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宗教

  • 天路历程

    作者:约翰·班扬

    宣传语:脍炙人口的文学经典,经久不衰的人生指南

    《天路历程》是清教徒约翰·班扬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被后人誉为“最有永恒意义的百科全书,”很可能是阅读人数仅次于《圣经》的基督教著作。《天路历程》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发表于1678年,作者以比喻和寓言的手法,叙述了一个背负沉重包袱的“基督徒”得到异象,决定逃离家乡“毁灭城”,并奔走天路的故事。行程中他靠着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种种压力和诱惑,终于到达天国。下部发表于1684年,它是对上部的补充与发展,描写了“基督徒”的妻子“女基督徒”和孩子们与其他同伴渡过险境,共赴天国的故事。上部侧重天路客个人的内心经历,多描写基督徒的软弱、失败,沿途所遇的磨炼、争战以及从中产生的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对所追求的目标的执着和坚信。下部则侧重天路客作为一个爱的家庭共同追求天国目标的团体生活,书中多描写天路客们在各种境遇中如何彼此相爱、劝勉、扶持,如何在天路上一同长进。

    两部的核心正是将基督徒的人生描述为一次朝圣之旅。这本当之无愧的基督教经典之作已翻译成200多种语言,被不同文化的人们看为“人生追寻的指南”、“心路历程的向导”。这次我们精选了当代优秀的译本,配上威廉 · 布莱克为《天路历程》所做的 29 幅水彩插图,期望这部古老的经典给读者带来崭新的阅读体验。期望《天路历程》的读者都能从书中拾取各人当得的分,正如 F.M. 哈里森,这位权威的当代班扬研究者所言:“《天路历程》曾经拥有,也始终拥有真正认识它的人,而这本书也正是为这些人而写的。 ”

  • 圣经的文学世界

    作者:[美] 罗伯特·奥尔特

    《圣经的文学世界》(The World of Biblical Literature)一书是享有盛誉的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奥尔特(Robert Alter)在该领域颇有影响的著作。该书从分析具体实例出发,在广阔的文学视阈和理论范畴对于圣经的文学特质予以分析、研究。讨论多从宏观议题出发,而后试图通过解析实例来探讨这些议题;并基于原则上元批评(meta-critical)或理论思考不能与形式分析相分离这一信念。该书强调要探究《圣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或者是什么样的书的总集;想知道圣经里有些什么隐含或彰显的元素,什么样的心照不宣的文学概念充斥于古代希伯来写作,古代以色列文学和后来的世俗文学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就必须从文学文本的视角来看待其表达而起步。作家如何想象情景,叙述细节,设计对话,建构诗行的对称美,展开诗歌意象,都能让人们对其如何描绘人的本性、神的本意、历史、命运、因果关系、以及作家与文学媒介的关系了解甚多。作者对这本书的希望,是它能够对这些仍在滋养着西方文化的、总是无从捉摸、却又总是令人神魂颠倒的经文之特质的讨论增添有益的观点。这本书的中译本势必对中国文学研究者,历史、宗教等其他学科的学者以及普通读者都起到难得的教益作用。

  • 科学与宗教的领地

    作者:[澳] 彼得·哈里森

    何为宗教?何为科学?宗教阻碍了科学发展吗?科学与宗教果真水火不容吗?“科学”和“宗教”是否适用于一切地域和民族?在讨论所有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科学”与“宗教”概念的含义演变以及它们之间产生关系的前提。作者彼得·哈里森以令人惊叹的渊博学识和清晰思路, 极富原创性地分 析了科学与宗教这两大领地漫长的形成过程,绘制出西方科学与基督教之间关系的一幅令人信服的图景,颠覆了我们对科学与宗教的许多简单化理解。本书代表着科学与宗教领域最新的国际研究成果。

    对世界的科学解释根本上是无神论的,但科学为什么偏偏从基督教笼罩的欧洲诞生?科学发展与宗教和道德原来千丝万缕地编织在一起。哈里森的这一部最新研究引领读者深入这些问题和联系。张卜天的译文可靠、流畅。强力推荐。

    ——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本书通过严格的历史考证,表明 “科学”与“宗教”概念是晚近三百年的发明,今日关于科学与宗教之关系的论说多数是时代误置,振聋发聩、引人深省!

