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医

  • 《黄帝内经》现学现用

    作者:徐文兵

    内容简介: 现代人离自然越来越远了,不管是生活方式还是饮食习惯。作者通过对《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幽默风趣的解读,希望现代人能够亲近自然,回归传统。在本书中,作者首先明确了养生的方向,那就是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必须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指出了现代人司空见惯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冬泳、去健身房、吹空调、抽脂等等;提供了最基本的关怀,怎么吃,怎么喝,不要吃反季节的东西,不要喝冷饮和碳酸饮料,起居作息要跟随自然的规律;养生需要先养心,现代人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如何做到恬惔虚无;针对女子养生和男子养生,作者按照不同的生命周期,提供不同年龄阶段的养生要点。总之,本书是想要阅读《黄帝内经》的最佳入门读本,是所有致力于养生的人们不可错过的一本好书。 编辑推荐: 本书根据徐文兵大夫在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所做六集系列讲座整理润色而成。作者认为,我们拥有的现代工具正是催生现代病的根源;我们经常出入的健身房或许达不到健身的目的;我们“每天一袋奶,强壮中国人”的理想可能只是个商业口号……回归自然,回到传统,正是《黄帝内经》所揭示的古老智慧;看清方向,讲究方法,是徐大夫给大家的养生建议。具体来讲,本书特别提出了如下的养生忠告: 一、恢复身体的感知很重要:冬泳、吹空调等“现代生活方式”,正是降低身体敏感度的罪魁祸首; 二、会吃饭、会睡觉,是养生第一课:吃蔬菜就一定好吗,喝什么茶要看是哪里人; 三、养生先养心: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如何做到恬惔虚无; 四、给女性朋友的特殊建议:健康的人最美丽,千万不要做抽脂手术;青春期要含胸不要挺胸;轻松度过更年期; 五、给男性朋友的特殊建议: 不要提前补钙;养好胃就能补肾益肾。 精彩章节: ◆养生之道,首先要了解人或自然的本性,由此才能明确方向,知道往哪儿努力。我们不能顺着自己的心情去养生,而是要遵循自然的规律。 什么叫养生?当你养一盆花的时候,要先了解它的本性是什么,不能顺着自己的心情去养。你觉得它渴了就浇水,你觉得它饿了就施肥,最后植物都死了,花盆摞了一堆。所以说,养生的基本要求是,你要了解它的本性。 “养生之道”的“道”指的是方向。“道”字上面是“首”,代表人的头,底下是“之”,代表方向。我们说的养生之道,就是要掌握人或者自然的本性,知道要往哪儿努力。 ◆健身房应该叫健体房。我们为什么容易活动胳膊腿呢?因为它是随意肌,想怎么动,随着意识就可以动。可是身躯里面的脏腑,它的工作能随你的意吗?你说我心跳快一点吧,胃蠕动快一点吧,它听你的吗?它是不随你的意的。那它随什么?道法自然。它有另外一套系统控制。你放弃刻意,达到一种忘我状态以后,它就开始工作了。我们中国传统的健身方式不是健身房跑步机那一套,而是站桩。站着像个桩子一样,手脚都不动。可是,这时,所有的胃肠开始蠕动了。这才叫健身。 ◆我提醒大家还是自然一些,不要吃那些反季节不合时令的东西,偶尔浅尝辄止可以,天天把这个当饭吃就错了。秋天的苹果正好适应了季节干燥的特点,所以吃的时候感觉很滋润。但现在保鲜技术发达以后,到了春天万物生发需要发散的时候,大家还在吃苹果。最后结果是什么呢?没把气给收回去,这就是人为地制造矛盾。所以我说人可以不知,但一定要有觉。跟着先天本能的那种健康的感觉走,或者去学一下古人的养生之道,跟着节气时令走。这就是我们说的要讲节气。
  • 中医学和形而上学

    作者:黄明达

    本书说明中医是一种哲学——广义的形而上学(即探究宇宙根本原理),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治疗实践的角度出发,说明人体系统的确有形而上学的存在;第二部分,从理论上论证了人体系统的确是一个有机的有序程度挺高的有高度负熵紧密的非平衡性力学的存在;第三部分,作者认为中医学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学问,并根据这个观点解释一些生命现象的问题和社会现象的问题。
  • 类经

