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经济学

  • 金融商法的逻辑

    作者:楼建波

    本书从金融危机切入,观察现代金融交易对民商法基础的挑战与重构。自1968年美国华尔街文档危机到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证券市场、信贷市场、衍生品市场等先后经历结构化调整。证券的非移动化、无纸化,资产证券化等,过去半个世纪的金融创新对传统民商法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涉及商事组织法、财产法、合同法、信托法、担保法、破产法等诸多部门。

    本书选择这一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金融交易和典型案件进行解析,如韩国KIKO案、瑞银诉Paramax的CDS纠纷案、海升—大摩跨国诉讼对决、雷曼破产程序中的客户托管资产案等,追踪金融交易的基础法律制度或配套法律制度的新发展,如特殊目的载体、中介化证券、动态交易担保机制、MERS等。

  • 灰犀牛

    作者:[美] 米歇尔·渥克 (Michele Wucker)

    类似以黑天鹅比喻小概率而又影响巨大的事件,本书以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相对于黑天鹅事件的难以预见性和偶发性,灰犀牛事件不是随机突发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例如: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集中爆发以及在此之前的诸多泡沫破裂;飓风卡特里娜和桑迪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后的毁灭性余波;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现实数码技术;大桥坍塌和摇摇欲坠的城市基础设施;苏联的迅速衰败和中东地区的混乱,在事前均出现过明显的迹象。

    为什么领导者们和决策者们不能在局面失去控制之前解除危机?人们应该如何辨识和有效应对那些明显的、高概率的危机事件?

    本书以科技、经济、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实例进行分析,为我们提供了那些迫在眉睫的、概率高、影响大的危机的预测、防备、应对及善后的具体方法,以便为人们在组织管理、公司管理和国家管理过程提供决策参考。

    推荐经理人、投资者、决策者、政府领导以及希望躲避灰犀牛式危机事件的人士阅读。

  • 人类货币史

    作者:David Orrell

    《人类货币史》围绕货币真实和抽象性质之间的紧张关系,提出了植根于此二元交易的关键货币理论。该书首先介绍了美索不达米亚用于表示债务的陶板,接着是古希腊和古罗马铸币的发展,中世纪欧洲以黄金为保证的货币,以及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货币经济。*后以数字时代作结,此时,货币的虚拟面在加密货币和服务供应商那里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也意味着我们所谓的货币在构造上发生了转变。《人类货币史》通过构筑一条有机的时间线,帮助我们预测货币在下一阶段的变革作用。

    ——————————————————————————————————

    《人类货币史》

    从货币的起源讲起,讲到货币的各种形态:货币1.0,货币2.0,货币3.0,货币4.0,货币5.0,包括早期美索不达米亚早期的物物交换,包括亚里士多德对货币起源的分析和对货币的定义,再到后来出现了借贷,信用,金银的出现,私人财产,硬通货,虚拟货币,量子货币,伐木记账,货币的权利,纯金经济学,新货币,比特币等。

    本书脉络综合,涉及哲学、数学、政治学、物理学、美学、天文学、神学、经济学、金融学等贯穿于整本书中;从哲学方面来看,讲到了,亚里士多德-西塞罗-赫拉克利特-色诺芬尼-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从政治学来讲,讲到了亚历山大-中世纪(骑士兵团)-西班牙(哥伦布远航)-独立战争(洛克、杰斐逊、汉密尔顿)-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南北战争(林肯);从历史学来讲,讲到了国家:希腊-美索不达米亚-吕厎亚-马其顿-罗马-早期欧洲国家的远航-新大陆。

  • 资本和收入的性质

    作者:欧文·费雪

    本书旨在为厘清有关资本和收入的各种概念和理论提供一个理性的基础,同时也为会计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既包括个别企业的会计学,也包括整个经济的核算。费雪将“资本”定义为某个时期内产生服务流量的任何财富存量,如土地、机器、建筑物,而将“收入”定义为超过财富存量之保养与更新的需要的服务流量之剩余。资本与收入之间的桥梁就是利率,因为资本的价值无非是其未来收入流量的现值,即未来收入按现行利率贴现的贴现值。不是资本赋予收入以价值,而是收入赋予资本以价值,因为经济活动本质上是前瞻性的。由此可见,严格地说,资本是唯一的生产要素,而一切可分配的收入都是利息。

