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类学

  • 故国之妖

    作者:盛文强

    接续古老而又隐秘的叙事传统,再现蹭蹬婆娑的千面人生

    且愿妖怪们的命运,能少些蹭蹬,多些绚丽,正如我们对自身命运的期许

    四十五篇讲述妖怪始末转折的奇谭,百幅珍稀彩插,四色纯质纸精美呈现

    ——————————

    《故国之妖》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传说逸事的集子,书写中国古代妖怪,涉及妖怪的名目及习性,又有图像作为佐证。搜罗久远的妖怪逸事,类似于一种拼图游戏,在残损的碎片中,复原整体的形貌。妖怪的世界自成体系,是对日常的超越,又是对日常的讽喻。他的写作令遥远的奇异的古代世界,与我们今日的生活有了勾连,也有了对照,是我们认识传统,定义传统的一个新方式。也是写作道路上的一个新的探索。

    ——————————

    于我而言,搜罗久远的妖怪逸事,类似于一种拼图游戏,在残损的碎片中,复原整体的形貌。妖怪的世界自成体系,是对日常的超越,又是对日常的讽喻。在若即若离之间,妖怪实现了自身的意义。——盛文强

  • 米拉的猜想

    作者:[英] 安格斯·班克罗夫特 / [英] 拉尔夫·费弗尔

    人是社会的动物,那么社会又是什么呢?

    资本、劳动、性别、媒体如何塑造我们?

    社会学版《苏菲的世界》,看小说读懂社会学

    30位社会学巨擘,80个社会学大观念透射社会本质

    带你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让日常决策更理性

    荣休教授40年讲学精华,与时俱进修订7年

    每章配有漫画小结、思维导图,通俗亲切,拒绝枯燥

    编辑推荐

    ◎ 你知道吗,他们都是社会学家!

    笛卡尔、涂尔干、马克思、弗洛伊德、乔姆斯基、巴特勒、福柯、萨义德、戈夫曼、克克勒、齐美尔、……现代思想史公认“出格”的前沿思想家,以社会学之名贡献超强大脑。人生和社会的本质是什么?理智、情感、惯习、性别、权力、资本、阶级、媒体如何构造我们,又如何为我们所用?书中已为你准备答案:

    社会何以可能?我们是自私的个体,还是集体的一员?

    你如何了解自己的感觉,或其他人的感觉?人和人如何相互理解?

    你能成为谁?是被人摆布的傀儡,还是演员?

    你在为别人创造经济价值,还是反过来?

    ……

    ◎ 继《苏菲的世界》后,又一备受赞誉的知识小说

    本书延续乔斯坦·贾德开创的小说形式,构建主人公,18岁女孩米拉的虚拟世界,通过讲述故事教授社会学的大观念。米拉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对世界和人生充满好奇、热爱思考,想要找到解锁社会迷雾的钥匙。透过她的生活、反思和对话,作者融汇40年执教实践中广受学生喜爱的知识片段,涵盖本科阶段社会学概论的全部内容(近30位社会学家和80个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并为每章搭配漫画小结、思维导图,让读者更易理解掌握。

    出版十余年来,本书持续推出修订版,成为悉尼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布里斯托大学、阿伯丁大学、摩拉维亚学院等社会学教师的备课参考书,堪称社会学版《苏菲的世界》。适合文科学生和对社会学入门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内容简介

    十八岁这年,雷雨倾泻在米拉的世界:父亲因涉嫌股票诈骗入狱,母亲似与父亲的同事不轨,哥哥纸醉金迷,姨妈们无法掩饰的同情……一时之间,过去的生活恍如隔世。米拉成了臭名昭著的“罪人之女”,只好乔装化名,东躲西藏。在这难堪狼狈的时期,她却结交了知心的友人和恋人。

    面对公众谩骂,米拉应该站出来袒露心声吗?理想主义的失落靠什么挽救?一名脆弱的青年,还能否向他人伸出援手?米拉猜想,或许是社会学救济了自己。

    媒体推荐

    “请大家准备享受这场带领初学者探索社会学的发现之旅吧:引人入胜的叙事与社会学思想完美结合,鼓励初学者将习得的观念付诸生活境况。本书新奇有趣,具有教学示范意义,能够激发社会学及相关巧思,真是一本好书!”

    ——戴维·英格利斯,阿伯丁大学社会学教授

    “米拉的故事让我着迷!这本书展示了如何将以社会学解释生活,温和、透彻,让我这个‘社会学小白’理解了讲座和研讨会上的内容。”

    ——莉迪亚,社会学专业学生

    “作者擅长借助戏剧性的对白表达观点,行文通俗易懂,用有趣的角色将社会学和社会学家的核心思想和知识旨趣传递了出来。”

    ——格雷戈尔·麦克伦南,布里斯托大学社会学教授

    “此书无疑为社会学书写开创了新奇之径。在书中,我可以找到备课所需的全部素材,清晰简洁的解读,其风格、基调、精致程度以及讨论的观点都十分适用于资历尚浅的社会学学生。”

    ——卡特里奥娜·艾奥德,悉尼大学社会学高级讲师

    “这本书竟然囊括了我为新生准备的全部课程内容。它为那些被可能面对的繁重课业压力所慑,认为自己还不足以攻读社会学学位的人们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渠道。”

    ——乔·内森·罗森,美国摩拉维亚学院社会学副教授

    “我认为这本书会大受欢迎!它有精彩的线索和将宏大理论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灵动写法。世界各地的讲师都可以从中汲取资源……它做到了!”

