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宋史

  • 南宋史稿

    作者:何忠礼

  • 宋代地域文化

    作者:程民生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人们都能强烈地感觉到:同一个时代内不同的地域文化是多么的千差万别。越来越多的学者—史学家、思想家、文化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等都抵挡不住其诱惑,迈向了这一比较荒芜但又绚丽多彩的学术领域。 时空限制性是人类一般文化存在的显著特征。从空间维度上看,人类总是在自己直接所处的地域空间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传统。所谓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地域内文化现象及其空间组合特征。其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在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中,地理环境通过影响人类活动,而对文化施加影响。不同人群所处的独特地域环境所形成的文化隔离,也有效地保持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发展趋向。尽管由于文化传播工具的进步使不同地域间文化的相互影响日益扩大,但漫长的历史所形成的文化隔离仍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这种文化发展的空间限制性所形成的文化的地域性,成为一种文化强制力量,制约着不同地域的文化性质、类型、水平、方向和速度。 任何文化都是人的创造品,是特定人群在特定生存环境中进行生存的方式和表现,也即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一般而言,文化的本质除了阶级性之外,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代性,二是地域性。文化的存在既是时间上的进展,更是空间上的分布。文化的时代性,指在相同时代或相同社会发展阶段上所共有的与该时代相适应的文化特点。时代性所展现的文化,特点是依时代更迭而不断变迁,在历史转折的关头,甚至是前后对立的巨变,阶段性很强。地域性所展现的文化,则相对稳定,有着多元的特定模式和传统。二者之间,像一阴一阳那样密切关联,互相成体,互相补益,互相制约,构成了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内在机制。多变的时代内容,可以使地域文化推陈出新,避免固步自封;并经过选择,稳定在一定地域,成为地域文化内容,使文化得以积累与存在。而稳定的地域内容以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和传统,为时代内容的变化提供基地,使文化不断发展,或独领风骚,扩展为时代文化。地域文化及其研究的重要性,就是如此明了。 从学术价值及方法论上讲,研究一个时代的地域文化,打破了传统史学囿于按时间和类型排列文化现象和人物的窠臼,打通了时空,转换和增广了历史研究的视角,从文化空间特征及其联系的角度,促进文化史的研究,给研究者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天地。 宋代地域文化的研究对象,正是宋代文化在各地区的形态、特点联系及演变。时间与空间相结合,趋同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展示出的将是多维的宋代文化形态。 中国地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有一个既强化又融合的过程。强化的主要是特色,融合的主要是内容。上古时代的地域文化,大致有中原华夏文化和东夷、西戎、北狄、南蛮文化,各有不同的层次和鲜明的特色。经过碰撞与融合,在更广大的中原地区汇聚成汉文化。汉文化又依据各地自然环境和历史,形成巴蜀、三秦、三晋、齐鲁、燕赵、荆楚、吴越等地域文化。随之出现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春秋战国时的阴阳、儒、道、法、墨、名、兵、农等诸子百家,就是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之上的。
  • 南宋史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上、下)

    作者:何忠礼 编

    《南宋史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不论日本、韩国、英、美等外国学者,还是大陆、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学者,都本着真正探讨学术的精神,除提交论文外,还在大会或分组会上认真讨论,踊跃发言,学术空气十分浓厚。这次会议,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讨论内容的广泛性。学者们为向会议提交的近80篇论文,涉及到南史历史的方方面面,这是在以往有关宋史研究的学术会议上是没有见到的。二是与会学者不论国别、年龄和学术地位,本着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都能互相尊重,平等、友好地进行讨论,既能虚心求教,也能大胆质疑;既向对方提出不同意见,又向对方提供史料,以利共同提高;三是在讨论中都能做到摆事实、讲道理,依据事实说话,不乱扣政治的或学术的帽子,真正以理服人;同时,也允许别人保留自己的意见。
  • 兩宋后妃事跡編年

