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关于书的书

  • 笑我贩书

    作者:范笑我

    《笑我贩书》选录了一九九四年至二〇〇〇年间“秀州书局简讯”的精华部分.
  • 移動書房

    作者:昆布

    他是網路談書談閱讀的知名寫手,部落格「閱讀與書寫」的主事者。每晚,卸下白天的正職,中英文俱佳的昆布開始悠遊於文字世界。全書共分三輯,「書房版圖」及「閱讀 在燈下」顯示出他的閱讀關懷範圍廣泛,高度與廣度俱佳;從聖經、大清留美幼童記、到意第緒語的死灰復燃;身居西方,讓他的視野較島居的人們更開闊更直接。淡淡鄉愁與舊時回憶則散布於「晨光咖啡」篇,後中年期的個人感喟於斯可見。 書中並附上昆布個人攝影近作近20幅,移動書房的一角一落立體呈現。知名攝影及設計名家楊雅棠也為作者拍下浮光掠影,抓住另一種氛圍。本書裝幀設計亦由設計工作者楊雅棠擔綱,優質網路作家之氣質與深層美感,悠然浮顯。
  • 书的故事

    作者:伊林

    本书是新世纪万有文库中的一册,书中收入了俄国作家伊林所著的《书的故事》全书。 本书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生动,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及可读性。读者通过该书,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从中获益匪浅。
  • 书店风格

    作者:汪耀华

    两年前,我曾给自己画了一个草图,准备集中点时光编写几本书。今年年初,开始集中撰写这本《欧洲三地读书笔记》,现在承蒙王亚民社长的关照得以出版,对我是个鼓励,希望喜欢这类选题的读者也会认为是一件好事。 不能出国开眼界是一种悲哀,出国只是购物、拍照、观光也是一种无奈,领导同意你公款出国,这不是很容易的。好像我连续几年出国,也使领导有点为难。难得的几次出国,我都会很职业地东张西望,尽管语言有障碍,我依然收获不少。只有收入有限、出境不便,不能随意地观赏。 看了欧洲的书店、书展,差距也就找到了,我们有着太多的刻意、太多的痕迹、太多的奢华。 出国的时候,买书拍照,还从书店收集了一些书签、广告、书目等等,处处留心使我可以不时地从小处着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一个城市因为有着不同的书店而使我更加关注,巴黎的书店与莫斯科的书店总是不同的,不像麦当劳可以“克隆”,这种书之旅也成了我人生的一种经历,断断续续地写出,终算做成了一件事。一高兴,就请几位同事吃了顿饭。 感谢我的同事和1/3工作社为本书的制作费力!
  • 书报话旧

    作者:郑逸梅

    郑逸梅先生(1895~1992)是海内外知名的文史掌故大家。自1913年起,他就在报刊发表文字,至耄耋之年仍然挥笔不辍,成就一段文坛佳话。其笔下著述,多以清末民国文苑轶闻为内容,广摭博采,蔚为大观,成为了解近现代文艺界情形的宝贵资料。郑先生早年作品多用文言,简练含蓄,饶有风致;晚年炉火纯青之作,则用白话间以文言,笔墨卷舒之中,人情练达之处,皆能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这些作品以别具一格的小品文体和雅俗共赏的风格,赢得了各界读者的好评。 五一期间推出《艺林散叶》《艺林散叶续编》《书报话旧》。(《文苑花絮》《清末民初文坛轶事》《近代名人丛话》待出)。前两本书以笔记文体琐记近现代文史掌故,文字短小精悍,叙述亲切生动,兼具史料性和趣味性;《书报话旧》以通俗平实的文字琐谈清末民国出版界、报界旧闻逸事,勾勒出了一部富有参考价值的文化史料,具有比较强的可读性,素来为关注近现代文化史的学人称道,也吸引了不少普通读者的兴趣,可称雅俗共赏。
  • 逛書架

    作者:逛書架編輯小組

    對愛書人而言,書架永遠是室內空間的視覺焦點。也因而,愛書人喜歡參觀他人的書房、留連心愛的書店、上圖書館,目標其實都是一致的:逛書架去!尤其,書架展示了關於買書讀書藏書的各種可能;不僅書架上的書籍種類,透露了書主的興趣喜好,書籍的擺放陳列狀態,更顯現了書主是否悉心照料,乃至於書主對書架材質樣式的講究,反映出閱讀伴隨的物質面向。本書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份採訪台灣知名的作家、文字工作者、美術工作者與愛書人,透過十三篇個案,讓讀者一窺他人書架上的風光;第二部分選編相關文章,透過中外愛書人的生動文筆,展現書與人的親密關係。 一書一世界,書架即宇宙。讓我們到他人的宇宙中,逛逛!
  • 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

