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Design

  • 消费森林×品牌再生

    作者:李永铨 (口述),张帝庄 (撰文)

    这部书提醒我们,品牌绝非包装,它应该是一开始就要介入企业和产品最核心部分的规划与改造。” ——梁文道 内容简介: 本书由李永铨先生口述,张帝庄撰写,分享李永铨的成长之途,讲述个人经历及时代背景如何影响他的品牌设计意念,并以满记甜品、英记茶庄、上海表、悦木、Bla Bla Bra等品牌故事为例,附有大量设计稿,图文并茂,阐述从何用设计让品牌重生,同时还评论了日本、内地、香港三地对品牌设计的看法。作者从设计出发,但不仅囿于设计,更在书中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呼吁中国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尊重知识产权,才有可能提升自己的品位,从而建立优质的品牌。 每一个品牌到李永铨手中都会变成一则故事,他利用设计重新赋予品牌生命力。然而,对李永铨来说,设计技术只是一种基调,要成功重塑品牌,还需要洞察市场变化、收集数据,甚至将自己从历史、文学及电影等文艺作品中学到的知识融入其中。这些运用在产品设计上的理论,原来正是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也训练出他的敏锐触角。 他说:修读设计,只不过是第一步。
  • 美,从茶杯开始

    作者:汉宝德

    这是一部美学著作。建筑大师汉宝德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最接近生活的美感出发,自日常随处可见的杯子器皿谈起,并将美感归结为“文明的基石”,“人类尊严所系”,“一种文化力量”。文中更不时流露出对于民众对美体认不足的担忧,体现了一个文化大家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作品更以真挚、恳切的文字,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向我们阐释美,为我们辨析美,帮我们认识美,引领我们敲开美的大门。
  • 日本の手感设计

    作者:[台]李佩玲,[台]黄亚纪

    《日本の手感设计》内容简介:手感设计之所以会成为日本没计的特色,就在于日本人将设计不只是视之为功能的诠释而已。设计代表了文化、成为与人或自然沟通的管道、或是让生活因为没汁中的艺术而升华。手感の文化涵构深度解读日本人の神道信仰,禅学思维,构、缺、拙、涩の意境,浓缩の意识 手感是日本的传统元素,从奈良时代的莳绘,一直到再度红翻的任天堂、Wii都象征了日本人所认为的——手是五感连结的重要媒介。 这《日本の手感设计》用介绍日本设计物件的方式,从古到今打开手感设计的绝门独活,不仅看到了日本设计的价值,也真正了解到日本的手感美学。
  • 巴黎个性工作空间

    作者:Editions de Paris

    《巴黎个性工作空间》内容简介:听到“办公室”这个词时,你会联想到什么?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写字楼?摆满了电脑和桌子的房间?死气沉沉的闭塞空间?抑或是每天早上带着困意匆忙赶赴的地方? 在巴黎,创意工作者的“办公室”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个办公室都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个性化空间。有的优雅,有的简约,有的则充满了艺术气息。每个个性空间都很舒适,都体现了企业的文化和灵魂。 那么,让我们走进平时无法进入的巴黎个性办公室,一探究竟,看看工作在创作第一线的人们到底是在怎样的工作环境里完成创意工作,又是怎样的空间让他们的奇思妙想开花结果 欢迎各位来到充满了美、快乐和创造精神的创造现场——《巴黎个性工作空间》。
  • 设计上海

    作者:叶孝忠

    叶孝忠,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和科学系荣誉班毕业,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硕士,曾任职于新加坡《联合早报》,目前旅居上海及北京,为多家海内外媒体撰写设计、旅游等专栏及专题报道,曾出版《亚洲风格时代》等书。个人博客¬——乱旅行:http://blog.omy.sg/yexiaozhong。
  • 设计的精神·续

