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法国

  • 爱欲的统治

    作者:(法) 让-克洛德·基尔伯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十五个章节,以第一部分当代西方社会“性”的诸种乱象为切入点,以第二部分中国、伊斯兰教、古希腊罗马等文明为参照,进行第三部分西方“性”问题背后的深入思考。 作为观察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一个独特的病理切片,不同于温饱的物质要求、宗教信仰的精神要求,“性”是原始的,是人类这个物种赖以存在的强烈生理冲动,一直以来受禁忌、道德、羞耻心的调整。本书以西方近三十年(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始)性道德的变迁为起点,纵贯古今,横跨东西方,探讨人类思想和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之下的性道德,揭示了人类在性问题上因为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产生的不同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态度,尤其是在上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在因资本扩张带来传统的性道德的轰然坍塌之后,面对巨大的自由感到的失措和无助,本来属于道德范畴的“性”是如何被推给了法律、社会系统、医疗、媒体,以及单亲家庭现象和“社会雾化”对社会的深层影响。 作者立场中立,论述具有很强的思辨性;旁征博引,引证了大量社会科学领域的著作(普林尼,色诺芬,卢克莱修,塞内加,圣奥古斯丁,高罗佩,米歇尔·福柯,雅克·勒高夫,莫里斯·梅洛-庞蒂,乔治·巴塔耶,罗兰·巴特,汉娜·阿伦特,马克斯·韦伯,威廉·赖希,皮特·布朗,马尔库塞,拉乌尔·瓦内根姆,吕克·费里,麦克尔·波拉克,托尼·阿纳特拉,苏菲·肖沃,马丁·赛夫格朗,弗洛伊德,艾芙丽娜·苏尔罗,波利斯·西鲁尼克,保罗·维纳,约翰·博斯韦尔,让-路易·弗朗德兰,等等);视野广阔,涉及历史学、精神分析学、人类学、神学、政治哲学、人口统计学、经济学、犯罪学等诸多领域,从各个学科角度为我们细密梳理关于性道德的脉络。作者思考的方式、角度对我们也有启发意义。 书名(La Tyrannie du plaisir)的灵感来自柏拉图。在法篇中,柏拉图作过对快乐的赞词,但他仍然认为,将自己的灵魂听凭爱欲这位暴君掌控的人,由其主宰自己的日常活动,就是软弱而当被批评的。
  • 6点27分的朗读者

    作者:[法] 迪迪耶洛朗

    *《查令十字街84号》 之后久违的阅读感动。如果你在地铁上读这本书,小心别坐过站。 * 用阅读的热望战胜毁书巨兽。一本独具一格而暖心的小说,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博大思考,献给平凡人的赞歌,献给文学和爱。 * 小说描述了一个如《天使爱美丽》般充满诗情和暖意的世界。在那里,普通人怪诞得可爱。在那里,文学治愈了孤单又心酸的生活。 * 法国当代最令人惊艳的作家让-保尔•迪迪耶洛朗首部长篇,小说上市一周即紧急加印,已销售25种语言版权。 * 理想国•书之书系列首部虚构作品 他为车厢里所有的乘客朗读,这个奇怪的家伙。吉兰•维尼奥勒是钢铁怪兽“碎霸 500”砸书机的仆人,每天过着从书籍化浆厂到家两点一线的生活,乏味而孤单。 早晨6点27分,吉兰准时搭上去工厂的快铁列车,他总是挑一张靠门边的橘红色折叠座位坐下,然后小心翼翼地从皮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又从文件夹里拿出一张夹在吸墨纸之间的书页,这页书是他头一天从怪兽的牙齿下偷偷保存下来的。吉兰把书页端放在垫板上,清了清嗓子开始大声朗读起来。 在他眼中,每一张书页都有独特的生命。不论是快铁中每天过着乏味生活的上班族,还是养老院中的老人们,都渴望从一两页断简残编的朗读声中,短暂地进入不一样的生活。 有一天,吉兰在列车箱中捡到了一个U盘,其中装满了一个陌生女孩的文字,他的人生轨迹渐渐发生改变。 看作者如何从碎纸机中拯救被肢解的文学。 ——《快报周刊》 这部销售了多国版权的当代寓言完美诠释了爱书的心举世皆然。 ——《图书周报》 那些让人想大声朗读书中片段的作品都有一个特点:文字让人愉悦。《6点27分的朗读者》也是其中之一。 ——墨痴书店(Librairie Folies d'encre) 难得一见的作品。我认为它是高品质的文学畅销书,将影响更多读者。 ——玛尔•加西亚•普伊格,行星出版社文学主编
  • 左撇子的杀意