    ——吴国盛,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 太清

    作者:[ 意 ] 玄英

    本书主要集中考察丹的概念和太清文献所述炼丹过程的仪式特征,这两个主题分别界定了太清炼丹术的独特本质及其与其他类型宗教修行的关系。此外,本书尝试说明太清的教义和仪式面貌从滋生中古早期道教遗产的同一背景和环境中逐渐形成。这些不同的教义和修行趋势相互影响,使炼丹术的发展与其密切相关。

    本书导言介绍太清传统的历史起源及其主要特征,然后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关注太清与中国炼丹术早期历史的关系,太清天在道教宇宙学中的地位及其降经。第二部分陈述炼丹过程的教义基础、仪式特征和炼丹方法。第三部分涉及道教上清经和灵宝经创立前后太清炼丹术在中古中国东南部传统中的地位。第四部分包括对《九丹经》、《金液经》和《九转还丹经》的翻译和注释。这些翻译加上柏夷发表于《早期道经》中的《琅玕华丹经》译文,使得早期中国炼丹文集的要点可以在英文层面加以利用,这样更易于进行深入研究。最后,第五部分以中国炼丹术后期发展的视角审视了太清传统,考察了其衰落、以丹教义为中心的新传统的出现以及内丹在早期并行发展的原因。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

    作者:加措

    人之所以活得累,一是因为太认真,二是因为太想要。

    佛经上说:“无常故苦。”就是让我们知道:人生是有缺陷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身体会生病衰老,容颜、情感会生变,金钱不能永远保有,权力有一天终会失去……

    有人问佛陀,你今生得到了什么呢?佛陀说:“我今生什么都没得到,我失去的只是我的无知。”没有什么比失去无知更让人安心、欢喜。如果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越早失去无知,越来越多的时候失去无知,我们就能享受得到佛陀的加持,改变“一切是常,一切都不会变”的执着,终于懂得“无常,就是无限的可能性”,从此不再盲冲瞎撞,开始勇猛精进,把无常变为奇迹,把充满缺陷的人生转为圆满。也从此,活得欢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觅宗记

    作者:  韦力

    本书是韦力“传统文化遗迹寻踪”书系中一部。佛教入华,经历了从排斥到接纳的多次往复,逐渐地调整与借鉴,而后根植于中华沃土,成为华夏文明体系的组成部分。韦力按照八宗一派框架,以一宗一派为单元,实地寻访重点遗迹,梳理廓清中国佛教的脉络与理念。

  • 亚洲的精神性

    作者:[德] 范笔德

    范笔德著的《亚洲的精神性(印度与中国的灵性和世俗)》是以印度与中国现代性中的灵性、世俗、宗教及巫术之间的关系为主旨。印度与中国社会展现的形态表明,这些关系正在塑造现代民族。社会学与政治意识形态有助于将现代民族国家及其治理的民主形态概念化为世俗的,它的形成依赖于替代共同体的宗教态度,而现在的研究并不想给民族主义与宗教假定一种既定的关系。与此相似,在现代化社会学理论和西方现代性之本质的意识形态观念中的关于世俗化与世俗主义的假设,是无法根据其表面价值来进行判断的。

  • 佛典语言及传承

    作者:[日] 辛岛静志

    辛嶋静志教授精通多国文字,是现今研究佛典语言及文献的一位重要的国际学者。其对佛典语言及文献研究的成绩为海内外学者所公认。辛嶋教授所著《佛典语言及传承》一书对汉译佛典语言与梵文、巴利文等语言的比勘,汉译佛典语汇的知识考古学研究,汉译佛典翻译、演变的思想史考察等,均有深入的分析及精彩的创见,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

  • 《十王经》与中国中世纪佛教冥界的形成

    作者:[美]太史文

    本书以敦煌文献为基础,以中晚唐之际出现的佛教伪经《佛说十王经》为贯通全书的主题,对《佛说十王经》及中国中世纪佛教冥间观念的形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考辨。可以说是作者对其成名之作《中国中世纪的鬼节》一书中某些问题的扩展和延伸,可视作《鬼节》一书的姐妹篇著作。

