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笔记

  • 朝野佥载 隋唐嘉话

    作者:张鷟

    刘餗隋唐嘉话,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没有着录。南宋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在小说家类里着录了隋唐嘉话一卷,刘餗撰。宋史艺文志也有隋唐嘉话一卷,列在刘餗的传记和小说之间。现存的顾氏文房小说本,据宋版重雕,书中贞字、构字等选缺笔,分上中下三卷。又有稽古堂丛刻本,与顾氏本基本相同,似出一源。还在历代小史本和唐人说荟等本,不分卷,条目较少。 刘餗,字鼎卿,史学家刘知几的儿子,附见雨唐书刘字玄傅。传中说他有国朝传记,新唐书艺文志乙部杂传记类曾着录,三卷,丙部小说家类又着录传记三卷,应该就是国朝传记的简称。此书邵博河南邵氏见闻后录卷三十曾引及,可见北宋诗已有此名称。此外,马马光编资治通鉴时曾采用了刘餗的小说,不仅在考查中引述了小说的原文,而且通鉴正文里有一些唐代史实,最早就是见于今本隋唐嘉话的。
  • 容斋随笔

    作者:(南宋)洪迈

    《容斋随笔》为宋代学者洪迈穷40余年之功编纂而成。其内容博大精深,广涉历代治乱兴衷、纵横韬略、处世为人、文坛趣事、历史珍闻等,向来为治国者所珍爱。 书中内容博大,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文翰,从典章制度到医卜星历,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其考证辨析之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备受称道。此书的学术性和可读性决不亚于任何一部史书,其中的政治历史、人物佚事、文章典籍,甚至各朝各代的制度无所不包,堪称宋朝之前的百科全书。 洪迈(1123-1202),南宋著名文学家,字景卢,号容斋,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绍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他学识渊博,一生涉猎典籍颇多,被称为博治通儒。撰著除《容斋随笔》外,还有志怪小集《夷坚志》,并编有《万首唐人绝句》等。
  • 墨庄漫录·过庭录·可书

    作者:(宋)张邦基 范仲

    《墨庄漫录》本书卷一兄弟相代北扉乃盛事条提到伯父宾老(文简公)倪老,卷五廖明略汝坟驿壁题诗条提到从伯康孙(曼老),卷七砚石评条提到伯父毅老。 本书为研究我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这里有诗词欣赏:着重举出当代人的作品(或完整地举出,或摘句),并概括评论,评论颇具见地。有诗词考释,如谓杜甫玄都坛歌“王母画下云旗翻”之“王母”乃蜀鸟,谓李商隐锦瑟中四乃形容瑟谱四曲,谓苏轼儋耳山“君看道傍石”之“石”当作“者”,或出自个人发明,或祖述他人,往往有独到之处。有文的评论;如谓苏轼、黄庭坚善题跋,属散文;谓孙觌(仲益)、汪藻(彦章)工四六,属韵文,谓张舜民(芸叟)、秦颧(少游)文法干愈(退之),属师承渊源。皆可资参考。有文人轶事,如关于苏轼者,即达二十则,除个别则外,皆不见他书。以上四个方面加在一起,略及本书一半篇幅略多。 本书还包括《过庭录》、《可书》。
  • 容齋隨筆(全二冊)

    作者:洪迈

    《容斋随笔:唐宋史料笔记》(上下)是宋代著名笔记,历来享有很高声誉。其内容涉及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经史典故、诸子百家、诗词文瀚,以及医、卜、星、算等,资料极为丰富。不仅如此,前人还称赞此书“考据精确,议论高简”,誉之为“南宋说部之首”。
  • 全宋笔记(第一编)

