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笔记

  • 陔馀丛考(全三册)

    作者:赵翼

    《陔余丛考》四十三卷,清赵翼撰。赵翼字云菘,一字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人。生于雍正五年丁未(一七二七),卒于嘉庆十九年申戌(一八一四),八十八岁。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其诗怀袁牧、蒋并称“江右三大家”,有“李杜诗篇万口傅,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山,各领风骚数百年”佳句。尤精于史学,考据精赅,其《廿二史札记》与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并称乾嘉三大考史名著。少时即有文名,乾隆二十六年辛巳(一七六一)成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翰林院编修、镇安府知府、贵、西兵僃道,后以被劾降级,辞官归里。有《瓯北全集》行世,包括《廿二史札》三十六卷、《补遗》一卷,《陔余丛考》四十三卷,《檐曝杂记》六卷、续一卷,《皇朝武功纪盛》四卷,《瓯北诗钞》二十卷,《瓯北诗话》十二卷,《瓯北文集》五十三卷,《瓯北先生年谱》一卷。
  • 玉光剑气集(上下册)

    作者:(清)张怡,魏连科 点校

    稿本玉光剑气集一向被学界所关注,特别是明清史学界的同仁,都希望读到这本书。已故著名明清史专家谢国桢先生,特别推重此书,并着录于其巨著增订晚明史籍考中。当年作者普拜访先生,提出想整理出版此书的想法,得到谢先生的热情鼓励。谢先生作古已多年,生前未能看到此书的出版,实为遗憾。 这次整理,作者做的工作有以下几项。 对全书进行标点、分段,调整卷次,新编目录。稿本中的卷次,经作者多次涂抹修改,但卷次仍不能衔接 。卷首王文焘撰原稿所编目次,也先后错杂,或重或缺。为清楚眉目,今按原稿的册次新编目录,一类一卷,求厘定为三十一卷。稿本前的王文焘所辑张怡的传记资料及其所录的稿本目次,编为“卷首”以资参考。整理工业最繁重的是抄录原文和辨识文字。原因稿经多次涂抹修改,加之文字又极为潦草,有极个别文字杂以辨识,只好以[ ]标出。
  • 棗林雜俎

    作者:[清] 談遷

    棗林杂俎,ISBN:9787101048377,作者:(清)谈迁
  • 履园丛话(全二册)

    作者:钱泳

    我国古代笔记之作,肇始六朝,经唐、宋、元、明各代的不断发展,到清代达到全盛时期。清代笔记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举凡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文物典籍、金石书画、诗文词章、人物轶事、社会异闻,以至各地的风俗民情,都有所记载。可以说,清代的笔记种数之多,涉及方面之广,都超过了前代。钱泳的履园从话,就是清人笔记中较有参考价值的一种。 履园丛话共二十四卷,基本上一门为一卷,计有旧闻、阅古、考索、水学、景贤、耆旧、臆论、谭诗、碑贴、收藏、书画、艺能、科第、祥异、鬼神、精怪、报应、古迹、陵墓、园林、笑柄、梦幻、杂记等,基本上一卷为一门内容。内容广而杂,书中所记多为作者亲身经历,即使得诸传闻,也必指出来源,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履园丛话只有道光十八年述德堂一种刊本,这次整理,除标点分段以外,对一些版刻错字也做了改正。在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文字可疑,或者是版刻错讹,或许是作者的疏忽。对此,我们尽可能查对有关资料予以改正,个别无从稽考的,只好一仍其旧。
  • 池北偶谈

    作者:王士祯

  • 万里行记

    作者:曹聚仁

    本书是曹聚仁先生的一部重要文集,收录了他的120余篇文章。本书即可看作是以文化与历史双重观照,对中国地理的综合梳理。本书不同于一般记游的浮光掠影,这里更有对文化名城、历史重镇、祖国山川的历史沿革、风俗掌故、人物轶闻、诗词文献的综览。纵横上下古今之际,笔墨酣畅淋漓。非常值得一读。
  • 北游录

    作者:谈迁

    《北游录》是“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的一种,作者谈迁是我国17世纪的爱国历史家,《北游录》是记述他1653年到1656年去北京期间的经历见闻,和他写的一些诗文。《北游录》共九卷,内纪程、纪邮、纪泳、纪闻各二卷、纪文一卷。
  • 草木子

