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台湾文学

  • 孽子

    作者:白先勇

    法國書評家雨果‧馬爾桑 (Hugo Marsan)於法國第一大報《世界報》評介白先勇的《孽子》,讚譽這部小說是一齣「將悲情研成金粉的歌劇」。 馬爾桑以「令人震驚」形容《孽子》,它有傳奇故事的緊張、強烈,卻無強加的樂觀結局。《孽子》的魅力並不單在動人的情節,《孽子》的成功,其威力更多是來自作者的文筆,豐富而又令人不安,像上漲的江河那樣;他詩意地把真實的氛圍記錄下來,又以黑夜如夢一般的面紗使它改觀。 馬爾桑認為白先勇描繪的是一個邊緣世界,在被接納的邊緣之內的邊緣:「我們這個王國,歷史曖昧,不知道是誰創立的,也不知道始於何時,然而在我們這個極隱密,極不合法的蕞爾小國中,這些年,卻也發生過不少可歌可泣、不足與外人道的滄桑痛史。」 《孽子》有如一齣巴洛克式歌劇,美化了黑夜,讓一輪昏紅的月亮高掛在濕煤也似的空中。城市夜間那被掩蓋的一面在白先勇筆下是如此完美地被敘述著,以致讀者甚至忘掉世上還是有日出的地方。 馬爾桑強調,在心理分析作品貧乏的年代裡,白先勇是一位真正的作家,而《孽子》是一部傑出的小說。 書中的「孽子」是一些脆弱的孩子,被遺棄在街頭被逐出家門、屢次從家中逃跑或是未被了解,他們聚集在半明半暗的隱密處,沈湎於為錢而做的愛、屈服於為他們短暫命運設置信標的長者,而最終,他們畢竟還是要在彼此宿命的運數中那種粗暴的、劇烈的溫柔裡相互取暖。聽到一則這隱密王國的傳說,他們都會目瞪口呆;這些孩子雖墮落和違反常情,但卻又感情豐富且樂於犧牲;前輩的故事在他們身上往往會起一種集體身分認同的作用。
  • 吉陵春秋

    作者:李永平

    “吉陵”是个象征,“春秋”是一则寓言。 无数的吉陵接壤,就是中国 当代华语名家 李永平 一鸣惊人代表作 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的当代经典 王德威、龙应台、齐邦媛、刘绍铭、余光中、颜元叔 推荐 ------------------------------------------------------------------------------------------ 吉陵镇是一个罪恶之城。中国底层文化的道德传统置淫于万恶之首,万福巷的妓院正 是万恶之渊。刘老实的棺材店偏偏开在妓院的 中间,像是死亡对生命之大欲的嘲弄。刘老实跨在棺材板上刨木的姿势,与嫖客的姿势互为蒙太奇。他的年轻妻子长笙,白嫩的身躯裹着白衣,在这万恶之巷里成为污泥中的白莲,却逃不过被染的命运。 ——余光中 总算盼到了一本真正好的小说。《吉陵春秋》像一颗坚实灿烂的宝石,在一大堆玻璃珠、塑胶珠中沉静的闪着幽光。 ——龙应台 ----------------------------------------------------------------------------------- 小说写的是不知神州何处的一个小镇——吉陵,镇上有一条烟花巷唤作万福巷。娼寮聚集中却有一家棺材铺子,女主人长笙素颜白衣,如污泥中的白莲,却不知那样清纯的美会变成一种诅咒。六月十九迎神夜,全镇人在巷口看迎神,泼皮孙四房起歹意乘机作恶,长笙被辱自尽,丈夫刘老实发狂杀了孙四房的相好和老婆,锒铛入狱。 后报载刘老实越狱,吉陵镇上便谣传他要回来复仇。长笙被辱当日谁人没有罪?风声鹤唳,人人疑神疑鬼,说是长笙的冤魂白昼作祟,复仇者坐在苦楝树下等人…… 全书以“十二瓣观音莲”的方式,用十二个互相联系的篇章将这个中心场景补全和升华,将读者的心一直提着到最后都不得解。
  • 青春念想

