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类学

  • 这样创作记录片

    作者:陈刚

    《高等本科与高自考教材•这样创作纪录片•人类学视野中的纪录片研究》遵循理论视野和操作技巧并重的基本原则,将语言人类学研究中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的“真实电影”、克里福德•格尔兹的文化阐释学、普洛普民间神话结构研究的象征手段、人类学的比较研究方法以及田野调查等方法,结合丰富具体的案例,融会贯通到纪录片的创作思路中,并且试图在影像表现手段的真实性受到极大质疑的今天,运用严谨缜密的科学方法,为纪录片找回真实和权威。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学因运用纪录片而得到革命性的进展;纪录片也因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而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拍摄方式。在当今纪录片的形式、内容和拍摄方法缺少新思维、新途径的状况下,《高等本科与高自考教材•这样创作纪录片•人类学视野中的纪录片研究》为纪录片创作者和广火爱好纪录片的人们打开一片新的视野。
  • 殺母的文化

    作者:孫隆基

    希區考克的經典傑作《驚魂記》(Psycho)中的主角,殺人時披著媽媽的衣服,代表何種文化意涵? 可以把《鬼娃也有種》和《亞歷山大大帝》兩部電影放在一起討論嗎?它們有什麼共同點? 《飛越杜鵑窩》裡的男主角被施以前腦葉白質切除手術,象徵什麼? 美國作家菲力普.懷理的小說如今多為人遺忘,他在青史上留名的是締造了「大媽咪主義」(Momism)。什麼是「大媽咪主義」? 《殺母的文化》一書,作者孫隆基從構思到完稿耗時幾近四分之一個世紀。書中,作者由「殺母」這一極為新穎的角度,深度剖析二十世紀的美國歷史文化。他以宏觀的歷史視野,從眾多好萊塢影片如《驚魂記》、《魔女嘉莉》、《沉默的羔羊》、《午夜牛郎》、《超完美嬌妻》、《凡夫俗子》、《兇手就在門外》……,以及從小說、詩作、電視劇作等大眾文化的內容著手,一字一句地爬羅剔抉,證明「殺母」文化乃美國二十世紀大眾文化的主流。 事實上,「殺母」這個議題在美國大眾文化中無所不在,雖然有時遮隱藏其內,有時強顯揚於外,但整體而言,美國文化中關於「殺母」的資料份量,多到令人驚訝。因而,作者歸結成一句話:「殺母」意識乃是美國文化長久存在的暗疾。 關於美國「殺母」方面的研究,到目前為止,《殺母的文化》可說獨步天下。本書絕對是一部原創性十足的書。這一點,就連美國人都未由此角度詮釋自身的歷史文化,因為「只緣身在此山中」。作者孫隆基,借鑒於中國文化「慈祥及雷鋒化的媽媽」,和美國「妖魔化的媽媽」做對角線式的比較,反而看出了美國文化中的「殺母」真貌。多年以前,孫隆基寫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對中國文化予以硬心腸地批判;如今,他把矛頭指向美國…… 本書共32萬多字,有些「份量」,但它不但內容有趣,而且容易閱讀。這只要看看本書目錄,即可感知一二。本書內文共分13分章、98節,外加附錄7篇。內文的章節之間,環環相扣,層次分明。作者將美國文化裡廣泛彌漫的「殺母」意識,追溯至19、20世紀之交的「世紀末」,指出它是一股與基督教背道而馳的世俗化潮流。該股潮流發展至世紀中葉,又與尼采傳統的仇母論與美國性別角色論匯聚成一股巨流,譜成「殺母」的文化背景。1960年代,則是美國「殺母」經典著作的高峰期,「殺母」意識成為美國文化中的「八股」與「共識」,出現於無數的電影、小說、詩作、專書。此時期的「殺母」,幾近泛濫程度,一如當年台灣的「反共抗俄」,成為一「時代精神」。繼之,作者探討至二十世紀末期「殺母」的後續演變與發展,包括:女性主義與殺母意識之間不同層面的互動,以及與「殺母」相關的「殺子」、「殺狂慕者(粉絲)」等議題。