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史料

  • 沈定一集(全二册)

    作者:沈定一 著,陶水木 编

    《沈定一集(套装上下册)》主要内容简介:武昌起义爆发后,参与攻打上海制造局,并组织中华民国学生军团。1912年5月组织公民激进党,主张各政党应以国家、政见为重,积极调和党争,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同年9月任浙江省议会议员,参与浙江光复后的立法建制工作。
  • 清代档案史料选编(全四册)

    作者:本书编写组

    本书是民国年间故宫博物院编辑出版的《史料旬刊》《文献丛编》中清代档案史料的选编整理本,涉及有清一代各项制度、外交通商、司法行政、思想文化、科举教育、社会宗教、吏治状况及若干重要历史事件等各个方面,约300万字。凡已经其他专题资料(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清代文字狱档”)全部整理者,或该专题另经过更为全面深入整理者,本书不再选入,以省不必要的重复。入选史料均按朝代分辑,校正原先编辑过程中的错讹疏误,并根据原档的文件样式,对所有史料进行分段并加新式标点。 由于这些档案原先的刊布方式是“随时发现,即行刊布,片鳞只爪,兼容并纳”,所以某些专题的内容并不完整,为便于读者,本书在整理过程中,参考《清实录》及少数能接触到的其他档案史料进行了必要的增补。意在通过兼备资学助研和方便阅读的史料编纂体例,为广大清史教学和研究者,为重修清史工程的参加者,及文史爱好者,提供一部门类多样、内容丰富、价值珍贵、适用面宽的清代档案史料集编。
  • 清宫恭王府档案总汇

    作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恭王府博物馆

    奕訢为清宣宗道光皇帝的第六子,一生几度沉浮,是近代中国的风云人物。 首次公布的《奕訢秘档》所辑有关奕訢及恭亲王府档案总计970余件。其时间始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奕訢被册封为亲王的谕旨始,止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即内务府大臣办理奕訢丧事的奏折止。这些档案,有关于奕訢本人升迁、调转、奖惩方面的谕令,有关于恭亲王府修缮工程及各项活计所用物料、银两花费、物件赏赐等方面的呈稿清单,亦有在近代外交活动中,奕訢在办理政务特别是与英、法、日、德、俄各国外交周旋过程中,同洋人打交道的奏折,还有奕訢的脉案病历、临终遗折等等。
  •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作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 编

    本书分两大部分,汇集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珍藏的明朝档案,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大陆所有的明朝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明代档案,计约3000多件,包括有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等朝的兵部、礼部、内阁等机构的档案文件,其中天启、崇祯两朝的档案最多。最早的年代是洪武四年,最晚是崇祯十七年。另外还有崇祯死后,福王朱由嵩称“弘光”皇帝时的四件档案。 辽宁省档案馆现存明档共计1081卷,经过整理,形成900多份文件,分为四大部分:辽东都指挥使司档案;山东等处总督备倭署、山东都司等档案;兵部题稿和《明实录》稿本(洪武二十五部分)。此稿本与现有的《明实录》略有差别。
  • 年羹尧满汉奏折译编

    作者:年羹尧,胤禛

  •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底边社会卷(上、下)

