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香港文學

  • 香港文学精选集(共6册)

    作者:《香港文学》编辑部

    “香港文学选集系列”共六册,其中小说选四册:《伞》、《Danny Boy》、《垂杨柳》、《鹫或羔羊》;散文选两册。《秋日边境》、《尚未发生》;其作品均选自2000年9月号至2005年9月号的《香港文学》杂志。作品内容包容了不同社会生活形态、都市节拍烙印、个体思维意识,组成一幅幅斑斓的社会生活画面。
  • 末日酒店 DOOMSDAY HOTEL

    作者:黃碧雲,Wong Bik-Wan

    故事不過是生活的偶然總結。那次去澳門,澳門經常去,從1986年那一次去了現已關閉的「峰景酒店」,澳門時常是我鄰城。後來去了一間舊屋改建的酒店,擦牙的時候發覺杯底寫了The End 字樣,洗澡時發覺皂液瓶燒的是聖經傳道書經文「虛空的虛空」,有人告訴我,酒店經理的兒子患了血癌。我就想到了酒店的記認,時間,以及開始在我身上侵蝕的毀壞,所以就寫了《末日酒店》。寫完以後再去了一次里斯本,以為可以給故事再添加些甚麼,但加無可加,故事謝絕碰觸,我是作者也奈何它不得,只好以它原來的面貌呈現。小說總結生活,並且比我們的生活驕傲,跳脫,自由,長久:我們生之中,無法得到的,小說賜予,因此我必須寫。
  • 烈佬傳

    作者:黃碧雲

    著名作家黃碧雲推出新作《烈佬傳》,她的自序是這樣說的:「小說叫《烈佬傳》,對應我的《烈女圖》。小說也可以叫《黑暗的孩子》,如果有一個全知並且慈祥的,微物之神,他所見的這一群人,都是黑暗中的孩子。小說當初叫《此處彼處那處》,以空間寫時間與命運,對我來說,是哲學命題:在一定 的歷史條件裡面,人的本性就是命運。時間令我們看得更清楚。 我曾經以為命運與歷史、沉重而嚴厲。我的烈佬,以一己必壞之身,不說難,也不說意志,但坦然的面對命運,我懾於其無火之烈,所以只能寫《烈佬傳》,正如《烈女圖》,寫的不是我,而是那個活著又會死去,說到有趣時不時會笑起來,口中無牙,心中無怨,微小而又與物同生,因此是一個又是人類所有;烈佬如果聽到,烈佬不讀書示寫字,他會說,你說甚麼呀,說得那麼複雜,做人哪有那麼複雜,很快就過──以輕取難,以微容大,至烈而無烈,在我們生長的土地,他的是灣仔,而我們的是香港,飄搖之島,我為之描圖寫傳的,不過是那麼一個影子。」
  •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作者:西西

    目錄 造房子(代序) i 玩具 1 奧林匹斯 7 北水 13 龍骨 27 碗 37 煎鍋 43 墨西哥可可糖 49 玻璃鞋 55 抽屜 61 魚之雕塑 67 戈壁灘 73 十字勳章 85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109 感冒 131 假日 171 蘋果 195 附錄:童話小說 / 何福仁
  • 烈女圖

