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攝影

  • 更 喜歡 攝影。

    作者:菅原一剛

    讓人想要一看再看、甚至想要收藏起來...., 如果你想拍出這樣的好照片,有些訣竅你得先知道。 本書是一位專業攝影師對於「拍照」當下的想法紀錄,讀者透過本書,就彷彿跟著攝影師,深入瞭解他對每張照片的構思與思考邏輯。 本書共有50個章節,每篇都從一張照片的故事開始,接著是作者「當初為什麼想拍這樣的照片、當時如何拍下這樣的照片,最後拍攝過程給了他什麼樣的心得」的心路歷程與攝影想法,這其中有攝影前的構思、也有攝影當下的技術,還有對於攝影這件事情的看待之道,與作者最後得到的私房心得。
  • 論攝影

    作者:Susan Sontag

    從一開始,攝影便指向了捕捉最大可數目的題材,可是繪畫從沒有這麼帝國主義式的視野,後來攝影科技產業化的實現,乃是因為攝影在一開始時便與生俱來的許諾──以「譯成影像」的方式,「平等」一切經驗。 攝影家被想成一位銳利但不帶干擾性質的觀察者──一位書記而非詩人。但是當人們很快發現,沒有兩個人能就同一件事拍出相同的照片,相機能夠提供非個人的客觀影像的臆想,便向「相片不僅證明那兒存在著怎樣的東西,而且是某個個人看見了什麼」以及「照片並非僅是記錄,而且是一種對於世界的評價」這樣的事實投降。 攝影影像的終極智慧是說:「那是表面。現在,想,或者更正確地說──感覺,或用你的直覺去體會、捕捉,在那之上的是什麼東?如果它看起來是這個樣子,那麼真正的現實會是怎麼樣?」照片是對懷疑、推論和幻想的無盡邀請,它本身無法解釋任何事情。
  • 決鬥寫真論

    作者:中平卓馬,篠山紀信

    充滿70年代熱情的「夢幻名著」 研究日本戰後寫真史必讀經典 什麼是攝影?什麼是拍照?什麼是攝影家? 活躍於攝影最前線的兩位鬼才 日本女體寫真第一人篠山紀信╳森山大道最愛宿敵中平卓馬 以「影像」與「論述」進行唇槍舌戰的「決鬥寫真論」! ◎引領戰後日本攝影發展方向的重要舵手,大師們最愛的評論家 中平卓馬是日本戰後的重要攝影家兼評論家,1968年他創辦攝影雜誌《挑釁》(Provoke),重新界定日本現代攝影的方向,而且撼動、顛覆了當時奉精準、唯美為圭臬的主流攝影美學標準,造成轟動。他的攝影作品與評論受到荒木經惟、森山大道等重量級大師的推崇,森山大道曾在自傳中說到「我最愛的宿敵是中平卓馬」「讓我深受刺激的攝影論是中平卓馬寫的」,連當代攝影評論家、《deja-vu》雜誌總編輯飯澤耕太郎也說:「中平是日本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的權威攝影家暨批評家,他的話語很有力量,對我影響甚多。」 ◎洗鍊的文字+百餘幅魅力照片,兩位鬼才聯手打造「夢幻名著」 1976年,知名攝影雜誌《朝日相機》,邀請中平卓馬和聲勢如日中天的攝影家篠山紀信合開專欄,由筱山的攝影作品和引言開頭,中平穿透鏡頭深入攝影者內心世界的攝影論述〈決鬥寫真論〉於焉誕生。一年中,兩人透過家、晴天、寺、市區、旅途、印度、工作、風、妻子、平日、插曲、巴黎與明星這13個主題,對「攝影是什麼?」「攝影的行為是什麼?」「攝影家又是什麼?」等相關議題進行深入的探討與思索。中平赤裸、尖銳且深刻的質問評析,帶給時下文青及藝術工作者前所未有的強烈撞擊: ◎沒有創造任何影像,反而能呼應世界與現實;不曾擁有任何先驗影像,才將世界以世界顯現。 ◎攝影只是將日常事物靜靜放置在一定的距離之外,向我們提示它們原本的形體。 ◎當事物開始訴說除了單純的事物以外,什麼也不是的事實──那就是事物對人類反動的開始。 ◎只有在對著「世界」萌生願意接受事物的原有樣貌以及它反射回來的敵意視線時,才能讓攝影家按下快門。 ◎把不認識的人都當成熟人,把熟人當成如同不認識的人,凝視「世界」與「私」,觀察他們。 ◎攝影所擁有的是只有攝影才能擁有的魔術,是把所有的想像和妄想強制拖引出來的觸媒;攝影——是時間的陷沒。 ◎當事物的細節都達到極限,而被鮮明捕捉時,幻想和幻視就在它的對岸浮現;唯有到達視覺邊界的那一刻,才是幻想領域浮出的瞬間,才開始私的解體。 ◎攝影總是背叛它的「作者」的攝影家意識,將超越意識的世界刺向攝影家,這種偏差是無法替代的。 ◎一旦世界、事物開始說話時,攝影家就從攝影的內側安靜地消失。 ◎ 攝影並非消去現實的擬態,是根據再一次返回原本的現實,而對現實的總體提出問號。 ◎一切焦點清晰,意義的背後,就是一片的曖昧,是堅定支撐意義的背景的欠落。 ◎篠山紀信強硬地拉扯事物,然後在最緊張的時刻放手,就是抗拒我們通常給予現實的意義,然後重新賦予我們自己私的意義。 ◎一個攝影家可以完成的事,只有繼續對世界、對現實提出質疑,「為什麼」?但是攝影家絕對無法獨自回答這個提問,因為擁有這個問題解答的並不是我們,而是世界。…… 長達一年的連載,好評不斷,隔年立即出版成書,是當時重要的攝影評論集。三十五年後,被譽為充滿70年代熱情的「夢幻名著」,了解戰後日本攝影發展的重要經典,在策展人/藝評者黃亞紀(中平在台首次展出的策展人)及「source系列」主編平面設計師王志弘聯手下,全球唯一中文版在台復活。
  • 背對哈瓦那

