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上海

  • 上海生活

    作者:徐步 编

    《上海生活(1950-2010)》内容简介:从1950年7月创刊起,《人民画报》便承担起国家对内对外宣传的重任。这本图文并茂的综合性国家画报,即使在“文革”期间也没有停刊,至今已出版740多期。走过60年的《人民画报》,记录了一个巨变的中国。其内容涉及重大事件、经济建设、人物风采、社会生活、山川风物、历史文明、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阁、色彩斑斓的新中国历史画卷。
  • 掌镜上海

    作者:雍和,姜纬

    雍和,1956年8月出生于上海,1985年至1992年任《中国城市导报》摄影记者,1992年至1998年任《青年报》摄影部主任、摄影美术总监,1998年至2003年任《新民周刊》视觉总监,2003年底起至2010年任《新民晚报》首席记者,2010年底起任文汇新民报业集团图片中心副主任。雍和现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上海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他1985年当选为上海青年艺术十佳之一,2002年获得上海市范长江新闻奖,2003年当选为中国摄影传媒大奖年度摄影人物,2007年出版《边角料2003—2006上海影像》画册。
  • 消逝的老街

    作者:海原修平

    《消逝的老街(1996-2000)》包含了作者1996年至2000年间创作的作品。从作者开始记录这座城市已经过了11年,如今的上海有了巨大的变化。当年昏暗的城市变得灯火通明,人们的表情和服装也今非昔比。一眼望去,这座城市酷似动画片中所描述的未来都市。 此书中还附带了1997年至1999年间部分体现市民生活的录音。希望这些照片和声音能展现更多关于20世纪末的上海的景象。
  • 上海人1990-2000

    作者:陆元敏

    照片里的人,都是上海人。说到上海人,过去的就是大亨、政客、商贾、红伶、冒险家,鸳鸯蝴蝶、夜色撩人,而现在的,白领、小资、红马夹,新天地流光溢彩,陆家嘴车水马龙,都说上海是风花雪月的,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上海的音乐细节,在那些华丽和繁荣的表象下,虚构放大着跌宕起伏,来历不明的神话故事,如果不沉下心细看,难免会无视那沉郁的苍穹下贴肤痛痒的人生。 我看着照片上的这些人和他们所在的环境,感觉到亲切、熟悉,同时也感到巨大的陌生,见得越多,越觉得在这一切下面肯定有广阔更深邃的事物是我没有见到,难以接近的,我时时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人间万象,纷繁多姿,没有这种无限的多样性就没有上海人,他们琐屑微渺的喜怒哀乐,冷眼辗转的灵肉浮沉,深如海,不可测。
  • 胶片时代的上海

    作者:陆元敏

    1. 作者自述——“胶片时代的上海”,这是陆元敏首次应邀写出自己的摄影心情: 我一直幻想一台眨一下眼就能拍摄的相机,LOMO相机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用取景就可拍摄。它像是眼睛的延伸物,和眼睛有着一根看不见的连线,用它常常能拍到预想中的、甚至比预想得更好的影像......我又是一个有着反复拍摄热忱的人,生活安逸、身体健康,有很多的闲暇时间,只是不断流逝的时间使我心慌。当一个摄影家用相机抓住时光,拍取瞬间,带入暗房,巫术般地在微光下再现瞬间时,摄影术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神奇,只要享受它便会其乐无穷。 ...... 2. 作品——101幅,是陆元敏第一次使用Lomo相机,也是最后一次使用黑白胶片拍摄的作品 (拍摄于2005-2007年间) 3. 问与答——在网上征集到的11位豆友同陆元敏的38个对谈记录,涉及城市,生活和摄影: 您主要的拍摄对象是上海人,您觉得这些年来,上海人有什么大的变化? 您对自己的照片有过失望和觉得苦闷的时候么?您是怎么越过这个阶段的? 如何有一双慧眼,可能与每个人对生活的敏感程度不同有关,但是有啥适用大众的方法可以借鉴吗? 怎样才能保持影像的活力? 想知道您对喜爱街头摄影的年轻人有些什么可以说的? ......
  • 我曾经叫莎拉

