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儿童教育

  • 大地的礼物

    作者:比亚翠斯·洛奇

    《大地的礼物:与孩子一起做园艺》是一本写给带领3—7岁孩子一起玩耍、工作的大人的小书。它用清晰的语言和精炼的插图,把一整年的周期中每个阶段的园艺技巧娓娓道来,为我们介绍了典型的有机花园、城市里的花园以及用瓶瓶罐罐种植的花园,甚至如何制作果酱和鸟儿的箱巢。音乐、歌曲和故事穿插其中,体现出作者对儿童情感世界的理解以及与自然息息相通的神奇能力。
  • 规矩和爱

    作者:王涛

    《规矩和爱》内容简介: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所谓做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是迟早要做的,越早做,所付的代价越小而收益越大。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为您讲解如何体现爱的管教和管教的爱、如何正确与宝宝交流、呵护宝宝情感智力的发展。王涛博士认为: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 所以,没有不能做规矩的孩子,只有不会做规矩的父母!! 海报:
  •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作者:刘称莲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北京大学幼儿园园长杨雪扬联合力荐,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都是细枝末叶!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决定和影响了人生后面的六十年。这是一位平凡而优秀的妈妈所做的真诚分享。她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了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以及这些足迹如何为女儿铺就了通往北京大学的坚实台阶。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吸铁石”,增进沟通的“家庭邮筒”,培养契约意识的“家庭守则”;妈妈“随意”散放的书刊,爸爸“刻意”设计的欢迎回家仪式……书中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父母要学会将深沉的爱化为耐心而温暖的守候,放低期许,放慢脚步,陪孩子度过无悔的小学六年。
  • 爸爸去哪儿

    作者: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组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官方授权图文版本 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张华立&著名作家毕淑敏温暖推荐。 全面记录王岳伦&王诗龄、林志颖&kimi、田亮&田雨橙、张亮&张悦轩、郭涛&郭子睿五组明星家庭参与节目的点点滴滴,深入挖掘五位父亲的教育理念。 15万感人文字,150张第一 手彩照,全彩四色印刷,深入挖掘五位父亲的教育理念,完整再现五位小孩最纯洁可爱的瞬间。 大量幕后采访,用优美的文笔讲述生动情节,从每一组家庭出发,深入浅出给人感动和共鸣,一本全家人都可以阅读的亲子图书。 同档电视节目破中国电视史同类节目收视率,亿万观众期待,话题讨论席卷全国,从《人民日报》到各地地方媒体,均全面正面评论,形成“爸爸去哪儿”效应。 随书附赠五组父子&父女萌图明信片以及花絮视频光盘一张! 把一个疑问句式作为电视节目的标题是不多见的,《爸爸去哪儿》的核心就在于这个问号。假若还想安静地追究一点什么,我有时不得不背叛自己的职业,感觉文字更加可靠。 ——张华立(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总编辑 湖南卫视总监) 95年前,鲁迅先生振聋发聩地提问——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爸爸去哪儿”以生动活泼真实感人的镜头,尝试回答这个问题,引发了热烈关注并受到广泛喜爱。本书集结有关精彩文字以飨读者,让人们在微笑和感动的同时陷入思考。希望通过更多人的努力,早日达成鲁迅的期望:孩子们今后“能够幸福的度日与合理的做人”。 ——毕淑敏(著名作家) 内容简介 年度最受欢迎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官方授权图文书,完整再现所有值得纪念的瞬间,不仅仅让你重温节目中的点滴感动,而且能够了解到王岳伦&王诗龄、林志颖&Kimi、田亮&田雨橙、张亮&张悦轩、郭涛&郭子睿五组家庭的不同教育理念。从各个角度展现五位小孩最纯洁最可爱的瞬间,总结小孩和父亲互动时的让广大读者学习借鉴的事例。同时以唯美动人的语言,确实加强故事性和可读性,是一本从老人到小孩,尤其是年轻父母们值得一读再读的新时代亲子教育读本。
  • 与孩子一起学编程