  • 东方之行

    作者:赫尔曼·黑塞

    由赫尔曼·黑塞所著的《东方之行》讲述了赫尔曼·黑塞的心中有一座东方文化的圣殿。其中既陈列着他对于以中国、印度为主要代表的东方文学、绘画、宗教的独到的见解,也镌刻着他用讽刺故事、童话、寓言所描绘的东方图景。但无论他是在试图厘清佛教、婆罗门教与印度教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还是以极具民间传说色彩的方式讲述一位具有“印度式生命轨迹”的国王的故事,都无一例外表达了贯穿其一生创作的主题:个体在积极寻求本真自我的过程中力图实现分裂自我的和谐统一。

  • 以赛亚之歌

    作者:  冯象

    《以赛亚之歌》是冯象新译《圣经》之先知书的阶段性成果。 无论在希伯来圣经还是在基督教旧约里,先知书都是叙事的转折点——福地沦陷、子民为奴,以色列人重拾或追忆之前各时代先知的训诲,这既是对过往历史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预言,在《圣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亦充满人神关系破裂后的矛盾张力。而《以赛亚书》正是全部先知书的开篇,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

    这本《以赛亚之歌》分作上下两编,上编为随笔和译经笔记,下编为译文。上编涉及的法律理论与政治伦理与《以赛亚书》中的信仰困局有诸多相似,留心的读者或可从中见出作者所关心之问题与思考的演进。

  • 达芬奇密码:精华版

    作者:丹·布朗

    《达·芬奇密码》在中国,是现象级的畅销书。十五年后,丹·布朗亲自操刀修改。比起原版故事更紧凑,情节更紧张,描写更简洁,阅读起来更加酣畅淋漓。尤其适合中小学生(附教师指导手册),以及工作繁忙的人士阅读!

  • 马克思主义与宗教

    作者:[英] 戴维·麦克莱伦

    《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一种对马克思批判基督教的描述和评估》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特别是基督教的思想作了有深度的梳理,并以此进一步考察宗教对德国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影响,以及考察葛兰西和法兰克福学派对宗教的反思,以此来呈现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的关系。而对马克思主义与宗教关系的破解也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正义、马克思主义与道德、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并有助于反思当今世界的宗教状况。

  • 汉文佛教文献研究

    作者:[美] 那体慧 (Jan Nattier)

    本书是那体慧所撰汉文佛教文献方面论文的结集,收录了包括《〈心经〉:一部中国的伪经?》《谁作了〈大明度经〉(T225)——证据上的一次重新考察》等那氏著述,很好地代表了那体慧的学术成就,可供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那氏的学术思想。本书译者在序言里介绍了那体慧学术研究的经历,读者 可从中了解那氏学术研究的心路历程。

  • 不老不死的欲求

    作者:三浦国雄

    书为日本著名学者、前日本道教学会会长三浦国雄教授首部中文著作。该书集结了作者从事道教研究以来的精华之作,并在原作基础上再次寻求突破,寻常问题处寻不常。本书分为四部:第一部,探讨道教与儒教的交流;第二部,关于《北斗经》《悟真篇》《玉枢经》等道教经典的专题研究;第三部,关于“炼丹法”“睡功法”“周天法”等功法的专题研究;第四部,从新的角度来探讨风水地理说及洞窟观念(洞天福地说)、不老不死的欲求。尽管在被道教文化深深吸引后并投入了大量精力从事道教研究,但是三浦先生像本书第一部那样仍注重留意儒教中的道教要素与两者之间的交流,并且在分析《桃花源记》与《梦游桃源图》创作背景等处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 禅思想史讲义

    作者:[日] 小川隆

    禅思想史讲义》用课堂上讲课的形式和口气略讲中国的禅宗思想史,并介绍一些有关的日本禅宗思想。全书由四讲而成。第1讲:“北宗”与“南宗”——敦煌文献与初期禅宗;第2讲:马祖禅与石头禅——唐代禅的两大潮流;第3讲:由问答到公案,由公案到看话——宋代的禅宗;第4讲:“无”与“近代”——铃木大拙与20世纪的禅。

  • 中国佛教史迹

    作者:(日)常盘大定著

    本书为日本佛教学者、建筑学者常盘大定第二次来中国,总汇了约半年时间内对中国佛教史迹调查的纪行、感想、介绍及研究内容等。作者此次探访了山东、河北、河南、湖南、江苏诸省的佛教史遗迹,其对中国佛教的考察之细致严谨,所收之中拓本照片众多,不乏为珍贵的研究资料。

