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近代史

  • 中国切片,1900

    作者:雷颐

    从最高统治者到官僚队伍,再到商人和底层民众,1900年的大清上上下下都透着一股衰败相,乌云暗沉,山雨欲来。本书就1900年的大清事迹“切其一片”,一片虽薄虽小,但通过对切片的病理分析,意义却未见得轻而浅。清政府对危机的发生起了什么作用,危机产生后又是如何处理的?鸦片战争60年后,社会阶层的变化对此又有什么影响?在这场惊涛骇浪中,官员们又是如何应对的?简言之,本书将视角投射在清政府对危机的判断和管控、新的社会阶层对社会进程的影响、中高级官员对时局的判断和应对之上。

    ------------------------

    ◎著名近代史学者雷颐先生新近著作。

    ◎1900年这场巨大的悲剧,惊心动魄,风云变幻,拉开了 20 世纪中国的序幕。义和团成员、中国民众、大臣官员、清政府及整个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是近代中国无法忽视的一段特殊历史。

    ◎本书以独特的切片视角,取1900年前后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件与人物,通过具体事迹、个人命运,剖析晚清政治与社会之病理:质朴民众的爱国热情被用作工具,以圣主为自己做合法性辩护的官场特色,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一再误国,臣子为“圣明天子”做替罪羊……上上个庚子年的病症依然值得认真回顾与深思。

  • 晚清学部研究

    作者:关晓红

  • 中国现代化问题

    作者:汪熙,魏斐德主编

  • 晚清变局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作者:马平安

    本书从军权、财权、外交权及中央与边疆地区关系等角度,集中探讨了晚清变局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揭示了清王朝灭亡的基本原因,说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取决于中央政府是否有足够的权威与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集权传统与观念的、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既维护好中央权威,又尊重好地方利益,让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保持一种上下相维、水乳交融、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共赢关系,这是我们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的一个重大课题。
  • 转折

    作者:郭卫东

    《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对明清时期的中英国际关系史进行研究,并讨论南京条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论述了中国与世界沟通历史上的几种重要物品,中英官方文书交往形式及所谓“平等权”等。
  • 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全三册)

    作者:沈嘉蔚

    《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第3版)(套装共3册)》图片是第一手资料,出版者精心排版制作,大幅高清呈现,每一张图都是审美主体。4.图片收藏者身份重要:《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第3版)(套装共3册)》图片的收藏者为《泰晤士报》记者、袁世凯政治顾问、北洋政府顾问,视野广阔。
  • 民国人物的再研究与再评价

    作者:吴景平

    《民国人物的再研究与再评价》选自2011年9月召开的“民国人物的再研究与再评价”学术研讨会交流发表的文稿。该次会议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和推进民国人物的研究,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中心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共五十余位学者与会。
  • 决战

    作者:金冲及

    《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战役的》内容简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会战,国军伤亡154余万人,共军伤亡24.2余万人,伤亡人数几乎为6:1多,为何短短142天中,经历了抗日战争洗礼的国方士兵在与经验相对欠缺的共军战争中,如此不堪一击乃至兵败如山倒?理清这一问题,不能不回到两军最高统帅毛泽东和蒋介石身上来,也即他们如何应对三大战略决战。 《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战役的》的作者金冲及先生多年侵淫党史研究,从诸多史料中,抽丝剥茧,层层推进,逐一分析了毛、蒋二人在面对战局时如何统筹全局、作出判断、布局下子,如何处理战争进程中那些异常复杂而有关键意义的问题,二人的领导能力究竟怎样,后果又如何?相信看完书后,您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 中国近代史(插图重校第6版)

