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信仰

  • 复兴神学家爱德华兹(上下)

    作者:[美]乔治·马斯登

    童年时从自然之美中观看上帝的作为,青少年时经历信仰的挣扎,壮年时主导新英格兰的复兴运动,晚年时在印第安人中间宣教,爱德华兹丰富的一生在马斯登的笔下栩栩如生。这部传记叙事生动,读来像一本小说;论述精辟,宛若一部思想史的著作。透过这部传记,我们不仅能了解复兴神学家爱德华兹奇妙的一生和深邃的思想,而且能窥见大觉醒时代新英格兰的信仰图景。本书不愧为迄今为止最权威的爱德华兹传记。
  • 布什总统的信仰历程

    作者:艾克敏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国现任总统乔治•W.布什个人信仰的著作。小布什曾试图复制他父亲辉煌的职业生涯,但事实上直到40岁之前,仍是一事无成。然而从40岁开始,似乎有一股力量在帮助小布什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并最终助他成为美国总统。这股力量就是信仰。小布什把自己的个人信仰,即基督教信仰当作领导这个国家所遵循的行为准则,他的信仰是支撑他的基础,是他在危机时刻的稳定力量。 当你的心灵和生命转向基督时,当你接受基督为你的救主时,你的心灵便会改变,你的生命也会改变,这就是我的经历。——乔治·W布什得梅因市府大礼堂是沃尔耐特街上的一座雄伟而现代化的水泥建筑,它能容纳近3000人。但在1999年12月13日的晚上,它里面的人最多只有一半。这场活动的票是免费的,约有2400张票由衣阿华州共和党的活动分子散发给了潜在的观众,显然有人拿了票却又决定留在家里。...
  • 从今以后我叫丁

    作者:阿纳托尔·盖斯丹

    《从今以后我叫"丁"》是一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家书集。一位在20世纪初来到中国河北献县的法国传教士,在50余年的中国传教生活中,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美好、质朴、真诚的语言叙述给他远在一万多公里之外的亲人。一百多封家书,我们看到了中国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体会着跨越半个多世纪家人间的尺素传情。十多万字里,涉及到了人文、历史、亲情,对今天的我们,不仅是知识和信息的收获,更多的是对写信者的敬佩。译文优美流畅,其中穿插的老照片更为读者提供了文字所不能传递的真实感。是一部难得的集历史、风物、人情于一体的好书。
  • 奇异恩典

    作者:约拿单·艾特肯

    约翰·牛顿是历代最受人喜爱的圣诗《奇异恩典》的作者。本书讲述了他如何从一个堕落的水手成长为受人爱戴的牧师,从一个邪恶的奴隶贩子转变为英国废奴运动的领袖。因着这样的经历,他成为了18世纪英国政治史和宗教史上影响和贡献重大的人物。书中还记述了牛顿与妻子波琳浪漫的婚姻以及与著名诗人考珀不寻常的友谊,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显明了恩典如何仿若流水,总是自高而下,涌流到最低处。盼望这奇异恩典能成为慕道者的福音、信徒成长的动力、牧者的激励和安慰。
  • 暗室之光

    作者:蔡苏娟

    《暗室之光》一书以自传体的形式讲述了蔡苏娟自己的成长和救赎历程。她出生在清末两江总督之家,16岁时成为基督徒。在朝代更迭、时局动荡之中,家产尽失,受尽打击。她是中国最早一批接受现代教育的女性,精通英文和钢琴,曾经周游中国大部分省份。41岁时她因病导致眼睛无法见光,受尽疾病折磨,但她的心中充满信仰,助人无数,成为一盏“点着的灯”,成为无数人生命的导师和良伴。这本口述自传在基督徒中影响极大,让一切身处困境中的人备受激励。
  • 收刀入鞘

    作者:吕代豪

    《收刀入鞘》内容简介为:他曾是鱼肉乡里的凶神恶煞:勒索、械斗、经营应召站、逞凶斗狠,无恶不作。他差点把牢底坐穿:从19岁到26岁,全台湾30座监狱,他坐过14座。他遭遇狱中奇缘:一个大学女生的500多封信让他脱胎换骨凤凰涅槃。他是助人向善的“杰出青年”:30年后的今天,他已是拓荒宣教神学院院长,将仁爱传播至四面八方。一条从流氓、囚犯变身爱心天使的新生之路。
  • 加尔文传