    作者:(明)葉子奇 撰

    本书是“元明史料笔记丛刊”之一。本书涉及的范围颇为广泛,从天文星躔、律历推步、时政得失、兵荒灾乱以及自然界的现象、动植物的形态,都广搏搜罗,仔细探讨,在明人的笔记中,颇为特出。尤其是关于元朝的掌故和当时农民起义的史绩,有很多是他书所没有述及的。
  • 隋唐嘉話 朝野僉載

    作者:[唐] 刘餗,程毅中 点校,[唐] 张鷟

    刘餗隋唐嘉话,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没有着录。南宋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在小说家类里着录了隋唐嘉话一卷,刘餗撰。宋史艺文志也有隋唐嘉话一卷,列在刘餗的传记和小说之间。现存的顾氏文房小说本,据宋版重雕,书中贞字、构字等选缺笔,分上中下三卷。又有稽古堂丛刻本,与顾氏本基本相同,似出一源。还在历代小史本和唐人说荟等本,不分卷,条目较少。 刘餗,字鼎卿,史学家刘知几的儿子,附见雨唐书刘字玄傅。传中说他有国朝传记,新唐书艺文志乙部杂传记类曾着录,三卷,丙部小说家类又着录传记三卷,应该就是国朝传记的简称。此书邵博河南邵氏见闻后录卷三十曾引及,可见北宋诗已有此名称。此外,马马光编资治通鉴时曾采用了刘餗的小说,不仅在考查中引述了小说的原文,而且通鉴正文里有一些唐代史实,最早就是见于今本隋唐嘉话的。本书卷上宇文士及割肉一条和卷中苏澄处方一条,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都引刘餗传记。又如卷中傅奕破佛齿一条,类说本嘉话、传记并见,广记一九七则引作国史共纂。卷下徐陵马魏公藏拙一条,类说五四作嘉话,御览五九九引作国朝传记、类说六、绀珠集十也作传记,说郛六七则作国史共纂。类此互见重出的情况,不胜枚举,详见本书校记。 朝野佥载 六卷 作者张鷟,字文成,生卒年不详,当于武后到玄宗朝前期,以词章知名,下笔神速,今存著述除此书外,尚有《龙筋凤髓判》和《游仙窟》。 《朝野佥载》为作者耳闻目睹的社会札记,内容十分广泛,记述了唐代前期朝野遗事轶闻,尤以武后朝事迹为主。书中反映了当时有关人物事迹、典章制度、社会风尚、传闻逸事,也站在反对派的角度对武后朝的政治黑暗、吏治腐败、酷吏横暴、民生疾苦有所揭露,暴露了"贿货纵横,赃物狼藉"的现实世相。因属时人记时事,所载内容,多为第一手资料,所以颇有参考价值,为《太平广记》、《资治通鉴》以及后世治唐史者广为引用。但因作者纪事好追求谐噱,致使书中所载失之荒怪、琐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史料文献价值,为后人所诟病,如洪迈《容斋续笔》卷12就曾说:"《佥载》记事,皆琐尾擿裂,且多媟语。" 此书《新唐书》、《宋史》均著录为20卷,另有《补遗》3卷。尤袤《遂初堂书目》疑《补遗》乃后人附益,凡阑入中唐后事者,皆应为《补遗》之文。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推测《佥载》亡于明代,今所存者是明人辑本。此书明代以后流行有1卷本和6卷本,《说郛》、《历代小史》、《古今说海》、《畿辅丛书》等本为1卷本系统;《宝颜堂秘笈》、《丛书集成》等本为6卷本系统。1979年中华书局赵守俨校点本,以《宝颜堂秘笈》本为底本,又从《太平广记》、《通鉴考异》等书中辑出近百条遗文,作为"补辑"附印,较胜于旧本。
  • 北梦琐言