    作者:香港设计中心,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 编

    《设计的精神(续)》主要内容:很久以来,设计被认为是商业的工具,没错,但也不全对。设计既是一种跨领域的科学,更是跨领域的思维方式。我们每年邀请来自全球的设计与商业精英分享经验和知识,本身也在帮助读者构建设计的思维。浮躁的年的年代随着经济泡沫的消退而慢慢退场,理性与忠踏实的风格悄然回归。这里的每一位设计大师都讲述了他们对人与社会的理解和探索的故事,表达出他们对生活和调序的激情,阅读他们的文字不仅是对设计精髓的探索,也是提炼自身思维的过程。 有机会请到来自全世界各领域的顶尖设计师与我们面对面地分享他们的故事和观念。设计的各种领域在21世纪越来越交汇融合,设计的思想与精神却贯穿着这些纷繁的领域。讲故事是人类传承历史的一中充满乐趣的方式,因为有乐趣,也使故事中的观念和精神更容易被大空接受和传承。于是我们选择了《设计的精神(续)》里来自这些设计师演讲中的故事片段,并记录了编者与他们的对话,以期听故事的人能选择自己喜爱的观念,领悟设计的精神。
  • 全景探秘游戏设计艺术

    作者:Jesse Schell

    撬开你脑子里的那些困惑,让你重新认识游戏设计的真谛,人人都可以成为成功的游戏设计者!从更多的角度去审视你的游戏,从不完美的想法中跳脱出来,从枯燥的游戏设计理论中发现理论也可以这样好玩。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游戏的体验、构成游戏的元素、元素支撑的主题、游戏的改进、游戏机制、游戏中的角色、游戏设计团队、如何开发好的游戏、如何推销游戏、设计者的责任等。 本书适合任何游戏设计平台的游戏设计从业人员或即将从业人员,甚至游戏玩家。
  • 设计的精神

    作者:香港设计中心和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 编

    《设计的精神》主要内容:因为有了香港设计营商周亚洲论坛这一平台,我们得以有机会请到来自全世界各领域的顶尖设计师与我们面对面地分享他们的故事和观念。设计的各种领域在21世纪越来越交汇融台,设计的思想与精神却贯穿着这些纷繁的领域。讲故事是人类传承历史的一种充满乐趣的方式,因为有乐趣,也使故事中的砚念和精神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和传承。于是我们选择了《设计的精神》里来自这些设计师演讲中的故事片段,并记录了编者与他们的对话,以期听故事的人能选择自己喜爱的观念,领悟设计的精神。
  • 王受之讲述汽车的故事

    作者:王受之

    其实,我这辈子都在讲设计的故事,只不过老在讲台上讲,很少和大家讲。现在就想和大家讲故事。通过这本薄薄的书来讲,如果大家每天读一两页,也就是每天听我讲一个故事说不定一年下来,也知道好多新的事情呢。每天读书一两页,要花多少时间呢?读得快的人大约就是四五分钟的样子,读得比较仔细、比较慢的人最多也不过十分钟,如果能够在一年365天都坚持这个习惯,那一条就扎扎实实地读了一本书,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总有些所得的。坚持每日读书这个习惯我是从十五六岁左右开始形成的。直到现在,在美国已经当了将近二十年的大学教授。自己也有些在设计、艺术、文化方面的著作出版。书自然是看得更多了,但仍然维持这个每日读几页的习惯。
  • 把你的草稿钉在墙上

    作者:刘兰兰

    《把你的草稿钉在墙上》是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视觉传达专业学习的中国学生刘兰兰,对于其专业学习的笔记、总结和感受,深入记录了她在美国学习设计所获得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及结果——怎样把一个普通人培养成平面设计师。目前国内的平面设计教育与国外尤其是美国的平面设计教育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这本书对于国内的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教师和在职人员来说,无论从观念传达还是方法启迪上都有着相当的参考价值。 书中作者选择了在学习过程中五项最重要的课程,以大量的图片来说明其学习过程,并将其学习笔记穿插其中,这对于国内的设计教师以及正在学习平面设计的学生来说尤其有参考价值。这本书还采用双语写作,对学习艺术的学生英语较为薄弱的状况,也会起到相当大的帮助作用。
  • 設計私生活

