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艺理论

  • 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

    作者:热拉尔·热奈特

  •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作者:特伦斯.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 荒诞派戏剧

    作者:马丁·艾斯林

    河北教育出版社的《荒诞派戏剧》是评论荒诞派戏剧的权威著作。《荒诞派戏剧》分析产生并且流行于五十年代的以贝克特,尤涅斯库,阿达莫夫和热奈为代表的一派西方戏剧,书名《荒诞派戏剧》随后成为该流派的公认名称。马丁·艾斯林的这本著作研究这个奇特流派的代表性作家作品传承与意义,也许是二十世纪写就的引用最多,因此也最为著名的一本戏剧论著。
  • 反对阐释

    作者:苏珊.桑塔格

    《反对阐述》是苏珊·桑塔格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也正是它奠定桑塔格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地位。今天读者来重温这部将评论的锋芒遍及欧美先锋文学、戏剧、电影的论文集,一定能从中汲取积极有益的东西,这些与自己的艺术细胞相碰撞,很可能会有新的灵感火花。
  • 转喻

    作者:热拉尔•热奈特

    本书脱胎于热奈特在2002年国际叙述学研讨会上的发言,它的出版代表着这位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在“跨媒介叙述学”领域所作的最新探索,引起广泛关注。转喻是西方古典修辞学意义上一个被忽视的概念,热奈特从修辞学中借用了这一概念,使其从最初纯粹的修辞格术语演变成叙述学意义上的“转叙”,并将之运用于叙事文本中换层叙述的研究。热奈特从文学、戏剧、绘画、电影等领域进行跨界分析,使荷马、维吉尔、普鲁斯特、卡尔维诺、皮兰德娄、马奈、希区柯克、伍迪•艾伦等大批艺术家在他的旁征博引下此唱彼和、交织呼应,热奈特在以探索性的姿态致力于基本理论范畴研究的同时,又令人眼花缭乱地展示着“转叙”这一换层叙述手法所造就的幻觉奇观。 本书同时收入约翰•皮耶所著《转叙》一文,是对热奈特《转喻》一书及相关思想的最好解读。
  • Audio-Vision

    作者:Michel Chion

    In Audio-Vision: Sound on Screen, French critic and composer Michel Chion reassesses audiovisual media since the revolutionary 1927 debut of recorded sound in cinema, shedding crucial light on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nd and image in audiovisual perception. Chion argues that sound film qualitatively produces a new form of perception: we don't see images and hear sounds as separate channels, we audio-view a trans-sensory whole. Expanding on arguments made in his influential books The Voice in Cinema and Sound in Cinema, Chion provides lapidary insight into the functions and aesthetics of sound in film and television. He considers the effects of such evolving technologies as widescreen, multitrack, and Dolby; the influences of sound on the perception of space and time; and the impact of such contemporary forms of audio-vision as music videos, video art, and commercial television. Chion concludes with an original and useful model for the audiovisual analysis of film.
  • 新小说·新电影

    作者:克洛德·托马塞

    《新小说新电影》一本128页的书要涵盖新小说、新电影这样宽广而复杂的两个创作领域,仿佛在下一个赌注。首先是因为相关的概念模糊,使得任何试图以此作为界限明确的研究对象、并确定其内宾 做法都困难重重,并且问题颇多。同时也因为这样一项尝试只能精减内容,加上由于它的兼容并蓄,一开始就不得不将构成每部作品特色的特色的写作公歧弃之不顾。由此造成《新小说新电影》作者和读者的失望情绪,就像新小说家们被归并到“杂物柜和缩小仪的同一个标签”之下时表现出的迟疑正如M.比托尔在《履历》(1996)中所写的,他抱怨自己被贴上了标签,“它粘在我的皮肤上!现在仍然这样,在学校教科书或词典里,比托尔,就是新小说!好像我的工作就止步于1960年……”至于C.西蒙,在他最近的那本《植物园》里,嘲讽了20世纪60年代新小说的自我参照癖,同时呼唤能使新小说与此远离的东西。
  • 影像的宿命