    作者:黃碧雲

    《烈女圖》這是一本描寫香港三代女性的記錄故事。本書得到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寫作及採訪,黃碧雲在本書中又呈現一種新風格的小說敘事手法,顯見黃碧雲在小說創作的新里程。故事從一九一九年寫到現在的香港,每張女性面貌在紛亂慌張的年代的描寫呈現,故事架構與心思縝密的鋪陳,是少見的成熟與耐讀。 選載: 這是香港百年最熱的一天。你婆婆的屍體擱在路邊,棺材一直滴出水來。 一點傳子嫡孫,兩點添丁發財,三點長命百歲。你叔婆、舅伯、大姑姨奶、表伯嬸、表舅、姨父、三表哥、六姨甥、大外姪、翻生阿緻、神婆阿六、駁腳阿大兩行排開,攔路不准上山。你婆婆不肯走,屍體重得像鉛。 棺材擱在路邊,一點聖杯全翻。四個仵鑿佬,耳朵發癢,毛蟲從耳洞鑽出。忤鑿佬掩耳驚叫,你婆婆在棺裡發笑。兩點紅布飛天。喃嘸佬黃袍撕裂,豬頭流血,大塊肉入土上天。到下午三點天黑霞紫。你叔婆、舅伯、大姑姨奶、表伯嬸、表舅、姨父、三表哥、六姨甥、大外姪、翻生阿緻、神婆阿六、駁腳阿大伏地大哭,哭你婆婆,早日歸西。你婆婆棺木翻倒,棺木不動,從天光到天黑。 你母走到棺前,扒開棺木。 你婆婆臉孔化妝化得五顏六色。 你母站在棺前,看你婆婆的臉孔,然後說:阿母。 她低下身來,抱起你婆婆的屍體。扯著她雙手,拉到身前,轉身背起你婆婆。 你母的汗滴在地上,答答響。 你叔婆、舅伯、大姑姨奶、表伯嬸、表舅、姨父、三表哥、六姨甥、大外姪、翻生阿緻、神婆阿六、駁腳阿大,兩列排開,讓你母背#你婆婆,一步一步,走向山腳。 他們跟著她,一步一步,走向山腳。 你婆婆屍體一直流著水,一滴一滴。 你母揹著你婆婆,走過的地方,跌下雪白的屍蟲。 你婆婆父親,也就是你太祖林白的墓,旁邊葬著你婆婆阿母林門張氏。你婆婆穿了八件,你阿母一件一件替她脫,脫了雲紗襖脫了皺紗衣,脫了白絲褲,脫了有鳳來儀壽鞋,鞋底向天,彩鳳見日。你婆婆死時肚皮上一個大血瘤,經已爛透,兩個乳房冬瓜一樣跌在身旁。你母看#你婆婆,兩片陰唇,豆筴一樣裂開。你母長嘆,從頭上摘下髮夾,扯下你婆婆的褲頭帶,穿在簪上,就刺穿你婆婆的陰唇,將你婆婆乾裂的陰唇,縫合起來。 阿母從來未正式出嫁,紅花亦在你林家落,她今日就葬於此。你阿母將你婆婆,用雪白麻服包起,放在婆婆阿母,林門張氏墳頭之上。 你婆婆林卿,就此葬在你阿太林門張氏身旁。你大伯爺林門太乙,給你母還了二支紅針,一卷紅頭繩,一條松柏。 是你母林飽飽封的棺,於未時盡,申時始,丁丑年七月初八。
  • 卫斯理全集

    作者:倪匡

  • 後殖民誌

    作者:黃碧雲

    什麼是後殖民?作者說:「後殖民主義是論述權力的轉移,後殖民的『後』不是只時間上的『後』,此時此刻,帝國主義的控制並非用軍事控制,而是經濟和意識形態的控制,後殖民論述,有反帝國文化控制的意義。」在這本新書的領域中,一年半的連載裡,首先黃碧雲就「英國殖民史」來進行反思,接著以「人權戰爭」為出發,就她所長期觀察弱勢民族的生存自由進行一連串的思辯,而最後又回到對照香港與客家。 就如作者所言「主義從來不只是主義。她是一種,生活的選擇。」無論任何主義的範圍與權力有多大,軟弱的人心,依然纏繞著生活的日常瑣事和情感,我們要做選擇,而我們的選擇這樣有限;我們要生存,而我們的生存會結束,黃碧雲寫了這樣風格強烈的論述文本。
  • 日月

    作者:马家辉

    第一部分“日落”辑录作者在美国留学攻读硕士和博士课程时所写的随笔杂感,是马家辉的成名之作。这些文章写作的时间大约是1989至1996年间。当时作者的身份有时是学生,有时是助教或讲师;有时候在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有时候在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有时候是春光明媚,有时候是风狂雪暴;有时候是情绪亢奋,有时候是意志消沉;有时候挫败,有时候顺遂;有时候狂傲,有时候自怜…… 第二部分“月升”辑录作者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的游历体验。从中国的上海、苏州和澳门到英国的伦敦和牛津,从德国的汉堡,马来西亚的新山和槟城到日本的大阪、有马和神户。 作者集结岁月流逝中的小感想,小故事,汇成一条关于生死爱欲、悲喜交加的隐秘激流。既有对青春岁月的缅怀和感伤,也有人到中年的淡定和从容。一篇篇文字纠结串联起来的,不仅是一出个人的生活史,更是关于一个城市,乃至当代文化的简约表达。
  • 关于岁月的隐秘情事

