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余英时文集 第十二卷

    作者:余英时 著,沈志佳 编

    《余英时文集》第十二卷《国学与中国人文》,收录了余英时近年来有关中国人文研究的发展的文章,包括对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现的“国学热”社会化的复杂现象的探讨,对中国自有的源远流长的人文研究传统的梳理,对“国学”和中国人文研究的关系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和前景的论述。更收录了长文《天人之际》,通过中西文明“轴心突破”之比较研究,探讨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问题。这些文章无不体现作者一贯的文化关怀,以探求中国文化特色为旨归,思考中国文化的自我调整、自我转化以及中西文化会通之道。
  •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

    作者:胡适 著,肖伊绯 整理

    该书包括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卷中篇目辑佚以及附录四部分。《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自1919年2月出版以来,以其“截断众流”的理论创见与学术魄力,迅即获得海内外学界及读者的好评,再版数十次之多。由整理者肖伊绯发现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是1919年胡适在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时所讲的中古哲学史部分,集中讲述了汉代的哲学,在论述哲学发展的同时,也涉及对天文学与谶纬迷信、对中医的态度等方面的论述。作为北大内部铅印的讲义本,它未公开出版发行过。卷中篇目辑佚,是整理者从上海博物馆胡适手迹中提取的原写作计划中的卷中下半部分。附录有整理者肖伊绯对《中国哲学史大纲》的版本考证、对卷中内容的分析与研究文章6篇。
  • 呐喊

    作者:鲁迅 著,丰子恺 绘,孙立川 注

    鲁迅先生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自1923年问世(北京新潮社印)以来,一印再印,版本至少有数十个之多。这次的版本是版权引进2004年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由孙立川先生编注的“新编绘图注本”《呐喊》,在众多版本中是最具特色的一部:这个版本的“绘图”作者,是中国现代漫画史上的开山人物、中国现代毛笔漫画的创始人丰子恺先生(1898—1975);这个版本有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孙立川的题解、导读和注释。
  • 别拿畜生不当人

    作者:小宝

    《别拿畜生不当人》精选小宝的专栏文章一百余篇,内容不拘一格,或嬉笑怒骂,议事评人,或天马行空,荒诞不经,有对陈年往事的评点回顾,对文艺娱乐、社会万象的独到看法,也有对未来世界的无责任畅想,还收录了作者在一年内的餐桌日记,记载了发生在这一年的一些饭局段子、读书偶得、逸事丑闻、想法说法,读来生动有趣,别有意味。
  • 相遇而已

    作者:姚谦

    十年来,姚谦以其身份的特殊性,游走于不同的城市之间,穿行于过去和当下的罅隙中, 以敏感而灵动的笔锋,写着世事的沉浮、人情的可贵、人与人相逢时所产生的霎那光亮。 这本书记录的都是我过往心中的一道道风景——姚谦 赵薇思绪丰富而飘忽,像个诗人般的哲学家;张信哲恋慕旧物芳华,是个收藏家;袁泉沉静的外表下蕴含着惊人的力量;刘小东作画挥汗如雨,把我画成了一个清瘦的少年;与妹妹跃过大半生的青春与中年后的手足相依;那个没有被我签约的歌手,十几年后因为一首新歌再相遇,她却到了生命的边缘;与三毛谈笑宴宴,共话合作,转眼就阴阳两隔…… 姚谦说,没有与他们的相遇,也就没有现在的我。
  • 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作者:钟立风