    作者:賈克·洪席耶 (Jacques Ranc

    洪席耶在當代哲學界享譽盛名,其論述在國內學術界也被廣泛引用,2009年11月,他曾應邀前來臺灣,在中山大學、臺北藝術大學、交通大學及中研院等學術機構,針對其美學與政治學思想從事理論的展演與發展發表演說,專題講座除「何謂美學?」、「政治、民主與現前」、「虛構之政治」外,還有「當代藝術與影像政治」。 《影像的宿命》一書則提綱挈領地論述了攝影、電影與當代藝術影像的美學-政治,為21世紀具開發性的重要論述,內容包含:〈影像的宿命〉討論影像再現的問題;〈構句、影像、故事〉討論書寫與影像之間功能連結的關係;〈文本中的繪畫〉專注文字與繪畫影像在藝術概念之認同上的關係;〈設計的表面〉則討論設計的影像中,圖像與文字的共構關係;〈如果存在著不可再現〉則關注集中營屠殺的再現問題,討論現代與後現代之後對於「不可再現」的指稱。
  • 斜目而视

    作者:[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欲望的客体无法直视,拉康的理论亦需“斜目而视”。在《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中,齐泽克一方面透过通俗作品解析拉康的理论,揭示“无意识的逻辑”,勾勒“欲望的原理”;另一方面借助拉康理论解读通俗作品,这既包括希区柯克、安东尼奥尼、大卫•林奇、赛乔尔•莱昂、弗里茨•朗、雷利•史考特、乔治.米勒等著名导演的电影,又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斯蒂芬,金、帕特里西娅•海史密斯等通俗作家的小说,以及柯南.道尔塑造的福尔摩斯、雷蒙•钱德勒塑造的菲利普•马娄等人物形象。作者对通俗作品的解读,彰显了“通俗”作品的“非通俗”之维,展示了“通俗”作品的现代乃至后现代蕴味。
  • 欲望的眩晕

    作者:[法]奥利维耶•普里奥尔(Ollivie

    《欲望的眩晕:通过电影理解欲望》不是简单的电影批评。正如副标题所示,本书旨在“理解欲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一方面带我们回顾了几部著名的影片,同时在每一章中各援引一名著名哲学家,比如萨特将为我们阐释《轻蔑》里碧姬•芭铎的臀部,黑格尔为我们分析帕西诺和德尼罗在《盗火线》里的殊死斗争,吉拉尔将为我们讲解《玩具总动员》里的模仿欲,德勒兹为我们展现莎朗•斯通在《赌城风云》中的性感,柏拉图为我们描绘《柏林苍穹下》中的爱之眩晕。 总的来看,每一章都和某个哲学家密切相关:萨特在第一章里屡次出现,第二章是黑格尔,第三章和第四章均为勒内•吉拉尔,第五章是柏拉图,第六章是德勒兹;与此同时,每一章的每一节都以一部影片(很多时候只是电影中的某些片段)为例,支撑并佐证所要阐明的论题。普里奥尔把哲学和电影结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别样的蒙太奇。
  • 战争与电影