    ——阿德里安·富兰克林,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

  • 西行影纪

    作者:主编:马晓峰 / 庄钧

    劫后遗存的文字与影像

    是西陲民族在逝去时代里的光影史诗

    也是庄学本的传奇一生

    ·

    编辑推荐

    ◎劫后遗存的文字与影像,全面呈现一代纪实摄影大师庄学本的摄影艺术

    重新发现庄学本是学界公认的几十年来中国影像史学最重要的收获,本书旨在全面梳理这位“中国影像人类学先驱”的传世之作,为世人了解这位几被遗忘的摄影大师找到最好的读本。

    庄氏生于上海,却志在西行,在军阀割据的年代,立志以考察边疆、旅行摄影的方法报效祖国,用形象的图片介绍祖国的大好山河和兄弟民族,以激励人民抗日保国的热情。入藏的幻梦虽破灭,但人生的一场悲剧却成就了其摄影艺术的非凡境界。

    孤立无援,在盗匪出没的川、甘、青、康边地行走,还要用手中的照相机拍摄鲜为人知的风习与人物,以及绘制地图、搜集标本、记录口头传说——这一切其实绝非今日青年所想象的那般浪漫。历经战火,劫后遗存的文字与影像将向我们缓缓揭开近百年前西南边地的真相。

    ·

    ◎在光影中讲述西南边陲的史诗,在时空中重构民族的前世今生

    庄学本的摄影是需要凝视的,他将一种文明与尊严的力量赋予了所观照的边地人民。而这份人性的尊严,长久以来不但为主流社会所忽视,更为在中国土地上“武装探险”的西方闯入者所践踏,却借由这数千张藏在档案袋里留存至今的老照片,令近百年后的我们肃然起敬。

    眉目俊朗的康巴青年、纯真无邪的嘉绒少女、雄鹰般矫捷的摩梭族人身影……在庄氏的镜头下,他们超越时空的疆界,骄傲地与我们目光交汇。

    ·

    ◎不可忽视的史料文献,不可磨灭的学术价值

    本书以足迹为线索、时间为脉络,配上大量的考察手稿和日记,整理了许多地名、人名的背景注释,全面呈现一代摄影大师探访西部、报效国家的漂泊之旅。

    从事田野摄影工作的同时,庄氏自觉吸纳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与知名学者交往求学,不断探索影像与学术结合的路径。种种不为外人所知,而又为庄学本所亲见并摄取的械斗、婚丧、巫术等内容,以及一系列大都来自亲身调查所得的有关边地地理与族群的文章和书籍,直到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史地与民族文献意义,更有人类学上的长远价值。

    ·

    ◎半生羁旅,留下的不仅是关于边地的史诗,更折射出庄氏的传奇一生

    从果洛至康定,从羌地至嘉绒,又从青春朝气的来路,到沉默郁结的暮年——彼时的庄学本尚未预想到自己未来的十年时光,大都将如孤蓬一般,行走在山高水长、多民族杂居的西部边区,更未料及他在旅途中拍摄的万幅照片,其中半数竟足以抵抗时间的消磨与命运的跌宕,在八十多年的岁月变迁中不断沉淀着历史的记忆。

    ·

    内容简介

    1934年至1941年,庄学本远离家乡上海,在中国西南边陲如孤蓬一般,围绕心中的圣地西藏盘旋了近十年之久。禹王诞生的羌地、入秋即雪的阿坝草地、余震不断的岷江峡谷、拉卜楞寺的盛大法会……这些都是他出发时梦想不到的景象。漫漫西行,留下了万余张照片及近百万字的一手资料。入藏的幻梦虽破灭,但人生的一场悲剧却成就了其摄影艺术的非凡境界,也在人类学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书以足迹为线索、时间为脉络,配上大量的考察手稿和日记,整理了许多地名、人名的背景注释,全面呈现一代摄影大师探访西部、报效国家的漂泊之旅。

    ·

    第一册:

    1934年,庄学本离开家乡上海,踏出了十年西行的第一步。从禹王诞生的羌地,到嘉绒地区,再到入秋即雪的阿坝草地;环游荒凉而高寒的果洛,夜宿余震不断的岷江峡谷……在军阀割据的时代,庄氏与鸟兽为伍,翻山涉河,用文字与影像探索无外人涉足的“白地”。

    ·

    第二册:

    1935年初冬至1937年晚秋,邂逅青海土人,在塔尔寺谒见班禅,与蒙古族同胞在群科滩游牧,于拉卜楞寺观盛大法会,单身匹马渡过黄河前往撒拉部落,搭帐歇宿于星宿海中的岛屿——这些都是庄学本出发时梦想不到的景象。

    ·

    第三册:

    1937年年底,庄学本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跟随背夫踏雪翻越大相岭,走进凉山,巧遇彝族婚丧,探访“喇嘛王国”木里,南游“女儿国”永宁,再往巴塘观览一年一度的藏戏盛会……漫漫西行,庄学本大都如孤蓬一般,围绕心中的圣地西藏盘旋不止,所走过的也是他燃烧生命的万里征程。

