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

  • 命运之上

    作者:刘大铭

    该书记叙了罹患世界性罕见疾病,成骨不全少年刘大铭的青春生活。全书以时间为序,详实而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病魔之下,艰苦学习,顽强生活,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了人类强大的生存欲望,与高尚的生命情怀。作者用切实的经历,完美的笔触,深入的思考,向世人展现着病痛与挫折之下,苦难而富有希望的大世界,他向当代社会传递着生活的希望,展现着活着的标准,阐述了生命传承,存活的意义,激发人们对生活自然地崇敬与热爱。
  • 思痛录

    作者:韦君宜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以1998年5月北京十月文艺版《思痛录》为底本,参考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版《思痛录》加以增补修订,另收入作者怀人反思的散文22篇,全面展示作者的沉痛之思。 编辑推荐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编辑推荐:亲历“左祸”——从“抢救运动”到“文革”,痛苦反思。 名人推荐 露沙之路向延安,大砭沟头去又还,抢救过关多少劫,追求民主自由难。 ——李锐 《思痛录》值得一读,而且不可不读。因为从这样一部作品中可以看出某一个时代的人情世态以至政治风云。它不仅是一部勇于暴露黑暗的书,而且是一部“孤愤之书”。蒲松龄自称他的《聊斋》是孤愤之书,其实《思痛录》的孤愤还千百倍于《聊斋》,它不仅把千百万普通人都写成牛鬼蛇神,而且这些“普通人”也竟被逼以“牛鬼蛇神”自居,一点也不想反抗。 ——黄秋耘 把知识分子看成异类或敌人,或潜在的敌人,是完全错误的。而这点,正是我们几十年来(包括解放以前在内)很多难于收拾的特大错误的基本原因之一(另一基本原因就是必须内部“天天斗”)。 ——曾彦修 “肃反”+“反智”:直到文化大革命,也未能超越这个模式。 ——邵燕祥 我觉得她一直背负着一个精神的十字架。她为什么支撑病体顽强把《思痛录》写下来?她认为,这些教训太深刻了,太惊人了,太荒谬了!不写下来,良心不得安宁,她背上的十字架放不下来。她的《思痛录》,就是这么直面历史,直面人生,思考我们的历史教训,这也是很有胆识的,也是她晚年重要的一部书。最近几年文艺界没有一本书超过《思痛录》。 ——唐达成 《思痛录》如同一块精神化石,将成为下世纪人们了解这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和理解中国革命的入门之书,必读之书。《思痛录》的意义不仅仅属于韦君宜个人,而是成为20世纪末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座标,成为投身革命的一代知识分子大彻大悟的典型象征……把《思痛录》的意义和巴金的《随想录》并称,并非过誉。 ——邢小群、孙珉
  • 老子传

    作者:余世存

    《老子传》涉及上百个先秦中国的人名、地名、故事,只有三五人物虚构,附录人名事典有说明,相信读者自会明见。正文中所引诗句,肯以句读标之,不复作现代标点。 《老子传》写作借用了从韩非、司马迁到鲁迅、穆旦以至当代徐梵澄、任继愈等人的成果。如果读者以为我的字句跟经典或时贤的思想相同,相信我,我是为了向自古及今的人类致意,我希望《老子传》的写作能够取悦我们的文明。 老子传 余世存著 精彩呈现!
  • 一个人与这个时代

    作者:邹煜

    白岩松二十年央视成长记录 一个时代变迁备忘 正襟危坐,西装革履,些许严肃,微皱眉头,这是白岩松的公众形象,这或许与我们时下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有点格格不入,但他敢于迎接挑战,追寻着新闻的客观与公正,忧心忡忡地关注着种种社会问题和现象,冀希着社会更加美好。本书是白岩松的20年央视成长记录,通过白岩松讲述这20年里他所亲历的故事、他所关注的新闻和人,来打量、记录他,更重要的是,记录这个变革的时代。 从1993年到2013年,这20年的中国电视新闻经历了非同寻常的20年,从电视新闻杂志、直播连线到新闻评论,电视新闻的传播语态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作为这20年中国电视新闻变革的亲历者,集记者、主持人、制片人和新闻评论员于一身的白岩松与这个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书是白岩松的20年央视成长记录,通过白岩松讲述这20年里他所亲历的故事、他所关注的新闻和人,来打量、记录他,更重要的是,记录这个变革的时代。
  • 周恩来传