    作者:[法] 保罗· 维利里奥

    摄影机早早就在美式战斗机的机枪枪管上方安扎下来,用于捕捉目标,用于正式确认敌人被击败的状况,之所以会有这一情况,原因乃在于,从一开始,在瞄准行为中,在步枪的窥测式瞄准具中,在远射火炮的平行瞄准镜中,武器的功能就与瞳眸的功能相混淆在一起。另外,1858年纳达尔首度发明从热气球上拍摄照片,1882年马雷发明连续摄影枪,“一战”期间对于航空拍摄及其译读的系统性工业化,这种种都显示出,以整个地区为范围而实施的摧毁战具有着电影的维度,也就是说,一片风景处于不断震荡之中,必须通过连续的摄影定格来随时加以重建,以电影的方式对各个不确定地带进行跟踪,在此,胶片取代了战区地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舞台的改换。伴随着夜间空袭,探照灯与照明弹的使用,袭击忽然间变成了一整场的特技效果,变成了投放在大气层中的映射,旨在混乱一群受惊民众的心灵。在这种投映中,音声与光亮都带有惊人的强度,随之,便是原子之光将两座城市的影像加以过度曝光。自从这昏蒙的一天之后,战斗中的照明便转化为间接式的,从此,一切都在阴极显像屏的弱光中游戏。这是影像的战争,系列的镜头画面涌现于屏幕之上,是末日威胁的信号,是热核弹头导弹的警世兆示。 《视觉机器》(La Machine de vision)一书的作者保罗•维利里奥,在这部新著中,提出了战争的感知领域这一问题,探讨军人们以何种方式掌握了对于电影技术的运用,凭之而无休无止地组织与重新组织那致命之对决。 有两类哲学家,一类哲学家让自己沉浸在过去之中,让过去作为现在的遗产和教训而存在;另一类哲学家则紧紧地盯住现在,并将现在作为预言未来的种子而对待。保罗•维利里奥显然是属于后一类哲学家。在他看来,未来的可能性更多地取决于技术和机器——而不是制度和观念——的变革上面。这使他完全偏离了观念史的路径。显然,这是麦克卢汉和波德里亚式的传统——尽管他和他们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差异。《战争与电影》,这部维利里奥的代表之作,足以表明这个时代最重要预言家的不凡洞见。 ——汪民安
  • 现代电影美学

    作者:雅克·奥蒙,米歇尔·玛利,马克·维尔内,

    《现代电影美学》现为巴黎第三大学电影专业教材。四位作者分别是巴黎第三大学电影美学教授雅克·奥蒙、米歇尔·玛利、马克·维尔内和《电影手册》编辑阿兰·贝尔卡拉。 本书涉及符号学、叙事学和精神分析学等电影研究新学科,涵盖了雨果·门斯特伯格、贝拉·巴拉兹、谢尔盖·爱森斯坦、安德烈·巴赞、让·米特里、罗兰·巴尔特、克里斯蒂安·麦茨等电影理论大家的重要思想。 本书超越了时间的局限性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不仅是对已发生事实的归纳总结,更是对于未来的指导和预言。
  • 光影之隙

    作者:戴锦华 主编

    我对电影批评的期待,是一份有效的批判,一份有创意有洞见的分析,所谓理论演武场可以是一份有趣的学术和思想的游戏,但也是一份严肃的质询和建构的尝试。去寻找和建构别样的可能,去尝试激活电影自身曾经蕴含并继续负载的巨大的文化、艺术与社会的潜能。批评,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份介入,一种创造。 ——戴锦华 透过光与影的缝隙,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一角,但五色斑斓的影像又是如何折射或操纵这个时代的集体无意识?本书的作者大多身在学院,笔下的文章却绝非自我囿闭的“纯学术”;书中辩谈的话题,充分体现了他们以电影言志、介入当下的心愿,具有深广的全球视野。2011已倏忽半程,此时转身回望,既是总结,亦是前瞻,期望这个文本敞向更大的文本,烛照这个世界的症候,成为激活新思想的“马刺”。
  • 电影之死

    作者:保罗·谢奇·乌塞

    本书是一部另类的电影史与电影哲学论著。它以储存电影的介质(胶片、光盘、数字技术)等为线索,大声疾呼:“电影,正在死亡!”但与这个略显夸张的呼喊想比,本书更深层的用意在于,让我们重新思考电影作为一种活动影像,它的本质为何,它存在的条件为何,它的文化价值与意义为何。
  • 如何写影评(插图修订第8版)