    ·

    媒体推荐

    于是,那个沉默千年的世界开始发出了声音,那些总是沉默在时间深处的人与事在我眼前清楚地呈现。——作家 阿来

    其学术价值足可以与同一时代甚至更晚期在这些区域从事田野工作的民族学者或人类学家相媲美。——影像人类学者 朱靖江

    庄学本的图片是其中最具有艺术和人类学双重价值的。……我有机会看到他数千张照片时,最震撼我的仍然是肖像。搜寻记忆,似乎还没有哪一位中国当代摄影家的肖像作品像他的这些作品一样对我具有那么深刻的震动。我想即使就凭这些肖像作品,庄学本就有足够的资格成为中国摄影史上重要的大师级人物。——摄影批评家 李媚

  • 人心

    作者:[美] 艾里希·弗洛姆

    《人心》是弗洛姆的心理学经典作品之一,从善恶、暴力、生死、自恋、自由等六个角度,对于人心和人性提出了独特的分析和观点。

    弗洛姆认为人有行善和作恶两种潜能,每个人都在自己选定的方向上发展。他按病理程度依次论述了游戏性暴力、反应性暴力、报复性暴力、补偿性暴力、原始的“喋血渴望”,指出不同的暴力形式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各自的无意识动机因素的不同。恋尸、自恋和对母亲的共生固着在弗洛姆看来是恶的本质,它们构成了严重精神病患的核心。

    弗洛姆善于将当代心理学研究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相结合,对于现代社会和人的行为心理做出深刻的批判。

    弗洛姆《人心》语录:

    人类面临的主要危险,不是穷凶极恶的人,也不是施虐狂,而是寻常人掌握着非同寻常的权力。

    善是一切服务于生命的事物,恶是一切服务于死亡的事物。善是对生命的敬畏,是一切助力于生命、成长和延展的事物。恶是一切扼杀生命、缩减生命、使其支离破碎的事物。

    成年男女之间的爱往往也具有自恋性质。爱上一个女人的男人,一旦她成了“他的”,他可能会把他的自恋转移到她身上。因为他带给她那些特性,他便对她心生欣赏和崇拜。仅仅因为她是他的一部分,她便成了一位具有卓越品性的女人。

    恶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它是个体想要回归到前人类状态的企图,消除这一企图需要专属于人类的特质:理性、爱和自由。

    在他人的痛苦不幸或亲切目光、鸟儿的婉转欢鸣或小草的青葱碧绿面前,倘若我们丧失了为之触动感怀的能力,那么没有任何认识能帮助我们。倘若人变得对生命无动于衷,那么任何他可能选择善的希望都将不复存在。

  • 横滨中华街(1894~1972)

    作者:韩清安

    《横滨中华街(1894-1972):一个华人社区的兴起》是第一本关于中国移民在日本的历史的英文专著。 它关注的是日本港口城市横滨的人口从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到1972年及以后中日关系正常化期间的转变。 韩清安讲述了一个看似矛盾的故事,即在战争与和平时期,中国移民如何在一个单一民族国家中找到一个持久的位置。 这一研究对中日身份认同的建构和中国移民定居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利用当地报纸、中日两国政府的记录、回忆录,以及直接从横滨居民口中采集的信息,在中日关系的背景下,讲述了一个常见的中华民族建设的故事。 但它以现有作品为基础,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非精英阶层的横滨华人,这些人庇护了革命活动人士,并成为他们宣传的民族主义的听众。 作者还强调了这些中国人的民族身份和地方身份之间的矛盾,他们自称为横滨人(hamakko),但没有声称自己是日本人,也没有否认自己是中国人。 他们在横滨丰富多样的国际化历史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可以让我们洞察未来更具包容性的日本文化。

  • 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

    作者:[法]皮埃尔·克拉斯特

    ★ 比肩《忧郁的热带》,击败时间的民族志书写

    ★ 作者师从法国国宝级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 美国当代小说大师保罗·奥斯特翻译本书英文版并作序推荐

    我相信,你简直无法不爱上这本书。

    作者写作时的慎重与耐心,观察之犀利,其中的幽默,思维之严谨与书中的悲悯——这些 品质相得益彰,共同造就了这部重要又令人难忘的著作。这是一个人经历的真实故事,提出的都是最根本性的问题:一个人类学家是如何得知信息的,两种文化之间会进行什么样的交易,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保守秘密?

    在为我们刻画这个未知的文明时,克拉斯特的写作带着优秀小说家的狡黠。他对细节的关注一丝不苟、无比精确;而他那种将自己的思想融汇为胆大又自洽的论点的能力往往令人称奇。他是那种极为少见的、毫不犹豫就采取第一人称写作的学者,而最终的成果不仅仅是一幅他所研究的民族的肖像,也是一幅他本人的自画像。

    —— 保罗·奥斯特

    --------------------------------------

    与南美丛林中最后的食人部落一同生活,见证出生、成年、婚配、死亡、节日、祭祀……

    浸入瓜亚基人的生活与头脑,真挚发问:

    人类能不能放弃追求一切,告别惶惶不可终日,

    拒绝屈服权力,也拒绝过度生产,更从容、自由、坚定地生活,摆脱外部世界的束缚?

