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小說

  • 野孩子

    作者:張大春

    大頭春三部曲結尾,但是一個只有開始的故事。因為後來那些悲慘的事我們都知道了——一開始,誰並不知道,尤其讀者,這是全書唯一的簡單陷阱。
  • 異鄉客

    作者:Gabriel García Márqu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奎斯的这一本《异乡客》不同于一般小说集,书中的十二个短篇都以流落在欧洲的拉丁美洲人为主角。在情节背后有一只隐形的手带领我们穿行过战后民生凋敝、古意盎然的欧洲,穿行过马奎斯青年时代的旅欧岁月。《异乡客》这本书会让读者感到马奎斯是一个很会说故事的作家,而且不只是会说故事而已。 目录 译序 前言 十二个故事缘起 总统先生再会 圣者 睡美人与飞机 卖梦的人 我只是来借个电话 8月幽灵 玛丽亚姑娘 十七个中毒的英国人 北风 富田比士小姐的幸福暑假 流光似水 你滴在雪上的血痕 附录 马奎斯的小说与电影
  • 異鄉人<新潮文庫265>

    作者:卡繆

    一九四零年六月,納粹軍鐵蹄蹂躝橫掃巴黎。卡繆潛入巴黎,在「戰鬥」組織內成為反抗極權的地下份子。「異鄉人」完成於此年,隔了兩年由迦里瑪爾書店出版,甫一問世,立即轟動。卡繆自此聲名大噪,與沙特同為法國文壇不朽的兩顆明星。 「異鄉人」記述一個僑居阿爾及爾的法國青年莫梭在灼熱的海灘槍殺了一個阿拉伯人。但由於出事前,他的母親死在養老院裡。莫梭在其母埋葬的翌日,即前往海濱,並與女友瑪莉發生關係。法院即根據他在亡母靈前的冷漠及後來遊蕩的行蹤,判斷他本性惡劣,宣判他的死刑,莫梭由於覺得人生苦悶乏味,無法肯定其生存的價值,所以,在法庭上並不熱心為自己辯護。莫梭在獄中等待上斷頭台的日子,為了減低寂寞的感覺,他甚至希望行刑的那一天,有一大群民眾來看熱鬧,共以咒罵的怒吼,歡送他歸去。
  • 名字的玫瑰

    作者:董啟章

    「你說《名字的玫瑰》命名來自Umberto Eco,我郤情願相信它來自一種普通的迷惘,因而也是十種普遍的領悟--從名相錯混和「語言的轉向」中進出迷宮,迷中有悟,才有如此這般的種種書寫。」------明報 「《名字的玫瑰》是漸成大名的董啟章的「少作集」,十篇短篇收成一本書,由他再「命名」,再完成背後更豐富的意義。」------快報
  • 鈴璫花

    作者:陳映真

    陳映真是當代最優秀的小說家之一,海內外歷來各項文學經典評選,均名列前茅。陳映真的文字獨具魅力,思想層次分明,所有作品都在他不移的理想主義、使命感、和廣大的同情所規範下成型,將社會、人性、和歷史的問題,以動人的故事娓娓道出,感人肺腑,睥睨時代風潮趨向。陳映真已有十四年未曾出版小說新作,《忠孝公園》是他停筆多年之後的最新力作,寫出當前台灣及時代淵源的種種複雜情節,令人深思。作者並將其所有舊作,重新審訂校正,合為《陳映真小說集》共六冊,由洪範以全新雅致的面貌隆重推出。
  • 橋上的孩子

    作者:陳雪

    本書是年輕小說家陳雪首部自傳體長篇小說,她第一次將過去作品中片段透露過的坎坷成長經驗,貫串起來,一方面回憶隨父母在夜市擺攤叫賣衣服、母親離家數年暫代母職照顧弟妹、父母投資失敗為債務所逼、居無定所......種種不堪的艱困生活;另一方面則描述大學畢業後求職無門,一度在色情KTV工作,後來又不得不回到家人身邊以批發手錶維生......種種彷徨失措的經驗;然而即使在困窘的環境中她仍選擇逃離家庭、逃離情人,蟄居陌生大樓專心寫下自己的故事,試著由不斷的反覆述說中,逐漸找回失竊的身世、空白的記憶......
  • 傅科擺