    作者:歐陽應霽

    我們依然需要設計,是因為我們渴望要有選擇。 一成不變的世界是令人難以想像的。就因為服裝有性感的、優雅的、復古的、前衛的,手機有黑的、銀的、紅的、彩色的,生活才有意思起來。一抹藍,一條弧線,一個奇想,傑出的設計讓世界瞬時改觀。 Marc Newson、Philippe Starck、Hedi Slimane、Raf Simons、Tom Dixon、Ross Lovegrove、村上隆、安藤忠雄……這些我們也許熟悉也許陌生的設計大師背後有什麼創作理念?奈良美智筆下那個大眼睛、看起來總是在生氣的小女孩,什麼時候開始充斥在我們四周?Dior Homme那設計線條極為纖細、連瑪丹娜也為之瘋狂的男裝,魅力何在? 在歐陽應霽筆下,一幅幅設計界的精彩速寫,像是令人目不暇給的創意與美感之萬國博覽會。他與讀者分享的領域涵蓋傢俱、產品、時裝、音樂、電影、雜誌、玩具、旅行、美食……一會兒帶我們到巴黎的伸展台上,一會兒深入知名流行生活雜誌Wallpaper的幕後製作,一會兒解讀對切.格瓦拉的崇拜現象,一會兒探索簡約的意義。 設計與生活的關係難以分割。多一分對傑出設計的認識,我們的生活就能多一分樂趣,和選擇的自由。
  • 平面设计死了吗?

    作者:李德庚、蒋华、罗怡

    平面设计死了吗?相信你仍然对由这一大胆言论所引发的唇枪舌战记忆犹新,现在,由它的“始作俑者”——著名的设计师,策展人李德庚先生撰写的同名书籍《平面设计死了》已于上月出版,全书共50余章节,每一章节探讨一个平面设计话题,剑走偏锋,观点犀利,深入探讨平面设计之“死因”,对此,视觉中国将独家转载,敬请关注中国设计—— 『设计评论』专栏 《后记》李德庚 两个多月的案头劳作,书稿终于堆出来了。竟然有十万多字,还真吓了自己一跳。这本书不是我的个人著作,也不是任何人的。我作为“社会能量”的启动者,最终还出演了整个事件的回顾者的角色。从简单的设计问题开始,我有幸跟如此之多的来自荷兰、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大量的设计师、研究者以及志愿者一起共同讨论,分享观点。这对我来说是极其难得的际遇。但是海量的信息在我的大脑中荡漾,也成为了幸福的烦恼,让我很难重新组织起清晰有效的观点。好在我并不敢奢望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从今天平面设计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而是希望最后汇总出来的这八个部分(共52个话题)能够帮助大家以及我自己延展对于平面设计的思考。书中所引用的个人观点都是真实的,但讨论关系却是虚拟的。原本我还希望建立一种戏剧语境,模糊地链接现实与幻想、严肃与嬉戏,最后还是因为时间问题和自己的眼高手低而没有达到,算是一个遗憾。 用 “社会能量”的视角来看待今天的平面设计,坦白说,是因为我们对今天平面设计的现状非常不满。我知道,用平庸这样的字眼来描述今天所有的平面设计并不公平,但就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而言,如果不迅速警醒,并做出根本性改变,无论是对行业还是个人,下场远比平庸要悲惨的多。就我个人的观察,平面设计原有的知识与运作系统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进行系统升级已经无济于事,只能重新设定。如果你认为这话刺耳,那好,我借用一下Peter Bilak的温柔说法,他把平面设计看做是一个年轻的职业,认为现实领域和知识结构还处在成长和不确定的时期,因此会呈现出一种含混状态。事实上,无论你接受哪一种说法,结果都是一样的:你都需要把大脑中业已固化的关系切割开来(最好是弄碎它,如果可能的话),启用陌生的眼睛来看待本已熟悉的平面设计关系,以期能够重新建立与当下以及未来的链接方式。 事实上,当我们讨论平面设计的危机的时候,同时也是在讨论平面设计的机会。这方面,我非常认同Mark Wigly对危机的理解。今天,通讯技术与图像技术已经成长为巨人。相比较,平面设计在社会交流中的作用明显被弱化。Thomas Friedman认为平面设计已经变得跟制作冰激凌一样简单,Victor Papanek认为平面设计所需要的技巧用一个暑假就可以学会。我们必须改变技术只是工具的认识,否则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理解我们身边所发生的变化。技术已经在主导今天人们的交流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技术设定了框架与模式,我们的交流活动都只是在为这个框架填充内容而已。无论我们对这种变化持怎样的态度,有一点是确定的,技术革新的巨浪已在眼前,如果不想坐以待毙,平面设计就必须学会冲浪。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也许,新一代的平面设计师反而会获得比历史上任何一代设计师都要广阔的自由与强烈的快感。 不止是技术上,从任何一个社会层面来看,这个时代呈现给我们的景象确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复杂得多。如果我们仍然站在手工业甚至是工业的角度来看,它就是废墟。如果我们能够学会重组链接,整合碎片,成为麦克卢汉所说的“整体的人”。那它就是矿藏。 看起来所有的方面都需要重新思考,但我认为其中最紧要的就是重新确立平面设计的目的与价值。在消费主义和社会建设两种不同的需求的牵引下,平面设计已经分裂。似乎每个平面设计师面前都摆了一道必答的选择题:为商业,还是为社会服务?也许在回答之前,我们应该质疑一下问题本身,商业真的已经成为社会的对立面了吗?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多项选择呢?如果说一切的进步都指向一个更好的社会的话,面对商业这个最重要的推动力,为什么我们只能选择顺从或者对抗而不能用智慧的方式调和它呢?没有商业的驱动,也许我们根本不能拥有Google、Youtube、Facebook,不能拥有纽约时代广场和任何一个城市的繁华街景。我相信,更大的福祉不是来自简单的对抗,而是智慧的调和。 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指出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我觉得这对平面设计来说也同样适用。平面设计死了吗?我相信曾经的那个完整的平面设计传统已经解体了。但我并不感到悲观,因为我看到新的知识结构正在形成,新的动力正在聚合,新的领域正在拓展,不管它是否依然叫做平面设计。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这场中荷设计对话的嘉宾,也感谢所有的合作者、贡献者与赞助机构。感谢中央美院的王敏教授,有了您的支持,我们才能落实最初的梦想。感谢我的好伙伴蒋华和罗怡,没有你们和我一起并肩战斗,这一切也无法实现。最后,尤其要感谢蒙德里安艺术基金会,正是由于你们的支持,这本书才得以出版。
  • 平面设计死了吗?

