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女性主义

  • Gender and the South China Miracle

    作者:Ching Kwan Lee

  • 視線與差異

    作者:GRISELDA POLLOCK

    本書作者為英國重要的女性主義藝術史評論家。本書旨在討論藝術再現的語言與資本主義父權社會意識形態,以及性差異結構之間細緻而繁複的糾葛關係。作者藉綿密的觀察,辨證藝術家如何透過視覺的編寫秩序,評論者如何對陽剛及陰柔的刻板書寫,一步步強化藝術產業中性差異的宰制力量,並且排擠女性。作者提出,唯有以女性主義干預藝術/歷史的行動,才能改變單一的藝術歷史敘述。而本書則提供了理論與方法,讓我們看到女性主義所創造出的詮釋差異。
  • 拉美・英伦・女性主义・外国美术史丛谈

    作者:李建群

    本书内容包括拉丁美洲美术、英国美术和女性主义美术研究三部分,这是作者从事美术史研究以来的几大主要研究焦点。拉丁美洲部分包括古代印第安人美术和现代拉丁洲美术;英国美术部分包括古代英国美术和现代英国美术;女性主义美术史及理论是作者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既包括理论的研究,也包括对当代中国的一些女艺术家的研究。这些联通东西的论述既带来西方研究成果,又使得中国的美术研究位于世界的整体观念中。
  • 中国女性主义

    作者:荒林

    中国女性主义是犀利的,但并不咄咄逼人。它探讨女性问题,关怀两性的和谐发展,并最终关注“人”这一永恒命题。本书以历史与当下、译介与本土化、理论和行动的结合契入点,学理与时尚兼具,为我们展示出微笑着的中国女性主义。
  • 性与文本的政治

    作者:陶丽·莫依

  • Feminism

    作者:Margaret Walters

    This is an historical account of feminism, looking at the roots of feminism, voting rights, the liberation of the sixties, and analys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omen, across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elsewhere in the world (in particular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Walters examines the difficulties and inequities that women still face, more than forty years after the 'new wave' of 1960s feminism -- difficulties, particularly, in combining domesticity, motherhood and work outside the house. How much have women's lives really changed? In the West women still come up against the 'glass ceiling' at work, most earning considerably less than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What are we to make of the now commonplace insistence that feminism deprives men of their rights and dignities? And how does one tackle the issue of female emancipation in different cultur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s - in, for example, Islam, Hinduism, the Middle East, Africa, and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 女性艺术

    作者:徐虹

    女性艺术,是90年代的新话题,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中受到普遍关注的一个"后现代"话题。本书作者徐虹和申玉,凭着开阔的视野和整合性的能力,准确清晰地在女性艺术的创作现象中把握它的发展脉络,同时更着重于把握住它最值得关注的创作问题:如身体作为观念和语言在创作中的价值,作为女性生活中的感觉与艺术中创作方式的联系等等。当代女性艺术的文化现实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正视自身的存在,不再刻意强调和回避女性身份。如以身体为媒介和符号,对性心理和感觉的表现;另外,应用新媒体以及行为的艺术形式也很普遍。
  • 越界

    作者:王政

    “女性意识”、“性别意识”、“女性味”、“男人气”,这些词语在今日中国社会意味着什么?什么是“社会性别”?它同中国“现代性”和“全球化”有什么关系?它对理解当代社会中的男男女女有何意义?旅美学者王政以跨文化女权主义视野和后结构主义方法,剖析这类常见词语所蕴含的复杂社会文化意义,揭示社会性别话语的变迁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变革的密切关系。本文集以对文化两栖者个人经历的回顾、评点社会文化景观的散文、学术论文、讲座报告等多样体裁,深入浅出地介绍女权主义核心概念,展示女权主义学术在国际学界的发展概貌,也记录了作者推动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在中国发展的一些实践与思考。“文化,包括社会性别文化是人的建构,这同时又塑造了文化中的人。多一种分析文化建构的工具,将有助于我们的增强抵抗强势文化控制的能力。”文集的女权主义分析框架为读者提供了解构男性中心文化密码的棱镜。
  • 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

    作者:(美)贝尔·胡克斯

    这本经过谨慎论证、具有很大鼓舞性的著作是对性政治的核心问题的一次全面的审察,包括女性中间政治上的团结,作为战斗伙伴的男性,以及为了终结暴力的女权运动。本书始终富有吸引力,有着极大的鼓舞性,胡克斯将一种我们易于接受的表述风格与批判的洞见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一幅植根于同情、尊重和正直的女权主义图景。 致谢 第二版序言 看见光明:女权主义幻想 第一版序言 1 黑人妇女:形成女权主义理论 2 女权主义:结束性压迫的运动 3 女权运动的意义 4 姐妹关系:妇女们的政治团结 5 男性:斗争中的同志 6 改变有关权力的观点 7 重新思考工作的本质 8 教育妇女:一项女权主义议程 9 结束暴力的女权运动 10 父母职责的革命性改变 11 结束女性性压迫 12 女权主义革命:在斗争中发展 参考书目
  • 媒介与性别

    作者:卜卫

    媒介是有性别的吗? 媒介是以男性中心文化还是以两性平等的视角来表现男女形象的? 它与我生活的关系如何? 我们,包括男性与女性,如何认识自己的形象?本书试图回答这些问题。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媒介与性别的著作,它汇集了作者六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传播与性别的理论与政策探讨、有关媒介与性别的实证报告以及媒介评论等。 本书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理论与政策探讨”;第二单元“实证报告”;第三单元“媒介评论”在本书中,每一篇文章前,都附有一段文字,或说明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或提人工 了与研究主题有关的背景情况,以便于读者阅读。
  • 妇女与社会主义