    继《像艳遇一样忧伤》、《没有过去的男人》之后,民谣歌手钟立风最新文字作品《在各种悲喜交集处》。全书分为Do.友多闻、Re.素履行、Mi.旅梦人三部分。Do.友多闻,讲述与周云蓬、李健、万晓利、小河等众多友人的往事趣闻;Re.素履行,分享作者心中最精彩的音乐、电影、小说之美;Mi.旅梦人则是作者在现实世界以及其他世界旅行的记录,有着某种不确定和幻梦般的色彩。
  •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作者:王小峰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精选了2001—2014年,王小峰在《三联生活周刊》任文化部记者期间重要的采访、报道共51篇,收录了对李宗盛、崔健、许巍、汪峰、王朔、贾樟柯、崔永元…… 等近百位文化圈的焦点人物的深度访谈。作者犀利地剖析了十五年来蝉噪鸟鸣的中国流行文化现象,涵盖文化音乐、电影、电视、戏剧、相声、小品、文学等各方面的重要议题,不仅展示了一个媒体人对文化产业的持续关注与独立思考,更为我们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老生常谈

    作者:资中筠

    作者自谦说:题材庞杂,东拉西扯,没有什么足以振聋发聩的惊人之语。无以名之,名之曰《老生常谈》。 其实作者本着事实和逻辑,怀揣很大的勇气和思维的力量,娓娓道来,时而尖锐时而苦口婆心,其实是给人们上了一场思想启蒙课,也给这个时代提出了某种警示。
  • 声西击东

    作者:韩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位90后学人的哲学学术随笔文集,内容以规范性与分析性政治哲学为主,又及伦理学、心灵哲学与科学哲学等,阐释了自由、正义、平等、国家、公民、中立、自我、支配、自然秉赋、现代性、基础主义等诸多概念的深刻内涵。思藉西方哲语,足植东方大地。思想深至,见地独到,运思缜密,文字又中正、平和、理性,展露出纯正思想者的深邃、睿智与独特。 编辑推荐: 当多数大学生还在如海绵吸水般接收知识时,南京师范大学90后大学生韩乾已经开始在东西方哲学文化的海洋里沉潜了。他的《声西击东》收集了2009-2011年间的60多篇读书笔记,显示了其剥茧抽丝般的哲学分析能力、西方学术的广阔视野、对历史深切的关照和深藏于心中的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怀,彰显了90后新的特质,让人惊讶,又给人惊喜。
  • 胡适的前半生

    作者:邵建

    胡适是20世纪的一个文化坐标,一种精神象征,一条思想脉络。即使放在2l世纪的今天,胡适和他所代表的思想依然是普世意义上的一种价值选择。基于此,本著试图从资料本身形塑胡适,重在挖掘、梳理和呈现胡适一生的思想脉络,把握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变化。更关注在他的思想语境中,作为知识分子的胡适对社会事务的关怀和在公共领域中的表现。 同时,以人带史,由此折射胡适身处的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 “文革”结束后的1980年代,中国人陆逐步对胡适重开评价,这是一个“去妖魔化”的过程。胡适作为一个研究对象,逐步从学术领域过渡到文化领域和思想领域。随着人们对胡适和胡适思想的深入,已经沉入历史背影中的胡适再度走向历史前台。本书试图从资料本身形塑胡适,重在挖掘、梳理和呈现胡适一生的思想脉络,把握其思想的形成、发展、变化,更关注在他的思想语境中,作为知识分子的他对社会事务的关怀,同时,以人带史,由此折射他所身处的那个时代。
  • 隔代的声音

    作者:范泓

    本书力图避开主流叙述的认识定式,在挖掘最新史料的基础上,以隔代人的视角,对中国近现代史上若干人物或重大事件重新阐释和反思。书中无论是陶希圣眼中的胡适,朋友记忆里的殷海光,还是苏雪林笔下的鲁迅;无论是李敖与其伯乐萧盂能的恩怨纠葛,名门之媛陶琴薰五十七年佳人薄命,还是“高陶事件”主角之一高宗武七年从政的隐暗幽微;抑或四卜多年前那一场沸反盈天的“中西文化论战”,以及震惊世人的“雷案” 背后的故事;展现的多是为人所一知半解者的陌生面。立足今天盘点对历史的事后之明或许不难,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当事人饱含温存的那份了解之同情。
  • 温故(之四)

    作者:刘瑞琳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 《温故》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 《温故》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1)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2)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3)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 生于午夜