    作者:【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Alister

    本书是加尔文的思想传记。加尔文的思想不仅奠定了新教神学的框架,而且塑造了现代西方文化。麦格拉思以其惯有的清晰笔触勾勒出加尔文的生平与思想,特别澄清了加尔文与塞尔维特事件的关系。本书着重阐发了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廓清了加尔文主义与加尔文思想的关系,并追溯了加尔文对于现代西方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的影响。 目录: 序 1 前言 呼求改革 谜的缘起 2 巴黎:思想的形成 无法确定的加尔文之巴黎时期 蒙太古学院 加尔文在巴黎学习的课程 巴黎的思潮 信义宗占据巴黎 3 徘徊的岁月:奥尔良及邂逅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的实质 法国人文主义法学派 塞涅卡注释 1533年的巴黎 万圣节演说 4 从人文主义者到宗教改革家:归信 5 日内瓦:第一阶段 宗教改革成为一种城市现象 加尔文之前的日内瓦 加尔文抵达日内瓦 1538一1541年在斯特拉斯堡的流亡生涯 重返日内瓦 6 日内瓦:力量的巩固 加尔文与日内瓦政府 教会法庭 塞尔维特事件 1555年的革命 加尔文成功的缘由 7 加尔文眼中的基督教:媒介 上帝劝说的话语 加尔文和法语 《基督教要义》 8 加尔文眼中的基督教:信息 《基督教要义》的权威性 加尔文的思想结构 1559年版《基督教要义》:概述 9 思想涌入:加尔文和法国 加尔文在法国声名见长 日内瓦的来客 法国加尔文主义的政治局面 法国加尔文主义的社会轮廓 10 运动起源 向罗马和全世界:加尔文影响的扩大 从加尔文到加尔文主义 一个宗教体系 11 投身世界:加尔文主义、工作和资本主义 韦伯命题 早期日内瓦的资本主义 加尔文主义和资本主义:法国的情况 加尔文主义的工作伦理与资本主义 12 加尔文与现代西方文化的塑造 经济活力观在宗教层面上的合理性 加尔文与自然科学 美国公民宗教现象 加尔文主义与天赋人权 附录1 神学与历史术语浅注 附录2 参考书目:加尔文的著述 缩写词 参考书目 索引
  • 超越东西方

    作者:吴经熊

    《超越东西方》一书为吴经熊用英文撰写,于1951年在夏威夷完稿,在纽约初版,此后先后被译为法文、葡萄牙文、荷兰文、德文、韩文出版。这是他的自传体著作,书中以一种灵性自白的笔触描述了其人生经历、及其宗教皈依的心路历程。其思绪浪漫任运,题材涉猎广泛,文笔优美典雅,多有惊人之见和神来之笔,堪称中国现代基督宗教灵修文学之杰作。吴经熊以一种信仰的虔诚叙述了其对基督宗教的体验、见证,同时亦以一种比较的视域论及其对儒、佛、道三教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精神之真谛精髓的体会、见解。在他看来,“中国人是按照儒家学说为人处世的,同时得到了道家去世思想的平衡,但在他们内在的生活里他们追随的却是佛教思想。”在此,儒家思想的本质乃论及伦理关系,道家思想关涉不可言喻、神秘莫测的终极实在,而佛教则以其“在片刻活出永恒”的禅悟来让人达到从此岸到彼岸、从缘起界到绝对界、从时间到永恒、从现象到实在的“过渡”。他认为,中国精神的最基本特征,“是抽象与具体、普遍与个别、最世俗与最脱俗、超越的理想主义与讲实际的实用主义的结合。”其实,吴经熊在这里已体悟到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文化精神。可以说,儒家之道德哲学是以伦理学之途来追求众生的和谐,着眼于社会人生;道家之自然哲学是以生理学之途来追求自然的和谐,着眼于自然万物;而佛教之精神哲学则是以心理学之途来追求宇宙的和谐,着眼于内心反思。这些追求在中国文化中殊途同归,共构其追求和谐的文化精神。而吴经熊则引入了基督宗教信仰体系和西方文化精神传统的参照,旨在达到对东方、西方的超越。其以娴熟的西文来流畅阐述中国思想,本身更是体现出一种中西合璧、天衣无缝的和谐境界。
  • 怀特菲尔德传