    作者:黄兴涛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以中华民国为历史标志的20世纪上半叶,虽然只不过是极其短暂的一瞬,但无疑是其中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动荡和变化最为剧烈、最动人心魄的一幕。其间,新制与旧统共存,建设与破坏同行,革命与反动互激,内忧与外患交迫,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基础,是科学技术,还是意识形态及文化风习,无不酝酿着、爆发着重大的变化与改造,并最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推移,尤其是21世纪的到来,“中华民国史”逐渐突破了以往覆盖于其上的中国革命史的框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华民国已经作为一个与此前中国历史上的26个朝代相并列的重要历史时期而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在国内外学术界,特别是在国内学术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断代史的角度来研究这一时期的各方面问题。而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民国史的研究兴趣,也逐渐从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动人心弦的政治事件以及茶余饭后的奇闻逸事,逐渐扩散到了或者准确地说是深入到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层面,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从政治形式的外表进入到社会生活的深处”,从而使有关民国史的研究更紧密地与以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社会联系在一起。于是,中华民国史不仅已经以其原有的完整的风貌独立地展示在当代国人面前,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乃至整个学术研究的新的热点和生长点,而且也必然会对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历史借鉴作用,并因此而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有关民国历史资料的整理出版尽管包罗广泛,涉及档案、方志、报纸杂志、官方文献、私人著述以及共和国时期的回忆录等等,而且这些资料也都是极其宝贵的,但人们却很少注意到另一种为民国时期所独有的资料宝库,即由当时国内外各主要政治力量和政治派别、各地政府、各学术团体和学校以及学者个人所进行的大量的社会调查,特别是农村社会调查。与业已整理出的其他资料相比,这些调查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这不仅仅是因为调查的涉及面极其广泛,覆盖着全国绝大部分省区的包括城镇乡村在内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些调查大都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如现代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等方法和手段调查完成的,而且均以调查报告甚至学术论文作为最终的成果形式,这样既保存了大量的调查数据和原始资料,又凝聚了代表当时比较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对各种自然、社会及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分析、透视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借鉴价值,是深入研究和了解旧中国城乡社会问题的极可珍视的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建设资以借鉴的极其难得的思想库。民国时期的调查资料实际上也已经走出了历史学界的圈子而受到其他学科学者的关注。 源自福建教育出版社的远见卓识和鼎力支持,使我们终于有条件能够共同担当这一历史的重任。不过,由于这一时期的社会调查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所藏散漫,有不少甚至散佚海外,如果一味求全,势必不能,亦且难以满足当前学界的急迫需求,故此我们决定采取“丛编”的形式,按步骤分阶段地予以整理出版。第一批收录的文献共计193种,按其调查内容大致分为10卷,包括婚姻家庭、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宗教民俗、底边社会、城市 劳工 生活、乡村社会、人口、文教事业及少数民族等。
  • 卫三畏生平及书信

    作者:卫斐列

    这套丛书具有其特殊意义。那就是从晚明以来的天主教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中外关系史与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可以笼统地说,晚明以来到达中国的西洋人主要有三种:一是传教士,二是商人,三是外交官。但从晚明到清代中期,能深入内地,能深入宫廷与民众之中的人只有传教,甚至在乾隆年间严禁传教的情况下,依然有许多传教士秘密进入内地。而商人历来只能活动于澳门与广州,有时再加上其他一些沿海港口,至于外交官则只有使团性质的短暂停留。晚清以后,商人与外交官的活动显著加强,但传教士来华的活动则更加公开也更加深入,其影响程度依然远在外交官与商人之上。 与此同时,传教士中的佼佼者或者知名度较高者,其主要功绩或在历史上的重要表现并不在传教的成绩方面,而在于他们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特殊贡献,或在中外关系史方面所起的作用(这种作用有好有坏)。这套丛书具有其特殊意义。那就是从晚明以来的天主教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中外关系史与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可以笼统地说,晚明以来到达中国的西洋人主要有三种:一是传教士,二是商人,三是外交官。但从晚明到清代中期,能深入内地,能深入宫廷与民众之中的人只有传教,甚至在乾隆年间严禁传教的情况下,依然有许多传教士秘密进入内地。而商人历来只能活动于澳门与广州,有时再加上其他一些沿海港口,至于外交官则只有使团性质的短暂停留。晚清以后,商人与外交官的活动显著加强,但传教士来华的活动则更加公开也更加深入,其影响程度依然远在外交官与商人之上。 与此同时,传教士中的佼佼者或者知名度较高者,其主要功绩或在历史上的重要表现并不在传教的成绩方面,而在于他们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特殊贡献,或在中外关系史方面所起的作用(这种作用有好有坏)。
  • 明清史料丛书八种(全八册)

