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设计

  • 你好,这是我们的名片

    作者:蒋友柏

    传奇设计师蒋友柏创业15年全部经验总结

    颠覆常识的设计、创意与品牌之道

    《你好,这是我们的名片》凝结蒋友柏15年来对创意设计工作的真知灼见,和对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的锐利观察,创意人、设计师、品牌工作者将从他的创意经验中获取养料,跟随他的目光,我们也将窥见时代变迁中,台湾文化创意和社会人情的发展轨迹。

    ---------------

    ● 世家出身,却放弃家族资源,选择当时被社会看轻的职业;不是科班出身,却凭借超强意志与前瞻思维,在设计界杀出一条血路;明明可以靠外表吃饭,却是努力又高效的拼命三郎……

    ● 27岁创立橙果,15载披星戴月,带领团队打通设计、营销、品牌壁垒,横跨多个创意设计领域,在平面、产品、工业、文创园区、艺术场馆、互动体验技术等多个领域创造佳绩,将传统文化与新兴技术、材质巧妙融合。在他看来:“不在真中带假,假中混真,才是建立文化商业模式的重点。”

    ● 六芒星理论、13个细分市场、驱动13种人心价值的因子……他将独创的设计理论,橙果15年来打破各项记录的精彩案例,对苹果、LV、宝马等品牌和经典设计的分析,全部收录书中,是创业心得经验的完全总结。

    ● 沉淀十五载,经历大起落,除了设计、品牌、创意,书里还有他对行业、社会、人性的深刻洞察,对历史、文化、艺术的潜心研究。既为创意人、设计师、品牌工作者提供极富价值的创意养料,也为大众了解时代变迁中台湾文化创意提供了独特切口。

  • 山本耀司

    作者:[德] 维姆·文德斯 / [日] 北野武

    ★ 近千张高清全彩大图,记录设计、工作与生活;音乐、戏剧、电影、建筑,12次跨界完整披露

    ★ 维姆·文德斯、北野武策划,权威、精准、全方位展示山本耀司人生轨迹

    ★ 全书装帧由山本耀司展览御用设计师保罗·布丹斯操刀,极具观赏价值,8开精装大开本,完美展示图片细节,中文版原 版复刻,业内知名设计师把控

    ★ 中文版增加黑色护封,使用进口日本竹尾纸业高级黑色,精装套盒,黑色签名款杜邦纸袋

    ★ 山本耀司不光为时尚达人、设计从业者所追捧,一直以来他独特的人生态度吸引着许多普通人:从时尚到文艺,到生活;山本耀司,不仅是时尚,更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

    ——————————

    他以反时尚的姿态成为时尚大师。他改变了时装的意义,开创了全新的时尚美学。他是艺术家,是颠覆者,是诗人。他是“一只做衣服的动物”。他是山本耀司。

    这本豪华精装书通过Yohji Yamamoto、Y’s、Coming Soon等品牌的创立发展,以及与建筑、电影、戏剧、文学不同领域的跨界合作,多维度地呈现了山本耀司四十年的“反时尚”设计之路,及独特的人生轨迹。每一章都围绕一个特定主题——他的设计哲学,时装秀、专题展览、服装设计等展开,通过一篇篇文章、采访、自述,洞察山本耀司的故事,将一个神秘和反传统的时装设计师全方位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 椅子100

    作者:[英] 露西•莱德•理查森

    “造一把好椅子比建摩天大楼还难。”

    ·

    ◎影响当代设计的100把椅子,方寸之间凝聚天才构想与时代之声

    ◎汉斯•瓦格纳、阿尔瓦•阿尔托、芬•尤尔、雅各布森、伊姆斯夫妇……一代设计大师打造

    ◎低调现身于《2001太空漫游》《广告狂人》《钢铁侠》和肯尼迪竞选辩论现场

    ·

    二十世纪中叶,物资 的匮乏却激发了设计师们蓬勃的创造力,经典佳作迭出。本书精选了诞生于1930年至1970年的100把极具代表性的美丽椅子,再现汉斯•瓦格纳、阿尔瓦•阿尔托、芬•尤尔、阿诺•雅各布森、勒•柯布西耶、伊姆斯夫妇、哈里•贝尔托亚、野口勇等世界各地设计大师作品的魅力。讲述一把椅子诞生背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才思比拼、技术革命和专利大战。从一条“椅子时间线”中找寻当下流行的北欧家具、低成本自组家具、办公室家具的雏形,体味其中凝聚的现代生活理念。

  • 超级土豆:杉本贵志设计全记录

    作者:米拉·洛克

    1.无印良品四大咨询顾问之一、日本室内设计元老、日本空间设计教父级人物杉本贵志40年来经典之作首度公开。

    2.精心选取颇具代表性的41个遍及全球的设计作品,230幅高清全彩照片,品味大师级设计名家不一般的匠心与功力,探索日式设计美学蕴藏的生活哲学。

    3.零基础也能参透一 二的设计之美:从对每个设计作品的剖析中,杉本贵志独特的设计心法可见一斑。小到某种材料、某件物品,大到百千米的建筑空间,无不蕴含着杉本贵志的个性、思考、观点和态度。通过这些作品,他架起了空间、自然与人之间的桥梁,打破了时间的局限,逾越了空间的限制,为无生命的空间赋予了流动的生命。

