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国学

  • 图解奇门遁甲大全

    作者:唐颐,[清] 陈梦雷 等 整理

    在中国传统的决策学中,有一套源于《易经》的决策体系,它融古代天文学、哲学、历史学等各种智慧于一体,形成了中国古代所特有的决策理论。奇门遁甲就是其中最高层次的决策学之一,它融周易、天文、律历、阴阳五行学说于一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在古代决策中最为灵验和实用,也是目前探索中国传统决策学的一个重点。 《图解中国古代传统决策学·奇门遁甲大全》以《古今图书集成》术数部汇考十七章至二十六章中介绍的奇门遁甲知识为底本,并对其做了白话提要和白话图解,使犹如天书的文字得以通俗化。通过此书,不但能对中国传统决策学有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应用于生活中的各种决策。 奇门遁甲融周易、天文、律历、阴阳五行学说于一体,是目前探索中国传统决策学中的一个焦点。在古代的各种易学决策学中,奇门遁甲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数理模型,应验率很高。它把天时、地利、人和与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某些能量场,与时间、空间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模拟宇宙统一信息场的立体动态象数理模型,既可以用于决策自然、社会、人生各种各样的事物,也可以向人们提供趋吉避凶的时空选择。 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更好地运用中国传统决策学中的精华,做出更全面、更准确的决策,我们出版了此书,本书以《古今图书集成》术数部汇考十七章至二十六章中介绍的奇门遁甲知识为底本,并对其做了白话提要和白话图解,使犹如天书的文字得以通俗化,使人能对奇门遁甲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也使其研究能得以深入。
  • 輶轩语详注

    作者:张之洞

    《輶轩语详注》内容简介:《輶轩语》为张之洞所撰,全书分上篇语行、中篇语学、下篇语文三部分。语行篇从德行、人品等方面对学子提出要求;语学篇从通经、读史等方面论述为学之道;语文篇分时文、诗赋等,强调读书宜求善本。《輶轩语详注》诚为优良国学读本,愿与读者诸君共同研习。
  • 六十四卦经解

    作者:朱駿聲

    《六十四卦经解》为易学典籍选刊丛书之一。讲述了易例。右前左后。右阳左阴。师四左次。明夷四左腹。丰三右肱。蒙九二。取象三。师也。夫也。子也。可见易之不可为典要。一爻有数象。不必强合。干为郊。同人。畜言之。屯作君。蒙作师。需以养民。讼以刑政。师武。比文。小畜富。履礼。而泰运成矣。
  • 广雅疏证

    作者:王念孙,钟宇讯

    《广雅疏证》可以说是清人研究古代训詁的一部有代表性的著作。解释了许多古書的文义,同时还可使人从中获得不少有关训诂的知识。
  • 黄侃国学文集

    作者:黄侃,黄延祖 重辑,重

    黄侃(1886-1935),字季刚,号量守居士,蕲春青石岭大樟树人。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中秀才。1903年考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常与同学田桐、董用威(董必武)、宋教仁等议论时政,畅谈革命。 1905年,他被湖广总督张之洞以“故人子”,给予官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同年,他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秋,归国组织反清活动。1911(清宣统三年)初,黄侃在武汉参加“共进会”与“文学社”的反清活动,写时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江汉震动,革命士气为之大震。民国建立,黄侃在上海主办《民生日报》。1914年秋,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后,相继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中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南京中央大学等校,讲授词章、训诂及经史之学,前后凡22年。其间,他关心国家大事,爱国之情,一如既往。1914年,袁世凯幽禁反对复辟帝制的章太炎于北京,他至禁室与章同住,以示抗议。其师刘师培借研究学术之名,邀请学术界知名人士开会,动员拥袁称帝,他愤然相斥而退会,与会者亦随散。“九·一八”事变发生,他拍案作《勉国人歌》:“四百兆人宁斗而死兮,不忍见华夏之为墟。”号召全国民众奋起御敌。黄侃治学勤奋,以愚自处,主张“为学务精”、“宏通严谨”。他重视师承,但不墨守师说,常以“刻苦为人,殷勤传学”以自警。虽是名声赫赫之学者,且身体虚弱,仍致力学术而不倦,“惟以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发愿50岁后才着书。所治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远绍汉唐,近承干嘉,多有创见,自成一家。在音韵学方面对古音作出了切合当时言语实际的分类。晚年主要从事训诂学之研究。黄侃著作甚丰,其重要著述有《音述》、《说文略说》、《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文心雕龙》、《日知录校记》等。
  • 愉快的书法