    作者:安伯托•艾可著,謝瑤玲譯

    本世紀最震撼的問題小說,暢銷歐美•全球最高評價的典範鉅作三個米蘭出版社的編輯,偶然間得到一則類似密碼的訊息,是有關於幾世紀前聖堂武士的一項秘密計畫。三個人平常受夠了各種怪力亂神的編務工作,一時興起,突發奇想,便決定自己來編造這個超級『計畫』。 他們把各種各樣的資料輸入一台小名『阿布』的電腦中,然後把歷史上每一椿無法解釋的神秘事件都歸因於聖堂武士的『計畫』。從遠古的巨石到深奧的植物智慧,從永生不死的聖日耳曼伯爵、隱秘的薔薇十字社到巴西的巫毒教,反正每一件事都跟聖堂武士脫不了關係。他們並得意地預言聖堂武士『計畫』的最終實現--即征服整個世界,已經迫在眉睫了! 他們樂此不疲地大開歷史玩笑,直到原本的『遊戲』竟似乎『弄假成真』,直到神秘莫測的『他們』突然出現爭奪『計畫』的細節,直到開始有人一個接一個莫名地失蹤...... 作者簡介 安伯托•艾可 生於一九三二年,義大利亞歷山卓亞人。他是當前極負盛譽的記號語言學權威,也是知名的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評論家和美學家。現居米蘭,執教於波隆納大學,研究範圍從聖湯馬士•阿奎納到詹姆士•喬伊思到超人,極為廣博,發表過十餘本重要學術著作,包括著名的《讀者的角色──記號語言學的探討》一書。《玫瑰的名字》是他的第一本小說,在一九八○年出版後,立刻博得各界一致的推崇和好評,不但得法國和義大利最重要的文學獎,亦襲捲歐美各地的暢銷排行榜,銷售量迄今已逾九百萬冊,並被翻譯二十四種語文。日本的譯者河島英昭氏更窮極七年的時間,歷經無數次的修稿翻此書,由此可見艾可作品的分量。儘管第一本小說便獲得了非凡的成就,他卻遲至八年後才再出版第二本小說──《博科擺》,一如各方所預期的,這本書再度在歐美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成為最熱門的閱讀話題。
  • 帕洛瑪先生

    作者:Italo Calvino 伊塔羅.卡爾

    本書為卡爾維諾生前出版的最後一本獨白小說,是其最具盛名的經典代表作。書中透過帕洛瑪先生的代言,將卡爾維諾的人生哲觀做一清楚鮮明的敘述,其文學價值崇高,將小說拉高到語言哲學、記號學及人類學的層次。並且行文不著雕琢痕跡,敘述他(帕洛瑪先生)觀察事務的方法、觀察後的連想,最後將兩者拉高到理念層次,心靈獨白與自我詰問,綜合成卡爾維諾的心靈傳記,留給後人得以理解他的軌跡。 全書共分三章:1、帕洛瑪先生的假期;2、帕洛瑪先生在城市裡;3、帕洛瑪先生的沉默。其標題的1.2.3.不論位於第一或第二、三位數,除了純粹的順序意義外,也對應了三個主題範圍,三種經驗和探究,依其比重呈現在本書的每個部位。
  • 生活在他方

    作者: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

  • 底層的珍珠

    作者:赫拉巴爾 Bohumil Hrabal

    十二個故事,宛如深夜時坐上夜行列車,隔壁的乘客無止盡地絮語:親人、街坊鄰居的閒聊,以及小鎮上的人們。他們的對話有種溫潤的色澤,聽著聽著會不知不覺安心的睡著,彷彿置身溫暖且昏黃的童年,餐桌上懸著燈泡,母親正在上菜。一個單純到美好的世界。在其中生活的人們如此樸實,貼近某種對生命原始的想像。鋼鐵廠工人、廢紙回收站職工、保險員、教堂看門人……有人享受急馳在路上的樂趣,激憤時想拿槍殺了自己;有人老去了還舔食著生命歡愉的原味,有人會為了難以表達的情緒,而突然撕裂襯衣,將心胸裸露----他們的七情六欲,是天雨初晴後的爽朗。這些是赫拉巴爾深深愛著的人們。他在他們身上,看到了用鑽石鐫刻的哲學家所思考的東西,看到了隱藏在人性深處的珍珠。他以獨樹一幟的語流,呈現了他們獨特的美。這是赫拉巴爾專屬的語言,也是捷克底層生活發出的微光。
  • 白噪音