    4.特别收录与原研哉的对谈,安藤忠雄撰序推荐。

    “超级土豆”通过对石、钢、木等材质的运用,赋予作品一种超越日常习惯的尺度与形制,在这座鲜亮夺目、流光溢彩又脆弱的人造都市中,只有杉本能创造一种似乎可召唤远古精神的断层。如此这般被创造出来的生命力,我认为,是一场奇迹。

    ——安藤忠雄

    美的东西萌发、崛起,又逐渐衰败、腐朽,化为尘土。物正是在这样的更替、蜕化与循环中存在着。杉本不仅看到了物的成型阶段,还感知了蜕化的美。在渐渐衰败的、蜕化的物中看到美,将这种美的力量精巧地转化为设计的力量,是其作品的显著特征。

    ——原研哉

  • 硅谷设计之道

    作者:王欣

    第1~2章介绍了什么是用户体验设计,概述了硅谷的设计行业简史,并以各种公司和组织里用户体验设计所扮演的角色来向读者介绍体验设计。

    第3章讨论创意流程。不只是用户体验设计,任何创意行业其实都遵循着一个共通的创意流程。书中通过几个贯穿前后的例子来说明用户体验设计有着怎样的创意流程,从而搭建起深入讨论设计策略的思维框架。

    第4~8章在读者对设计流程及其背后的思路有充分理解后,就每个设计流程中的设计策略展开讨论。在每章里,先分享设计心态,再列出多种设计工具或者思维工具,以此深化用户体验策略的学习和应用。

  • 设计大师的商业课

    作者:[美]戴维 舍温 (David Sherwin)

    ● 如何拓展新客户?如何向客户了解需求?如何向客户展示自己的能力并提交提案?如何管理客户期望?如何报价?如何起草合同?如何管理项目进度和风险?如何维护自己的业务并获得利润,使企业持续经营?如果您心存以上疑虑,推荐阅读这本《设计大师的商业课》。

    ● 《设计大师的商业课》是一部帮助管理者经营设计企业,实施项目管理的实操手册。世界著名创意咨询公司——青蛙设计前设计总监戴维·舍温,从客户合作阶段该做什么、如何管理你的项目、如何运营你的企业、如何兼顾盈利的企业运营与愉快的设计实践,四个维度阐释了设计工作者普遍关心、亟需解决的问题。设计工作者可以从中了解到,除了具备一手好画工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之外,他们还需要具备哪些知识与能力,最终,在助力客户取得商业成功的同时,让自身获得设计上的自由,使企业盈利并良性运转。

    ● 《设计大师的商业课》一书的目录设计成“项目管理流程表”的形式,按照项目前、获得项目、项目中和项目后四个阶段,分别罗列出项目管理者在每个阶段应该完成且必须注意的问题。逻辑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 托尼克:设计为何

    作者:[荷]格特·斯塔尔、托尼克

    《托尼克:设计为何》是艺术世界丛书第一本。

    Thonik代表了当代平面设计的先锋水平。他们赋予当代平面设计更具生命的形式,让设计真正用于改变生活。在他们的设计中,平面设计不仅仅是形式的呈现、更多的是内容及背景的展现。无论是从视觉的角度重新塑造品牌,传达价值,还是参与手工艺,让其形成新面貌,反思新价值,我们通过这本书,可以知道当代最前沿的设计师在想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设计,是怎么进行设计的。

  • 想象力构图与创作思维

    作者:黄朝贵

    《想象力:构图与创作思维》从点、线、面、体等基本元素开始,讲解了如何发挥想象力,并且应用各种创作理论将想象实现成作品。本书的内容体系完整,强调抽象思维的重要性,关注精神感受对创作过程所起的关键作用,通过大量绘画案例对基本元素、形式、平衡、简洁和力进行分析,整理成易于读者学习的知识体系。在*后一章设置了大量的练习,让读者在学习了前面的知识后立刻进行针对性练习,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想象力:构图与创作思维》适合想要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的插画师和爱好者阅读,也适合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培训班作为教材。

  • 设计的修养

    作者:殷智贤 主编/访谈

    让中国人更好地理解设计。中国12位著名设计师亲授好设计的标准,读懂生活中的设计,提升审美素养。

    吕敬人、张永和、王澍、韩家英、滕菲、俞孔坚、万宏、梁子、吕永中、杨明洁、刘斐、上官喆,12位享誉国际的中国设计师集结,聚焦建筑、家居、产品包装、景观、书籍、服装、珠宝首饰、花艺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从日常生活的各种消费和使用物品的现象入手,共同探讨:如何读懂设计,什么是好设计,如何消费设计品提升生活品质,中国人应如何建立自己的审美体系等问题。