    作者:傅月庵

    台灣的舊書店以台北為主。台北舊書店,昔日曾風光一時,五○、六○年代的牯嶺街舊書攤,相濡以沫,聚攤成市,過期漫畫、教科書、二手舊書、線裝書、古玩字畫,應有盡有,盛況大約與今日北京潘家園古舊書市相彷彿。七○年代初,為了整頓市容,牯嶺街舊書攤幾乎全數被遷移至八德路,原地只剩下「松林」等七、八家擁有店面者。光華商場地窄攤小,地下室空氣不易流通,逛起來十分辛苦。30多年來,光華商場舊書店一路失守,從鼎盛時期七、八十家,凋零到現在的二十餘家,但仍是全台灣最大的一個舊書市。此外,新生南路、台大附近,是個新近興起,新舊書店雜陳的大書圈。 由蠹魚頭(林皎宏)撰寫,針對台北舊書店與舊書選薦為目標的本書,可謂是台灣迄今「唯一」一本紀錄這個逐漸被遺忘的台北文化記憶的珍本。除台北外,並旁及台灣中南部與世界各地的舊書店概況。 本書另邀請插畫新秀陳昭儀繪製12家舊書店之俯瞰線條圖,線條簡潔、富有懷舊氣氛。
  • 我与中国书店

    作者:周岩

    《我与中国书店》:信息大量电子化后,传统的图书受到挑战,现代生活方式的大量开掘,也令传统的文化接受形式有些黯然。图书,曾雄霸天下的文化产品,如今也在现代商品的冲击下有些危然自立。然而,确信者自当确信,无论人类怎样使用高科技装备自己的生活,做为纸质的图书,仍将在人类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就旨在从喧嚣的世俗浪潮中撑一根杆子,挂一面旗子,一面为纸质书的光荣史呐一声喊,一面缅怀那些从纸质书的世界打出一片天下来的雄才大杰,一面还慰安那些继续浸淫于纸质书、并将要续脉于纸质书的高人韵士们。自然,此前三联书店等诸出版前贤也已有过类似努力,我们愿与所有同好共同维护我们心灵的家园,那些永涵墨香的朴素而古老、坚韧而高贵的书的世界。 《我与中国书店》校订精良,装祯朴素,实在是内外相一,为同类书中不可多得。 爱书人没有不爱旧书的,旧书之在为中国文化续命上,或者一点不逊色于新书。而北京之旧书流通渊源既久,影响也大,它既培养了一群有见识、能做事的读书人,也培养了一批有品味、不市侩的卖书人,还培养了一批有德行、有眼光的鉴书人。本书作者就是该旧书市场影响下的读书人兼鉴书人,由他来写北京的旧书大世界,是再合适不过了。 《我与中国书店》是一部反映北京中国书店变迁的资料书。作者周岩是中国书店的前辈领异。全书畅叙北京古旧书业的历史及社会主义改造之得失,中国书店的业务活动和抢救中华文化之贡献。此外,还介绍了一些对北京古旧书业有贡献的业内人士之事迹。读者可从书中了解中国书店及北京旧书业的全貌。 《我与中国书店》,卷首收录北京师大启功先生、许嘉璐先生两位师长的文章,谈旧书铺的掌故,谈在中国书店中“淘书”的经过,读来让人亲切而向往。而书中的其他内容,则是作者以亲身经历或亲闻亲见,记录中国书店五十年的发展史,书中所记中国书店对珍稀古籍的收购和抢救,也是一段段值得颂扬的书林佳话。   书业前辈周岩先生的《我与中国书店》,不妨说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古旧书业的变迁史,书中记述了书业人员们的敬业服务精神,从孙殿起、雷梦水到张问松、郭纪森,默默地为传播传统文化立功,令人起敬。
  • 书楼寻踪

    作者:韦力

    《书楼寻踪》介绍了浙江、常熟、扬州、镇江、苏州、宁波、南京、湖南、广东、山东等地著名的藏书楼,如曝书亭·潜采堂、采衣堂、文宗阁等。
  • 书的礼赞

    作者:茨威格等

    本书辑录的八篇散文,均出自名家之手。旁征博引,说古论今,漫谈书的美好价值、书的敌人和灾难、书的保护和珍藏等等。译者叶灵凤(19O4一1975)是现代著名画家、藏书家、作家。译笔端庄、流利,富有情趣,读来不惟于茨威格等家的书林之旅中受益多端,而且细细品味译者的妙笔神韵.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 我为书狂