    作者:白先勇

    本书中白先勇编选了自己各个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包括短篇小说和散文、随笔。其中短篇小说,按创作的背景归类,例如:桂林、台北及异乡,包括《玉卿嫂》、《寂寞的十七岁》与《永远的尹雪艳》等,以及最新作品Danny Boy ,Tea for Two,共七篇;散文、随笔的内容,包含创作经验,创办《现代文学》杂志与返乡等,共六篇。这一读本展示了白氏创作生命的主要历程。
  • 大唐李白

    作者:張大春

    飄然不群的少年李白,生在追逐聲名、喧嚷繁華的大唐。沒有科考資格、無緣順利仕途, 卻也因此不須迎合格律,寫出無人匹敵的詩句。 但改變了唐詩的李白,卻總需飲酒忘愁。究竟,他怎麼錯過了時代?整個 時代,又怎麼錯過了他? 少年李白,商人之子,家庭背景使他不能參加科舉考試,流連市井,不知未來。 隱者趙蕤,飽讀詩書、能醫能巫,看透唐代天下讀書人汲汲功名利祿,本已不問世事。收李白為弟子,意欲讓少年李白走出不同於時人之路。 李白是詩國裡的英雄,半個盛唐的最亮之星,不但文字、韻律有獨到之美,詩中透出的自由逍遙、蓬勃精神更是引人,詩句處處顯露李白鮮亮、純美的性格魅力,連世家出身、自視甚高的杜甫也要感嘆「白也詩無敵」。 但名滿天下的中國詩人李白,總是刻意含糊其身家來歷,身世如謎。唐朝人向來以喜歡攀附名門冒充世家出名,李白謎樣的身世,究竟原因為何?熱愛中國詩詞的張大春因鍾情李白,決定以小說為李白尋找身世、探其詩作不與時人彈同調之因、揭大唐盛世背後隱藏的成名焦慮與名利夢。 少年李白,尚未闖蕩長安,一個沒有顯赫家世、快意俠客的少年郎,如何改變唐詩,又如何被一個時代改變了人生……
  • 大河尽头 下卷

    作者:李永平

    我要用我那子宫已经残破的身体,重新把你生出来…… 上、下卷分别入选2008、2010 《亚洲周刊》十大华文小说 2008 《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 2010 第三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决审团奖 2010 九歌年度小说奖 2011 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婆罗 洲肯雅族有一则古老、与天地同生、至今族人仍深信不疑的传说:大河尽头有一座山,山下有五大湖,湖中聚居着每逢月圆之夜,成群结队,千里迢迢乘舟归来的往生灵魂…… 在新唐,永知道了克莉丝汀娜曾沦为日寇慰安妇惨遭蹂躏以致无法生育,而那些曾糟蹋她的日本鬼子如今却摇身一变,以怪手电锯卷土重来大肆破坏婆罗洲母亲碧绿的子宫——雨林;两人之间隐隐母子情愫暗生,一路上被白人老神父哄骗失身、挺着大肚子的婆罗洲少女又如影随形,舍舟上岸的旅程变得愈发诡谲,山洪暴发后的婆罗洲,永远不知道会冲刷出什么东西来…… 最后——月圆之夜,登临“峇都帝坂”。 《大河尽头》上下两卷《溯流》和《山》合璧出版,是新世纪华语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大事。我们很久没有看到像《大河尽头》这样好看又耐看的小说了。 ——哈佛大学教授 王德威 谁说婆罗洲就只有莽苍赤裸原始?这其实是一本极为抒情的书呢!充满了对女∕母性的孺慕与赞颂,台北街头的小女孩朱鸰、克莉丝汀娜姑母、挚爱的亲娘,还有那许许多多披着纱笼的少女……都沿着河岸化身一尊尊天使啊……
  • 城南旧事