  • 舒适住宅理论

    作者:本间至

    住宅空间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逗留时间较长的固定场所;另一个便是行进移动的过渡区域。若能捕捉到过渡区域的律“动”感,便能衬托出之前提到的固定场所的“静”态美。

    室内外设计统一才能成为长居好住的居住格局。所谓的“格局”,并不只是把几个房间平面串连那么简单,还应该从立体视角出发,考虑彼此间的关系。我们借助挑高空间把房间、楼梯、走廊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固有“场所”,再将这些“场所”巧妙连接,便组成可供居住的舒适空间。

    日本建筑大师本间至凭借丰富的设计案例,以大量的高清细节图和手绘平面图详细阐明了营造舒适住宅的理念和技巧,落实为具体而微的101条建议,涵盖了住宅的各个区域,可以给设计师以及想要自己设计住宅的人提供指导原则和灵感启发。

  • 视界·无界2.0

    作者:王涵(牛MO王)

    作为一名从事设计职业的设计师,或者正在通往成为设计师道路的朋友,都会遇到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什么是UI?和其他职业有什么区别?我该学什么软件?从零基础如何一步步地提升?该培养自己什么样的习惯才是一名好的设计师?工作中的正确流程是什么样的?对于配色、设计质量等有没有可以提升的技巧?该如何进入大公司,又如何应对面试?该如何对设计外包单报价?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该遵守什么样的戒律?或许,这本书拥有你想知道的答案。工具书对大家的帮助是阶段性的,而本书更像是一本能作为一名设计师思维经验上的规划的指导用书。书籍并不能告诉你该走什么捷径,因为设计不会有捷径,但是可以告诉你避免少走弯路。

  • 结构是什么

    作者:[英]J.E.戈登(J.E.Gordon)

    ★ 埃隆•马斯克14本推荐读物之一,“这是一本关于结构设计的非常好的入门书。”

    ★ 畅销40余年经典著作,国内首次引进。

    ★美亚分类榜前十。

    ★业内资深工程师审校。

    ★入选中学和大学教材,业内口碑高,专业人士必读经典书目。

    -

    --------------------------------------------------------------------------------------

    -

    为什么一座吊桥即便开通了八条车道也不至于倒塌?为什么堤坝可以阻拦或释放巨大的水量?为什么希腊人在晚上会将马车轮子卸下来?为什么人类会腰痛?为什么鸟类有羽毛?摩天大楼和袋鼠的设计有什么原理?本书将帮你理解伟大建筑的巧夺天工之处,并探究历史上诸多灾难性事故的背后原因。

    -

    结构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植物或动物,还是高楼大厦、桥梁等设计都要承受一定的机械力度,使其不易被折断或倒塌。所以,每个事物都包含一种结构。

    -

    当我们思考结构的问题时,我们不仅要考虑为什么建筑物和桥梁不会坍塌,为什么机器和飞机不会解体,也要考虑虫子为何长成那种形态,以及蝙蝠为什么能飞过玫瑰花丛而翅膀完好无损。

    -

    这是一本发现结构的原理、生动解释结构的基本特性的趣味读物,它将为你揭开关于结构力学的许多好玩的谜题。作者摒弃了工程师惯用的让人不知所云的技术术语,用浅显、幽默的语言为读者解释了结构的有趣原理,分析了不同结构的特性,并告诉我们,生物的生存需求和人类的设计需求影响了这些结构的发展,自然、科技、生活中存在的结构都有其各自的道理。

  • 蒙德里安

    作者:克莱尔·祖舍利-罗梅

    跟随这条黑线,飞升、降落,而后浸入一片蓝色之中,

    在黄色中跳跃,在红色中陶醉,并绕过一大片白色。

    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一位特立独行的画家——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1944)是荷兰美术史上与伦勃朗和梵·高齐名的画家,也是荷兰风格派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极大。

    他主张以几何形体构成“形式的美”,作品多以垂直线和水平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各种格子组成,颜色只用红、黄、蓝三原色与黑、白二非色彩的原色。

    这本立体书的作者是法国艺术家克莱尔·祖舍利-罗梅,擅长纸雕与游戏类书籍,她选择了蒙德里安几幅为人熟知的作品加以发挥,将原画中的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纸上搭建出一座座斑斓的建筑。

  • Graphic

    作者:Phaidon Editors

  • 亚历山大·麦昆:野性之美

    作者:[英] 安德鲁·博尔顿

    2011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轰动业内的时尚大展同名图录

    精美大图呈现时尚“鬼才”麦昆的百余件标志性设计作品

    ...................