    作者:[美]蒂莫西·科里根(Timothy J

    美国最畅销的影评写作指导 有章可循的初阶指南 路数纯正的深造秘籍 【编辑推荐】 对于希望写影评的人来说,《如何写影评》是一本有章可循的初阶指南;对于电影研究的道中人来说,《如何写影评》是一部路数纯正的深造秘籍。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最畅销的影评写作指导。不论是简短的电影评论、课堂上的电影报告,还是长篇大论的研究论文,都可以从本书中找 到起步和深入的诀窍。作者不断的更新修订则确保全书既紧盯世界电影的最新科技、美学形态,又不忘对电影历史观照拾遗。 书中除了介绍类型、作者论、意识形态、形式主义等电影批评方法,提供主要的观察角度和专业术语外,还细致入微地为读者提供翔实的写作技巧:从写观影笔记、搜集资料、开头、下结论、找论据、遣词造句、修改润色等细节,到如何开掘电影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等等。每一步骤均提供典型正反例文作为参考,可操作性极强。增订的研究材料、网站索引、延伸阅读则提供了便捷的查阅方向。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影评人,都是一本有章可循、平实质朴的写作工具书。 【推荐语】 本书的写作所体现出的专业素质不容忽视。这种素质就是一个专业影评人应该具有的全面、丰富、准确的电影知识以及相应水平的史论修养。谁敢说这不是对国产影评最醒目的启示呢? ——李迅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怎样让自己的文字被别人认同,让看这些文字的读者相信你的观点和论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否写好影评与一个人的艺术感觉、电影知识积累和文字表达能力三个方面有关。 ——陆绍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 电影符号学质疑

    作者:[法] 让•米特里

    本书对电影符号学进行了客观地认识和分析:从电影符号与表意,直接符号或“中性”影像,影像与被感知的现实物,电影镜头,图像符号的表意系统,指示符号表意系统的内在关系,客观阐释了电影蒙太奇,组合段,符码与编码,影像与言语,电影的叙事结构与表意,深入剖析了电影的象征 与隐喻,电影的节奏与韵律,符号的意义与“无意义”,论述了电影影像、电影语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而作者对电影符号学的批评,甚至比电影符号学的建构者思路更清晰。从这种意义上而言,这部专著是电影符号学的终结之作。 《电影符号学质疑:语言与电影》是“电影的黑格尔”让•米特里的最后杰作 他对电影符号学的科学认识及合理批评,比电影符号学的建构者思路更清晰 如果电影是一种语言,那么以语言学的方法和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能否把握电影的运作机制? 作者以克里斯蒂安•麦茨的著述为例,试图指明电影符号学的局限:电影符号学能够阐明“它是怎样表意的”,却无法解释“它为什么要表意”,更无法制定出适用于所有影片的有效法则。它没能抓住电影的特性……
  • 电影理论与批评辞典

    作者:[法] 雅克·奥蒙,米歇尔·玛利

    电影正式成为大众化演出形式之后,就引起了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兴趣,也引起了一些颇有远见的艺术批评家或新闻记者的关注。不久,电影导演也依据自己的独特视点延续了这类思考,且理论力度往往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几十年来,这两批人常常通过提出新语汇或利用翻新的旧概念,使用和确定了一套专门术语。辞典的作者雅克•奥蒙和米歇尔•玛利有意对自始以来的这批新语汇作一番盘点。 辞典收入了近400个单词或专有名词,记入不同作者按照不同研究学科赋予它们的意义。读者如若希望拓展与深化自己的知识,可深入阅读每个词条后标明的和书末列举的诸多参考书籍。辞典还提及那些创造了或激发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批评或理论思考的人物(导演、批评家和理论家)或历史事件(尤其是类型片),所取概念则分属各学科领域:美学、符号学、心理学、艺术和再现形式史,等等。 这部辞典意在见证电影研究的现况、它的丰富多彩和它的已逾百年的历史。这部辞典亦希望见证电影研究的国际性,因为自1910年代始,德国、意大利、英国和北美的作者已经表达了各种见解,只是法国电影癖好的锋芒使它们稍显暗淡。因此,这部辞典不仅面向专攻电影的莘莘学子,同时也更广泛地面向所有希望认真思考自己的心仪之物的电影发烧友。 《电影理论与批评辞典》以辞书的形式汇集了电影理论批评的范畴,以全面的阐释展现了电影文化研究的视野,以简练的文字传播了电影学术探索的常识,是培养艺术教育素质的一部值得阅读和值得参考的读物。 ——刘利民教授 电影是当今艺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电影创作和电影理论是发展电影艺术的两翼,是推动电影艺术发展的重要源泉。电影研究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引人关注的重要课题。这部辞书用全景式的视野,为我们梳理了电影艺术、技术的理论,并广泛涉及了人文社会学科及电影创作、历史、理论的诸多领域,有助于电影专业人士和电影学习者开阔研究电影的视野。 ——张会军教授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 迷影文化史