    作者:弗兰克·蒂利耶 著

    两宗迷案: 一具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女童尸体惊现省际公路。刑警露西驾车狂飙,心里不断地期盼着,那千万不要是她失踪五天的双胞胎女儿之一。 生物进化学硕士爱娃惨死在兽笼之中,被撕咬脸上的齿痕似乎暗示凶手非人类,这让警长夏戈陷入迷惘。 惊天线索: 当线索指向阿尔卑斯山岩洞时,呈现的却是三万年前的一宗史前暴力凶杀案。而每个凶案的共同点——凶手都是左撇子! 难道左撇子就是暴力的根源、残忍的掠杀者? 追寻着的一切到底是谜底还是新的迷局? 左撇子之谜 左撇子在近身对抗中占绝对优势。 左撇子更易得酒精中毒症、综合失调症及失读症…… 左撇子的名人数不胜数,如拿破仑、达•芬奇、比尔•盖茨、乔布斯、布什、奥巴马…… 左撇子是推理小说与悬疑电影的常客。 那么,他们是天生的捕猎者,还是隐蔽的受害者? 左撇子的基因里暗藏着血腥与杀意? 奥斯卡获奖影片《黑天鹅》编剧倾力改编系列电影 这是一本仅在法国就狂销逾一百万册的畅销书,一本由美国企鹅集团6位数美金天价签下版权的图书,已在美国、西班牙、德国、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喜爱。它是法国国宝级悬疑大师小说家弗兰克•蒂利耶的巅峰之作,以小说的笔触探讨着左撇子的基因哲学;以真实的前沿科学成果为理论依据,分析着脑神经根源的谜题。三件不同时空的案件,牵引出人对精神疾病及大脑的研究,引导人们去寻找生命远未向我们敞开的秘密。
  • 爱或奴役

    作者:【法】席琳·拉斐尔(Céline Rap

    一个被父亲用钢琴“奴役”的天才少女——而这“奴役”,却是以爱之名。 童年的席琳,被剥夺餐食、遭到毒打、受到禁闭、生活承受着无法负荷的孤寂,甚至每个周末都会担心自己的性命安危。练琴!练琴!还是练琴!为了聚光灯下的荣耀,为了成为人人称赞的天才钢琴家,她不得不隐忍,将私生活的恐怖惊惧包裹成闭口不提的秘密。身旁周遭除了沉默,还是沉默。一种震耳欲聋的沉默。 她要借着这个故事拯救其他人。我们的社会总是强迫受害者闭上嘴巴,对自己的耻辱保持沉默。太多人这样,别过眼去,不看不听,继续自我的人生,一切都不想知道,一味逃避人类的悲惨、习以为常的野蛮和法不责众的残忍。几乎,当所有人都不愿正视时,儿童虐待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这触及了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我们能否对那些无法合理化自身存在的最弱势者给予关怀?能否保护将承继自己的后代?
  • 欧洲脸谱

    作者:(法) 拉佩尔

    欧洲正在走向联合。联合是否意味着同一,联合的代价是否将是欧盟各成员国民族特性的泯灭呢?有人为此忧心忡忡,也有人对此毫不担心。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消除这些疑虑,并概括出欧洲各民族的主要特性,对我们认识欧洲和欧洲文明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 
  • 荷马之谜

    作者:(法) 皮埃尔·维达尔-纳杰

    荷马史诗,千古之谜,西方文学经典中的经典。 荷马是谁?特洛伊战争是否真的发生过?如果是,是美丽的海伦惹得祸,还是另有原因? 那位传奇般的奥德赛,是否真有其人?他游历过的地方今又何在? 这本书把这一个又一个的谜底,人和神的完整世界一一呈现在您的眼前。同时,它还告诉您荷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描述希腊民主社会最初的雏形,来展现该社会中的自由人和奴隶的生活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来反映“文明的”希腊人和“野蛮人”的关系的。作者同时介绍了荷马史诗是怎样影响着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莎士比亚时代到今天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们的创作,以及为什么西方人要把荷马史诗当做一本必读的经典,他们又是怎么把荷马的世界变成了一种生活的理想。 就是这本小书开辟了一条引领读者深入思考西方文明源头的蹊径。

  • 上海1937:法新社记者眼中的淞沪会战

    作者:何铭生 (Peter Harmsen)