    作者:石涛

    《我为书狂(爱书人的痴言梦语)》是一本关于书籍的书,是古往今来爱书人的痴言梦语,他们与书共处的经验,尤其令人感动和安慰。《我为书狂(爱书人的痴言梦语)》作者将这些天下爱书之人的文字收集在这里,与有同样感受的人们共享。
  • 读书毁了我

    作者:(美) 琳莎・施瓦茨

    这本书名为《读书毁了我》的书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其实并不是对读书的控诉,它能唤起许多读书人的怀旧情感,尤其是在作者娓娓叙述童年时的读书经历时。尽管我们的童年阅读视野完全不同于它,但那种情境却仍然显得那么熟悉与亲切:“一边是文字,一边是食物,我永远不能把我反复读过的《海迪》与羊肉块和土豆泥分开。”《读书毁了我》全篇从《纽约时报》上一位中国学者的话起笔,“多读只似作茧自缚,不若信由身心开放。须时时谨防他人思想扰乱一己通畅的神思。”展开了作者对“读书”的思考。案头堆积的书山与印在薄薄纸片上的几句话,形成了鲜明对比,促使作者对“读书”本身产生了质疑和思索。
  • 猎书小记

    作者:黄俊东

    本书是黄俊东继《克亮书话》之后在大陆出版的第二本书话精选集,选自香港版《书话集》和《猎书小记》两书,以及大量未曾结集的报章专栏文字,按选文性质分为四辑:“爱书人语”、“中国书影”、“港岛书缘”和“域外书拾”。除第一辑外,其余三辑选文不再一一注明出处。编者很喜欢“猎书小记”这个富于诗意,令人浮想联翩的书名,因此这部精选集仍沿用之。
  • 清代版刻一隅

    作者:黄裳

    《清代版刻一隅》一九九二年一月由齊魯書社印行,初版僅千册。閲四年,於一九九六年三月重印八千册而止。 這其實並不是一本雕版史之類的著作。 以“一隅”命名,意即在此。不過說明原意祇是從赏鑑出發,草草巡覽有清三百年雕版成績一過,略存鴻迹而已。洪北江曾對藏書人加以品評,分為數等,而將赏鑑家與掠販家(也就是書賈)列為最下.北江是學者,自然看不起“玩物喪志”、以書籍當古董、摩挲赏玩的人物。 而《一隅》編寫的出發點恰正在此,正被洪亮吉說着了。近來版本研究者對書籍屬性有了較寬闊的看法,於學術性、文獻性之外,也顧及了藝術性。不過洪先生已不及見,是一種遺憾。 以圖錄形式著錄出版物的著作,已有多種。大抵以宋元刻為主。著錄明刻的就很少,不過一種。顧及清刻的,在《一隅》出現以前,一種都没有。《中國版刻圖錄》總算留給清刻一點地位,但寥寥數通,不成系統。 因此在《一隅》編寫時别無援據可资參考,因而造成了種種缺點。大體說來,有如下數端。 此書取材,多出自藏。而個人收書,又有種種局限。如清代皇家内府刻本,晚清局刻本,仿明代凌、閔刻書而拙劣不堪的清代套印本……之類,都為我所不取,因而書中缺少反映。 清初以迄康、乾,實為清刻由罕傳而臻極盛階段,名作如林,所收亦最多。較之中葉、晚期,顯然有頭重脚輕之勢.但實際情況如此,難以避免,祇能於此次新版中少作調整。 所選以僻書為多。大家專集近來多有影印本,因避而不收。這也不免有鼓輕鼓重之憾。新版祇能少作調整,讀者亮之。 原書採用一圖一文方式。說明往往失之過筒,且多從雕刻精粗着眼,實在也是此書撰寫初意所在。新版有所增改,少及書籍内容、書林掌故等,偶加評議,未必皆是,乞讀者正之。 道、咸以還,版刻雕工,漸趨率易,然往往有奇書秘册,失收者多。限於學力,或遇而未收,或因版刻不精而不取,滄海遺珠,亦是一憾。 今承復旦大學出版社好意,重印此書。原書製版未精,往往失真,讀者憾之。今將改作,或勝昔書.雜事叢集,勉為改定。少增新品,皆昔日匆遽成書所遺。或可一新耳目,希望讀者喜歡它。 二O0五年國慶節
  • 醉书随笔

