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史

  • 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作者:《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 编

    《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2版)》分四编系统地介绍了外国美术在原始、上古、中世纪、近代、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同时对各时期的主要艺术流派的酝酿与诞生、基本特征、作家与作品进行了生动的阐述。

  •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新编

    作者:赵力 / 李清泉 / 邹清泉 / 贺西林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新编》是一部针对综合性院校与专业美术院校的美术相关专业学生使用而组织编写的公共必修课教材。《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新编》主要由中央美术学院与广州美术学院从事美术史教学多年的资深教授组织编写,美术史的叙述内容重点突出,知识点的讲解深入浅出;作品赏析十分具有代表性,分析生动,可读性强。《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新编》可作为综合性大学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公共课教材,亦是艺术从业者以及爱好者必备参考书。

  • 局部:伟大的工匠

    作者:陈丹青

    与陈丹青重访文艺复兴

    1.5亿人次观看,豆瓣高分艺术纪录片《局部》内容全收录

    翻越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与拉斐尔,仰望意大利湿壁画

    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三季的讲稿,作者寻访意大利教堂、修道院,聚焦凝固于墙上的湿壁画。“文艺复兴三杰”常被比作高峰,作者却将“次要作品”与它们的创作者娓娓道来:“大名鼎鼎”的乔托与师傅“牛头”契马布埃,落拓不羁的马萨乔与气息高贵的马索利诺,可敬的乌切洛与可爱的老利皮,阿西西圣方济各教堂的弗朗切斯卡与美第奇-里卡迪宫的戈佐里,以及那些无名的工匠……千百幅湿壁画既是君王与臣民的教科书,又是图像的狂欢。在不用透视法的中古时代,这些工匠显示了绘画的另一种维度,另一种理性,更饱满,更开放,更接近现代性。艺术不是进化链,不要以为越是后来的艺术,越是好。

  • 公主的雅集

    作者:陳韻如

    細數華夏藝術歷史,多數呈現男性觀點較為罕見女性的身影,在元朝至治三年(1323)三月二十三日,蒙古公主祥哥剌吉(Sengge Ragi)在大都(今北京)城南的天慶寺主辦了一場雅集,將她所藏的書畫作品提供參與雅集的人欣賞,並請他們為作品題跋,雅集被認為是宣示蒙古皇族參與中國書畫藝術鑑賞活動的重要事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堪稱是歷史上少見以女性為主體的收藏。

    本院「公主的雅集-蒙元皇室與書畫鑑藏文化特展」,透過元代文人袁桷的紀錄與相關的文獻資料,記載了當時雅集總計四十一組件的作品清單,並藉由祥哥剌吉在所藏書畫上落款之「皇姊圖書」印章,學者追蹤研究公主的收藏至少超過五十件,收藏題材包括書法名蹟、花鳥、界畫、甚至是宗教繪畫等,收藏所及還包括元代當代畫家作品,展現收藏的年代史觀,種類多樣豐富且具代表性,其中不乏是本院現有所藏之書畫精品。

    本特展圖錄中策展人詳盡的比對歷史文獻,透過所藏書畫及繪畫作品中,鑑藏顧問的題跋,探究收藏的脈絡,本圖錄以《皇姊圖書》、《帝王收藏》、《士人題跋》、《多元藝術》等四個面向為主軸,其中除以蒙元文化史角度深入探討,更可窺探中亞移入中原後不同文化所激盪的火花,然而在此回顧雅集的盛宴,惟一遺憾的是公主祥哥剌吉並未留下具體的御容一窺究竟,但卻提供後世一個對於蒙元文化史新課題的探討基礎。

  • 立场·模式·语境

    作者:  高名潞

    中国的当代艺术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并且在当今呈现出多元活跃的状态,不论从艺术创作、艺术史书写还是艺术教育方面来讲,都需要对过去的历史有清晰的梳理和认知,以此汲取向前推进的力量。本书将“艺术史书写”的议题分解为四个专题,分别从方法论转型、理论立场、身份以及体制与艺术史书写的关系展开讨论,邀请知名中西方学者撰稿。西方学者从过往的对于西方当代艺术的书写经验、思考逻辑出发,国内学者则从中国当下的艺术情境展开,对当代艺术史进行了精彩的讨论。本书是中西方学术对话的结晶,对探寻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书写具有重要意义。

  • 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精萃

    作者:寇勤 主编

  • 中国古代染织纹样史

    作者:张晓霞

    本书论述上起新石器时期,下至清代数千年中国染织纹样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并就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生产方式、工艺技术、织物品种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论述,着重对各时代纹样从造型、色彩方面进行剖析,并联系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深入阐述染织纹样的形成风格和美学特色。