    --------------------------------------

    瓜亚基人,一群生活在巴拉圭密林中的印第安人。他们以打猎、采集为生,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与社会制度。16世纪起,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居民一道,不断占领、吞食他们生活的领地,他们躲避、抗争、流亡、被“安置”……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这个部落的人口已不足三十。

    1963年,本书作者、法国人类学家皮埃尔·克拉斯特在瓜亚基人被安置于定居点后进入了这个部落,与他们一同生活,对他们在生育、死亡、饮食、求偶、部落管理、性向认同、劳动分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书写。

    在书中,克拉斯特直面瓜亚基人的残忍、习俗之状况,以及他们缓慢的衰亡。这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民族志书写,情感充溢全篇:克拉斯特于瓜亚基人一同经历了生育、成年、死亡与逃亡;它也是一种客观的民族志,摈弃了一切道德偏见:面对瓜亚基人的吃人风俗,卡拉斯特并没有止步于猎奇与惊叹,而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理解。

    法国著名哲学家吉尔·德勒兹面对这部作品,感叹道:“这本奇妙的著作标志了一种新型民族学的开端:它富于感性、积极于行动,又充满政治性;它是‘种族大屠杀’一词彻底的对立面。”

  • 北京的人力车夫

    作者:[美]史谦德

    1920年代,革命、战争和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混乱。与这场巨变相关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城市中。被铁路、电报、共有的城市心态捆绑在一起的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形成了一个竞技场,市民们对当时的一些大问题争论不休——寻求社会和谐与国内和平、保卫人民和国家主权、追寻一个独特的现代中国社会。人们卷入了这些冲突,因为他们知道,军阀的来来往往、抗议者的游行、知识界的言论、工厂的开闭都有可能改变他们的生活。

    史谦德检视了1920年代的北京居民如何应对由流动的士兵和政客,以及思想、资本、技术的剧烈运动所造成的变化,剖析了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都城。通过考察人力车夫、警察、工人、僧人等群体的政治经历,史谦德揭示出时代的力量是如何被普通人深刻感受的。这幅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城市社会的群像,强调了经过群众运动、集体政治以及混合了戏剧、示威活动、报纸和茶馆社交的城市文化训练后的普通市民日益成长的政治成熟度。令人惊讶的是,在吸收新的生活、工作和政治参与方式的过程中,旧社会中的很多东西都被保留了。一切似乎都变了,但一切似乎又都没变。经过动荡的年代,北京在地方和大众政治的基础上架起了一座桥梁,将行会和士绅精英的传统世界与社团主义和干部的现代世界连在了一起。

  • 人类进化史

    作者:[英]加亚·文斯

    本书循《枪炮、病菌与钢铁》和《人类简史》的路径,告诉我们人类如何通过四个关键驱动力改变自身物种的命运,让人类这种弱小的物种取得了不可能的成功。

    刘北成、陈嘉映、张小军、王笛、赵世瑜联袂推荐!

    40亿年前,生命在地球上诞生,而到20万年前,人类才开始出现。然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已经从一群简单的觅食者变成了支配地球的力量,能够同时制造艺术品和原子弹。是什么让人类摆脱了其他物种的命运,走上一条新的道路?人类的独特之处是什么?这些独特之处如何改变了人类自己,又如何改变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加亚·文斯给我们的答案是四个关键驱动力:火、语言、美和时间。火把我们从能量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让我们突破了动物的局限。语言让我们比其他动物能传递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用文字、故事、记忆创造了累积性的文化。70万年以来,人类一直追求美的感受,通过共同的信仰和身份凝聚在一起。时间是客观、永恒的,但我们用自己创造的方式来记录时间,使用时间,获得理解世界的动力,科学由此产生。

    通过考察群体遗传学、考古学、古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的前沿研究,本书使我们重新想象我们自己。本书挑战了认知革命改变人类的主流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人类是基因、环境和文化三者共同进化的独特产物。使我们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不是个人的聪明才智,而是我们的集体智慧。通过四个关键驱动力和基因、环境、文化的共同作用,人类进化的反馈循环过程正在将我们转变成一个超级有机体:“全能人”。

    人类真正的非凡之处,并非在于我们是拥有强大的工具的聪明的黑猩猩,而在于我们成了所有外在事物的设计师,也创造了我们自己。

  • 如何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英]马修•恩格尔克

    人类学家的一大准则便是对日常事物感兴趣。

    关于这个世界,人类学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人类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自身?

    文化为什么重要?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人类学家走遍了世界各地,从津巴布韦的城市到英格兰的郊区,从北京到巴塞罗那,他们揭示了种种惊人的事实、模式、偏好,以及令人费解的文化实践。马修•恩格尔克从人类学中最重要也最富争议性的九个关键词出发,为探索我们生活的世界提供指引。世界各地的理论和例子编织在一起,出色地展示了人类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因为它让我们能够理解其他人和其他民族的观点,还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它也揭示了一些关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 浮生

    作者:贺喜 / 科大卫 主编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沿海、沿江、沿湖生活着大量的水上人。这些人或被称为“疍”,或被称为“九姓渔户”,等等。这些称呼的背后往往交织着陆上人与水上人之间的权力关系。历史上,水上人往往不被允许上岸建屋居住,他们也很少掌握文字,因此撰写水上人历史的,几乎都是陆上人,采取的是陆上人的眼光。本书即试图去理解这样一个文字记录很不全面的社会历史,解读其与“陆上人”的联系与交流。

  • 浪漫地理学

    作者:[美]段义孚

    “浪漫”与“地理学”看似是一对矛盾的词。地理学脚踏实地,充满常识,亦是生存所必需。在过去,每个人都要懂得去哪里寻找食物、水源和栖息地;而如今,所有人都必须细心经营地球家园,使之更宜安居。当今的地理学著作缺乏戏剧性,地图、数据、描述和分析比 比皆是,却没有豪侠之举,没有孜孜以求的精神。然而,在不远的历史中,地理学的确曾有魔力,并被认为是浪漫的。那是一个英勇探索的时代。探险家深入海洋、山岳、森林、洞穴、沙漠和极地冰原,检验着自己身体和精神的忍耐力……作者指出,若是将精神视为人类存在的核心,或许人类需要将整个宇宙当作游乐场:超越中庸之道,信奉诸如光与暗、高与低、头脑与肌肉等两极化价值,皈依一些并不满足生存需要,却迎合热烈的浪漫渴望的地理环境。全书以灵动的笔调,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讲述人性与大地的互动,发掘地理学的诗性潜力。