    作者:张晓舟

    张晓舟十余年球评精选 中国屈指可数值得结集出版的足球文字 一个惨绿青年永恒的青春共和国 陪伴一代人成长的共同记忆 人生能有几回世界杯?这问题或许有些残酷。足球,可以只是一项运动,四年一次的轮回,无聊生活的调剂品,也可以是尽情挥洒汗水的青春,刻骨铭心的热恋,还可以是一生的挚爱,无怨无悔。 在《生于午夜》里,张晓舟以他狂放、犀利而又诗意的文笔,探索足球的秘密。足球场就像一个疯狂旋转、孤注一掷的轮盘,人们不惜押上激情、欲望、金钱、性命、国家,而足球最终建立的,是一个惨绿青年永恒的青春共和国。 《生于午夜》是一部广义的球迷日记,充满了一个资深球迷的体验、见证以及偏见。因此,请不要试图从本书中寻获足球知识,尤其是技术战术知识,以及所谓“客观”——在足球这个邪物上,不存在任何“客观”,除了电子眼。
  • 论自由

    作者:[英] 约翰·穆勒

    约翰•穆勒的《论自由》一直是政治哲学乃至人文思想领域内享誉至高的作品,虽然篇幅不大,却是一部划时代的思想巨著,它深化了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论述,集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之大成,成为历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本书清晰地阐明了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个人只要在不伤害他人的范围内,就应该拥有完全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个性自由(行动自由),而这一原则的实施,有赖于对政府及社会权力的界定和限制,这也正是本书最早的中译者严复先生将其译为“群己权界”的渊源所在,这种思考对每一个迈向现代社会的国家来说,仍然至关重要。 以赛亚•伯林 对于那些渴望一个开放与宽容社会的人,穆勒仍然是他们的立场的最清晰、最诚实与最有说服力的表达者。关于人类那些最基本的特征与志向,穆勒说出了某些真实而重要的东西。 萨拜因 自由本身的价值激起他内心一股热流和激情,这是穆勒其他著作里没有见过的。这使《论自由》与弥尔顿的《雅典最高法院法官》并成为捍卫自由的经典著作。 哈罗德•拉斯基 很少人像他那样精力充沛地坚持着道德标准!没有人像他那样热忱地追求着正义!与卢梭相比,他的情感之火似乎烧得苍白无力;但是卢梭的感染力深入人心之处,也正是穆勒提高人们思想境界的地方。和任何人一样,他高举着理性之灯,这盏灯由于他的存在而发出更加璀璨之光! 李 强 穆勒在自由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在于,他第一次赋予自由主义完整而全面的理论形式,从心理学、认识论、历史观、伦理观等角度为当时已经达到黄金时期的自由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并以充沛的激情与清晰的逻辑对个人自由的理想作出强有力的辩护。
  • 农夫哲学

    作者:[美]吉恩·洛格斯登

    本书为作家兼农夫的吉恩•洛格斯登的心灵自传,在轻松幽默的笔触下,蕴涵着对自然、死亡和永恒等重大主题的深思。 本书记录了他对俄亥俄农场童年时光的回忆、成年生活的奔波、养儿育女的苦乐,以及年近八旬时身患癌症的痛苦。 吉恩相信,人类与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欧洲防风草、繁缕、猪草、鸢尾花、秃鹰、墓园、小猫乔吉等等,它们成了本书的主角,讲述着大自然神秘的生命课程。正是依靠着大自然的教诲,吉恩的病情奇迹般地获得好转。 吉恩在一次专访中笑言,如果这本书没让你流一滴泪,他就把你买书的钱退还。 —————————— 【媒体评论】 ●冷幽默,充满智慧和创意,偶尔富有诗情,战胜癌症而存活下来的洛格斯登就是这样冥想和调侃生死轮回、大自然的韧劲以及人类干出来的蠢事……这是本绝佳的睡前读物,简洁的散文发人深省、积极励志,无论是赠予你最喜欢的园丁、大自然的爱好者,还是送给哲人或者怪脾气的家伙,它都是一份完美的礼物。 ——《出版人周刊》 ●尽管洛格斯登和其他作家一样热爱自然,他却拒绝在描写自然时沉溺于惯常的感伤和诗意。在这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散文中,洛格斯登让我们读到的是大白话和冷峻的洞察力,还有挑衅性的见解……这是一部冥想佳作,文笔朴实但观察敏锐,弥漫着智慧与阅历。 ——《柯克斯书评》 ●只有三个人能够完全仅凭写些你我都知道的常识谋生,洛格斯登便是其中之一。 ——维斯•杰克逊,美国土地研究所所长 —————————— 【编辑推荐】 ●一位美国农夫,一个关注万物生灭能量永恒的作家,思考自然与生死 ●一个身患癌症的老人,一处儿时的农场,战胜癌症,谱写生命交响曲 ●冷幽默夹杂大实话……一本绝佳的睡前读物,一部冥想的佳作
  • 午夜的幽光