    作者:张介宾

    《类经》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继隋代杨上善《太素》之后,对《内经》进行全面分类研究的又一著作,他将《灵枢》、《素问》分作十二大类,三百九十节,共计三十二卷,全书多从易理,五运六气、脏腑阴阳气血的理论来阐发经文蕴义,颇能启迪后人,深为后世所推崇。 《类经图翼》共十一卷,主要是以图解形式辅助《类经》对五运六气学说、脏腑骨度,经络起止、针灸治法等进行说明,该书条理性很强,引
  • 周易悬象道德悬解

    作者:黄元御

    《周易悬象•道德悬解》为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所著《周易悬象》和《道德悬解》的合订本。《周易悬象》和《道德悬解》为黄氏孤本,这是第一次公开出版。《周易悬象》内容概要:“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医易相通,周易的智慧对中医的辩证思维有着深刻的影响。正如黄元御所说:“圣经渊妙以至于此,水尽山穷,别开天地。”黄元御将《周易》经文重新编排,结合传统医理,并详加注解。 《道德悬解》内容概要:这是黄元御应朋友之请,又有感于《道德经》传写错讹,节次颠倒,经义宏博,阐释不清,而对《道德经》做的重新校对、编排和注解。“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的哲学观滋养了中医的哲学观。 学术界评价《周易悬象》《道德悬解》颇具特色,可为易、道研究的一家之说。
  • 人体阳气与疾病

    作者:田原

    李可,山西灵石人,生于1930年,毕业于西北艺专文学部。逆境学医,经全省统考获中医大专学历,曾任灵石县中医院院长,全国民间医药学术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特邀研究员,香港中医药报医学顾问,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52年,尤擅长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才识超绝,医术精湛,并自拟处方三十多首,是我国当代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大家。 著有《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记录了李老有关内科、小儿科、妇科、外科、泌尿科等各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的珍贵的治疗经验。书中所载“破格救心汤”曾成功治愈千余例重症心衰病人。 本书为“中医点亮生命丛书”之一,由李可先生为您破解人体阳气与疾病之谜!
  • 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天年》

    作者:徐文兵 梁冬

    《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天年》是迄今讲得最好的《黄帝内经》著作,不断章取义,不东拉西扯,不装逼,只说人话、家常话,是人就能读得懂。 生老病死、人生无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那一天的到来,如何尽早保养巩固自己的身体,活得长久且健康,读过《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天年》,你或许会得到答案。 不论是老人、中年人、年轻人,还是父母、朋友、同事、自己……人人都能从《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天年》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简单易学,谁都能看懂。 活得长且活得好,不是说有多少钱、吃得有多好……读过《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天年》,也把她送给更多的人,高质量地活到天年并不是一种奢侈。 《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天年》是一本告诉我们如何活得好,又活得长的智慧之书;《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天年》是一本教我们人生每十年活法的实用之书,《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天年》是带领我们走向生命最高境界“天年”之旅的幸福之书。读之,方明白60岁才是人生的开始。读了她,或许你就能平安喜乐到天年。 《黄帝内经》说的就是一个中国人,你起码应该保持一个人的活法,起码要保持一种动物的活法,你连动物都没活成,你活什么人?你连人都活不好,你活什么中国人?这是有次第的。 ——梁冬 有读者问我:你觉得你和徐老师两个人讲的这个《黄帝内经》对话版跟《黄帝内经》别的版本区别在哪里? 我说:为什么《黄帝内经》本身要有黄帝和岐伯对话?因为两个人在对话的时候,他所产生出来的思想不是某一个人的,他是和合而成的,这就是做爱和打飞机的区别。 ——梁冬 在你的人生遭遇困境的时候,读黄帝内经,你会有流泪的冲动,因为里面早就告诉了你人的正确活法…… ——徐文兵 对于生活在都市,追求上进的青年来说,我每次收听徐梁二位讲《黄帝内经》都像是在尽情吸氧,那种淋漓畅快的感觉萦绕在五脏六腑中,我非常愿意把这个节目推荐给追求上进的朋友。 ——网友边走边唱 《黄帝内经》是一部集医、史、哲为一体的千秋圣典,其中蕴含的心理学见解丝毫不逊于西方理论,秉承了先古的智慧,亦不乏幽默,在轻松谈笑中诠释着渊源的养生文化与处世之道。 ——网友佩戴左右 最开始关注徐文兵是因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国学堂,听两个男人在那里侃中医,讲得头头是道,其中还穿插着人生道理,觉得挺新鲜,于是听下去了,徐大夫儒雅大方,梁才子博学幽默,二人相得益彰。 ——网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

