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学术史

  • 四库全书馆研究

    作者:张升

    《四库全书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四库馆开、闭馆时间;四库馆的机构;四库馆的运作;四库馆臣的数量;四库馆臣的工作等。通过对四库馆准确而全面的描述,纠正以往一些相关论述的错误。例如,通过史料的发掘与分析,发现事实上四库馆是由两大系统组成,其运作模式颇具特色且有成效;在提供较为准确的馆臣统计数量的基础上,对现在通行于世的《四库》职名表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修订与增补。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发掘、爬梳和分析,在某些环节进一步推进四库学研究。四库馆研究是四库学研究的基础,只有在准确、清晰地把握了四库馆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认清《四库》编修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才有可能解决目前存在的四库学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提要稿与《总目》的歧异、底本与定本的歧异等)。四库馆的设置及其运作模式,对于乾隆及以后清廷各修书馆的设置与运作,具有直接的影响。通过探讨和总结四库馆的设置与运作模式,不仅可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设馆修书现象提供绝佳的范例,而且也可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提供许多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及教训。
  • 中国甲骨学史

    作者:吴浩坤,潘悠

    本书为“专题史系列”之一。对过去的一个世纪甲骨学的发展历史与脉络作了介绍。作者以丰富翔实的资料介绍了甲骨文的发现、搜集与流传,殷墟发掘和其他地区甲骨的考古发现 , 甲骨的类别、数量与出土地点 , 甲骨占卜方法与甲骨文文例、文法 ,甲骨文字的形体结构、考释与断代 , 甲骨文字的辨伪与缀合 , 甲骨文与诸学科的关系等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甲骨文的发现、搜集与流传 第一节 甲骨文的发现 第二节 早期甲骨的搜购和流传 第二章 殷墟发掘和其他地区的考古发现 第一节 关于殷墟的考定 第二节 1928-1937年的殷墟发掘 第三节 战后出土甲骨的搜集和著录 第四节 解放后的科学发掘与重要收获 第三章 卜甲与卜骨 第一节 甲骨的类别 第二节 甲骨的大小和字数 第三节 甲骨的数量和产地 第四章 卜法与文例 第一节 卜法 第二节 文例 第五章 文字 第一节 古文字的发展和演变 第二节 甲骨文的形体结构 第三节 考释甲骨文字的方法 第六章 文法 第一节 句型 第二节 词类 第七章 断代 第一节 郭沫若董作宾等的断代研究 第二节 各家对董氏断代学说的意见 第八章 辨伪与缀合 第一节 辨伪 第二节 缀合 第九章 甲骨文与诸学科的关系上 第一节 甲骨文与古文字学 第二节 甲骨文与考古学 第十章 甲骨文与诸学科的关系下 第一节 甲骨文与古文献考证 第二节 甲骨文与商史研究 第十一章 甲骨文研究的回顾 第一节 初期的甲骨文研究 第二节 甲骨学的重要发展时期 第三节 甲骨学研究的新阶段 附录一 甲骨大事简表 附录二 甲骨著录简表(已刊部分) 附录三 甲骨论著目录 附 日文论著简目 后记
  •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

    作者:李学勤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主要内容:简帛佚籍的发现,对考古学、古代史等学科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我以为其影响最大的乃是学术史的研究。传统的观点以为考古学发现的仅是物质的文化,而我以为最[物质]的考古学同最[精神]的学术史是相沟通的。
  • 三礼馆

    作者:林存阳

    本书以探究《三礼》学演进问题为入手,以乾隆初叶为重点考察时段,以清廷诏开三礼馆为核心议题,将其置诸清代社会由乱而治而盛的广阔历史背景之中,从清代学术发展的整体过程予以把握,通过对清廷诏开三礼馆的举措和缘由、纂修进程、人事变迁、《三礼义疏》的学术取向与架构、《大清通礼》等御纂礼书所发挥的政治文化功能、三礼馆开馆的历史意蕴等问题的详细梳理和阐发,力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清代学术与政治文化在清中期转型的契机与表现形态。通过梳理、剖析这一既具典型性又具转折意义的大型政治性学术活动,旨在揭示《三礼》学在清中期的演进走势,以及学术思潮与政治文化取向互动所形成的影响,进而彰显三礼馆在清代《三礼》学史和政治文化抉择转型过程中所具有的关键性和历史意义。 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三礼馆的诏开及其原因 第一节三礼馆的诏开 第二节开馆之缘由 第二章三礼馆纂修整体进程 第一节三礼馆之进程 第二节《日讲礼记解义》的校刊 第三章三礼馆人事变迁与纂修条件 第一节三礼馆人事变迁 第二节纂修《三礼》义疏的条件 第四章《三礼义疏》的学术取向与架构 第一节《三礼义疏》的学术取向 第二节《三礼义疏》的架构 第五章《钦定大清通礼》等的政治文化功能 第一节《钦定大清通礼》与《皇朝礼器图式》 第二节《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 第六章三礼馆诏开的历史意蕴 第一节政治文化抉择的定型 第二节学术转向与礼学兴起 第三节三礼馆之启示余论 附录一 三礼馆编年 三礼馆儒臣一览简表 附录二 方苞三礼学论析 杭世骏与三礼馆 礼法之治:维系清代王权的一种政治理念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无邪堂答问