    作者:马家辉

    本书系马家辉专栏作品汇编。包括“书页上的事情”和“城市里的情事”两部分,前者体现读书人对于文化、尤其是香港本土文化的理解,后者则是作者对于生命中诸多私事的感悟,从幼年跟随父母出入澳门赌场,到求学时期学校墙上的英女皇头像,再到成人后的各种经历,以及为人父母后的各种思索。作者行文老道风格辛辣,时富有卓见。 自序:让时间迷路 In the mood of Love 樱花下的脸容 凤凰似火 摄影机前的小习作 我的死亡笔记 春节两帖 足球的身体政治学 前进澳门:To赌,or not to赌? 伤城:梁文道,和我的香烟 小女孩和她的香港十年 In the mood of Sex 色欲观音 湿吻王家卫 因为不问,所以美好 Happy Enough? 别低估了张爱玲 墙上的英女皇 In the mood of Reading 有一个人,有个夜晚,死在书下 死在这里也不错 星期天的早上 哈德逊河畔失去了一位沉思者 In the mood of Viewing 长江上有一艘船叫作七号:我们仍爱周星驰 谁最快乐? 电影明暗 自大狂曹操 因为他叫赵子龙 人在棋盘 含蓄的悲恸 日出之所在 英伦男子与纽约女子 愚蠢的好人 怒目蜘蛛 蝙蝠侠遗忘了我们 这一群沧桑的男子 谢谢了,大师 Fin 女孩四帖:Love is永远一起看电影
  • 朱雀

    作者:葛亮

    「這時候,他隱隱已有感覺。 在這城市的盛大氣象裡,存有一種沒落而綿延的東西。 這東西的灰黯與悠長漸漸伸出了觸角,沿著城池的最邊緣的角落,靜靜地生長,繁衍。 或許,是見不到光的,並非因為懼怕。而是,為了保持安穩的局面。 因為,一旦與光狹路相逢, 這觸鬚便會熱烈地生長,變得崢嶸與凶猛。」――《朱雀》 六朝古都。新與舊,接納與抗拒。在時代的關隘。他是個局外人。只因為有了她,無窮盡的陌生打開了缺口。她背負家族的宿命,默然成長。他們的身後,是人性的版圖。觸動間彼此溫暖與傷害。時間鋪墊了溫床,它們滋生交錯,漸成體系。凝聚為城市的聲音。 【名家推薦】 ◎王德威 「徘徊在南京的史話和神話之間,《朱雀》展現的氣派,為葛亮同輩作家少見。 摩挲著千百年來的南京記憶,《朱雀》雖以政治動亂為經、三代女性的歷練為緯,著眼這座城市的神祕淵源和歷史滄桑,然而它更是一本年輕之書,放大野心要為南京「過去」與「現在」造像的葛亮,有意還原記憶之下的青春底色,要凸顯每個時代的南京兒女如何憑著熱情浪漫,直面歷史橫逆,甚至死而後已。 在野心與悵惘、巧合與錯失層層積澱下,《朱雀》裡的種種因緣奇遇紛紛歸位,成爲南京歷史輪廻的有機部分。葛亮對故事情節刻意求工,加倍坐實了在神祕的歷史律動前,個人意志的微不足道。但宿命傳奇只是《朱雀》的一部分。葛亮同時反其道而行,深入南京日常生活的肌理,對尋常百姓家的集體經驗作出了有情觀察。 面對南京的歷史創傷,葛亮更有興趣的應該是召喚一種叫做「南京」的狀態或心態;南京於他與其説是懷舊,不如説是近於耽美的嚮往。更進一步的說,是一種「癮」,而且這癮可能是有毒的。《朱雀》裡的南京於是突出了另一種空間的輻輳力量――南京的「癮」是會蔓延的。 朱雀之城無論如何保守,畢竟進入了新的世紀,所謂歷史長河到此漫漶出去,成爲一種穿梭空間、湮沒邊界的體會。如此,葛亮將六朝風月與後現代、後社會主義的浮華躁動並列一處,或糅合、擦撞種種人事巧合就顯得事出有因。南京的「謎底」深邃不可測,這是葛亮的用心所在了。」
  • 血卡門