    作者:[美]徐中约

    【编辑推荐】 ★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颁发的“2008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奖、英语世界及海外华人社会最畅销的中国近代史巨作、1978年牛津大学出版社五百周年社庆文告公布的数十名著之一 ★重排重校,百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呈现客观翔实的经典著作。2008年,《中国近代史》中文简体版一经出版便受到广泛关注,更有众多读者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为我们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此次针对内容重新进行审校、订讹,并对部分章节进行增补,同时择取百余幅珍贵历史照片,不加评论的随文配图,努力为读者呈现一部客观翔实的中国近代史经典著作。 ★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历经的每一阶段都是艰难的拼搏,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他们加到一起,对中国重现青春活力做出了贡献。 ———徐中约 【内容简介】 本书自1970 年面世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是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力作。此次重校对内容重新审校、订讹,并对部分章节进行增补,同时择选百余幅珍贵照片;随之配图,努力为读者呈现一部客观翔实的著作。 本书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然作者明确指出,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大多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被动回应的历史。作者拈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 徐中约虽身处欧美学界,想通过本书表达的却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但这种表达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开出一种折中调和的历史观。作者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怀抱对各色历史人物的宽容、同情、善意之心,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且参考了巨量不同语种的档案文献及研究著述,以跨学科的方法写就这部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之挣扎历程的史学巨著。 【推荐语】 能摆脱西方汉学的阴影,以英文作为媒介,向西方世界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的挣扎历程,以近代之崛起为主线,带出一段跨越文化偏见的历史,徐中约教授在1970 年首版的The Rise of Modern China,成为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力作。 ——郭少棠,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 这本《中国近代史》……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史学界和凡是开中国近代史相关课程的大学生那里,几乎无人不知。直到今天,在西方大学图书馆里,此书依然有很高的借阅频率,是学界公认的中国近代史的权威著作和教科书。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作者能对一系列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动机,展开一种机智的、暗含幽默感的、富于独到见地的陈述甚至于刻画。黄仁宇擅长于此,而徐中约也以其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风格擅长于此。 ——雷达,著名评论家、研究员 此书的客观性,广涵性,折中性,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里的折中性并非贬义, 而是在复杂的历史问题面前不贸然下结论,客观地引述各方意见,让读者自己去求寻可靠答案……不忽视难以把握的历史潜流, 不回避尖锐矛盾,坚持正面的从容剖析,让史实说话,不轻下结论,是它的又一特点。 ——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评审委员会 (本书内容)扎实有价值……地图非常实用,图片珍贵,而每章后的参考书目对学生、助教及从事研究的学者都有相当的助益……是教授中国历史科老师的重要参考书。 ———《历史学:新书评》(History: Review of New Books) 本书是目前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最好的一本通史———资料丰富且翔实,广泛吸收大量的研究,写作清晰而深入。目前还没有一本书能超越这本书的成就。 ———《视角》( The Perspective) I.C.Y.Hsü 这本书一直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最受全国各大学欢迎的著作……我想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局限于地理、编年和各种各样的人名事件,而是试图对这段时期出现的一系列重要人物的性格和动机进行刻画……这是一本研究精当、写作精良,读来令人愉悦的书。 ———亚马逊网络书店读者评论

  • 中国近代史新讲

    作者:戚其章

    80年的中国近代史,包含了太多的谜团和疑案,虽历时百年有余,仍聚讼纷纭,成为争论不休的热点。本书将诸多谜团、疑案逐一揭开和澄清,读者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将更加真切,会认识到中国近代史的真实面目原来是丰富多彩的:有黑暗也有光明,黑暗中总闪烁着光明的火花;有失望也有希望,失望中总显露出希望的愿景;有压抑也有鼓舞,压抑中总感受到鼓舞的力量。
  • 清季宪政编查馆研究

    作者:彭剑

    宪政编查馆是清末预备立宪期间在中央设立的一个专门负责宪政改革的机构。本书以宪政编查馆为中心,探讨了它在清末宪政改革过程中的源流、作用,以及以它为中心,所引发的各方集团的互动、角逐。作者从第一手档案文献出发,对这个历史问题做了系统、扎实的清理,是迄今为止海内外有关这一课题最细致的专题研究。
  • 晚清之“西政”东渐及本土回应

    作者:孙青

    本书通过对晚清西学文献中第一手资料的清理,讨论了西方政治学知识是如何进入中国,并在晚清学术体系中逐渐清晰化的历史过程。作者借鉴传播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本土知识传承者和作为接收主体的知识精英阶层切入,讨论西方政治学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多角度的中外学者的对话,并指出中国现代“政治学”并非简单地由一个本质化的“他者”输入或移植而来,它应该是一场由包括传教土在内的西方文化传播者及本土知识精英共同参与其事的复杂的就地知识生产。
  • 中国的"主义"之争