    作者:朱一新

    《无邪堂答问》内容简介:无邪堂答问为朱一新氏的代表作,笔记体,答问式,系作者辑其讲学答问之辞而成。其宗旨在於「端诸生之趋向」,「求诸聖凡共由之大道。」其所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诸问题,「纯粹平正」、「垦切详明」,内中颇多独到之处。然而,他讥讽民主制,反对机械化,诋诃西医西乐等,则暴露出朱氏世界颧中保守的一面。 《无邪堂答问》以广雅的局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二月刻本为底本,参校光诸二十二年(一八九六)七月出庵丛稿体。对於刻版中的错字、避讳字和特别冷僻的異体字,均随文更正。由於此书祇有卷次,没有标题,不便查检,为此,我们编了一个细目,供读者参阅。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作者:梁启超

    本书是中国近代政治家、启蒙思想家梁启超于20世纪30年代写成并出版的一部影响深远的名著,本书不仅总结和阐发了清代学术思想,而且对开清代学术先河晚明二十多年和作为清代学术的结束和蜕化的民国十余年的学术思想也有所涉猎、论述。它脉络清晰,文笔雄浑流畅,为学杰思想史类著作中难得的佳作,出版后影响巨大,至今仍备受广大读者推崇。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大概创作于1923年至1925年春之间,原为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等校任教时的讲义。在这部共计十六讲、二十余万字的讲义中,作者将近三百年的学术变化,数以十计的学科概貌,上百种的专门论著,几百位儒士学者,纵横论列,巨细兼顾,条分缕析,深入浅出,洵梁氏学术论著之代表。 本书讲义目的,要将清学各部分稍为详细解剖一番。但部分解剖以前,像应该先提挈大势,令学者得着全部大概的印象。我现在为省事起见,将旧作《清代学术概论》头一段抄下来做个引线。原书页一至六。
  • 先秦史研究概要

    作者:朱凤瀚 徐勇 编著

  • 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

    作者:卢毅

    本书首次将章门弟子作为一个群体,从宏观层面加以集中考察,尤其是着重结合中国近代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几个与之相关方面(如中西文化观演进、近代文学嬗变、伦理思想变迁、语言文字改革、近代学术转型等),来对这一群体进行系统研究,以全面揭示它对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杰出贡献,彰显其应有的 历史地位。此外,本书还就章门弟子与章太炎的师生情谊以及同门之间的聚散离合做了详尽梳理,知人论世不失客观公允,且情理交融。缘是,章门弟子的风貌得到了较为完整的反映,一个生动鲜活的学术文化群体的历史形象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 顾颉刚日记

    作者:顾颉刚

    顾颉刚日记12册,ISBN:9787101077599,作者:顾颉刚 著
  • 周予同经学史论

    作者:朱维铮 编校

    周予同先生是上世纪中国经学史的学术大师,他的著作代表了中国学术界研究经学史的最高水平。本书由周予同先生的学生当代著名学者朱维铮教授编校整理,收录了周予同先生的主要经学著作。
  • 新學術之路(上/下)

    作者:杜正勝/王汎森 等

    本書徵稿原則,基本上以傳主自己的回憶為優先,蓋亦寓含保存史料之意。史料是靠研究者努力發掘才會出土的,這次編輯這本文集令我們深切領略此一道理。
  • 中国史学史(全三册)

    作者:杜维运

    《中国史学史》(全三册) 杜维运 著 商务印书馆2010年7月第1版 内容简介: 杜维运所著《中国史学史》分为3册,共计27章。第一至三章,以中西史学比较的视角对史学史进行了总体性论述,四至二十七章,以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王朝系统为基本框架,重要的史籍、关键的史家都有所体现,分期与专题有机结合。本书在将重心放在史学思想、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的诠释及发明上,将史学史放在历史的发展中考察,同时又照顾到了史学发展的自身进程和史学发展的不同特点。本书首次把中西史学比较研究的内容置于史学通史的逻辑结构中阐述,是中国史学通史在中西比较研究方面的重要突破。作者置中国史学于世界史学之林,将中国史学与西方史学相比较,在阐述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再以纵向眼光比较中西史学这两大不同史学发展系统的各自特点,二者结合,使中西史学间的比较呈现出立体感。
  •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作者:桑兵