    过分注重细节的地理学需要与浪漫且先验性的洞察力为伴——无论是像威廉•华兹华斯所说的“仿若那寄寓于落日灿烂余晖之中的、渗入万物魂灵的虚无缥缈”,还是如爱因斯坦说的“宇宙的音乐”。

    ——段义孚

  • 美好时代的背后

    作者:[美]凯瑟琳·布

    “由于世界的运作方式,我没办法成为更好的人。”

    这是我见过对经济不平等最有力的控诉之一。——芭芭拉·艾伦瑞克,《我在底层的生活》作者

    ·

    ★ 比尔·盖茨、奥巴马、诺奖得主阿马蒂亚·森一致推荐——小小贫民窟为何获得全球关注?

    ★ 潜入印度底层三年,参考上千份官方档案,揭示 全球资本主义神话下贫穷的真相与本质

    ★ 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书写大城市里小人物的生、死和希望——这不是一小撮人的故事,而是许许多多人的命运

    ★ 在这里,失业比断指更可怕,读大学是为了嫁得更好,腐败成了穷人翻身的绝好机会,希望像毒品一样令人上瘾

    ★ 作者获普利策奖、麦克阿瑟天才奖,何伟激赏“极具洞察力”,《无依之地》作者杰西卡·布鲁德最喜爱的作家,被誉为“乔治·奥威尔最出色的追随者”

    ★ 非虚构文学里程碑之作:入选《时代》周刊2010年代10年10佳非虚构权威榜单,《纽约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20多家权威媒体年度好书

    ·

    在孟买国际机场旁写着“永远美丽”的广告牌背后,贫民窟安纳瓦迪的居民不时梦想着更美好的生活。

    垃圾回收者阿卜杜勒梦想有个不嫌弃他身上味道的老婆,两人一起到除安纳瓦迪以外的任何地方安家;他的母亲泽鲁妮萨则梦想在安纳瓦迪有个更干净的家,要有一扇可以排放油烟的小窗户,要铺着像广告里那样美丽的瓷砖;厕所清洁工拉贾·坎伯梦想能有钱换一副心瓣膜,好保住来之不易的工作,继续供养全家;热衷于调解邻里纠纷、从中捞取好处的阿莎梦想成为安纳瓦迪最有权有势的人物,让自己的女儿成为贫民窟第一个女大学生。

    在都市的繁华表象之下,他们就像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努力地为梦想奔走。然而,他们掌握不了任何东西,一个普通日子里的微小变动便足以让他们的生活天崩地裂。这是印度的故事,却是全世界的问题。

    ·

    无论是她的文字还是写作目的,都让人想起狄更斯和左拉。《美好时代的背后》就像是一个关于谋杀的悬疑故事,一个反应日常生活的、情节复杂的故事,它提醒我们,有时对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倾听。 ——美国国家图书奖颁奖词

    如果你想阅读关于印度贫民窟生活原汁原味的第一手的报道,我向你推荐这本书。——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

    这本书通过精巧的叙事,讲述印度大城市中那些生活动荡、无权无势之人的悲伤与喜悦、忧愁与坚忍,他们无法融入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被抛在一边。这是一部散播智识、掀起讨论、燃起义愤、唤起同情、激发行动的杰作。——阿马蒂亚·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以真实而又动人的笔触刻画了孟买贫民窟安纳瓦迪的居民们。拾荒者、窃贼、不公正的受害者——凯瑟琳·布把我们带入他们的生活,他们也紧紧牵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无法离开。一部杰出的作品。 ——特雷西·基德尔,《非虚构的艺术》作者

    《美好时代的背后》开头就以阿卜杜勒逃跑的故事吸引了我,随后又用一个又一个的人物和家庭串联起来。让人们通过接连不断的冲突和矛盾了解到印度贫民窟里的艰苦生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了贫民窟里穷人与穷人之间的“互害模式”。“互害模式”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底层和贫困人群改变自身命运无力感,他们只能通过争夺捡垃圾的蝇头小利来维系生存,却无从融入大都市的现代化生活。凯瑟琳·布所写的书,文字流畅、可读性强,且不失深刻的观察和启示。——田丰,《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这本书是至少半个世纪以来关于印度的最佳报道,它可以和另一部与贫穷相关的开创性作品——乔治·奥威尔的《通往维根码头之路》——相媲美。——《纽约时报》

    凯瑟琳·布兼具诗人的文笔,小说家的叙事技巧,优秀新闻记者的报道才能。如果哪本书能把人物写活,那一定就是这本。 ——《纽约客》

    一场十分真诚、毫无功利之心的报道,一部充满人性、力量和深刻见解的作品,它揭示了全球化时代下,穷人的生、死与希望。——《波士顿环球报》

    令人惊艳的好书,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立足底层叙说大都市里底层人物的故事;报道深入且敏锐,对常被主流叙事排除在外的人们的生活、希望与恐惧感同身受;讲述了一个从未被外国人讲述过的印度故事。但最令人震撼的还是这本书的诞生。——《华盛顿邮报》