    作者:陳綺貞

    等待十六年,陳綺貞個人攝影集首次出版 攝影大師柯錫杰/郭英聲 驚喜推薦 小說家張惠菁專文寫序 設計師王志弘精心設計裝禎 一本精選攝影集+一本攝影手記文字別冊 兩種角度,全部收藏 一次旅行,從鏡頭裡她拍下隔絕在全世界之外的哈瓦那。 兩場對談,我們看到了在音樂之外拿著相機的陳綺貞。 。第一次 八歲時遠足的前一天我得到一台半格相機, 應該是我父親給我的,已經裝好底片,還可以拍二十張。 到了霧氣繚繞的陽明山,我漸漸遺忘了其他同學,遺忘了集合時間,也遺忘了自己, 我明知道框框裡的花和框框外的花是一樣的, 但是幼小的我也已然知道一旦拍下來,他們就會是不一樣的。 。攝影 我喜愛攝影,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喜歡攝影這一種孤獨的本質。 一台相機的背後只能有一雙眼睛,一個快門只給唯一的手指。 在無法分析的瞬間快速的判斷,所有曾經存在過的瞬間一起綻放, 生命的豐盛和喜悅,都在裡面。 。背對 古巴人大多都住在海邊,封面上的男孩專注的面向大海。 他們背對的世界就是我們熟悉的日常世界, 而他們看到的世界正是我們未知的世界。 背對哈瓦那,是離家最遠,離自由最近的地方。 。哈瓦那 《流動的饗宴》是海明威在古巴寫的巴黎回憶錄, 海明威最為人所知,也是我最喜歡的小說《老人與海》, 也是古巴的生活帶給他的靈感, 在這個城市,我是一個和古巴人民一樣,身處被海洋環繞, 會困惑也開放給自己在這個世界的無限可能的定位的,海洋之子。
  • 觀看的方式

    作者:約翰.伯格(John Berger)

    ◆本書為麥田出版的《觀看的方式》改版書! 觀看先於言語。孩童先會觀看和辨識,接著才會說話。 不過觀看先於言語還有另一種義涵。藉由觀看,我們確定自己置身於周遭世界當中;我們用言語解釋這個世界,但言語永遠無法還原這個事實:世界包圍著我們。我們看到的世界與我們知道的世界,兩者間的關係從未確定。 男人行動,女人表現。男人注視女人。女人看自己被男人注視。 赤裸顯露自身。裸體用於展示。裸體的詛咒是永遠無法赤裸。裸體是一種衣著形式。 約翰.伯格《觀看的方式》強調「形式」和「論點」兩者同樣重要,試圖引發讀者質疑與探究我們是如何觀看繪畫……這無疑將改變讀者觀看圖像的方式。 全書雖以章次為名,但讀者可以隨自己喜好以任何順序閱讀。其中四章由文字和圖像構成,另外三章則只有圖像。由圖像構成的章節,主題分別為觀看女體的方式,以及油畫傳統中的各種矛盾面向,雖然沒有文字,但它們企圖提出的問題並不下於有文字的篇章。在這些圖像篇章裡,作者有時不提供任何相關資料,因為擔心這類資訊可能會分散讀者的注意力,干擾圖像正在傳述的意旨。 本書初版於1972年,以BBC的同名電視影片為基礎加以延伸,是所有談論藝術的書籍中,最發人深省也最具影響力的經典作品,直到今日,其啟發讀者如何觀看藝術作品的入門地位依然不變。 【專業推薦】 《觀看的方式》是約翰‧伯格有關視覺藝術最具衝擊性的作品,是談論西方藝術主流傳統的社會角色,以及意識形態和科技如何薰陶我們觀看藝術和世界的方式,最簡練又最具挑戰性的代表作品。——英國里茲「三一與諸聖大學學院」傳播學院高級講師Lloyd Spencer 約翰‧伯格擊中了專業藝評家的神祕要害……他是影像的解放者:一旦我們讓畫作直接影響我們,我們就能以更好的位置做出有意義的判斷。——英國藝術評論家Peter Fuller 這本書的影響力十分驚人,它開啟了我們的視野,帶我們進入文化研究的普遍關注領域。——英國作家兼評論家Geoff Dyer,著有《敘述的方式:約翰‧伯格的作品》(Ways of Telling: The Work of John Berger)等書
  • 面对摄影大师