    作者:(美)伊・贝蒂・格列宾希科夫

    伊・贝蒂・格列宾希科夫的回忆录感人至深。1939年,她以犹太难民的身份来到上海,因为这里是当时世界上惟一无需签证即可进入的城市。 《我曾经叫莎拉》细述了作者一家颠沛的逃难历程。就在纳粹拘捕其父的前夕,他们成功逃离德国。作者带着幽默的笔触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她在柏林的童年时光,以及日后在上海的成长经历。 二战期间,作者全家被日本占领军围困在虹口隔离区。 格列宾希科夫的回忆录是个关于希望和幸存的故事,刻画了乱世之中一个坚忍而乐观的女子。 1950年,格列宾希科夫离开上海,前往澳大利亚。1953年移居美国,定居在新泽西的文特诺。
  • 上海攻略

    作者:达雅

    上海攻略:上海最值得推荐的69个地方,ISBN:9787503229497,作者:达雅
  • 新都市人之我到上海第一年

    作者:闫华

    《新都市人之我到上海第一年》主要内容有:大都市里的租房记、有自己的小窝不容易、出行一趟糗事多、莱鸟上班啦、休闲生活大变样、我们都是漂一族、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身在异乡的单身族、看病历险记等。
  • 上海外滩

    作者:薛理勇

    《上海外滩》,本书简介: 作者在书中向读者讲述了上海外滩建筑的历史变迁及其背后的传奇故事。透过每一张老照片, 读者会对外滩产生更深的理解, 与照片中的人物形成共鸣。
  • 老上海名宅赏析

    作者:娄承浩 编

    在那特殊的年代里,这个“死角”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国民党残渣余孽的集中地,无产阶级的“铁扫帚”扫进去,果然这里的世界“很精彩”,很多有来头的人物被揪出来示众,上演了一场“打土豪分土地”的活报剧。房屋的主人被赶出了门, “三代红”的赤贫们占用了房屋,将好好的房屋东拆西搭,弄成“七十二家房客”的大杂院,房屋被严重破损。 当人们回到文明理智年代的时候,才感觉到这里的“死角”原来是大上海的一笔宝贵财富。近代上海,自1840年开埠以来至解放前夕,共有各类居住房屋2 359.4万平方米,其中独院式住宅约6000幢,总面积300余万平方米,高级独院式住宅更少,仅有160余万平方米,这类住宅数量虽然少,但是从建筑价值和历史价值来衡量是上海历史建筑的重头戏。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人们的市场经济观念意识增强,近年来老上海独院式住宅成了热门的“抢手货”,一些颇有实力的大公司和社会人士动辄巨资购买“老洋房”。有的大公司从高级商务楼搬出驻进“老洋房”,上海大报小报、期刊月刊等新闻媒体都对“老洋房”特别关注,“老洋房”的投资升值潜力一片看好。 “老洋房”,从建筑学角度称“独院式住宅”,俗称“名宅”,称它名宅是因为建筑有名气,居住的人有名望。具体地说老上海名宅的价值体现在: 一、住宅地皮昂贵。解放前这些名宅大多数分布在徐汇区和卢湾区的原法租界、静安区、长宁区的原公共租界以及越界筑路地区,如溧阳路、多伦路、华山路、愚园路以及虹桥地区。经过长期的建设,这些地区居住环境幽静、生活设施配套齐全。建造一幢房屋相对来说容易,而打造一个环境设施优越的生活社区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长期不断的资金投入和建设,甚至几代人的不断努力。 二、住宅设计和施工精良。建造这些名宅的都是大户人家,聘用的大多数是当时一流的建筑师和营造商,通过他们将各国最流行的建筑风格引入上海,汇聚了世界各国的建筑精华,呈现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他们杰出的构思和精巧的技艺,营造出一批批色彩斑斓的住宅。建筑是建筑科学技术与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有的优秀住宅无论是建筑造型、平面设计、外立面装饰,还是室内楼梯、门窗、吊顶等细部处理都精致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 三、住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住宅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人与建筑紧密相连,老上海名宅的房屋主人许多都是老上海历史人物,一幢房屋一个业主即是老上海历史的一个片断。如今,虽然房屋大多数已经易主,但是见证历史的房屋还在,这些历史遗产具有上海独特的人文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上海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经过半个世纪乃至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保存下来的老上海名宅确实不易,一部分毁于炮火,一部分在城市建设中被拆了,数量逐渐在减少。物以稀为贵,今天的老上海名宅不再是一般意义上供人们居住的住宅,而是历史文物与居住双重性质的住宅。 保护老上海名宅是把上海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需要,综观世界上有名的大都市,如巴黎、伦敦、罗马等都十分重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一些名人住宅不仅修缮一新,有的还辟为纪念馆对公众开放,既增加了城市景观又丰富了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上海对老上海名宅也做了许多工作,如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周公馆等不仅建筑得到了很好保护,而且开辟了纪念馆,每年接待国内外大批参观者。近几年来,上海地方立法,加强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如马勒住宅过去长期为机关办公用房,现在将机关搬出后,拨出巨款“以旧如旧”重新修缮,恢复了原来的面貌,使历史建筑焕发了青春。 保护老上海名宅可以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方法,我们选择将散落在社会上的零星资料,加以搜集、整理、编纂成图书的形式,挖掘建筑历史文化,宣传建筑特点和亮点,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关心爱护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者分别来自规划管理、建筑设计和房管部门,长期从事上海建筑历史的研究,曾经出版过一批著作。本书大多数是作者过去没有发表过的最新发掘的资料,有少数建筑虽然不陌生,但是本书补充了许多资料和当时的建筑图纸,使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老上海名宅建筑。 老上海名宅建筑由于年代已久,搜集资料十分艰辛,即使我们努力也难免存在疏漏,希望有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将你们所了解和拥有的资料提供给我们,不断补充完善上海建筑历史文化遗产。
  • 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一)