    作者:邱振中

    《愉快的书法:进入书法的24个练习》主要内容简介: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要进入现代教育系统,必然要进行充分的准备,而到目前为止,对书法技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书仍然很少。很多相关知识是过去留下的,其中还有些是不正确的一一比如“执笔要牢”,“牢”到别人无法从你手中把笔抽走。邱振中教授认为,在书法教育方面,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的训练体系,不论小孩还是成人,拿起笔开始练习书法时,都应该知道一种正确的方法。 《愉快的书法——进入书法的24个练习》就是这样一本精彩而实用的普及读物和入门教材,书中提及的24个练习从最基本的执笔开始,完全针对初学者设计,同时针对每一种技巧进行了细致而详尽的分析。这样的书籍和教材推进了初级阶段的书法艺术教育,对于传播、接续书法文化具有深刻的意义。
  • 读经有什么用

    作者:龚鹏程 主编

    读经?废经? 民族精魂?封建迷信? 复兴之路?亡国之途? 读经之争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议题。1934年《教育杂志》发函给学界专家,咨询对于学生读经问题的看法,搜集到蔡元培、唐文治、钱基博、顾实、陈立夫、王新命、任鸿隽、陈望道、陶希圣、翁文灏等人的意见书七十余篇,后于1935年编辑成专刊出版。专刊涵盖了当时教育文化界各派的代表性意见,涉及各级学校是否应读经,如何安排课程,读哪些经,怎样读经以及经与中国历史、国家前途、民族性格、儿童身心等等诸多方面,大多能开诚布公、平心静气。 此次出版,除了重新整理编排,校订文字,编制版式外,还增添了作者小传及多篇相关阅读材料,以期供当下身处“国学热”中的各方人士参考借鉴之用。
  • 经籍籑诂(上下)(精)

    作者:(清)阮元,等撰集

    阮元的《经籍籑诂》,是应乾嘉考据之学的需要而产生的。清代考据不论是史学、法学、文学、术数或技艺,都要从“小学”——文字训诂入手,原始的故训材料,必然成为重要的论据。乾嘉继承汉唐的学风,反对空疏与虚玄,这是一种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求实”态度。故训是距离原典产生时代未远的训诂大师们对古代文献所作的解释,时代的接近使他们还保留着对原典语言准确的语感;学养的高超又使他们具有对中国文化综合的、深刻的理解力;以他们的训释为引导,我们将会少走多少弯路,少犯多少错误,这是不待言的。《经籍籑诂》汇聚了唐代以前的故训资料,免去了许多人“翻检之劳”。
  • 经学抉原

    作者:蒙文通

    重編前言(蒙默) 孔氏古文說 經學導言 與陳斠玄(中凡)論內學書 與胡樸安論三體石經書 議蜀學 與章行嚴(士釗)諭疏經纂史書 經學抉原 井研廖季平師與近代今文學 廖季平先生與清代漢學 井研廖師與漢代今古文學 周秦民族與思想 儒家政治思想之發展 儒墨合流與《尸子》 儒家法夏法殷羲 廖季平先生傅 《儒學五論》題辭 諭經學遺稿三篇 孔子和今文學 治經雜語 對《辭海》徵求意見稿經學條目所提意見
  • 说文解字今释(上下)