    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是如何区分的? 陈寅恪对于民国学术的评价有那么高吗? 他对晚清有何独特观察? 清华国学院成立谁是主导,留下了哪些经验与后遗症? 从1902年梁启超谋创《国学报》,到20世纪50年代初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等终止,历经半个世纪。流派纷呈,观念不一,但总体上看,乃是数百年间中西文化的 交流融合,特别是晚清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最终导致中国文化在学术层面上融入近代世界体系之旅程。作者不以时代群趋为 是,由沉潜而期冀千虑一得,由学人交往与学术公案探寻学界的相互关系,进而把握近代中国学术源流与轨辙。
  • 陈寅恪史事索隐

    作者:刘正

    本书对陈寅恪的生平、思想、交游进行深刻地剖析,很多史料是来自书信等第一手资料。对现在学术界对陈寅恪的造神运动无疑是一次理性的回归。既肯定了他的学术价值和贡献,也对当下陈氏之学的过热做了适度的批评。
  • 中国学术编年(全九卷 共十二册)

    作者:梅新林,俞樟华

    《编年》的编撰年限,起于三皇五帝,终于清宣统三年。从人伦起处即是始祖的传说时代,一直延续到古代中国帝制的终结。 《编年》综合吸取历代史书与各种学术编年之长而加以融通之,率先创制一种新的编纂体例,即主要由学术背景、学术活动、学术成果、学者生卒四大栏目所构成,同时在各栏目适当处加按语,另外再在每年右边重点记载外国重大学术事件,以裨中外相互参照,合之为六大版块。 编纂一部完整的《中国学术编年》一直是中国学术界所期待的。由梅新林教授主持、数十位专家学者历时十余年共同完成的《中国学术编年》填补了这一空白。 《中国学术编年》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学术追求,其特点有四: 一、注意揭示中国学术史的宏观发展演变历程,在通观这一演变历程中把握各代学术盛衰规律。 二、始终把握、凸显中国学术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学术流派的源起、形成、鼎盛及至解体历程,使得各种学术流派的兴替规律得以提炼。 本书是迄今为止学术界首次以编年的形式对中国历代学术发展史的系统梳理,是一部力图站在21世纪新的学术制高点上全面综合与总结以往学术成果的集成性之作,同时也是一部兼具研究与检索双重功能的大型工具书。《中国学术编年》的出版能对21世纪国学的研究与复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本书特别注重历朝历代各种学术群体的区域流向、位移、传承关系,以见学术中心的迁移规律,这是极有特色和眼界的一个研究方式。 四、本书也注重中外学术的冲突、交流与融合历程,以见跨文化的学术传承规律。
  • 20世纪非主流史学与史家

    作者:王尔敏

    本书主要讲述和评论了20世纪史学的主要流派之外的非主流史学和史家。20世纪史学的两个主流学派:一个是科学主义史学派,史家傅斯年、顾颉刚以及教育家蔡元培承此科学主义思潮而倡率科学治史;一个是马列主义史学派,郭沫若、翦伯赞等自是重要领袖。非主流史学流派有国粹学派、南高与学衡、战国策派、钱穆的传统史学派、张其昀历史地理学派、南港学派等。著者筚路蓝缕,以五年时间回顾其中之一家——南港学派,评述了史学家朱云影、郭廷以、沙学浚、刘广京、戴玄之、唐德刚、梁嘉彬、李国祁、陆宝千等的学术传承和成就,书写南港学派的宗风、人物体制和学术贡献,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史学。
  • 现代国学大师学记

    作者:卞孝萱

    本书是卞孝萱萱先生多年研究成果的汇集。分为三篇,上篇为辛亥革命前已著名于世的章炳麟等四人,中篇为“五四”以来研治中国历史驰誉的柳诒徵等五人,下篇为擅长文献学,校勘学,版本目录学的章钰等三人。
  • 中国现代学术要略

    作者:刘梦溪

    现代作者第一部学术思想史专著。立足现代,通变古今。与古贤为伍,和20世纪大师对话。自成一体,不乏特见。文风典雅好读,文笔行云流水,文字一气呵成。
  • 伪书通考

    作者:张心澂

    《伪书通考》是张心澂编撰的集古今考辨伪书之大成的带有工具性色彩的辨伪学著作。计分《总论》、《经部》、《子部》、《集部》、《道藏部》、《佛藏部》七个部分。《伪书通考》对每一部在历史上被考辨的古书,都按照时代的顺序清理罗列历代学者的考辨之说,说明了古籍辨伪的源流,使读者能清晰地了解历代学者对该书的考辨情况,从古至今的贯通性考察,使之俨然成为一部辨伪学史。
  • “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

    作者:章清

    自由主义是现代中国的重要思潮之一,“胡适派学人群”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翼。本书采用了新颖的研究框架,带有浓厚的“问题意识”,以详实的史料为依托,尤重杂志资料的疏理,把“胡适派学人群”和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演变放在近现代中国历史和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加以考察,既论述了该群体的人物谱系、政治理念及权势网络,也论述了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的关系及其在言路和现实世界中的处境,是现代思想史研究的一部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