    作者:惜珍(著),徐坚一(摄)

    本书是作家惜珍十余年来探寻上海64条一类风貌保护道路的结晶,也是她对那些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不懈寻访后的解读。书中选取了上海64条经典的马路中的20条,这20条马路主要分布在黄浦区和虹口区,这些马路及其马路上的经典建筑在书中均以图文相生的形式予以呈现。作者用寻宝者的精神和探索者的眼光呈现了这20条永不拓宽的马路的前世今生;用纪实的笔法,通过优美的文字,将这些上海马路的万种风情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马路都是上海历史街区的保护地标,作者用文字,用故事保留了这些马路耐人寻味的一面。
  • 米丈建筑地图 上海

    作者:卢志刚

    本书图文并茂,介绍上海市区有特色的建筑,及其周边的交通信息等。所有建筑同时以中、日、英三种文字进行对照说明,具有很高的实用参考和旅游指南价值。 《米丈建筑地图》是米丈建筑和米丈堂文化推出的一套反映当代中国城市建筑发展和现状的文化丛书。米丈建筑作为上海一家年青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正努力打造上海本土建筑设计品牌。米丈堂文化是米丈建筑创立的文化拓展机构,米丈建筑与米丈堂文化一起,以自身的专业背景为基础,力图通过这套丛书的编辑,构建一个涵盖所有关注建筑文化人群的大众平台。《米丈建筑地图》以城市为线索,籍以实用详细的地图,简练准确的文字,精美诗意的图片,将当代中国城市中最具代表性、最具文化意义、最具人文气息的建筑串连起来。形成一系列探询当代中国城市和城市建筑文化魅力的重要读本。
  • 老上海经典公寓

    作者:薛顺生

    说起老上海建筑,人们就会想到大光明大戏院、汇丰银行、国际饭店、南洋公学、马勒住宅、尚贤坊等经典建筑,而对公寓却不太熟悉,其实上海的不少公寓是上海经典建筑的组成部分。本书主要介绍的的公寓有:里弄公寓;多屋公寓;高层公寓等等以及建筑实例。   上海的公寓是上海社会经济和生活的一个侧面,也是建筑技术发展的反映。河滨大楼、汉弥尔登大厦(今福州大楼)、培文公寓等规模宏大,建筑面积达上万平方米。高层公寓层数可达15层以上,有的20层以上。结构形式从混合结构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地下室或地下车库。百老汇大厦还采用自重轻、刚性强的钢框架结构。本书主要介绍的的公寓有:里弄公寓;多屋公寓;高层公寓等等以及建筑实例。
  • 太太愛上海

