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鲁迅

  • 明暗之间

    作者:[日] 丸尾常喜

    ◆ 内容简介——————————————————————————————————

    同样的肉身,飘摇的世界,他如何从绝望中生出了言说的勇气?

    无法踏进光明亦无法退回黑暗,如何于大时代的夹缝中艰难安放自身?

    本书为日本鲁迅研究的集大成者丸尾常喜面向大众读者撰写的鲁迅全传。全书分为9章,时间跨度从鲁迅出生一直到去世,以鲁迅生活过的城市(绍兴—南京—日本—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上海)为线索展开论述。

    作者旨在以具体生活场景揭示文学作品的诞生秘密,通过对大时代氛围的捕捉还原鲁迅的内心变化,从而品鉴名作(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野草》《两地书》)的背后故事。作者语言风格明白晓畅,描绘出鲁迅面对原生家庭的束缚、留学生活的寂寞、职业生涯的苦闷、朋友的离世、兄弟的反目、包办婚姻与真切爱情的纠结时,所拥有活生生的软弱和痛苦。在“斗士鲁迅”的形象背后描绘出生而为人的种种具体困境,以及从这种困境中生长出的悲壮勇气。

    ◆ 学者推荐——————————————————————————————————

    读丸尾先生的书有一种亲切感,他的鲁迅研究专著给人以思路、观点、方法上的启示,而这本《明暗之间——鲁迅传》则是面向大众写作的,简洁描绘了鲁迅的生平与文学,也深入触达了鲁迅的思维结构和精神世界。我们在进行鲁迅研究的时候,或多或少会有“神话鲁迅”的包袱,而外国学者没有这样的包袱。鲁迅是需要隔开一定的距离去看他的,丸尾先生的这本传记,提供了你我中间的鲁迅这个伟大“普通人”的心灵肖像。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

    每个热爱鲁迅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鲁迅。鲁迅活在人们心中,就意味着他有无数个分身。丸尾心中的鲁迅拥有什么样的特征?他与你心目中的鲁迅有哪些不同?这位日本鲁迅研究的重要学者,拉近了我们与鲁迅的距离。我相信,在这本鲁迅传里,你将与一位有些陌生的鲁迅相遇,而在相遇之后,你对鲁迅的理解将会有所加深;同时,你也会结识一位温厚的异国长者,借助他的眼光,进入我们的一段历史。

    ——孙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本书原版乃是一本面向日本大众普及中国思想人物的传记。

    丸尾常喜先生一生致力于鲁迅研究,留下了“丸尾鲁迅”的美誉。他紧贴大历史深度阐发鲁迅文学的思想意蕴,从社会史和民俗视角瞭望小说世界的奥妙,关注历史中人的命运,由此得以照见深深浸透在中国民间土俗世界里的鲁迅之存在。他的观察方法和研究姿态独树一帜而备受中日两国学界赞誉。

    本书虽为作者的早年著作,但一样体现了上述风格。以鲁迅的历史中间物意识和寂寞而呐喊反抗的精神为主线,基于确凿详实的传记资料,用简约内敛的文字镂刻鲁迅的文学生涯,实乃一本出自专家之手而足可信赖的普及读物。

    ——赵京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无论彷徨于明暗之间,或者往复在鲜花和腐土,丸尾常喜先生笔下的鲁迅虽然“仿佛心里有鬼似的”,不时“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但“地火”依然在运行,“夜正长,路也正长”,他的心最终还是指向了“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

    ——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编辑推荐——————————————————————————————————

    ★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沉浸式闯入觉醒年代,跟随大先生遍历2国9城

    ★域外视角呈现世界的鲁迅,放下既定标签,瞩目真实人性

    ★大家小书,东大教授面向大众读者描绘鲁迅肖像,重识我们“最熟悉的 陌生人”

    ★评叙兼顾,追溯名作诞生的秘辛,分析作者的隐晦深意,重温经典文学的魅力

    ★深入展现生活细节,完整呈现多面而矛盾的大人物,反观我们自己生而为人的困境与突围

  • 铸剑

    作者:原著:鲁迅 / 编绘:昔酒

    【编辑推荐】

    ★冰冷的剑、落下的头,在猛火与滚水中,新的人性诞生了

    ——人要复仇,唯一的出路是向自身复仇。

    “青春和热血浓缩为砍下的头颅,无比轻灵而又勇敢无畏,向那幽冥的深处前行了。”