    作者:王赓武,郑永年

    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本书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历年所发表的中文工作论文中选择了14篇论文,结集出版。所选择的论文分为以下四组。第一组包括黄贤强、丁伟志和顾昕的文章,讨论"五四运动"研究本身的一些主题如民主、自由、思想解放和知识分子的激进化等。这里特意收录黄贤强论中国近代的反教排外运动的文章,意在说明"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社会的封闭状况,从而揭示"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思想解放的意义。在第二组文章中,选择了郑永年和王赓武的文章,讨论"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各种"主义"的发展,主要集中于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发展及其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复兴。第三组文章收录了萧功秦、崔之元、许纪霖和申晓云的文章,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领域的各种主义之争,主要包括自由主义、新左派、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第四组收录江春泽、冷溶、任剑涛、肖滨和谢青霞的文章,聚焦于中国政府方面在改革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 对"五四运动"这样一场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运动,任何轻易的结论都为时过早,政治性的结论更是站不住脚。不过,各种评价中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倒也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五四运动"尽管已经成为历史,但仍然具有深刻的现代性。无论从"五四运动"来反思现代还是从现代来反思"五四运动",人们都可以看到这场运动的伟大性和其深刻的历史性。 今天的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大变局产生大问题,大问题的解决呼唤思想的大解放。而思想解放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阶层一直在呼唤的。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思想的大解放呢?这里人们就能看到"五四运动"精神对今日中国的相关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所需要的是寻回"五四",而非告别"五四"。
  • “鬼子”来了

    作者:杨奎松

    对于延续了两千年文化传统的古老中国来说,近代一两百年面临最严峻的现实莫过于“鬼子来了”。这里的“鬼子”,不仅是指当年侵占中国半壁江山的“日本鬼子”,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讲,自始至终都是挟西方现代工业文明而来的“西洋鬼子”。古老在这个异质文明的冲击下,沿海和内地、城市和乡村、精英与民众,乃至各种不同人群之间,在行为、观念和生活交往方式上都益现悬隔、碰撞,社会乱象丛生、矛盾层出不穷,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也近乎天壤之别,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日日夜夜在新、旧、中、西中打滚”,在迷思和困惑中前行。 为何许多人不爱国?在不同的语境中,“民族主义”有什么高低优劣之分?“民族国家”和“国民国家”又有何差别?中国近代的发展究竟应该以谁为师,而老师为何总是欺负学生?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民族复兴的枢纽?“中学”和“西学”到底谁“化”谁?这个世界有没有一个幸福终点站? 中国的出路有且只有一条,那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从跻身现代国家之林的角度看,“鬼子来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 晚清史治要

    作者:戚其章

    对近代化\教案与义和团运动\甲午战争等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是一部研究晚清史的力作。
  • 晚清变法思想论丛

    作者:汪荣祖

    内容简介: 汪荣祖先生事晚清变法思想之探讨数十年,成果颇著。本书收入5篇文章,分别是“晚清变法思想析论”、“论晚清变法思想之渊源与发展”、“论戊戌变法失败的思想因素”、“王韬变法思想论纲”、“论胡礼垣的大同思想”,从整体到个案,深入地研究晚清变法思想的多个方面。 作者言: 晚清有三大运动,即自强运动、变法运动与革命运动。三者皆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从历史发展上观察,自强思想发生最早,继之以变法思想,再继之以革命思想。从思想发展上观察,三种思想虽继往开来,但在新旧交替之时,新思想常发生于旧思想未尽褪色之前,如在咸同之际,自强运动正蓬勃兴隆,然变法思想已育其胎;又当光绪季世、甲午之后,变法思想经三十年的激荡,已成风潮,卒有戊戌变法之一幕,但正当此时,革命思想与行动亦已见端倪。及至清室最后十年,保皇与革命二党虽势如水火,但变法与革命两思想因子,其间相互错综复杂之关系,学者已多论及。由于思想演变之迹并不十分明晰,于是以变法派为自强派者有之,以变法派为革命党者亦有之,殊不知思潮如江河,虽或有夺他流入海者,但一般言之,泾渭分明,不能以江为河。(吾)拟就变法思想之内容作全面的观察,分析其独特之思想因子。诸思想因子之结合,乃成变法思想之实质。借以显示变法思想之特点,以别于自强思想与革命思想。 ——汪荣祖
  •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

    作者:邹谠

    中国的共产主义化被看作是美国外交政策最惨重的失败。本书剖析了从珍珠港事件到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将军的总攻势崩溃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原因。它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在纯理论的基础上和从印象出发的证据上驳斥美国的中国政策,相反,它根据历史的本来面目重新描述了它,因而揭露了我们普遍信念中虚假的东西。它在学术领域里所做的贡献可与伟大的政治家在政治领域里所做的贡献相媲美:它还真理以本来面目。 本书出版于1963年。当时,4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的档案尚未解密。邹谠先生主要利用国会听政会和国会纪录等文件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到朝鲜战争这十年的中美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他的这部著作是60年代美国研究中美关系的代表作。
  • 言不褻不笑