    《美好时代的背后》着实是一份馈赠,是人类精神丰富且饱满的体现,也是底层人民在这个原本下沉的世界中奋力向上的见证。安纳瓦迪的故事既让人惴惴难安,也让人备受鼓舞。这是一本需要我们每个人去阅读并回味的作品。——《芝加哥论坛》

    这是关于印度残酷转型时代的最佳作品……凯瑟琳·布生动刻画了安纳瓦迪居民的生活,让我们得以了解他们,并赞叹他们在艰难时世中的生存智慧。——科克斯书评

  • 夜间的战斗

    作者:[意]卡洛·金茨堡

    16世纪,意大利弗留利地区盛行着一种奇特的夜间活动,传说生而有胎膜的农民在某些夜晚陷入沉睡时,其灵魂会“飞往”田野里与巫师“战斗”,以保护庄稼收成。

    这些男男女女,名为“本南丹蒂”,字面意思即“慈善的行者”。本南丹蒂是些什么人呢?一方面他们宣称自己反对女巫、男巫和 他们邪恶的阴谋,治愈了一些因巫师的加害而受伤的人;另一方面,和他们的假想敌一样,他们骑着兔子、猫或别的动物参加神秘的夜间聚会。然而,他们保卫自己的劳动果实、祈求丰收的仪式却被教会斥为异端巫术

    历史学家金茨堡依据宗教法庭审判档案,着眼于审判官和被审问者之间的互动,不仅生动描述了这些农民如何在教会权威的压力之下,对自我身份产生混淆,进而把自己归为巫师的过程,还复原了这一时期民间文化和农民的心理世界。

    “在这部书中我研究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上半叶之间弗留利人的宗教态度,从广义上说,是一个农民社群的心理状态,但是从一个十分狭隘的观点来看,这一民间信仰核心的历史,由于特殊势力的作用,逐渐被等同于巫术。”

    ——卡洛·金茨堡

    编辑推荐:

    ★半个世纪以来经久不衰的史学经典,已有十几种版本在全球出版

    本书自1966年在意大利出版以来,享誉全球,以意大利语、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日语、中文等多种文字出版,仅意大利、美国和英国就在不同时期出版了不同版本。这本书经过时间的检验,已成为微观史、新文化史和巫术研究等领域的经典之作,霍布斯鲍姆、彼得·伯克对其赞誉有加。本次出版在旧有译文上作了部分修订,同时新增2020年意大利新版后记。

    ★意大利版《叫魂》,呈现显微镜下扑朔迷离的巫术审判

    为丰收而战的那些据说灵魂可以离开身体的人们(“本南丹蒂”)在夜间到底做了什么?他们与底层民众的节庆狂欢、亡灵游行、巫魔集会、狼人传说等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被审判的本南丹蒂对自己的思想传统、仪式、身份和所作所为都有自觉吗?宗教当局为什么感到恐惧?审判者们对审判对象是否有足够的了解,审判中都使用了哪些手段?本南丹蒂是如何一步步被与巫术和异端画上等号的?——除了作者抽丝剥茧的讲述和分析,本书末尾还附有审判档案的原文,供读者零距离观看审判过程。

    ★还原大众信仰与民间文化实相,揭示信仰与权力的关系,窥见近代欧洲早期的文化冲突

    巫术审判、猎杀女巫背后实际上是正统文化对大众信仰、民间习俗,以及有悖当时教会规范的各种思潮的压制、塑造和同化。大众信仰的复杂性远不是审判席那些饱学之士所能完全掌握的,但教会似乎有自己对巫术、女巫崇拜、秘密信仰的单一理解。之后,权力就将这些“理解”强加给了审判对象,也强加给了大众信仰。反过来,对本南丹蒂的审判过程,事实影响了宗教当局对巫术的认识,因此,大众信仰也影响了精英信仰。这是下层文化与上层文化持久的冲突,也是文化“互相渗透”的过程。

    ★聚焦“小人物”,还原他们的心态和精神世界,倾听被遗忘、遮蔽和扭曲的庶民之声

    作者与E.P.汤普森、娜塔莉·戴维斯一样,眼光朝下,关注自下而上的历史,关注历史夹缝中的边缘人和小人物。没有审判档案,这些人本来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也不可能为今天的我们所知。他们都是一些什么人呢?辛苦谋生的农夫,为患病孩子四处求告的父亲,饱受癫痫之苦的农妇,为了糊口而谎称自己能通灵的妇女,声言能用咒语治病的裁缝,被邻居告发的“女巫”,乡村磨坊主,妓女,牧羊人……在宗教法庭上,一些人没什么文化,来自底层,面对压力,在审判官和法学家的引导下,明知承认某些“罪行”会受到惩罚也不得不承认。

    ★利用丰富的材料,点亮诸多颠覆人们认知的细节

    作者在宗教法庭的审判档案(诸如口供和庭审记录)、欧洲而各地相关民间传说和大众文学读物等多种材料间穿梭,呈现了复杂多样的巫术与民间信仰的细节,诸如各种节庆的游行和狂欢活动、异端团体的秘密聚会(如半夜拜鬼仪式)、治病驱邪和施咒等迷信活动(包含一些骗钱的把戏)、祈祷丰收的仪式,狼人、骑着公鸡和公山羊的巫师、挥舞茴香束的本南丹蒂、亲吻恶魔屁股的男男女女……