  • 早期道教的混沌神话及其象征意义

    作者:[美] 诺曼•吉瑞德

    近年来,美国的中国学界在道教方面研究成果颇丰,吉瑞德教授的《早期道教的混沌神话及其象征意义》是一部深化道教研究的杰作。最初于1983年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8年三木出版社再版。这本专著从比较宗教史的角度出发,调查研究了中国道教的一些早期经典文献,如《道德经》《 庄子》《淮南子》等,发现“混沌”作为道教的母题之一,其神话的寓意带有救赎的性质,将“道”在宇宙、社会及个人生活等方面的作用比作基督教神学中的“永续受造”,而“混沌”,这种原初的形态和法则, 对“道”的理念和实践具有根本意义。

    吉瑞德教授认为,解读古代中国传统及相关文本要有跨学科多角度的视域。此前,西方汉学界通行的观点是把《道德经》《庄子》等仅作为“哲学”或思想上的著述,没有宗教方面的意义,也与后来的宗教传统无关。吉瑞德教授的这本专著让人耳目一新。尽管有些提法还有争议性,其独特的探索和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道教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意义。

    【名人推荐】

    1.我宁愿相信庄子和米尔恰·伊利亚德都会为我这异乎寻常的行为感到高兴……我想我仍在寻求为不断发展的道教神话及其意义提供一种全球化视角。

    ——吉瑞德《早期道教中的神话和内涵:“混沌”的命题》三木版前言(2009年版)

    2.在从事道教教学十六年之后,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仍使我受到很大启发,它在深度和准确性方面都超过了井筒俊彦的《苏非主义和道教》(1967)。作者并没有夸大庄子教化的萨满式起源。相反,他以极宽广的世界视角坚持并具化了道家的整体观,虽然通篇并未使用“整体论”这个词。作者融合了人类学、艺术、文学、历史、心理学、宗教和哲学,尤其借用了刘易斯·卡罗尔的“Humpty-Dumpty”,类似混沌的蛋形人。

    ——王煜,香港中文大学,《通报》(1987)

    3.吉瑞德的这本书是一场诠释训练,结合了一系列的学科和理论来寻获早期道教意义及连续性的蛛丝马迹……此书才思敏捷,机智诙谐,笔触大胆又通常富于洞见。虽然关于其“混沌母题的救赎性假设”的细节论证并不都令人信服,整体的结构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读完这本书混沌母题的形象和结构透过道教的早期文本开始明晰起来。可以这样说,吉瑞德重新点亮了早期道教的精神火花;曾经在暗处的东西到了明处。吉瑞德的标志性贡献是凸显了早期道教的宗教之源、之维。

    ——朱蒂斯·贝尔林,印第安那大学,《美国宗教学会学报》(1986)

  • 禅宗思想与文献丛考

    作者:[日] 衣川贤次

    《禅宗思想与文献丛考》分为“禅宗思想论考”“汉译佛经论考”和“文学文献论考”上、中、下三编,收录作者长年以来的有代表性的相关研究论文10篇:《德山与临济》《临济义玄禅师的禅思想》《感兴之语――唐末五代转型期禅宗对悟道论的探究》《地狱中的救赎——<金刚经>灵验说的意义》《以敦煌写经校订“大正藏”刍议》《唐玄宗<御注金刚般若经>的复元与研究》《日本金泽文库藏抄本<香严颂>七十六首覆校》《南宋送别诗集<一帆风>成书考》《一山一宁禅师的诗偈和书法艺术》《旧钞本校勘的三种类型》。内容涉及禅宗语言、思想、文学以及敦煌学等多个方面,从多个不同角度为读者展现出近世以来禅学的面貌。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作者:[德] 马克斯·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发表于1905年,在争议中成为了社会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韦伯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探讨世界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对宗教社会学的初期研究,他认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存在某种因果关系——资本主义精神有其宗教根源,新教中的苦行、职业劳动观念,逐渐发展成了资本主义中理性经济劳动的特征。他深入探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兴起过程中,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大量经验的归集与分析,论述了新教伦理与近代合理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当代社会科学提供了富于启迪的思路,也让大众读者看到了隐藏在制度背后的精神力量。

    本书由研究马克斯·韦伯的学术权威选取和翻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全本最精华部分,保留作者完整的理论体系,并配以译者导读。同时加入大量精美插图,图文配合,以期成为最适合大众阅读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