    作者:林海音 著,傅光明 选编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初版于1960年。林海音以她超逸的文字风格,饶具魔力的文笔,透过英子童雅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她将英子眼中的北京南城风光恰切地洽融入字里行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小说除多次再版外,1985年,《城南旧事》在中国大陆被搬上银幕,导演吴贻弓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电影“城南旧事”先后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金鹰奖章”、第十四届“贝尔格勒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等多项大奖。 这本书除《城南旧事》外,还收录了《婚姻的故事》、《孟珠的旅程》、《晚晴》三部中短篇小说。
  • 孽子

    作者:白先勇

    小说描述从民国六十三年夏天的一个午后,主人公李青因与同学发生暧昧行为被学校记大过开除,遭一直期盼他报考军校的老兵父亲赶出家门开始,这名边缘少年如何在历经母亲、弟弟亡故、被家庭与学校放逐,乃至于无意中进入“新公园”莲花池周围的黑暗王国,认识许多相互扶持好友并与周遭人物开展一连串追寻情感寄托之处的心路历程。
  • 租来的人生

    作者:吴淡如

    在《租来的人生》中,吴淡如透过两个性格、际遇和情感观迥异的都会男子,以及他们和身边不同女人发生的情爱纠葛,敏锐地刻画了现代成熟男女的爱情与人生抉择,展现了吴淡如在小说创作上沉淀蜕变之后的全新风格。
  • 拼命去死

    作者:九把刀

    死亡無法幫助人們思考生存的意義,永生不死才可以。 ★獻給追求永恆生命者的黑色祝福, ★獻給徘徊生命邊緣者的血色指南。 故事起源於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專業臨演賽門.布拉克。某夜賽門被意圖搶劫的流浪漢捅了一刀,卻沒感到任何不適,等到就醫時,才赫然發現,自己已經在昨晚「當場死亡」!賽門立刻被軍方帶走,成為研究對象。實驗結束之後,恢復自由的賽門要開始面對的不再是一如往常的生活,而是媒體的盛大歡迎。老天保祐,賽門終於走紅了!但是名利雙收的日子並不好過,賽門陷入了沒有盡頭的痛苦之中……另一方面,殺了賽門的流浪漢詹姆斯.多納特在死刑行刑時竟然成為了第二個活死人,軍方同樣也帶走了詹姆斯,而「死不了」的人數,似乎快速增加中…… 九把刀在本書裡以獨特的觀點刻劃徘徊生死之間的故事,營造出有可能發生的殘忍未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正是本書著力最深的精髓所在。將極具哲學性的主題搭以巧妙的書寫,九把刀將帶領讀者們重新面對生與死,再一次了解靈魂的重量。 本書特色: 九把刀○八年無法歸類全新大作——《拼命去死》 「每個創作者都想突破,卻乖乖被自己過去的成功所馴養。 夠了,都只是說說而已。這次我跳上前所未有的故事怪獸,奮力想駕馭牠。就算失控,也想扭著牠的脖子一起摔下來!」——九把刀
  • 亲爱的安德烈

    作者:龙应台,[德] 安德烈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 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 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 伤心咖啡店之歌

    作者:朱少麟

    1996年,一部被台湾多家出版社拒之门外的长篇小说《伤心咖啡店之歌》经九歌出版社推出,竟然意外热卖,并引发为时三年的校园与网络“伤心咖啡店”热烈讨论。随着该书的火爆面世,其作者朱少麟遂一鸣惊人,受到台湾名家吴淡如、马森、杨小云等人激赏,被人称为“天生的作家”;又因其作品中迷惘忧伤的主题和雅致流丽的语言,被台湾读者称之为“台湾的村上春树”。 到目前为止,《伤心咖啡店之歌》已经在台湾印刷了二百多次,成为了青年一代的必读书。其书中所提倡、给出的关于生活、工作、爱情等方面的观念也深刻地影响了台湾的年轻人。 作者在《伤心咖啡店之歌》里以马蒂为轴心,勾画出两个相生相克、密不可分的世界:一个是呆板机械、循规蹈矩的物质世界;一个是自由恣肆、灵动多变的精神世界。前者给马蒂等人带来生活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也桎梏了她们的灵性,比如陈博士的公司、马蒂前夫的家、马蒂父亲与继母的家;后者让马蒂等人的私人生活变得摇曳多姿、自由浪漫,比如伤心咖啡店、马达加斯加。
  • 我們從未不認識