    作者:黃碧雲

  • 血卡門

    作者:黃碧雲

    名文化評論家南方朔說:「台灣並不太熟悉的黃碧雲,乃是香港數一數二的作家之一,她無論在作品的敘述風格和思想上都與眾不同,在頹廢中暗寓救贖,在暴烈裡則多溫柔……」名作家楊照說:「讀黃碧雲的小說,要先懂得什麼是耽溺;讀黃碧雲的小說,讓我們探測絕望這樁重罪在我們生命的意義……」 年來自西班牙回到香港的黃碧雲,開始進入忙碌的律師事務所工作,然而創作依舊進行,未曾稍歇,彷如舞者,艱辛而持續地飛揚。創作題材豐富令人驚嘆,深具特色與野心的小說家,「寫與舞」目前是她生活的全部,長久以來重量級的文字觸動,永遠教有心的讀者,願意追索與守候其作品。 是專注與力量之中,女子之舞與死亡銜接,熱烈的痛楚佔據愛情的秘密。是偶然發生的一件事,在髮與髮,臉與手與背,無關才華洋溢,但美麗與身體一切都會變得很真實。是記憶在生命之前,浮華世界的舞精靈,驕傲跳完堅持的一幕,才知道承載的希望與幻滅,這麼深這麼深。是理性與意志,是慾望,生活是那麼一件激烈的事,幾乎與快樂無關。而時間與空間的所得,只有舞了!黃碧雲最新力作《血卡門》,是所有生與毀滅,溫柔與眼淚,疼痛與失去的步步存在。
  •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作者:董啟章

    華人世界難得一見之百萬字三部曲長篇小說──「自然史」三部曲之第一部‧二聲部小說。這也是香港新生代著名小說家董啟章以數年時間完成的「自然史」三部曲之第一部,是「自我」探尋、確立之書。 日常的物件,構造出不尋常的人生。從物件的發展史——收音機、電報、電話、車床、衣車、電視機、汽車、遊戲機、錶、打字機、相機、卡式錄音機和書——,展現出人與物共生的歷程和圖景。 三代人的書,構造出V城三代人的歷史。從阿爺董富收藏的《天工開物》,和爸爸董銑鑽研的《萬物原理圖鑑》,到「我」利用文字工場的想像模式創造出來的《栩栩如真》——關於少女栩栩的「人物世界」——;通過小說,尋找通往所有可能世界的路徑。
  • 末日酒店

    作者:黃碧雲

    蘇偉貞說:「黃碧雲調度筆下的鬥牛士、揚起、刺殺及Flamenco舞排、試、唸、停頓、轉身、擊掌。找出音調。其實我早知道,這樣一名小說家,不管沉默多久,都會繼續寫下去。」 他們都已經忘記我了,和那間107 號房間。 從酒店大堂進去,上樓梯,穿過長廊,轉進去,穿過小庭院,轉入走廊,再穿過另一個小庭園,這一個有噴泉,有小魔鬼淡藍瓷像,上樓梯,走廊盡處,再轉,這裡已經非常沉黑,白天都要開燈。那一個房間在角落的角落,他們上了鎖。 當初還很光亮,酒店開張的時候,葡國人還在澳門,男子穿一套早晨禮服來參加酒會,女子都露著肩背,執一把珠貝扇,戴粉紅翠綠羽毛的大草帽,不見臉孔,只見耳環和嘴唇。很熱,酒店的經理嘉比奧鼻子好尖,掛了一滴一滴的汗。 嘉比奧那年二十七歲,來到馬交奧已經,他說,我覺得已經一生了……
  • 七種靜默

    作者:黃碧雲

    这是黄碧云的文字世界:阴冷、肮脏、扭曲、变态,真实人生的丑恶在她笔下汹涌,令人沉溺其中,而丑恶也几乎成了正常。 人世之内没有欢乐,人世之外也是虚妄,生是绝望,死是连绝望也没有。而更可悲的是:如此不堪的世道,还要苟且活下去。 但她以极细致敏锐的文字,道尽都市人心深处难言的隐秘,生死惨淡,爱恨刻骨,罪恶是活#要交的学费,仇恨是人间运转的润滑剂,她把人心撕裂了让你看。 这是黄碧云第三本小说集,之前两本是:《其後》、《温柔与暴烈》。读她的小说,你至少要有直面邪恶的勇气。
  • 温柔与暴烈