    作者:迪克•威尔逊

    《周恩来传(典藏版)》是由外国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周恩来传记,是周恩来传记中最全面、生动和畅销的版本之一。《周恩来传(典藏版)》作者自1960年第一次与周恩来见面后,便开始收集该书的写作材料,其中包括周恩来的同事们的广泛回忆及国内外可供查寻的文献资料。他以详实权威的资料为基础,再现了周恩来具有传奇性的一生,分析了他的性格、气质和他的工作作风,以及他给新中国成立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一部全面、深刻又不失独特见解的著作。
  •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

    作者:张新颖

    沈从文,生于1902年,逝于1988年。 “如果他在世,肯定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力的候选人。”不少人喜欢这样的说法,以此来加重对沈从文的崇仰和表达遗憾。《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认为,这固然是个很大的遗憾,不过实在说来,获奖与否并没有多么重要。重要的是,对沈从文的认识,能走到多远多深。1988年,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重新发现”沈从文的工作仍将继续…… 从1948年始,沈从文在时代大转折关口的精神危机和从崩溃中的恢复,成为他后半生重新安身立命、成就另一番事业的起点。《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著作由此起笔,沿着他生命的坎坷历程,翔实叙述他的社会遭遇、个人选择和内心生活,叙述他为始终不肯放弃的物质文化史和杂文物研究而做的超常努力和付出。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传记,特别着力于呈现沈从文后半生漫长而未曾间断的精神活动。在时代的剧烈变动中,这种连续、细密、复杂的个人精神活动,清晰见证了一个弱小个人的全力挣扎,一个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显现的强大勇气和信心,一个“有情”的知识者对历史文化长河的深沉而庄严的爱——一如他爱家乡的那条长河,曾经不知疲倦地抒写那条河的故事,他的后半生甘受屈辱和艰难,不知疲倦地抒写历史文化长河的故事。
  • 随遇而安

    作者:孟非

    《随遇而安》这部作品是孟非对过往四十年岁月的动情回顾、从容讲述。童年重庆、少年南京,不同的文化对他影响深远。中学时代的严重偏科,黑暗得让他看不到未来。临时工的日子辛酸艰苦,却奠定了他往后的不平凡。 孟非从摄像、记者、编导、制片人、主持人的不同角色上一一走过。四十年,人生坎坷,从平凡到精彩,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折。顺应本心,淡定从容,坦然面对每一次改变。随遇而安,是很多人问起他的心路历程时,他给出的唯一答案。
  • 邓小平时代

    作者:傅高义

    邓小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走向,也改变了每一个当代中国人的命运。解读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及其行为逻辑,就是解读当代中国,解读个人命运背后的历史变局。 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的巨著《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 式描述。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国内外重要的研究成果、档案资料和为数众多的独家访谈为基础,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全书人物、事件众多,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人相互关系的细致解读,又有对三中全会、权力过渡、中美建交、政改试水、经济特区、一国两制、政治风波、九二南巡等重大事件和决策的深入分析。全书持论严谨、脉络清晰、观点鲜明、叙述生动,力图使人物言行符合历史情境,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亦时有独特看法,引人深思,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纪念碑式”的著作。 读懂《邓小平时代》,读懂这段历史,读懂“仍然生活在邓小平时代”的我们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 顾城诗全集