  • A Little History of Economics

    作者:Niall Kishtainy

    What causes poverty? Are economic crises inevitable under capitalism? I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an economy a helpful approach or a disastrous idea? The answers to such basic economic questions matter to everyone, yet the unfamiliar jargon and math of economics can seem daunting. This clear, accessible, and even humorous book is ideal for young readers new to economics and for all readers who seek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ll sweep of economic history and ideas.

    Economic historian Niall Kishtainy organizes short, chronological chapters that center on big ideas and events. He recounts the contributions of key thinkers including Adam Smith, David Ricardo, Karl Marx, John Maynard Keynes, and others, while examining topics ranging from the invention of money and the rise of agrarianism to the Great Depression, entrepreneurship,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inequality, and behavioral economics. The result is a uniquely enjoyable volume that succeeds in illuminating the economic ideas and forces that shape our world.

  • 中国改革三部曲

    作者:吴敬琏

    当前,在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的同时,不少人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景感到迷惘。

    在经济改革攻坚克难之际,亟需正本清源,让大众搞清楚为什么要进行市场化改革,我们曾经走过怎样的道路,未来的方向是什么。

    吴敬琏教授将他关于改革最重要的三本专著《论竞争性市场体制》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中国增长模式抉择》结集出版,推出《中国改革三部曲》,完整讲述中国市场经济改革故事,让不了解历史的读者坚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心。

    这三部专著,系统地反映了吴敬琏对中国改革问题的思考。《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回顾了中国改革的整个历程,体制变革与增长转型是贯穿其中的两条主线,它们也分别是《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和《中国增长模式抉择》讨论的主题。三部专著,主线一以贯之,所论的问题承前启后,并伴随着改革的进程层次递进,均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发表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前,全面讨论了中国如何建立竞争性市场体制问题,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奠基作用,入选“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运用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全面观察并深刻分析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囊括了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以来农村、国企、民企、外贸、金融、财税等各个部门以及社会保障、危机治理、政治体制等各种宏观经济和社会政治层面的改革历程。本书并非作者吴敬琏对于中国改革历程的一家之言,而是收录了各改革阶段中最主要、最有影响力的主流观点,既有各项改革措施之推动者的声音,也有反对者的声音,力争将最全面、最详实的内容呈现给读者。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是制定国家“十一五”规划前的一场大辩论的产物,详细地讨论了诸如为什么要进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如何通过改革建立实现这一转型所需的制度环境等相关问题。这本书从初版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余年时间。但是,在那次大辩论看似已经取得共识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转型的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中国。

    在现阶段以及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增速放缓、产业升级和转型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中国改革三部曲》的出版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时势所需。

  • 分享经济的爆发

    作者:阿鲁·萨丹拉彻

    ◆了解分享经济,读这本就够了!解读了全球几乎所有成功的分享经济案例。

    ◆国家多次提出“发展分享经济”“分享经济是经济新常态的国家战略”。

    ◆全球分享经济泰斗揭示分享经济将从哪些方面重构我们的生活。

    ◆作者是分享经济领域的泰斗,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

    ◆全球分享经济理论热门著作!

    ◆滴滴CEO程维亲自作序力荐!

    ◆谷歌、《时代周刊》、《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纳什空间、Funwork、优客工场、住百家、猪八戒网、优米网、爆品战略研究中心等联袂推荐!

