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笔记

  • 札朴-学术笔记丛刊

    作者:[清]桂馥,赵智海 点校

    清代小学大盛,素有说文四大家之称,桂馥即其中之一。他的说文义证五十卷,取许氏说文与诸经之义相疏证,为其毕生精力所萃。桂馥在札朴中亦多从小学出发,考订经义、文字、名物,援引宏富,辨证精详。每下一断论,文搜例证,加以归纳。如卷八韩勑碑条释“复”、“发”二字,于“复”征引经史碑志十八处,归纳为“免其赋役”为“复”。于“发”征引二十四处,归纳为“发谓调发”。卷三证“点”舆“玷”同,卷四证衍舆“羡”通举例亦多至一二十处。卷四“案”字条,首先引玉篇,说明“案”字有两义:“几属也,食器也。”桂馥为证明这两义,从字书、韵书、经史徽引近三十处。 桂馥治学态度谨严,在朋友间遇有不同意见不仅能讲出自己的见解,而且能和盘托出别人的不同意见。如卷七贡条,桂馥首先引文选卷十四班固幽通赋“周贾荡而贡愤兮”,认为“贡愤”当为“愩愤”以此质问王念孙。王氏认为“愤”舆“愩”同义,因此不必改“愤”为“愦”。本条后还特地把王氏覆书,全文附录,以存两说。更为可贵的是,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错误时,能及时加以修正。如卷五屠各条,他从后汉书及通鉴关于屠各的记载中,了解到屠各为羌之一种,就在屠各条中坦率地承认以前的舛误。他说:“余编缪篆分韵,误释屠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桂馥在治学方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札朴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桂馥在论述中出现一些疏漏和错误也是难免的。如卷二诵条引左传襄公四年:“臧纥侵郜,败于狐骀。”“郜”乃“邾”之误。卷五万条引左传文公六年文,六年乃七年之误。跨灶条引左传昭公十二年文,十二年乃十三年之误。李慈铭在他的越缦堂读书记中辨正札朴误者十余处。札朴尽管存在这些失误,它仍不失为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本书有小李山房校刊本,刻于嘉庆十八年(一八一三)又有长洲蒋氏心矩斋校刊本,刻于光绪九年《一八八三》。这次点校以小李山房校刊本为底本,参考了中华书局一九五八年据蒋氏心矩斋校刊本排印的断句本。 卷第一温经 闷 拯 褫 舆说輹 苋陆 日中见沬 馵 旬 冶容 卦气值日 甲拆 静言 平秩 六宗 昏垫 载 文选引书句读 予弗子 臣哉邻哉 迈 夔夔 下土坟垆 赤埴坟 略 …… 卷第二温经 卷第三览古 卷第四览古 卷第五览古 卷第六览古 卷第七匡谬 卷第八金石文字 卷第九乡里旧闻 卷第十滇游续笔 跋 附录
  • 唐代笔记小说叙录

    作者:周勋初

    唐人笔记,版本众多,流传改编情况极为复杂,《唐代笔记小说叙录》不仅从史源学的角度弄清各书的材料来源和编纂经过,更通过具体考辨揭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为古籍校雠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书内容包括:隋唐嘉话、朝野佥载、御史台记、教坊记、封氏闻见记、大唐说纂、辨疑志、大唐新语、国史补、刘宾客嘉话录、开天传信记、次柳氏旧闻等。 目录: 隋唐嘉话 朝野佥载 御史台记 教坊记 封氏闻见记 大唐说纂 辨疑志 大唐新语 国史补 刘宾客嘉话录 开天传信记 次柳氏旧闻 戎幕闲谈 常侍言旨 明皇杂录 大唐传载 谭宾录 羯鼓录 芝田录 卢氏杂说 乾■子 酉阳杂俎 因话录 资暇集 东观奏记 贞陵遗事 续贞陵遗事 云溪友议 幽闲鼓吹 杜阳杂编 桂苑丛谈 刊误 北里志 柳氏叙训 松窗杂录 玉泉子 补国史 尚书故实 阙史 本事诗 剧谈录 异闻集 抒情诗 岚斋集 唐摭言 中朝故事 金华子 皮氏见闻录 闽川名士传 北梦琐言 纪闻谭 鉴诫录 开元天宝遗事 贾氏谈录 唐会要 南部新书 唐语林 本书参考文献
  • 萤窗异草