    作者:(清)高适宗吴昆孙国中方向红点校

    本书作者高士宗,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名医,他精研《黄帝内经》,著成《直解》一书,其阐发经文,深得门径;纠误正讹,严肃认真;注释诠解,深入浅出;探讨脏腑,独出创见;五运六气颇多发挥。为初学者导航引路指迷破疑,是学医者蹬堂入室的最佳读本,几百年来深受后人的推崇,被誉为:注解内经,汉后第一书。对于研究易经、气功、养生、天文、预测等诸多学科的学者,也均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一部医书,而且是一部内容非常丰富,规模十分宏伟的中国古代的科学文献。它汲取了古代科学家们对天文、历算、气象、生物、地理,以及人类、心理、逻辑、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从而展开了古代丰富的科学成就,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

    作者:徐文兵 梁冬

    《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内容简介:《四气调神》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第二篇。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来调整自己的饮食之道、做人之道、做事之道,以便身体更好、更快地汲取各种环境中的正能量,由此活得强大、自足的生命科学经典读物。与其说它是一部伟大国学经典的精彩解析,不如说它是关乎幸福的人间开示,实际上它更是一本人生最好活法使用说明书。总之,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会大呼过瘾,心怀温暖。 海报:
  • 一身阳光

    作者:田原

    《一身阳光:与李可聊"阳气"》根据田原访谈李可的《人体阳气与疾病》部分内容编写而成,让名老中医李可先生告诉你,“阳气”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对每令人为什么那么重要?愿“阳光”无时无刻不照着你的心里和身上。我们极少真正看太阳一眼,著少了它却是万万不行。只要你愿意换个思路,你会发现,"阳"的恩惠其实无处不在,在天地间流转成一团"阳气"。
  • 又一种“基因”的探索

    作者:陆致极

    《又一种"基因"的探索》内容简介:这是一份关于出生时间与体质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手记。通过对100多个案例的体质测试、以及相应的出生时空的计量分析,作者发现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相关性。《又一种"基因"的探索》记录了整个探索的过程。在对案例的出生时空信息的解读中,作者归纳出了8种体质11小类的先天体质倾向基本式。《又一种"基因"的探索》对属于先天禀赋之一的时空基因的探求,若能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则将丰富和深化目前的中医体质学理论,为当今中医治未病的广泛社会实践做出贡献。
  • 中医基础理论

    作者:印会河 编

    《中医基础理论》中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和病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中药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药学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
  • 将中医进行到底

    作者:胡维勤

    《将中医进行到底》是中南海保健医生胡维勤教授几十年行医经验的总结。保健医生的工作就是要将疾病消除在形成之前,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治未病”,这也是本书的特色所在。几十年的保健工作下来,作者对中医“司内揣外”的体会越来越深,积累了很多自我诊断的经验,可以帮你发现身体的警讯,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本书作者还将自己治病救人的绝招倾囊相授,并对很多慢性病的日常调理提供了指导性的经验。《将中医进行到底》将治病救人的知识、方法与一些生动的医案结合起来讲述,让你在轻轻松松学习中医保健的同时,也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希望本书的知识能够转化为大家的健康,这也是作者的最高期待!
  • 黄氏圈论

    作者:黄传贵

    《黄氏圈论》内容简介:以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和自然辨证法为基础创立的一整套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学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黄氏圈论》中的医学部分“黄家医圈”理论,是在“圈论”哲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医学理论体系,是“圈论”思想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医学领域的经验总结,是黄氏哲学思想与医学实践的高度统一。“医圈”在实践中获得极大的成功,影响遍及国内外。“医圈”的主要内容是“内外合一、五诊合参、分圈实治”,核心是“脉”。黄氏家传的“千步脉”共1521步,“百病均在其中”,是“圈圈”学说在人体的综合反应,其妙无穷。
  • 治命书

    作者:王正龙

    《治命书:三教决疑》从“立命”角度探求三教(儒、释、道),尤在释、道上着墨颇多。其妙手拈出“大千世界”开题制论,力求将“大千世界”种种被历代凌空蹈虚之人绎成的玄虚之谈,在人身之上求得落实处。所以《治命书:三教决疑》的特点是:放眼大千而不离诸身体。生命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诸位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宗教在中国从来就不是一种信仰,至少不完全是。她是以研究宇宙、人生真实相为己任的。然而时至今日,科学昌明,人人自认为已经解决了宇宙生命现象的大部分问题,宗教要么束之高阁,要么邪教妄动。于国于民都是莫大的损害。作者王正龙不怕寂寞,甘坐冷板凳二十几年,精研体悟中国古代宗教中阐述的生命真实相。于书中详尽阐释大千世界,三十三重天外天,因果造化,为凡为圣的真实义理。虽不能使自他身心尽得解脱自在,然寻其所集,思过半矣。
  • 医道还元注疏

