個哲學家養了匹幼狼。他們共同生活了十幾年,狼死去後,哲學家藉此書來回憶記述他和狼的生活。 你也可以將此書當成一門生命哲學課。跟其他課程不同的是,你上了這門課之後,你的人生可能也會跟這位哲學家一樣,從此改變。 這是個哲學家跟狼的故事,也是我們生命中陰影和光明的故事。 你將在此歷經人生最特別的幾堂課,學習關於恐懼、當下、生命的價值、死亡,以及重生……
  • The Story of Philosophy

    作者:Will Durant

    The Story of Philosophy chronicles the ideas of the great thinkers, the economic and intellectual environments which influenced them, and the personal traits and adventures out of which each philosophy grew.
  • 尼采(全二卷)

    作者:[德] 海德格尔

    《尼采》——我们用这位思想家的名字作标题,以之代表其思想的实事。 实事,即争执,本身乃是一种争辩。让我们的思想去探讨这个实事,让我们的思想去期备这个实事——这个目标构成了眼下这本书的内容。 本书原为作者1936年至1940年间在弗莱堡大学做的讲座,又附加了若干篇论文。这些论文作于1940年至1946年之间。它们是对一条道路的扩建,而当时尚在行进中的各个讲座就在这条道路上为争辩开路。 讲座文本现在是按照内容编排起来的,而不是按课时顺序。但讲课特征仍旧保留下来了,包括无可避免的冗长的陈述和复述。 作者有意地经常从尼采著作中采取同一文本予以多次探讨,当然往往是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此类文本也许已经为一些读者所熟悉,甚至是被清楚地认识了的,之所以也保留下来,是因为在每一个已被认识的文本中都还隐藏着值得思想的东西。 文中所作的重复言述乃是为了一再重新去深思若干规定着整体的思想。至于这些思想是否、在何种意义上、以何种广度保持为值得思想的,这是要通过争辩来澄清和裁定的。对于讲座文本,作者删去了一些常见的语气虚词,化解了一些复杂的句子,模糊不清处作了说明,错讹处作了更正。 但成文付梓后,也就失落了口头演讲的一些长处。 总体上看,本书意在审视作者从1930年以来直至“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发表于1947年)所走过的思想道路。因为我在此期间付印的两个短篇演讲稿“柏拉图的真理学说”(发表于1942年)和“论真理的本质”(发表于1943年),早在1930年至1931年间就已经完成了。拙著《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初版于1951年)收有1936年至1943年之间写的一篇论文和几篇演讲稿,它们只能间接地让人对这条道路有所认识。 如果有读者亲自动身踏上了本书所走过的道路,那他也许就会看到,与“尼采”这个实事的争辩从何而来,去往何处。
  • 中国哲学十九讲

    作者:牟宗三

    本书是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一本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作者以其卓越的识见和谨严的思辨,在准确把握哲学元典的基础上,对儒、佛、道等中国哲学史上各家学派思想作系统的诠解。全书虽重在讨论传统哲学,但却能以现代哲学的理念进行观照,在与西方哲学的比较中反省、衡量中国哲学。通过本书,读者将能对中国哲学史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 从思考到思考之上

    作者:李天命

    一达到目标就立刻追逐下一个目标,而不懂得暂停下来慢慢享受,其愚蠢就像辛苦做好了菜肴便立刻倒掉一样。智者善于摄取别人智慧;能摄取天下人的智慧,就已经是大智慧。 追求不需要的东西,是谓贪婪。 如何思考得确当灵锐?如何生存得愉快而有意义?如何可以面对死亡而不失宁定安然?此乃“思、生、死”三题——人生最根本、最切实、最重大的三个思想性问题。本书正是对此三题的奠基探讨。 原初哲学最主要的形式是谈话。本书前导篇即以机智幽默兼坦诚直爽的对话抛砖引玉,然后由主体篇、总览篇依次铺开。思考三式,招简功深;三大盲潮,一一剖驳。李天命博士面对曲解,“不动如山”;面对名关,“开心不变态”:面对生死,“神秘乐观”。 读前“忙、盲、茫”,读后“静、劲、净”。
  • 哲学入门