    作者:Don Delillo

    ◎聯合推薦 保羅.奧斯特 菲利普.羅斯 戈馬克.麥卡錫 馬丁.艾米斯 喬伊斯.奧茲 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美國當今最偉大的作家 --唐.德里羅體現人類生存恐懼不朽巨作! 大師名作繁體中文版首度問世! 南方朔專文導讀! 不可思議的偉大著作--全書文句幾乎都已被美國文學著作、大眾媒體、學術界廣泛引用。 在那個荒謬的夜晚來臨前, 我從不覺得惡夢如此真實, 死神的利刃如此冰冷接近…… 「我們誰會先死?」這是我和妻子最常討論的問題。 雖然我已經結了五次婚(有兩任還是同一個女人),但我和妻子的感情十分融洽,各自生的四個孩子們也都還小(因而家庭日總是十分尷尬),死亡的距離仍然遙遠。不過,我和妻子都希望自己能比對方早死,不想成為被獨自留下痛苦的那個人。 只是在深夜,我時常滿身大汗地驚醒,看見時鐘的數字總是奇數,心中就會湧起莫名的恐懼,對那些我所未知的經驗、感覺,或無意識主宰人類的力量。它們能用一個名詞概括表達嗎?例如「死亡」? 我以為樂觀的妻子會比我堅強(因為她說過想先死),但沒想到的是,她竟然會以我意想不到的方式,來對抗她所謂的「恐懼」…… 《白噪音》是唐.德里羅奠定文壇地位的重要之作,從1985年出版至今,始終被視為呼應現代人處境最經典的文學作品。它描繪出這個世代的人受到媒體、污染等各種有形無形的壓迫,甚至死亡恐懼的威脅,以至於做出荒腔走調的行為。然而,它的故事卻相當平易近人,獨特喜感的對話與極富意涵的文字更是擄獲了數個世代的讀者。研究者鑽研它,青年學子閱讀它,創作者受其影響、啟發,廣大讀者更藉由它的字字句句來抒解心靈的困頓。 「攻擊了我們這個一板一眼年代的扭曲和混亂的聲音。」 --英國文壇教父/馬丁.艾米斯 《白噪音》更是在這個迷亂的世界中,我們需要憑藉走下去的一部不朽巨著。
  • 挪威的森林(上)

    作者:村上春樹

  • The Fall of the Pagoda

    作者:Eileen Chang

    Eileen Chang is now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modern Chinese writers, though she was completely erased from official histories in mainland China. These previously unpublished, semi-autobiographical novels depict in gripping detail her childhood years in Tianjin and Shanghai, as well as her student days in Hong Kong during World War II, and shed ligh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hood in her other novels.
  • 險路

    作者:戈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

    ◆入選2005年《紐約時報》百大好書! ◆2008年原著改編電影《險路勿近》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四項大獎! ◆影響未來100年小說《長路》(電影《末路浩劫》原著)作者戈馬克.麥卡錫創作原點! 在這法條、紀律、正義淪喪的世界,面對毫無道理、緣由不明的兇徒、惡意和殺戮行為,我們能否保有足夠的善念去抵擋?能否以絕對的勇氣來保護所愛的人? 戈馬克.麥卡錫的《長路》外冷內熱,它深情敘述:外在世界縱然冰冷絕望,內在核心卻點了一盞不滅的溫暖之火。《險路》卻丟出了截然不同、外熱內冷的吶喊:我們該如何面對巨大的誘惑、自身的貪婪?如何應對外來的邪惡、內在的恐懼? 麥卡錫運用簡潔文字所建構的畫面緊湊逼人,每翻開下一頁,便顛覆你所有猜想,字字句句迴響關於人性極致的洪鐘般的叩問…… 羅倫,一個如同你我的凡人,難以抵抗誘惑,時常想與上天一賭自己的運氣。 齊哥,一個原則分明、堅持殺戮也有其哲學思辯的變態殺手,所到之處不留活口。 一絲善念演變成難以挽回的錯誤,一場獵殺之戰就此在美墨邊境上演。 老警長貝爾即使力不從心,卻無法拋棄一心想守護的人民。孤單無援的他是否真能穿透深沉恐怖的血幕,將善念的火炬傳予後人?
  • 我的喬治亞