    作者:林宥嘉,萬金油

    林宥嘉首部文字出版創作,文本林宥嘉×小說萬金油×攝影登曼波×設計聶永真,一場創作、重現、再創作的華麗集體演出。這次林宥嘉不以歌唱說書,而是化身與你我錯身的旁觀路人,閱讀以自己的音樂為文本創作的小說,經過再次拆解轉述,寫下自己的夢境與真實。 從開始寄生於那些不屬於我的故事開始, 慢慢增加傾訴的成份…… 我現在是快樂的,你呢? -L 早餐 旁觀者 片段 回家路 看一本小說 疑似人生 12組轉角錯身的悲喜劇主角×12首在回家路上吟唱的歌曲 平凡與荒謬,夢境與真實 吟唱、書寫、捕捉、構築 文本林宥嘉×小說萬金油×攝影登曼波×設計聶永真 反覆轉述,相互解構,一場華麗的集體創作演出 前半為小說家萬金油以林宥嘉的12首歌為文本,衍伸而成的12個故事,串成一部完整小說。後半為歌手林宥嘉閱讀萬金油的12個故事後,記述再創作的12篇文字軌跡。 我們都是旁觀者,我們都在冷眼窺視 我們不認識,我們從未不認識 Part A 我們從未不認識 TEXT __ 萬金油 12個故事,訴說6種人生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耳機裡播放著林宥嘉的歌,在回家的路上,某個轉角,某個人生路口,發生了這樣的故事……以精選輯概念挑選林宥嘉的12首歌曲做創作文本,12個跟回家有關的故事串成一部完整的小說。 “we've met before” Part B 我們從未不認識 TEXT __ 林宥嘉 以歌唱說書的林宥嘉,化身與你我錯身的旁觀路人,閱讀這12篇再創作的小說,如同我們僅能透過音樂認識林宥嘉,林宥嘉透過閱讀窺視、揣測著小說家的想法,然後再次轉述解構,延伸出第二部分文字。 “we've met before” This Is Fiction. plus 我們從未不認識寫真故事 攝影__登曼波 空景/鏡面/翻拍,再詮釋/再現/ re-present 不直接呈現故事劇情,而是透過攝影鏡頭, 以畫面中的人物和具隱喻性的空景、物件, 暗喻旁觀者冷眼窺視的視線。 book design_聶永真 萬金油與林宥嘉為兩個面向的獨立創作,中間以登曼波的影像的再創作相連。 書本體為穿線裸背膠裝,中間插入寫真冊,每一台的起始頁與終頁,都會在側邊多加一條很細的特別色PANTONE 802 U的綠Bar,在裝幀完成後整個裸書背看起來像是印滿了PANTONE 802 U的綠。
  • 天橋上的魔術師