    作者:阮义忠

  • 汕头老街故事

    作者:孙日绚

  • 心的視界

    作者:柯錫杰

    有一位攝影家,高行健讚喻他「用照相機取代畫筆,又超越了相機的機械性能和照片的物質性,賦予影像以某種繪畫的可能。」他是第一個在紐約開設個人工作室的華人攝影師、第一個深入撒哈拉沙漠拍照的台灣攝影師,也是第一個把攝影作品推向藝術、得以在Hammer Gallery等重量級藝廊展出的攝影師。他開創了新的攝影風格和構圖視野,在七○年代,他的大名已享譽國際。他是台灣現代攝影第一人──柯錫杰。 本書是柯錫杰執相機五十年首度公開他的攝影美學之精華集結。在他眼中,什麼是美?什麼是藝術?如何拍出好照片?為何《Play Boy》和《國家地理雜誌》找他他都不拍?書中都有精彩論述。 他是一個極其純真浪漫的人,面對美景時,他經常感動落淚,高興時又不顧周遭眼光,脫了衣服便手舞足蹈。在向舞蹈家妻子求婚時,他在紐約清冷的黃昏中拍了一張照片寄給當時還在台灣的她,他說,「舞台有了,燈光有了,就是缺少一個舞者。」一頭白髮,一顆少年的心,帶著一身憨膽,柯錫杰走遍世界,擁有與眾不同的精彩人生,也透過他的心和眼,給我們一張又一張動人的精彩照片。 攝影家說,「現在,只要拿起相機,開始走路,他什麼都能拍。」這當中必定有著超越技巧的深刻內涵。也許正如評論所說:「那不是技巧,是靈魂。」
  • 荒木经惟写真的话