    作者:西西

    一名喜愛娃娃屋的女子,在尋覓組屋配件的過程中,展開遨遊古今的聯翩浮想;在精巧細緻的間隔與角落,故事與人物隨處綻現…… 寫作、旅遊之外,觀賞及蒐藏「娃娃屋」(玩具屋、袖珍屋、模型屋……)亦是西西的重要嗜趣之一,多年來更親手打造、裝配心目中屬於自己的理想娃娃屋。為了符合這座十八世紀英國喬治亞風格的屋子,西西研究了大量當時生活情境的歷史素材:建料、裝潢、擺設、服裝、日常用物、文化習俗……等,鉅細靡遺,潛心製作。 《我的喬治亞》是西西又一新人耳目的長篇小說,以構製一棟十八世紀英國喬治亞時代的「娃娃屋」為題材,探索當年建築、家具、擺設之種種特色,更深入刻繪居住人的生活點滴,擴及當時的風土人情,歷史故事。 在「喬屋」的裡外,真實情境與虛擬角色錯綜交會。西西以她創新的藝術佈局和敘述,讓讀者分享她的豐富知識、靈慧巧思,和生活樂趣。
  • 麥田捕手

    作者:沙林傑,賈長安譯

  • 再給我一天

    作者:Mitch Albom

    中年男子查理,本是職業棒球選手,由於受傷而不再能馳騁於運動場。此後他謀生不順,個性變得乖僻難纏;他自暴自棄,終日酗酒。妻女離他而去。當他得知獨生女連婚禮也不要他參加,他覺得自己被打碎了。他決定自殺。 他在一個靈異般的情境裡與死去的母親重逢。他回到老家所在的小鎮,陪母親渡過了一天。這一天,很平常;這一天,卻也很不一樣,因為,母親終於說出了那個祕密。 父親當年為什麼要拋下他們,離家出走?這個問題像一個不曾痊癒的傷口,在查理心中淤著血。而今,這個祕密像煙一樣浮出,遮住了天空,他震驚也茫然——在今生與來生之間的某一個地方,查理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母親,得知了母親為家庭所做的犧牲。 查理努力記住他在與母親重逢那天所得到的溫柔和理解,把他以為已經破碎的生命重新拼湊起來。查理重新活了一次。 意外與母親相聚的這一天,讓查理懂得了什麼叫「家」。家,不需要你講道理,只需要你理解,接受,然後,愛。
  • 馬奎斯小說傑作集

    作者:馬奎斯

    賈西亞˙馬奎斯為一九八二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被評為拉丁美洲最有影響力的作家,是四個已獲得這項榮譽的拉丁美洲作家,中第一個哥倫比亞人。 他的作品永遠為弱小貧窮者請命,反抗內部的壓迫與外來的剝削。這本「馬奎斯小說傑作集」(沒有人寫信給上校)在結構與內容上都是最突出的小說,文字技巧極高,有些句子的幻想與靈性誠如諾貝爾評審諸公所說:幻想揉合了現實的獨特風格,且把寫實主義帶入了新的境界;就思想而言,文中反極權與反獨裁的筆觸非常銳利。 最特殊的是,故事曲折得讓藝術小說也在這方面做了個非常苦澀面貌的示範,而可以把通俗小說讀者拉回來看藝術小說,因為它提高了藝術小說的可讀性,使讀者感覺非一口氣讀完不為快。這本集子各篇曾分別在各大報副刊以巨大版面刊出,引起極大震撼與迴響。
  • 血色童話