    染织纹样史研究的内容是以纹样为核心的,涉及纺织原料、染织工艺、织物品种以及社会制度、时代风尚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本书按历史时期分为八章,每章的第一节是对织物的原料与品种及纹饰的表现工艺的研究;第二节论述本时期典型时代纹样的结构特点、纹样的流变等;第三节是纹样的文物示例与阐释,以图片为主,加少量文字阐释。

  • The Social Life of Inkstones

    作者:Dorothy Ko

    An inkstone, a piece of polished stone no bigger than an outstretched hand, is an instrument for grinding ink, a collectible object of art, a token of exchange between friends or sovereign states, and an inscriptional surface on which texts and images are carved and reproduced. As such the inkstone is entangl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elite masculinity and the culture of wen (culture, literature, civility) in China, Korea, and Japan for over a millennium. Curiously, this ubiquitous object in East Asia is virtually unknown in Europe and America.

    The Social Life of Inkstones introduces its hidden history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to scholars and collectors and in so doing, writes the stonecutters and artisans into history. Each of the five chapters is set in a specific place in disparate parts of the empire: the imperial workshops in the Forbidden City, the Duan quarries in Guangdong, inkstonecarving workshops in Suzhou and elsewhere in the south, and collectors’ homes in Fujian. Taken together, they trace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inkstone between court and society, and through the course of its entire social life. In bringing to life the people involved in making, using, collecting, and writing about the inkstone, this study shows the powerful emotional and technical investments that such a small object engendered.

    This first book-length study of inkstones focuses on a group of inkstone carvers and collectors, highlighting the work of Gu Erniang, a woman transitioned the artistry of inkstone-making to modernity between the 1680s and 1730s. The sophistication of these artisans and the craft practice of the scholars associated with them announced a new social order in which the age-old hierarchy of head over hand no longer predominated.

  • 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

    作者:施錡

    《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作者施錡围绕“宋元艺术史的博物学文化”进行理论论证,用实例剖析阐述,形成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的文章,图文并茂,内容涉及中外,延展古今。不是单一地就艺术论艺术,跨学科、跨地域地引用、论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文化内延出发,分析了艺术史中的博物学文化。

    无论我们怎样给中国古代画史下定义,中国古代画史的内涵还是由形成于系谱的历代画家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中国美术史论界以往对中国古代画史的研究,其主要还是定位于绘画本体及其审美表现形式与技法风格的研究上,无非就是冠之于“史”的名义而已;而施錡博士则规避了以往研究的窠臼,调整了自己的研究观念,她把博物学(natural history)作为自己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的透镜,从而把中国古代画史研究还原于中国古代文化与历史的宏大背景中,以追问宋元两朝绘画与文史之间所交融的现象和本质之关系。

    在施錡博士的研究视域中,中国古代绘画已不再是一种纯然的外在审美表现形式,施錡博士把画面形式本体所呈现的物象与人等诸种元素紧密地维系于中国古代文史传统中,通过透视中国古代官制、宗法、政治、、民俗、器物与服饰等文史成因,从而把中国古代画史研究向博物学领域拓宽与拓深。从学理上讲,施錡博士是籍助于中国古代画史研究,在博物学研究观念的策动下,有效地发现、思考与解决文史研究的新问题。因为,在施錡博士的研究视域中,画面所表现的物象与人等元素,其必然是对一个特定时期之文化与历史的审美记忆,这些元素反过来必然也可以成为对文史领域博物学研究的有效注解,而不仅仅是一个个纯然表现画家个人意境的审美元素了。然而,即便是画家个人的审美意境,其也必然把画家生存的文史背景投射在作品的形式本体上。这就是从一件古画看文化、看历史,而不再是囿限于一个狭小的视域,仅从一幅绘画看作品本身。以画论画的年代持续得太久了,当下是一个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论画的博物学年代终于到来了。