    作者:荒木经惟

    ◎联合推荐 何颖怡/文字工作者 吴子婴/节点文化负责人 林盟山/自由摄影 纪大伟/美国康州大学外文系驻校助理教授 张世伦/文字工作者 蔡康永/作家、主持人 天才荒木的真心话:「我的人生就是摄影!」 超A级教科书!四十年来的摄影秘技一举公开! 私写真、中年女性、少女、人妻、EROS、日记、日本人的脸、纪实摄影…… 从早晨到夜晚,他以自己的语言,轻松洒脱地谈论各种环绕于荒木经惟四周的关键词, 确实地传授具体的技巧,诸如将女性拍摄成美人的方法、拍摄角度与构图的学习方法等等。 这是让你成为摄影家的教科书! 无论广告或任何事物,所谓的创造,都必须以纪实摄影为起点;而所谓的纪实摄影,就是捕捉人类的本质。纪实摄影是持续地凝视,然后发现、感动。我有严重散光,所以透过相机的镜头凝视这个世界。我有一个很老式的信念,认为只有真实之物才能够创造同样的真实之物。所以首要之务,就是抚臀、吶喊,以剥除虚假的外壳。──荒木经惟 所谓的摄影,就是人生。 《写真的话》分成三个章节,以「早晨」到「夜晚」比喻荒木经惟的摄影生涯。他精心挑选各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从「摄影的修业时代」开始,风趣幽默地向读者叙述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并且穿插许多对于「摄影是什么」的精采见解,最后则以「摄影的绝顶时代」作结。他说:「摄影集依照年代顺序,列出我从二十三岁开始所拍的照片,这种做法实在很有趣,因为这样一来,我的整个人生看起来就像是不断地拍照。而且,这种编排方式印证了我长久以来的想法:所谓的摄影,就是人生。」 在《写真的话》里,可以清楚看见荒木经惟对于摄影的态度与坚持──「活着就是要保持进行的状态,并且对于各种事物怀抱好奇心。例如我的童年时期;对于街上偶遇的中年女性的面孔一见钟情、拚命拍摄的时期;接着则是与老婆阳子相遇、蜜月旅行、初夜、做爱,甚至连她去世时我也拍了照片。此外我也拍天空、拍云、拍花……什么都拍,也拍了我的猫奇洛。」不断地按下快门,藉此将身边所有事物联系起来,这份联系正是荒木经惟活着的象征! 荒木经惟语录‧关于摄影 写真,不是拍摄物体,而是捕捉情感。 「生」即是「动」,这是我创作的原点。 拍摄脸孔就代表与人相遇……这种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不就是摄影吗? 所谓的「摄影」,就是不拍以后不想再看见的东西,以及自己讨厌的或是对方不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构图。 老妈的死,让我了解了摄影的角度就是「爱的角度」。 摄影技巧是在不断拍摄之中学习、进步的。 所谓记实,是透过不断地凝视人类,进而发现其本质。 我觉得每当摄影时,被拍摄的对象也在注视着我,至今依然如此。 活生生的女性,创造我的人生……我跟随她们,同时也拍摄她们。 如果去上「○○摄影学校」,绝对是行不通的喔,毕竟日常生活中的「爱」不在那里,而是在我们身边。 我认为摄影就是人生,「拍照」和「活着」是一样的。 所谓的摄影,就是拍摄你最喜爱、最亲密的东西,拍摄近在眼前、就在身边的东,就是拍人。 媒体推荐 【专业编辑推荐】 邱元鸿 (尖端出版 第一事业部 总编辑) 代表作《数字单眼相机讲座--30天精通摄影技巧》、《构图决定一切II:完美的构图技巧讲座》 「离经叛道」是我的第一印象,但其独特风格,引起我的兴趣。读完之后,却有了更深沈的启发。作者透过述说着每张相片的背后故事,以其摄影角度来表达人生的生死,并以诙谐语调诉说着备受争议的摄影观,见解相当精采,值得推荐。
  • 觀察者的技術

    作者:強納森 . 柯拉瑞,Jonathan C

    〔眼球考古學〕 我們置身數位的時代,視覺經驗也在這個數位化的行列中,脫離了類比的掌控、進行徹底重組。於是,舊的眼球如同痂一般自然脫落,新的眼球由電腦、電視、監視器等數位影像共同催生茁壯。解析度、像素、虛擬實境、photoshop,我們今天擁有的不只是各種全新的詞彙,更有一雙新的眼睛,一種與過去截然不同的觀看與聚焦方式。 面對新的視覺,我們如何知道自己的觀看方式有何「新穎」之處? 本書作者強納森.柯拉瑞(Johnathan Crary)試圖回答這個問題,但他不是去動手撬開液晶螢幕,或者分析街頭監視器如何密不透風;也不是如布紐爾(Bunuel)直接切開人們的眼球,血淋淋地給觀眾震撼教育。他選擇了逆向操作,從地下拾起被人們拋棄、遺忘的眼球,開始進行視覺的考古學。他認為,只有弄清楚我們「過去」如何觀看,才能知道新的視覺經驗有哪些只是承接前者,哪些是這個時代的真正特徵。 因此,作者開著推土機,撥開人類眼球千年史的地層遺跡、向我們展示了「暗室」與「立體視鏡」這兩層對當代最有影響的視覺典範。前者統治了十七十八世紀人類眼球運作方式,後者則形塑了作者所謂的「十九世紀觀察者」。 乍看之下,「暗室」只不過是光線從小洞進入黑箱時,會在內部出現顛倒室外影像的光學現象,而所謂「立體視鏡」,則是僅僅在某種條件下才會產生「立體」效果。但在作者極有說服力的挖掘與陳述當中,這兩個如同玩具般的儀器,成為當代視覺研究的基礎,也成為所有眼球養分的來源。柯拉瑞的眼球考古學,讓我們弄清楚,在液晶螢幕華麗色彩的背面,隱藏了什麼秘密。 本書內容橫跨視覺研究、藝術理論與科學史等領域,引發了視覺再現理論的典範轉移,被譽為「具有毋庸置疑的原創性與重要性」,無論身處藝術理論、科學史或是視覺研究領域的專業研究者,或是對視覺觀看與應用有興趣的一般讀者,都可在本書中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本書特色 本書討論的問題並不限於學院題材,是一部打破類型、融合多項主題領域的作品,將畫家與哲學家彼此連結,又將這兩者與新興的視覺技術聯繫,並且展現了原創散文所具備的那種開拓性洞見,從中更可見到作者的淵博學識,少有著作能夠企及。
  • 70/80 中国新人类