    ※编辑推荐※

    ♦ 以跨越近20年的百余件时尚单品,串联起时尚“鬼才”麦昆与团队打造的30多个 时装系列,再现2011年轰动业内的时尚盛会。

    ♦ 著名时尚摄影师为本书拍摄精美大图。扎实精湛的裁缝手艺、令人眼花缭乱的科技手段、代表着高级定制的创意裁剪与精细工艺在这些优美的时装照片中尽数展现。

    ♦ 来自本书作者的研究、麦昆的自我宣言和其合作伙伴及继任者的追忆,揭示了麦昆的精妙设计所包裹的灵魂——民族情怀、故事传说、丰富的艺术源头和对未来的惊艳想象。

    ...................

    ※内容简介※

    他是伦敦东区的穷小子,十六岁辍学后成为萨维尔街的裁缝学徒,继而其名字——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便与意大利时装设计师罗密欧·吉利(Romeo Gigli)、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纪梵希和古驰集团紧密相连。天才虽已陨落,其时装设计却有着永恒的生命力,在风起云涌的时尚界独树一帜。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于2011年为著名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举办了回顾展,盛况空前。本书是该展览的同名图录,以时尚摄影师瑟尔韦·松德斯伯(Sølve Sundsbø)拍摄的百余幅精美大图展现这位设计师的标志性作品,探寻其中既传统又具颠覆性的精湛工艺,和它们承载的故事、历史与文化。麦昆的时装秀犹如装置艺术与行为艺术,本书亦对其中的叙事结构进行关注。策展人安德鲁·博尔顿携手时尚编辑为本书撰写了富有洞见的文章,并专访麦昆的衣钵传人、现任亚历山大·麦昆创意总监莎拉·伯顿(Sarah Burton),还原了麦昆的传奇经历、奇思妙想与秀场上的精彩瞬间。

    ...................

    ※媒体推荐※

    “这本书的特色是以新拍摄的绝妙照片来呈现这位已故设计师的一些最为光彩夺目的作品,这本书还收录了蒂姆·布兰克斯对麦昆的继任者莎拉·伯顿的专访——迄今为止内容最丰富翔实的对伯顿的访谈之一。”

    ——《纽约杂志》

    “这部华丽的巨著颂赞了麦昆的才华。这本书的全息图封面使其成为一份珍藏。”

    ——美国版《芭莎》

    “它旨在成为一本也许能让未来对麦昆先生的重要性的研究所倚赖的参考书。”

    ——《纽约时报》

  • 上海字记:修订版

    作者:姜庆共

    本书为2014年初版之修订版。 除修订了几处谬误及添补参考资料外,增加了一页内容:“二十世纪上海十款经典铅活字体”,并赠送一张8开海报(海报图案随机)。

    100多年

    400多幅图例

    12位口述者

    呈现上海汉字书写和设计的脉络

    本书以上海一百年间的印刷品实物组成视觉线索,为传统 书法之后汉字书写和设计的痕迹、脉络,构建了一份系统的、客观的、清晰的基础档案。这些图例通过手写、设计及石印、铅印、胶印等近现代印刷工艺的再现,为我们保存了20世纪上海的教育、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日常生活的种种记忆。同时,也为近年来国内外掀起的字体设计热潮提供了一册可交流的读物。本书获2014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

  • 中文字体应用手册I

    作者:杨林青

    收录全球著名中文字体公司“方正字库”近30年出品的422款字体

    按照应用目的分为排版字体、创意字体、书写字体三大类别

    每类字体按其属性匹配例文,并场景化呈现每款字体的样貌

    全新梳理数字时代的中文字体术语,帮助辨识、判断和选择字体

    5种索引方式为应用者 和研究者提供便捷的查询路径

    本书应用范围涵盖广告传媒、图书出版、屏幕显示、影视动漫和社交网络等领域

  • 1000亿分之1的太阳系

    作者:  [日] 松田行正

    宇宙如此巨大,即使你了解了所有相关的数据,恐怕也难以真正体会到它的浩瀚宽广。然而,如果把这本书所有的页面连接起来,你就会得到一个以1︰1000亿比例绘制的75米长的太阳系半径模型,或者说是一种新形式的天球仪、浑天仪。这本书将为你展现75亿千米的太阳系之旅,翻开它或许能让你真实感受到太阳系的广袤深邃。

  • 奇点艺术:未来艺术在科技奇点冲击下的蜕变

    作者:谭力勤(LiQin Tan)

    这是一部对科技奇点时代艺术将如何蜕变进行大胆而可靠的演绎、预测的奇书!

    作者是艺术领域的大家,是“奇点艺术”概念的提出者和布道者,在中美艺术领域均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者基于对世界前沿科学、奇点学和艺术创作的研究,用敏锐的艺术嗅觉、丰富的想象力、爆破式的创作力和开 拓性的视野,对即将来临的艺术在科技奇点冲击下的蜕变给予大胆而有可靠依据的演绎和预测,深入探讨了未来艺术家的核心作用:即把技术人性化。大胆预判了未来科技艺术的创新概念、思维、造型、形式和材料的发展趋势。其研究结论是颠覆性的,对当今造型艺术、建筑、音乐、戏剧、服装、动画、游戏、影像、设计学科、科幻文学以及科学研究都将有重要的启发。

    全书一共5章:

    第1章:阐述了奇点和奇点艺术的概念、相关规律和重要学术论点,介绍了史上著名的奇点学家、未来艺术学家和预测未来的艺术家。

    第2章:重点演绎了强人工智能艺术的未来扩展轨迹与特征;论述了技术智能将重构艺术家创造力的内涵、强人工智能挑战艺术的本质与特性。

    第3章:着重预测了未来无界面虚拟现实艺术的呈现特质与创作规律;论述了人类与虚拟现实主宰博弈的发展必然性;揭示了真实艺术和虚拟艺术将无明确界限的未来归向。

    第4章:主要探求了未来纳米架构艺术创作的挑战与困境;陈述了万物纳米级结构美重组的爆发力度,以及纳米艺术的微观结构和不可视美对未来审美意识的冲击。

    第5章:憧憬了4D智能打印艺术在未来演变中的特殊品性;剖析了各类智能材料在4D打印艺术中的应用前景,以及打印出任何材料和状态艺术品的可能性。

    要重点强调的是,书中附有大量具颠覆性的未来艺术范例,以及概念效果图、艺术流程插图、技术流程图,丰富生动而又不失严谨。

    多位世界级艺术家推荐

    整个世界,尤其是中国,非常需要《奇点艺术》一书,它对我在上海德稻学院的学生、我的工作室以及身边的艺术家和理论家也有巨大的价值。

    ——罗伊•阿斯科特博士(Dr.Roy Ascott)

    国际公认著名媒体艺术先驱/艺术家和理论家/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行星”研究院院长兼教授

    国内能称得上未来学家的人很少,而能抽出时间写书,把奇点理论引入艺术领域的人就更少了,所以国内类似于本书这样的书籍至今几乎是一片空白。面对谭力勤的著述,缺乏相关知识铺垫的读者会觉得费解。因为他的著述中有一堆新名词,比如生命的机器化和机器的生命化、技术智能、强智能交互艺术、生物再生复原艺术、观念生物艺术、全景VR艺术、万能艺术生产机、纳米艺术、4D智能打印、活之梦雕、智能地幔艺术体,等等。这些新词是否吸引你,大致可以判断你对未来的立场。奇点艺术理论,对于日益当下国内的艺术现状来说,具有震聋发瞆的作用。

    ——彭德,中国著名当代艺术批评家

    西安美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

    《奇点艺术》乃为一本宝贵艺术资源书,提供了激动兴奋、大胆深刻、宽泛渊博的未来艺术之论述,以及奇点艺术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生物艺术,纳米艺术等新兴艺术形式的内在联系。此书具有远见卓识的品质,并自信地预测了数字时代艺术的未来。

    ——布鲁斯•温兹(Bruce Wands)

    美国著名数字艺术家和音乐家/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电脑艺术系创始人和教授

    从库兹韦尔提出奇点的概念以来,令人费解的是东西方许多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至今不太了解奇点艺术理念。很明显,这是艺术界对当代科技迅速发展忽而不见,或缺乏前瞻性远见而导致的。谭教授对奇点艺术学科的基本研究思路也已逐渐在全球显现,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经常与程序员、生物医学科学家和先进的技术人员合作,在当代科技艺术的背景下推存出一种新的、超前的艺术思维方式。

    ——罗伯特•史密斯(Robert M. Smith)

    美国数字石雕协会主席/纽约理工学院终身教授

    引言

    少年决志

    An Adolescent Decision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红旗下成长的我,童年时期记载了我的特殊故事:幸福、天真、艰难、坎坷。那个特殊年代,磨砺了我的特殊意志,造就了今日的我。

    苍天有责则无意,我三岁右手患小儿麻痹症。父母一边叨唠着进口奶粉为罪魁祸首,一边要我学绘画和苦练书法,望我长大后有一门技能糊口。9岁时,为小学美术骨干的我,独自完成了一幅用彩沙贴和一幅用油烟脂画的大幅毛泽东像,学校把两幅作品悬挂于校门大厅墙壁上。当时父母、老师并没有拥抱我,他们真情地对着毛主席像流下了眼泪,拿着红宝书高呼着“毛主席万岁”。这桩事没任何物质奖励,但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埋下了一种宝贵的东西——自信,这种感觉一直伴随着我今天的艺术创作。我幼年养成学毛著写心得的习惯,并用好奇心记录了我幼年时代天真幼稚的想法,而这种好奇和敏感性的繁衍催生了我对未来事物的琢磨。

    在我小学期间,学校常停课,作为学校老师的孩子,我和小伙伴随身携带小木枪,常越窗潜入学校封闭的图书馆,偷看小人书和大量科普读物。为了不被发现,往往进去就是大半天,不敢发出声音,直到母亲到处找人才会爬出来。此不系统的科普读物对我一生的影响甚远,使我看到了奇妙浩大的宇宙、不可思议的物理现象和有趣的化学反应。进入中学,爱上理科,并乐此不疲,多年担任数理化辅导员,帮助其他同学,并洋洋得意地学着老师的口气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15岁高中毕业时,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建筑设计师,立志把科技和艺术捆到一起。