    作者:顾城

    对中过当代文学多有犀利批评的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对中国当代诗歌的成就却独具慧眼。在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评价中,似乎又对已故诗人评价尤高。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顾彬称:顾城“可能是20世纪最好的中国诗人”。虽然对什么是最好的诗人,每个论者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顾彬的观点其实并不孤立,在国内相当多的诗人、诗歌研究者及诗歌读者中,顾城的人气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也许因为他人已逝,人们更可以客观地论定,也许是他的作品,曾经引起太多的争议,他作为中国当代“朦胧诗”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已经成为研究中国文学、中国诗歌、中国当代文化思潮乃至当代人的心灵史的不容忽略的标本。“黑夜给了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诗歌经典。 本书收录了目前所能收集到的全部顾城诗歌,由顾城的姐姐故乡精心整理、编集。该诗集用编年结构的方式,收录了诗人自1962-1993年30年间的全部诗歌作品共2000多首,准确翔实、循序渐进地展示了诗人的创作脉络。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世界级诗人的心灵发展和文学发展的全过程。全书近1700页,堪称当代诗歌出版的鸿篇巨制。该著分为上、下两卷,硬精装。由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朱赢春担任设计,优美、大气,具有很强的冲击力。是阅读、研究、收藏、馈赠的不可多得的珍品。
  • 雨巷

    作者:戴望舒

    《雨巷:戴望舒经典诗选(全彩典藏版)》内容简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雨巷》为我们开启了一副江南梅雨季节独有的清丽画卷:眉目中含着淡淡忧伤的姑娘,静寂的小巷,羞赧的少年,冷雨、氤氲和花香定格在记忆中成为永久的画面。 《雨巷:戴望舒经典诗选(全彩典藏版)》从戴望舒的所有诗作中,精选近百首盛名远扬、极具鉴赏价值、最能体现诗人才华的作品,展现他心目中爱与美的天堂;搭配心旷神怡的美图:繁花似锦的庭院、静默深沉的晚霞、湛蓝滂湃的海洋……让人充分领略近代文学史上语言最优美的诗人那令人难忘的风采。透过诗人典雅的文笔,仿佛看到悠长的雨巷中,那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从深处款款而来。那清亮溅水的足音如同世间最难忘的音符,值得我们一再品读、珍藏。
  • 古文观止

    作者:吴楚材 编选,吴调侯 编选,葛兆光 题解

    清初吴楚材、吴调侯叔侄编定的《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最为通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其影响之大足可与《文选》、《唐诗三百首》相比。选编了上启先秦下迄明朝的二百二十篇脍炙人口的古文精品,分十二卷,以散文为主,兼收骈文经典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 本次排印,由葛兆光、戴燕伉俪以1993年中华书局《名家精译古文观止》为基础删改修订而成,分古文和提要、注释三个部分,改正了1993年版古文中的一些欠妥标点和误字,对注释部分作了大量增补和修改,僻字一律加注拼音。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提要、古文与注释双栏分开的版式美观大方,是现行《古文观止》各版本中阅读最为方便的一个本子。 本书特点及卖点: 一、著名学者葛兆光、戴燕伉俪继《晚唐风韵:杜牧与李商隐》之后再次合作推出,葛兆光先生颇见性情的题解与戴燕女士精当详尽的注释珠联璧合,实为国内最为精彩的《古文观止》注本之一。 二、版式设计人性化,古文部分与对应的注释文字出现在同一展开面上,方便阅读,是现行《古文观止》各版本中阅读最为方便的本子之一。
  • 历史与我的瞬间

    作者:梁鸿

    《历史与我的瞬间》是知名学者、作家梁鸿的最新随笔集。既延续其在《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两书中悲悯大地的思索,又独具一份直见性灵的优美天成。 该书分“归来与离去”“文学在树上的自由”“我们曾历经的沧桑”三辑。在梁庄和都市之间,归来、离去、重返;在书斋和乡野间,游走求索;读书论世,与大师也与自己相遇。 你是谁?在历史的洪流中,在归来与离去之间,你该如何存在?
  • 海子诗全集