    作者:黃克武

    一部有關近代中國男性心態史的專著 以明清以來的笑話書、俗曲、豔情小說 與民初報紙的醫藥廣告等史料 探究明末至民初之間男性的情緒、欲望、身體與私人生活 並分析其所反映之思想、文化意涵。 《言不褻不笑:近代中國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慾與身體》 分為諧謔、情慾與現代轉型等三篇, 關懷的焦點是近代中國在傳統至現代的轉換中, 男性世界中幽默感、情慾表達與身體觀念之間的關係。 作者黃克武教授認為,明清諧謔書刊與豔情小說反映了男性中心的社會中,男性菁英分子對身體、情慾與兩性關係的看法。這些看法一方面狂野大膽、繽紛多彩,以「謔浪詼諧」之手筆書寫情慾活動與身體感受,另一方面則與儒家倫理、道家養生與佛教果報等理念交織在一起。清末民初報紙的醫藥廣告主要反映男子對性的恐懼與煩惱。這些醫藥廣告顯示在20世紀初年之後,傳統的身體觀、情慾觀在西方現代醫學、國族主義、跨國公司全球市場、新興媒體的衝擊之下所發生的變化。直至今日這些文本仍廣泛地流傳於中文世界,而其中所反映出來的「縈繞於心的性幻想與性恐懼」以及「言不褻不笑」等心態亦仍普遍地存在,構成中國文化圈中男性的性別認知、情慾表述與隱私觀念的重要基礎。 作者黃克武透過不同時期之文本,探索感官經驗的書寫,展現明清以來男性世界中身體與諧謔交織而成的世界。這些笑話書、豔情小說、俗曲等被視為特定時空之中作者(或編者)與讀者所共同營造的文化出產,因而表現出時代的性格。這些明清的文本除了反映中國歷史情境下不同時期男性的幽默感之外,還與身體與情慾等議題有密切的關係。 《言不褻不笑》的探索從十七世紀開始,上篇的三章以明清時期諧謔性質之文本為中心,探討傳統男子諧謔與身體、情慾之糾葛。第一章描寫與分析明清時期諧謔文本,及其與身體、情慾主題之關聯。第二章將焦點集中於最早在乾隆年間出版的《笑林廣記》中的性笑話。上述兩章所分析的諧謔文本中情慾表達可以讓讀者反省以「禮教─情慾」二元對立來觀察明清歷史的研究取向。傳統社會的幽默不限於情色笑話,而有更複雜的圖譜。第三章以道光年間出版李汝珍所著的《鏡花緣》為基本史料,探討鴉片戰爭前夕中國社會中不同型態的幽默,及其在中國近代社會史與思想史上的涵義。 中篇的第四章與第五章主要研究明清時期的豔情小說之情慾表達,以及其中所反映男性之情色意識。第四章指出明清的豔情文本以狂野的想像建構一個不以繁衍後代為目的的情色世界。第五章以三個不同的豔情小說探討明清豔情小說所展現的情慾世界與情色意識。作者黃克武以空間的觀念作為切入點,探討豔情作家如何透過空間安排與逾越來書寫情慾活動。 下篇的三章探討「現代轉型」。第六、七章將焦點從明清時期轉移到民國初年,從明末到民初中國男子對身體與情慾的看法有不少的連續性,但是另一方面隨著西力的衝擊與全球化的發展,傳統的觀念也發生了許多變遷。作者黃克武利用民初報紙的醫藥廣告來分析廣告內容所反映出男性的夢想與恐懼。第六章處理報紙醫藥廣告如何反映與形塑近代中國在中西論述交織之下的疾病觀與身體觀。第七章進一步地從腎、血、腦三類型的廣告,分析代理跨國公司藥品的廣告商如何一方面延續本土的文化傳承、語彙觀念,另一方面借助國外報章相同商品之廣告形象來行銷其商品,總之,全球化與地方化的過程是交織在一起的,全球化的部分展現科學論述與全球跨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地方化則顯示依賴傳統語彙的身體想像在西力衝擊之下仍有強勁的延續性。第八章探討「私領域」觀念在近代中國之發展。 另一方面,本書所收錄的這幾篇文章使用了以往史學研究較少運用的文學素材,來探究明清至民初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慾與身體。
  • 走向最后关头

    作者:(美)柯博文

    日本问题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是本书的主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种政策在“西安事变”中并没有中断,直到1 937年8月在上海爆发战争,它才被完全放弃。作者在民族国家建设的分析框架下,用国民党、共产党叙事之外的“第三只眼睛”审视国民党政权建设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一致与冲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南京十年建国时期”(1927~1937)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