    作者:傅佩荣

    傅佩荣先生以简易浅显的方式,介绍了哲学这门课程的脉络。哲学是什么?有人说:哲学是在黑暗房里找黑猫,无解之谜。有人说:哲学把简单的说成复杂,让人生畏。哲学真正的内涵是“爱智”,运用智慧探究本源,找出解悟人生之道。哲学蕴藏了丰富的资源。哲学家,无论在西方或中国,说话常能一针见血。他们的佳言所对应的并非特定时空里的特殊事件,而是直接提升到普遍的层次。唯其深入,所以普遍。正因为看穿了表面的遮蔽,才能直探源头本体,一语中的。 并非人人都得成为哲学家,但每个人都应具备基本的哲学修养,应该努力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确立价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本书通俗易懂,文字耐人寻味,若能依序而行,可获得完整的认识。这是一项挑战,但是它的回馈,值得一切辛劳。 《哲学入门》(台湾版)初版时只有前面二十篇文章,对于爱好智慧的人必定会有意犹未尽之感。再版时,增录了傅佩荣先生关于西方哲学领域和中国哲学领域的文章,另外还新增了有关“真、善、美、圣”四篇文章。如此一来,将更能响应读者的爱智之情。
  • 没有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

    作者:菲尔·沃会博恩

    《没有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主要内容简介:哲学思考其实是一种灵魂的冒险,因为答案埋在很深的地方,中间又容易受到大块土石的阻挡。只有那些富于独立思考的热情和勇气、不探得究竟决不罢休的人,才能将问题一层层拨开,最终觅得答案。 这是一本风格独特的哲学入门读本。它没有介绍哲学史上那些睿智人物的生平与思想,也没有对他们那些通常是深奥难懂的著作进行解读,而是教给读者如何“做哲学”,就是如何思考哲学问题,明确表达自己的思考所得,并为自己的观点提出充分的理由、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反驳。 作者罗列了31个关于如何认识我们自身及这个世界的重要哲学问题,比如“上帝存在吗?…社会是基于一种契约吗?”“道德是相对的吗?”“我们是自由的吗?”“我们总是自私的吗?”,等等,对每个问题设置了肯定与否定的回答,并用文章来为回答进行辩护。这些文章都是作者自己创作的,不是从哲学家作品中进行的摘要。每篇文章都明确阐述了一个观点,并在两个对立的观点之间进行比较,给予每个抽象理论一种更私人化、更可信的“声援”。这些文章虽然大多采纳的是伟大哲学家的传统观点,但是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案例和当代语言进行阐述。简洁的文风和彼此冲突的答案可以吸引读者认真审视观点间的不同,仔细思考哪个观点更可信,或发展出自己的观点。 这本书希望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哲学思想,更重要的是批判性阅读和思考的能力,以及明确表达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反驳的技巧。这样的哲学训练对从事法律、政治、商业或几乎任何一门职业的人都会大有裨益。
  • 尼采与柏拉图主义

    作者:吴增定

    尼采是一位极富争议性的西方哲学家。尽管他的哲学对当代西方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是有关他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息。大抵而言,这些争论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问题来展开:尼采的哲学究竟有没有某种统一性?假如有的话,那么它应该是什么?本书作者认为,尼采一生的哲学思考,都是为彻底颠覆两千多年的西方柏拉图主义或行而上学传统,并且克服它所导致的现代虚无主义后果:正是这一基本意图,构成了尼采哲学的内在统一性。为此本书一方面通过以尼采经典文本的诠释勾勒其哲学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也把尼采放到二十世纪的争论语境中最大程度地凸显其哲学思想的复杂性。
  • 林中路

    作者:[德] 马丁·海德格尔

    本书几乎包含了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所有方面,收集了作者在三、四十年代所创作的六篇重要著作。作者的“存在之真理”和“存在历史观”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文化传统的批判和当代技术世界的分析,充分显示出一位思想家应有的稳重、冷静和深度。
  • 别忘记生活

    作者:[法] 皮埃尔·阿多(Pierre Ha

    “精神修炼”源自古代哲学,通过这种日常的实践,个体可以努力改变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从而改变自身。皮埃尔•阿多熟读歌德的著作,在《别忘记生活》中,他分析了这位德国大师在“精神修炼”这一历史悠久的西方传统中的地位。 “别忘记生活”是歌德针对“勿忘死亡”、“思考死亡”提出来的。对歌德来说,生活就是保持积极的状态,就是在当下采取行动。歌德以古人为典范,认为应该活在当下,捕捉每一刻的幸福,而不是迷失在对过去或者未来的浪漫感伤中。超越“部分和偏狭的自我”,专注于当下,用“俯视的目光”、“宇宙的角度”看待问题,在歌德的思想中经常出现。这也是皮埃尔•阿多在“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的视野里非常关注的主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