    作者:黃錦君

    两宋后妃事迹编年,ISBN:9787805238258,作者:黄锦君著
  • 宋代人物论稿

    作者:张其凡

    本书收入了作者有关宋代人物研究的论文36篇,另附短文7篇,收入本书的三十多篇文章,绝大多数已刊发,只有少数几篇未曾刊发。收入本书时,各文均作少量的文字方面修饰,基本观点则未作丝毫改动。本书反映了作者三十余年来研究宋代政治、军事的重要贡献。 自叙 卷一 开国之君:太祖与太宗 卷二 开国名相:赵普 卷三 文臣研究:寇准与丁谓 卷四 前、中期名臣:吕端、包拯等 卷五 宋代最伟大的科学家:沈括 卷六 旧党旗手:陈瓘 卷七 武将研究:杨业、曹彬、岳飞等 卷八 宋代岭南人物(上):岭南三大家 卷九 宋代岭南人物(下) 卷十 附录 跋
  • 北方移民與南宋社會變遷

    作者:吳松弟

    本文內容包含:遷移過程、移民分布、移民數量、遷出地、遷移路線和入籍、移民與南宋政治、移民與南宋經濟、移民與南宋文化、地區文化水平的提高。
  • 宋代兒童的生活與教育

    作者:周愚文

    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透過對宋代兒童的生活與教育兩個層面的探討,以了解宋代兒童生命世界的全貌,全書分為上下兩篇共計十四章。
  • 中国宋代家具

    作者:邵晓峰

    简介: 《中国宋代家具:研究与图像集成》是目前国内第一次对宋代家具进行的较为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大量图像、文献史料与实物资料的总结、归纳,并以图、史、物互证,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宋代家具世界,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书中分析了宋代家具的发展源泉与社会背景,根据卧具、坐具、承具、庋具、屏具、架具六大分类在整体上进行了剖析。在个案研究中,以画中家具为代表选取了《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文人家具、《清明上河图》中的市井家具、宋代绘画中的佛教家具、《宋代帝后像》中的皇室家具、宣化辽墓壁画中的家具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均是前人未曾深入涉及的重要内容,对它们的分析与探讨为宋代家具研究提供了更为具体的信息,其间的一些设问与论证也将研究进展到新的层面,改写了家具史和绘画史中的某些内容。书中探析了宋代家具材料的运用状况与特征。论述了宋代家具在框架结构、收分与侧脚、束腰造型、椅子搭脑、栌斗形式与等级性、理性美、多样性方面与宋代建筑的密切联系。在分析宋代家具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的过程中提出宋代家具不但体现了起居方式的巨大转变,是当时社会习俗的重要载体,而且反映了宋代生活与设计的密切关系。而且从理念与风格、造型与结构、装饰等方面揭示了作为明式家具之源的宋代家具的艺术特征,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宋代家具对现当代家具设计艺术的深刻启示。 序: 南京林业大学邵晓峰副教授所著的《中国宋代家具——研究与图像集成》,历时5载艰辛即将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邀我作序,我愉快地接受。因为这部30余万字1600余幅图片(含彩图110余幅)的学术专著,是江苏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出版图书,是填补中国宋代家具研究国内空白的好书,得到了中国博士后基金的资助。 任何时代的造物活动都是以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百工”技艺,最大也是用途最广的莫过于木工,所以木匠被称为“大匠”。虽说在席地而坐的时代就有不少种类的木器,但到高坐家具的产生时期,家具体系才算完成。不仅促成了起居方式的重大转变,在文化生活的氛围中和社会各层的习俗上也引起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问题的阐明,都在邵晓峰新著《中国宋代家具》中得到论述。这既是一部研究家具的专著,又是阐述生活方式的论说。它虽然只写了一个宋代,实际上是上下关联,深刻说明了中国家具史的重大转折,即由席地而坐向高坐家具的过渡。他将宋代家具分作卧具(床、榻)、坐具(椅、凳、墩)、承具(桌、案、几)、庋具(箱盒、橱柜)、屏具(屏风)、架具(灯架、巾架、盆架、衣架、镜架、鼓架等)六大方面。表明在起居生活的诸方面已很周到、齐全。有些家具虽在宋代之前已经出现,但随着高坐家具的流行,其形制也必然有所改变。如果单纯从设计或制作的角度看,可以现代“人机工程学”和“工艺学”进行考量。但此书的显明之处是联系到人与物的关系,包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有关的礼仪等,阐述了相当丰厚的一个文化层面,这些都表现在若干个案的研究中。 就我所知,此书是对宋代家具进行系统而深入研究的一部著作,在此之前尚未见有如此全面者。邵晓峰以大量的图物互证、史论结合,既将家具本身理出一个设计的体系,又阐明了深刻的人文内涵。由此所揭示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宋代家具本身,对设计艺术理论、工艺美术史乃至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研究等,必然会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三届召集人 张道一教授
  • 南宋鹽榷:食鹽產銷與政府控制