    在西方人眼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39年9月1日,当天纳粹德国入侵波兰,英法等国随后对德国宣战。然而,如果从1937年芦沟桥事变算起,此时中日开战两年多,战火已经燃遍了半个中国。近年来有一些历史学家开始纠正这一欧洲中心的观点,但是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英文作品依然非常稀少,这也是本书作者何铭生的感叹。 多达100万中日士兵卷入淞沪会战,近300万中国平民被迫亲身经历了这一战役,其中大多数都成为此次战役的受害者。淞沪会战在塑造现代世界格局上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它最终导致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并且使得亚洲局势动荡达70年之久。 两栖作战、坦克袭击、空中作战,最重要的是城市作战等战争形式都在1937年的上海上演。这是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彩排,更准确地说,作为第一次世界性战役,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幕式。 本书在内容与表达上皆属佳作。书内战争照片珍贵罕见,资料背景研究也极其详尽。作者从学术层面的军事立场披露了此战役许多不为人知之处,并由此获得了各界好评。
  • 屠格涅夫传

    作者:(法) 莫洛亚

    屠格涅夫是19 世纪俄国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其作品基本上都有中译,很多译本还出自巴金、丰子恺等名家之手,代表作《前夜》、《父与子》、《罗亭》、《猎人笔记》等在中国广泛流传。本书的作者莫洛亚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这本短小精悍的传记中,他用优美的文笔评述了屠格涅夫的生平:他的生活、作品、爱情、交际以及他在当时的诸多社会思潮中所持的立场,描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屠格涅夫肖像。
  • 我选择,有尊严地死去

    作者:[法] 玛丽•德卢拜

    玛丽是位事业有成的记者, 56岁时被发现大脑内长了6个恶性肿瘤,已无法挽救。面对家人和社会的阻拦,玛丽毅然作出充满争议的决定:去比利时完成“合法安乐死”,并且决定记录下了自己生命里最后6个月的每一步,直至在医师的帮助下死去。本书让我们可以潜入癌症病人痛苦的深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玛丽的勇气,见证她安乐死前的复杂心路历程。本书甫一出版即引发轩然大波!深深地震撼了读者。 如果死亡于我们是生命尊严的表达和延续,那么,死亡面前的我们一定会淡定、从容和优雅,我们也会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事件和每一个人。 ——复旦大学 生命伦理学 朱伟副教授 死,是无可回避的终点,然而在死亡的过程中,身体过程与心智过程并非同频同步。在现代社会中,当死亡被彻底剥除了集体或公共性的情境与意义,它所带来的恐惧与痛苦就完全由个体承担,并在感性体验与理性省察中益显鲜明与深重;而医学的进展尤其是医技的发达,则使得这份恐惧与痛苦转化成更为多样而漫长的身体与心智体验。因此,死亡不再是一个猝不及防的事件,而是一项需要治理的长期的个人事务:我们需要认知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死亡内涵、寻求有尊严的死亡姿态,建构不那么无聊乏味的死亡意义……这本书告诉我们,怎样为死亡而活着。 ——华师大 文化人类学 陈赟博士 作者玛丽•德卢拜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之后,选择有尊严地死去。她从安乐死未被合法化的祖国法国去到了比利时,选择了由比利时医生实施安乐死。作者有一段话让我永不能忘:“我们会再见的,我坚信。这才是我的希望,而不是那些不得不做的治疗。只有希望能化解我的恐惧。面对虚无的恐惧,面对身体深陷寒夜的恐惧。我们所有人都会再见的。我知道。”这是她敢于去死的那份信仰。 ——作家 张慈
  • 世界杯冠军志之法国

    作者:体坛传媒

  • 巴黎高等法院史

    作者:(法) 伏尔泰

    本书以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历史为框架,紧紧围绕这段历史中的法国王位传承和朝代更替这根主轴,叙述巴黎高等法院的源起、发展、演变和消亡。在这个历史时期,在法兰西的国家大舞台上,或先后,或同时上演了治乱交替、兴衰起伏、王位争夺、宫廷变故、内战外战、政教斗争、金融丑闻……等剧目。在这个大舞台上,巴黎高等法院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起着正面或者反面的作用。在较长的时期,它只作为配角,置身舞台的边角,入戏较浅,但也曾在短时期内作为主角置身于舞台的中央,入戏较深。一般说来,当国势鼎盛,王权处于强势地位时,它对国王俯首听命、顺从驯服,而当国势衰落、王权处于弱势地位时,它凭恃其具有的登记国王敕令和对国王谏诤的职能,抵制王命,与宫廷分庭抗礼,大唱对台戏。投石党之战就是它与宫廷之间冲突达到顶点的表现。在王权与教权的斗争中,巴黎高等法院通常力挺王权,抗衡教会,矛头指向罗马教廷。本书对上述种种情况进行了相当详细的、生动的叙述。作者行文走笔,夹叙夹议,不时对帝王专制、宗教迷信、宗教狂热痛加挞伐。可以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本书不啻法国大革命前的历史的缩影。巴黎高等法院这个机构所起的作用是极其复杂的。简单地为它贴上一个这样的或者那样的标签,远非恰当之举。
  • 卢梭评判让-雅克