    作者:许定铭

  • 闲谈书事

    作者:天涯社区闲闲书话

    天涯社区“闲闲书话”文章精选二,以一些爱书人淘书和读书的经历、心得和一些趣事为主题,内容丰富,趣味横生。有二辑,第一辑为“淘书记”,有关于淘书买书的乐事,有海外淘书的经历,有对旧书摊和旧书市场的怀念;第二辑为“读书记”,有读书的感动和人生的感悟。 目录 第一辑:淘书记 一年书事又阑珊(代序) 潘家园的传说 买《金瓶梅》的经历 后宫佳丽三千册 农民淘书记 买书与偷着乐 觅书苦趣 买旧书的乐趣 重逢故书 淘书是一种游戏 乱说淘书 买古籍的一点杂忆 盖着印章的书 选书,买书 错书的境遇 成都淘书杂忆 图书馆淘书 『反动居』购书呆帐 记旧书摊 淘书多伦多 冲绳的古本屋 京孤淘书日记 济南买书的回忆 在西安买书的日子 北京三日游流水帐 我在天涯买书的故事 踏雪寻书 博雅书城 交流会上买书记 云水斋购书漫录 第二辑:读书记 读书漫笔 我的『小人书』时代 『三上』读书 持刀读书 以书清心 秋雨敲窗话旧书 书与女人 胡乱谈书 读书见性三则 到处相逢是偶然 似曾相识燕归来
  • 逛逛書架

    作者:陳建銘

    一書一世界,書架即宇宙。讓我們到他人的宇宙中,逛逛! 2004年問世的《逛書架》,引發了眾多愛書人的迴響(與恐慌?)。以往談論藏書的文章,多是個人收藏經驗的紙上談兵,本書卻首度直擊,走訪作家、美術設計者、藏書家的書房,並且以圖像陳列的方式呈現「藏書」的過程與意義。 對愛書人而言,書架永遠是室內空間的視覺焦點。也因而,愛書人喜歡參觀他人的書房、留連心愛的書店、上圖書館,目標其實都是一致的:逛書架去!尤其,書架展示了關於買書讀書藏書的各種可能;不僅書架上的書籍種類,透露了書主的興趣喜好,書籍的擺放陳列狀態,更顯現了書主是否悉心照料,乃至於書主對書架材質樣式的講究,反映出閱讀伴隨的物質面向。 在讀者意猶未盡與殷切期待下,逛書架編輯小組再度出征,訪問多位主題式愛書人,參觀推理、漫畫、武術、哲學、占星、香港文學、格瓦拉、手工書、農民曆……各種類型的書架。除此之外,逛書架小組成員又跨足香港,探訪各界愛書人的書房,將港台兩地的精采書架齊聚紙上。 本書內容第一部分以類型主題出發,介紹傅博、劉康毅、韓良露、郝廣才、JOJO、辜振豐等人的主題書架;第二部分為遠征香港的採訪成果,實地拍攝作家蔡瀾、深雪、蔡珠兒,影人翁維銓、編輯人麥成輝等的書房。專文部分,特別收錄符號學大師艾可(Eco)論述亞歷山大圖書館之專文〈書的未來〉,並有延續《逛書架》的〈圖說書架簡史〉,與顏忠賢手繪〈理想書包:一種小考古學〉。逛完前次的書架後,這次再一起逛逛書架吧!
  • 读书与藏书之间