    作者:梁庚堯

    食鹽是南宋時期重要的商品,鹽利則是當時政府十分重要的收入。這項收入,來自政府對此一商品的專賣,即所謂「鹽榷」,從生產到運銷,都由政府控制。在掌控產銷過程的情況下,政府以高出成本甚多的價格,出售食鹽,取得豐厚利潤,成為所倚仗的財源。所以能夠如此,在於鹽產地有限,有限的產地卻又能產出豐富的產品,而食鹽為民生必需品,消費人口眾多,政府因而謀求以獨佔的方式,獲取利源。 本書所收各篇論文,以南宋鹽產區與行銷區的劃分為依據,對鹽榷作分區的探討,重點在於各區產銷規制、施行實況的異同與演變,及鹽戶、鹽商境遇的變化;最後跨越不同鹽區,討論規避政府控制的私鹽,以及南宋政府如何為確保榷入而防治私鹽。全書旨在究明,在國運興衰、吏治良窳、財源劃分、地理環境、經濟景況等因素影響下,鹽榷與南宋財政、民生的關聯。
  • 朱熹《家礼》实证研究

    作者:[日]吾妻重二

    《家礼》是南宋朱熹最有影响的礼学著作。《家礼》内容分为通礼、冠、昏、丧、祭五部分,都是根据当时社会习俗参考古今家礼而成,体现出朱熹因革损益、博采众家的礼学思想特点。书成之后,广为刊刻。后世对《家礼》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真伪问题上,因《家礼》是朱熹一部未完之作,朱熹死后方现,中间过程曲折,而朱熹在文集中又极少提及,遂成为后人怀疑它为伪书的主要原因。现代学者主要从文集和语录中找到朱熹作《家礼》的线索证据,基本已证明《家礼》非伪书。本文主要把朱熹《家礼》放在朱熹家礼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演变历程中加以考察,通过对《家礼》思想内容的考察,来阐释朱熹博采古今众家的礼学特点,并结合晚年的礼学著作和语录来探讨其礼学思想的变化发展。
  • 张家驹史学文存

    作者:张家驹

    张家驹(1914~1973)广东人。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院,30年代即开始发表宋史研究方面的文章,如《宋代公路考》(1935年)、《南宋两浙之盐政》(1935年)、《两宋与高丽之关系》(1936年)、《宋室南渡前夕的中国南方社会》(1936年)、《宋代造船工业之地理分布》(1942年)、《宋代社会中西南迁史》(1946年)等。 解放后,任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副主任。张家驹从事辽金元史教学的同时,致力于宋史研究,先后出版《两宋经济中心的南移》(1957年)、《赵匡胤传》(1959年)、《沈括》(1962年)等专著;发表了《十一二世纪中朝两国的友谊》(1951年)、《宋初的水利建设》(1957年)、《赵匡胤论》(1958年)、《宋代的两淮水寨——南方人民抗金斗争中的一种武装组织》(1960年)、《辨奸论的伪造为北宋党争缩影说——并略论邵伯温及其〈见闻录〉》(1961年)、《范成大的地理学》(1962年)等一系列论文。他参加过中华书局组织的《宋史》点校整理工作。张家驹根据教学经验,写下了《我对宋辽金元一段教学的体会》(1957年)。他的工作为上海师范学院宋史研究与教学奠定了基础。
  • 两宋政治经济问题

    作者:邓广铭,漆侠

  • 宋初政治研究

    作者:顾宏义

    《宋初政治研究:以皇权授受为中心》以皇位授受为中心,以“金匮之盟”为重点,重笔剖析赵光义、赵普其人其事,加之随文考证,论说有力,所以线索清楚,重点突出,堪称力作。倘能在表达方面更加推敲斟酌,当可增收阅读之效。 宏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参加多项标点校勘古籍工作,如《朱子全书》、《顾炎武全集》,修订点校本《宋史》等等,在学习和实践中,于宋代史、宋代文献、目录学、校勘学受益匪浅,在同一时期,发表论文多篇,著作数种,不少论著都是研讨宋代政治史的成果,因此撰作此篇书稿,应是积累有年,水到渠成。
  • 唐宋变革期枢密院研究