    作者:朱易安 主编,傅璇琮 主编,周常林 主编

    《全宋笔记(第1编1)》讲述了:综观该书第一编,笔者发现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该书在科学的界定“笔记”含义的基础上,尽可能辑录宋人所撰的笔记,真正的体现全宋笔记的“全”的特点,避免出现挂一漏万和杂乱无章的现象。编纂者坚持“笔记”乃“随笔记事而非刻意著作之文”,限于收录“宋人著述的笔记专集”,而不包括“未成专集的、散见的单条笔记”,也不包括“题材专一、体系结构坚密的专集”,如“专门的诗话、语录、谱录类的茶经、画谱、名臣言行录、官箴等”,当然更不包括逐条叙述故事之类的小说和传记。将该书与20年前台湾新兴书局有限公司出版的《笔记小说大观丛刊》(1984年6月)相比,后者虽然收录了许多宋人笔记,但缺点一是宋人笔记与小说、谱牒、通俗演义、诗话杂糅,二是有些版本不精。当然笔者只是从宋人笔记的角度评判此书,并不否定它的总体文献价值。将该书与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代笔记小说集成·宋代笔记小说》(1995年2月)比较,后者的缺点:一是收录的宋人笔记仅188种,有些重要笔记不知何故没有纂入,如洪迈《容斋随笔》、周密《癸辛杂识》、周《清波杂志》、王观国《学林》、岳珂《木呈史》、罗大经《鹤林玉露》、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欧阳修《归田录》、何《春渚纪闻》、彭某《墨客挥犀》(已纂录《续墨客挥犀》十卷)、赵令田寺《侯鲭录》、叶梦得《石林燕语》、陆游《老学庵笔记》、龚明之《中吴纪闻》等。缺少了这些笔记,便难以反映两宋笔记的全貌,令人深以为憾。同时,后者所编宋人笔记小说目录错讹颇多,如《燕翼诒谋录》的著者王木永误作“王泳”,《丁晋公谈录》的著者丁谓误作“丁渭”,《宋景文公笔记》的著者宋祁误作“宋祈”,《萍洲可谈》的“洲”误作“州”字,《己酉避乱录》的“己”误作“已”字,《昼帘绪论》的“昼”误作“书”字,《鼠璞》的作者戴埴误作“戴植”,《养疴漫笔》的著者赵氵晋误作“赵氵晋录”,《负暄野录》的著者陈误作“陈”,等等。 其次,该书大多数宋人笔记系首次经校勘和标点提供世人阅读,体现了“新”的特点。在该书第一编的49种笔记中,已经由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出版的有13种,而此次新点校出版的有36种,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三多。这些首次点校出版的宋人笔记中,比较重要的有张洎《贾氏谭录》、王曾《王文正公笔录》、宋祁《宋景文公笔记》、江休复《江邻几杂志》、曾布《曾公遗录》、苏轼《仇池笔记》、题苏轼《渔樵闲话录》、晁说之《晁氏客语》、王钦若《王氏谈录》等。这些笔记有的尽管篇幅不多,但其内容涉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习俗等,为后人留下了颇有价值的史料,弥足珍贵。 再其次,该书与此前点校出版的宋人笔记相比,具有比较“准”即点校较为准确的特点。参加该书的整理点校者大都是在中国古代史和古代文学领域,尤其是唐、宋文学和史学方面研究成绩卓著者,虽然不敢过誉为极天下之选,但堪称一流人选。仍以第一编为例,其中尤以整理点校《东坡志林》、《仇池笔记》、《渔樵闲话录》、《龙川略志》、《龙川别志》等的孔凡礼先生,《涑水纪闻》的整理点校者邓广铭和张希清教授,《南部新书》和《近事会元》、《钓矶立谈》、《丁晋公谈录》的整理点校者虞云国教授,《孙威敏征南录》等的整理点校者黄纯艳教授,等等,都是在宋代历史或宋代文献研究方面有口皆碑的专家。由此足以保证该书的整理和标点、校勘以较高的质量呈现在读者面前。比如此前出版的释文莹《湘山野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存在一些标点错误,如卷中原作“仆射相国王公至道,丙申岁,为谯幕”(第23页),误将宋太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至道”当作“仆射相国王公”的名讳。此次便加以纠正,改为“仆射相国王公,至道丙申岁,为谯幕”。又如宋敏求《春明退朝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上原作:“开宝八年十一月,江南平留,汴水以待李国主舟行。”(第5页)此次也改正为“开宝八年十一月,江南平,留汴水以待李国主舟行。”这些进展都是有目共睹的,从而得以保证该书点校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全宋笔记》是中国宋代文史学界继《全宋诗》和《全宋文》后第三部大型总集,尽管目前初结硕果,只出版了第一编,且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错标、断句舛错等缺点,但按照编纂者的计划,全书约分10编,用五六年的时间全部完成这项工作,笔者相信,随着编纂者逐渐积累经验,点校者逐步提高水平,届时一定会将一部全新的高质量的文献总集奉献给广大读者。
  • 困学纪闻(全校本)(全三册)

