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经学

  • 孟子正义(全二册)

    作者:焦循

    孟子名轲,表字无传,战国时邹国人。具体生卒年月不详,古今有多种推断,通行的说法大致有两种,即前322年-前289年,或前385年一前304年。 孟轲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 漢魏古注十三經(全二冊)

    作者: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汉代“独尊儒术”,经学大盛。汉晋以降,历代尊奉,递加注解,以垂型当时及后世。十三经及注疏遂蔚为大观,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与核心,主导和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达数千年之久。对于中华民族自身人格的形成、健全与完善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学、教育、伦理等一切学术思想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无不奉之以为圭臬。
  • 今文尚书考证

    作者:皮锡瑞

    尚书传自伏生,其徒歐阳、夏侯,西京立学宗,习徧天下。溯龙门著记,虎观讲经,迄於熹平所刊,一以今文为主。雖其间有史公杂采之说,有三家歧出之说,要皆截然不紊,考迹可知。古文肇出鲁壁,不列学官,盛於新莽,微於中兴。厥后杜、卫、贾、马赓续倡和,若故为今文树之敌者,而其从来亦远矣。夫经义不窮,引而日新,学涂众趋,则材高者激而返古,理势固然,无足怪者。汉书稱今文徒众,或善修章句,或增多师法,未嘗不各自为说。 若古文当日之不泯,亦非獨文字古也。史迁从孔安国问故,明孔氏嘗为故矣。迁书载尧典诸篇,多古文说,是古文有说矣。桑君长名传古文,其言散见地志、水经,与今文不同者,皆可决其为古文说。刘歆又从而推演之。如莽立六宗、建三公,及三统曆言文王受命、武王克殷之年,显背今文,由歆创说,此可以意定者。而必谓古文义说尽出於歆,或不其然。自郑君以汉末儒宗,杂糅今古,为书学一大变。东晋伪经传出,茫昧千年。本朝硕学朋兴,今古文界域始明,而亦因之。曲阿高密,强仞今文,蔽一。尊尚古文,故抑伏传,蔽二。不信史记,摈斥旧闻,蔽三。皮君鹿门治尚书最精,嘗为大传疏证、古文冤词平议二书行世矣。近复以今文尚书考证视余,其条理今文,详密精審,兼诸大儒之长,而去其蔽。后之治今文者,得是编为前导,可不迷於所往。余读君撰箸,每有鍼芥之合。惟於論古文义说,反求於心而未能释然,序君书,因併出所见相质,窃附於诤友之义云。光绪二十三年岁次丁酉月正元日长沙愚弟王先谦谨撰。
  • 毛詩注疏

    作者:[漢]毛亨 傳,[漢]鄭玄 箋,[唐]孔

    《詩經》是周代至春秋時代詩歌的總集,由漢代毛亨作傳的稱為《毛詩》,漢代鄭玄曾加以箋注。到了唐代,孔穎達又為之作疏,稱為《毛詩正義》或《毛詩注疏》,後人將之列為《十三經注疏》之一。本次對《毛詩注疏》的標點校勘整理,以日本足利學校所藏的南宋劉叔剛一經堂刊刻的《毛詩注疏》為底 本,此本是真正的宋刊十行本,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本子。參校本則博采眾書,如唐石經、阜陽詩經殘簡、《四部叢刊》影印宋刻巾箱單注本、嘉慶二十年阮元所刻注疏本等等,達數十種之多。校勘成果則撰成《校勘記》,附於每卷之後。
  • 北宋经筵与宋学的兴起

    作者:姜鹏

    以往的宋学研究成果,汗牛充栋,讨论角度各有不同。但很少有人从制度史的层面,来剖析唐宋学术转型以及宋学的形成。本书从制度史的角度出发,仔细梳理了宋代经筵制度形成、变化,及其功能转变、人员选任与讲说内容,集中研究士大夫如何通过这样一个制度平台,利用解释经史的机会,喻古讽今,表达自己对时政的看法,并影响最高决策。揭示经学诠释与史论,如何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挂钩,并与统治学说史同步演进。从而从发生学的角度,为宋学的产生找出一个制度史的依据。
  • 十三经注疏

