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近代史

  • 中国近代商业革命

    作者:(美)郝延平

    本书据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译出。评价了19世纪中亚商业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阐明了近代中国历代上三个相关联的问题,即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帝国主义、条约口岸影响中国的历史作用。
  •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作者:李长莉

    《近代中国转型文化研究3: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近代》各卷在进入写作之前,我们曾经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共同讨论,对包括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的基本轨迹,以及文化转型的外部条件与内脏机制的认识等等,取得高度共识,在此基础上,对各卷的框架设计亦惊醒了充分的意见交流,所以,凡带有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上,《近代中国转型文化研究3: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近代》各卷的作者在认识上是一致的。
  • 影艺的政治

    作者:汪朝光

    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欣赏的愉悦和无限的欢乐,而又因其表现方式的直观性、形象性、真实性、丰富性,使其对观众有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从而引发对这种影响力的正面或负面的效应评判,乃至最终产生对电影进行不同形式检查的制度实践。本书研究的主题,正是电影检查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与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相对应,电影检查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产生背景和表现形式与其他电影大国相比,有同有异,而其最具“特色”的方面,是对电影道德题材表现的关注、对武侠神怪影片的严厉查禁以及对外国“辱华”影片的高度敏感,这些都是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现实和近代以来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的,值得我们去研究和讨论。
  •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作者:滨下武志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以中国传统的朝贡贸易体系为基点,运用国际经济圈的理论分析论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近代亚洲经济圈的状况,兼及亚洲经济圈与西欧、美国经济圈的关系,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并对以往的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化中所采用的“西方冲击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从中国和亚洲内部的传统因素中寻找中国和亚洲近代化的前提条件及其影响,从而较好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书中所论述的商品流通渠道、货币汇兑渠道、香港在亚洲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和日本传统经济中的某些商业和金融组合形式对近代商业和金融组合形式的影响等问题都颇有新意。该书还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探讨了这些近代以前的传统经济因素和经济圈对当前中国现代化的影响问题。书中采用了大量宝贵的外文资料,如英国议会文书等,对国内的研究者是不可多得的。
  • 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

    作者:K.E.福尔索姆

    本书是美国学者系统研究晚清幕府制度的专著,以研究曾国藩、李鸿章的幕府为其主要内容。书中简要回顾了中国幕府制度的形成、演变过程,较详细地论述了清朝前期幕府的构成、职能以及清廷对幕府的政策,说明了中国近代社会巨变导致晚清新式幕府制度崛起的特点。作者曾走访过李鸿章的几位后人李国超等,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同时运用中、英文原始资料,诸如当时在华供职外国人的著述、清朝官方档案、私人信札或记述,使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
  • 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

    作者:桑兵

    《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分为概念、学科、教育、文化、制度5篇,共19章,分别探讨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解释一词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分科的学史与分科的历史、“教”与“育”的古今中外、近代中国国字号事物的命运、章程条文与社会常情及其变态等重大问题。概念篇以科学、美术、地方、少数民族为例,由史事展现概念的发生、演化进程及其含义的复杂;学科篇以考古学、中国哲学、北京大学政治学科的成立、中国“文化学”的学科建构以及中山大学人文学科的取向为例,显示以分科为科学的影响以及古今中外学问的不同条理系统的缠绕;教育篇分别考察了所谓私塾及私塾改良、学制改变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政教合一与乡村建设的复杂纠葛,可见以外来观念认识中国事物的偏差以及不同学说体制影响近代转型的详情;文化篇则从汉字、冠服、绘画、中医等改革,体察国人在把握民族性与国民性(或时代性)的尺度及其平衡关系方面的困扰;制度篇由改行预算制、邮政与驿传、铨选变更等方面检讨外来体制取代固有制度进程中的种种纠结变异。
  • 鸦片政权