    作者:(清)长白浩歌子,冯伟民 校点

  • 武林旧事

    作者:周密

    关于追忆汴京繁盛,详录岁时宴赏、士女奢华的作品,从宋朝开始,至元明清三代,不绝如缕,《武林旧事》无疑是其中最成功也最有价值者之一。书中涉及大量文化史信息,极为古典文学与历史的研究者、爱好者所珍视。
  • 阅世编-清代史料笔记

    作者:叶梦珠撰,来新夏点校

    本书作者叶梦珠为清初上海人,将大半生的亲历亲闻笔之于书,详细记录了明清之际上海地区乃至太湖流域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人事等各方面的情况。全书共10卷,分为水利、田产、学校、科举、士风、赋税、食货、交际、纪闻等28门,资料极为丰富。
  • 碧鸡漫志校正

    作者:王灼

    王灼著 五卷。 卷一论乐,自歌曲产生至唐宋词兴,述历代声歌的递变。 卷二论词,历评唐末五代至南渡初的词,评论北宋词多达60余家。 卷三至卷五则专论词调。 此书的主要价值,在于论词和论调这两部分。 《碧鸡漫志》盖王灼晚年之作。
  • 顾颉刚读书笔记(全15册)

    作者:顾颉刚

    顾颉刚先生的日记,除1913年及1919年的片断记载外,自1921年起历60年基本未中断,约有600万言,他自谓是“生命史中最宝贵之材料”(1939,10,25,日记语)。 顾先生将日记视为吐露心迹的场所,七情六欲,无所不谈。作为一位史学家,他搜集、积累、验证史料的职业习惯自然地体现在日记中。他认真地记录并从中寻觅个人的足迹,自我检讨,又自觉自愿地留给后人去翻览,检验。 这部日记是他60余年经历的写照,也是他所处社会和时代沧海桑田巨变的一个侧影。 这部日记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炮火和“文化革命”的劫难,能够保存下来,奉献给今日的读者,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 清代野记

    作者:梁溪坐观老人

    该书为“近代史料笔记丛刊”之一种。内容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见闻记述晚清社会各方面的情况。
  • 《青鹤》笔记九种

    作者:文廷式,吴大澂 等

    《青鹤》半月刊,1932年11月15日创刊于上海,至1935年7月16日止,历时五年半,总共刊出130期,是上个世纪30年代持续时间较久的文史杂志之一。现选辑的有关近代笔记、典章、掌故部分共九种,多为清末民初之纪事,其篇目如:祁寯藻《枢廷载记》,文廷式《知过轩随笔》、《旅江日记》,吴大澂《愙斋自订年谱》、《愙斋日记》,何德刚《春明梦录》等。作者在清末民初,有的身居要职或地方官员,有的久任京官,有的是世家子弟接触王公,故熟知清末民初政治内幕。所记均为亲身经历或所闻所见,翔实有据,非道听途说者可比。内容涉及:政治要闻、枢廷秘事、名人逸事、科举掌故、文人名士诗作等方面。其中多为正史官书所不载,或略而不详曲笔隐讳者,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均有参考价值。
  • 板桥杂记、续板桥杂记、板桥杂记补

