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艺理论

  • 文学是什么

    作者:傅道彬

    《文学是什么》作者在写这《文学是什么》的时候,刚好敲响21世纪的钟声。在一个崭新而伟大的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还面对一个古老面复杂的问题——什么是文学?其实,回答这样的问题如同回答什么是人、什么是哲学、什么是艺术等问题一样,是个费力而不讨好的事情。即使再追问一千次,还会有一千零一种答案。其实,对那些不是专门研究文学的人们来说,可能会觉得另一个问题离自己更近,那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
  • 超现实主义宣言

    作者:[法] 安德烈·布勒东

    超现实主义运动涉及文学、绘画和音乐等艺术领域,强调人的潜意识和梦幻,重视思维的原始状态,是一次精神革命。为此布勒东提倡自动写作法,完成了《可溶化的鱼》等经典作品,并接连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超现实主义第二宣言》、《超现实主义的政治立场》等文章,宣扬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原则:反抗的绝对性、不顺从的彻底性和对规章制度的破坏性。本书收录了布勒东的上述作品,这些文章最终确立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为布勒东赢得了巨大声誉,使他成为超现实主义运动当之无愧的标志性人物。
  • 文学批评理论

    作者:[英] 拉曼·塞尔登(Raman Sel

    《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五编中每编都对文学及其背景提出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如下:1、文学指向或者说对应于某些文本外的现实吗?文学所追求的是什么类型的“真实”?2、作者或读者的什么样的心理过程可以对文学文本的生产作出贡献?3、文本在何种程度上是“自主的”?文本的形式和结构特性是什么?一个文本的结构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4、文学是历史的一部分吗?我们能够认识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地理及其他历史过程决定或制约着文学文本的生产吗? 5、文学首先是一种道德经验的形式吗?作者的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清晰的或无意识的)决定他们的创作本质吗?
  • 谈美

    作者:朱光潜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从“谈美”“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家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 该书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作者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缓缓流淌,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而其在全书最末喊出的“慢慢走,欣赏啊!”则更具振聋发聩之用,无怪乎该书一直被视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 读小说写小说

    作者:石映照

    本书是一次神奇的小说之旅。作者用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迹近自然优美的语言,紧贴着100余部世界小说名著以及近百名作家恣意飞行,没有理论化的统和及分析方法,而只以一个小说超级发烧友的触觉与天赋,纵情地缠绕于语言、叙述等小说的内在世界,并有意识地将现代主义小说的很多个关键词条,诸如虚构、想象、模糊、逻辑、理性、道德、时间等拉入跟我们现代生活对位的方方面面,穿凿比附,自由出入,全面导引读者步入小说那无限繁复而又美妙瑰丽的艺术世界。
  • 小说写作技巧二十讲

    作者:(美)约翰·盖利肖著,(John Gal

  • 小说的艺术

    作者:(英)戴维.洛奇

    《小说的艺术》是九十年代英国非小说类畅销书之一。《金融时报》评论说:“它是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以来最出色的、面向大众的小说研究。”本书对传统小说艺术、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的技巧做了深入浅出的解释与论证,并囊括了小说研究的最新成果。书中的许多章节都曾在《星期日独立报》、《华盛顿邮报》做为专栏文章登载,内容涉及范围极广,几乎包括了古典和现、当代的每一位大作家,如菲尔丁、奥斯丁、亨利・ 詹姆斯、詹姆斯・乔伊斯等人。这是一部较全面、具有权威性,又适合于广大读者的收藏书。
  • 小说叙事研究

    作者:格非

    本书是关于小说叙事的研究著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小说叙事的基本理论,如小说与现实、作者与读者、结构、语言等,第二部分以卡夫卡、福楼拜、废名等人的作品为例,对小说叙事方式等做了具体的分析,作者本人擅长小说写作,对小说创作有较深的体会,书中有很多独到的感悟。本书是中文专业学生及文学爱好者了解小说叙事的绝佳读物。
  • 文艺对话集