    作者:[加] 卜正民,[加] 若林正 编

    卜正民将体制与意识的综合考察作为本书史论结合的主线,文中十八篇文章组成一段以鸦片为核心的连贯历史。勾勒了跨越一百三十年,焦点集中于政治和经济影响下的东亚地区的鸦片贸易。第一部分介绍了十九世纪鸦片贸易的基础;第二部分考察鸦片在中国如何被分运和消耗;第三部分研究国家与地方努力控制鸦片的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如何进一步推动近代中国政府的统一与权力渗透;第四部分分析日本利用鸦片对现有鸦片政权的冲击。
  • 晚清乡土意识

    作者:程歗

    本书拟加以探讨的乡土意识,是指以农民为主体的,在乡里社会大多数成员中普遍流行的民众意识。这种群体意识直接以乡里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精神环境为根基,受到认识主体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点的制约,从而支配了普通老百姓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准则。晚清乡土意识作为一个动态的社会信息系统,同当时社会历史的剧烈变动处在一条共震带上,它以直观、质朴、真切和多动的精神状态,表现了华夏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实践者,对于这场历史骤变的理解水平、承受能力和社会态度。
  • 近代中国城市江湖社会纠纷解决模式

    作者:易江波

    江湖社会的存在与活跃时近代中国的一个日常现象。作者认为,近代中国城市江湖社会解纷模式可以概括为“帮权自治型”解纷模式。在“强化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的现代性的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江湖社会解纷模式蕴涵的本土自治能力、自治经验极易被忽视。针对于此,本书以“汉口码头”这一近代中国城市基层空间为研究场域,描述、解释在这场域中的江湖社会如何解决纠纷,他们解决纠纷的模式在近代中国法律发展、法制变迁过程中有何特质与意义,这是一项以大量原始档案为基础的“城市区域法制史”范畴的研究。 本书试图探讨,在近代中国继受法与固有法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法律发展大势中,底层社会力量的纠纷解决活动具有哪些内在机理、常变之道,这些“内在机理”、“常变之道”在中国法治进程中有何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本书引用史料翔实,研究领域及角度比较新颖,语言通俗易懂,作者能够站在一个客观中立的角度认识和看待中国近代城市江湖社会及其各构成要素,包括其纠纷解决模式的利与弊。本书研究在选题上的特殊性注定了其研究所涉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泛,无论对中国城市区域法制史还是对于中国法律文化多元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求索真文明

    作者:朱维铮

    学术与政治似乎是一对孪生子,政治的没落必然带来学术的没落,这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常识”。独具只眼的黑格尔却说:常识虽然令人尊敬,对于历史研究却未必适用。著名学者朱维铮教授通过他对近代中国的深入研究,同样为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腐朽清王朝的覆灭,并没有使学术走向没落。晚清的学术,属于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发生近代意义交往以后的过程延续,它的资源,固然时时取自先秦至明清不断变异的传统,但更多的是取自异域。
  • 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

    作者:桑兵

    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庚子勤王问题加以详细的阐释,深入分析了趋新各派以及海外华侨、外国来华势力、地方督抚、秘密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确证了以康有为为主导的保皇会在“庚子勤王”这一晚清政局重要事件中的历史作用,细致描述了保皇会的组织状况、活动过程及结果,全面、生动地阐释了“庚子勤王”运动之于晚清政局变化的深刻影响。
  • 维新旧梦录

    作者:朱维铮,龙应台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可是中国历史是怎样走到维新之路的,本书中探讨的是清帝国的“自改革”从梦想到幻灭的百年历程。所谓“自改革”是龚自珍在鸦片战争前四分之一世纪提出的概念,意即清帝国只有实行由上而下的自我改革才能继续生存。“自改革”幻灭了,百日维新失败了,从戊戌至今,历史又走过了一百年,当年的种种难题,吏治腐败、机构臃肿、特权猖獗、法治不立、教育陈旧、八股误国,尤其是君权不受制约、决策黑箱运作,言论毫无自由等等仍然困扰着今天的改革者。读戊戌和戊戌前的历史,想想今天。
  • 传教士与晚清口岸文人