    ★文学经典的视觉演绎, 诗与魔幻的纸上剧场,人性与艺术的反抗狂死曲

    先锋绘本作家、 图画造梦师——昔酒打破文字与视觉的界限,重建全新绘本美学,以艳异笔触唤醒鲁迅故事的精魂:侠的悲歌,反抗的火焰,信念与复仇的二重奏。

    ★色彩与想象铸造的图像诗:比火焰炽热,比刀锋明亮,比爱与鲜血更浓郁艳丽

    最失控、最浓墨重彩的“大片感图像诗”:分镜、转场、蒙太奇、马赛克……用诡奇绚丽的画面,将反抗之歌逼入纸中。从故事到人物,从场景到服饰,昔酒精妙呈现传统美学的异变,推入现代想象的高潮。

    ★鲁迅最具“鬼气”与现代性的Cult故事,一场弱者革命和幽灵的复仇

    这场弱者革命中,爱与血腥不可分,阴郁、冷血的杀戮场面会透出爱的旋律。而古老的复仇提升为纯粹的艺术,《铸剑》赋予了复仇这一永恒主题新的意义,就是艺术与人性的境界。

    ★豪华爱藏版:单向文学节年度设计奖得主、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全本装帧设计,精细耕作每一帧画面、每一处细节

    黑色锁线精装,全本采用特种纸;初回限定:赠送眉间尺大幅头颅海报

    封面金属专银印刷、镭射火焰冲击视觉;全本插画与文字分别使用两种特种纸,颜色还原度高、手感细腻光洁;大开本210*260mm尺寸,可180°平摊 ,极致享受图像阅读。

    【内容简介】

    “我已经改变了我的优柔的性情,要用这剑报仇去!”

    《铸剑》是鲁迅历史小说的代表,根据干宝《搜神记》的《三王墓》改写,再现古代重然诺、轻生死的侠义精神。

    先锋绘本作家昔酒为鲁迅这篇经典小说创作全新图像绘画,风格冷酷神秘,诠释荒诞叙述,平添奇异幻彩。

    【名人推荐】

    《铸剑》之妙,如青焰赤苗,绘画解构令人赞叹。最清冷的青、最朽媚的黄、最魍魉的黑……这些曾几何时想象中的色彩、构图如今被还原而出,令人心悸。

    ——著名海报设计师 黄海

    一首荡气回肠的图像诗。历史和想象,在昔酒的画笔下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唤醒了故事中沉睡的意义。就《铸剑》而言:关于复仇,关于牺牲,关于千百年来笼罩不去的幽暗时代的吹息。

    ——书评人 牧羊的水鬼

    “《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

    ——鲁迅给黎烈文的信

    鲁迅用他那诡奇而绚丽的笔触,将复仇精神充分地诗化了。这把无情的复仇之剑,既是小说主人公“黑的人”宴之敖者的精神象征,又是鲁迅思想、人格、情感的化身。

    ——北京大学教授 钱理群

    《铸剑》是一部精彩的四幕散文剧。

    ——李欧梵

  • 铸剑

    作者:原著:鲁迅 / 编绘:昔酒

    【编辑推荐】

    ★冰冷的剑、落下的头,在猛火与滚水中,新的人性诞生了

    ——人要复仇,唯一的出路是向自身复仇。

    “青春和热血浓缩为砍下的头颅,无比轻灵而又勇敢无畏,向那幽冥的深处前行了。”

    ★文学经典的视觉演绎, 诗与魔幻的纸上剧场,人性与艺术的反抗狂死曲

    先锋绘本作家、 图画造梦师——昔酒打破文字与视觉的界限,重建全新绘本美学,以艳异笔触唤醒鲁迅故事的精魂:侠的悲歌,反抗的火焰,信念与复仇的二重奏。

    ★色彩与想象铸造的图像诗:比火焰炽热,比刀锋明亮,比爱与鲜血更浓郁艳丽

    最失控、最浓墨重彩的“大片感图像诗”:分镜、转场、蒙太奇、马赛克……用诡奇绚丽的画面,将反抗之歌逼入纸中。从故事到人物,从场景到服饰,昔酒精妙呈现传统美学的异变,推入现代想象的高潮。