    作者:Ally,Shiny

    享樂上班族也能輕鬆入手,上海貴婦吃喝玩樂好店秘密大公開! +到19世紀法國銀行家的豪宅用餐,就像到杜月笙的家作客! +想淺酌一口高價酒,卻又不敢太敗家的好去處在哪裡? +市井弄堂內的精品旅店,竟讓日本暢銷書作家因而寫下一本愛情小說? +失戀了嗎?吃了這家巧克力保證只有滿滿的幸福感! +換上哪兒的旗袍,最能展現張愛玲年代的性感? 觀光客絕對找不到的本幫菜在哪裡?低調、神秘、充滿歷史感的老洋房,改建為精品旅店後,還有著什麼樣的傳說?學作畫、瑜珈課、賞琴韻是上海太太平日的休閒活動,逛街、喝下午茶、品紅酒…聽上海太太的私房建議準沒錯。跟著Ally和Shiny的步伐,享受上海的歌舞昇平,體驗上海的市井邋遢,你一定也會情不自禁「太愛上海」。 關於上海,我們似乎知道許多。這裡是2010世界博覽會的主辦地點,《色‧戒》裡易先生與王佳芝偷情的地方在武康路,田子坊的藝術氛圍創造新潮流,浪奔浪流的黃浦江邊聳立著摩天大樓,這是個紙醉金迷、夜夜笙歌的不夜城…但是,上海真正的魅力絕對不僅於此。 來自台灣的Ally和Shiny,嫁到上海展開新生活,面對這個分秒變化的上海灘,即便嫁作人婦卻依然閃亮的Ally和Shiny為我們帶來最道地的上海味,更教我們用平民的方式享受貴婦的生活。
  • 上海及周边终极热线自由行

    作者:《中国经典游》编辑部

    《上海及周边终极热线自由行(2011-2012最新全彩版)》内容简介:GO!达人私家游经!速报!上海年度6大旅游热地!超IN!上海5天4夜畅游行动!EASY!严选魅力指南!热地!上海10大人气必去地!美食!上海10大人气好味道!带回家!上海10大人气纪念品! 最权威!在地玩家实地拍摄核实!《上海及周边终极热线自由行(2011-2012最新全彩版)》全部资讯均经实地考察核实!实景照片、地址、电话、门票、乘车路线全掌握! 最贴心!18热地41条热线自由行全攻略!达人最IN旅行热线!涵盖上海及周边全部热门景点!贴心周到,徒步、搭地铁、坐公交,自游上海有我就GO! 最全面!868个景点与店家大公开! 热门景点全囊括!外滩、新天地、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大厦、豫园、城隍庙、上海老街、静安寺、多伦路、鲁迅公园、人民广场、外滩源、老城厢、思南路、枫泾、七宝、朱家角、周庄、西塘、乌镇。 好吃好买大搜罗!南翔馒头店、绿波廊、上海老饭店、保罗酒家、小杨生煎、飞龙生煎、丰裕、北万新、鲜得来、振鼎鸡、乔家栅、南京东路、淮海中路、南京西路、徐家汇、东台路、文庙书市。
  • 上海女人

    作者:张耀工作室

    《上海女人》以全新的视觉带你走进上海女人生活的最深处,包括“很上海的女人”、“摩天写字楼,让不让你当女人”、“从小家碧玉到假金枝玉叶”、“风景的故事”等六篇内容,从多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上海女人的真实性格和心灵面貌。
  • 上海郊游

    作者:姜庆共,沈祖敏

    寻一棵老树,走几座古桥,逛半天小镇 游步50处老街、民居、园林及自然景观 体验上海郊外乡土风情的记忆和现状 350张照片+信息 中英文双语郊游指南 12x16cm
  • 上海逛街地图

    作者:黄仁达

    在车水马龙的现代上海与怀旧传奇的老上海之间穿梭,在现实与梦幻之间流连,与黄仁达一起逛街、寻觅、邂逅、品尝--上海的滋味,这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张爱玲说得最贴切不过了“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 上海玩全指南

    作者:陆韵葭

    本书精选了上海十大分区,深入攻略网罗超丰富300店家景点,带你黄浦、外滩、徐汇等环城玩透透。特别企划上海目前最哈烧话题,无论是女性时尚街「淮海路」、异国风狂吹的「泰康路」、文化名人街「多伦路」、还是酒吧一条街「衡山路」,抢先端上让你一赌风采。
  • 走遍中国·上海

    作者:《走遍中国》编辑部 编

    《走遍中国》关注自助旅行,更关注人文地理 34位文化名人带你神游中国 自助旅行专家为你度身定制的旅行攻略 本书是走遍中国的上海分册,书中以大量的照片及详尽的文字,讲述了上海的概况、黄浦江风情、上海的商业街、名馆故居以及旅游资讯等等。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融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是您上海旅游的最佳指南。 如此多元,如此张扬、如此充满了人性的七情六欲,上海是一枚“时尚”的标签,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就贴在中国地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