    作者:林贤治

    思想,是穿过人生与世相的一道幽光,能让昏昧的心灵豁然开朗。思想者的文字,是社会大幕下一道刺目的闪电,能映照出思想者卓然挺立的身姿。本书即是这样一部透析知识分子和知识的警世之作。批判、自由、正义、宽容……所有这些知识分子捍卫的价值,在作者雕刻刀般的笔下,一一得到呈现。
  • 我的动物,我的家人

    作者:[英]克莱尔·鲍尔丁(Clare Bal

    【编辑推荐】 1.2012年英国国家图书奖传记作品,英国人必读的100本书之一 2.一部媲美《疯狂动物城》的暖心之作 3.一本与动物相依相伴的温馨读物 4.一个“问题少女”变身名流的华丽成长史 5.一出处处散发着浓郁英伦风情的家族轻喜剧 ———————————— 【内容简介】 BBC知名女主持人克莱尔•鲍尔丁的处女作,一本与动物相依相伴的温馨读物,一个“问题少女”变身名流的华丽成长史,一部处处散发着浓郁英伦风情的家族轻喜剧。克莱尔在一个有着贵族血统的特殊家庭里长大,刚出生时,就有一条名叫糖果的斗牛犬全心守护她,是她最知心的玩伴。18个月大时,没有任何大人的陪伴,她便开始了骑马参加比赛的生涯,18岁时已经拿到多项业余赛马冠军称号。她的爸爸是英国冠军驯马师,家里养着英国王室的赛马,英国女王也是他们家的座上宾。天生一副不服输的性格,克莱尔是个名副其实的“女汉子”和“问题少女”,因为打架、偷窃被迫转学,在学校拉帮结派,把幼小的弟弟一个人放在高高的草垛,弟弟因此摔伤,18岁时收到61岁老人的求婚信……这些奇葩的事情层出不穷,让家人操碎了心。在她眼里,每个动物都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员。她从动物身上,学到了爱、包容与责任,这些素质帮助她一点点克服自卑和缺点,使她逐渐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从人见人怕的“校霸”到众望所归的“宿管”,从遭学校拒绝的“问题少女”,进入世界一流名校剑桥大学,最终成为全英家喻户晓的知名主持人。她的成长故事,感动了全球千千万万的读者。 ———————————— 【媒体评论】 她无所不能。如果我们有四个克莱尔•鲍尔丁,就能重返大英帝国的辉煌;有六个,我们就能去月球殖民了。——《泰晤士报》 有趣,感人,吉米•哈利遇上了大卫•赛德里 ——《泰晤士报》 感人,有趣,比生命更宽广 ——迈克尔•莫波格,英国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神奇,充满魅力,古灵精怪 ——《每日邮报》 直率,有深度,滑稽… …读起来像吉利•库珀的小说 ——《星期日泰晤士报》 有趣,出人意料地明智… …不得不佩服她的坦率 ——《星期日邮报》 读起来好比跟我的拉布拉多犬依偎在火炉旁 ——《卫报》
  • 陌生的经验

