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音乐

  • 像一块滚石

    作者:[美] 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手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的不仅是作者发明创造和灵感进发的辉煌时刻,还有那些意气消沉的时刻,曾经想退却,不想努力乃至失败,但它们如何仍有可取之处。迪伦对此毫不讳言,没有人期待他会如此开诚布公。他袒露这些瞬间,正视它们,把握它们,然后超越它们。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像亨利·米勒最隐私的作品一样,这也是一部开创时代——书中所描述的时代——的作品,揭示人类精神的种种可能。它们并不都是轻而易举的可能。终究,它只是生命,从来没有像这样被书写过的生命。 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家,美国文化的符号——鲍勃·迪伦,不仅称得上是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家,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一位语言大师(他是惟一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音乐家)。这本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手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回忆录,最终证明其作者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一位引人注目的文化观察家,和一位化装成荡秋千演员的诗人。这本书揭开了这位大众文化偶像的神秘面纱,展现一代才子尽情释放生命的风采。被评选为《纽约时报》等全球数十家著名媒体2003年年度最佳图书。
  • 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

    作者:[法] 埃莱娜•格里莫 Helene G

    埃莱娜•格里莫天生叛逆,为了发泄过剩精力才开始弹钢琴,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天分,成为国际知名的钢琴家;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野外与一头母狼邂逅,狼竟然罕见地躺下与她亲近,从此开始了她与狼的故事……埃莱娜•格里莫,这位年轻美貌的国际天才钢琴家与狼的卫士既充满魅力,又奇特怪异;人们对她近乎迷恋。她的写作技巧和她的钢琴技巧一样出色,在这本优美的自传里,她畅谈音乐和生活,以及心灵之旅…… +++++++++++++++= 最值得关注的新人,法国钢琴家埃莱娜•格里莫。 ——三联爱乐 埃莱娜•格里莫拥有这种许多作家求之不得的、毫不造作的简约之美。 ——勒诺•马夏尔 《世界报》 一位卓越的艺术家的诞生。 ——阿斯特里德•德•拉尔米纳 《费加罗报》
  • 列侬回忆

    作者:[美] 扬·温纳

    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艺人之一——约翰·列侬的“独立宣言”,1970年《滚石》RollingStone完整收录专访录,首度出版。该书堪称约翰·列侬与The Beatles及“旧时代”的决裂之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约翰·列侬,但只有这本书中的列侬如此愤怒、凶悍。他向一切他认为虚假的东西发起了猛攻。在这些进攻中,当然免不了抖搂些摇滚乐背后的秘闻。而真正要命和有趣的是,列侬把Beatles判定为艺术冒牌货——“我们无非是一个把事搞得很大很大的乐队……仅此而已”;“我的技术不怎么样”;“我弹得很烂”;“我也不喜欢多数Beatles的歌”;在英国各地巡演之前“我们的音乐就已经死了”;“我们杀死自己,换取后来的成功”;“Beatles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混蛋”:对由Beatles和摇滚乐带来的革命,他的结论是“梦已经做完了,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只不过如今我已经30岁,而一大堆人留了长头发,如此而己”……
  • 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

    作者:(日)村上春树

    这是村上春树第一本纯粹的音乐随笔。村上从所有经典音乐场景中精心选取11位名家名曲写成文章,其中溢满了对于音乐的情感,一个深入了解村上音乐世界的机会。从舒伯特到斯坦•盖茨,从布鲁斯•斯普林斯汀到菅止戈男,十篇随笔,道尽村上心中的好音乐。
  • 康素爱萝

    作者:[法国] 乔治·桑

    乔治·桑是法国最杰出的女小说家,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小说家之一。在这个多产的女作家的作品中,《康素爱萝》占据着特殊地位,是乔治·桑的代表作,也是十九世纪最出色的小说之一。《康素爱萝》是一部描写女歌唱家的小说,关于音乐,小说作了许多精彩的叙述。可以说,《康素爱萝》也是一部杰出的“音乐小说”,堪与《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小说媲美。
  • 狂恋大提琴