    ◆针对中国读者,作者特地新增了关于滴滴的市场战略分析。

    阿鲁教授在书中指出,创新的实验性与监管的连续性本身存在矛盾,监管者通常需要通过更新现有法律体系使其与创新性服务相适应,否则就会阻碍创新。随着人类进入了分享经济和数字化时代,许多原有的界限正在日益模糊,政府的监管方式也必将逐渐发生演变。而和法律一样,基于市场和技术而产生的信用体系、行业机构、企业品牌这些因素无论在过去还是将来,都将对安全和服务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滴滴正在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一个值得信任、让用户感到安全的品牌。

    ——程维,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信息技术颠覆了交通、酒店、银行等行业的形态,工作的性质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萨丹拉彻的著作为我们提供了富有洞察力的指引,有力地推动了分享经济在当今和未来的发展。

    ——哈尔•范里安,谷歌首席经济学家

    如果没有IT技术的发展,就没有Uber、滴滴,没有Airbnb;分享经济发展到今天,才刚刚开始。联想也在思考怎么用好分享经济。整个联想我想把它建成一个分享的平台,大规模的生产制造、采购,全球化的营销渠道,都可以是一个分享的平台。

    ——杨元庆,联想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分享经济不是一阵风,而是经济发展周期中的一个新阶段。随着中产阶级消费升级,闲置物品增多是趋势,分享经济也是未来大趋势。未来3-5年内,会全面进入企业闲置资源分享阶段,企业为基本单位,整合企业之间的闲置资源进行分享;未来5-10年,会进入公共闲置资源分享阶段,由政府牵头,主导公共服务资源开放共享;未来10-20年,会进入整个城市的闲置资源分享阶段,是以城市为单位,由政府统筹整合整个城市的闲置资源和分享主体。

    ——马化腾,腾讯公司CEO

    封闭、利己的经济正在发生极大的转变,未来的经济一定是分享、透明、担当的经济。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萨丹拉彻的第一本书就选择写“还处于婴儿阶段”的分享经济绝非偶然,有了前期的大量研究工作做基础,《分享经济的爆发》一书才显得不仅有意思、有味道,而且有价值。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分析了分享经济对经济、政府监管和劳动力可能带来的影响,对读者了解分享经济很有帮助。将分享经济看作市场经济和礼物经济的“过渡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混合体”,体现了作者理论创新的勇气。对政策制定者而言,书中总结出的三种新的监管方式——对等监管、自我监管、委托监管,十分值得重视。书中将分享经济活动中的提供服务者称作“微型创业者”,提醒人们要重新看待工作和就业,相信对所有人都能有所启迪。

    ——张新红,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当礼物经济从仅限于“关系紧密的社群”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成员时,分享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规模化行为,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当我们亲眼目睹诸多领域在工业化社会积累中出现大量产能过剩,变革的脚步开始在各行各业蔓延开来。萨丹拉彻教授无疑是一位有发言权的学者,他在本书中不仅列举了大量将分享付诸实践的企业案例,同时也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社群、信用、数字化等决定性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或许本书并没有对我们未来生活的场景做大量的预期,但你一定可以通过阅读,发现经济转型期的机遇与挑战!

    ——张剑,纳什空间CEO

    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许多行业的变迁,商业模式被重新塑造(特别是过往的行业边界不断被打破),公司组织架构被重新建构,去交易中心化进程加速,自由职业者比例大幅度上升。阿鲁•萨丹拉彻教授为我们梳理了这些变化的起因、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引导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未来的经济变化。对于身处分享经济的从业者而言,毫无疑问,本书称得上是“分享经济的指导手册”。

    ——黄涛,FUNWORK联合办公创始人

    分享经济的爆发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商业革命——闲置的房产、汽车、技能,甚至时间、知识,突然变成巨大的财富,源源不断地创造利润。这些事在5年前还会被认为是不可思议和愚蠢的,但如今,已经再平常不过了;未来,这场商业革命必将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

    全球分享经济泰斗阿鲁•萨丹拉彻在其著作《分享经济的爆发》中,通过扎实的理论分析和大量的案例调研,揭示了分享经济的缘起与发展,阐明了这种新型经济形态如何通过最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整合各类分散资源,并针对分享经济下政府面对的监管困境提出了三种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翻开本书,了解未来社会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发展,迎接分享经济爆发带来的全新时代。