    作者:柏拉图

    本书内容包括伊安篇:论诗的灵感;理想国:统治者的文学音乐教育、诗人的罪状;斐德若篇:论修辞术;大希庇阿斯篇:论美;会饮篇:论爱美与哲学修养;斐利布斯篇:论美感;法律篇:论文艺教育。最后还有题解、译后记: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人名索引等内容详细。
  •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5),古希腊哲学家、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青年时代曾追随苏格拉底求学。后回到雅典建立了他著名的学园,在讲学进程中写出了四十篇左右的对话集,内容涉及宗教、神话、政治、伦理、教育、哲学和文艺理论等各方面的重大问题。 本书以文艺理论题材为主,选收《斐德篇》《会饮篇》《理想国》和《法律篇》等八篇对话构成“文艺对话集”。作品运用“苏格拉底式的论辩法”,把各方观点都提出来,把其中矛盾剥茧抽丝般地逐层揭露,从而引向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作者把对话体运用得十分灵活,他从日常具体事例出发,以浅喻深,由近及远,去伪存真,层层深入,不但把人自然而然地引到结论,而且使人看到活的思想进程,激发自己的思考。
  • 图像的生与死:西方观图史

    作者:[法]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

    《图像的生与死》是一部讲述图像在西方的起源、演进和死亡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通过分析图像及其传播手段而建立的西方思想史。 《图像的生与死》是一部跨学科研究之作,在书中,雷吉斯•德布雷第一次解释了他所创设的一门新学科:媒介学。该学科处于艺术史、技术史、宗教史等多学科的交汇之处。全书论述了西方人视角下图像从魔幻的到艺术的再到经济的演变过程,对技术革命与集体信仰对于图像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刻分析。作者从西方哲学、宗教、艺术、科技、媒体等方面,对图像起到的作用和反作用进行了详尽又深入的解读,许多观点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
  • 图像的命运

    作者:[法] 雅克·朗西埃

    “现代人不屑于想象”,马拉美如是说。诗人、画家、戏剧家或工程师们都想用形式与行为的统一去取代现实与图像的古老二元性。生活本该因此而得到革新。 我们当代人不再相信革命,即使在过去,也没有重新赞美图像的崇拜:画布上的卓越闪光,摄影或平面图像的刺点。图像成为他者的感性在场:变成血肉之躯的语言或不可再现的上帝的印记。 针对上述观点,雅克•朗西埃将复合而又异质的自然与我们称之为图像的东西对立起来。图像既非纯粹的复制,又非原生的在场,而是一些独特的操作,它会重新分配可见物、可说物和可想物之间的关系。借助戈达尔的图像句子,对它进行研究,分析它叠加灰暗的电影镜头、灭绝犹太人的图像和哲学家的话语的情况,本书剖析了那些不为人知的纽带,它们连接着诗学象征和工业设计,也连接着19世纪的虚构想象以及关于集中营的见证或是当代艺术的装置。 同一个计划推动着这种交叉的过程:将图像从神学的阴影中解放出来,把它归还给诗学的创新和政治的赌注。
  • 当代叙事理论指南