    作者:海子 著,西川 编

    《海子诗全集》收录迄今为止所有发现的海子文学作品。全书以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的《海子诗全编》为底本,依照时间与类别结合的方式,收入海子的抒情短诗、长诗诗剧、诗学提纲、日记小说等各种体裁作品。以“补遗”的方式增加了当时没有收入的海子早期油印诗集《小站》、《麦地之瓮》里面的作品,以及近年陆续发现的散佚作品。 其中最大的发现,在于颂体诗《生日颂》与散文小说《村庄》。《生日颂》是海子给友人孙理波及同时代人的献诗,长达一百二十余行,近两千字。围绕“生日”这一主题,海子阐述了其人生理念和诗歌理想。《村庄》则是四个诗体散文小说组成的主题小说,其中的《谷仓》一篇以近乎注解的方式,清晰化了海子后期诗作,尤其是长诗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意象的意思,堪称理解海子诗歌理想中“道家思想”的钥匙。 全集第一次披露了一些海子文字以外的作品,这就是海子自己为“太阳”系列诗作所做的插图。海子几乎没有画过画,但这些插图是个例外。目前发现的海子画作一共22幅,全部收入书中。对于这些极具海子个性与风格的画作,西川说:“这些插图的画面非常简洁,一条墨线、两条墨线、一个墨点。绝对的墨点,应该就是海子心中的大太阳;这太阳太绝对了,以致只有纯然的黑色才能表现。读者当能从这些插图更深入地认识海子和他的诗歌,甚至体验出海子与他的大太阳的那种搭上性命的关系。”
  • 北岛作品精选

    作者:北岛

    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北岛作品精选(珍藏版),ISBN:9787535459664,作者:北岛 著
  • 精神明亮的人

    作者:王开岭

    本书收入王开岭最具标志性的诗性散文和思想随笔。在思想界,他被誉为新生代的旗帜人物:在文学界,他被视为优美的灵魂书写者。其作品大量涌现在各类文选、年度排行榜、大(中)学语文读本和(中)高考试题中,被很多校园师生公荐为“精神启蒙书”和“美文鉴赏书”。
  • 顾城的诗顾城的画

    作者:顾城

    《顾城诗歌精品: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插图本)》主要内容:顾城是一位在当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诗人,他的创作是当代诗歌研究的重要对象这一。《顾城诗歌精品: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插图本)》由作者的家人选编,并配以作者本人的富有个性的插图,是一本图文并茂的诗集。主要节选作品有:星月的来由·烟囱、对宇宙大声发问、怀念、铭言(二首)、割草谣、找寻、我赞美世界、生命幻想曲、友谊、一代人·巨星、梦想、梦痕、眼睛、石壁、摄、山影、眨眼。
  • 霜冷长河

    作者:余秋雨

    《霜冷长河》是余秋雨在文学创作上的一次转变,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再到《霜冷长河》,从历史的大话题转向了历史的小话题,在《霜冷长河》中历史已不再是文章的主体。在经历种种尝试之后,探讨生命成为文章的主题。
  •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作者:程浩(伯爵在城堡)

    这是程浩的文字集。程浩去世后,他的母亲整理了他的文稿,共计44万字;除了散杂文,还有小说、日记、诗歌,甚至,还有给优米网的求职信和给作家七堇年的信。让人感慨的是,他有很多计划未完成,电脑中还有很多未完稿,和正在进行的写作计划。这几十万文字,都写自程浩去逝前的两三年的时间。而此时的程浩,体重不到30公斤,身体严重变形,每一个字都是他用鼠标一下一下点出来的。文字里流露的对命运的包容,对生命的思考,让人为之震动。书中不但有生死大问这样的严肃拷问,还有很多风趣机智的文章和对答,以及少年的怅惘和对爱情的憧憬。
  • 唐宋词十七讲

    作者: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为作者唐宋词系列讲座的讲演记录,内容是《唐宋词名家论稿》的补充和完善。书中共论析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词人十五家。结合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方面追寻唐宋词的演变与发展轨迹,讲述中既兼顾他们纵横之间的影响及关联,又特别注意其虽相似而实不同的深微意境,清隽的言辞于含英咀华之中深探词人之用心,时时闪现的真知灼见足以启迪读者,浚发妙悟灵思。
  • 茶馆

    作者:老舍

    三幕话剧《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设计得非常生动传神、富于个性,同时又简洁凝练,意蕴深长,至今仍是现代剧院的常备剧目。 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本书收录多部作品,分为话剧卷、小说卷和散文卷。 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睿智精炼,散文朴素幽默,《茶馆》中所选的篇目均是受到专家和读者交口称誉的代表作品,可以让广大读者领略到作家独具一格的文学特色。 点击链接进入: 《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 《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