    作者:城市画报

    這是一本有關生於70年代與80年代人的書。這裏有150個人最私密的心聲,最貼身的成長紀事;這裏有他們的喜樂,有他們的惡憎;有他們的愛情,有他們的性;有他們的理想,有他們的叛逆;有他們的熱,有他們的冷;有他們對金錢對消費對生活對價值的追求與不滿。這裏還揭開他們身處時代城市背後的巨大變化──中國,早再不是人們單方面的想像。 這裏也展示著兩代人之間的價值分野。從他們的故事,可以看到“柒零派”那依然帶點含蓄的“我們世代”如何發展成“捌零派”的“我世代”;在看見中國盛放中的“新人類”同時,也看到最自我的“新新人類”。通過這本書,讀者大可看到了──當今最具活力與人性的城市,也看到了──我們自己。 全書以雙封面設計,讀者大可以揀選他們喜歡的封面,著名設計師S.K.Lam更是本書設計總監,甚有收藏價值。這本書彷彿是兩代新人類的紀念冊,在這裡來了一次精神抖擻的大合照。就是若干年後,當我們打開這本書,一樣可以看到這個時代的精神見證。 P.S. 本书为双封面。
  • 對照記──看老照相簿

    作者:張愛玲

    『三搬當一燒』,我搬家的次數太多, 平時也就『丟三臘四』的,一累了精神渙散, 越是怕丟的東西越是要丟。 倖存的老照片就都收入全集內, 藉此保存。 張愛玲 對照記裡收藏了『張愛玲』大大小小的私房照, 生活的、家族的,還有那些不經世事記憶裡的。 喜愛張愛玲的你是不容許錯過的『對照記』。
  • 荒木經惟的攝影告白

    作者:荒木經惟

    所謂的攝影,就是人生 荒木經惟「我.生.死」的攝影告白 我深深著迷於步向死亡時所展現的情慾,也可說是瀕死之際呈現的情慾…… --荒木經惟 持續凝視人類的本質,然後發現、感動,而拍攝人類最真實的慾望、生存,和死亡。荒木經惟在生活中創作他一生的攝影:「拍照」和「活著」是一樣的。 早期因為拍攝和展出情色照片,挑戰了日本保守的風俗,多次被逮捕的荒木經惟,曾在世界各地舉行過多場攝影展,至今已出版超過四百本攝影作品集,是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多產的攝影家之一。荒木經惟的作品不只挑戰了道德尺度,也喚醒我們重新看待攝影和生活的關係。 荒木經惟的攝影一方面帶有濃厚的時代氣息,一方面流露他對生命本質的觀察。年輕時他拍攝銀座上班族女性,並稱她們為困在體制內的「囚犯」。拍攝父母遺容,他領悟了攝影之於生命的意義:不拍以後不想再看見的東西,以及自己討厭的或是對方不喜歡的東西。他的快門總是不斷紀錄生活周遭的一切。本書透過荒木經惟輕鬆的口吻,回顧他各時期的攝影作品,帶領我們走過荒木經惟各時期的攝影想法和創作力原點,也透露了他攝影中最核心的「我.生.死」意識。 帶著頑童的膽量,荒木經惟批評了攝影學院的制式教學,也否定了企圖用攝影改變世界的想法。想要了解荒木經惟對攝影的挑戰,以及攝影和生活的關係,這本有趣卻又重要的書,讓你理解荒木經惟的成長經歷,以及荒木經惟之所以成為荒木經惟的重要著作。
  • 失焦