    作者:阿诺德·达里茂

    内容简介 基督新教对于西方现代化功勋卓著。本丛书介绍了一系列新教著名人物的生平、他们所代表的宗教运动及其历史背景,祈愿他们的精神能给我们予激励,并带来深远的祝福。 编辑推荐 18世纪初期,欧美两洲处于信仰低潮,在一群布道家的带领下,兴起了一场名为“大觉醒“的宗教复兴运动。乔治·怀特菲尔德(1714—1770)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毕业于牛津大学,年轻时通过阅读亨利?马太的圣经注释,打下了他的神学根基。他一生的事奉遍及欧美,13次横渡大西洋。他以讲道的大能著称,经常对几万人讲道。在他34年的事奉生涯中,总共讲了30000多次道。 他不仅在有形的教堂建筑中,更走到露天旷野去大声疾呼,用纯正的福音把那个世代从信仰的沉睡中唤醒。他声音洪亮,口才极佳,走到哪里,哪里就燃起奋兴的烈火,不良风气一扫而光,信仰空气焕然一新。
  • 奥卡人的新生

    作者:史蒂夫·赛因特

    内容简介: 五位传教士遇害的消息震惊了世界,他们的生平也一直感动、激励着无数人的心灵。然而,那次事件却留下了重重的疑团和迷雾,许多至关重要的细节和原因仍然不得而知。谁能再度开启这段尘封的往事呢? 史蒂夫·赛因特,罹难者纳特·赛因特的儿子,承担起这份使命。像爱的使者一样,他携家人返回厄瓜多尔丛林,来到瓦达尼人(奥卡人)中间,把他们当作朋友,甚至家人,尽管他们中间有人曾是杀害他父亲的凶手。 《奥卡人的新生》既是跨越时空的历险记,更是灵魂的诉求。史蒂夫在两个截然相反的世界里穿梭,最终揭示了父亲惨遭杀害的真相。随着事件的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史蒂夫也越来越迫切地面临着新的使命:引导瓦达尼人更多地接触外面的世界…… 《奥卡人的新生》精彩书摘一: 凶手给传教士的儿子洗礼 我们准备洗礼。凯西想让基莫和代乌威为我们施洗,他俩都是令我尊敬的勇士,他们待我如同家人一般。我完全同意凯西的选择。 当我们低下头后,基莫向上帝祷告:“很多年前,我们来到这里做了一件大大的坏事。如今,我们靠你的恩典和心中的圣灵回来做一件好事。我们把这四个年轻人领进水里,他们要抛弃旧的生活方式,向你明示他们真心跟随你独生子耶稣的带领,沿着你的路走下去。” 当基莫在祷告中称他和代乌威熟悉这片沙洲时,我才恍然大悟:为我们洗礼的这两个人正是杀害我父亲及其同伴的凶手,而且就是在此地刺杀的!很难想象,这么慈爱和善的男人居然能下此毒手。我没有忘记丧父的痛苦,但我同样无法不爱基莫和代乌威,不爱那些与我们一同造访这个可怕奇妙之地的瓦达尼人。 接着,基莫和代乌威领着我和凯西、昂卡耶、伊尼瓦走下河,将我们的整个身体没入水中。当我们被扶出水面时,他俩告诉我们要跟随上帝的脚步快乐和平地生活。 我们回到河滩,围成一圈聆听代乌威祈祷。一向寡言少语的代乌威对上帝说话时却滔滔不绝。我睁开双眼,心里纳闷有这么多东西值得一看的时候为什么非要闭上眼睛。沙滩上,就在我们的圈子中心,落着一只鲜黄的蝴蝶,酷似爸爸的小飞机。 代乌威终于发表完了对上帝的演说,而蝴蝶仍停在那里,恰巧在亨利56遭劫的地方。我想问问基莫和代乌威为什么要毁坏飞机,可我不知怎样开口,雷切尔姑妈也肯定不会同意。我也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刺杀爸爸和他的朋友们,但我依然难以启齿。当时我还太小,意识不到我们的举动有什么不寻常。可在别人看来,凯西和我竟然在同一个地方由刺杀我们的父亲并用砍刀将他分尸的人来洗礼,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雷切尔姑妈热爱这些人,甚至在他们刺杀传教士之前就一直为之祈祷。我以姑妈为榜样,从没想过要记恨这些人。 祈祷完毕,瓦达尼勇士领我们四人钻进河滩旁的丛林,指着一根树桩说:“那五个外来的基督徒曾在这棵树上建造过夜的小屋,他们是来传福音,教我们好好生活的。”他们的尸体就埋在树下。当时没有人想到,我们中的一人也将终老于此,并葬在这里。更没有料到的是,亨利56有一天会在此地重现。 当我们准备离开时,妈妈注意到有四朵鲜红的小花簇拥在墓地附近。真奇怪,为什么不是五朵?随后,雷切尔姑妈在不远处又发现了另一朵。我想起来了,艾德·麦卡利没有和爸爸、吉姆、罗杰、彼得一同下葬。他的尸体在下游被发现,离此地太远,无法妥善运回来安葬。那么,第五朵鲜花一定是为艾德叔叔绽放的。
  • 挚爱中华——戴德生