    作者:吳明益

    《天橋上的魔術師》 有關默默守護的全新短篇小說 舉重若輕,暖暖環抱的祕密故事 「當我問到他們記不記得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時候,有些人完全忘記了,還問:『天橋上真有一個魔術師嗎?』當然也有些人記得,這讓我鬆了一口氣。那魔術師的存在,對我而言就像是某種意識上的天橋的存在。沒有魔術師就沒有天橋,沒有天橋,商場就斷了,就不成商場了。 故事並不全然是記憶,記憶比較像是易碎品或某種該被依戀的東西,但故事不是。故事是黏土,是從記憶不在的地方長出來的,故事聽完一個就該換下一個,而且故事會決定說故事的人該怎麼說它們。記憶只要注意貯存的形式就行了,它們不需要被說出來。只有記憶聯合了失憶的部分,變身為故事才值得一說。」 ─吳明益,〈雨豆樹下的魔術師〉 ◎有關默默守護、始終暖暖環抱的秘密故事 吳明益透過九個商場孩子的敘事,用十段像極你我身旁的故事,描寫不同的角色的偶然遭遇:有的是鞋店的小孩、有的是作家、有的是鎖匠、有的是裝潢工頭。看起來似無任何關連的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圍繞著中華商場上的天橋,以及天橋上的魔術師。 ◎從過去獲得對未來的救贖 這本短篇小說集敘述的,不只是以八○年代中華商場為時空背景的故事,也並非為了遙想過去的回憶;而是每段故事中的人物,皆從過去的記憶裡找尋對現實的救贖。作者或許想傳達的是,孩子會經過許多傷害性的事物,才漸漸得以長大(或永遠受傷),而這些記憶將成為他們人生中重要的場景,不再因任何理由而消逝,彷彿某種魔術時刻。 本書特色 ◎ 特別邀請被倫敦插畫博物館選為2010最有潛力年輕插畫家via(方采頤),配合各篇小說繪製十則插圖,營造另一種閱讀氛圍。 ◎ 看似不相干的十則故事,都曾與中華商場天橋上的魔術師交會。 名人推薦 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令人驚豔。難得看到小說呈現得這麼立體,這麼有現場感。如果作者單是在制式下的教育成長,而欠缺廣泛的生活教育的話,人性在各種場域的面貌是呈現不出來的。從扁平的小說界鑽出頭來的好小說(作家 黃春明)。
  • 时光队伍

    作者:苏伟贞

    “花在整理泪水的时间比写的时间长几倍”,成就苏伟贞“本命写作”之书。 “我没赶上他出生,却无奈要送别他死,这是我写《时光队伍》的理由。”——苏伟贞 梁文道《我执》专文推荐 内地版首次引进 2006香港《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奖 2006《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奖 “死亡是一个不断被拿出来写透透的普遍性故事,如何在这个十分普遍性的故事里写出自己独特的意义,我希望这个文本是清清楚楚属于张德模的,我无意为张德模立碑,他也不会因为死了就成为一个英雄或完人。我的打算是,小说表面是写死,但这里并没有死,反而是写生。明明白白勇气十足的生,接近永恒。” “站在一个妻子的角度,我看见他亲眼目睹自己死的过程,从头到尾没掉过一滴泪,没有一丝感伤,彻底实践‘怕死也是死,不怕也是死’的生死理念,他死的样子就像他活的样子。”
  • 单人旅行

    作者:苏伟贞

    一名女子不断地试图逃离都市而最终不能。 《单人旅行》是苏伟贞桀骜清爽之作。作者有意借由单人旅行回溯至更深的因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以一场轻飘虚渺的人间游戏,赋予作品独特的悲凉气氛。状写个体生命与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苏伟贞的文字始终辽阔高远,极致通透,狂野而又自由。 《单人旅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
  • 白先勇精选集

    作者:白先勇 著,刘俊 编选

    《世纪文学·60家:白先勇精选集》主要内容:白先勇,台湾作家,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他作品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塑造独特的人物形象、“历史感”的具备、语言的成熟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这些贡献正是白先勇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世纪文学·60家:白先勇精选集》为“世纪文学60家”丛书之一,收录了白先勇先生的经典精品,是不可或缺的收藏文集。“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她凝聚了数十位专家的心血,寄括着数以万计的热爱中国现当代文学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期望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罗的淘洗,像那些支持这项事业的朋友们所祝愿的那样:“世纪文学60家”将作为各大图书馆的馆藏经典,高等学校文科考生和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目为世人所瞩目。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
  • 复眼人