作者認為美國大眾文化的發展,其實是「分離和個體化」的深化過程。在這個「個體化革命」的過程中,「媽」代表人生的早期,被定位成個體成長的「路障」或「絆腳石」。要奪回或擁有自己的人生,唯有將「媽」除之而後快。 此外,本書的附錄共有七篇文章,對「殺母」主題從不同角度予以補充,包括:美國人如何看中國人性格、美國文化中的殺父幻想,「殺母」是否接近尾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對影響美國文化的一些重要的人物及其作品,皆有著墨,如達爾文、尼采、懷寧格、勞倫斯、佛洛伊德、蘇理文、馬爾庫塞、沙林傑。當然,書中也論及女權、女性主義者對「賢妻良母」的重炮抨擊,以及如費理丹(Betty Friedan)、黎契(Adriene Rich)、法拉黛(Nancy Friday)、亞堪納(Judith Arcana)……等人的重要作品。 本書同時也解答了美國文化史上一些重要課題,如原野理想、殺父娶母、大媽咪主義、邊疆理論、世紀末思潮、白色願望時代、杜鵑窩情結、性別教條、陽具型女人、吉力根學說、哈林的文藝復興、自然寫作、多樣相的變態、芝加哥七君子、M體質 W體質、「婦之性」(gynesexual)和「母之性」(matrisexual)、父母子「永恆三角」等等,全方位提供讀者對美國文化發展的深度理解。 《殺母的文化》一書,不只是具有學術的深度與創見,它論理邏輯清晰,脈絡清楚。本書可成為各大學歷史系、心理系、女性研究、文化研究等各學科的必備參考書。但同時,因本書保有作者一貫的獨特文字風格──筆鋒平實卻又批判冷冽,所以你可隨翻隨讀,放鬆心情跟著作者進行一場對無數部電影、小說有深度又趣味盎然的美國文化知性之旅。 2010年,如果你只讀一本書,建議你讀《殺母的文化》。 本書精采片段 在八o年代中期,美國禮品店出售給女性用的咖啡杯子,上面列了三個項目:希望我約會的男子,第一不是已婚者,第二不是戀母者,第三不是同性戀。 女性歷來以「媽媽」當角色楷模,因此新女性用「殺母」來超越媽媽。……「 把媽媽『殺掉』不是很好嗎?如果把媽媽放在神座上膜拜,等於是把女性限死在犧牲者角色裡。」 尼采看到「超人」與「末人」對立的地方,懷寧格則看到了「天才」與「婦人」的對立。 一個男人的靈魂被媽媽占有,總不會有好事。……在美國大眾文化裡,哪裡投下「媽媽」陰影,那裡就有精神病殺手。1956年的一部電影《死前的一吻》(A Kiss Before Dying)亦傳達這個訊息。它根據艾拉.勒文1953年同名小說改編,是我所知最早的把心理變態的系列殺手成因歸咎於「母親情結」的美國故事。 二戰時期,美國入伍的男丁在心身方面都不及格,連軍方也開始攻擊「媽」(Mom):這些母親沒有完成為人母的基本任務。 美國的新婦女會對男人說:「你和媽媽之間作個了斷之後,再來找我。」……寫「七子之歌」的聞一多,在美國,會被認為在道德人格成長上出了問題。 科幻片《猴子發瘋》(Monkey Shines)主角的媽媽在他癱瘓後,搬來與他一起住,專職照顧他。如果這是一部中國電影,必定會歌誦母親慈祥、母愛的偉大,但「慈祥」這個造型實在超出美國文化的想像力。 有「母親情結」者,不只是證詞不被採用,他們簡直就是潛在的罪犯。把系列殺手的成因咎於媽媽,已影響到美國法庭之判案。……和一聽到「媽媽」法庭就判其證詞無效的美國心態相反,香港電影則有只需打出「母親牌」官司就必贏的情節。 「殺母文化」除了將母親妖魔化之外,甚至將一個孩子渴望母愛之人間常情都予以病態化。在任何東亞地區都會拍成「苦兒尋母記」的題材,到了美國電影裡,則蛻變成《送報童》(The Paper Boy)這樣的殺人孩童故事。 《德州電鋸殺人狂》師承的是希區考克的《驚魂記》,後者的靈感來自1950年代威斯康辛州戀母狂殺手愛德.堅。然而,《驚魂記》裡的戀母狂殺手只是穿上媽媽的女裝、頭戴假髮行兇。《德州電鋸殺人狂》裡的「人皮臉」反而更接近愛德.堅這個原型。很難想像:在美國文化以外,像愛德.堅這類變態人物會成為一整個次文化的鼻祖! 到了二十一世紀,美國「殺母」的題材似無衰竭跡象,但似乎也該到了推陳出新的地步。
  • 忧伤的驯鹿国