    作者:辛德勇

    目录 自序 书肆记游 书肆记游 卖书人徐元勋 牛头、鸡肋与狗屎——闲说旧书市上捡漏儿 津门得书偶记 在斯堪的纳维亚买旧书 大东购书漫记 紫霓白雪,五色纷若——2005年嘉德公司古籍善本春拍漫览 书衣题识 全祖望《经史问答》万氏刻本缀语——兼谈上海古籍出版社本《全祖望集汇校集注》 关于《都门纪略》早期版本的一些问题 吴瑭《温病条辨》稿本题记 《江省图》与徐霞客的神话 述石印明万历刻本《观世音感应灵课》 海内孤本嘉靖刻《定山先生文集》残帙 《渔阳山人诗合集》与《渔阳精华录》的面世背景 丁晏批本《渔阳山人精华录训纂》 记南明刻本《西曹秋思》——并发黄道周弹劾杨嗣昌事件之覆 舆人之诵——《诗板臆论》随笔 迷离帆影楼——对读《帆影楼纪事》与《自反录》 新社会里的旧诗刊——《乐天诗讯》 倒霉的出版家——漫说英文版《当代中国的政治设置》 书山问路 研治古代文史的必备入门书籍——读黄永年先生著《古文献学四讲》 中国古典目录学中史部之演化轨迹述略 谈清人著述的目录与版本 《清人别集总目》书后 《宋版古籍佚存书录》序 自序 我是一个从故纸堆中讨生计的人。不是转贩旧书,而是在古人写下书籍的字缝里找文章做。 既然读书,就需要买书。近十几年,因为买旧书的缘由,时常会接触到一些藏书家。在藏书家的眼里,我多半算得上是个专业的“学者”,买的书也只是学者必需的“用功”的书籍,与藏书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可在一些学者看来,像我这样胡乱买旧书,又似乎是与学术毫不相干的事情。礼貌一些,会说这是在收藏书籍;不客气地讲,就是“玩物丧志”那句现成话。非驴非马,被每一条正道上的人,都视同蝙蝠。可见,虽然同样是以书为侣,但是在读书与藏书之间,似乎存在着很大的间隔。我祖居东胡故地,借用西汉时东胡人的话来说,也可以将这一中间地带,称之为“瓯脱外弃地”[1]。 然而,若要对读书与藏书,分别给出确切的界定,却并不容易。譬如,你可以说,读书者买书只为方便阅读,不需要考虑诸如品相、版本等书籍外在形式上的差异。但是,并排放上两部内容和印制形式完全相同的书籍,一部油污水渍,蓬头垢面,另一部则触手如新,墨香袭人,恐怕天下所有“读书”者,都要选择后一部。又譬如许多自命为“读书”的人,会以为藏书者类皆束书不观,纯粹是把书籍当作古董和艺术品来装点门面。可是,其实从来就没有根本不读书的藏书家。藏书家对书籍的内容,大多各有不同的偏好,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只不过你有你的读法,他有他的读法,他可能只是茶余饭后,把玩赏鉴,同时悉心品味书籍蕴涵的文化内容与其形式之美,并不像以读书为职业的那些人,一定要通过看书来写东西、谋衣食而已。 如此说来,在读书与藏书这两大界域中间,应当还存在着一个很宽泛的过渡地带。不仅是我,其实很多需要常年读书的人,都是处在这一地带的不同位置之上。近年济南齐鲁书社办了一个讲藏书的刊物,名为《藏书家》,实际上在上面写稿子的人,多半是既读且藏,或者说是因读而藏,读而后藏,真正称得上藏书家的作者,只占其中很少很少一小部分。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当藏书家,以后更不会有这种念头。严格地说,买书只是为了读书,为了更方便地读书,更多地读书,也为使读书变得更有趣味,更多一分惬意。 上学受教育,老辈的说法叫念书;书面化一些的词汇,便是读书。小学和中学,应当好好启蒙打基础的时候,正赶上了所谓“十年动乱”,在学校,非但不能像现在一样“正规”上课受教育,反倒是时常要代替家里有事的老师给同学“讲课”,于是,就养成了我自己读书的习惯。自己阅读,随心所欲,找想看的书,这样,自然而然地也很早就滋生了跑书店买书的嗜好。当然,像那个时代大多数孩子一样,手头儿能够省下来的零花钱有限,能买到的书,自然也极为有限。 少年时代购得的书籍,历经数度移徙搬迁之后,都早已不见踪影,只记得读的最多的是李瑛的几本革命诗集。虽同样是用分行的句子,来图解那个时代的政治意象,但李瑛的诗似乎很讲究节奏和韵律。直到现在,我读新诗,还是很看重这一点。另一部印象深刻的书籍,倒是古代文献,名为《何典》。印象深刻,是因为书名奇特,好记,至于这部书的内容,直至今天,也没有好好读过。这反映出,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显露了聚而不读的“藏书”倾向。 1977年考上大学以后,开始有明确目标地搜罗专业所需要的书籍。高考时本来报考文科,却阴差阳错地被录取到理科。既要满足读文史书籍的欲望,又要适应念理科的需要,欲求者甚广,而从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购书款项却依然有限,故所得而求之者甚寡,在书店里还是翻看的时间很长,买下的书籍很少。不过,外界条件的抑制,反而愈加强化了内心购书的奢望。 