    作者:(德)奥古斯特·倍倍尔(August B

    妇女同工人一样,都是被压迫者。压迫的形式 在各个时代和每个 国家都 是不 同的,但压迫却始终存在。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被压迫者往往会认识到自己在受压迫,这会促使他们有所觉醒,并且设法改变自己的处境,缓解自己遭受的困苦。
  • C.K.主义

    作者:[美]卡伦•费尔曼

    本书是一部职业励志通俗作品。作者以杰出女性金融家的成长经历,紧扣当今女性最关注的三大人生课题——事业,金钱,爱情。针对如何甩掉阻碍女性成功的精神包袱;如何处于职场领先位置;如何克服困难,满足理想的工作伙伴;如何掌控财务命运和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挑战;如何发挥女性性别优势又不落入陷阱等具体问题,给出了启发性的解决办法和实用技巧。
  • 女性主義經典

    作者:顧燕翎,鄭至慧

    本書試圖整理介紹十八世紀以來西方女性主義經典與重要議題,同時呈現晚近本土之相關論述,全書分為(女性意識的覺醒)、(性別角色的反思)、(父權體系中的女體)、(開發女性情慾)等篇章,引導讀者多方探究女性主義議題,並深入了解兩百年來女性主義思想及婦女運動發展的脈絡。繼《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一書之後,本書是女書文化再度精心策劃出版之女性主義基礎讀本。前者旨在介紹女性主義的歷史淵源與理論架構,本書則進一步在其理論骨架上添加血肉,並賦予靈魂。兩書搭配閱讀,有助於讀者一窺女性主義完整豐富之內涵。
  • 西方女性主义电影

    作者:秦喜清

    《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实践》以历史为叙述线索,以批判和建构为主纲,追溯西方女性主义电影发展的始末,既梳理其理论发展的线索,辨析不同的批评策略,同时也涵盖丰富多样的女性主义电影实践,对女性主义与电影携手走过的路程给予全面、整体的描述、概括、分析。
  • 女性视域-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学女性话语

    作者:于东晔

    女性视域包括了女性的视域和视域里的女性。看与被看,都基于了一定的历史与现实基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现实的基础主要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再度觉醒及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冲击。中国女性的自我表述——女性话语,无论是批评话语还是创作话语,都体现出了多样性、复杂性和开放性。
  •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

    作者:Lena Dominelli

    女性主义的产生被视为是人类两性关系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女性主义的深刻洞见不仅颠覆了传统社会对女性自身的偏见、歧视和刻板印象,而且进一步引发了对男性、家庭和社会的革命性反思。本书将女性主义理论与方法引入到社会工作之中,但并没有将服务对象仅仅局限于女性自身,而是进一步将女性主义的关怀延伸到了男性、儿童、成年人、罪犯以及家庭等相关领域,拓宽了对社会工作理论视野、实务领域、专业方法以及服务对象的创造性认知。本书是社会工作、女性主义等相关领域中理论和实务工作者不可多得的指导性读物。
  • 性別、認同與地方

    作者:琳達·麥道威爾 (Linda McDow

    地理學怎麼會和性別扯上關係?難不成男人和女人生活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如果性別屬性是社會建構的,那麼,女性氣質與男性氣概隨著時空不同又有什麼變化?女男社會關係能有多大的變異範圍?地理學家對這些議題有什麼意見? 這些是作者在本書中處理的核心議題。作者由各種地方開始,接著將視野擴大至全球的流動與遷徙,討論在其中性別關係的變化,如何影響和反映了這些空間的性質,以及人們對女男言行舉止的共同期待。本書結合各種日常生活經驗與理論,除了質疑二元對立的性別框架外,也更積極探討性別的多樣性,及其與空間的各種關係。 本書巧妙地結合了理論與個案研究,並於每一章文末,大量羅列相關著作,提供讀者參考。對於空間與性別的關係,無論是初探式的了解,或者希望更深入的研究,這本書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精彩讀物。
  • 戴洛維夫人

    作者:Woolf, Virginia

    《戴洛維夫人》一書,描繪戴洛維夫人從清晨為準備舉行一場宴會而外出買花,到宴會行將結束。在這一天之中,作者以克萊麗莎自己泉湧的思緒、其他人物的思維的滑移以及全知觀點的鋪陳,讓讀者藉由被割裂的片段意象中,去重拾作者企圖表達的概念及情節。這部小說以兩個部分構成:一是時間呈現定格,讀者被引導去沉思空間中種種不同但卻是在同一時間內發生的事件,所以有時作者引導讀者站在倫敦的一條街上窺視著很多人的意識;一是空間凝結,在一個人的意識中上下移動,呈現人物一生中的各個片段。
  • 女权辩护

    作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女权辩护(英汉双语)》出版于1792年,是英国现代女权主义奠基人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一部经典之作,是第一部伟大的女权主义著作。在2OO5年英国著名作家梅尔文·布拉格评选出的12部影响世界的作品中,《女权辩护(英汉双语)》在人类进程当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在这部重要的女权主义经典文献中,玛丽对当时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认为这种教育使得女性处于一种“无知和奴隶式依附”状态,是造成女性卑下的社会地位的罪魁祸首;她把婚姻视为一种“合法的卖淫”,对女性自甘沉沦于依附甚至奴性状态深感痛心;她主张女性的权利同男性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呼吁给予女性同男性一样的教育权、工作权和政治权。她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女性的社会地位,就必须消灭教会,废除军阶制,而其中最为根本的则是革除君主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