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近代史

  • 北洋军阀史话

    作者:丁中江

    本书上起袁世凯小站练兵, 下迄张学良东北易帜, 历时五十年, 勾划出清末民初军阀纷争的历史画面。 疑似抄袭《武夫当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陶菊隐著)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908546/
  • 走向革命

    作者:雷颐

    《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历史说明,虽然也感到“时局艰难”.但清廷对历史大势和局势的紧迫并无真切了解和感受。它似乎对民意全然不解.也不愿放弃任何权力,并过于相信自己力量的强大,仿佛历史可以按照它理想的节奏发展。因此,它只是被动地在重重压力之下“走一步算一步”,却又基本踏步不前。这时,政治的逻辑只能是革命。
  • 晚清七十年 【肆】

    作者:唐德剛

    義和團 亦民亦匪的保國群眾運動,從星星之火燒成燎原之勢,扶清不成,滅洋無功,上演一齣獸性大發的人間醜劇。 八國聯軍 各懷鬼胎的國際武裝大拼盤,從護衛使館轉為進軍北京,姦擄焚殺,人頭滾滾,掀起一次世界文明史上的罕見浩劫。 雖有李鴻章巧手斡旋,瓜分之禍可免,喪權辱國難逃。
  • 党员、党权与党争

    作者:王奇生

    20世纪初叶国民党政权的建立,意味着现代党冶政治体制在传统中国的开始。党治即是以党治国,同时亦含其也冶党的一面。关于国民党的党治历史,学界的研究迄无间断,而对其治党内幕,举若党员的发展、管理,组织的建立、运作,以及它的成分构成、行业比重、社会基础,甚至中心与外围、核心与派系、于政与于军的关系等,却间存空白,或未深化,更不系统。因此,本著专注于是,断以1949年为限,深入其中,详探究竟,终藉一手资料,得出其为一弱势独裁政党的结论,故无能冶国是其必然的宣示亦已寓其中。
  •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

    作者:张胜

    目 录 序言1 第一章 皖东北1 1历史在这里凝固1 2元始天尊的弟子们6 3战场上的游僧17 4殊途同归29 5草莽江湖37 6龙争虎斗50 7不以成败论英雄60 第二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73 1苏北战场73 2战争叫女人走开80 3我是他的“克星”89 4我愿意为他做出牺牲94 5有所为,也有所不为106 第三章 第一代海军军人116 1诞生在小村落中的中国海军116 2两个跛子121 3带回来一架手风琴129 4陈船厉炮135 5首长和战友139 6老死杭州143 第四章 最后的战争152 1迷雾中的一江山岛152 2华东军区的心腹之患155 3一波三折的作战方案160 4战略的契机164 5目标,一江山170 6天空和海洋177 7见微而知著184 8“D”日187 9谋事在人,成事在天191 10战争奏鸣曲196 11让历史做结论199 第五章 最高统帅部207 1彭老总207 2和平年代的总参谋部214 3一把板斧223 4庐山云雾230 第六章 大漠黄沙242 1鱼和熊掌,可否兼得242 2周恩来和中央专委249 3青山处处埋忠骨259 4死亡之海268 第七章 桃花源277 1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277 2理想的缩影284 3平民教育287 4毛泽东思想的信徒291 第八章 大彻大悟298 1走出桃花源299 2暗箱操作308 3覆巢之下,岂有完卵314 4“文革”专案319 5让思想冲破牢笼329 6理性的思考335 7自由345 第九章 艰难的航天之路350 1召回350 2七机部230厂358 3达摩克利斯剑367 4在政治残局中371 5卢晨征的回忆374 6四块石头379 7困兽犹斗384 8生死由命391 第十章 强国之梦400 1老马识途400 2浩瀚的南太平洋407 3惹不起的人420 4水头如箭破夔门432 5在改革的大潮中443 6国防发展战略的对话454 7老革命面前的新问题462 第十一章 最后一个“士”471 1回归之路471 2末日到了478
  • 晚清七十年 【叁】

    作者:唐德剛

    甲午戰爭 一場最具關鍵性的海上戰役,孤臣無力可回天,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它的勝負改寫了中國歷史。 戊戌變法 一次注定要夭折的改革運動,小皇帝不敵老太后,維新政府無疾而終,它的結果預示了大清命運。 科技現代化與政治現代化雙重挫敗,第二次社會文化轉型前途漫漫。
  • 燕京大学1919-1952