    我随父母下放农村多年,高考恢复时我年方20。1977年高考,我成绩优秀,但当时政策是残疾人既不能安排工作也不能被大学录取。1978年改考美术,经有关高层部门面试,特殊照顾到当地师范学院美术系,但我心中一直对被抛弃的数理化有一种恋恋不舍之情。直到1995年,在加拿大管理着近百人公司的我(CEO),为业务扩展,毅然决定进加拿大谢尔丹动画学院学习电脑三维技术。虽为班上年龄最大(37岁)和学历最高者(硕士),但我学得像个15岁的高中生,充满着活力。有活力,并不代表顺畅,学习起初非常艰难,我大脑板块就像加拿大雪地的冰块突然被人用一把理性的刀切开一样——痛苦,毕竟我已远离技术元素太久。当学习热情融化大脑冰块时才恍然觉醒,我的少年决志又可重新启动!

    未来指导现在?

    The Future Leads the Present

    提笔之初,不禁回忆起八五时期我在《美术思潮》中发表的一篇拙文《中国艺术观念的未来特征》。此文来自我在第六届全国美展座谈会上的发言草稿,后得彭德和皮道坚老师鼓励后才定稿。那时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言无遮挡,惹来不少谩骂声。但彭德老师反其道而行,授予我一个论文“佳作奖”,还说我有先见之明。我当时倍感痛快但也迷惑,毕竟彭德老师当时也是一位孤独的艺术理论先锋,不然,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杂志《美术思潮》就不会停刊了。

    拙文中重点强调了未来指导现在的思维方式,并列举米德(Margaret Mead)的“后喻文化”和托夫勒(Alvin Toffler)的“第三次浪潮”观念为旁证,并提出了“艺术成集群式交替出现”“用商业的杠杆来鞭策艺术家”“各种科技手段进入艺术作品”等当时看来属激进的观念和预测。非常欣慰的是,这些“不得人心”的预测数年后得以实现。回首往事,值得我敬佩和感谢的应为彭德和皮道坚两位老师,是他们具有先见之明而不是我。没有他们的支持,我早已被权威的诅咒声埋葬。

    我深知,未来指导现在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出现较少,以致很难涌现著名未来学专家和科幻电影名作。坦率地说,这种侧重于现实和过去的思维方式在某程度上影响了一个民族的科技文化、爆破式创作力和卓远的前瞻性。近年在北京举办的奇点艺术讨论会上,一些年轻人往往带着困惑提问:“研究未来对我们的现实有什么实际意义?”我当时开玩笑说:“我得把‘后喻文化’改为‘前喻文化’了,因为他们只活在当代和过去之中。”当然我也会反问他们:“现有的大量科幻小说和电影,除了娱乐之外,就没有其他实际意义吗?”不妨看一下天才的发明家爱迪生、世纪伟人爱因斯坦和今天所有的科学家、未来学家,无一例外,在他们童年时代都深受科幻小说和电影的影响与启发。说近一点,20世纪80年代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的《大趋势》就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上至政府领导,下达寻常百姓。

    大家不妨试着接受这种未来指导现在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年轻的艺术家、策展人和评论家。如果我的年龄让我有资格给他们谈谈我的教训和我的经验的话,我想对他们说:“终生挑战权威,紧紧抓住未来”。其实,这几个字既非新颖词汇也非Sexy(刺激)语气,但它确为科学和艺术领域创作思维之精髓。八五美术思潮之所以能史上留名,是因当时涌现一大批年轻有为的艺术家和评论家,他们反传统,挑战权威。更为可贵的是他们非常清楚未来中国艺术是怎样的,并为此拼搏——这便是未来指导现在思维方式的典范。其次,按照奈斯比特的观念,未来就存在于现实之中,我们可把未来看作一幅拼图,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拼绘。我的个人经历也证实,对未来的探索会拓宽思路,使视野更开阔,并能使用较超前的眼界来指导和调整当下的创作思维、技术更新和艺术形式的变革。本书尝试应用此思维方式来论证、预测科技和艺术的变革力,也期望广大艺术家、艺术史论家、艺术策展人、画商、收藏者及科学家共同参加讨论。

    近二十年,作为艺术家的我,主要在数码艺术领域里翻滚,专心于观念动画、交互动画、动画装置、硬质材料数码印制,并举办个展与群展。在数码艺术创作和技术学习的同时,我深深感受到科技对艺术的冲击。有时我的技术学习过程就像坠入刺激灵感的海洋,每一个小小的技术点都能拨动我的创作神经和灵感。为此,在国际讨论会或者博文上我常提及“技术也是创作的源泉”理念。