    ★鲁迅最具“鬼气”与现代性的Cult故事,一场弱者革命和幽灵的复仇

    这场弱者革命中,爱与血腥不可分,阴郁、冷血的杀戮场面会透出爱的旋律。而古老的复仇提升为纯粹的艺术,《铸剑》赋予了复仇这一永恒主题新的意义,就是艺术与人性的境界。

    ★豪华爱藏版:单向文学节年度设计奖得主、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全本装帧设计,精细耕作每一帧画面、每一处细节

    黑色锁线精装,全本采用特种纸;初回限定:赠送眉间尺大幅头颅海报

    封面金属专银印刷、镭射火焰冲击视觉;全本插画与文字分别使用两种特种纸,颜色还原度高、手感细腻光洁;大开本210*260mm尺寸,可180°平摊 ,极致享受图像阅读。

    【内容简介】

    “我已经改变了我的优柔的性情,要用这剑报仇去!”

    《铸剑》是鲁迅历史小说的代表,根据干宝《搜神记》的《三王墓》改写,再现古代重然诺、轻生死的侠义精神。

    先锋绘本作家昔酒为鲁迅这篇经典小说创作全新图像绘画,风格冷酷神秘,诠释荒诞叙述,平添奇异幻彩。

    【名人推荐】

    《铸剑》之妙,如青焰赤苗,绘画解构令人赞叹。最清冷的青、最朽媚的黄、最魍魉的黑……这些曾几何时想象中的色彩、构图如今被还原而出,令人心悸。

    ——著名海报设计师 黄海

    一首荡气回肠的图像诗。历史和想象,在昔酒的画笔下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唤醒了故事中沉睡的意义。就《铸剑》而言:关于复仇,关于牺牲,关于千百年来笼罩不去的幽暗时代的吹息。

    ——书评人 牧羊的水鬼

    “《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

    ——鲁迅给黎烈文的信

    鲁迅用他那诡奇而绚丽的笔触,将复仇精神充分地诗化了。这把无情的复仇之剑,既是小说主人公“黑的人”宴之敖者的精神象征,又是鲁迅思想、人格、情感的化身。

    ——北京大学教授 钱理群

    《铸剑》是一部精彩的四幕散文剧。

    ——李欧梵

  • 鲁迅的饭局

    作者:薛林荣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详细记述了鲁迅自1912年来到北京至1936年在上海去世的24年里所参加的重要饭局。深挖并撷取史料中相关部分,梳理鲁迅整个生活概况、创作心理、文人交往等,勾勒出鲁迅在文学史之外,更为真实更为立体丰满的文人形象。同时以鲁迅为原点,辐射当时的文学大家甚至文学事件,为读者展现了身临其境般的民国生活现场。

  • 无法直面的人生

    作者:王晓明

    一部影响深远的鲁迅思想传记,代表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知识界努力冲破启蒙话语,力图回到“鲁迅本身”,从个体生存的心理结构和思想困境的角度去重新解读鲁迅的重要尝试。

    作者以鲁迅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为经纬,以其三次努力抵抗自己的“鬼气”和“绝望”为主轴,把鲁迅思想气质中的怀疑、矛盾、阴郁乃至黑暗刻画得深入骨髓,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会在情感和心理的共鸣中,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鲁迅那巨大的精神痛苦和思想悲剧。

    作者曾解释如此理解鲁迅的原因,是“想要打破那一味将鲁迅往云端里抬的风气,想要表达对鲁迅的多样的情感,不仅仅是敬仰,是热爱,还有理解,有共鸣,甚至有同情,有悲哀;我更想要向读者显示生活的复杂和艰难,不仅仅是鲁迅,也是我们自己,不仅仅是过去,也是现在和将来”。