  • 极简GDP史

    作者:【英】黛安娜·科伊尔(Diane Coyle)

     横扫各类财经图书殊荣。《华尔街日报》年度十大好书/《金融时报》及麦肯锡年度商业类佳作/世界商业图书Axiom Business大奖/《Choice》年度商业杰作……

     全球政商界精英连袖推荐。经济合合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前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前美国白宫经济政策主任托德·布赫霍尔茨,美国经济学泰斗泰勒·柯文,高收益债券教头马丁·弗里德森,发展经济学先驱赛尔奎因,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特别顾问、前任会长小岛明,《卧底经济学》作者蒂姆·哈福德,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凯,投资分析专家约翰·莫尔丁等。强烈推荐

     英国经济学巨擘、BBC副主席黛安娜·科伊尔力透纸背之作

     一天读完300年发展史,让你透彻洞悉GDP如何深度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随着中国经济体积的日益庞大,GDP的增长速度日益进入“L”型轨道。历史上有哪些国家曾经历过这种类似的局面,其政府的经济政策又发生了什么相应的调整?它又会对企业和普通老百姓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英国经济学巨擘、BBC理事黛安娜·科伊尔的这本书,你不但能对此有所了解,而且还能更为深入地洞察GDP的本质和变迁逻辑。同时, 她还指出了GDP在计算方法、构成、功能方面均存在先天性的不足

    第一次出现测算经济总量的活动发生在第二次英荷战争时期,目的是搞清楚国家有多少余力用于战争。当时,除了向市场征收自身的各种开支外,英国政府基本不干涉国家经济的运行。政府切得越多,国民收入就会变小。大萧条的发生后,政府出手拯救经济成为大势所趋,而其前提就是对经济进行全面的体检。不过,由于传统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使得政府任何扩大开支的行为都会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这严重束缚了政府救济和干预经济的手段。为了解决这一个矛盾,政府开支被解释成为提供公共产品所必须的花费。这种转变使得政府直接成为财富的制造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越来越深地介入到了经济运行当中,并成为能够左右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在这种情况下,GDP既是衡量经济发展状态的指标,又是政府经济政策的目标。

  • 万科模式

    作者:华生

    万科股权控制权之争及股东与董事会、管理层和事业合伙人的激战,一波三折,争论的核心最终归结到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市场规范的制度建设问题。本书详细讲述了万科之争的始末,对国企改革和上市公司治理发表独到见解和建议,并将中国内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治理情况做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改进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与证券市场规范的制度设计建议。万科之争为人们上了真实生动、惊心动魄的一课。作为万科之争的当事人和焦点人物之一,作者亲历其中又不失研究者身份的理性意见,许多已经转化为政策,成为难得的理论同时推动实践的重要力量。这也是本书的特殊价值所在。

  • 增长的方法

    作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布鲁斯&#

    《增长的方法》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继《不平等的代价》之后的重磅新书。

    20世纪60年代,世界银行建议韩国发展该国当时最具比较优势的农业。但是韩国政府没有遵从这个建议,而是大力发展造船、汽车、电子工业,并使这些产业日后成为其支柱产业。

    韩国当时的做法是,先封闭市场,通过自己的市场,累积自己的技术;在获得一定的技术累积之后,再转向出口,进一步抢占国际市场。韩国汽车业的关税税率在1985年还高达50%。这是看似放弃效率,但获得了学习效应的典型例子。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新书《增长的方法》中提出的核心观点是:在21世纪人类迈向知识经济的过程中,一个“学习型社会”,即一个基于由学习得来的技术进步,而非强调资源累积的社会发展模式,对于持续的发展和增长尤为重要。

  • Adaptive Markets

    作者:Andrew W. Lo

    Half of all Americans have money in the stock market, yet economists can't agree on whether investors and markets are rational and efficient, as modern financial theory assumes, or irrational and inefficient, as behavioral economists believe--and as financial bubbles, crashes, and crises suggest. This is one of the biggest debates in economics and the value or futility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regulation hang on the outcome. In this groundbreaking book, Andrew Lo cuts through this debate with a new framework, the Adaptive Markets Hypothesis, in which 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 coexist.