    作者:[法] 让-雅克·卢梭

    本书是卢梭晚年的重要作品,是理解卢梭生平和理解其思想的重要依据,也是一部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对话体杰作,与《忏悔录》、《孤独漫步遐想录》一起并称为卢梭晚年三部曲。 在该书中,卢梭将自己一分为二:“卢梭”和“让-雅克”,由“卢梭”和“法国人”就“让-雅克”的品格、作品与思想展开了对话,实际上是卢梭针对自己受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对自己进行的全面辩护。
  • 例外的理论

    作者:[法] 菲利普·索莱尔斯

    毕竟,记住这点:文学或艺术作品是被合理期待的,通常产生于他们随后成为历史学家、博物馆学家和教师的时间里。起初是暴力、盗窃等丑闻。所有本不应在这里展示的名字都是一个实体,他们在所有规则之外。 哪些名字?首先是作家:卢克莱修、蒙田、塞万提斯、圣西门、萨德、陀思妥耶夫斯基、普 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其次是艺术家:拉斐尔、华托、毕加索、韦伯恩、巴赫。再次是思想家或其他更为傲慢者:在特定的领域,小说、神学、弗洛伊德。最后:是什么条件促使一个今天的法国作家像呼吸一样写作?“写作,卡夫卡说,跳出了刽子手的行列。” 《例外的理论》的主题?曲折的历史与跃动的激情。 ——菲利普·索莱尔斯
  • 在适当时刻

    作者:[法] 莫里斯·布朗肖

    事实上,布朗肖的文学理论之所以难以被理解,是因为其独特的理论切入点,以一种独一无二的“死亡学”理论作为其文论的根本基石。布朗肖不论是文学评论还是其实验性小说(比如这本《在适当时刻》)都是在其构建的独有的“死亡空间”中进行演绎的。这种将“死亡”在本体论(不是生物学)层面上进行演绎而形成的独特的存在场域,又衍生了其他诸如“诗歌空间”、“文学空间”等。换言之,布朗肖的一切艺术理念都是基于对“死亡”这一本体论概念的探讨而建立的…… 生命,此刻是一种伴随着这次擦肩而过的回忆而在周遭显露雏形的某种赌博。这次擦身而过真的发生过吗?而这令人惊愕的感觉又会持续吗?这感觉不仅没有消退,更同样以一种野蛮的方式自我确认着,它一直抗议并要求着;它已然开始摇摆,像某种失明的事物一般游荡,没有目的却始终更加贪婪;无力寻找,却始终在一种凶猛的眩晕中更为快速地旋转;没有声音,被封闭,欲望和颤动变成磐石。
  • 乌合之众

    作者:[法] 古斯塔夫·勒庞

    本书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虽然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但语言生动流畅,分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因此,《乌合之众》一经问世,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 本书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让人先是惊异,后是佩服。 作者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乌合之众》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著作,深刻思考群体行为并意欲有所作为的人们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 乌合之众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庞

    本书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至今已被翻译成大约20 种语言出版。作者以十分简约的方式,考察了群体的特殊心理与思维方式,尤其对个人与群体的迥异心理进行了精辟分析。 领袖的影响力只在很小的程度上是出于他们提出的论据,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他们的名望。享有足够名望的领袖几乎掌握着绝对权力。 用刀剑成就的事情,同样可以通过言语的力量达到。像不义之财、卑鄙的剥削者、可敬的劳工、财富的社会化之类的说法,总能打动选民的心,尽管它们已经被用得有些陈腐。 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也不能改变他天生的热情,而且有时——只要进行不良引导即可——害处远大于好处。 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即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他表现得身不由己,残暴而狂热。 群体没有逻辑推理能力,不能辨别真伪或对任何事物形成正确的判断。群体所接受的判断,仅仅是强加给他们的判断,而绝不是经过讨论后得到采纳的判断。 经典之为经典,就在于其永远不会过时。个人到群体的变化总是叫人难以理解、难以置信,此书的解释,或能稍解你的困惑。
  • 为什么读书