    作者:Lindqvist, John Ajvi

    ◎一本以鬼魅和血腥包裝的純愛小說。 來自破碎家庭、在學校又遭受霸凌的男孩,遇上了以孩子軀體活了兩百多年的吸血鬼;一個靠偷竊與幻想化身為殺人魔來尋求解脫,另一個被詛咒似的、長年來不得不殺人吸血以求存活。兩個寂寞的靈魂,因為愛而發展出情誼,也為了活命而同盟。 本書以恐怖小說之姿,榮獲瑞典「拉格洛夫文學獎」。另獲得挪威的最佳小說獎,及入選瑞典電台文學獎。 作者約翰‧傑維德‧倫德維斯特是瑞典最受歡迎的恐怖作家,首部作品即驚豔整個歐洲文壇,並被譽為最能與史蒂芬‧金相提並論的作家,有「新史蒂芬‧金」之稱。倫德維斯特的作品皆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及改編為電視劇及電影,並被媲美於國際級頂尖作家惠利‧史崔柏(Whitley Streiber)、波比‧布萊特(Poppy Z. Brite),以及安娜‧萊絲(Anne Rice)等人。 本書改編成電影《血色入侵》,上映後引起國際間多方迴響、橫掃各大影展獎項,也是2008年金馬影展的大熱門片,票券在短時間一銷而空,引起網友們熱烈討論,也促使片商決定引進,即將在台上映。《柯洛弗檔案》製片J.J. 亞伯拉罕以天價搶購美國重拍版權,預計2010年上映。 「奧斯卡,如果我不是女孩,你還會喜歡我嗎?」─依萊 沒人注意到這對入住布雷奇堡小鎮的詭異父女。那年是一九八一年秋天,郊區小鎮的生活一如往昔。醉漢在中國餐館裡遊晃,警察忙著掃毒,母親在超市工作,大家都哼著當今最流行的歌曲。然而,隔壁小鎮華倫拜突然出現一具血液乾涸的青少年屍體,流言開始紛傳:小鎮出現了殺人獻祭的可怕事情。沒人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十二歲的奧斯卡希望這場屠殺能持續下去,尤其最好降臨在那些日復一日欺凌他的同學。 奧斯卡對這些謀殺案異常的著迷,幻想著自己化身為新聞報導上的殺人魔,拿著刀毫不留情的朝那些校園惡霸身上猛刺。但有一天,他的生活起了變化。隔壁搬進了一名女孩,這女孩從沒見過魔術方塊,但卻能一次就解出答案。依萊有著細緻的五官,皮膚質感猶如絲綢,與奧斯卡同年,講話口氣卻很老成;在寒冷的冬天,身上只穿著一件薄薄的粉紅色線衫,還不時散發出腐敗似的臭味。依萊有個祕密,她的靈魂永遠凍結在孩童的身軀內,還必須靠嗜血來維生。奧斯卡和依萊,都是受害者,雖然受害方式不盡相同。正因如此,他們出乎意料之外地,成了好朋友。也因此,他們相依相守,為了活命。 這是一本發生在瑞典郊區小鎮的吸血鬼小說,揉合了愛、報復、血腥,還有寂寞的本質,將吸血鬼的獠牙戳進前所未有的領域。作者在全書中營造的陰鬱寂涼的氛圍,令人歎為觀止,讀來時而悲傷鼻酸,時而心驚膽跳,事後更是回味不已。與其說《血色童話》是一本恐怖小說,不如說它是一本以鬼魅和血腥包裝的純愛小說。
  • 桑青與桃紅

    作者:聶華苓

    《桑青與桃紅》已有七個不同的中文版,本書是一個難得的完全版本。小說在兩岸三地所經歷的出版史,恰巧反映了當時政治的風雲變化。作者以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撤退赴台的家國分裂史為背景,講述主人公桑青如何惶惶終日逃亡奔走,不得不去國離鄉,赴美逃難以致最終精神分裂的故事,深刻展示了流亡漂泊的主題以及人類永恆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