    Drawing on psychology, evolutionary biology, neurosci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other fields, Adaptive Markets shows that the theory of market efficiency isn't wrong but merely incomplete. When markets are unstable, investors react instinctively, creating inefficiencies for others to exploit. Lo's new paradigm explains how financial evolution shapes behavior and markets at the speed of thought--a fact revealed by swings between stability and crisis, profit and loss, and innovation and regulation.

    A fascinating intellectual journey filled with compelling stories, Adaptive Markets starts with the origins of market efficiency and its failures, turns to the foundations of investor behavior, and concludes with practical implications--including how hedge funds have become the Galapagos Islands of finance, what really happened in the 2008 meltdown, and how we might avoid future crises.

    An ambitious new answer to fundamental questions in economics, Adaptive Markets is essential reading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know how markets really work.

  • The Wisdom of Finance

    作者:Mihir Desai

  • 回荡的钟摆

    作者:许小年

    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教授时隔六年重磅新作,强势指明中国经济改革未来方向。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困难期,在思考解决方案之前,我们需要对中国经济的严峻现实有个清醒的认识。

    要想经济复苏,必须先化解凯恩斯模式所积累的种种风险,这个过程在时间上可能不会太短。在清理了债务、过剩产能和银行坏账后,需要回归改革开放前半段的中国模式,也就是亚当 斯密模式。国际上一些人以为中国模式就是大政府、强干预,这是误解,他们不清楚中国经济改革的路是怎么走过来的,一路上又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他们也没有搞懂斯密模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生搬主流的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硬套在中国的经济现实上。

    我们需要独立思考,了解改革的历史,深入分析过去成功的原因和当前困难的根源,找到解决的方案。只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市场化改革,中国经济重回繁荣完全是可以预期的。

  • 法的经济解释

    作者:熊秉元

    高全喜、于立推荐!

    各种社会现象,都是由人类行为汇集而成,社会科学的功能,就是针对社会现象(而非自然现象),尝试提出合情合理的解释。本书分为四篇,第一篇的前四讲,就是构建社会科学的基本架构。第五讲是案例分析,把基本架构和社会现象作一联结。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者而言,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可以“以理解之”!法律的形成和变迁,也是社会现象之一。对于法律的基础,传统法学多是立基于道德哲学。相形之下,社会科学追本溯源,由初民/原始社会开始,描述法律的出现、性质以及道德的功能。第二篇的意义,是在第一篇的基础之上,建构“实证法学”。

    正义的理念,贯穿法学和司法运作。由社会科学的角度,还有其他关键性的因素,对法学和司法运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第三篇里,将探讨重要的影响因子:信息,是隐身于法学内部的主导力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的道理,要学好法律,最好先掌握学习的态度、方向和技巧。第四篇的各个讲次,就是针对“学好法律”娓娓道来。而且,更进一步阐明,如何体会法学的智慧结晶,如何优游于法学的智慧资产财富之中。

  • 突围集

    作者:周其仁

    【编辑推荐】

    著名经济学家、十三五规划委员会委员周其仁教授最新力作。

    中国经济前景和未来走向如何?突围的方向在哪里,突围的路径是什么?周教授把脉中国经济,解读改革的当下与未来路径。

    聚焦创新、新经济、改革的穿透力和方向等广受关注的话题,客观、深入、清晰、透彻。

    关于中国经济 的当下与未来怎么走,读这本书就够了。

    【内容介绍】

    创新突围、改革突围,周其仁教授的这个观点引起了众多关心中国经济前景和未来走向的人的热议。改革需要穿透力,中国经济需要突围。那么,突围的方向在哪里,突围的路径是什么样的?在这本书里面,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政策的重大影响者周其仁把脉中国,解读改革的当下与中国经济的未来。

    关于创新、改革和中国经济未来走向,人们已经有了很多的讨论。其中最关键的,便是关于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在高速增长后,企业、产业以及市场,面临很大挑战,如何深化改革、如何解决改革中的创新问题,则成为焦点。

    改革如何突围?