在大学本科时期,值得一提的是,似乎有了一点儿贴近藏书家的购书路数。这就是不问喜好与否,以及是否都用得上,成龙配套地购买某一系列的书籍。其中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就是现在藏书者通常称之为“网格版”的那一种绿底黄色网格封面的版本,我是见一本,收一本,基本收齐了当时已经出版的所有品种。又如旧期刊,一本一本地配齐了自创刊号以来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地理知识》发行量大,配齐并不太困难,但《地理》是20世纪50年代发行时间很短的地理学中级刊物,介于高端的《地理学报》与普及的《地理知识》之间,上下不靠,存世无多,为配齐它,耗费了我很多个周末。不过大学毕业以后,由于购买必需专业书籍的巨大吸引力,再也没有这样刻意按照出版的系列来购置书籍,从而也就在这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上,脱离了通往“藏书家”的路途。 不过,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我逐渐体味到在购书过程中寻寻觅觅的乐趣。觅书的乐趣,本来主要体现在搜寻旧书、旧期刊的特殊体验之中。但在那个新书发行渠道还很不通畅的年代里,除了周末常去旧书摊儿寻觅需要的书刊之外,我还有另外一种觅书的途径,这就是通过征订书目,找寻即将出版的新书,向书店预约定购。 回想起来,至今我仍然对当时哈尔滨市南岗新华书店负责预定图书的那一位女士,心存敬重和感激。数年之间,这位店员为我定购了许多书籍,其中包括现在还一直使用的《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丛书。特别令我感动的是,其中有一些书,整个哈尔滨市,因为只有我一个人预定,所以,书店竟为满足我一个人的需求,特地从出版社订进了唯一的一本。例如由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气候研究所编辑的《全国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文集(1978年)》,就是这样,在《科技新书目》上看到出版消息后,由这家书店代为订购,买到手中的。像这样专门的书籍,除了北京、上海,当时在其他地方,是很难买到的。等到我读了研究生,专门学习历史地理学之后,直至今日,一直为能够拥有这本论文集而颇感得意。后来徜徉于南北各地旧书摊肆,却始终没有遇见过这本文集,也就更为感激专门为我预定书籍的这位店员。 各个专业,都需要读书,但从事历史这一专业,似乎需要比其他专业读更多的书。当然,更准确地说是浏览更多的书。这一方面是因为历史专业所读的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读法有些特别,并不是逐字逐句的阅读,只是走马观花,了解一下大概内容,日后做专门研究需要时,再仔细阅读,或是查找一些有用的资料;另一方面,是因为从事历史专业,不管学术进展到什么地步,出现多少新知识,得出多少新结论,对每一个具体问题的研究,依然需要立足于原始资料,一切从头做起,去读很多代以前学者早已读过的书籍,而不像其他很多学科,新知识随时淘汰老知识,有了新著述,就可以扔掉老书不用。历史学研究用书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干这一行的人,往往需要在书斋里储备很多很多的书籍。 大学毕业以后,接着读研究生,由理科转入文科,进入历史学领域。因为有了比较具体的专业,读书的范围,也变得非常具体,而购书的数量,则基于专业的需求,开始大幅度增加。当时买书,几乎纯粹是为了实用,丝毫没有考虑过兼顾阅读与赏玩。不是没有这样的意愿,而是尚且无力顾及于此。 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业师黄永年先生从北京琉璃厂古籍书店,为单位购买了一批古籍,其中有明末刻本钟惺、谭元春评点《水经注》,价格80元。这是古代地理学名著,因我学习历史地理专业,先生特地指点说,此书价格不贵,书店另存有同样一部,可以考虑买下。但我当时正处于贪婪地扩充存书数量的阶段,根本没去考虑。现在,这样一部书的售价,至少要在5,000元以上,结果同样还是不会考虑将其收入书囊。当时为集中力量,购买专业文史典籍,竟毫不吝惜地让出了几乎全部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书籍,从此以后,便不再购买这一类“闲书”。 不管读书,还是买书,我都受到业师黄永年先生的直接点拨和影响。先生是当今第一流的版本目录学家。读研究生,入学伊始,即师从先生学习目录学。先生的讲授,为我打开了广阔的学术天地,诱使我想尽可能有所涉猎。多年来购书博杂不一,与所从事的狭小专业相比,或许稍显泛滥无归,即缘自于此;并非像一些朋友误解的那样,只是出于收藏书籍的目的。