    作者:陈丹青

    本书是网络视频节目《局部》的讲稿,从少年王希孟到憨人梵高的初习作品,从早期文艺复兴的捣蛋鬼布法马可到威尼斯画匠卡帕齐奥,从舞女出身的瓦拉东到民国闺秀女画家,从宫廷画师徐扬到战死沙场的巴齐耶……多数是被美术史忽略的天才与作品,虽经历史“隐没”而显得“次要”,却值得再度被认知、被观看。这是一份画家个人的观看与叙述,艺术史退为背景,艺术家,才是主角。 陈丹青的私人艺术史,网络视频播放逾千万,三百余幅精美彩图,年度艺术话题读物。网络视频节目《局部》讲稿——陈丹青讲艺术的《局部》系列视频自开播以来,累计播放量已突破1600万,在结集成书过程中,陈丹青对讲稿进行了精心修订,并补充图说信息近万字及后记《陌生的经验》,史航、李静、韦羲、青原作序,相比视频节目,本书内容更为完整。 陈丹青的私人美术史——陈丹青首次将自己的观看经验结集成书,我们得以通过画家的视角来观看艺术作品。全书摆脱了传统的美术史框架,没有术语和理论,只讲故事和感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艺术普及书。 隐没的天才,被忽视的杰作——作者特意选取美术史上较少被提及的作品展开讲述,这些作品很少有机会被大众接触到,却同那些广为人知的名作一样,有着丰富的艺术技巧和打动人心的力量,市面上的艺术普及类读物千篇一律,每一本介绍的都是类似的作品,本书的角度无疑是更独特的。 三百余幅艺术作品,精装四色印刷——陈丹青拿出其个人几十年来珍藏的画册和他游历欧洲所拍摄的照片,亲自裁切放大局部,为读者展现艺术品精彩、微妙、动人的细节,并配以详细说明,精装四色印刷,值得收藏。
  • 这不可能的艺术

    作者:王晔

    “十九世纪以来瑞典文学的集中概括和生动解说” ——瑞典汉学家、中文文学翻译家(莫言作品瑞典文译者)陈安娜 本书介绍了14位有代表性的瑞典作家,从活跃于19世纪后半叶的戏剧大师斯特林堡,到拉格洛夫,到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诗人特朗斯特罗默,中间列举了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和诗人兼小说家马丁松等大师,还有世界文坛公认的优秀女诗人索德格朗和小说家达格曼等等,是对19世纪以来的瑞典现代文学做的相对集中而又概括的介绍。所选作品既是经典,评论文字亦是精品:既有对原作文本的呈现,又有作者独特的分析,也有富于可读性和意境的流畅写作。 1.瑞典汉学家陈安娜写推荐语,瑞典学院院士谢尔•埃斯普马克、翻译家万之(陈迈平)作序推荐。 2.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自19世纪戏剧大师斯特林堡开始的瑞典现代文学的独特风貌,填补了国内瑞典文学译介作品的空白。 3.不管是讲述作家的人生故事,还是分析解读作家的作品内容;不管是对风格的解说,还是对思想的分析,都能够透视出作家的个性,展现出作家的风采。 4.本书既试图确保材料的客观性、论述的逻辑性,也十分注重解读的趣味性,兼有学术的严谨性和普及读物的可读性。 5.书中的瑞典原文翻译,能让我们一窥瑞典文学的原貌,即出自作者王晔手笔,王晔是一位出色的瑞典文学翻译家,得到过著名汉学家马悦然等的肯定。
  • 书生傻气

    作者:易中天

    书生总归是会有一点意气,也总归是会有一点傻气的。没有傻气,就没有意气。没有了意气,也就不成其为书生。 本书系易中天品人鉴世之杂文集。品李泽厚、顾准、陈寅恪,鉴既往之公众性文化事件,辩锋犀利、嬉笑怒骂,不屈不挠、一片赤诚。易中天云,是为书生之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