    作者:羅伯.卡帕

    歷史並沒有完整的結構。羅伯‧卡帕的照相作品往往也沒有完整的結構,因為他相信歷史,相信照片的本質比照片的形式更重要。在20世紀最動盪的20年間,羅伯‧卡帕的戰地照片作品,成為他自己最佳的代言人。 圍繞在他身邊的只有這幾種人:軍人、酒保、美女、撲克牌友、藝術家、作家。他為蘇菲雅‧羅蘭拍過照,也是海明威的好友。作家Alex Kershaw為卡帕做傳時,用兩組名詞來形容卡帕:香檳與鮮血。 他是猶太人出身,於18歲那年前往柏林開始學習攝影。他最早的成名作品,是在哥本哈根拍攝蘇聯共產黨領袖列夫‧托洛茨基的演講。他的作品與其他人都不同:從距離托洛茨基不到一公尺的地方取景,可看出演講者緊繃的神情,但照片卻不甚完美。 這組照片奠定了他後來取景的方式。「如果你拍不到好照片,」他曾說:「那是因為你距離現場不夠近。」他習慣將鏡頭放在極近的距離,拍攝到戰場上滿面悲傷的哀働婦女,或者是倒臥在血泊中的無辜青年。 《失焦》是卡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自己親手寫成的自傳性作品,記錄他在1942年間由美國前往英國,為多個雜誌拍攝歐洲戰場狀況的見聞。 從西班牙內戰、中日戰爭、盟軍反攻日、義大利戰場、以色列復國戰爭到韓戰,卡帕一輩子都活在戰場上。他著名的代表作品包含西班牙內戰時的「一個士兵倒地」,以及盟軍登陸諾曼第時在歐哈馬灘頭的照片。這些作品,都成為20世紀歷史事件的代表影像。 卡帕在西班牙戰場拍攝的「一個士兵倒地」,一發表便立刻震動了當時的攝影界,成為戰爭攝影的不朽之作,也成為卡帕的傳世之作。卡帕當時和自己的年輕女友達娜一起到西班牙採訪,但達娜卻不幸死於坦克車下。悲傷的卡帕,從此永遠凝視關注著戰場。他一生的攝影創作多取材於戰爭,把照相機作為揭露戰爭的武器,卡帕說:「相機本身並不能阻止戰爭,但相機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戰爭,阻止戰爭的發展。」 戰火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二次大戰後他開始出現心理問題:焦躁不安、暴躁易怒、有嚴重的倖存者愧疚感,經常藉著痛飲來逃避現實。到了1947年,他與法國攝影師布勒松等人共同創設「麥格南攝影合作社」,總算有了新的方向。 1954年5月25的早晨,卡帕在越南的一個小村子醒來,興高采烈地宣布說,今天「一定會採訪到一個漂亮的好故事。」八個小時之後,他跳下自己的吉普車,離開了其他記者,想要更接近法軍推進的現場。在火網中他誤觸地雷而死,得年41歲。
  • 控訴虛偽的影像敘事者:黛安‧阿巴斯

    作者:派翠西亞‧包斯華

    當電影《皮相獵人》(FUR)以虛構的腳本來對應謎樣的黛安阿巴斯, 真實人生常與希薇亞普拉斯、芙莉達卡蘿相提並論的黛安阿巴斯,再度成為人們的焦點。 Diane Arbus:我是攝影師,不是女性攝影師 黛安‧阿巴斯是史上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 是影像敘事的顛覆者、開創者, 連電影大師史丹利‧庫柏力克也從她的作品獲取靈感。 如同芙莉達‧卡蘿和歐姬芙,她在藝術和私生活方面都極為精彩, 她的傳奇,就像女詩人希薇亞‧普拉斯與瑪麗蓮夢露一般,極富魅力。 黛安‧阿巴斯說:「照片就是關於祕密的祕密。照片告訴你越多,你知道的越少。」本書作者於此開始調查這個祕密——探索她的謎團,設法找出黛安眼光的種種源頭。 一九六五,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攝影藏品聯展, 選入了三幅黛安阿巴斯的作品, 展覽期間,館員每早的例行公事就是將這三幅展品上的口水擦掉。 只因她的影像非常直接、原始,剝除所有的矯飾,這讓大眾很不習慣。 黛安阿巴斯拍攝公眾目光看不見的人和世界的私密經驗, 拍攝的對象包括侏儒、雙胞胎、天體營、扮裝癖者和畸人, 大幅改變人們對「可允許拍攝的事物」的看法。 她檢視世界,而非詮釋世界, 她也小心翼翼地探索社會邊緣者和社會中心人士的視覺歧義。 她說,她只害怕自己的內心世界,從不害怕外在的世界。 她不過是想要幫「臉或故事打動她的人」拍照而已, 在影像的巨大衝擊背後,黛安阿巴斯不過只是凝視真實世界的敘事者。 一九七一年,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作品已經成為時代圖像誌的一部份, 然而,黛安阿巴斯本人仍是一個謎。 本書是黛安阿巴斯最權威的傳記,對她的一生做了極為詳盡的描繪, 帶領讀者理解這位傳奇攝影師的世界與攝影觀點。 非常迷人……一本令人信服的傳記……極有價值,對美國一九五○、六○年代的文化史有深入的見解,對阿巴斯的特殊地位也有深刻的理解。 ——《華盛頓郵報書世界》(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書評 縈繞不去,令人心煩意亂……包斯華帶領我們接近她的傳主——靠近到令人著急的地步。 ——《紐約時報》的克里斯多夫‧李曼赫普特(Christopher Lehmann-Haupt) 這本傳記包含了多位藝術界傳奇性人物的豐富史料……派翠西亞‧包斯華的刻畫引人入勝。 ——《紐約》雜誌的安德魯‧霍勒倫(Andrew Holleran)
  • 现代性的第六张面孔