不过,先生博闻强记,过目不忘,做学问,并不主张买太多的杂书,甚至反对抄卡片、记笔记。无奈我生性驽钝,记忆力低下,一部书常常反覆读过,仍然留不下多少印象。这样,在使用史料时,需要反覆核查,完全靠去图书馆借阅,远水解不了近渴。为此,才不得不尽可能多购置一些书籍,以备稽考。 只是学海无涯,而一个人的生命和精力毕竟十分有限,买下的很多书,根本顾不上看,有些书甚至终此一生,恐怕也无暇一览。得荃而忘渔,这便与购书的初衷相背离,难怪要被一些人视作“藏书”了。事实上,在文史专业从业人员,以及文史爱好者中间,类似我这样胡乱买书而又束之高阁的人,比比皆是,我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员。 由为读书而购书,却在不知不觉中已向“藏书”的方向偏倾,这便使得我与书籍的位置关系,逐渐介处于读书与藏书之间。买书一多,似乎也必然如此。当今各地评选“藏书状元”,普遍把拥有书籍的数量,作为衡量藏书家份量的指标,看来也有一定的道理。 其实,就“藏书”的实质内容而言,除了赏玩古董或存而不用的涵义之外,专业人士搜集的某一方面的书籍,虽分拆来看,平平常常,但花费多年心力精挑细选聚拢到一起,最终其本身往往就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收藏。很多图书馆的学术特藏,就是由此构成。不过,这种意义上的“藏书”,只是聚拢书籍形成的一种自然结果,而不是它的出发点和聚书的过程。即使按照这一意义来讲,我收存的书籍,严格地说,恐怕也还算不上是“藏书”,只能说是略微形似而已。这是因为我拥有的书籍,内容过于杂乱,没有特别着意搜罗某一类书籍,包括我赖以吃饭的专业历史地理学。没有学术价值或是派不上用场的专业出版物,我丝毫没有兴趣,而是否具有独特的类别取向,应该是判别所有收藏和收藏家的一项基本指标。 在目录学方面,是黄永年先生授以目录学,从而引发我广泛购求各类文史典籍的欲望;在版本学方面,则是倒转过来,由于购买古籍旧本,需要求教于先生,始逐渐习得一些版本学基础知识。由于顾虑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实物,当初在西安读研究生时,听黄永年先生的版本学课程,只上了两堂课,便偷偷开了小差。幸蒙先生偏爱,没有怪罪。上个世纪90年代初,转迁至北京工作,在琉璃厂、海淀等中国书店的店面里,可以经常随意翻看古籍。当时古籍的价格,尚且不甚昂贵,不知不觉中便诱发出购买古刻旧本的欲求。于是,从实用的石印本、影印本和书市上一元钱一本的零篇残本开始,试探着摸索购买一些线装古籍。一边学,一边买,十几年下来,竟也积累了上百部古书。 很多没有买过古书的人,往往把购买或存有古书,理所当然地视作藏书。其实这是很表象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线装书籍,都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比如有些清代乃至明代的破烂刻本,其收藏价值,甚至还远不如现在新出的洋装书。从收藏的角度看,这里边有很多讲究。 我买下的线装书,有一小部分,完全是供一般阅读使用,与买洋装新书,出发点没有什么差别。譬如《读史方舆纪要》,当时买不到中华书局印制的洋装本,只好买了一部线装石印本来用;《天下郡国利病书》,也是因为一直没有新的标点印本,便购置一部影印线装的《四部丛刊》三编本。至于其他大多数书籍,则确实不同程度地具有一定收藏价值,勉强可以看作是一种收藏。 不过我的这种收藏,仍然与一般意义上的藏书家略有区别。这就是正宗藏书家特别看重的精美版刻佳品和流传有绪的名物,我基本上一无所有,搜罗书籍的着眼点,仍是书籍的内容而不是外在形式。在书价相对低廉而可以接受的大前提下,一重稀见,二重独特的史料价值,三重相对少见的学术名著,最后才是考虑版刻或印制的艺术价值。这还是典型的读书者的立场,其实是扩展到版本领域的目录学视角。如此说来,我买线装古籍的实质目的,依旧还是读书。这类书籍,可以更多地满足我阅览孤本秘籍的好奇心,也能够在阅读使用的同时,一并领略古籍版刻之美,使阅读历史文献,变得更为享受。其实,以读书求知为职业,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享受,许多人因过于看重功利的目的,而把读书弄得苦楚万分,实在是一种“异化”。 同样都是购买线装古籍,路数却是各有不同。我购买线装古籍和其他旧书,始终遵循一项重要的准则,这就是人弃我取,不与他人争强竞胜。这客观上是由于实力有限,不具备相应的资格;主观上是生性不喜欢凑人多的热闹,就像做学问也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和选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去做一样。 