    作者:[美] 桑德Warren Sande,C

    一本老少咸宜的编程入门奇书!一册在手,你完全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跟随Sande父子组合在轻松的氛围中熟悉那些编程概念,如内存、循环、输入和输出、数据结构和图形用户界面等。这些知识一点儿也不高深,听起来备感亲切,书中言语幽默风趣而不失真义,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细心的作者还配上了孩子们都喜欢的可爱漫画和经过运行测试的程序示例,教你用最易编写和最易理解的Python语言,写出你梦想中的游戏程序。 “Hello, World!我来了!”编程乐趣无穷,起点就在脚下,请引导你的孩子走进这奇妙的世界。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其他初学者,都可以跟随本书学习Python编程,并过渡到任何其他语言,重要的是你将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妈妈教的数学

    作者:孙路弘

  • 汉声数学图画书

    作者:[美] 富兰克林·布朗利,明德尔•西托默

    历经近十年的版权洽谈,终于落地中国大陆! 这是一套与众不同的儿童数学图画书。它以帮助孩子建构基本的数学理论、培养孩子逻辑思考能力为宗旨,补充了现行数学教育的许多不足,是已经开始数学学习的孩子不可或缺的数学课外书籍。这套书的内容具有相当多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众多数学教学和数学课外书籍所不具备的: 重视数学概念——这套图画书是以阐述概念和想法为主,不重繁琐的技术层面。虽然概念加上技术才等于解题,但是,技术只是枝微末节,随时都可以补足。这就好比说,概念是骨,技术是肉,只要骨架建构得好,肉随时可以加上。在升学领导教学的今天,重视概念遂成为这套书最大的特点。通常,老师在教导学生数学时,往往着重在如何解题解得又快又巧,因而忽略了很多概念性的东西,使得孩子无法把各个概念衔接起来,而变成了数学答案机器。渐渐地,孩子会感觉数学遥不可及,进而产生畏惧之心。 如果孩子在课堂上无法得到的东西,能够在数学课外书籍中得到补充的话,学习数学的情况也许能改善。但是一般的数学课外书籍也常被写成技术性的题库,告诉孩子如何解题,如何找答案,概念上的阐述更是被忽略掉了。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数学课外书籍的写法,或许对孩子的数学成绩、升学有直接的帮助,可是技术性的数学只是机械式的个人技巧训练活动,如果数学只停留在这一层面,那么,就显得没有人性、狭隘而无意义了。 真正的数学教育是传授孩子概念性的数学,让这些数学概念在孩子脑里培植、发育、成长,发展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即是让孩子以自我建构理念的方法,来达到认知的目的、培养出思考的能力。这样学习而来的数学才能根深蒂固,也才是有人性的。 ? 内容生活化,图像趣味化——这一整套书的写法非常特殊,是以写故事的方式来贯穿,把冰冷的数学符号、抽象的数学概念,深入浅出地变成生活里好玩又有趣的事。通过这种手法,孩子会对这套书产生很强的亲和力,心甘情愿地拿起书本,像看故事书一样,有兴味地一字一句看下去。而且,由于这是数学故事书,孩子一遍看不懂,他会一看再看,无形中养成孩子自学的习惯。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人能否自学,往往是资优不资优,成功不成功的关键。 书中所搭配的图画也相当精彩,不但色彩鲜明、线条有童趣,而且插图极为幽默、合宜,辅助了文字的功能,使孩子能更容易接受、了解书中所要传达的旨意。 ? 全套书是采用螺旋式的编辑方式——螺旋式的编辑方式是以一个主题作为中心,然后整本书绕着主题描述,把主题衍生出来的阐述和理念,一一呈现给读者。这种编辑方式除了能加强孩子对每个主题透彻认识以外,还能使孩子跟着书中的引导,训练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
  • 安野光雅数学绘本