    作者:[宋] 王应麟,[清] 翁元圻,栾保群,

    《困学纪闻》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的力作。王应麟,字伯厚,自号深宁居士,学者又称厚斋先生,其一生著述宏富,除《困学纪闻》外,还有《汉艺文志考证》、《汉制考》、《玉海》、《集解周书王会篇》、《词学指南》等二十余种著作,约六百多卷。《困学纪闻》一书博涉经史子集,展示了其精湛的 考据学功力,确立了该书在我国古文献学史上的卓越地位,与《容斋随笔》、《梦溪笔谈》并称宋代考据笔记三大家。
  • 义门读书记

    作者:何焯

  • 寒云日记

    作者:袁克文

    袁克文(1890~1931),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号寒云,又署龟庵,河南项城人。袁世凯次子。生平参与政治活动不多,而长于诗文,工书法,能演唱昆曲,爱好藏书和古玩,精于鉴赏,曾与傅增湘、徐森玉、周叔弢等交往,研究版本、文物。民国年间,袁克文、张学良、张伯驹、傅侗人称“四大公子”,袁克文性豪放,见到宋元刻本,必设法购得。藏书多为清廷内府藏本,价值最高的有29种、116册。他对收藏的宋巾箱本《周易》、《尚书》、《论语》、《孟子》等8种,尤为喜爱,辟“八经室”贮之。元人绘佛像巨帧13幅为罕见之珍品。他收购文物挥金如土,但兴尽后就转让。袁世凯死后,他长期客居上海,以变卖字画为生。撰有《寒云手写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种》、《古钱随笔》、《寒云词集》、《寒云诗集》、《圭塘唱和诗》。所写掌故、笔记,如《辛丙秘苑》、《洰土私乘》等颇多独特之资料。袁克文收藏文物种类很多,晚年因生计窘迫,大部变卖。
  • 少室山房笔丛

    作者:(明)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是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撰写的一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术笔记。共分十二部分,几乎涵盖了前代的各种典籍,甚至为传统士大夫所不齿的小说、戏曲也在研治之列。与一般文人的读书笔记不同,《少室山房笔丛》是用考证和辨伪的方式来写的,作者善于思考、敢疑古圣的治学精神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少室山房笔丛》中对许多学界久论不息的文史公案和前代奠基作了详尽的考证梳理和辨伪,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考证辨伪的精辟之案,也在其理论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 金陵生小言

    作者:蒋寅

    当代人写文言文的本已少见,写一本有几十万字规模的书而悉用文言,就更少见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蒋寅先生,治古典文学有年,他写的这部文言笔记《金陵生小言》可谓当代出版业的一个异数。 此书大体可以分成谈名人掌故、谈典籍目录、谈诗学史学、谈其他琐事等四类。有关学术的部分,时有灼见,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作者对清人集部的提要钩玄,例如对钱谦益编《吾炙集》版本流传所做的考察。对一般读者而言,最容易读的应该是第一卷“儒林外传”,当中都是学术八卦。比如讲有一漂亮的女编辑向汪晖约稿,汪晖当时的导师让他在参加电影招待会之前好好把胡子刮刮。结果,电影散场也不见那女子的影子。晚上临睡前,那导师突然对汪晖说:“吾空使汝修饰矣。”集中所讲八卦大率类此。
  • 鹤林玉露

    作者:罗大经,王瑞来 点校

    《唐宋史料笔记:鹤林玉露》作者罗大经(1196—1242)字景纶,号儒林,又号鹤林,南宋吉水人。宝庆二年(1226)进土,历仕容州法曹、辰州判官、抚州推官。在抚州时,因为朝廷起起矛盾纠纷被株连,弹劾罢官。此后再未重返仕途,闭门读书,博极群书,专事著作。大经有经邦济世之志,对先秦、两汉、六朝、唐、宋文学评论有精辟的见解。著《易解》十卷。取杜甫《赠虞十五司马》诗“爽气金无豁,精淡玉露繁”之意写成笔记。
  • 历代笔记概述