    作者:李德庚、蒋华、罗怡

    平面设计死了吗?相信你仍然对由这一大胆言论所引发的唇枪舌战记忆犹新,现在,由它的“始作俑者”——著名的设计师,策展人李德庚先生撰写的同名书籍《平面设计死了》已于上月出版,全书共50余章节,每一章节探讨一个平面设计话题,剑走偏锋,观点犀利,深入探讨平面设计之“死因”,对此,视觉中国将独家转载,敬请关注中国设计—— 『设计评论』专栏 《后记》李德庚 两个多月的案头劳作,书稿终于堆出来了。竟然有十万多字,还真吓了自己一跳。这本书不是我的个人著作,也不是任何人的。我作为“社会能量”的启动者,最终还出演了整个事件的回顾者的角色。从简单的设计问题开始,我有幸跟如此之多的来自荷兰、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大量的设计师、研究者以及志愿者一起共同讨论,分享观点。这对我来说是极其难得的际遇。但是海量的信息在我的大脑中荡漾,也成为了幸福的烦恼,让我很难重新组织起清晰有效的观点。好在我并不敢奢望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从今天平面设计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而是希望最后汇总出来的这八个部分(共52个话题)能够帮助大家以及我自己延展对于平面设计的思考。书中所引用的个人观点都是真实的,但讨论关系却是虚拟的。原本我还希望建立一种戏剧语境,模糊地链接现实与幻想、严肃与嬉戏,最后还是因为时间问题和自己的眼高手低而没有达到,算是一个遗憾。 用 “社会能量”的视角来看待今天的平面设计,坦白说,是因为我们对今天平面设计的现状非常不满。我知道,用平庸这样的字眼来描述今天所有的平面设计并不公平,但就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而言,如果不迅速警醒,并做出根本性改变,无论是对行业还是个人,下场远比平庸要悲惨的多。就我个人的观察,平面设计原有的知识与运作系统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进行系统升级已经无济于事,只能重新设定。如果你认为这话刺耳,那好,我借用一下Peter Bilak的温柔说法,他把平面设计看做是一个年轻的职业,认为现实领域和知识结构还处在成长和不确定的时期,因此会呈现出一种含混状态。事实上,无论你接受哪一种说法,结果都是一样的:你都需要把大脑中业已固化的关系切割开来(最好是弄碎它,如果可能的话),启用陌生的眼睛来看待本已熟悉的平面设计关系,以期能够重新建立与当下以及未来的链接方式。 事实上,当我们讨论平面设计的危机的时候,同时也是在讨论平面设计的机会。这方面,我非常认同Mark Wigly对危机的理解。今天,通讯技术与图像技术已经成长为巨人。相比较,平面设计在社会交流中的作用明显被弱化。Thomas Friedman认为平面设计已经变得跟制作冰激凌一样简单,Victor Papanek认为平面设计所需要的技巧用一个暑假就可以学会。我们必须改变技术只是工具的认识,否则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理解我们身边所发生的变化。技术已经在主导今天人们的交流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技术设定了框架与模式,我们的交流活动都只是在为这个框架填充内容而已。无论我们对这种变化持怎样的态度,有一点是确定的,技术革新的巨浪已在眼前,如果不想坐以待毙,平面设计就必须学会冲浪。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也许,新一代的平面设计师反而会获得比历史上任何一代设计师都要广阔的自由与强烈的快感。 