    作者:(明末清初)余怀、(清)珠泉居士、(清末

  • 五雜組

    作者:【明】谢肇淛

    《五杂组》是谢肇制撰写的一部笔记类的著述。全书内容十分广博,分天、地、人、物、事五部展开,凡十六卷。天部记历代天文、灾祥、时令、节气等故事;地部对历代地理形式势及帝王建都大势、山川河流、四夷交通,都有记载;人、物、事部为古今杂记,但尤其对本朝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记载为详。极有史料价值。谢生活在晚明时期,也同样为当时颓败的政治、社会现实所纠扰,细心的读者许能读出晚明实学思潮烙在本书上的些许印痕。
  • 过庭录

    作者:宋翔凤

    〖过庭录〗十六卷清宋翔风(1776一1860)撰。此书为翔风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辑于汉皋,皆读书笔记。卷一至三为《周易考异》等,卷四至五为《尚书略说》,卷六为《尚书谱》,卷七至十杂说《诗》、《礼》、《春秋》、《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卷十一至十六杂考诸子及诗文。于经义多所发挥,其论子夏《易传》,据《汉书·儒林传》言韩婴亦以《易》授人,推《易》义而为之传,燕赵间好诗,故其《易》微而不显,唯韩氏自传之后,其孙商为博士,孝宣时汲郡韩生其后也,以《易》征,待沼殿中,曰所受《易》即太傅所传也,尝受韩《诗》,不如韩氏《易》深。司隶校尉盖宽饶本受《易》于孟喜,见而好之,即更从受焉。子夏当是韩商之字,与卜子名字正同,盖韩氏之《易》,至是始显,故传韩氏学者,取传韩氏学者,取最后者题之为《子夏易传》,足备一说。其《周易考异》,谓陆德明《经典释文》凡言某家作某者,多其注中改读之义,非径改经文。其言一本作某者,皆王弼注之别本,皆别白甚精。其《尚书谱》以《尚书》皆孔子所撰集,故《论衡·书须篇》以“钦明文思”以下为孔子篇家之言,而汉时所得古文十六篇,亦未必真。故伏生能引《太誓》之文,而所传《尚书》,仍缺此篇刘欲所引诸文,司马迁不著于《史记》;马、郑亦不为逸十六篇作注,故皆不可信。宋氏专为公羊家言,而不菲薄左氏,于汉学,亦尊西京而多回护郑玄,不偏主一家之言,在本书中都有反映。此书征引繁富,考辨亦精,为清人读经笔记中之重要者。有光绪七年(1881)会稽章氏《式训堂丛书》本、《皇清经解续编》本、民间十九年(1930)北平富晋书社影印本。
  • 积微居读书记

    作者:杨树达

    《积微居读书记》共收杨树达十一种读书笔记:读《尚书》、读《左传》、读《国语》、读《后汉书》、读《庄子》、读《荀子》、读《商君书》、读《晏子春秋》、读《吕氏春秋》,另外还有两种读《说文解字》遥笔记——“《说文》求是”和“声训杂记”。这些笔记引用了大量而丰富的资料,或对原书提出校订意见,或对诸家说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可为读者阅读古书之参考。
  • 春申旧闻

    作者:陈定山

    陈定山旧著《春申旧闻、续闻》一书,是世界文物出版社1978年的初版本,收入掌故随笔有九十余则。春申旧闻》和《续集》,都是陈先生在台湾报刊上专栏连载的掌故随笔结集。上海在战国时代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所以上海又称“春申”,《春申旧闻》即是“上海旧闻”。文人逸事、艺坛杂俎、风俗市情、社会秘辛、菊坛掌故、勾栏风月、黑道传说等等,一应俱全,引人入胜。那种对往昔繁华岁月的追忆和回想,犹如明末张岱的《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一般的沧桑之感,又有一丝好梦沉醉难醒的隐约之痛。白头商女话当年,往事怎堪回首?
  • 阅微草堂笔记

    作者:【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著名文人、一代学术宗师纪昀晚年辑撰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集。全书共二十四卷,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该书的写作始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一直到嘉庆三年(1798)年全部完成。前后延续的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根据纪昀的系年推算,当在他六十六岁到七十五岁之间。
  • 顾颉刚读书笔记