    作者:(日)安野光雅

    《十个人快乐大搬家》是一本非常巧妙的纸上游戏,“有10个孩子,一左一右一新一旧的两栋漂亮的房子,彩色的楼房外形,黑白的房子内景,繁杂的房子摆设,没翻二页就会有人搬家到右边的新房子,还有真正地开“天窗”的变化。。。”这样生动有趣的设计,让简单的1-10的数字概念更加精准,让孩子慢慢感受到1和9、2和8、3和7。。。这样很重要的10的合成与分解,增减恒等概念孩子们会逐步建立。 《奇妙的种子》通过“懒汉”与种子种植后的变化和生长,让孩子能“看到”这种变化,感受到“数字倍增”的惊奇感。一粒种子变化中,不仅可以食用,再次繁殖,还可以储存,交换。安野利用位置、图形、颜色的不同,让孩子可以“观察”和“思考”到:哪些是拿来吃的?哪些会埋入土里?哪些将卖掉?哪些要存入谷仓中?最后再比较加起来的总数与每年收成的种子数是否相同?更妙的是除了种子的变化外,种子也改变了“懒汉”的一生---他从一个人变成夫妻俩,变成三口之家,变成牛猫鼠鸟的乐园,他们还有了朋友,还把种子“传播”给了朋友。 《帽子戏法》像推理小说解谜一样有趣的数学侦探游戏绘本。数学像自然一样美丽。 通过猜测帽子的颜色,锻炼小朋友的推理和观察能力,逐步培养他们对假设法和排除法的理解。 《壶中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以壶中有一个小岛,岛中有两个国家,两个国家各有三座山…一直往下类推的方式来表现数目不断增加的过程,让小朋友在阅读中建立数学阶乘法的概念。 书中最后讲到了3628800个壶,如果我们把每个壶的壶盖打开的话,会再回到故事中的的海啊、岛啊…那些最早的原点。像这样周而复始的结果,会变成怎样呢? 《三只小猪》本书中讲述的是一只叫“苏格拉底”的大灰狼和三只小猪的故事。大灰狼夫妇想吃小猪,可三只小猪住在五间房子里,到底在哪个房子里呢?于是大灰狼“苏格拉底”开始和名叫“毕达哥拉斯”的青蛙一起思考这个问题……引出了排列组合和排除法的概念。
  • 基因或教养

    作者:茱蒂.哈里斯

    为什么人会有不同的行为? 为什么即使是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也会有不同的个性?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我们的人格差异? 发展领域大师哈里斯从演化心理学出发, 为我们提出自佛洛伊德以来,第一个有关人类“个性”的完整理论! .《教养的迷思》畅销书作者最新著作! .知名心理学者洪兰教授翻译! .获Amazon网站5颗星评价! 心理学上的难解之谜:是什么导致人有不同的个性和行为? 这不只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问题, 因为即使是基因极为相似且成长背景相当一致的同卵双胞胎,个性都不一样。 如果心理学连双胞胎的相异性都无法解释,更遑论其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为什么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作者深入检视了从社会心理学的传统实验到神经科学的最新领域, 包括双胞胎研究、观察自闭儿、猩猩甚至蚂蚁。 最后她终于得到了自佛洛伊德以来,第一个有关“个性”的完整理论: 以演化心理学为基础,哈里斯以地位系统、社会化系统和关系系统这三种心理机制, 精辟入里地为我们解开了人格差异之谜。
  • 我在英格兰学师范