    作者:吴明益

    透过复眼,我们看见世界的温度。 ★台湾最红华语小说家吴明益长篇小说代表作 ★王德威、杨照、刘克襄、韩松 感动推荐 ★自然环保主题,浪漫幻想故事 ★充满诗意和忧伤 我们曾经以为已然弃绝的记忆与物事,终将在海的某处默默聚成岛,重新随着坚定的浪,搁浅在忧伤的海滩上。 ★荣获 2012 年台北书展大奖 蝉联 2011、2012时报开卷十大好书奖 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忧伤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岛的过去和现在,也预示了人类的未来。 故事的开头,在广大无边的海上,有一个岛,叫瓦忧瓦忧岛,瓦忧瓦忧人相信世界就是海,而卡邦(瓦忧瓦忧语“神”的意思)创造了这个岛给他们。岛上的次子在出生后第一百八十次月圆时,出海远航,不准回头。少年阿特烈的命运就是因为他是次子…… 《复眼人》集合了好几个因为不同原因,逃离了日常庸俗态度的人。他们是难得看出了一般人的庸俗日常中,带着最恐怖的不正常的“复眼人”。 ——杨照 我不知如何表达对环保议题的悲哀,以及一种无法抗拒的人生的悲伤,写到后来,我被笔下人物深深感动。 ——吴明益 《复眼人》是一部描写人类心灵中的孤寂、挣扎的作品,写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晶报》 当年那个因迷恋蝴蝶而写“蝴蝶的散文”的大男生,已“演化”成一位用双脚踏查台湾土地,在自然写作领域越走越深,并常常站到环境议题第一线的自然写作者。 ——《书香两岸》杂志
  • 炎夏之都

    作者:朱天文

    收录了朱天文的多篇小说,包括《带我去吧,月光》《伊甸不再》、《安安的假期》、《风柜来的人》、《柯那一班》、《画眉记》等。
  • 传说

    作者:朱天文

    本书是台湾实力派作家朱天文的短篇小说集,收录其自1972到1981年间所写的20篇小说,分为“乔太守新记”“传说”上下两辑,每辑附两篇序。上辑内容以学生校园生活为主,收有朱天文的成名作《乔太守新记》,笔触敏感而清新,对人物的心理刻划有极为细腻的表现力,文字的古典气息浓郁;下辑则将视野扩展到青年人所接触的家庭与社会,表现了七八十年代台湾青年在社会变革的初期既兴奋又迷惘的思想和状态。有好几篇作品书写了对乡土生活的经验和感受,值得注意。作为作者早年的作品集,本书再现了一代人的青春经验,既有心态饱满,情怀百转的当事人语,又有冷静中不乏伤感的追忆和反思。从作品中也似可看到作者本人及圈中友人切身经历的影子。对于体会台湾青年心灵动态、追溯了解作者成长及创作背景,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文笔清新活泼,选取视角贴近生活,极具可读性。
  • 蒙馬特遺書

    作者:邱妙津

    此書於邱妙津自殺次年問世,相隔十二年,重出新版將增加原書未及發現收錄的「第十五書」、「第十八書」、「第十九書」內容近萬字。 邱妙津最後的書信體小說。從此她保持緘默。她曾誓言用一生來證明自己的美與愛,也以人生終程在異鄉展開瀕死跋涉放出愛與美的憂傷凡花,永恆回歸了藝術家與愛人者身份。 相反地, 我的人生是由不忠走向忠誠, 她的人生是由忠誠走向不忠, 這些都是我們各自生命資料展現的歷程, 只是在這歷程交錯運動的瞬間, 我脆弱的人性爆炸了, 我這個個體無聲無息地在天地間被犧牲。 一切都僅是大自然。 絮,我是個藝術家,我所要做的,就是去體驗生命的深度,去了解人及生活,並且在我的學習與創作裡,表達出這些。我一生中所完成的其他成就,都不重要,如果我有一件創作品,達到那個目標,我才是真正的不虛此生。 作為邱妙津最後一部小說作品,本書不僅是一部充滿豐富哲學思辯過程的創作,更是作者以最後生命與濃烈情傷鍛鑄、並向世界告別的懺情書信;既蘊藏自畫像的況味,更刻畫了一個年輕女子在異國落寞孤寂生活中的夢想追求,以及脆弱生命底下充滿無限可能的愛與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