    作者:[英] 希拉里·杜普雷,皮尔斯·杜普雷

    五岁即展示过人的禀赋,16岁开始职业生涯,才华与年龄的落差倾倒众生;1973年被确诊罹患多发性硬化症,遂千别舞台,卒于盛年——这就是英国大提琴演奏家杰奎琳·杜普雷(1945-1987),一个为音乐而生的人。 《狂恋大提琴》是她的姐姐希拉里与弟弟皮尔斯在1997年合著的传记,其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甚至可以说惊心动魄的舞台背后的故事。据此书改编的电影《她比烟花寂寞》曾获奥斯卡提名。
  •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

    作者:(日) 小泽征尔,(日) 村上春树

    ★ 就像爱一样,好音乐永远不嫌多 ★ 小林秀雄奖 获奖作品 ★专家与业余人士、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其实隔着一道高墙。但我觉得这未必是敞开心胸对话的障碍,最重要的是找出一条越过这道墙的路。——村上春树 —————————————— 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和名满天下的作家相遇会 聊些什么? 就是这本小泽征尔与村上春树一起写成的,六堂关于古典音乐、关于人生的“公开课”。 从日本神奈川到东京,从美国檀香山到瑞士日内瓦湖畔,在日内瓦驶往巴黎的特快列车上……历时一年,从秋到夏,在暖茶与点心陪伴的午后,小泽征尔与村上春树一边欣赏古典音乐,一边畅谈音乐、文学与人生。 —————————————— 我入行时还是单身,一周领一百美元, 根本无法维持生计。我在纽约租的第一套公寓是半地下的。早上起床打开窗户,就能从窗口看到行人的一双双脚。(小泽征尔) 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先生,无论在我音乐启蒙阶段还是职业生涯阶段,都是一位精神偶像,他是我成长中的导师。(李云迪) 本书的内容非常具有深度与广度。不仅是音乐迷,相信文学迷们也会很喜欢。(新潮社)
  • 爵士乐群英谱

    作者:[日] 村上春树 文,[日] 和田诚 画

    村上春树与和田诚都是超级爵士乐迷。在这本《爵士乐群英谱》中,两人让26位当代美国爵士乐好手得以聚首于一册群英谱之上。和田诚的26幅画优雅浑成,大巧若拙,村上的文字亦是精彩绝艳。
  • 此地无人生还

    作者:[美] 杰里·霍普金斯,丹尼·萨格曼

    20世纪最酷的摇滚偶像,最非凡的天才,《暴风骑士》《等待太阳》《点燃我的火》等摇滚名曲令一代代青年迷醉,他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墓地的墓碑雕像,已成为流行文化的朝圣之所。他叫吉姆·莫里森,他的乐队名为“大门”,他死于27岁。《此地无人生还》这本书描述了这个生活在边缘与地狱的人的生涯。 书中介绍了吉姆·莫里森的生平,深入探索了这位传奇的艺术家对音乐与诗歌的求索:博览群书而动荡叛逆的青少年时期,组建“大门”乐队的传奇经历,《点亮我的火焰》和《结局》等名曲的创作,摇滚史上著名的纽罕文事件与迈阿密丑闻的来龙去脉,以及成名后的酗酒、沉湎与自毁,乃至逃往巴黎之后的神秘死亡。同时这本书也是对美国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充满热情与混乱的社会图景的生动展示。
  • 天堂十字路口