    作者:李泽武

    教育的另一只眼——评《我在英格兰学师范——华德福教育亲历记》 奥地利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司坦在谈到人的有限性时,有一段精辟的话:“我们看到的一切可能是别种样子,我们通常能够描述的一切也可能是别种样子,没有先天的事物次序。”两年前,一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因着一个特殊的机缘,来到地球的另一端,在英国爱默生学院,一所华德福教师培训学校接受为期两年的教师培训。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被他忠实地记录在《我在英格兰学师范——华德福教育亲历记》(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一版)一书里,正好印证了维特根司坦的话。 从迈进没有围墙的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这位在国内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教师睁大了他的眼睛,开始发问:国外的师范生究竟是怎样学习的?我们看到,在英国爱默生学院,语言强化学习,不仅是在教室里,更是在舞蹈室里,“按辅音小步元音大步,边走边念,牵着手和着诗句的节奏进退,”其结果是,“大家热情高涨,绝对地全身心地学习”;学习文化史,也不在教室,而是在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泰特博物馆,著名的法国夏特尔大教堂等处学习,从埃及区参观到二战遗址,临摹从古希腊时期到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其结果是,整个人类文化史清晰而准确地展现出来,并强烈地冲击着每个学生的心灵。至于木工课、泥塑课、农耕课、话剧表演课、韵律舞课、认识环境课……更是未所未闻。相比之下,国内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似乎显得单调了点,对人与心灵、人与宇宙的关系似乎少了点。一年半主课学习告一段落后,这位乡村教师的眼界大大扩展了。先前从教只为稻梁谋,而现在,教育的魅力深深吸引着他,并在内心深处升腾起一种真挚的情怀。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当中。我们看到,国外的师范生实习前有一段充分预备:早期教育中的感觉和节律,孩子在各个阶段发展的不同特点;备课训练,个案研究,观察学生……我们还看到,实习期间,这位醉心于教育的老师是如何在一群另一个文化背景的学生面前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上英文语文课时,他教学生写出人类最美的词语——“爱”、“美”、“光”等等;上自然常识课时,他给学生讲“曹冲称象”的故事;上绘画课时,他教学生中国古诗,画中国画。所有课程均使用流畅的英语,游刃有余地将学生的知情意充分调动起来,既有想象力,又有创造性。 而这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关注书中反复提及的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就像一棵根深叶茂的果树,当看到硕大、甜美的果子时,总要探询她的种子,她的根。因为这位教师所就读的师范院校就是华德福教师培训中心。 华德福学校是综合性的、无选拔的、无宗教派别的学校,在地区间、国家间、国际间通过广泛地协作。华德福教育关注孩子的身、心、精神的全面健康发展,提倡对不同文化和个体的尊重,培养灵活的思考,艺术的活动,实践的能力,以及对人类心灵的理解和呵护。华德福课程通过艺术的设计来回应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需求,教与学在这之中被看成多侧面、多层次的活动。华德福教育方法建立在一种确信上,即人类对科学、艺术和精神的综合理解上,这是人类生存、发展和个体、社会,乃至我们整个星球健康成长的根本。华德福教育从创立至今已80余年了,现在,全世界约有900多所华德福学校和1800所幼教中心。 这本《我在英格兰学师范——华德福教育亲历记》的作者李泽武先生,就是当年那位乡村小学教师,如今的他,已是一名十分优秀的华德福主课教师。一年前,他回国后做了两件事情:一是用行文优美流畅的文字将这笔宝贵的教育财富汇成此书,以这种方式与国内的教师朋友、在读的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研究工作者、研究中西方文化比较学的学者一起分享、交流——此书确实真实地展现了一个普通教师的内心成长历程,生动地解读了华德福的教育理念,倾注了一位教师对教育的深切思考;二是在他的家乡——成都东郊的乡下,与他的同行者一道,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在那里,继续着他的教育梦想、教育研究和实践。 我们在祝福李泽武先生的同时,也欣然收下这份珍贵的礼物——他诚实写下的《我在英格兰学师范》。这本书,至少给我们的教育提供了另一种眼光,另一种视角。
  • 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

    作者:彭懿

    《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是一本介绍世界经典儿童文学的书。本书是对1812年格林童话诞生以来,二百年世界儿童文学史经典作品最全面而系统的记录,最独到且有趣的解读,是对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百科全书式收录,是成长中的孩子和童心未泯的大人儿童文学之旅的最专业、最权威的阅读指南。 《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全书涉及世界儿童文学作家百余人、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近二百部、精彩书籍封面和插图三百余幅。它引领读者跨越儿童文学的门槛,走进儿童文学的世界,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模式,熟悉儿童文学的分类,品读儿童文学的故事情节,感受儿童文学人物的魅力。 可以说,《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是一部二百年世界儿童文学历史与传世经典名篇的阅读圣典。
  •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作者:彭懿