    作者:顾颉刚

    顾颉刚一生治学,勤于作读书笔记,六十多年积累了近二百册笔记,共计五百五十万言。这些笔记是他全部著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含盖中国古代文化的政治、社会、经济、宗教、思想各个层面,充满了新材料与新见解。其中五十四种笔记,1990年曾由台湾联经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今中华书局编辑《顾颉刚全集》,补收入顾颉刚早年读书北京大学时的笔记,有《寒假读书记》等五种,另将《浪口村随笔》、《史林杂识初编》两种收入。这是收入顾颉刚读书笔记最全的一种。
  • 七修类稿

    作者:郎瑛

    《七修类稿》为明代学者郎瑛的一本笔记体著述,是他致力于学问考辨的一部专著。该书考论范围极为广阔,以类相从,凡分七门。内容或测天地之高深,或明国家之典故,或研穷义理,或研穷义理,或辨证古今,或掇诗文而拾其遗,或捃事物而章其赜,以至奇怪诙谑之事,无不采录。考论严谨详明,能驰骋古今,贯穿子史。且有许多内容,为史书所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海日楼札丛

    作者:沈曾植

    《海日楼札丛(繁体竖排版)》分为《海日楼札丛》、《海日楼题跋》两大部分,其中《海日楼札丛》共分为八卷,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是作者的读书笔记,重点放在史、地和音训之学。《札丛》的第一部分是经学,主要讲述了鼎革、纳甲主月、夏道遵命、格人、六行、调人、边见等。第二部分讲的是历史和舆地,主要讲述了太史公、余吾水、军自当、大秦国、讹言、乌丸、六朝论治近古、回纥、新李、五卫等。第三部分是哲学、宗教和医学书中关于儒学的阐释内容虽然不多,但是都非常有见地。在佛学方面作者开始考证密宗萌芽在龙树之前等,都是前人在佛学研究领域中没有触及的问题,关于禅宗的部分,更是有着非常多的创见。《札丛》的最后一部分是书法。《海日楼题跋》共分三卷:第一部分是书籍板本,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具有自己的见解,订正前人的误说,探索某些本子的本来面目。第二部分是碑帖,在这一部分中,融会各篇,可以系统地成为沈氏研究碑帖的一家之笔。第三部分是书画真迹,在这一部分中颇见作者对古典艺术的欣赏。《海日楼札丛(繁体竖排版)》充分的再现了沈曾植先生的学问的全貌以及传统学术历久弥新的美丽,是广大文化史感爱好者的理想选择。
  •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作者:中华大藏经编辑局

    中华书局版《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是元明史料笔记丛刊中所收的合订本。 《陶庵梦忆》是张岱对昔日生活琐事的回忆,《西湖梦寻》是写西湖的掌故。 本书以《粤雅堂从书》本《陶庵梦忆》、光绪本《西湖梦寻》为底本,参校他本标点整理。
  • 越缦堂读书记(全三册)

    作者:李慈铭

    《学术笔记丛刊:越缦堂读书记(套装全3册)》内容简介:越缦堂读书记,李慈铭字莼客,生于一八二九年,卒于一八九四年,浙江绍兴人。李慈铭从二十岁起写日记,直到晚年,中间只有短期的间断。《学术笔记丛刊:越缦堂读书记(套装全3册)》就是从他的日记中辑录有关读书札记的部分编写的。李慈铭逐日课记的读书心得,是全部日记中较有價值的一部分,他一生的学问成就,从此中可以得到一个输廓。在他的读书中记中,确有一些前人所未发的创见,往往能在短短数语中挚中要害,又触类旁通,剖析入微,而不充于琐屑的考證。因为学问的面比较广,见解也较高,而且对于所记的每种书,都是真正读过的,所以價值实在比同类著作如鄭堂读书记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