    作者:黄碧云

    香港文学在在被归辖于漂浮、杂遝,六洋四土的半调子。与之相行的是香港同样被看成是一个诞生传奇与惊色的地域。“香港是一个大邂逅,是一个奇迹性的大相遇。它是自己同自己热恋的男人或者女人,每个夜晚都在举行约会和订婚礼,尽情抛洒它的热情和音乐。”上海作家王安忆在她《香港情与爱》的开头如是写。 香港的历史便是香港的罗曼史。而在所有的香港想象中,又有什么比虚构叙事更能托出香港情与爱的征兆?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到王安忆的《香港情与爱》,香港不但是爱的背景,更是前提。仿佛惟有召唤香港,爱的传奇,或传奇的失落,才得以展开。只是在黄碧云这里,传奇降落,停在尴尬的境地。 黄碧云,她不是女子,倒像是一个闯荡一生的男人在总结自己。多数的年轻的女作家敏感细腻,浪漫情怀,玫瑰色的世界,充满爱情和生存的喜悦。而黄碧云感兴趣的不是那个只有爱情和生命的世界。 在《温柔与暴烈》中,她几乎每一篇都在探寻生和死、爱与恨之间的某种临界点,她总是把笔下的人物推向这样的生存状态,然后再去观察生和死、爱与恨之间互相逼近、互相过渡、互相纠缠时的种种表现形式。她从不大惊小怪,从不悲天悯人,再怎样的温柔和暴烈,也都用的是平静的、但却相当狞厉的叙述笔调。在这一点上黄碧云倒有些像当年的海明威老人。海明威的《印第安营地》写一个医生为印第安女人接生,她那个因受伤而躺在上铺的丈夫,因为受不了女人的惨叫而自杀。然而不管是叙述人尼克,还是他做医生的父亲,都是那么平静如常。一个人生了,一个人死了,就是这么回事。只是黄碧云并不仅仅去表达一种感受而己。在《失城》中,陈路远杀死了妻子和四个小孩,领邻居进门当见证时是这样说话的:“你要进来吗?没关系,他们都死了。”而送邻居出门时又是这样说话的:“对不起,我满脚是血,还是不送了。孩子不知死掉没有,我上去看看。”这不是印第安男人忍受不了孩子暴烈的出生而自杀的那种平静。那个印第安人毕竟和小尼克没有什么感情上、亲缘上的关系。这是一香港男人忍受不了妻儿之存在而将她们杀死的平静。并且不仅是平静,客厅里的镭射唱机正传来巴赫大提琴无伴奏一号组曲的音乐,而进门的陈路远更是“现着光辉宁静的、基督徒一样的神情。”他是在进入一种美和宗教的情感极致状态中杀死自己的妻儿的。毫无疑问,这个生死爱恨的临界,黄碧云为之痴迷。 黄碧云的小说总会出现一种带着温情的冷眼,乍读则觉察不出温情在何处,好似尽处是话凄清的悲凉境地,可是把她前前后后的作品串起来,却是能看出一个作家本性中的温度。视之如狞亦不过是她自我身份的一种调节,把暖色格打到最底,是一种反片的效果。用“玄”字来概括很贴切,“玄”字可解为暗涌之上一点帆,而黄碧云并没有去着力写这“帆”,也没有写这种暗潮涌动,她写的泰半就是那条似有似无的天际线,人只有永远的靠近它,却总抵达不到,她就是要写这安稳宁静、冷酷无情,别的留给外人去想,去想远行漂流而好,去想骚潮奇袭也罢,在在是可以容易办到的事,她只是做她该做的,旁的不为的一概不为。 近来黄碧云出了最新的小说集《血卡门》,这种操之如玄的风格有了更为显朗的朝向。它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幻灭总是与舞蹈相违背的。我说并且想念着你的时候。想念的时候总是飞扬。幻灭是那么的一直沉。一直沉,你无法动弹,无法提起。那一双脚,那么重,大得不得了,鞋子无论如何穿不上去。我坐着就知道自己不能再跳了。”这和台湾作家朱天文的《荒人手记》的开头有异曲同工之点,她是这样说的:“这是颓废的年代,这是预言的年代。我与它牢牢的绑在一起,沉到最低,最底了。”从行文开白处,便要我们跟着一同沉入下去,用一种类似诵经一般的心态去监视可能的吉光片羽,或许一无所获,这样的小说操守,大概是一种等待有缘之人的静穆。难怪黄碧云的小说总是卖不好,不过两千本尔尔,而她一直写,这个数目却总是不升不降。
  • 沉默。暗啞。微小。

    作者:黃碧雲

    黃碧雲小說《沉默。暗啞。微小。》焚燒著命運的轉折,背叛和離棄,很安靜,很慢,很專注,很溫柔。
  • 十二女色

    作者:黃碧雲,Wong Bik Wan

    編輯前言 / 王德威 3 序論:暴烈的溫柔--黃碧雲的小說 / 王德威 9 桃花紅 39 山鬼 109 十二女色 131 雙城月 157 失城 183 豐盛與悲哀 217 寫作以療傷的'小女子'--讀黃碧雲小說'失城' / 劉紹銘 245 花憶前身--黃碧雲VS.張愛玲的書寫焦慮初探 / 黃念欣 259 黃碧雲創作年表 275
  • 胭脂扣

    作者:李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