    作者:程雅君,程雅群

    《医道还元注疏》主要内容:《医道还元》是“圣清光绪二十年,岁在甲午,季秋甘九戌刻,降著”,“扳藏粤东省城善书总局”的一本文穰,全书22万余字,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稿,对道学、中医学、中国哲学,尤其是中医哲学的研究意义重大。 作《医道还元》“注疏”,在“注疏”的规范性上难以把握。因为就《医道还元》正文的九卷,都分为“总论”和“洋解”两个部分,“详解”对“总论”进行逐句解释。如果把“详解”当作“注”,那所做的只能叫“疏”;如果把“详解”当作“总论”的“分论”,那所做的则叫“注”。从这个角度,《医道还元》原文本应该叫《医道还元注》才合适。就文本的实质而言,“详解”与“注”无异。既然原文本已经含“注”,那后来在此基础上做的工作,只能叫“疏”了。鉴于原文难以界定,所以该书名为《医道还元注疏》,此“注疏”的意思可以多熏理解:既可以理解为在“注”上作“疏”,又可以理解为有“注”有“疏”。
  • 治性书

    作者:王正龙

    《治性书:儒学新用》从做人的健全心性和行为养成置论,多有涉及社会层面的话题。由此书可以显示出:在中医看来,肉体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存在。作者王正龙从儒学精神本质的立场出发,探讨了人之所当“立”之道。故《治性书:儒学新用》亦可视为一种对素质教育的传统思考。
  • 内证观察笔记

    作者:无名氏

    《内证观察笔记:真图本中医解剖学纲目》内容简介:中医与西医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中医除了治疗人的肉体,还治疗人的精、气、神,其精气神部分,比如经络穴位、五运六气、五藏六腑,便是与西医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些,都是中医“内证”的领域。 这是一本从中医视角谈解剖的书,它甚至不仅仅是一本谈人体奥秘的书,它所揭示的人的生命与宇宙的交流的独特方式和通道。生命的运行与大自然的神秘关联,《内证观察笔记:真图本中医解剖学纲目》以道教文化和知识为背景,将中医的藏腑、经络等放在人体生命与宇宙自然的关系中进行说解描画,既有外在观察,又有内在实证,必然会对专门的医家、道家和中医爱好者产生极大启发。
  • 中国象科学观(上下)

    作者:刘长林

    中国象科学观:易道与兵医(上下 修订版),ISBN:9787802309906,作者:刘长林
  • 生命终极之门

    作者:李卫东

    一部闻所未闻的旷世奇书,一次不可多得的生命认知。   作者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另辟蹊径,对华夏古书《皇帝内经》进行了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彩解读,为中医正名,为人类生命打开了终极真相之门。   中医作为独具特色的一门古老医学,正经受着时代的激烈冲击,无论拥戴还是诋毁,很多人还是缺乏对中医真相的认知。中医真正“入世救世”将从本书的传播开始。只有当我们从宇宙的高度重新审视人类时,才可以真正领会到人类生命结构的高妙之处,其实我们人类比想象中的更伟大、更神圣……   中医源自发达的史前文明?中医比西医更逼近生命本质?   横跨千年的对话,超越人类智慧水平的中医真相。   《圣经》里说:“通往天堂的门是道窄门。”在全世界所有的文明成就中,中医学是揭示人类生命真相的惟一的终极之门。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挖掘了《黄帝内经》,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框架:人类其实是个共生体,我们与藏象生命体共同使用着一个躯体,解剖体只是藏象生命体的工具及载体。中医学的核心对象不是解剖体,而是藏象生命体,整部中医学论述了两个关系——藏象生命体与解剖体的关系,藏象生命体与宇宙生命素的关系,因此中医学其实是“中介医学”。将来,人类可以在藏象生命体的帮助下,从地球生物进化成宇宙生物,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生命不仅仅如此

    作者:樊馨蔓

    《生命不仅仅如此》讲述了:央视《感动中国》总导演攀馨蔓女士与身患重度糖尿病的朋友一起亲身经历中国传统道家道医的神奇——全新体验五千年一脉相承的道家文化和道医观念。一根电线的全面诊断,不药而愈的绝症,半月不食的辟谷——人的潜力有多大?道医真的就那么神奇吗?道医——与西方医学相比,传统的道家医学关注的是人的感受,是交流,是“人体医学”的模式,这个观点超越了现代医学,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高明的医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