    作者:段怀清

    《传教士与晚清口岸文人》打破以往对传教士的传统观念,不从硬性的政治经济来研究传教士,不用纯粹的学术思想来考量传教士。而仅仅是描述他们独特的跨文化历程,对于重建晚清中西跨文化对话交流叙述的历史现场,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尝试,尤其是它将中西民间草根文人之间的对话交流,作为一条克服了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障碍的“主线”,并对这条“主线”在晚清中西跨文化对话交流中的地位、特性以及局限等,作了具有文献基础的解释说明。
  • 天朝的天窗

    作者:刘青松

    《天朝的天窗:晚清最后10年报刊风暴》内容简介:自1901年清政府启动新政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间办报盛行,知识分子以笔为旗,在报刊上抨击时弊,监督官员,要求立宪,甚至公开鼓吹革命。改良和革命的论争,自由和专制的较量,对民众的宪政启蒙,均在报刊上展开。当年的报刊,言论之大胆,思考之深入,风骨之卓绝,百年后仍震撼人心。报刊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思潮的嬗变,影响了历史进程。用孙中山的话说,“此次中国推倒满清,固赖军人之力,而人心一致,则由于各报鼓吹之功。”《天朝的天窗:晚清最后10年报刊风暴》以1901-1911年的报刊中国为底色,勾勒出晚清最后十年的言论史、思想史。
  • 权势转移

    作者:罗志田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全书跨越思想史和社会史的学科藩篱,通过探讨近代大变局中传统的中断与传承,中西文化竞争与民族主义的特异,思想衍化与社会变迁的互动等各层面的多元互动,揭示近代中国社会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丰富特性。随着四民社会的解体和经典的隐退,出现了民国之中“国进民退”的倾向。这些演变既产生了众多问题,又遮蔽了不少问题,当时就造成读书人的困扰,迄今仍在影响我们。
  • 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

    作者:羅志田

    民族主義可謂近代中國的一個主要動力,近年更在其發源地歐洲復興,本書收集了作者近幾年的相關論文,著眼於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的彼此互動,梳理近代中國民族主義以夷夏之辨為核心的本土思想資源,論證中西文化競爭造成的思想與社會權勢轉移,揭示像世界主義、激烈反傳統這樣一些中國民族主義與他國民族主義極為不同的特殊表現形式。
  • 中国绅士

    作者:张仲礼

    本书目录为:导言,第一章19世纪中国绅士之构成和特征的考察,第二章19世纪中国绅士的人数分析,第三章19世纪中国绅士的科举生涯,第四章对于19世纪中国绅士传记的数量分析。
  • 杜威家书

    作者:约翰·杜威,爱丽丝·C.杜威

    1919年,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携夫人到访日本与中国。本书收录的正是他们在这一年写给美国家中孩子们的书信。杜威夫妇讲述了他们在这两个东方国家的所见所感,这当中既不乏一些有趣的历史细节,更有杜威对两国时局的深刻反思。尤其重要的事,杜威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了自己所亲历的五四运动全过程,生动呈现出了这一事件给当时的中国掀起的巨大影响。
  • 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作者:唐启华

    这是民国外交史权威学者唐启华教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之际,奉献给读者的一本力作。作者利用大量第一手外交档案,尤其是从“驻比利时使馆保存档案”发现的《陆总长在和会专电》,即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收发电原件,重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历史。对“北京政府对和会有无准备”“山东交涉失利与亲日派之关联”“如何看待中国在和会外交的失败”等问题做出了新的阐释。
  • 中西体用之间

    作者:丁伟志,陈崧

    本书分析了“中体西用”文化观萌生、形成、嬗变、分解的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间发生的种种冲突与交融. 原文链接:http://www.yuedu.org/thread-4114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