    更欣慰的是,每年的SIGGRAPH和Ars Electronica大会等使我接触了大量前沿科技,这些科技大约5年后会进入市场并将引导数码艺术的变化和发展。我也经常苦恼,明知新技术发展方向并能构思出很多未来的艺术品,却不能做出。其次,我翻阅了大量未来学的著作,每每为著作中的预测震撼之余,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些预测应用到艺术作品中呢?由此萌生了写书的念头,希望借助于它,把自己的思考分享给更多的人。

    但真正对奇点研究产生强烈兴趣,还是在2012年前,观看了库兹威尔等人执导的纪录片《奇点临近》和加来道雄有关物理未来发展的大量录影以后。这对我的触动深度比看他们的著作来得直接,激动之余,竟写下了十万余字的读书笔记和对奇点艺术研究的粗略想法。

    过去多年来,对奇点的研究和探讨在世界未来学、科学技术、人类学、物理学、经济学、文化、生物学、医学、人工智能学、哲学、伦理学和语言学等领域已成为一种思潮。奇点大学(Singularity University)、奇点研究机构(Singularity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奇点专家峰会(Singularity Summit)和各种其他组织都相继成立。

    但惊喜之余,也叹息在此博大研究思潮中独缺对“奇点艺术”的研究。我也深知奇点艺术研究将为一项巨大工程,需几代人共同不懈的努力。本书只是大海拾贝、借鉴奇点研究者的理论及技术预测,并把它转移和发挥到艺术领域,如能抛砖引玉,则倍感慰藉。有兴趣加入未来艺术的研究者,请一定多多研读未来科技研究原著。

    技术播放艺术之种?

    Technology Sows Seeds for Future Art

    艺术家如有心摸触生命自然发展的动脉,便都能从技术因素中看到艺术种子。著名未来学家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强势论述了技术因素永恒伴随着生命的演化过程,并称其为“第七王国”。他的结论是“科技想要拥抱生命,想要进化,想要秩序,想要充满神奇和充满活力的未来”。如能深信之,并皈依到凯利的信仰,那我的体会为:科技全面拥抱艺术其实是生命演化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技术全面播种艺术种子之时,便是科技艺术成为主流艺术之日——奇点时代艺术。奇点时期GNR——基因生物、纳米科技、人工高强智能和量子物理的爆发性发展,将深深地、全方位地冲击未来艺术从渐变到高效率的蜕变。当大众都同时具有超智能的大脑和使用各种智能工具时,我们都能显而易见地预测到奇点时期的艺术模样。目前大众普遍使用的手机、网络游戏、微信、微博和娱乐媒体中,已呈现这种雏形。当然,人类都具有“洞穴人原理”的强烈心态和遗传基因,肯定会有一小部分艺术家和评论家天生恐惧技术,有的断然拒绝,有的视而不见,有的永恒怀旧。

    预测未来是一件艰难之事,许多人都强调“艺术发展是无法预测的”。我暂不讨论此观念的正确与否,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目前所有对未来的研究都是建立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因大部分科学技术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如著名的“摩尔定律”和库兹威尔的“加速循环定律”都是对技术指数极速增长的分析和总结,并已在过去几十年的技术发展中得到证实。这些规律指导人们不再使用线性增长思维方式,而是采用指数增长思维方式来看待明天的科技进程。

    记得读高中时,数学老师要我论证“一张纸折叠36次后,其厚度将比喜马拉雅山峰还高”的定律,当时我压根儿不敢相信,当采用指数计算后,的确得出此惊人结果。古代德国有在棋盘64个格子里堆放大米的故事,从一粒米开始,每格翻倍。当时聪明的大臣告诉皇帝,把全德国生产的大米都拿来,也填不完这64格。其实,奇点研究就是利用故事中的指数发展思维来预测科技发展,计算有据,预测准确。而作为奇点艺术研究者,我目前能做的仅是借鉴他人的科技预测来分析、演绎奇点时期的艺术。说狭隘点,奇点艺术的研究是探讨未来技术奇点冲击下所产生的艺术,借此逻辑(就此而言),艺术又是可预测的。

    “科学永远是一把双刃剑”这句名言放之四海皆真理,科技能不断解决问题也能不断制作棘手困境。但大家可别忘记,艺术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自身潜能里已注入了摧毁自身的能力”。英国美术史学家布莱顿·泰勒(Brandon Taylor)说过:“几乎无人会否定近些年的视觉艺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又同样激起了人们的诸多非难”。在奇点时代,在科技与生命的高度融合下创作的艺术,可能是在一把双刃剑上再熔入另一把双刃剑——俗称多刃剑。

    来自童年的自信?