    作者:顾桃

    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的最后的记忆。 称他们为“最后的狩猎民族”并不贴切,因为他们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失去了猎枪。两百人的使鹿鄂温克部落,几百年来,在森林饲养驯鹿,狩猎,过着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如今,他们牵着驯鹿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森林,搬到了政府建好的定居点,过上了现代文明的生活。 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被改变,然而,驯鹿却不可能背弃大山。于是,又有一些人和驯鹿一起回到了熟悉的森林,过着不再狩猎的“猎民”的生活。等待他们的,是外人对森林资源的疯狂掠夺、偷猎者密布的陷阱。驯鹿的数量与质量日益下降,猎民点的生活难以为继…… 猎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很多:为什么他们世世代代与大自然和平相处,却失去了猎枪?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究竟是谁的过错?面对偷猎者呼啸的子弹,他们拿什么来保护自己和驯鹿的家园? 但让猎民们最痛苦的,是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心中坚守的信仰,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消亡。猎民们选择用酒精麻痹心中的悲伤。他们的孩子大都完全适应了山下有网络,有KTV的生活,留下他们自己抱着驯鹿,在这个孤独而忧伤的国度里瑟瑟发抖。 【“一想到鄂温克人没有枪,没有放驯鹿的地方,我就想哭,做梦都在哭!”】——中国最后的女酋长 玛利亚.索 【在我们这个时代,狩猎文化消失了。惭愧万分!】——使鹿鄂温克艺术家 维加
  • 民族志纪录片创作

    作者:朱靖江

    国内首部民族志纪录片拍摄指南 条分缕析,梳理影像民族志发展历程 图文并茂,详解纪录片拍摄技巧 直观实际,指导新手轻装上阵 前沿深入,披露国内外导演创作心得 这是一本民族志纪录片创作入门指导教程。作者不仅从学理层面梳理了影像民族志这一学科的过往与现状,并且详细解析了这类纪录片的具体制作流程,从前期调研、中期拍摄直至后期剪辑,一应俱全。书中特别提供了如何与拍摄对象交流、快速融入社群的技巧和诀窍,以帮助初次创作的学生及年轻导演更顺畅地开展田野调查和记录工作。全书图文并茂、实例丰富,为拍摄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提供了切实的解决方案。
  • 电影或想象的人

    作者:[法] 埃德加·莫兰

    本书试图从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电影,或者说,通过电影研究来探索人类的精神和社会,这种研究思路最终将电影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即人类的精神和外部客观现实的问题,从而使本书的价值并不局限于电影领域,为人类学的研究开拓了全新的方向。 题解: “只有电影艺术出现后,想象过程才得以原原本本和完全彻底地显露出来。我们终于能用形象表现我们的梦幻了,因为这些梦幻已附着在实际的材料之上。这种梦幻还会反过来塑造我们清醒状态的生活,它们教我们如何生活或如何拒绝生活。” “电影艺术和电影工业只是浮现在我们意识中的局部现象,而我们的责任是要把握这一现象的全部。然而,这一现象既显著又晦涩的潜在部分与我们自身的本质融合在一起。而我们的本质同样既显著又晦涩,例如我们心脏的跳动和我们心灵的激荡。深入探讨电影,从其全部人类性去思考电影,这便是本书的目的。” ——埃德加•莫兰
  • 卡尔·马克思,人类学家

    作者:[美]托马斯·C.帕特森

    尽管20世纪末以来,不少人冷漠地对待卡尔·马克思的著作,可是现在不计其数的理论家和实践家正在重新评价他的作品。《卡尔·马克思,人类学家/21世纪人类学文库》一书探讨了这位家喻户晓的睿智者依然与当代人类学息息相关的原因。 马克思深受批判的启蒙主义思想熏陶。他相信人类是社会的产物,人们在历史上创造着、继承着各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同时也在这样的背景中满足着自身的需要,并且产生新的需要。马克思毕生都在经验论、唯理论和实践论的交叉弧线上精炼他的人类学思想。 《卡尔·马克思,人类学家/21世纪人类学文库》一书审视了阶级社会和无阶级社会的区别,评估了剥削、异化和支配对个人濡化的作用,廓清了一些意义重大的概念。此书是21世纪的人们在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迷宫中漫步时绝对必需的指南。
  • 金翅