    作者:

    儒家“十三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典籍,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十三经注疏》416卷,收录儒家十三部经典以及汉至宋代经学家对十三经的注疏。“十三经”经文有过多种整理本,但其历代注疏却从未进行过系统全面的整理。此次出版的全新整理本《十三经注疏》以清阮元校刻本为基础进行整理,整理工作包括三方面:校勘全面吸收了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和孙诒让《十三经注疏校记》的成果,近现代学术界有关“十三经”及其注疏的校勘、辩证、考异、正误等方面的成果也择要吸取。对全书进行统一规范的标点。对全书文字,进行仔细的甄别和严格的处理。 “十三经”的价值和影响巨大,涉及内容极为广泛,整理工作难度非常大。新整理本的出版填补了学术界的一项空白。
  • 春秋繁露义证

    作者:苏舆

    春秋繁露是西汉董仲舒的主要著作,一般认为系后人辑录成帙。至有清一代,才出现两个较完善的校注读本。宣统年间,湖南平江苏舆,字厚菴,兼取廬校凌注,广采前人研究成果,[随时答录],成《春秋繁露义证》,是目前为止校订春秋繁露较完善的本子。
  • 左传(春秋经传集解)全二册

    作者:杜预 集解

    《左传:春秋经传集解(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左传》是儒家的基本经典,杜预集解本则是对《春秋左传》的最权威的解释本。
  • 周易本义

    作者:朱熹

    《周易本义》是朱熹的重要著作,也是易学史上继王弼注、孔颖达疏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皆奉为正宗,对后世影响极大。朱熹在书中提出的“《易》本卜筮之书”这一论断,《本义》卷首的九图,至今仍是学者热议的话题。可以说,不读《周易本义》,就无从了解易学在宋明以后直至当代的发展源流与脉络。本书以世界书局影印武英殿本为底本进行点校。
  • 十三经概论

    作者:蒋伯潜

    《十三经概论》是一部介绍论述我国古代十三部儒家经典的入门著作。作者蒋伯潜先生于经学、文学造诣颇深,著述等身。《十三经概论》一书是在其“经学通论”课讲义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全书对十三经之内容与性质作了周详而通俗的阐述,使读者即使不读原典,亦能提纲挈领,知其梗概,如进而阅读原典,更可收按图索骥之效。
  • 礼经释例

    作者:(清)凌廷堪 著,彭林点校

  • 春秋谷梁经传补注

    作者:钟文烝

    《春秋谷梁经传补注(套装上下册)》为清人十三经注疏中的一种,其内容是对《春秋》三传之一的《谷梁传》在吸取前人注疏成果基础上所作详细的补注补疏,网罗面广,内容翔实,考订精细,是研究《春秋》经与《谷梁传》的必读参考资料。
  • 从理学到朴学

    作者:(美)艾尔曼

  • 周易集解纂疏

    作者:李道平

    《十三经清人注疏:周易集解纂疏(繁体竖排版)》主要内容简介:周易集解纂疏十卷,清李道平着。道平字遵王,一字远山,号蒲眠居士,湖北安陆人。嘉庆戊寅《公元一八一八年》举人。二十余年,始终与修安陆县志。
  • 白虎通疏证(全二册)

    作者:陈立,吴则虞

    《白虎通》即《白虎通义》,汉班固等撰集,系汉章帝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的记录。清代陈立的《疏证》,是《白虎通》校释中水平最高的。此次整理,还收录了卢文绍的《今本44篇阙文》、庄述祖的《白虎通义考》和刘师培的《白虎通义斠补》等8种资料,对研究《白虎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清人注疏十三經(全五冊)

    作者:中華書局編輯部

    《清人注疏十三经(全5册)》据中华书局1936年版《四部备要》本缩印而成。收录惠栋《周易述》(附江藩、李林松《周易述补》)、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孙诒让《周礼正义》、胡培翚《仪礼正义》、朱彬《礼记训纂》、洪亮吉《春秋左传诂》、陈立《公羊义疏》、钟文烝《穀梁补注》、刘宝楠《论语正义》、焦循《孟子正义》、皮锡瑞《孝经郑注疏》、郝懿行《尔雅义疏》。所附王引之《经义述闻》、是研究经学极为重要的参考书。
  • 荀子校释(上下)