    作者:李洋

    如果你热爱电影,你会在这本书中找到伟大的知音,他们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名字:梅里爱、让•雷诺阿、路易•德吕克、安东尼奥尼、安德烈•巴赞、乔治•萨杜尔、亨利•朗格卢瓦、特吕弗……他们曾改写了电影史,并非因为他们在特定时代担负了某个身份,更因为他们对电影有着共同的热爱和痴迷,这独特的热爱和痴迷就是“迷影”(cinéphilie)。 苏珊•桑塔格说:“电影是一场圣战,电影是一种世界观。喜爱诗歌、歌剧和舞蹈的人心中不仅有诗歌、歌剧和舞蹈,但影迷会认为电影是他们的唯一。电影包容一切——他们的确做到这一点,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迷影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电影的热爱、信仰和忠诚,如果没有对电影的爱,就没有电影的历史。 本书作者根据旅法多年积累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讲述了“迷影”如何改变了电影和电影文化的历史,从1895年电影的诞生到传奇杂志《电影手册》,从因痴迷电影而破产的乔治•梅里爱到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与萨特的论战,从1950年代的“作者论”到1968年的“朗格卢瓦事件”……作者从“迷影情结”衍生的理论话语和美学话语角度触发,对“上镜头理论”、“摄影机笔论”、“作者论”等电影理论史上诸多重要话题的话语背景进行了清理,文笔生动又不失严谨,是电影爱好者、电影专业学生不可多得的必读佳作。
  • 罗兰·巴特

    作者:[美] 乔纳森·卡勒

    ★《牛津通识读本》丛书新品,带你走入罗兰•巴特语言和风格的美妙国度 ★ 美国著名学者乔纳森•卡勒继《文学理论入门》之后又一力作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谁是罗兰•巴特》作者汪民安作序推荐 罗兰•巴特(1915—1980)终其一生致力于研究人们是如何使他们的世界变得可知的。他的多重身份尤为引人瞩目:他是一位勾勒出“文学科学”之轮廓的结构主义者,一位符号学理论的大力推广者。他代表的不只是科学,还有愉悦,他认为文学使得读者独具创造性。他称作者已经死了,号召我们不要研究作者,而要研究文本。他出版了许多别具一格的著作,展示了个人非凡的想象力。 美国著名学者乔纳森•卡勒对巴特多样的理论贡献进行了梳理,描述了其探索的多个领域,促使我们改变了对于一系列文化现象的看法:从文学、时尚、摔跤和广告到对于个人、历史和自然的观念。
  • 沃尔特·本雅明

    作者:特里·伊格尔顿

    沃尔特·本雅明(1892-1940)是德国著名思想家,被誉为欧洲真正的知识分子,其罕见的才华和悲剧的人生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与众多对本雅明思想系统综合的学术研究不同,本书以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本雅明的历史哲学和后结构主义的反形而上学理论的狂欢式结合为根本动力,犀利的笔锋直接本雅明本人的灵魂深处,不仅对本雅明的巴罗克寓言、作为文化客体的商品、弥赛亚式革命等中心主题做了独到解读,还将本雅明与艾略特、利维斯、布莱希特等人的观点相对照,重新思考了革命批评的诸多问题和可能性,强调了艺术的政治作用。特里·伊格尔顿的语言充满激情,恣肆酣畅,富于理论张力和话语快感,是一部具有“震惊”效果的向大师致敬的杰作。一部富有启发力的重要著作,它所表明的力量和方向是阿尔都塞之后马克思主义批评所明显缺乏的。——《英语研究年度报告》读者会反复阅读此书,去解开那些错综纠结的线索,获取许多其他著作所不能给予的思想之乐。——《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