    作者:[英] 埃里克·克莱普顿

    从上帝到平民,克莱普顿走通了人生 左小祖咒/汪峰/黄贯中/陈绮贞/张晓舟/张铁志/马世芳 性情推荐 19次格莱美奖、3次入主摇滚名人堂、布鲁斯大师、史上最伟大的吉他手之一! 这么多光环的背后是一颗支离破碎的灵魂,作为私生子的克莱普顿幼年失怙、中年丧子,人生差点全毁于毒品和酒精。他是那个美好而疯狂年代的幸存者,用整个生命诠释了布鲁斯音乐痛苦、忧伤的精神内核,正如他在名作《泪洒天堂》中写出的苍凉:“如果我们在天堂见了面,你能否记起我的名字?” 马世芳:那些曾经轰动大半个世界的传奇场景后台,是自毁自溺而至成瘾,不断伤害与被伤害的一张残破的脸。然而,面对昔日种种荒唐与悲壮,那些纷至沓来的灾异与磨难,埃里克·克莱普顿皆能投以静定清澈的目光,淡然述说——他是那奇迹的生还者,也是曾经深深看进魔鬼眼睛的人。 黄贯中:克莱普顿有“慢手”之称,早在Yardbirds,Cream的年代已是很著名的吉他偶像,我喜欢他那以蓝调为根的曲风与他非常独特的Fender吉他Tone。他影响了很多有名的吉他手,像John Mayer等。克莱普顿在后期的作品更见历练、从容,看他的现场表现,是种享受。 一部辉煌的摇滚史诗。 ——《纽约邮报》 克莱普顿是诚实的……在这本书中,他甚至是冷酷而睿智的,还带着幸存者式的残酷幽默。 ——史蒂芬•金《纽约时代书评》
  • 那天,约翰·列侬走了

    作者:[美] 凯斯·格林伯格

    他一心呼吁和平,抨击暴力,“给和平一个机会!”(Give Peace a Chance)的声音传遍全球。宿命的是,象征战争和暴力的子弹,夺取了他的生命;那一天,是1980年12月8日。 世人喟叹:一天浓缩了一生……1980年12月8日,传奇落幕,时代终结! 然而,他的影 响从未消失,人们对他的追忆不曾停止: 太空里,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2000年,他的塑像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街头树立,菲德尔·卡斯特罗亲自揭幕…… 约翰·列侬遇刺事件,因其文化象征性与社会意义,早已超越国界与年代,成为二十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反思性的注脚。 本书全景式地呈现了列侬遇刺当天各位当事人的活动,如电影画面般穿插闪回地讲述了他们的生平往事。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和深度分析,展示了这起悲剧的因与果。 让我们通过这本书,铭记约翰·列侬和他的时代,像他那样,用微笑和爱迎接未来。
  • 然而,很美

    作者:(英)杰夫·戴尔

    这是迄今为止最美丽而奇特的爵士乐之书,村上春树为之倾倒,鼎力推荐,并亲自翻译日文版。 莱斯特·扬,比莉·哈乐黛,瑟隆尼斯·蒙克,艾灵顿公爵,切特·贝克……受难圣徒般的传奇音乐家,电影蒙太奇般的人生场景:无论你是不是爵士乐迷,无论你有没有听过那些歌,这本书都会让你想去听一听——或再听一听。而当你听过之后,你会想再看看那些句子。你的心会变得柔软而敏感,像只可怜的小动物。有时你会微笑,有时你会莫名地想哭,有时你会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某件事,某个人,有时你会站起来,走到阳台抽支烟。而当你看完,你知道你会再看,你会自信(甚至自豪)地向朋友推荐,你会永远把它留在书架,希望有一天,当你离开这个世界,你的孩子——你孩子的孩子——也会去读它。因为,这是一部小小的爵士乐圣经。 ◆ “也许是有史以来关于爵士乐的最佳书籍。” ——《洛杉矶时报》 ◆ “非常精彩……杰夫•戴尔重现了那些被毒品困惑、被音乐浸透、被现实溶解,又被种族歧视逼疯了的灵魂们。” ——《周日独立报》 ◆ “这是唯一一本我会向朋友推荐的关于爵士乐的书,它是珍宝。” ——爵士钢琴家 凯斯•杰瑞(Keith Jarrett)
  • Just Kids

    作者:Patti Smith

    In Just Kids, Patti Smith’s first book of prose, the legendary American artist offers a never-before-seen glimpse of her remarkable relationship with photographer Robert Mapplethorpe in the epochal days of New York City and the Chelsea Hotel in the late sixties and seventies. An honest and moving story of youth and friendship, Smith brings the same unique, lyrical quality to Just Kids as she has to the rest of her formidable body of work—from her influential 1975 album Horses to her visual art and poetry.
  • 放任自流的时光