    作者:(美)詹姆斯·费伦,彼得·J.拉比诺维茨

    《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很好地体现了当前西方叙事理论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35位作者中大部分为西方著名叙事理论家。正文由“顽题新解 ”、“修正与创新”、“叙事形式与历史、政治、伦理的关系”、“超越文学叙事”等四部分组成,尾声部分进一步探讨了数字化叙事和叙事在各种先进技术的作用下(将面临)的发展和变化。约稿的高层次,论题的多元化,探讨的前沿性、创新性和权威性使这部著作成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叙事理论导论。 本书的35位作者中大部分为西方著名叙事理论家。正文由“顽题新解”、“修正与创新”、“叙事形式与历史、政治、伦理的关系”、“超越文学叙事”等四部分组成,尾声部分进一步探讨了数字化叙事和叙事在各种先进技术的作用下(将面临)的发展和变化。 作者简介 绪论 当代叙事理论的传统与创新 序 幕 第一章 叙事理论的历史(上):早期发展的谱系 第二章 叙事理论的历史(下):从结构主义到现在 第三章 鬼魂和妖怪:论讲述叙事理论史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第一部分 顽题新解 第四章 隐含作者的复活:为何要操心? 第五章 重构“不可靠叙述”概念:认知方法与修辞方法的综合 第六章 作者的修辞、叙述者的(不)可靠性,相异的解读:托尔斯泰的《克莱采奏鸣曲》 第七章 亨利·詹姆斯与“视角”,或为何詹姆斯喜欢吉普 第八章 叙述学和文体学能相互做什么? 第九章 叙事虚构性的语用研究 第二部分 修正与创新 第十章 超越情节诗学:叙事进程的其他形式及《尤利西斯》中的多轨迹进展探索 第十一章 他们猎虎,不是吗?:《漫长的告别》中的路径与对位法 第十二章 空间诗学与阿兰达蒂一洛伊的《微物之神》 第十三章 观察者眼中的“我”:模棱两可的依附现象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局限 第十四章 新叙事:现实主义小说和当代电影怎样表达不可叙述之事 第十五章 作为叙事特征和叙事动力的自我意识:在文类设计中讲述者与信息提供者的关系 第十六章 坡的《椭圆形画像》中顺序、嵌入以及文字成像的效果 第十七章 《达洛维夫人》的后代:《时时刻刻》作为第二等级叙事 第三部分 叙事形式与历史、政治、伦理的关系 第十八章 文类、重复、时间顺序:圣经叙事学的一些方面 第十九章 我们的术语为何不会固定不变?叙事交流示意图的细读与历史化 第二十章 叙事理论中的性别与历史:《大卫·科波菲尔》和《荒凉山庄》中的回顾性距离 第二十一章 叙事判断与修辞性叙事理论:伊恩·麦克尤万的《赎罪》 第二十二章 拉什莫尔山变化的脸庞:集体肖像与参与性的民族遗产 第二十三章 自传的麻烦:向叙事理论家提出的告诫 第二十四章 论后殖民叙事学 第二十五章 现代主义音景与智性的聆听:听觉感知的叙事研究 第二十六章 两个叙述声音,或:究竟是谁的生死故事? 第四部分 超越文学叙事 第二十七章 法内叙事与法叙事 第二十八章 第二自然、电影叙事、历史主体、《俄罗斯方舟》 第二十九章 结局的叙事化:歌剧与死亡 第三十章 音乐与(或作为)电影叙事或:这不是主导动机 第三十一章 古典器乐与叙事 第三十二章 “我是斯巴达克思!” 尾 声 第三十三章 表演艺术史上的碎片:波洛克和纳穆斯通过玻璃模糊不清 第三十四章 叙事与数码:学会用媒介思维 第三十五章 叙事的所有未来之未来 名词解释 译后记
  • 解释的有效性

    作者:(美)赫施

  • 在土星的标志下

    作者:[美]苏珊·桑塔格

    照本雅明的说法,土星是“一颗充满迂回曲折、耽搁停留的行星”、桑塔格遂用“土星气质”来描述以本雅明为代表的这类思想家的精神风貌。除本雅明外,本文集还深入评论阿尔托、巴特、卡内蒂等她本人引为榜样和同道的思想家、艺术家的作品、鲜明地描画出他们的精神肖像,桑塔格对他人的评论由是亦成为她本人的一种精神自传。
  • 西方文论关键词

    作者: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 主编

    《西方文论关键词》以一词一文的形式对西方文学及文化批评理论当中的关键用语和时新词汇予以明确阐释,共收录论文83篇,均提供简明扼要的概念解说和背景介绍,对每一概念的发展衍变过程进行了仔细的梳理辨析,且力求外国理论与评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学者的自家见解。
  • 意图的模式

    作者:[英]巴克森德尔

    这是英国批评家巴克森德尔的一部在艺术史界影响重大的著作。它主要讨论图画的历史说明,通过分析毕加索的《卡恩韦勒肖像》、夏尔丹的《饮茶的妇女》、皮耶罗・德拉・弗郎切斯卡的《基督受洗》这样的图画,关注了历史的对象、意图性的视觉旨趣、图画和思想、真实性与其他文化这样范畴的问题。
  • 作为修辞的叙事

    作者:(美)詹姆斯・费伦

    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ISBN:9787301054963,作者:(美)詹姆斯·费伦(James Phelan)著;陈永国译
  • 新叙事学

    作者:赫尔曼

    新叙事学:跨学科叙事理论,ISBN:9787301054505,作者:(美)戴卫·赫尔曼(David Herman)主编;马海良译
  • 诗学诗艺

    作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贺拉斯

    《诗学·诗艺》内容简介:诗歌是模仿的艺术,在关于诗的艺术这个大标题下,我认为,不仅要研究诗歌本身,也要研究诗歌的种类、各种类的具体功能和构成,以及一首好诗所要具备的情节结构的类型,结构成分的数目与特性等与这种研究有关的类似其他问题。我们按照事物自然顺序开始这项研究工作,先从最基本的原理开始。 史诗和悲剧诗、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为管乐和竖琴而写的音乐,概括地说,它们都是模仿艺术的表现形式。然而,它们彼此不同,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使用不同的媒介,选取不同的内容,或者采用完全不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