不止是技术上,从任何一个社会层面来看,这个时代呈现给我们的景象确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复杂得多。如果我们仍然站在手工业甚至是工业的角度来看,它就是废墟。如果我们能够学会重组链接,整合碎片,成为麦克卢汉所说的“整体的人”。那它就是矿藏。 看起来所有的方面都需要重新思考,但我认为其中最紧要的就是重新确立平面设计的目的与价值。在消费主义和社会建设两种不同的需求的牵引下,平面设计已经分裂。似乎每个平面设计师面前都摆了一道必答的选择题:为商业,还是为社会服务?也许在回答之前,我们应该质疑一下问题本身,商业真的已经成为社会的对立面了吗?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多项选择呢?如果说一切的进步都指向一个更好的社会的话,面对商业这个最重要的推动力,为什么我们只能选择顺从或者对抗而不能用智慧的方式调和它呢?没有商业的驱动,也许我们根本不能拥有Google、Youtube、Facebook,不能拥有纽约时代广场和任何一个城市的繁华街景。我相信,更大的福祉不是来自简单的对抗,而是智慧的调和。 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指出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我觉得这对平面设计来说也同样适用。平面设计死了吗?我相信曾经的那个完整的平面设计传统已经解体了。但我并不感到悲观,因为我看到新的知识结构正在形成,新的动力正在聚合,新的领域正在拓展,不管它是否依然叫做平面设计。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这场中荷设计对话的嘉宾,也感谢所有的合作者、贡献者与赞助机构。感谢中央美院的王敏教授,有了您的支持,我们才能落实最初的梦想。感谢我的好伙伴蒋华和罗怡,没有你们和我一起并肩战斗,这一切也无法实现。最后,尤其要感谢蒙德里安艺术基金会,正是由于你们的支持,这本书才得以出版。
  • 好设计

    作者:[美] 特里·马克斯,[美] 马修·波特

    何为好设计?答案在于你如何定义“Good”,它是关于形式、功能、花费、价值,还是可持续性?Good是一个主观的词汇,本书介绍了许多广受尊重的优秀设计师的高质量设计作品,从中可看到他们对好设计的定义和理解,他们来自美国、英国、瑞典、日本、印度、韩国、墨西哥等地。本书意在解析和发现:形式与功能孰重孰轻?是什么让好设计起作用?这些设计师不仅同读者分享他们对何为好设计的看法和观点,还谈论了他们认为的一流设计师的特色作品,并展示了图片视觉材料。这些作品和讨论涵盖了标志设计、产品设计和包装设计等。当然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偏爱和喜好。但是,总体而言,他们一致认为好设计的共性为:概念、内容、工艺、惊奇、悬念和沟通功效。
  • 简约至上

    作者:[英] Giles Colborne

    追求简单易用是人类的本性,无论是互联网产品。还是移动应用。亦或其他交互式设计,简单易用始终都是赢得用户的关键。同时,简单易用的程度也与产品寿命的长短密切相关。在《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中,作者Giles托20多年交互式设计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合理删除、分层组织、适时隐藏和巧妙转移这四个达成简约至上的终极策略,讲述了为什么应该站在主流用户一边,以及如何从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期望出发,简化设计,提升易用性。创造出卓而不群、历久弥新的用户体验。
  • 包益民与大明星聊什么?