    作者:[法] 夏尔•丹齐格

    无论书的介质如何变化,阅读始终会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丹齐格以资深书虫的历练和作家的精巧敏锐,写下了书中的七十余篇文章,将读者引上读书这条无用却意义重大的不归路。 文学是毫无用处因而无关紧要的吗?人们通过阅读向生活抗议还是获得生命的扩展和延续?阅读会让我们变成功利自私、贪得无厌的人吗?我们在阅读中寻找炫目的新鲜感,还是对自我判断的印证?获得智慧必得以泯灭童真为代价吗?阅读是否能改变一个人?…… 围绕各种读书话题,丹齐格在书中分享他精辟独到而又体贴入微的阅读心得,其中有切实的建议、甜蜜的赞美、尖刻的讽刺,还有新鲜的阅读观念:阅读是文学的姊妹,读者借助他们展开与死亡与时间的拉锯战。 作者精英主义立场鲜明,幽默的文字透露亲切与率直,却并不流于浮泛。文字密致,耐人回味。箴言警句不时灵光乍现,思考充满机锋与创意,独到的见解读来令人兴奋、畅快。作者带给我们一种令人叹服倾倒、大呼过瘾的阅读哲学,它只给我们带来一个渴望:读书!现在就去书店,去草坪,去摇晃的地铁车厢和床头宁静的灯光里,拿起一本书阅读吧。
  • 旧制度与大革命

    作者: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大量史实的研究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起源以及大革命走向恐怖独裁的原因。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受到王权专制的侵害而变得摇摇欲坠,最终因大革命的爆发而坍塌,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 《旧制度与大革命》共分为两编。 第一编直接讨论大革命本身,提示大革命的目标、性质、起因及其成就。作者认为大革命是一场运用普遍平等以及人民主权的思想去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政治革命,它意在毁掉那些贵族阶级的特权和不平等的等级制度。 第二编是全书的主体,讲述大革命在旧制度中爆发的原因。作者在导致大革命的众多原因中,首先描述那些比较基础的原因,或者说客观性、制度性的原因;然后再刻画那些比较直接的原因,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属于民情和风尚层面的原因。总体说来,大革命爆发前法国的旧制度是一种弊端丛生的坏制度,它既保留了不平等的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又增加了中央集权制的专政因素,这是一种已经变质了的封建等级制度。作者认为,对于这样一种旧制度,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因为改革带来的经济繁荣反而会加速大革命的到来;再者因为改革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反而使得剩下的那些压迫更加让人难以忍受。 作者认为,在大革命后必然产生的专制帝国里,人们实现了较为彻底的平等,但也较为彻底地丧失了自由。但是作为大革命成果之一的中央集权制,其实并不是大革命的发明,在旧制度里,它早已占据了优势地位,大革命只是使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而已…… 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能给后来者以启迪,让后人在理解历史的同时有所警醒,它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了此书具有深远的意义,必定会给读者带来心灵的启迪与震撼,让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做一个以史为鉴的人。
  • 知识考古学

    作者:(法)米歇尔・福柯

    以考古学的方法梳理人类知识的历史,似乎是在追寻落在时间之外,今天又归于沉寂的印迹。这实际上就是对话语进行描述,但不是描述书籍,也不是描述理论,而是研究通过时间表现为医学、政治经济学、生物学的日常而神秘的总体。本书旨在展示历史知识领域中某个正在本领域中完成的转换原则和结果。书中描述的系统、确定的界限、建立起来的对比和对应关系不以古老的历史哲学为依据,它们的目的是重新提出目的论和整体化的问题。
  • 中国记忆,1966

    作者:【法】索朗日·布朗,杨浪

    1965年到1968年,二十来岁的法国姑娘索朗日•布朗来到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作为工作人员,她穿行于北京、大同、南京、苏州等地,抓取了一系列那段特殊年代里的瞬间,街区拐角、无名小街、一张张大字报、以及日常的活动都没有逃出摄像师的镜头。 当然,索朗日拍摄更多的是那些民间景象,那些动作、表情、服装、房屋、道路,少有政治表述,但这些却清晰地传达了中国特殊历史环境以及中国人独有的困境。 虽然照片会说话,但这是对内行人来说的,相对于一般读者,照片里折射出来的信息毕竟有限,也限制了对照片的理解,好在这本书有一位熟谙那个年代的人做照片解读,这人便是著名媒体人杨浪,在他的解读下,每一幅照片都活了起来,所透露出来的巨大信息量足以复原那个特殊年代里的每一个场景,也因此,本书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