    作者:(英)史蒂亚

    戴德胜挚爱中华,ISBN:9787505722378,作者:
  • 永不止步

    作者:[澳] 力克·胡哲

    本书是畅销书《人生不设限》姊妹篇。作者力克告诉我们只要你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么就一定有一个目标是要由你去完成的。要想实现这个人生目标,就要有坚定的信念,并且寓信念于行动。只要我们寓信念于行动,就会产生巨大的前进力量,会使我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永不止步! 力克在本书通过真诚、平实而富于真情实感的语言,围绕挫折、爱情、成长、心理等问题向大家讲述了那些他人生路上所遇到的普通人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行动带来的惊人力量,让我们明白,只要我们自己寓信念于行动,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无论你所面临的困难怎样看似令人却步,只要有执着的行动,我们就会活出人生的精彩。
  • 爱德华滋传

    作者:海伦·K·霍西尔(Helen K.Hos

    《爱德华滋传》:他是美国着屈一指的思想家,大觉醒运动的点火人。
  • 特里莎嬷嬷

    作者:蒙德克尔

  • 德兰修女传

    作者:华姿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内容简介:德兰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1910-1997) 又译为特蕾莎嬷嬷、德肋撒修女等,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的科索沃省,阿尔巴尼亚裔,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 我们必须在爱之中成长,为此我们必须不停地去爱,去给予。 我渴——是耶稣代表古往今来所有苦难者向人类发出的一声呼喊。 所谓渴,既是身体的需求,也是心灵的需求, 意味着人在受苦时,最需要的,是来自人类的爱和关怀。 爱是达到神之处最短的道路。
  • 司布真传

    作者:阿诺德·达里茂

    查尔斯·哈登·司布真(1834-1892),基督教历史上大有能力的布道家,19岁时就以他的讲道震动整个伦敦。司布真深受清教神学影响,他有清教徒的藏书上万册。3岁时就开始阅读约翰·班扬所著《天路历程》的插图版,6岁时,就可以熟练地阅读圣经。他出生在一个世代敬虔的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牧师。司布真16岁时就开始讲道,17岁时就成为全职牧师。他的讲道极有能力。当时正逢基督教对社会的影响渐趋缩小的时候,但在司布真的侍奉下,他的教会每年都有上千人认识上帝和基督。 除了以讲道服侍外,他还辛勤地写作。从1855年开始,他的讲章被印刷出来,每年1月15号,都会把前一年的52篇讲道稿集成一册重新出版,起名《新花园街讲坛》。这些印刷稿不仅在英国广为流传,也传播到另外几十个国家甚至包括中国在内。1903年一位英国作家宣布说:“司布真的讲道稿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出版发行的总数,肯定在200万到300万册之间。”司布真还每月出版一期他办的杂志《剑与铲》。除此之外,司布真还写了大量的书,其中包括七卷本的诗篇注释《大卫诗篇宝库》,还有《评论与注释》,我们还必须提到《每日清晨默想》和《每日晚间默想》。除此之外,还有很多。 司布真的服侍范围很广。他建立了牧师学院培养年轻的传道人;他组建了流动售书者协会,到全英国各地推广圣经、他的讲道稿以及其他属灵书籍。50岁的时候,司布真本人亲自建立的福音性组织就已经达到了66个。他还身体力行地关注慈善事业,建立了一所为老年妇女开办的救济院和一个为有需要的孩子开办的孤儿院。今天,我们还在享受着他带给社会的一些进步。
  • 用生命爱中国