    作者:于浩

    目录 第一册 序言 王天有 明季稗史汇编 (清)留云居士辑 烈皇小识 (明)文秉撰 圣安本纪(清)顾炎武撰 行在阳秋 (明)刘湘客撰 嘉定屠城纪略 (清)朱子素撰 幸存录(明)夏允彝撰 续幸存录(明)夏完淳撰 求野录 (明)客溪樵隐编 也是录(明)自非逸史编 江南闻见录 (清)佚名 粤游见闻 (清)瞿其美撰 赐姓始末 (清)黄宗羲撰 两广纪略 (清)华复蠡撰 东明闻见录 (清)佚名 青磷屑 (明)应廷吉撰 吴耿尚孔四王合传 (清)佚名 扬州十日记 (清)王秀楚撰 明季稗史续编 商务印书馆辑 明季遗闻 (清)邹漪辑 第二册 明季稗史续编 商务印书馆辑 明季实录 (清)顾炎武辑 蜀难叙略 (清)沈荀蔚撰 记福王之立 佚名 东林事略 佚名 东林纪事本末 佚名 史料丛刊初编 罗振玉辑 史序 库书楼记 太宗文皇帝日录残卷 太宗文皇帝致朝鲜国王书 一卷 太宗文皇帝招抚皮岛诸将谕帖 一卷 天聪朝臣工奏议 三卷 圣祖仁皇帝起居注 卷一——卷六 第三册 史料丛刊初编 圣祖仁皇帝起居注 卷七——卷十 54 钦定服色肩舆永例 一卷 礼曹章奏日录 一卷 工曹章奏 一卷 洪文襄公呈报吴胜兆叛案揭贴 一卷 投顺提督张天禄呈报功绩册 一卷 北直河南山东山西职官名籍 一卷 苏松常镇总兵将领清册 一卷 徽宁池太安庆广德总兵将领清册 一卷 内翰林弘文院职官录 一卷 内弘文院职官录 一卷 豫通亲王事实册 一卷 平南敬亲王尚可喜事实册 一卷 奋威将军左都督王忠勇公事实 一卷 振武将军陕甘提督孙公思克行述 一卷 广西巡抚谥文毅马雄镇事实册 一卷 果毅亲王恩荣录 一卷 东瀛纪事 一卷 第四册 明季辽事丛刊 罗振玉辑 序 陶中丞遗集 二卷附录一卷 (明)陶郎先撰 毕少保传 一卷 (明)蒋平阶撰 海运摘钞 卷一——卷四 (明)佚名撰 第五册 明季辽事丛刊 海运摘钞 卷五——卷八 (明)佚名撰 东江遗事 二卷 (清)吴骞辑 明季史料零拾 罗福颐校录 赐都纲锁南坚参敕 赐巡按浙江监察御史敕 兵部武选司给旗丁邱懋先号票 赐琉球国王世子尚丰敕 东江总兵黄龙咨朝鲜国文 礼部堂稿 第六册 清初史料四种 谢国桢辑 序 目次 东夷记 一卷 (明)马文升撰 东夷考略 不分卷 (明)苕上愚公(茅瑞徵)撰 辽夷略 一卷(明)张鼐撰 建州私志 三卷 (清)海滨野史撰 清开国史料考叙论订补编 一卷 谢国桢撰 痛史 乐天居士辑 福王登极实录 一卷 (明)文震亨撰 过江七事 一卷 (明)陈贞慧著 金陵纪略 一卷 (清)佚名撰 哭庙记略 一卷 (清)佚名撰 丁酉北闱大狱记略 一卷 (清)信天翁撰 庄氏史案 一卷 (清)佚名撰 秋思草堂遗集 一卷 (清)陆莘行撰 研堂见闻杂记 一卷 (清)王家桢撰 思文大纪 八卷 (清)佚名撰 第七册 痛史 乐天居士辑 弘光实录钞 四卷 (清)黄宗羲撰 淮城纪事 一卷 (明)佚名撰 扬州变略 一卷 (明)佚名撰 京口变略 一卷 (明)佚名撰 崇祯长编 二卷 (明)佚名撰 浙东纪略 一卷 (清)徐芳烈著 嘉定县乙酉纪事 一卷 (清)朱子素撰 江上孤忠录 一卷 (明)赵曦明辑 孤忠后录 一卷(清)祝纯嘏编 启祯记闻录 八卷 (明)叶绍袁撰 第八册 痛史 乐天居士辑 海上见闻录 二卷 (清)梦葊辑 蜀记 一卷 (清)佚名撰 鹿樵纪闻 三卷 (清)吴伟业撰 隆武遗事 一卷 (清)佚名撰 客滇述 一卷 (明)顾山贞撰 守郧纪略 一卷 (清)高斗枢撰 大梁守城记 一卷 (清)周在浚撰 国变难臣钞 一卷 (明)佚名撰 崇祯甲申燕都纪变实录 一卷(明)钱邦芑撰 甲申三月忠逆诸臣纪事 一卷(明)钱邦芑撰 纪钱牧斋遗事 一卷 (清)佚名撰 纪载汇编 (清)佚名辑 燕都日记 一卷(明)冯梦龙撰;(清)莫厘山人增补 董心葵事记 一卷(明)佚名撰 东塘日札 一卷(清)朱子素撰 江上遗闻 一卷(清)沈涛撰 闽事纪略 一卷(明)华廷献撰 安龙纪事 一卷(明)江之春撰 戴重事录 一卷(清)章学诚撰 过墟志 一卷(清)墅西逸叟撰 金坛狱案 一卷(清)计六奇撰 辛丑纪闻 一卷(清)佚名撰
  • 抗战机密档中日军队轻武器史料