    以“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为理念的周其仁教授,多年来,深入研究中国的改革现状,走进企业,和企业家管理者们密切讨论,也考察全球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态势,总结经验,从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到国内遭遇的问题,从产权的改革、城市化的下一步发展、体制成本的变化影响经济的前景、创新如何助力未来等不同的角度,寻求中国经济突围的方向和路径。"

  • 生活的经济解释

    作者:熊秉元

    本书共四部分,五十四篇文章,以经济学的视角,看经济、读社会、谈政治、说法律。使我们通过大大小小的生活故事,获得经济学的世界观,掌握攫取事物背后真相的智慧。

  • 经济数据背后的财富密码

    作者:李迅雷

    为什么我国广义货币规模比美国加上日本还要多,但通胀率却不高,最近猪肉、鸡蛋的价格还在下跌?为什么中国经济增速那么高,美国那么低,但中国股民总在亏钱而美国股市却屡创新高?当前金融监管趋严,该配置什么资产,是换美元还是买黄金?国内房价还能涨多久?

    这些都是大家日常关心的问题。

    李迅雷的恢弘之作《经济数据背后的财富密码》,以他30年的研究经验,用独到的分析方法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比如,早在10多年前,他的那篇《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就影响了一大批创业者,文中建议买不起房子的人贷款买房,买得起公寓房的人加杠杆买别墅;股票买当时最贵的茅台、古玩不要嫌价贵——迄今仍有读者来信感谢这篇文章让他获得了财务自由……

    经济学看似复杂,但李迅雷都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即所谓的大道至简。这本书即便对于没有学过经济学理论的人来说,不但能够读懂,还能够饶有趣味的跟随着他的思路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发现”,如“中国经济结构存在误判”,决定未来经济的“四大流”,令人脑洞大开。

    李迅雷作为国内投资银行卖方研究业务的开创者,研究和管理业绩卓著,多次获得本土杰出研究领袖荣誉,且做研究、看问题都能入木三分,本书集聚了他对于经济和财富管理的真知灼见,堪称经济学家著作中的精品,值得阅读与收藏。

  • 助力中国发展

    作者:[美]米高•恩莱特

    外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为中国经济作出了贡献,这是中国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特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累计吸收了1.6万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但这一数据还远不能体现外资和外资企业的重要性。本书作者运用经济影响分析工具对其影响进行了估算: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投资、运营和供应链为中国贡献了约三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此外,外资企业还促进了中国各类产业的发展,为中国培育了供应商和经销商,引入了现代技术,改进了商业做法,推动了中国管理培训的现代化,提高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并帮助完善了中国的法律和监管体系。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主要出口国和外来投资主要目的地之一,这与外资的贡献不无关系。

    本书有关中国外资政策的深入分析为世界各国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进行海外投资的公司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此外,本书还指出外国投资在促进经济转型中所发挥的作用。

  • 基本有用的计量经济学

    作者:赵西亮

    《基本有用的计量经济学》主要从因果推断的基本思想出发,详细介绍Rubin潜在结果框架、随机化实验、匹配方法、回归方法、工具变量法、倍差法、断点回归法等现代经验分析方法,对从事社会科学、统计学、医学统计等领域的学生或学者提供重要的因果推断工具。在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中,本书着重讨论了模型类型选择、模型变量选择、模型函数关系设定和模型变量性质设定的原则和方法。在详细介绍线性回归模型的数学过程的基础上,各章的重点不是理论方法的数学推导与证明,而是对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处理,并尽可能与中国的模型实例相结合。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学科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具有一定数学、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基础的经济管理和研究人员阅读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