    本书是一部教读者如何阅读和欣赏图画书的阅读指南。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是对图画书这一图书门类的介绍,下篇选择已经在国内引进出版的60余部世界经典图画书进行了精彩解读,附录不仅包含图画书重要奖项的介绍和权威推荐书目,还为读者的深入阅读和研究提供了主题索引。 从外在形态、艺术表现到故事内容,本书对一百多年间世界经典图画书进行了专业系统的记录和独到有趣的解读,并通过精美别致的书籍形态,表达了对于图画书的爱与知,可谓一部读懂图画书的百科全书。 掌握了本书所讲的图画书阅读技巧,你会知道一本薄薄的图画书为什么值得细细品味,如何品味,还会从那些已经阅读过的图画书中发现很多之前忽略的情节、细节与妙趣,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地阅读和理解图画书。 无论你是孩子,还是初为父母,或者人生过半,《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都能带你透过图画书的图文和艺术领略不同的人生风景。
  •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

    作者:安妮鲜花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全心奉献给:为孩子要不要上英语班而困惑的家长、为上了英语班没有提高而心急的家长、为找不到孩子英语启蒙路线而发愁的家长、以及所有关注中国儿童英语教育的老师和专业人士们! 安妮是一个爱笑的8岁小女孩。自出生以来跟随父母往返于中国和加拿大之间。从学前班(Kindergarten)开始到二年级结束,一直在温哥华接受教育。 安妮在加拿大学习期间,安妮的爸爸妈妈零距离感受了北美幼儿英语启蒙的教学方法和成果。他们惊奇地发现:从26个字母开始,我们的英语教学方式就有缺失——缺失的不仅仅是语音,还缺失了体系。孤立的单词、句型、语法,没有有效体系的支撑,是不可能形成综合英语能力的。今天的幼儿英语启蒙,如果继续延续过去的老路,那么延续的必将是新一代的哑巴英语、语法英语、翻译英语。 意识到这一点,安妮的爸爸妈妈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的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所以开始在新浪博客上进行记录。博文陆续发表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的博友纷纷对博文内容发表意见及看法,原来,这些国家的英语学习方法,和加拿大孩子学习英语的理念和方法非常一致。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就是将博客文章体系化之后的成果。书中以安妮在加拿大的学习经历为主线,以安妮学校教育采用的自然拼读法为基本线索,通过对第一手英语教学资料的解析,将国外英语启蒙的次序、体系全面系统地展现出来。对照这一体系和次序,原来一些孤立的问题变得立体起来,中式英语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也更清晰地呈现出来。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国外孩子学英语和中国孩子不一样,那套东西再好也不适合中国孩子。但是,《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把国外的英语启蒙体系和国内孩子的实际结合起来,为中国孩子学习英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为中国孩子的英语启蒙画出了完整的路线图。 语言是有规律的,儿童成长也是有规律的。尊重语言学以及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用母语的方式,用中文学习的模式来思考和解决英语启蒙中的问题,通过日常生活中原汁原味素材的输入,从听力辨音能力和情境对应能力两个基本点入手,建造第二母语的游泳池。而这个游泳池的关键,是科学体系的建立。有了这样的体系,孩子最终获得的将是活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出版前半年多的时间里,作者全家已经从加拿大回到了中国。安妮的弟弟小宝也在国内继续着他的英语启蒙路。这段时间内,国内几千名为孩子英语学习而困惑的妈妈们得到了作者的具体指导,北美英语启蒙的科学方法和国内孩子具体实际接轨这一问题取得了非常实质性的进展。针对这些妈妈们的问题解答在书中也有详细地分析和记录。 希望作者朴实的记录、科学的分析,能够引起大家对儿童英语学习更深层次的思考。英语启蒙,不仅仅要考虑孩子会了多少单词、多少句型,更要考量的,是体系的完整和方法的科学,最终实现综合英语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提高。相信《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能为那些困惑的家长和英语专业人士打开一扇窗,共同为儿童英语教育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海报:
  • 出国不出国