    作者:阿信

    《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用10个篇章,从英国传教士柏格理1864出生一直写到1915年他在中国逝世,为柏格理在中国28年激动澎湃、感人肺腑的事迹做了一个客观、公正、翔实的纪录。阅读完《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一个生动、形象、丰满以及具有虔诚信仰和献身精神的柏格理,便由远而近,由平凡而深刻地赫然屹立在读者心中。
  •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

    作者:林语堂

    本书是个人探求宗教经验的记录,记载自身在信仰上的探险、疑难及迷惘,与其他哲学和宗教的磋研,以及对往圣先哲最珍贵的所言、所诲的省求。当然,这是一次兴奋的旅程,但愿我能叙述明简。深信这种对崇高真理的探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循他自己的途径,每一途径人人各异。哥伦布是否曾在美洲登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确实曾去探险,且历经探险途中所有的兴奋、焦虑和快乐。 本书以林博士的真诚、反叛、不愿人云亦云,做一个应声虫,他要自己寻找探讨是必然的途径。因为他自小生长在牧师的家庭里,他小时候就读经、祈祷、参加崇拜,就连他在自称是异教徒的一段时期,他仍是以基督徒的原则处世为人。他自称是异教徒,因为他不想做一个挂名的基督徒,他的名字没有记录在任何一个教会的教友名册上。他不甘心接受“装在箱子里”的信仰,当他拋弃“箱子”的时候,连“信仰”也一起拋弃了。然而他的基本人生观仍是基督徒的,也许他像齐克果一样,是一位“存在的”基督徒。
  • 这是我的立场

    作者:[美国] 罗伦培登

    这是一本风行欧美、脍炙人口的传记,自一九七八年面世以来,深受各地读者喜爱,印量逾百万本之多。其文字优美,内涵深刻,生动地再现了马丁·路德这位近代世界历史上先知式的宗教伟人的一生。对于喜欢传记的朋友,这本书可以让你增长知识、通脱兴衰、砥砺人生,绝对是一本开卷有益的智慧之书。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 在艾斯莱本逝世),本名Martin Luder,新教宗教改革的发起人。他本来是奥斯定会的教士、神学家和神学教授,本来他想避免教会的分裂来达到教会改革的目的。他的演说和写作天才以及他的令人尊重的为人使他的主张获得了很大的欢迎。他的改革终止了中世纪天主教教会在欧洲的独一地位。他翻译的路德圣经迄今为止仍是最重要的德语圣经翻译。 对路德而言,人与上帝沟通的方式乃只有神的话-圣经。但圣经和神只对有信心的人说话,这信心也是上帝所赐的,不是人所能成就。路德认为世上只有一位神,乃是慈爱、公正、公义的神。祂超越一切人的理性,是神秘的、不可思议的。路德说:如果人能理解祂,祂就不是上帝了。
  • 加尔文传

    作者:茜亚·凡赫尔斯玛

    《加尔文传》:约翰·加尔文(1509—1564)是基督新教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马丁·路德与天主教会决裂,开始宗教改革;而加尔文则以一部《基督教要义》建立了新教系统神学的典范。《加尔文传》:德国历史学家兰克(Leopold von Ranke)说:"加尔文是美国真正的立基者。"法国历史学家论到加尔文宗信徒时说道:"这些人是英国真正的英雄。他们建立了苏格兰,他们也建立了美国。"这些都说明了加尔文深远的历史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