    作者:顾铮著

    在视觉文化领域,尤其是摄影理论及摄影艺术史,作者都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多年来他在这个领域教学、研究及写作,同时,又亲身实践于摄影,并策划多个富有影响力的视觉艺术方面的展览。这本书,集结了他多年来撰写的关于视觉艺术的批评文章。而一篇专业的、观点鲜明的文章,其学术含量,对读者的冲击力,作者在其中耗费的心血,一点不亚于一本书。   作者文字、观点的犀利。比如,他对纪实摄影的回顾,通过对陆元敏、解海龙、张新民、侯登科、刘铮等中国纪实摄影师及其作品的描述分析,提出什么才是纪实摄影,摄影的真实是什么,纪实摄影必须承担什么样的职责等问题。他从里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奥林匹亚》的文本入手,分析其电影美学与纳粹精神的内在牵连;从日本二战时的两本杂志《日本》和《前线》着手,揭露日本摄影师是如何运用摄影蒙太奇及摄影报道,来为日本军国主义张目。在他笔下,我们会感叹于,克莱因如何从一个先锋的、具有独立性的摄影师,为商业社会所笼络和收买;也会认识到三毛形象,在建国前后,是如何为意识形态左右,发生变化。我们能读到作者对世界一流摄影大师如布列松、森山大道、荒木经惟等的作品及人格精辟的见解及其中传承关系,而对本雅明、桑塔格等关于视觉艺术理论的梳理也对摄影实践具有意义。
  • 攝影師之心

    作者:麥可.弗里曼 Freeman, Mich

    ◎先是「眼」,然後是「心」。麥可.弗里曼繼《攝影師之眼》後更上層樓著作 ◎各國Amazon讀者5顆星激賞評價 心,是影像的創生之處。「在一張好的照片中,心靈、眼睛和相機,一定會以某種方式連結起來。」 本書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回答一個最常見也最難解答的問題:怎樣的照片稱得上是好照片。作者深入探討影像建構的核心本質:心靈、眼睛、相機,三者如何共同作用,創作出一幅影像,並探索一流攝影師何以能一再創造出偉大作品。 除了好看,照片還有什麼? 有些照片追求好看,但有些照片的企圖更大,是希望能引起別人的欣賞、討論。所以我們需要在照片中注入意圖,包括多重內容、不同的美、壯觀、化平凡為不平凡等,都能讓照片在「好看」之外,多了一些理由,吸引別人停下來看更久。 即便是構圖,也需要想法 構圖不是抓住三分法原則便可完美取景,也不只是把點和線正確擺入視框中。世上沒有所謂完美的構圖。不同的取景意味著表現不同的氣氛和本質,敘述不一樣的故事。如果《攝影師之眼》是以構圖為中心,《攝影師之心》關心的則是構圖的運用方式:如何運用構圖、鏡頭效果、快門時機和光線,形成特定的影像風格。 先天喜歡的畫面,和後天喜歡的影像 人天生就喜歡美,喜歡和諧,這種照片永遠能投合大眾所愛。但同時,在近二百年攝影藝術的發展下,我們也從大師作品中看到更多攝影風格和風貌:平凡的事物成為不凡的主題、有人喜歡隱晦的影像、有人精心設計無序的畫面、有人刻意抽離情緒……否則何不善用各種風格,只要我們願意,隨時都可加入。沒有任何法律規定攝影師只能採用一種風格。 ◎超過400幅照片,另以示意圖具體解說影像成功的奧祕 ◎從古典風景畫的平衡構圖,到前衛的圖形風格,建立更多構圖感知,開發更多攝影可能性 ◎從和諧、對立,到靜態平衡、動態平衡,視覺藝術中確實有些技巧經過千錘百煉,放在攝影一樣有用 ◎從梵谷的紅綠色強烈對比,到現代Photoshop的漂白效果,操作影像魅力,美學更上一層 編輯小語: 學攝影的過程中,第一個撞到的巨牆應該是美學。光圈快門景深那些東西,苦讀加上多拍,很容易就學會,唯獨「好照片」這件事情,最令人苦惱,除了指導老師或是前輩主觀認為的好,或是書裡面那些不甚有用的構圖公式,只能漫無目的地「多拍」(前輩都是這麼說的)。後來怎麼翻過那堵高牆,已不復記憶,只朦朧覺得是一種「頓悟」,頓悟的過程與要領,如何變成可以傳授的教科書呢?攝影師之心的作者花了很大的心力在做這件難以言傳之事。祝各位讀者,早日得道! --專業名詞審訂/陳敏佳 《攝影師之心》的價值,不僅止於它是《攝影師之眼》的下一本。的確,我們看《攝影師之眼》時會有個強烈感覺,作者已經毫無保留地道盡他多年來在攝影上的試驗與思索,所以《攝影師之心》才如此出人意料。這本書的意圖簡單又深遠:解釋何謂好照片。作者有三十多年專業攝影經驗,又有攝影史學的學養,他敏於欣賞大師的攝影作品,也敏於觀察自己的攝影過程,結果就是以令人信服的學識和條理分明的剖析,讓我們一步步接近、摸清這個向來都眾說紛紜的概念。更有甚者,他還提出具體可行的技巧,讓讀者不止是知道,還能親手做到。 --總編輯/賴淑玲 閱讀此書是前所未有的知性體驗,也因為看到有人精確而實際地傳授我們如何探究自身心靈而深感驚奇。文中強調,拍攝是由上而下、由認知通往感知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們若能拍攝出自己有感覺的畫面,是因為這個畫面呼應了內心對某個影像的原始想像。於是追獵外部的影像,也就是在追捕內心的圖像,也因此,在照片出現的那一刻,抽象不可見的心靈凝聚成形,讓眼睛透過相機觀看到自己內心。拍照因而成了認識自我的旅程,而蒐集並整理能打動自己的照片,看到影像風格的改變,便是認識自己心靈變遷的歷史。麥可.弗里曼說:「心,是影像創生之處。」原來是這個道理啊! --編輯部/宋宜真 讀者書評: 「不管好照片的定義是什麼,這本書告訴你:它哪裡好,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好,又該怎麼讓它好。」 「如果你沒買《攝影師之心》,你不會後悔,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錯過了什麼。就像你一直把相機設在自動模式,也不會有什麼遺憾,因為你也不知道你錯過了什麼。」
  • 纪实摄影