  • 遗址与图像

    作者:[美] 巫鸿 / 郭伟其 主编

    本书为OCAT研究中心展览与文献研究丛书第三卷,全书源于OCAT研究中心2017年度的年度展览。本次展览为两所世界顶尖大学的联合展示,即“遗址与图像:牛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项研究计划”。牛津大学的部分,是隶属大学考古研究所的“历史环境图像资源库”(Historic Environment Image Resource,简称HEIR)所提供的考古遗址历史照片,包括“‘彼时’与‘此时’”、“摄影作为艺术”、“考古遗址的发掘与再造”三个单元的照片,并对1939年英国萨顿胡(Sutton Hoo)船葬遗址发掘过程进行整体的幻灯片展示。正如埃尔斯纳教授所说,这些摄影作品提供了两种比较形式,来自多个地区的不同记录方式构成了19世纪中叶欧洲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多元文化比较,而通过这些在不同时期记录相同遗址的摄影文献我们又可以在当代学术的视野下尝试更进一步的比较,即遗址与进入博物馆之前的文物所经历的变化,包括它们在物质上的变更以及在人们的目光与想象中的变迁。这一点也正是芝加哥大学“天龙山石窟”项目的出发点,研究人员对散落海外的天龙山造像进行三维扫描,采集信息并建立模型,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石窟。尤其有意义的是将藏于海外的天龙山造像与石窟的历史照片相对照,为造像找到原址,通过数码技术将这些残缺部件重新组合起来,从而使被肢解的佛头和佛手在虚拟世界中找到了曾经失去的身体。这种文物对于原境的要求,被巫鸿教授概括为“不可移动的文物”。除了埃尔斯纳教授与巫鸿教授的展览序言与文章之外,关于19世纪以来摄影对考古发掘、研究、教学等方面的影响与反思,可详见本书中由牛津大学Katharina Ulmschneider博士与Sally Crawford博士撰写的文章与图录;关于天龙山项目的内容与意义,详见芝加哥大学蒋人和教授的文章,关于展览的技术问题可参考太原理工大学张晓教授的说明文字。在本书中,我们还收录了阿洛伊斯·李格尔有关文物保护的重要文献《对文物的现代崇拜:其特点与起源》的完整英文译本,以及陈平教授最新修订的中译本,供读者参考。

  • 道在瓦甓

    作者:梅松

    道在瓦甓,语出《庄子·知北游》,意为大道无处不在,即便是身边最不起眼的平常之物也有道存焉,一片瓦甓,一块残砖,都是素朴本真的存在。从秦汉、魏晋流传下来的砖瓦遗迹,虽不比鼎彝等重器罕见昂贵,却别有一番盎然古意,更因存有古代吉语图案,备受晚近金石收藏家青睐。

    吴昌硕是近代声名卓著的艺术家,在金石、书画、诗文等各个领域都有着相当的成就和影响。他以古砖为媒,形成了一个广泛的收藏交游圈,结识了吴云、潘祖荫、吴大等良师益友,亦从古砖中汲取养料,以之入印、入书、入诗,进行一系列吸收转化的艺术创作,形成独特的面貌风格。作者在书中专论吴昌硕的古砖收藏与艺术实践,是以往研究较少涉猎的一个角度。

  • 祖先与永恒

    作者:[英] 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

    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

    [英] 杰西卡·罗森 著 邓菲 黄洋 吴晓筠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8

    ISBN:9787108060297 定价:92.00元

    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教授在大英博物馆工作二十余年,长期担任大英博物馆东方古物部主任,1994年后又执教于牛津大学中国艺术与考古专业教授,是目前中国艺术与考古领域最为活跃的西方学者之一。自从学生时代起,她就致力于通过物质文化来研究古代中国。在过去三 十五年的学术生涯中,她试图了解常出土于墓葬中的青铜器、玉器及其他工艺品是如何被使用的,从而进一步去理解这些器物的制作造者的技艺、生活和信仰。

    本文集收录罗森教授的研究论文17篇,内容涵盖青铜器(4篇)、复古维新(3篇)、墓葬(5篇)、中西交通(2篇)、装饰系统(3篇)五个方面,大部分完成于2000年之后,尚为首次以中文结集发表。通过这些文章,罗森教授希望能够和对古代中国有兴趣的读者来分享她的思考和见解。其中许多文章源自她在牛津大学的讲课。

  • 珍藏中国·画中人

    作者:罗覃 (Thomas Lawton)

    ·59幅高清名作,全方位展示七百年画史变迁

    ·全球顶级博物馆百年珍藏,跨世纪经典图录,首度中文呈现

    ·资深专家撰文,详述画作背后的故事

    ·手册尺寸,方便携带,随时畅游艺术殿堂

    弗利尔美术馆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亚洲艺术博物馆,拥有庞大而完备的亚洲艺术品收藏。在中国古画领域,佛利尔美术馆更是以其冠居全美的藏品数量,成为海外中国古画收藏和研究的中心。