  • 成为三文鱼

    作者:(挪威)玛丽安娜·伊丽莎白·利恩

    三文鱼由来已久。它们早于我们存在,作为一种可靠的季节性资源,一种来自远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它们在近海地区可以被方便地捕获,从而成为了海边人群的生计支柱。我们曾拥有共同的历史,然而近些年来这种历史发展出了新的方向。

    本书是关于“鱼的城市”的第一本民族志。基于作者自2002年始在三文鱼养殖业的田野,以多物种民族志的视角检审三文鱼养殖如何成为全球化的水产资本产业。它讲述三文鱼如何成为养殖的动物和如何被赋予情感的故事。这是关于一个出人意料的、正在崛起的产业故事,这个产业已给世界渔业资源的格局带来了巨大改变。随着三文鱼的全球化,这也是关于一种新型生物资本改变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故事。本书重点描述构成三文鱼养殖的脆弱而不可预料的关系实践,以及其催生的多种“成为三文鱼”的方式,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切面如何在三文鱼的旅途中不断赋形,又塑造着彼此。

    以往,“它们的”故事在生物学家中寻找读者,“我们的”故事在人类学家中寻找读者,但讲故事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

    =========================================

    这本书既是对三文鱼和饲养它们的人之间相互影响的敏锐探索,也是一封引人入胜的写给民族志的情书,它阐明了这种工作可以扩大我们思考科学和社会棘手问题的界限……这是一部人类学著作,它向所有人讲述了我们的食物系统和被卷入其中的动物,以及不确定性的不可避免;它以一种高超的声音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没有结尾的答案。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一个及时的贡献……总的来说,《成为三文鱼》对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进行了详细而有启发性的研究,提供了对照料实践的关键见解,这些实践确实将鱼作为食用动物带到了生活中,并贯穿其间。

    ——《工作人类学评论》

    《成为三文鱼》展现了生活中平庸的一面,揭示了它们令人震惊的陌生感。玛丽安娜•伊丽莎白•利恩追溯了这种陌生感——通过理论、历史、民族志和凄美的个人叙述——来说明人与非人的关系是如何处于我们生活的核心的。

    ——本-奥洛夫(Ben Orlove),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教授,《变暗的山峰:冰川退缩、科学和社会》的合著者

    作者带我们进入神秘的贸易区,在这里,人类和鱼类等不同物种相互接触,并决定彼此的命运。

    ——罗安清(Anna Tsing),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人类学系教授,《末日松茸》作者

  • 太平鬼记 [增补本]

    作者:尚思伽

    史书停止的地方,小说就开始了。

    短篇小说集《太平鬼记》的故事原型取材于《左传》《史记》《汉书》,富有中国史上那个英雄时代的气质,还蒙上了一层奇古的神秘色彩。这样一组精心制作的文字的艺术品,突破了史学、文学的壁垒,也超越了现代小说的文学性格,延续着“迂诞依托,欲有所言”的古典小说传统。

    《太平鬼记》是我是看到的第一个中国当代作家以短制去把握宏大庞杂历史的第一本小说集。中国也有尤瑟纳尔那样的女作家,也有尤瑟纳尔那样在历史中生花结果的妙笔佳作!

    ——阎连科

    《太平鬼记》,皆取材于《左传》《史记》《汉书》,始于《史官》而终于《别史》,假托“鬼生”,有叙有论;附录各篇则比附唐人传奇写当代世情人心,使之蒙上了一层奇古的神秘色彩。这样一组精心制作的文字的艺术品,似乎自觉突破当今所谓史学、文学的壁垒,也有意超越现代小说的文学性格,而延续着“迂诞依托,欲有所言”的古典小说传统。

    ——江湄

  • 史前人类简史

    作者:[英] 史蒂文·米森

    ★追溯人类历史中关键的一万五千年,用科学的眼光填补历史的空白

    公元前20000年的地球,寒冷、干燥、多风,大气中满是尘埃,四处横亘着冰川和沙漠。人类随时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只能同严寒和干旱斗争,艰难地生存下去。然而,他们尚不知道自己正身处巨变的前夕——随后的一万年,气候从干冷转向湿热,地球从冰河期转向间冰期。

    就在这段时期,人类从居无定所的狩猎采集者转变成了定居农耕者。他们驯化了新的动植物、发明了农业,建造了城镇;他们开始拥有风俗和习惯,形成更复杂的社会结构,并最终创造了我们所拥有的文明。

    他们没有书信、没有日记,甚至没有文字用以描绘他们的生活和见证的事件,在仰赖书面记录的历史学家眼中,他们的生活一片空白。考古学家检查他们留下的垃圾,以严谨的科学还原这段神秘的历史。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认知考古学先驱,用前沿的技术与靠谱的考古证据,呈现有趣的史前史

    汇聚考古学、遗传学、植物学、地质学、气候学、语言学、基因历史学的前沿技术,深入世界各地的考古遗址,结合科学与人文,重现不复存在的远古世界。

    不列颠的甲虫遗骸,证明了冰河时期的严峻低温;比利时的桦鼠与仓鼠,标志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开端;敲打加工过的燧石条、搭建的火炉、散落的鸟骨,见证了对整个史前世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生火工作。

    从古代沉积物中的花粉粒,追踪猎人们从地中海沿岸向东迁徙的足迹,再现史前人类餐桌上美味的天竺葵与藜;从墓室中的驼鹿雕像与狐狸牙齿和鹧鸪腿骨制成的珠子首饰,探索宗族、阶级、宗教信仰的原始面貌。