  • 呐喊

    作者:鲁迅

    《呐喊》自序 一件小事 狂人日记 鸭的喜剧 端午节 故乡 孔乙己 药 阿Q正传 兔和猫 社戏 风波 头发的故事 明天 白光
  • 彷徨

    作者:鲁迅

    《彷徨》收入鲁迅1924年至1925年所作的小说,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1926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此后印行的版本都与初版同。 书的扉页,有作者的题记: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将其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彷徨》鲁迅先生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 “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彷徨》目录: 《祝福》 《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 《肥皂》 《长明灯》 《示众》 《高老夫子》 《孤独者》 《伤逝》 《弟兄》 《离婚》
  • 北平笺谱精选

    作者:鲁迅,郑振铎

    《北平笺谱精选》内容简介:鲁迅编印《北平笺谱》,一方面是为了保存民族的文化遗产,一方面是为新生的艺术提供营养。今天西冷印社的同志们与费君重印此书,意愿当亦同此。联想起四十年前的往事,编者就更加感念西泠印社和千千万万为传承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的普通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历经多少劫难,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其所以能重新萌芽以至葱笼茂盛,绿遍天涯,不仅需要“春风”,更需要土壤,那土壤就是甘为文化献身的广大普通民众。 《北平笺谱》共收笺谱三百三十二幅。西泠印社出版社除了以宣纸按原貌大小重印、制作成高档精美的线装书外,还选编其中的近七十幅印成《北平笺谱精选》,以满足普通读者的需求。
  • 鲁迅的生命哲学

    作者:王乾坤

    内容简介 对于“民族魂”鲁迅 的研究,已成为中国学术 界的一门显学。历来的鲁 研究者基本为文学研究者, 而本书则是一部哲学研究 者撰写的鲁迅研究专著。 作者多角度、多层次地切 入对鲁迅的“生命哲学” 的探究,透辟而深刻地体 认、阐释了鲁迅这位思想 文化巨人的生命哲学所独 有的文化内涵、精神意蕴 和价值取向。
  • 鲁迅藏画录

    作者:孙郁

    《鲁迅藏画录》从大量的藏品里,探赜索隐,将先生的逸闻趣事呈现出来,给人以诸多联想。一个丰富的鲁迅,立于此间。鲁迅藏画多多,却没有什么自述,相关的文章亦寥寥无几。藏画里有其思想的隐含,他的语言之外的丰富的存在,可以于此找到。西洋版画与东方写意山水图,对其文字都有精妙的暗示,精神的翻转摇曳,流淌其中。
  • 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

    《朝花夕拾》特别收录了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了忘却的记念》、《咬文嚼字》等在内的诸多鲁迅的精品文章。每篇文章都生动地向读者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在刻画那些旧社会的不幸者时,鲁迅不仅仅是着眼于他们在物质上的贫穷和落后,更多的是着眼于他们在精神上的麻木和愚昧。所以,这些文章实质上就是对现代中国人灵魂的伟大拷问。
  • 藏家鲁迅

    作者:王锡荣,乔丽华

    藏家鲁迅,ISBN:9787807403722,作者:王锡荣,乔丽华 选编
  • 鲁迅经典小说选(插图本)

    作者:鲁迅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在他从文的30年间,共有“述著29种,250余万言”,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本书收集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里的一系列经典小说,并配有栩栩如生的插图,相信你读鲁迅的文章越多,引发的思考就越深,会对他由衷地喜欢和佩服。
  • 鲁迅形影

    作者:董炳月

    书中收录文章16篇,具有“鲁迅研究”的整体性:上编10篇为鲁迅研究论文,探讨了鲁迅本人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同时着力探讨了鲁迅在俄国和日本的接受史。下编6篇为对鲁迅研究的评论,行文生动流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作者董炳月为鲁研院兼职研究员,从事相关研究二十余年,对于鲁迅文明观、孔子观、美术观、受俄国的影响等问题均有独到见解。而对于霜川远志、新岛纯良、井上厦等日本知名作家、学者接受塑造鲁迅状况的介绍与研究,填补了国内乃至日本学术界的空白。
  • 月亮的寒光