    作者:(五代)孙光宪撰,贾二强 点校

    《唐代史料笔记:北梦琐言》唐自广明乱离,袐籍亡散,武宗已后,寂寞无闻,朝野遗芳,莫得传播。仆生自岷峨,官于荆郢,咸京故事,每愧面墙,游处之间,专于博访。顷逢故凤翔杨玭少尹,多话秦中平时旧说,常记于心。他日渚宫见元澄中允,款狎笑语,多符其说。元公谓旧族一二子弟曰:[诸贤生在长安,闻事不迨富春,此则存好问之所宏益也。]厥后每聆一事,未敢孤信,三复参校,然始濡毫。非但垂之空言,亦欲因事劲戒。三纪收拾筐箧,爰因公退,咸取编连。先以唐朝达贤一言一行列於谈次,其有事类相近,自唐至后唐,梁、蜀、江南诸国所得闻知者,皆附其末,凡篡得事成三十卷。禹贡云[云士梦作乂]传有[畋於江南之梦],鄙从事於荆江之北,题曰北梦琐言,琐细形言,大即可知也。虽非经纬之作,庶勉后进子孙,俾希仰前事,亦丝麻中营蒯也。通方者幸勿多诮焉。
  • 十驾斋养新录

    作者:钱大昕

    钱大昕博综群藉,著述宏富,于经史子集,都有建树。擅名者如《甘二史考异》、《十驾斋养新录》等,均获誉当时,盛传后世,称为经典。 《十驾斋养新录》并《余录》凡二十三卷,学术札记,涉及经学、小学、史学、官制、地理、姓氏、典籍、词章、术数、儒术等诸多领域。其考镜源流,匡辨伪讹,索微烛幽,“皆精确中正之论”,为后人称赏,被学者视为典范。 是书初刊于清嘉庆九年(1804),加有“嘉定钱氏潜研堂全书”本,光绪二年(1876)浙江书局本,“万有文库”本,“国学基本丛书”本,商务印书馆排印本,台湾世界书局排印本,香港崇文书店排印本。本书据商务本为底本,逐条校以史志文献,对异文及手民之误,并出校记,为目今最完备的读本。
  • 淞隐漫录

    作者:王韬

    《淞隐漫录》为“明清稀见小说坊”丛书之一,又名《后聊斋志异》,是近代风行一时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早期改良主义者王韬,《淞隐漫录》就是他追忆三十年来所见所闻、可惊可谔之事,藉以抒写平日牢骚郁结的作品。书的内容相当广泛,笔致全学《聊斋》,故事情节委婉曲折,描写生动细腻,字里行间,常带感情,读来娓娓动人。 中国古代小说,作品似海如林。但在几大名著光芒的掩盖下,有很多作品几近被人遗忘。这使我们很难领略中国古代小说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景色,以简单取代了丰富,令人深感遗憾。 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明清稀见小说坊》,力求在明清小说园林的姹紫嫣红中尽可能撷取不一样的芬芳,奉献给读者。入选的小说虽然都不是名著,但却在各自的时代广为流传,并因各自的与众不同而独秀一隅:或有迷幻的情节,或有奇巧的结构,或有漂亮的语言,或有婉丽的思致…… 所以,本丛书不分文言白话,没有篇幅的限制,也不对内容人为地分类,入选的原则只有一个——“稀见”。拂去岁月的尘埃,我们只是想让那些曾被忽略的美景,重新展现在您的面前。 《淞隐漫录》又名《后聊斋志异》,是近代风行一时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早期改良主义者王韬,《淞隐漫录》就是他追忆三十年来所见所闻、可惊可谔之事,藉以抒写平日牢骚郁结的作品。书的内容相当广泛,笔致全学《聊斋》,故事情节委婉曲折,描写生动细腻,字里行间,常带感情,读来娓娓动人。
  • 情境笔记

    作者:汪丁丁

    有一种无奈,每当我面对满架书籍意识到它们都是垃圾的时候,它便涌出来。自从背弃启蒙心态以来,渐渐地我屈从了这种无奈。文字,不是要告诉别人真理是怎样的,它只是我在各种特定情境里私人感受的记录,是“备忘”,是“笔记”,甚至是“隐私”。然而,它们却是不得不有的。
  • 四友斋丛说