    作者:汤可敬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书之一。这部处于中国语言文学草创时代的不朽名著,为东汉著名学者许慎撰著。《说文解字》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首立了部首排列法,开创后世字典编排、查检之先河;它保存了上古*富的文字资料,是我们今人研究甲骨文、金文不可缺少的階梯,是研究小篆體的直接样本;它闡发了前人的六书说,並首先连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形體构造,释義以形为主,因形说義,说義以明本義为主,旁及引申義舆假借義,通过以形索義、因聲求源的義训和聲训两种方法,训古语,释方言,明典章,因而这部字典,又是人们系统認旘、掌握上古语音、词匯和读通先秦两汉古籍的重要工具书。它的出现,不仅使文字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而且对音韵学、训诂学、词匯学的萌芽或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经历两千年悠悠岁月,至今仍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人翻检、捧读、背诵、臨摹和鑽研究。本文是说文解字今释。
  • 刘宏毅博士《三字经》讲记

    作者:刘宏毅

    《刘宏毅博士"三字经"讲记》作者刘宏毅博士,古人说:“一日不读圣贤书,面目皆非。”我们一百多年不读圣贤书了,结果是十几亿中国人灵魂游荡,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失掉了文化本位的根。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努力接过尚健在的老一辈人手中,中国文化的接力棒,让中国文化断档在我辈手中,我们就真的愧对祖先了。   我立志走传统的路线,不单纯为政治而改变我的意志,我也不要任何学术上的桂冠和职称,更不搞迷信崇拜那一套。我坚信任何优秀的民族文化,都首先教人做一个优秀的人,这是根本,其余都为枝末。
  • 续修四库全书术数类丛书(全十七册)

    作者: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

    《续修四库全书》作为我国迄今为止最大型丛书《四库全书》的续编,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批准的国家重点出版工程。《续修四库全书》从1994年开始启动,历时8年,到2002年4月完成了全部1800册的编纂出版工作。 从《四库全书》到《续修四库全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四库全书》编成以来,数代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曾多次倡议续修。清嘉庆初年,时任浙江巡抚的阮元利用职务之便,在江南陆续采购《四库》未收书 170多种,向朝庭进呈,并撰写《四库未收书提要》。这可以说是乾隆以后对《四库全书》拟加补修的开端。光绪十五年(1889),翰林院编修王懿荣上书提议“重新开馆,续纂前书”;此后,喻长霖、孙同康等也都有续修之议。1919年,叶恭绰等赴欧洲考察回国,动议影印《四库全书》,金梁复以为“书不易续,目则易修”,建议将“二百年来新出书籍”,“始存其目,以待后来”。二者皆因乱世未果。192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计划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以销售赢余“请海内通人,选择四库存目及未收书,刊为续编”。1928年,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下属的北平人文科学研究所,拟利用日本退还的庚子赔款将续修《四库》之事列为课题,并开始购求古书。同年12月15日,当时兼任东北大学校长的张学良将军,也曾提出“拟垫私财”对《四库全书》进行影印、增补、续修的倡议。但其后因日军侵略我国东北、华北,时局动荡,续修之事也就逐渐停息,只有北平的一些中国学者为续修撰写了相当一部分乾隆以后着述的提要,总算为近百年来未能实现的各种动议、各种筹划留下来一些实绩、一点见证。 续修《四库全书》之所以必要,还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乾隆中期以后至辛亥革命(1911年)以前,中国学术又积聚了大量重要的成果。清中期的“乾嘉之学”是清代学术中最具特色的,其代表人物如纪晓岚、戴震等均参与编纂《四库全书》,受编纂体制的限制,他们的着作不可能收入《全书》。清后期,尤其在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文化学术因受国势陵替的刺激和西方思想的冲击而另辟新境,新思潮层出不穷,形成从魏源到章太炎为代表的“新学”;加上散失海外的古籍善本回归本土,考古发掘使竹简帛书重见天日,秘藏民间和以稿本形式流传的优秀着作不断面世。以上这些数量可观的古籍,都还来不及进行系统整理。通过编纂、出版《续修四库全书》,既可为《四库全书》匡谬补缺,又能继往开来,对清代乾嘉至辛亥革命以前的学术文化发展进行新的归纳总结。 《续修四库全书》的收录范围既包括对《四库全书》成书前传世图书的补选,也包括《四库全书》成书后着述的续选。补选之书主要是被《四库全书》遗漏、摒弃、禁毁,或列入“存目”而确有学术价值的图书;《四库全书》已收而版本残劣,有善本足可替代的书籍;四库馆臣对戏曲、小说持鄙视态度未予收入,此次编选根据这些作品的文学价值择优选收,这也是“续修”具有开创意义之处。对乾隆中期以后至辛亥革命以前的图书,尽可能选收各学术门类和流派的代表性着作,主要是清代中期以纪晓岚、戴震、翁方纲、彭元瑞、任大椿、孙希旦、王念孙、阮元等为代表的“乾嘉学派”着作,清后期以魏源、龚自珍直至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为代表的“新学”着作。此外,新从海外访回而合于本书选录条件的古籍,以及新出土的整理成编的竹简帛书也酌予选收。《续修四库全书》总共收书 5213种,比《四库全书》增加51%。在编纂、出版过程中,曾向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82家藏书单位商借底本,每种入选图书,均选取最佳版本影印,其中大量的宋元刻本、名家稿本,为四库馆臣所未见。这是继18世纪清朝编修《四库全书》后,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古典文献进行大规模的清理与汇集。 《续修四库全书》沿袭《四库全书》体例,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用绿、红、蓝、赭四色装饰封面,16开本、精装1800册,分经部260 册,史部670册,子部370册,集部500册。它与《四库全书》配套,构筑起一座中华基本典籍的大型书库,中国古代即1911年以前的重要典籍,可大致荟萃于此。
  • 群书治要360