    作者:刘叶秋

    《历代笔记概述》分为八章,包括了绪论、魏晋南北朝笔记、唐代的笔记、宋代的笔记、金元的笔记、明代的笔记、清代的笔记、结束语等详细内容。 历代笔记,浩如烟海,本书粗举大略,难免挂一漏万。但通过这一部分笔记的介绍,可以初步了解它们的作用与缺点。笔记小说,是古代短篇小说的一种,如《世说新语》和《聊斋志异》等,都有一定的现实性和较高的文学价值。一般记杂事、琐闻的笔记,无论叙事、说理、写景、抒情,全能挥洒自如,不受内容和形式的限制;因此,其中的优秀作品,如《陶庵梦忆》之类,就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小品文。
  • 随园诗话

    作者:袁枚

    《随园诗话》是袁枚论诗的主要著作,集中体现了袁枚作诗尚“性灵”的主张。“性灵”一说,本为明代“公安派”所创,袁枚吸取其主张并加以发展,从而在当时王士稹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和翁方纲的“肌理说”充斥的诗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他所主张的“性灵”,就是认为作诗应抒写胸臆,辞贵自然,而不必过于讲究境界的大小和格调的高下。在本书中,他一再强调作诗要有独创,反对“宗盛唐”、“学七子”、“分唐宋”、“讲家数”,抨击了拟古倾向和儒家倡导的温柔敦厚的“诗教”。书中所称誉的,多是闲情逸致之作,也有一些不满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的作品,这种取向体现了袁枚的思想和文学主张。 《随园诗话》本次点校,以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随园自刻本为底本,参校清同治五年(1866)三让睦记刊《随园三十种》本、1934年上海广益书局本等,择善而从,不出校记。
  • 板桥杂记

    作者:余怀

    《板桥杂记》内容简介:此即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所系,而非徒狭邪之是述、艳冶之是传也。金陵古称佳丽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白下青溪,桃叶团扇,其为艳冶也多矣。洪武初年,建卜六楼以处官妓:淡烟、轻粉,重译、来宾……称一时之韵事。自时厥后,或废或存,迨至三百年之久。而古迹浸湮,所存者惟南市、珠市及旧院而已。南市者,卑屑妓所居;珠市问有殊色;若旧院,则南曲名姬、上厅行首皆在焉。余生也晚,不及见南部之烟花、宜春之弟子。而犹幸少长承平之世,偶为北里之游。长板桥边,一吟一咏,顾盼自雄。所作歌涛,传诵诸姬之口,楚、润相看,态、娟互引,余亦自诩为平安杜书记也。鼎革以来,时移物换,十年旧梦,依约扬州;一片欢场,鞠为茂草。红牙碧串,妙舞轻歌,不可得而闻也;洞房绮疏,湘帘绣幕,不可得而见也;名花瑶草,锦瑟犀毗,不可得而赏也。间亦过之,蒿藜满眼,楼馆劫灰,美人尘土,盛衰感慨,岂复有过此者乎!
  • 容安馆札记

    作者:钱锺书

  • 唐语林校证(全二册)

    作者:王谠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唐语林校证(套装共2册)》是综采五十种书中的材料分门别类而编成的。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小说家类叙唐语林曰:「长安王谠正甫撰。以唐小说五十家,仿世说分门三十五,又益十七,为五十二门。」他所依据的五十种书,由于原序目还保存,因而给予后人的研究工作不少方便。按永乐大典所保留的原序目,仅存四十八种原书名字,遣佚的两种,四库全书馆臣以为印虬须客传和封氏闻见记,这或许符合事实。只是其中齐集一书,实乃炽齐集之误,玉堂闲话一书,当印庄仁裕的的开天宝遗事。这样,通过阅读原书和研究书目,可以了解这五十种书的情况。
  • 六研齋筆記 紫桃軒雜綴