    A Confidence Held since Childhood

    经济腾飞的今天,在与艺术界朋友的饭局上,重口味的话题是“谁的画最值钱”“谁的作品拍卖价最高”。听后伤感,我也常常问我自己,为什么从事未来艺术研究?不为名也不为利——真虚伪。但前提是有此可能吗?如果自己在动笔之初都已找到答案,那我在清寒、艰苦的写作过程中,便不会有太多的痛苦,有时还会不断享受着这种独有的创新快感。换句话说,干得踏实,写来自信——一种来自于我童年的心态。

    谁都清楚对奇点艺术的权威认可不在当下,而在未来。本书中大量奇点艺术作品研究案例,是送给下下一代的礼物,是否有价值,只有他们可以见证和评估。如他们能受到某些启发,我已满足,如能实践制作其中某些作品,我会在九泉下露出衷心的微笑,送上祝福。

    目前,在零散谈及未来艺术的文章中,有些不乏深刻见解,但多为美术评论家、美术史家和科幻作家而为。他们的预测全部建立于个人幻想和历史理论比较发展的基础上,整体而言,缺乏可靠的科技支撑。而绝大部分科学家只埋头他们的研究,对科技能对艺术产生什么影响,他们不感兴趣。而艺术家几乎很少发表文章谈及未来艺术。我这本书,志在弥补这一缺陷。首先,我采访了大量前沿科学家和当代数字艺术家,使预测建立于确切可行的技术发展基础上,并精选一些有力论文资料和科技已验证的实例。其次,坚持从艺术家本身的视角来创作、设计未来艺术品,志在把技术、观念、造型合为一体。作为数字艺术家的我不研究艺术历史,也不善于评论艺术现实,本书的着重点是论证和阐述我构思的未来艺术,而绝不是现已存在的当代艺术。

    本书采用了各种前沿媒体手段和视觉特效,并对技术原理、艺术观念、形式方法进行详细解释和图解说明。望能使读者一目了然,消除那种对未来技术的恐惧感,从而产生一种共同幻想视觉。当然,我熟悉的电脑动画技术为此提供不少帮助。这种大剂量而又强化的视觉刺激在其他未来学著作中很少见到。

    写作过程中也遇到大量科技美学、艺术理论、审美情感、伦理道德、技术与自然等问题。虽我在书中不同章节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但因不为我的研究重点,故留给大家去共同探讨。在不久的未来年代,人类本质意义将会得到扩充和挑战,生物智能和非生物智能将融合,而人类的文化艺术之本质意义也同时得到扩充和挑战。我们会惊讶和疑惑:是人类还是机器在创造艺术和文化?“后人类”是否具有原生态的人文情感和审美积淀?奇点时期的伦理道德规范是什么?科技、自然、生命之间的内在发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联?愿大家一道来解释这些问题,并希望做好迎接这种技术文化挑战的心理准备。

    本书不是科幻小说,更谈不上异想天开,确切而言是挪用未来科技因素的可靠成熟度对未来艺术之冲击进行合理预测。对于本书,我的自信心基于如下几点:

    (1)它是我在阅读了大量科学论文和采访大量科学家之后撰写而成的;

    (2)它是世界著名前沿科学家和艺术家参加讨论和出策后撰写而成的;

    (3)它提及的未来技术和未来艺术形式都已在当代现实中存在最初雏形和发展模式;

    (4)它预测技术和艺术年代介于5年到50年之间;

    (5)它的艺术奇点概念建立于西方大量科技奇点研究成果之上;

    (6)它的未来艺术品设计和构思都有可靠可行的科学技术依据和人文观念支持。

    谭力勤

    2013年8月写 于美国新泽西州樱桃山庄

    2017年3月稍作修改

  •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

    作者:[日]黑川雅之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是建筑名家黑川雅之的日本审美文化集,是探究中日同源的审美意识,解读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深刻凝炼东方美学,理解东西方差异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面对扑面而来的近代西方思想和美学理论,作者立足东方美学价值观,以“微、并、气、间、秘、素、假、破”八个汉字为切入点,从建筑、设计、能乐、绘画、器物、服饰、文学、社会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深刻挖掘深受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影响的日本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理解了审美意识,就理解了日本文化背后的隐秘逻辑,及其在现代美学功能意义上的合理性。

    ★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是探究中日同源的审美意识,解读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深刻凝炼东方美学,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

    ★ 以“微、并、气、间、秘、素、假、破”八个汉字为切入点,从建筑、设计、艺术、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多角度呈现东方美学之魂。不仅阐释了日本设计、日本建筑、日本文化之血脉,更是我们东方人原始情感被推衍、转化为智识的珍贵美学总结,呈现出与西方世界观完全不同的东方思想。

    ★ 在日本,小到服饰、器具、家居,大到宗教、建筑、绘画、能乐等,乃至社会组织及关系中,无不透露着独特的审美意识。

    ★三宅一生将和服进行改造,仅用一块布,就体现出“素”的神髓——还原真我;惯用隔扇和移门的日本民居神似汉字“间”,同时呈现出“秘”之美感;为人钟爱百年的镶金箔屏风与漆器,其美学源流与《阴翳礼赞》相通……审美意识是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理解了审美意识,就理解了日本文化背后的隐秘逻辑,及其在现代美学功能意义上的合理性。

    ★从古至今,位于世界zui东端的岛国日本,不仅受到了中国大陆各个时代的不同影响,并且在大海的怀抱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尽管如此,这种文化始终都是被中国的思想之影深深地笼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