    作者:安妮鲜花

    《出国不出国:北美金字塔教育的启示》内容简介:您是否想送孩子出国?这是目前非常多的家长纠结的地方。很多人为了孩子想出国,但是又有很多困惑。如果不出去,到底行不行?《出国不出国:北美金字塔教育的启示》不是一本劝大家出国说国外怎么好的书。《出国不出国:北美金字塔教育的启示》通过对国外教育的细节描写和深度追踪,从更深入的层面探讨了西方教育的评价标准,尤其是其主流价值观体系。目的是为国内的家长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她要传递给家长的一个信息是:并非出国就能成为精英。在国外长大的孩子最终也都是要经过艰苦的过程才能跻身到15%的精英行列。要想成为精英,都是从小开始的。
  •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通过教师的帮助,妈妈们读懂了孩子隐藏在图画中的语言,发现了孩子的担忧、恐惧、孤独、悲伤、缺乏安全感等种种情绪以及希望一直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疼爱的愿望。通过图画,父母和孩子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亲子关系获得了改善与提升。
  • 南下北上求学记

    作者:[中]陈桂棣,[中]春桃

    《中国农民调查》作者最新力作 中国最敢于讲真话的作家春桃、陈桂棣夫妇 直面中国教育之殇 学生之痛 家长之苦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揭示中国教育体制弊病已成民族之痛的反思力作。 小明原是一个聪慧好学的孩子,为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作家夫妻为他三易其家,三次转学,转入了市重点小学;“王牌学校”也是徒有其名,校长腐败堕落,老师打骂学生,学生不堪重负,小明最后成了厌学的孩子;为让小明走出噩梦,他们又远赴天津购买“蓝印户口”,殊不知想当“蓝印学生” 也是望梅止渴。 作家一改宏大叙事的风格,饱含泪水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亲身经历又刻骨铭心的故事。作品的新鲜、生动、敏感乃至犀利,依然是当今报告文学创作中少见的,让人感受到直面现实写作的警世力量。
  •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作者:约翰 戈特曼

     这是一本“婚姻教皇”、人际关系大师、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指导父母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实战手册,告诉父母当孩子情绪激动时,该如何进行沟通?如何教孩子更有效的处理问题,建立健康、稳固的人际关系?如何成为孩子的情绪导师?  这是一本培养父母教育素质的指南,每位父母都能从中受益。戈特曼博士通过一项历时20年、119个家庭和孩子共同参与的心理学调查,洞察了4种教养方式对孩子情商的长期影响,了解到0岁到青春期孩子教养的本质。  中国教育风云人物孙云晓主编推荐: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论证的严密性、案例的丰富性和方法的可操作性,是值得天下父母和教师用心来读的好书。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专文推荐:约翰• 戈特曼给我们提供了有科学依据而又非常实用的指导,帮助父母教给孩子受用一生的情绪调整能力。
  • 教育漫话

    作者:(英)约翰·洛克

    本书是一本关于英国中世纪晚期教育思想的通俗读物。它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书。除了时代和阶级所带来的缺点以外,其他主张,如对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策视以及好些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时至今日,还是可以发人深省的。 本书是十七世纪著名的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所著。除了他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深刻的。作者从健康教育、早期教育、德育问题到智育问题都详尽地加以论述,提出了很好的主张,并在具体操作指导方面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全书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3百年前的论述,至今对人们还很有启发。
  • 孩子是个哲学家

    作者:(意)皮耶罗・费鲁齐

  • 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

    作者:詹术兵

    《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200句教育孩子的禁忌用语》中收集整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父母和长辈不该说的话,这些话你或多或少会觉得有些熟悉。没有无师自通的父母。如果一个生命从呱呱坠地起,需要的仅仅是照顾他的生活,让他吃饱穿暖,这并不算一件难情。然而,孩子不是一棵树苗,光靠浇水施肥,吸收自然的阳光雨露,就可以长高枝叶漫天;孩子是一个有无数可能的小人儿,他可能成长为杰出的人才,也可能只是一个平庸的人;有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有可能成为让人伤心的家伙。 还好,有那么多成功父母的经验,学习学习拿来教育孩子,比如从小养成好的习惯,根据孩子特点进行早期家庭教育,从小认字练说话等等。 但是,这些固然很重要,可是有些看似是小细节的问题,却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父母的一句责骂,就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因为,我们的许多话都是在随意、无心地脱口而出,也许,我们从来没想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责怪孩子的话,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