    作者:荀況

    本校释一反近代来用王先谦集解本为底本的常例,而选用古逸丛书影刻宋台本为底本。同时还先用了南宋巾箱本、题注本、元刻明修本、明世德堂本、四库本、谢刻本、增注本、集解本、吴汝纶点校本、村岗良弼评点本相参校。   本校释博彩杨倞以下至当今学人校释之文上百家。   本书附录辑有荀子佚文十三条。其中四条为笔者所钩辑,亦于荀子辑佚有所帮助。   本书附录广集历代有关荀子研究资料,并列出引用参考书目文献二百余种,欲为研究荀子学者提供方便。   笔者虽俗搜集更为完备资料,竭其心力使拙著能成为荀子集解之后又传世力作,终因条件所限,一些重要旧刻本及近当代优秀校注本之作尚未寓目;加之笔者学识浅陋,才力微薄,故有力不从心之叹。
  • 读经示要

    作者:熊十力

    《读经示要》是熊十力的最富盛名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为熊氏在重庆北碚勉仁书院任教时为学生讲解六经而作,也是熊氏写作的第一部系统地研究论述儒家哲学思想的著作,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今当融贯中西,平章汉宋,上下数千年学术源流得失,略加论定。由是寻晚周之遗轨,辟当代之弘基,定将来之趋向。”书中极力推崇六经中之《易》与《春秋》,并以“六经注我”的精神,用大量篇幅论述了读经的意义与方法,是熊十力对国学的打通与梳理,究天人之际,成大家之气象。
  • 周易古经今注

    作者:高亨

    今本《周易古经今注》实为《周易古经通说》与《周易古经今注》两书的合编。《周易古经通说》是高亨先生对于《易经》若干问题的说明与专论;《周易古经今注》则是专以《周易》经文为对象的注解。本书是高亨先生易学方面主要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有其独到的特点,已跻身二十世纪的易学经典之列。
  • 朱子全书

    作者:朱熹

    《朱子全书(修订本)(套装全27册)》内容简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博学多识,著述丰富,对中国思想文化有极大的影响。他的著作历代虽有编集。但并不完备,且未经校勘整理。有鉴于此,华东师范大学古 籍研究所费时十年,整理编集了《朱子全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与安徽教育出版社共同出版。《全书》共27册,收入了《周易本义》、《易学启蒙》、《诗集 传》、《仪礼经传通解》、《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论孟精义》、《家礼》、《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伊雒渊源录》、《绍熙州县 释奠仪图》、《太极图说解》、《通书注》、《西铭解》、《近思录》、《延平答问》、《童蒙须知》、《小学》、《阴符经注》、《周易参同契考异》、《朱子语 类》、《楚辞集注》、《昌黎先生集考异》、《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等著作,不仅囊括了朱熹的全部著述文字,而且将今人对已失传的朱熹文字的拷订辑录亦编集 成册,并附有历代文献家对各种版本朱熹著作的著录、序跋、考订,等等,是目前为此最完备的《全书》,共约1436万字。《全书》采用了目前所存的最好版本 为底本,博采他本,对原书精心校勘标点。主持和参加整理者均为著名专家学者,极一时之人选,耗时十年,方臻完工,其质量无可置疑。它的出版,是对朱熹思想 乃至宋明理学研究的一项重大贡献,也是古籍整理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周易本义》、《易学启蒙》、《诗集传》、《仪礼经传通解》、《四书章句集注》、《四书 或问》、《论孟精义》、《家礼》、《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伊雒渊源录》、《绍熙州县释奠仪图》、《太极图说解》、《通书注》、《西铭 解》、《近思录》、《延平答问》、《童蒙须知》、《小学》、《阴符经注》、《周易参同契考异》、《朱子语类》、《楚辞集注》、《昌黎先生集考异》、《晦庵 先生朱文公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