    作者:李日华 编

    《六研斋笔记·紫桃轩杂缀(繁体竖排版)》为李日华据平时鉴赏、读书所得及平昔见闻随笔漫录而成。《六研斋笔记》共十二卷,多采用随笔的方式,大致所录为李氏历年来赏鉴法书名画的纪录,其相关内容占全书十之七八,其余部分则略述诗词、玄学、方药等杂事。每篇文章体裁都相当类似于书画题跋,李日华不但完整抄录作品画面上的题咏或跋语,另外还记下画家作者的姓名与创作时间,以便让后人考证。《紫桃轩杂缀》及《紫桃轩又缀》共七卷,《紫桃轩杂缀》共分为三卷,内容包括如下:《卷一》:记动物、天象、人物;《卷二》:记植物、矿物、游戏、地理等内容博杂;《卷三》:记所见异事、鉴赏、赠词、品评、音乐、交易等生活杂记。书后另附《紫桃轩又缀》四卷,内容包括他对书画的赏玩、鉴别、论画、赠词等一些平时生活休闲的真实记录。
  • 蛾术编(上下册)

    作者:[清] 王鸣盛 撰,顾美华 整理标校

    《蛾术编》是清代著名学者王鸣盛一生论学之作的汇编,对经史、目录、文字、地理、典制、人物、名物、文学等多所考证辨析,迄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在国学研究之方法论上也颇具启迪意义。此外,王氏所撰清代三大考史名著《十七史商榷》中“其不尽改者,总入《蛾术编》”,所以是编又为完整把握王氏史学成就之不可或缺。 但是,就这部学术巨著的开发利用而言,至今多有不便。其一,传世稀少,本书原刻本始刊于整整一百七十年前(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现已称稀觏之物,其后商务印书馆虽据该刻本出过一个排印断句本,但只印了800套,迄今已历半个多世纪,除部分历史悠久的学术教育单位尚有收藏外,一般新办院校图书馆和资料室多无觅处,遑论个人插架。其二,是书穷搜博览稗官野乘、山经地志、谱牒私录、诸子百家、小说笔记、诗文别集,旁及钟鼎尊彝、冢墓碑碣等丰厚文献资料撰成,原书中大量引文,或直接援引原文,或一书引文复引另书,或夹叙夹引,但无论世楷堂原刻本还是商务印书馆排印本,都未对之厘清眉目,检核引文,加上始刻时参校失精,错讹不少。 上海书店出版社约请古籍整理专家顾美华先生对这部学界高使用率的学术名著进行全面整理,整理者据道光原刻本和其他典籍,悉心参校标点,大量纠谬正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校勘精良、条贯分明的现代版本,功在学术,善莫大焉。
  •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全六册)

    作者: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本书汇集了宋元两代有重要影响的笔记小说共69种,其中不少品种久已绝版,系首次经过精心整理面世。每种笔记前均由校点者撰写“校点说明”,扼要介绍作者生平、作品内容和版本情况。 出版说明 第一册 清异录 稽神录 贾氏谭录 江淮异人录 南唐近事 南部新书 茅亭客话 杨文公谈苑 江邻几杂志 归田录 括异志 倦游杂录 涑水记闻 春明退朝录 青不高议 第二册 渑水燕谈录 尘史 湘山野录 续录 玉壶清话 画墁录 后山谈丛 青箱杂记 邵氏闻见录 侯鲭录 泊宅编 冷斋夜话 孔氏谈苑 萍州可谈 第三册 春渚纪闻 石林燕语 避暑录话 东轩笔录 松漠纪闻 中吴纪闻 道山清话 曲洧旧闻 铁围山丛谈 真子录 独醒杂志 北窗炙 录 梁溪漫志 第四册 老学庵笔记 挥塵录 投辖录 玉照新志 鸡肋编 睽车志 宾退录 贵耳集 桯史 却扫编 第五册 默记 燕翼诒谋录 墨庄漫录 枫窗小牍 西塘集耆旧续闻 四朝闻见录 清波杂志 鹤林玉露 随隐漫录 齐东野语 第六册 癸辛杂识 归潜志 山居新语 乐郊私语 南村轰耕录 山房随笔 至正直记
  • 容斋随笔

    作者:洪迈(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