    作者:陈远

    ★这不仅是一部校史,更是中西文明冲突视角之下的中国近现代史 ★燕京大学校友余英时作序、章诒和题写书名 ★94年来最独特、最好看的燕京大学校史 ★燕大一隅,折射着整个近现代中国的命运 1919年司徒雷登出任燕京大学校长,燕大开始它33年短暂历史中的辉煌业绩;1952年在新政 权推行的“院系调整”中,燕京大学永远地消逝了。33年间,燕京大学在教育方法、课程设置、规章制度、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极为显赫的声名,并一度与北大、清华比肩,被誉为“中国教会大学之首”“世界一流大学”。更为重要的是,五四运动、西安事变、国共内战、学生运动……近现代中国几乎所有重大事件都和燕大有关;司徒雷登、傅泾波、张东荪等燕大人,也深深地介入了时代。本书讲述了民国一代学人风采、教会学校在中国的曲折历程、燕大著名校友的逸闻趣事、燕大在抗战中的特殊作用、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共和国建立后知识分子的命运等侧面,通过燕大这个角度,展现出中西文明冲突中一个时代的命运。 ★本书取材丰富、分析精密、叙事流畅、论断公允,不但如实地保存了燕京大学33年间的辉煌业绩,而且更将它“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的内在精神生动地呈现了出来。 ——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燕大校友 余英时
  • 1911年中国大革命

    作者:马勇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的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是现代民族国家重建的开始。 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刻意模仿美利坚合众国,是要建立美国式的政治架构;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是刻意模仿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国大革命,是要以暴力手段打碎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中国。 辛亥革命的前半场确实是按照法国大革命的剧本在演出,孙中山等先行者经过十几年艰辛奋斗,终于将“一个人的革命”演化成全民族觉醒,只是当武昌起义爆发后,特别是当清政府阵前换将,启用袁世凯职掌朝政,南北对峙一下子由满汉之间的种族冲突变成了汉人之间的对决。辛亥革命后半场放弃了法国大革命的老套,在经过短暂和谈后,南北握手言欢,清帝退位,五族共和。 对于辛亥革命这个结果,见仁见智,许多人觉得这场革命在列强和资产阶级介入后变质,革命归于失败。辛亥革命其实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超越,不仅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而且避免了一场内战一场血腥,这是中国智慧的最高体现,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完胜,既合乎国际社会的期待,也合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 共产主义下的广州

    作者:(美)傅高义

    《共产主义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规划与政治(1949-1968)》是美国哈佛大学荣誉教授、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研究当代中国的第一部专著。他以广东为着眼点,考察和叙述了从1949年到1968年的20年间,中国所经历的一系列深刻、激烈的政治运动。持论公允,叙述可观。一方面,他充分肯定,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国带来了秩序、朝气和希望,以及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激情,给人民带来了一些实际的好处,过去的黑市、通胀结束了,赌博、卖淫、鸦片消失了;官员有一种服务意识和纪律意识。经济领域统一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有其积极的作用。在经济事务之外,集体合作组织在消灭文富、推广公共卫生等活动中也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党通过政治组织已经实现了相当大的经济上的进步。另一方面,他也指出,共产党建立了强大的政治体系控制社会、改造社会,重要的经济、文化、教育、农村的活动都置于政府的管理之下,政治决定取代了市场机制,政治指挥经济,也造成了很消极的后果:社会进步缓慢,人民生活也没有明显提高。拿广东来说,经历这么多年之后,绝大多数人还是从事农业;合作化运动所追求的改革生产关系,提高生产力,迅速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大跃进”的失败,“文化大革命”以大规模的群众政治运动摧垮务实政策和主张务实的领导人,竭力维护意识形态的纯洁性,都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 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

    作者:方德万

    以往欧美学术界在论述抗战前夕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的作用时,多采用“史迪威模式”,把目光更多投向中外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本书作者认为应从中国社会本身来寻求答案,为此,在翻阅爬梳了大量原始档案和文献的基础上,对此项课题进行重新研究,提出了不少新看法,供中国学界和一般的文史爱好者参考。 “在我的分析中强调四个主题。第一,我把战事和军事置于国民党历史的中心,这段历史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作为一个附有武装力量的革命组织的崛起,直到1945年8月随日本投降而终止的抗日战争,到彼时为止,我相信其失败虽然不是不可避免的,却是可以预见的。…… 第二,国民党民族主义的一项内容是驳斥将中国描绘成一种不尚武的文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认为中国不尚武、消极和落后的观点在中国内部被接受了。…… 第三,虽然国民党人受到西方军事模式和文化批评的影响,他们并没有忘记中国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政策采纳了过去的传统。…… 第四,我很重视地缘政治。一方面,这要求注意国民党自己在地缘政治方面的深谋远虑。在这一方面,从1935到1939年,国民党试图利用日本和中国东北有漫长边界的苏联之间的冲突……”
  • 汉口