    1973年,佛利尔美术馆举办了《中国人物画》(Chinese Figure Painting)特展,以迎接建馆五十周年。这是在西方美术馆举行的第一个中国人物画大展。随展览出版的图录,精选了佛利尔馆藏的59件中国古代人物画珍品,并配以时任佛利尔美术馆助理馆长、中国艺术史专家罗覃(Thomas Lawton)撰写的导言及说明。这一文献开创性地勾勒了中国人物画历史的全貌,成为英文世界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经典著作。

    上海书画出版社“珍藏中国”书系的愿景,就是希望散落在世界各地博物馆的中国艺术精品能够被更多的国人看到、认识和喜欢。作为“珍藏中国”的首部曲,《画中人:佛利尔的59幅中国人物画》选择了全球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佛利尔人物画收藏,以中文完整呈现了1973年《中国人物画》这一经典图录的全部图文内容。英文版中部分黑白图版,在本书中也将全部以彩色呈现。

  • 遗我双鲤鱼

    作者:上海博物馆

    本书配合2017年底上海博物馆“遗我双鲤鱼——明代吴门书画家手札墨迹展”。上海博物馆藏有大量珍贵的明代名人书札,尤其是吴门地区书画家之手札,既是精美的书法作品,又具丰富的史料价值。本书汇集十余篇论文,从书法、绘画、印章、刻帖、园林等多角度解读吴门手札,展示明代吴门一地书 画家文章酬唱、艺苑交游的情况,直接、生动、全面地还原明代苏州文人圈的生活环境、艺术创作、审美趣味以及书法风貌。是手札研究的精品力作。

  •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增补版)

    作者:(美)克里斯特勒

    保罗?奥斯卡?克里斯特勒(PAUL OSKAR KRISTELLER),长期任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20世纪以来文艺复兴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本书涵盖了作者在这个领域有影响力的论著,收录了他对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思潮——人文主义、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等的诠释,以及对艺术近代体系形成的深入考察。此书不但改写了文艺复兴思想史,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欧美文艺复兴研究的方向,被西方学者誉为“每一位思想史研究者的范本”。

    全书共有十一篇文章,分别归入三个论题:人文主义、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艺术。所收文章写作的时间跨度从1944年到1989年,涵盖了作者学术研究的鼎盛阶段。该书被西方学者誉为“每一位思想史研究者的范本”。

  • 云冈日录

    作者:[日] 木下杢太郎

    ★探寻云冈石窟佛教造像的艺术渊源与美学发展

    ★力求无限接近中国造像美学发展真相

    ★展示中国古代人们的审美取向与精神境界

    ****************************************************************************************

    ★《云冈日录》是日本南蛮文学创始人木下杢太郎将自己在中国云冈石窟二十多天来对当地佛像的考察、临摹以及拍摄汇集成此书。书中囊括了大量清末时期云冈佛像的历史图像,手绘照片,以及石窟布局示意图。由于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因素,云冈石窟的部分洞穴及佛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以及损毁,因此,这些资料在今天看来就显得尤为珍贵。此外,作者还将云冈一行的所遇到的林林总总记录于书中,鲜活地再现了晚清时期的人文风貌与社会现状。

  • 图像何求

    作者:[美] W. J. T. 米歇尔

    如何理解图像可读性与视觉性的交互存在?

    《图像何求?》献上流光溢彩的解读盛宴。

    视觉象征理论家W.J.T.米歇尔的扛鼎之作;

    艺术史家、文学批评者、人类学家和哲学研究者的试金石。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如此强烈地受图像和图画的吸引?我们为什么感到静止的图像具有动态,仿佛活画一般?图像为何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说服着我们,诱惑着我们,甚至引导我们走上邪路?米歇尔教授将在他的《图像何求?》中回答这些问题。

    内文涉及米歇尔教授最擅长的图像研究领域,包 括视觉艺术、文学和媒介之间的关系。他的深察洞见尤其体现在书中对拜占庭偶像、赛博朋克影片、种族原型和公共纪念碑的分析和评论,为图像学和刚刚兴起的视觉文化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本书是他“图像三部曲”中“最具原创性的一部”(米歇尔语)。米歇尔认为,我们应该把图像/形象看作活的东西,具有它们自己的欲望和动力,有其自己的言语和活动,施展其自身的魅力和影响。

    图书开篇,米歇尔专门为中国读者写了题为”形象科学的四个基本概念”的万字序言,为中国读者理解图像学打下基础。

    本书汇集被一般艺术史和视觉研究所忽视的宝贵经历,它们变成了“自行行走”的形象,对活着的人发生着巨大影响。……多年来,人们始终认为形象不过是“符号”,只需加以阐释或分析或评论即可,本书是对这一观点的最严肃挑战。图像所要求的决不止于此。