    作者:Suze Rotolo/苏西·罗托洛

    苏西·罗托洛是鲍勃·迪伦到纽约后的第一位真爱,一九六零年代前期,她和迪伦一起居住在纽约格林威治村。她在这本书里娓娓道来她和迪伦的爱情,以及她所亲历的以格林威治村为基地的民谣复兴运动。 这本书不仅仅关于民谣、迪伦、嬉皮文化、垮掉的一代和格林威治村,作为出生在意大利裔美国共 产党家庭的“红尿布”婴儿,苏西成长于麦卡锡主义盛行的20世纪50年代,因此有着无比艰难的童年和青春期。 热衷政治运动的苏西17岁已是美国最重要的民权组织之一“争取种族平等大会”(CORE)成员,并亲历过多个里程碑式的民权运动事件。作为一位曾身处一九六零年代反抗政治中心的女性,她在这本回忆录里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那个激荡年代的民权运动等社会运动。 总的来说,这本书试图还原的是她和迪伦一起走过的美国一九六零年代。
  • 音乐课

    作者:(美)维克多·伍顿

    本书讲述了一个年轻贝斯手的故事,他视音乐为生命,却在奋斗的过程中遭遇瓶颈,无法突破的他只能整日在家里不断练习。这时,一个陌生人从天而降般地出现在他的家里,他行事古怪,散发着异样的魅力。陌生人名叫迈克尔,他给年轻人上了十二堂发人深省的音乐课,每次上课都以音乐的一种元素为主题,如节奏,音调,聆听,技巧,感觉等等,每堂课迈克尔都带领他面对一次奇遇,比如在山林中追寻动物的足迹,在湖边倾听神秘的蛙声,召唤飞翔的鹰,认识仅十一岁的天才贝斯手。自始至终,这位老师都在透过音乐讲述生活,十二堂课抽丝剥茧般的展示着音乐与人生惊人的相似之处,全文虽然以对心灵与乐感的启发为主,却并不说教,其迷幻色彩与不可预知的情节走向更像一篇悬疑与奇幻并举的小说。 在每次迈克尔与贝斯手的交谈中,关于音乐与人生的言论总是不失惊心动魄,发人深省。音乐课一节一节的推向高潮,贝斯手在最后一堂课时,在不知是梦是醒的情况下,竟然得以与音乐本身对话。十二堂课全部结束后,贝斯手的人生变得越来越精彩,但是迈克尔和其他几位音乐老师的出现,和亦真亦幻的经历,却依然是个谜,时间越久远,越不知是虚是实。直到有一天,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袭来,在一束光的指引下,他来到了一扇门前,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然后见到了一个与自己以前的处境十分相似的年轻人,而他自己,也变成了一位和迈克尔一样的精神导师。
  • 披头士

    作者:[挪威] 拉什·索比耶·克里斯滕森

    这不是历史上那个伟大乐队的传记,也不是某个成了气候的乐迷对他们的缅怀。这是北欧文学奖获得者——拉什•索比耶•克里斯滕森轰动世界文坛的扛鼎之作。 战后重生的世界正处在它的青春期,躁动和不安充斥着每个角落。四个51年出生的奥斯陆男孩迎来自己的青春期,他们热爱摇滚,崇拜披头士,并分别以乐队成员的名字为自己取了绰号。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迷惘,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和处世哲学,但他们的命运还是因为深厚的友情紧紧缠结在了一起。 《披头士》,书名取自英国著名摇滚乐队披头士(The Beatles),所有章节皆以乐队曲目命名。故事的主角、叙述者金•卡尔森,在刚刚逃出奥斯陆高斯塔的疯人院后,于挪威耐索登区域的一栋避暑别墅内以回忆的方式,追述了四个奥斯陆男孩欢乐、叛逆、颓靡和重生的青春岁月,为读者呈现了那个充满激情、梦想与浮躁的年代。 小说故事跌宕起伏,充满张力,文字充满年少轻狂的摇滚气息。同时,作者将四个男孩的成长经历与当时欧洲社会的动迁、文化发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由它所激发的欢笑、泪水和感触,让近几十年来的绝大部分挪威小说望尘莫及。
  • 神秘列车