    作者:[美] 罗威廉

    《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在承认行会具有重要社会政治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它在地方社会生活中的哪一些正式与非正式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上部著作考察的焦点是商业精英的世界,《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则拓展了视野,具体分析城市劳动阶级的所思所想及其行为。最为重要的是,《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尝试着去理解社会冲突的结构和进程,以及作为一个自发的、内聚性的社会单元的城市,是如何维持其自身并不断发展的。
  • 枭雄与士林

    作者:李劼

    本书以政治和文化为两个交叉座标,对20世纪中国的百年历史再度作严苛的审视,引爆争议性话题。其论述具有对庸常主流陈见的颠覆性震撼,涉及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所有重要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翘楚;月旦人物,评骘群雄,慧眼独具,洞见迭出。 本书推翻了诸多历史定论,重新评价了诸多历史人物,如孙中山、袁世凯、汪精卫、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等。本书同时又揭示出别一种人文承传和文化景观,重新审察与评说王国维、陈寅恪、胡适、陈独秀、鲁迅、周作人、钱穆、熊十力、梁漱溟、徐志摩、邵洵美、施蛰存、钱钟书等人文形象,角度新颖,见解独到,在思想文化界独树一帜。
  •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

    作者:王家俭

    学术界认为,这是一部极有分量的系统研究北洋海军的专著。 19世纪是一个海洋发展与海权争夺的时代,世界各大海权国家无不以坚甲巨舰重炮为其海军取胜的凭借。鉴于中国海防面临的空前危机,李鸿章以创建一支现代化的新海军舰队自任,在短短十数年间组成的北洋舰队,军威之盛,俨然成为远东西太平洋各国海军之首。可惜的是,因朝廷政治与财政等各种复杂因素,舰队装备等日渐落后于东邻日本,甲午一役,竟遭全军覆没的命运,中国海军的发展也自此一蹶不振。 本书中,作者谨严客观、整体深入,一一论列北洋海军的装备、人员培训,大沽、旅顺口和威海卫基地的布置,海军章程的制定,海军衙门的机构设置、俸饷和奖惩制度,海军的训练和各项特别活动,经费收支及与颐和园工程的关系,中日甲午之战以及福建舰队与江苏舰队的发展等,使我们对于中国近代海军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细节有了更为翔实的了解。 更进一步,作者企图经由海军现代化的“个案研究”,探讨中国在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历程中所发生的有关问题,尤其注意到李鸿章,作为自强运动的重要领袖,中国现代海军北洋舰队的创建者,他对国际局势和中国所处的地位的认识;他的国防政策、建军理念,以及他所遭遇的问题与对困难的因应等,本书都有广泛的分析与讨论。
  • 三十岁前的孙中山

    作者:[澳大利亚] 黄宇和

    《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国际知名的孙中山研究学者黄宇和院士,继其《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英文原著在1986年出版后,再用二十五年时间的努力,遍访广东省、香港、澳门、夏威夷、英国和美国的档案馆,并频频到翠亨村、香港、澳门和夏威夷等地作实地调查,经过细致的考证,最终把孙中山前半生的曲折经历,以及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最忠实地呈现出来。 《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解答的重要问题包括: 孙中山祖籍是广府人还是客家人?他是否中原贵胄的后裔? 孙中山的国学根底如何?是否只是一名“番书仔”? 在檀香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孙中山身心变化有何影响? 孙中山曾有过当传教士的念头,为何最终放弃, 孙中山是否真的曾在香港拔萃书室念过书? 孙中山自称其走上革命道路是由于在香港念书时所受到的影响,这些影响到底是什么? 孙中山在澳门行医时,是否同时策划革命' 1895年的广州起义,号称有“决死队”三干人,为何却未举先败?是否真如史书所云杨衢云调度失宜所致? 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是否曾如他自己所言,由朋友在城墙上用吊萝载着他降下城墙而逃离广州城这么惊险? 孙中山逃至香港时,是否曾在域多利监狱作客? 通过对类似上述微观细节问题的研究,本书最终解答了孙中山为促使中国“现代化”,如何走上革命道路这一宏观历史问题。 孙中山前半生的事迹过往由于原始史料的缺乏,大多数研究者都只能语焉不详。通过黄宇和院士的不懈努力,相信《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巳成功还原了孙中山前半生的最真实面目,为“孙中山研究”以至历史学研究,立下了良好的典范。
  • 绝版恭亲王