    作者:(唐)魏征 等

    《群书治要360》经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委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是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平之智慧、方法、经验、效呆的集大成之作,亦是历经上千年考验所积累的文化结晶。这部宝典既能帮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也能为当今各阶层领导者提供可贵借鉴。对于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社会大众,此书也是修身、治家、处事的智慧源泉。是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历时18个月,数易其稿,从《群书治要》中精心选取360段契合时下需要而又精辟简明的短文,重新编排整理,将《治要》概括为六条大纲: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每条大纲下,又归纳了《治要》论述的相关要点作为细目。《群书治要360》的纲目,对于读者领纳《治要》全书的精神,亦能有所帮助。而每个细目中,所选出的每条原文的排列顺序,也经过了反复推敲,以飨读者。
  • 读古指南

    作者:马子华,温功义

  • 国学举要.术卷

    作者:杨文衡

  • 国学举要.佛卷

    作者:洪修平

  • 国学举要 儒卷

    作者:蒙培元

  • 元史(全十五册)

    作者:宋濂,赵埙,王祎

    元史(全套15册),ISBN:9787101003260,作者:(明)宋濂等撰
  • 读经:启蒙还是蒙昧?

    作者:胡晓明

    读经既不是“蒙昧”,也不一定“启蒙”,读经是现代教育重要的补充。本书收录有关这一话题的争论六十余篇,按照内容编排成“缘起”、“思潮背景”、“校园思想操练”、“民间教育实践”等几编,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各方观点。书中有多篇文章值得一读,包括龙应台《白话文需要古典汉语的熏陶》和《没有文言文,你就会对这个世界目盲》、杨东平《读经之辨:回到常识和现实》、许纪霖《读经的困境》、袁伟时《评读经:中国人何须为儒家文化殉葬》等。本书将教育孩子怎样正确的“读”经,因而让孩子较早打下这种语言的底子,“无疑是道德生活的童子功,精神成人的培本固元”。
  • 庄子浅说

    作者:陈鼓应

    庄子的哲学有寓意深远的一面,但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