    作者:鲁迅 著 摩罗 杨帆 编选

    《月亮的寒光:鲁迅国民性批判文选》内容简介:鲁迅出道于民国前期,完整地体验与表现了那种由热烈而堕入绝望,由绝望而堕入怨愤的心路历程。鲁迅是此种情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这句写在《朝花夕拾》中的咒语,能够大致丈量鲁迅绝望与寒凉的深度。鲁迅对于国族的挚爱,完全等同于梁启超。但是,鲁迅将走投无路的痛苦,变成了对于国民及其文化的怨愤,在情绪的光谱上,已经走到了梁启超的另一极。梁启超是中国的太阳,鲁迅是中国的月亮。冷月照孤魂,孤魂咒劣根——这是鲁迅国民劣根性批判的基调。
  • 周氏兄弟与日本

    作者:赵京华

    《周氏兄弟与日本》内容简介:在20世纪初世界历史和东亚格局急剧变动的背景下,现代中国最优秀的“兄弟作家”——鲁迅和周作人,与日本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他们兄弟俩日后对日本的态度却大相径庭,日本及其文化之于周氏兄弟的意义,也迥然不同。鲁迅的留学经历,留下的是屈辱的仙台记忆和寂寞的东京印象,他一生中很少谈及对于日本的观感。但是,作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却得到了二战前后几代日本知识分子的真挚热爱和深刻理解。战后日本六十余年鲁迅研究的辉煌成就,记录了“鲁迅在日本”被接受的过程,显示了他的思想文学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获得的另一种独特价值。周作人的留日经验,使他此后与这个岛国文化发生了既深且广的关联。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未能挣脱挑起侵华战争的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而最终“落水”。柳田国男及其民俗学、永井荷风和谷崎润一郎的文学,还有明治维新以来泛亚洲主义的思潮等,都在周作人的思想文学乃至其日本文化观中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迹,成为跨文化交流和比较研究的重要课题。
  • 鲁迅与胡适

    作者:孙郁

    《鲁迅与胡适》一书,以性情、互往、爱欲、讥语、打鬼者、晚境、平民化等18个题目,运用详实的历史资料,对鲁迅与胡适进行了近乎全方位的比较,写出了自己的感觉和评判。但是,作者尽管写下了大量感觉式的文字,但同时也在以“学院派”的态度,对历史人物进行研判。
  • 鲁迅画传

    作者:缪君奇(执笔)

    无论是谁,无论他的价值标准如何,都无法否认鲁迅是现代中国的一个巨大的存在。鲁迅是作作,更是哲人。他说过,希望他的作品速朽,希望人们忘记他。然而,就其思想的影响力和艺术的穿透力而言,在20世纪的中国作家群中,是很少有人可与鲁迅比肩的。在漫漫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时间老人将会湮没许多的东西,包括丑恶和美好。但鲁迅或许会长久地留存下去。因为,他是鲁迅,是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象征的鲁迅,是深刻得“说不尽的鲁迅”。 在现实社会条件下,在促使我们民族自省、自励,昭示人们追求光明和进步方面,鲁迅的著作和思想依然是无可替代、难以超越的。因此,我们今天带得学习鲁迅,纪念鲁迅,弘扬鲁迅。 现在,已有十余篇鲁迅的作品长期入选中小学变速器文课本。这至少也说明,有关鲁迅的知识,应成为我们国人知识构成的一部分。 鲁迅是文化名我,生前、身后备受关注,给我们留下了较多的形象和实物资料,从而使编写这本例有些特的书成为可能:以简略的文字概述鲁迅的生平、创作,同时以丰富的图片给予形象表达,以期相辅相成,讲述一个黑暗年代里我们民族的脊梁——鲁迅的故事。
  • 回忆大哥鲁迅

    作者:周建人

    周建人晚年曾在女儿周晔的帮助下写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又指导周晔完成了《鲁迅在上海》的专著。除此之外,他也写有不少回忆鲁迅的短文,提供了许多第一手材料,本书即这些短文的集结。其中关于童年和家乡的回忆,可与鲁迅作品相映照,读来尤觉有味。书末附其夫人王蕴如及女儿的回忆文四篇,也颇有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