    作者:雪珥

    《绝版恭亲王》内容简介:这是一位曾令周恩来魂牵梦绕的帝国总理,周恩来在百忙中曾多次前来凭吊他的王府,并将王府的开放列入临终嘱托。难道这只是因为恭王府被视作大观园的原型,还是另有深意?有人说李鸿章是晚清改革的总设计师,其实这位睿智的帝国总理才是航船上真正的舵手,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不过是桨手而已。是他拉开了中国近代一个半世纪改革的序幕,从内忧外患的荆棘丛中开辟强国之路,周旋于国际国内各种复杂的潜规则和显规则,摸着石头过河,他奠定了中国近代改革开放的基调…… 有人说他“一生为奴”,岂不知这并非个性的选择,而是中国特色权力运作的定位结果。其实他是一位低调的帝国总理,他一边大刀阔斧实行改革,一边谨小慎微地恪守着“老二哲学”,将自己隐藏在太后们巨大的阴影之下…… 有人称他为“鬼子六”,其实他是一位宽厚的帝国总理,他以真诚、坦率和友善,在晚清最为艰难的时候维系了帝国罕见的向心力,无论改革派、保守派、骑墙派乃至 “洋干部”,都乐于团结在他的周围。他以自己的翩翩风度征服了美国总统、国务卿,令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中国近代改革史”研究者、澳大利亚华人学者雪珥,以独特的视角、犀利的笔锋、丰富的海外史料,为我们展现了帝国总理的绝版风采和改革当家人的艰难酸楚。
  • 張學良口述歷史

    作者:張學良 口述,唐德剛 撰寫

    回首百年中國,張學良是現代史上一個少有的是非人物。本性最適合做一個聲色犬馬的公子哥兒,可現實偏要壓他一肩的戎馬戰事和國恨家仇。在他名下鬧出的「瀋陽事變」和「西安事變」,改寫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而他身為這兩件大事的主角,生前若未能留下「第一手」的交代,殊屬可惜。 本書以張學良一九九○年自述為主體,以史學名家唐德剛論張學良的數萬文字為輔。張氏的口述,隨興而談,隨意而至,流於細碎,卻趣味盎然,更往往於不經意間,透露出遍尋史書也不能得的真實;更兼唐氏的論說精闢而有洞明世事人情的味道。一邊是研究人物的「自白」,一邊是研究者的「審視」,兩相對映,使歷史變得更為真切而生動。
  • 中国共产党成立史

    作者:石川祯浩

    《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共创建史的进一步研究均有一定的启发和推动作用。日本学者石川祯浩所著《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一书,搜集了中、日、俄等国有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了认真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成产时期的马列主义传播渠道,中共上海发起组的形成以及中共成立的时间和出席中央“一大”的代表等等问题,都是出了一些新颖的见解。作者还力图表明,中共成立史的研究,应联系国际大环境,打破“自我封闭”的研究状况;应纠正以回忆录邓代原始资料的研究方法。
  •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

    作者:杜赞奇

    本书视野宏阔而不失精深,既能以全球眼光审视近现代中国历史,又能从关键之点切入,洞察细微,把握要害,融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思想文化与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等诸多因素于一体,是自20世纪70-80年代国际学术界“语言学转向”和美国汉学界“在中国发现历史”思潮出现以来较具代表性的学术著作之一。
  • 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

    作者:唐启华

    《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研究之目的,不在作翻案文章,否定他人的历史记忆,践踏他人珍视的传统。过去革命宣传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情操,已在历史上留下光荣的印记;然而,过度单调、贫瘠的历史记忆,限制了迈向大国的想象空间。《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希冀能丰富国人对过去的理解,摆脱过时政治神话的束缚,人步迈入21世纪。
  • 勝利的困境

    作者:周傑榮(Jeremy Brown),畢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是一個既充滿了希望與熱情、又充斥着恐懼與疑慮的階段,與其後政治運動接踵而來的時段相比,共和國的最初幾年,又是一個容易為人忽視的時期。這本論文集關注的焦點,正是1949–1953 年新政權這段早期的歷史。全書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城市接管”,關注新政權對城市的接管過程與策略;第二部分“佔領外圍”,討論中共對西藏、新疆、大連等地的佔領過程;第三部分“適應環境變遷的文化”,探討文化工作者對新政權的反應與調適;第四部分“家族策略”,觀察幾個家族在新政權的命運變遷。 以往的研究主要關注共產黨的政策是怎樣被制定和執行的,而本書則主要關注這些政策是怎樣為人們所感受的。不同於其他研究精英政治和決策過程的著作,本書更加關注不同背景的人在與政權互動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關注新政權的建立怎樣影響和改變了普通人的工作與生活,這些人包括工廠主、電影工作者、少數民族群體、相聲演員、接生婆、人類學家……本文集的作者既有魏斐德、斐宜理、周錫瑞、畢克偉、陳兼等中國研究領域內的知名學者,也有周傑榮和何凱思這樣的學術新秀。他們出色的論文展現了建國史異乎尋常的多樣性與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