    作者:何良俊

    四友齐叢说,明何良俊撰。初刻於一五六九年(隆庆三年),仅三十卷,后又续撰八卷,合并为三十八卷,重刻於一五七九年(万历七年)。后来沈节甫摘钞其中的明代掌故,编为六卷,刻入纪录彙编中。邓秋枚又摘取其论曲之语,刻入古学彙刊二集中。现在流傅的,都是这两家的删节本,很难看到全貌。此次重印,系根据万历刻足本,加以断句。 全书分十七类凡经四卷,史十三卷,杂记一卷,子二卷,释道二卷,文一,诗三卷书一卷,画二卷,求志一卷,崇训一卷,尊生一卷,娱老一卷,正俗二卷,考文一卷,词曲一卷,续史一卷。明朝的学者,大都矜尚广博而忽略了专精的一面,所写笔记一类的书,总是兼收並蓄,细大不捐,四友齐叢说也不能例外。 作者何良俊,字元朗,松江华亭(今江苏省松江县)人。嘉靖中以岁贡生入国学,特授南京翰林院孔目。弃官归家后,適值倭寇侵扰,复移居苏州,与张之象、文徵明诸人交遊。明史称其‘少笃学,二十学不下数楼’四友齐叢说自序亦云:‘藏书四万卷,涉猎殆遍’在明代学者中,其博学多闻,仅在杨慎、胡应麟、王世贞诸人之亚。此书搜採既广,间有傅闻失实之处,且沾染明季文士习气,参杂了一些月適无聊之语。惟包含着很多明代史料、苏松等处地方掌故,以及各类专门性的考證和批评,对於研究史学及文艺的读者均有裨益,是明代综合性笔记中较有意义的。
  • 古今注

    作者:崔豹

  • 请读我唇

    作者:黄集伟

    一个专门搜集语词蝴蝶标本的纸箱子,这只纸箱子将每年更新也欢迎你往里面放一见钟情的语词 有这样一位富翁,他的富有是因为他拥有一座用语词砌成的宫殿。然而,他同时又是一个无产者,因为,他除了语词便一无所有。在语词的宫殿里,他既是自己的主人,又是语词的主宰。他就是上帝本人。他是无所不能的,他可以任意调兵遣将去完成他想象中的远征……这位富翁的名字叫“民间”。
  • 广阳杂记

    作者:刘献廷

    《广阳杂记:清代史料笔记》为“清代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为清初刘献廷(1648——1695)撰,共五卷,此书不编类,是随手记录之作,内容涉及“礼乐、象纬、医药、书数、法律、农桑、火攻、器制”等,以“杂”为特征。所记翔实可信。但此书论识精当,记述精细,固不可以“杂”而略之。
  • 春游社琐谈·素月楼联语

    作者:张伯驹

    本书为“文玩鉴赏丛书”之一。实际是《春游社琐谈》和《素月楼联语》两本书,前者是由张伯驹先生主编的“春游社”成员(均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一批老精英,各学科享有盛誉的代表人物)关于金石、书画、历史、轶闻、风俗、游览、考证、掌故等方面的随笔文章。这些文章能使人看到高品位的中华文化。后者则是张伯驹先生编著的对联知识的著作,其特点是选博取精,言简意赅,又具一定的通俗性。
  • 西溪叢語 家世舊聞

    作者:[宋]姚宽,陆游 孔凡礼 点校

    本书为“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收录宋人的笔记两种。 一种《西溪丛语》是宋姚宽(1105-1162)的笔记作品,分上下卷共一百四十一条。此书学风务实,史料丰富,有记载一些声闻不彰的宋人诗篇及失传的历代诗文,有记叙琴、镜等古器物,也有记载历代职官制度的。特别是本书记载的两浙盐法、会稽海潮碑、试(氵卤)之法等对于今人研究宋代海洋经济与科技尤为珍贵。 另一种《家世旧闻》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作品,记述其高祖陆轸至父亲陆宰历代先辈及外家唐氏一些前辈的遗事轶闻,涉及从宋真宗到宋高宗八位皇帝间宋朝的政治、经济、交聘、典章制度、道德规范、学术、文学等方面的史实,很多史料为此书仅见,是研究两宋的重要史料。
  • 齐东野语

    作者:周密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齐东野语》记南宋旧事为多,如“张浚三战本末”、“绍熙内禅”、“诛韩本末”、“端平人洛本末”、“端平襄州本末”、“胡明仲本末”、“李全”、“朱汉章本末”、“邓友龙开边”、“安丙矫诏”、“淳绍岁币”、“岳武穆逸事”、“巴陵本末”、“景定行公田”、“景定慧星”、“朱唐交奏本末”、“赵信国辞相”、“二张援襄”、“嘉定宝玺”、“张仲孚”等,都可以补史传之阙,提供了一些历史事实与历史真象,可以弥补元代所修《宋史》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