藏书是一件自得其乐的事情,藏书家则是一帮自我陶醉的家伙。他们不大在意别人另找其他的乐子,这是不是合乎“道儿”上的规矩。再说,和所有行业一样,少一个同行,就等于少了一个竞争的冤家,有百利而无一弊,管它作甚呢?我的乐子,藏书家们虽然看不大懂,却依然很礼貌地认可为一种另类的收藏。 这样,通过古籍的收藏,由读书而转入藏书,使得我在读书与藏书之间,似乎又进一步向藏书一侧有所偏倾。不过,我所拥有的这类古籍,数量实在太少,在我一万多册书籍的总数当中,微乎其微,改变不了总体构成的性质;同时,书籍的种类,又杂七杂八,经、史、子、集,明版清版活字,抄本写本稿本,样样都有一点儿,又哪一样也不成体系,虽然可以算作收藏,却怎么也达不到藏书家的标准。 藏书家有理由也有权利只赏玩而不认真阅读藏储的书籍,或者是拿藏书作文章;读书人则应该在阅读中发掘所存书籍的价值和意义。既然是从阅读角度购买的书籍,我在买下古籍旧本之后,都要尽可能品味梳理一下这些书籍的内在蕴涵。本书“书衣题识”部分,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心得和感想。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古刻旧本之外,我还曾买下过很少很少一小部分外文珍本书籍和较为稀见的晚近书刊资料,书中对此也有所涉及。 整个这部分内容,有些是做了比较深入的学术性考述,有些只是随意铺叙一时的想法;加之书籍的内容,差别很大,我对每一种书籍的讲述形式,便是各随其宜,并没有追求统一的写法。所谈到的书籍,单纯就版本而言,多不值一提,正宗的藏书家,难免讪笑。书箧中值得挖掘利用或是分析介绍的稀见古籍以及文献资料,还略有一些,以后有合适机会,我将陆续撰文,公之于众。 买书本是为阅读或者收藏,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寻觅旧书本身,却很容易转变成为一种独特的消遣和享受。借用一位西方藏书家的话说,这是一种浸透于血液之中的诱惑。正因为如此,搜罗书籍的这些怪人,往往会津津乐道个中的奥妙与情趣。我生性懒惰,在游山玩水这一点上,如同业界内写《水经注》的老老前辈郦道元一样,“少无寻山之趣,长违问津之性”;不管走到那里,逛旧书店、旧书摊儿,浏览和寻觅旧书,差不多成为最主要的“游览”项目。本书“书肆记游”部分,便是记录我访书阅肆的一些经历和观感,以之与同道者交流。其中有些文章,是应人之约,命题而作,有索稿者特定的要求。当然,讲述的具体内容,依然完全出自我本人的看法。 不管读书,还是藏书,都离不开目录学和版本学知识。本书“书山问路”部分,是我学习版本目录学的一些体会和认识。这两门知识,看似简单,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微言大义,一切玄机禅语,对之都难以施展。因此,一些人往往将其视之为“小道”,不屑于略为措意。实际上,这是一片广阔无边的森林沧海,要想掌握好这些内容,很不容易,需要日积月累,博闻多识。以我涉学之浅,所说必然会有很多疏漏和谬误,连同本书其他内容一道,衷心希望能够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教。收在这里的文章,有些曾在刊物上发表过,在这里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和润色。书中所附书影,除评述拍卖一文外,均摄自本人藏书。 2005年6月9日记 [1] 瓯脱:《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汉时在东胡与匈奴的居地之间,“中有弃地,莫居,千馀里,各居奇边为瓯脱。东胡使使者谓冒顿曰:‘匈奴与我界瓯脱外弃地,匈奴非能至也,吾欲有之。”三国时人韦昭,释此瓯脱为“界上屯守处”。
  • 最有影响力的书

    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

    本书为《书评周刊》100期内容精选,包括两年来内地重量级作家访问以及争议性作品的书评、难能一见的海外作家访谈和重量级海外作品的评论文章等,同时还有100周特色鲜明的“《新京报》内地图书排行榜”。通过这份大众阅读的“晴雨表”,读者可以清晰看见两年来出版的不同流变以及阅读趣味的微小变化。
  • 满堂花醉

    作者:沈胜衣

    就像一只在书房潜泳的水鸟,每次游出水面,抖落点点滴滴的水珠,乃有了这些光彩剔透的“沈郎文字”。这一本所写的,更是作者的“心水”――沈郎最为心醉的文人作家。 书里面的人,都是才情四溢,成就卓著的饱学之士,却大多有着温和的性情,寂静的际遇;虽然他们中有的面对俗世锋芒凌厉,有的成了公众人物,但是沈郎所注重的,始终是他们沉吟的那一面。他们是一道道悠扬的流水,幽幽地安守着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