    作者:李全德

    本书以中晚唐、五代、十国、北宋前期作为一个唐宋变革期,在这样的时空之内观察枢密院的发展变化,探讨唐宋之际中枢体制的演进。
  • 宋代台谏制度研究

    作者:虞云国

    本书成果均由缜密考据中渗出,务求事事核实,言之有据。但其宗旨则讲究抉发制度内在理路。“吸收中西政治资源的合理层面”,以“弥补制度机制方面的不足”,现代方法论的立场贯穿始终。因此,稽考并诠释天水一朝台谏制度的背后,实际隐藏着许多政治学理念的知识背景。   平心而论,中国能维持两千来年的君主“大一统”局面,亦非易事,其间必有缘故。然待到“西潮”惊涛拍岸,情景剧变,后之视昔,易见其非,激进者则更好非其一无是处。近代以来中西历史文化的比较,往往专注于歧异而遮蔽了普同的成分。这种认知方法的偏颇,更使国人对本国历史情景缺少“同情地理解”。
  • 事邦国之神祇

    作者:朱溢

    书序缘起 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唐宋礼制研究的起步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唐宋礼制研究的进展 三、唐宋礼制研究的几点观察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大祀、中祀和小祀 第一节 大祀、中祀和小祀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祭祀等级制的展开 一、斋戒 二、祭品 三、祭祀人员 第三节 大祀、中祀和小祀祭祀对象的变化 一、高宗武后时期 二、开元至贞元年间 三、北宋初年至英宗时期 四、神宗时期 五、徽宗时期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郊祀礼仪 第一节 从郊丘之争到天地分合之争 一、郊丘之争与郊祀礼仪的演进 二、天地合祭的出现及其制度化 三、北宋后期的天地分合之争 第二节 皇帝亲郊礼仪 一、三大礼的形成及其争议 二、大礼五使的出现及其展开 三、皇帝亲郊与国家秩序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太庙祭祀 第一节 太庙庙数的变迁 一、“天子七庙”观念及其争议 二、唐初至宋英宗朝太庙庙数的变化 三、宋神宗时期的始祖问题与北宋后期九庙制的出现 第二节 太庙祭祀中私家因素的凸显 一、太庙管理机构的变动 二、宗室参与太庙祭祀程度的加深 三、一帝一后形式的打破 四、常馔珍羞与太庙祭品 第三节 稀袷礼仪 一、稀袷礼仪中的东向问题 二、别庙皇后与稀袷礼仪 三、稀礼的终结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释奠礼仪 第一节 孔庙释奠礼仪 一、释奠礼仪功能的转变 二、释奠礼仪在五礼之中归属的固定 三、孔庙释奠礼仪在北宋地方社会的深入展开 四、儒学复兴与北宋后期孔庙神位的变化 第二节 武庙释奠礼仪 一、武庙释奠礼仪的建立 二、晚唐五代的武庙释奠礼仪 三、北宋的武庙释奠礼仪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

    作者:潘晟

    本书从观念、体系和知识兴趣三个方面勾勒宋代地理学发展的基本面貌。以中国传统知识体系自身的知识累积和认识论基础为背景,描绘出更贴近古代中国学术传统,尤其地理学自身的知识体系的地理学史,并尝试从知识史的角度来阐释社会历史的进程。
  • 陈乐素史学文存

    作者:陈智超 编

    《陈乐素史学文存》现共收录乐素先生有关史学的论文三十二篇,附录一篇,约六十万字(其中两集《求是集》所收论文是按原书影印,另外增补论文七篇是重新排版,《日知录校注第一卷整理稿》据乐素先生手稿影印)。写作时间自1930年(28岁)至1990年(88岁),时间跨度达六十一年。在这六十一年中,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巨大的、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论文虽是史学论文,是学术论文,但作为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者,乐素先生写作这些论文,和当时的形势有密切关系。比如他自日本留学回国,从学习经济学转而研究中日关系史和日本古代史,“九一八事变”以后又转而研究宋史特别是宋金关系史,就是最突出的例子。我们在阅读他的史学著作的同时,还可以从学术与政治的关系这个角度,把它作为学术史上的个案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