    作者:包益民

    坦诚客户缺点的广告公司、自学建筑的普利兹克奖得主、拥有四个博士学位的调香师 、四十年坚持把生意做小的出版商…… 将每期数千元的杂志卖脱销的时尚编辑 本书集结了PPAPER自创刊以来50位全球重量级设计师、建筑师、时尚编辑等活跃于创意文化产业一线的大师及团队,以访谈的形式 娓娓道来这些文创领域执牛耳者们的行业经验、生活趣味、执业素养及创作观念,配以数百幅代表作品图片,一本书网罗全球创意先驱全纪录。
  • 創意市集II玩心大發

    作者:王怡穎

    简体版已在上市计划中了,大家可以稍等一阵向各地龙之媒查询。
  • 设计随笔79

    作者:Michael Bierut

    《设计随笔79》内容简介:我认为自己是设计师,而不是作家。十多年前,在鲜有证据证明我有写作才能的情况下,三名优秀的编辑史蒂夫·海勒、奇·珀尔曼和里克·波伊诺就纷纷开始给我一些简单的撰稿任务。他们的鼓励和建议让我学会了如何从作者的角度思考。大约在四年前,里奇、比尔·德兰特尔、杰希卡·海尔凡德和我决定创建一个博客,不过当时心中并无明确的目标计划。《设计随笔79》的成功编纂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初的那个决定,以及我们之间的友谊。在每天的工作中,我都能从世界上最优秀的设计师们那里获得灵感和激励,他们是:吉姆·拜伯、迈克尔·杰瑞克、卢克·海曼、艾伯特·米勒、丽萨·施特劳费德,尤其是宝拉·谢尔,文笔优美的她为我树立了一个重要榜样。艾伯特则创造了《设计随笔79》优雅(且诙谐)的设计风格。萨什·菲尔南多则以无比的勇气和热情,负责了该项设计的实施,直至最后完成。对于以上诸位,我都心存感激。我还要特别感谢普林斯顿建筑出版社的凯文·利珀特,马克·拉姆斯特、克莱尔·雅各布森,以及劳伦·纳尔逊·帕卡德,是他们提出了《设计随笔79》的出版计划,让它成功付梓。
  • Fw:永真急制

    作者:聂永真

    2001经典原版翻拍曝光+DIY怀旧未裁切毛边本+两款随机赠送海报 亚太设计年鉴常客、德国IF传达设计奖、红点传达设计奖、台湾金曲奖最佳专辑包装奖得主…… 《Fw :永真急制》仿佛是一份走过匆匆时光的邮件,投递那个夏天锋芒毕露的少年、投递那些一针见血的文字的饱满的影像到2011。绝对是设计美学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经典传奇。内容不够正经、既偏执又端庄、既哀愁性感又美丽哀竭,极短的述事内容里,每一个简短的、力与美的小题大作,都是一种都市社会主义的集体挫败,每一个短促的完结都是一个冗长的开始。
  • 白夜北欧

    作者:王受之

    北欧文化有种很特殊的味道。美国洛杉矶艺术设计学院终身教授王受之用独特的见解和宽阔的视野角度、深入浅出的笔触,将北欧本身的设计及其文化品味从赞叹近乎于崇拜。 当今世界文化最具影响力的地方之——北欧,这本书将从它独特的设计、生活、建设及历史等各方面去深度解读它的魅力所在,阐述它影响着世界文化潮流的焦点所在。 在我们外人来看,北欧设计都非常好,但是要很费力才能分辨它们之间的差异。北欧设计评论家安尼·斯滕罗斯曾经说:在北欧国家中,丹麦人比较“南部”化一点,芬兰人则有点“东方味道”,挪威人是“北派”,而瑞典人则基本是中坚。冰岛人自有一套,谁也不属。这本书将从北欧独特的设计、生活、建设及历史等各方面去深度解读它的魅力所在,从而阐述一个将德国严谨的功能主义与本土手工艺传统中的人文主义融会在一起的斯堪迪纳维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