    石质工具、陶器、火炉、食物残渣、动植物遗骸、被遗弃的定居点、壁画、墓葬、基因、语言……作者米森抽丝剥茧,以有趣生动的讲述全面完整的史前史。

    ★通过一个现代人的穿越时空之旅,横跨五大洲,再现史前人类的生活全景与细节

    史前人类是头脑空空的野蛮人吗?这些人发明农业、筑造城镇,最后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北欧的猎人在风雪中追击驯鹿,法国的艺术家在山洞绘制壁画,中国的制陶人同时驯化了稻米。还有一群人在乌克兰用猛犸骨骼建造房屋,在苏格兰烤榛子,在死海西岸的住所为亲人的头骨涂上石膏,并在土耳其的加泰土丘建造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

    他们驯化了绵羊和山羊,驯化了谷物与豆类,完成了人类从狩猎和采集向农业生活的转变。他们搭建村庄、打磨石器、储备食物、围绕篝火开展聚会,建立社群秩序与宗教信仰。

    穿越时空,回到石器时代,一同体验冰河时期之后面对全球巨变的史前人类,如何在努力生存的同时创造历史,成为人类文明鼎盛的基石。

    ----------------------

    内容简介:

    公元前20000年,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的顶峰——大气层中弥漫着浓重的尘埃,沙漠和冰川横亘在广阔的陆地上。人类即使能够生存下来,也时刻面临着灭绝的威胁。随后的一万五千年,全球骤然变暖,气候变迁带来农业、城镇和文明的兴起。新驯化的动植物开始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从狩猎和采集转向农业,人类的历史进程彻底转变了方向。

    《史前人类简史》综合了考古学、遗传学和环境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从冰河融化到农耕诞生这一万五千年的人类历史进行了一次全面考察。作者史蒂文·米森想象了一位现代旅行者约翰·卢伯克。读者将跟随着他的脚步,一同探索五大洲的各处史前遗迹,纵览全球人类的进化图景,并思索这一特殊时期如何为我们所处的现代世界奠定根基。

  • 中国话

    作者:郑子宁

    ☆侦探小说般层层推进的语言学科普

    ☆九大领域诠释中国话的前世今生

    ☆重新发现中国人的文化史

    ▎编辑推荐

    九大领域解读中国话的起源与传播

    重新发现中国人的文化史

    ◎粮食作物称谓的传播

    ——为什么东非马达加斯加岛和印尼群岛上“米”的发音都非常相似?

    ——为什么中国普遍北方吃粳米,南方吃籼米?

    ——为什么中国台湾的阿美人会把“小米”供奉为神灵?

    ◎家畜动物称谓的兴衰

    ——为什么历史上“猪”的曾用字“彘”“豕”“豝”都消失了?

    ——为什么楚国“虎”的发音——“於菟”和东南亚地区的发音非常相似?

    ——汉语的“马”是草原上的印欧人传入中国的吗?

    ◎金属加工冶炼的历史

    ——为什么青铜器上的铭文会被称作“金”文?

    ——越南为什么会用“铜”作为他们的基本货币单位?

    ——“铁”是一个来自西方的词汇吗?

    ◎血缘亲属称呼的异同

    ——“爹娘”是比“爸妈”更老土的词吗?

    ——“哥”什么时候取代了“兄”?

    ——“妈”(ma)是全世界的语言中对母亲的通称吗?

    ★名人推荐

    本书对“语言中的历史线索”已有非常精彩的论证,深入浅出又饶有意味,但这并不只是“趣味历史”而已……因为语言中异于规律的现象不仅可以提醒我们对结构的重新认识,也可以补齐文化交流中“缺失的一环”,有时是被遗忘的历史。对中国人来说,这样的书实在是太少了。

    ——知名书评人 维舟

    本书内容广博、材料翔实,伴随着优美的文笔徐徐展开,读来有“山阴道上行,使人应接不暇”之感。相信读者诸君读了本书之后,一定会对中国人与中国话之间的互动关系,有更为深刻地了解认识!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 盛益民

    ▎内容简介

    本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分别深入探讨了中国的饮食、数字、动物、称谓、地名等方面的文化。一方面,作者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分析语言的发展、演变;另一方面,又从横向的空间维度,探讨不同语言之间的传播、交流。作者借由语言,探索中国人的历史与文化记忆,为我们描绘出一条清晰的、不同民族间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交流轨迹。

  • Rice as Self

    作者:Emiko Ohnuki-Tierney

    Are we what we eat? What does food reveal about how we live and how we think of ourselves in relation to others? And why do people have a strong attachment to their own cuisine and an aversion to the foodways of others? In this engaging account of the crucial significance rice has for the Japanese, "Rice as Self" examines how people use the metaphor of a principal food in conceptualizing themselves in relation to other people. Emiko Ohnuki-Tierney traces the changing contours that the Japanese notion of the self has taken as different historical Others - whether Chinese or Westerner - have emerged, and shows how rice and rice paddies have served as the vehicle for this deliberation. Using Japan as an example, she proposes a new cross-cultural model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lf and other.
  • Golden Arches East

    作者:Watson, James L. (ED

  • The Vulnerable Observer

    作者:Ruth Behar

    Eloquently interweaving ethnography and memoir, award-winning anthropologist Ruth Behar offers a new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humanistic anthropology. She proposes an anthropology that is lived and written in a personal voice. She does so in the hope that it will lead us toward greater depth of understanding and feeling, not only in contemporary anthropology, but in all acts of witne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