    作者:火器堂堂主

    本书是一本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以及日本军队轻武器生产、装备、使用情况的专著。全书力图真实还原一部分那个大时代的军备环境,用丰富考究的史料对当时中国军队武器装备来源与数量、兵工厂及其生产状况、部队装备使用状况进行了有根有据的表述,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武器装备历史。
  • 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藏清代殿试策卷(全33册)

    作者: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 编

    本书收入自顺治朝起至光绪朝止,共计2函33通,清代范承谟等人应试的殿试策卷。殿试,又称廷试,作为中国封建帝王用于选拔国家高级人才的一种制度,它一直延续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的明令废止。据傅增湘先生考订,清代殿试原卷于内阁填榜后,即存内阁大库。然而经年累月,随着改朝换制,加上看管不善,宣统元年移交历史博物馆时,历科达人名士的卷子均已流散民间,不知下落。当前中国境内的清代殿试策卷收藏非常分散、零星,像这样成规模的收藏尚不多见。故而今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藏策卷极为珍贵,能够将之完整地刊行公布,极具意义。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藏这批清代殿试策卷保存状况完好,全书将采用先进的底本复制、印刷技术,参照原件,原样原色影印,经折装,完美再现珍贵文献原貌,使本书除具较高文献价值外,更增收藏与鉴赏价值。
  • 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

    作者:包偉民,鄭嘉勵 編

    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是出土于浙江金华武义县南宋徐谓礼墓室内棺木中的纸质文书,共有十五卷,包括三个部分:“录白告身”两卷、“录白敕黄”一卷、“录白印纸”十二卷。这些文书完整记录了徐谓礼从嘉定十四年到淳祐十二年三十年间的官阶迁转、差遣任命、历任考核等仕宦信息,反映了一个南宋中级官员从中央到地方,从低级到中级的历官过程。本书将文书按原貌影印,加以录文和注释,并在前言和发掘报告中对文书的情况及学术价值加以说明和研究。
  • 麗水宋元墓誌集録

    作者:鄭嘉勵,梁曉華

  • 清初西洋传教士满文档案译本

    作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清初西洋传教士满文档案译本》共收录73份鲜为人知的清朝顺治、康熙两朝期间的档案文件。内容都与清初来华传教士的在华生活相关。这些文件均选译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内阁全宗满文密本档、内阁满文票签档、满文题本、宫中满文朱批奏折等,且均为首次翻译,首次公布的档案文件,为研究清初来华传教士提供了第一手基础文献。
  • 辛亥革命实绩史料汇编 建制卷

    作者:陈夏红选编,杨天石审订

    本丛书编选者陈夏红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陈夏红以民国时期法律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访谈、口述历史、书评等各种形式,对中华民国史尤其是民国时期法律人的命运有一定了解与把握。 主要著作有: 江平口述、陈夏红整理:《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陈夏红著:《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陈夏红编:《法意阑珊处:20世纪中国法律人自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夏红著:《政法往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作者:中央档案馆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央档案馆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联合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档案汇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0-1966.5)》近日出版发行。 在编辑出版了1921年7月至1949年9月的《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后,中央档案馆报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开始着手编辑《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0-1966.5)》(以下简称《选集》)。经过多年的准备、初编和编辑方案的几次调整,《选集》由中央档案馆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共同组织人员编辑完成,并由《选集》编审小组组织审定。全书按照文件形成时间编排,选收了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期间,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的重要文件4569件,共分50册,约1600万字。其中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共中央重要会议等作出的决议、决定、指示、通知、电文等,以及中共中央与其他机构联合发出的文件,部分与中央文件有直接关系的文电作为附件一并收入。这些档案文献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选集》中收录的文件大部分依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刊印,一部分依据当时的报刊或后来编辑出版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选集、文集或党的文献汇编本刊印。在编选时本着求实存真的精神,严格保持所依据版本的原貌,只对明显错漏或不妥之处进行必要的订正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夕,是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并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时期。公开出版这一时期具有权威性的档案文献选集,将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使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了解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 中国地方珍稀文献 石仓契约