    作者:[美] 阿瑟·罗思坦

    纪实摄影表现摄影家对环境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纪实摄影家以冰冷的机器记录边缘景象或被人有意无意间“忽视”的事实,却往往能借着影像的力量,使摄影成为参与改造社会的工具。从纪实摄影发生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没载看,它的批判性和干革命性不言而喻。副产品纪实摄影史就是一部摄影家对人世间的不公、黑暗、动乱、肃削……进行记录、表述与传播的历史。通地影像,他们达到宣传鼓动,进而促进社会变革,使人间更美好的目的。 这本书以平易的文风介绍了当代著名纪实摄影家的贡献,他们的风雨历程、创作理念、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对人性的追求等许多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关于纪实摄影的立体的、全景式的信息。
  • 彩色香港1940s-1960s

    作者:高添強,黎健強

    一九四零至六零年代是香港歷史上一個高低跌宕的重要時期。日軍三年零八個月的蹂躪、大量難民的湧入、動亂的爆發;在此等百廢待興,物貨匱乏的情況下,莫不令市民生活百上加斤。縱然危機處處,但港人非但沒有退縮,反之在堅毅不屈、努力不懈的努力下,轉危為機,成就了一九七零年代以來香港經濟騰飛的奇蹟。 歷史上,一九四零至六零年代是艱苦的年代;但在攝影史上,卻是技術大躍進的年代。這期間的香港景物攝影圖像開始從黑白單色進入了直接彩色年代。書中精選的一百四十多幅彩色圖像,正是依據原本顏色來複製的直接彩色攝影科技而產生,是香港最早一批高度存真的圖像,極之難得。書中圖像分為彩色舊貌、城市新觀及生活點滴三部分,透過此等圖像,將這個重要而轉折的歷史時代的香港面貌呈現在讀者眼前。
  • 百名摄影记者聚焦中国

    作者:王文澜

    《百名摄影记者聚焦CHINA(1949-2009)》讲述了:60年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的经济比以前任何时候更加强盛,中国人的信心亦然。这本画册并不是提供经济发展的数据,书中收录了248位摄影家拍摄的362幅作品,涵盖了自1949年建国至今的每一年的历史影像,并通过这60年的摄影作品反映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变迁。 中国在过去60年中经历的变化甚于许多国家200年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均折射在我们的习性和生活方式中,在城乡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比如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的喜怒哀乐。然而,6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而这滴水却包涵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千万变化,而我们这本摄影集正是这些变化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