    ——诺曼·布莱森,《艺术论坛》

    本书展示了无比的分析力、活力、洞见,以多种方式回答了米歇尔自己提出的核心问题:形象想要被亲吻、触摸和听取;它们想与观者交换位置;它们既想要一切又什么都不想要。

    ——安娜·西奥莫波罗斯,《形象之后》

    内有83幅图片。

  • 丑与怪

    作者:朱存明

    人类的美学思想,不仅应当研究美,研究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而且也应当研究丑,研究审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本书正是开辟了中国美学研究的新路子,填补了中国关于“丑怪”这一美学现象迄今尚无人专门研究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出版价值。

    此书通过对汉以前上古时代的文字、图式、器物、神话等的分析,来研究中国的丑怪。更深层次则是探讨中国文化在其发生阶段从自身经验出发观察自然、社会、人生时产生的种种惊异,并根据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判断其为美或丑。虽然本意是从丑出发来探讨审美发生学,但研究的结果却发现审美的起源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对怪异的警觉,是基于人的经验判断中的自我安全与快乐的生命直觉。

    此书的许多看法、命题与当前流行的美学理论与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力图摆脱美学研究脱离历史的语境而只在流行的哲学概念上兜圈的趋势。因此,本书不是哲学家高头讲章的形而上学教条的指导,而是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审美现象、具体审美情景的实证分析。

    西方人类学、文化学、考古学、民族学、神话学、宗教学、民俗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也给作者提供了从文化上来探讨人类审美意识发生之利器。得以在已经被现代学科划分为不同领域的学科体制中,用繁多的材料编织出一个能为现代人所认识理解的丑怪的世界。作者大量参考了泰勒、弗雷泽、列维·布留尔、列维·斯特劳斯、卡西尔、蓝德曼、麦克斯·缪勒、弗洛伊德、荣格、苏珊·朗格、阿恩海姆、卡冈、贝尔、冈布里奇等人对西方类似丑怪的图腾等的分析,以及文化人类学和神话-原型的方法,尤其是拆半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丑怪现象,也是中西比较方面有益的尝试。

  • 阿佩莱斯的遗产

    作者:[英]E.H.贡布里希

    《阿佩莱斯的遗产》这本E.H.贡布里希教授文艺复兴艺术研究的第三卷论文集,秉承了文艺复兴这一核心论题的经典传统。阿佩莱斯,是古希腊著名的画家,他被认为能将美和模拟自然的高超技巧完美结合起来。美和模拟自然这一对双生的概念,从古典遗迹中继承而来,并且直到20世纪仍被认为是艺术不容置疑的奠基石,是本书收录的这些博学而令人兴奋的论文的缘起。在20世纪,尽管表面上文艺复兴式的理想被抛弃了,但对传统、价值和规范的质疑仍然至关重要。无论是探讨光线与光泽的表现、莱奥纳尔多·达·芬奇的创作方法,还是研究批评原理,作者的分析和阐释都深深根植于这一观点。对于学生和对艺术与文化感兴趣的读者而言,丰富的论点赋予了本书持久的生命力。

  • 流动的图像

    作者:[美] 唐小兵

    唐小兵教授长期在国外从事中国现代版画研究,并从版画史研究转向当代版画艺术的搜集、策展与阐释,在该领域发出了权威的声音。本书着重探讨中国当代视觉文化中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影响与审美价值,涉及当代电影、绘画等多种艺术门类,在西方语境下,与西方媒体及中国研究的主流观点进行了有益多元的对话。这是一部值得我们重视的学术著作。

    ——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这是一部极具野心和洞察力的作品,不仅抽丝剥茧地解读了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的建构过程,而且把这些视觉秩序与新中国创造新文化的宏伟规划联系起来。作者在批判性地反思美国观者对当代中国视觉文本的“文化偏见”的同时,尝试建立一种历史化地阅读新中国版画、电影、先锋艺术等视觉媒介的“观看之道”。这对更加辩证地理解当代中国的文化史及其海外传播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张慧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

    当代中国纷繁的艺术创新和视觉环境,蕴涵着怎样的历史经验和逻辑?“视觉文化”这个概念,能让我们看到什么?《流动的图像: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再解读》以富于同情的眼光,全球化的视野,追溯多种视觉艺术形式的创作实践和历史语境,呈现出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的丰富多彩与鲜活可观。书中所展开的“再解读”,不仅是文化研究的方法,也可以是当代中国读者在自身文化经验中收获认同与震撼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