    作者:曹树基编,潘星辉编,阙龙兴编

    浙江省松阳县石仓村,因其保留了完整的明清土地契约、民间文书,以及从万历以来的大量明清古建筑,从而在学术界与建筑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石仓契约》收集的大约8000件土地契约及数百种民间文书,为勾勒中国古代农村社会形态提供了最好的文献。 就目前的情况看,石仓的土地契约可能是一个集中的村落群中保存契约文书最为齐备,数量最多、种类最多且记载最为清晰的村庄。所谓“齐备”,指的是契约的系统性,往往一块土地的数次买卖契约保存完整;所谓“数量多”和“种类最多”,是因为至今为止,无论是在发现大批林业契约的贵州锦屏,还是在徽州,甚至在被称为“中国研究实验室”的台湾,都没有类似的记录;所谓“记载清晰”,指的是全部契约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找到所标识的田地或山场。
  • 张佩纶日记

    作者:张佩纶 著,谢海林 整理

    张佩纶,字幼樵,号蒉斋,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女婿,同时其本人也是晚清清流。他的日记——《涧于日记》有六部分组成,包括篑斋日记、嘉禾乡人日记暨见君子日笺、出塞日记、易窗日记、津门日记和兰骈馆日记等。始于光绪四年,迄光绪二十一年,内容虽有断层,但对研究和了解晚清政治文化方面颇有价值。
  • 清代军机处随手登记档

    作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清代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最为重要的机构,是清廷行政效率、文书工作效率最高的机构,也是档案管理最为完善的机构。随手登记档就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收发文登记总簿,是军机处所有文件档案的总目,不仅在当时来说极为重要,而且直至今天仍不失其实际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随手登记档”始自乾隆,迄于宣统,是清代军机处在日常行政和文书处理过程中的登记簿册,通过查阅随手登记档,不仅可以了解某一时期折件、谕旨运转的大体情况,更重要的是随手登记档又是一部翔实可信的编年史大纲,史料价值极高,能为研究者的研究提供重要又可靠的检索依据。此次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的《清代军机处随手登记档总汇》收录了从嘉庆元年到宣统三年(中间缺失同治元年至同治十年)一百余年间军机处收发文件的登记记录,基本上补齐了清代军机处随手登记档的全部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日大臣及机构上奏的折件及其简单的内容记录,皇帝阅看的朱批以及处理意见,二是每日朝廷颁发的主要旨令的简要记录。 清代军机处“随手登记档”珍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数百年无人得识。为了让广大学者能方便地利用这批资料进行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将这批珍贵的历史文献详加整理,公开影印出版,必将为研究者提供更多的史料依据,进一步推动相关的研究进展。
  •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经中共中央批准,在纪念毛泽东同志120周年诞辰之际,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一批著名研究毛泽东思想和生平的专家学者历经十多年,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档案,访问了许多当事人,吸收了近年来最近学术理论成果,隆重推出了《毛泽东年谱》(1949-1976)。 《毛泽东年谱》(1949-1976)是记述毛泽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27年间的生平、业绩的编年体著作,比较全面而充分地记录了他的各种活动,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决策过程,反映了他的思想理论和工作方法等。 《年谱》如实地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探索。从这部年谱中,可以了解毛泽东在这27年间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具体到几乎每一天的情况。 《年谱》体现了资料性、学术性、传记性相统一,以档案材料为依据,采用客观记述方法,发表了大量未编入毛泽东著作集中的讲话和谈话,内容十分丰富而翔实。
  • 八旗通志初集 钦定八旗通志(全70册)

    作者:(清)鄂尔泰,(清)涂天相等纂修,(清)

    《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是清代两部部帙较大的关于八旗制度的汉文书志,保存了相当多的档案史料,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料长编的性质。同时又在体例方面自成一体,且后者更在前者基础上进行调整,内容上做了不少增删订补。可与相关满文文献互补互参,对研究清代八旗制度、满族历史等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此二书均以我馆所藏相关版本为底本影印:《八旗通志初集》为清乾隆抄本,本次影印出版属首次披露;《钦定八旗通志》为清嘉庆武英殿刻本。前书内中有大量的夹签、天头地脚批注及内文朱墨批校,对本书成书轨迹的探讨以及校勘整理等均有极大的文献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