    作者:[美] 格雷尔·马库斯

    “或许是有史以来关于摇滚乐的最佳著作” ——《滚石》杂志 “和最好的摇滚乐一样,触及了美国和美国音乐的心智与灵魂。” ——布鲁斯•斯普林斯汀 这本有关摇滚乐和美国文化的杰出研究书籍于一九七五年首版时,许多书评人称它是此主题下的最佳作品。现在,《神秘列车》的经典地位已然确立,它鼓舞了整整一代的音乐家、乐迷和作者。在这个版本中,作者修订了正文,令人不胜欢喜的资料性部分“备注与唱片目录”也经过了更新和扩充。多数读者依然会同意《滚石》杂志对《神秘列车》的评价——“或许是有史以来关于摇滚的最佳著作”。 《神秘列车》的闪光点不胜枚举,在很多人看来,书中论述埃尔维斯的卓越章节“普利亚特”是关于普莱斯利的众多文字中最具洞察力的。普莱斯利辞世后,马库斯的文章从喧哗和歇斯底里中浮现出来,成为美国文化批评的一个地标,达到了“狂喜、恐惧和理解的高峰”(《村声》杂志,弗兰克•里奇)。 通过六位艺人——先辈:罗伯特•约翰逊和“口琴”弗兰克,继承人:兰迪•纽曼、“乐队”乐队、斯莱•斯通,以及普莱斯利——按照乔恩•兰道在《滚石》杂志上所写,马库斯“就美国和摇滚乐写下如此有创新精神的野心之作,在体裁、智慧和创造力上都冒了很大风险。马库斯经常引用‘乐队’乐队的罗比•罗伯逊的名言:音乐绝不该是无害的。这本优秀著作的美妙之处便在于,它也绝非无害。” “任何对美国或美国音乐有兴趣的人都应该读的书。”——《纽约时报》
  • 制造伍德斯托克

    作者:埃利奥特·提伯,汤姆·蒙特

    描述60年代美国同志作家兼设计师埃利奥特·提伯,创办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经过。
  • 滚吧,生活

    作者:〔英〕基思•理查兹,〔英〕詹姆斯•福克斯

    滚石乐队吉他手、建队元老基思•理查兹自传 《纽约时报》畅销书榜No. 1;《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榜No. 1 荣获诺曼梅勒奖“最佳传记” 仅凭10页书稿获730万美元预付版税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伙儿说你为什么锲而不舍?我想他们没太明白。我这么做不仅是为了钱,或者为了你们。我这么做是为了我自己。 ——基思·理查兹 - - - - - - - - - - - - - - - - - - - - - 摇滚界大腕基思•理查兹的自传,毫无保留地讲述自己的童年、创作、恋情等,重现他由无名小卒到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生。 基思•理查兹自小受外祖父加斯耳濡目染爱上音乐;在母亲影响下听摇滚乐;在斯图牵头下创立滚石乐队;为做音乐、为生存而偷酒瓶;遇上心爱的女子;像偷窥狂那样为写歌找灵 感;一连九天不睡觉录歌;在美国巡演,和警察过招;逃离英国;成家;结识圈内各色人士;遭遇亲朋故去;遭到队友米克的背叛…… 正如他所言:这就是我的摇滚人生。信不信由你,我没有忘记这之中的一丝一毫。谢谢夸奖。
  • 左岸琴声

    作者:[美]赛德·卡哈特

    作者以一位客居巴黎异乡人的经验描述出他眼中的巴黎,充满异国情调。从巴黎人的生活观、生活形态、作息、口头禅,到天气景致的变化,娓娓道来,随着时序变迁呈现出了不同色彩和律动感的巴黎风情。他经由一间坐落于塞纳河左岸的钢琴铺,揭开了巴黎人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