    作者:林耀华

    。《金翅》描写的是本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发生的事。它的社会舞台则是福建闽江下游的黄村。由于地处商旅要道,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业经济的发展,给这里传统的中国农村社会与家族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两位姻亲兄弟张芬洲和黄东林家颇有了些积蓄,于是他们便想各自为自己的家人建一幢新居。那时的中国农村,盖新房不是件随便的事,首先要看风水、选择宅基。这一风习在我国,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风水先生注意到山脚与河流转弯处一片静谧的田野,盛赞这里是“龙吐珠”的好风水。不料芬洲仗着自己年长,捷足先登,抢先占据了这块吉祥宝地,建起了新居。东林对姐夫的作法极为不满,但又无可奈何,只好忍气吞声独自在远离村庄的地方盖起了新房。后来东林长子的一位善于讨人喜欢的同学来此度假。当他爬到东林家房后的山头上,好象发现了什么惊人的事似的大喊道:“这就是风水呀!这座山看起来就象只金鸡,它的头和脸朝前,双翼伸向你家(指东林家),会使你家欣欣向荣。就让我称你家为‘金翅’之家吧!”金鸡山也确有这般雄姿。从此,金翅之家的称谓传遍了黄村所有的人。两位姻亲都相信自己宅基的好风水会给他们各自的家族赢得昌盛的未来。二三十年过后,东林家确实达到了繁荣的巅峰,而芬洲家却人丁零落,只剩下大儿子的寡妻和她的养子,张家已经破败了。
  •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作者:陈其斌,冼奕,曹勤华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汇集了中国现当代著名人类学大师的论著《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对李济、吴泽霖、潘光旦、林惠祥、杨成志、吴文藻、凌纯声、林耀华、费孝通、岑家梧、梁钊韬、李亦园、乔健,以及美藉华人许烺光、张光直和俄国人史禄国等16位人类学大师的学术专著和学术思想进行介绍和评述。《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类学中国大师们的传世作品相对分散、不集中等现象”,为人类学学者及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一次性”与诸多中国人类学大师“会面交流”的平台。
  • 李維史陀: 實驗室裡的詩人

    作者:派翠克.威肯

    1938年,李維史陀最後一次深入巴西內陸進行田野考察,十七年後出版的《憂鬱的熱帶》,激起了學院內外讀者的熱情,也開啟了結構主義橫掃全球知識界的時代。 李維史陀的理論一掃先前以沙特為代表的存在主義,開闢了二十世紀下半截然不同的思想氛圍。從精神分析到流行時尚,結構主義的原則被運用到各種領域。如果沒有李維史陀,傅柯、羅蘭.巴特、拉岡、阿圖塞等人的理論思想將難以想像。 李維史陀將一種藝術的感性注入學術研究,如同詩人一般運用意象與意念。他在亞馬遜流域深處進行考察的同時,一邊撰寫有關奧古斯都的悲劇;他的四卷本鉅著《神話學》,是用一連串樂章的形式所組成。 本書是李維史陀漫長心靈生活的思想傳記,也是評價他的一個嘗試。會追隨他從巴黎去到聖保羅,再深入巴西的內陸。追蹤了他的動盪戰時歲月,敘述他如何逃離維琪政府治下的法國,流寓紐約,過程中又是如何尋覓出獨樹一格的理論架構。 本書作者威肯不但具有人類學背景,同時也是研究巴西歷史的專家。除了深入研究李維史陀的著作與現藏巴黎國家圖書館的檔案資料外,作者亦兩度親訪李維史陀,並規律通信,是李維史陀逝世後最新的完整傳記。
  • PCR传奇

    作者:保罗・拉比诺

    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文献和访谈材料,生动揭示了当代重大生物技术发明PCR的动人内幕,深入考察了PCR从理论概念孕育到实用工具开发的曲折历程,充分展现了西特斯公司科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挑战学院科学体制,造就高风险、高回报的风险资本环境的开拓创新精神。本书尤其传神地再现了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穆利斯“发明”PCR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历险记”,探讨了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科学、技术、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法律诸多因素,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科普佳作。
  • 库克船长日记

    作者:[英] 詹姆斯·库克

    数百年西方大航海的巅峰之作,困扰千年的“南方大陆之谜”的总结算,伟大的库克船长“发现”澳新的精彩航程。十八世纪南太平洋探险的最真记录。世界经典史籍《库克船长日记》首个中文版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书描述的是库克船长探险新西兰和澳洲的航行事迹,是库克船长本人逐日记录的他率“奋进”号所进行的史无前例的伟大航行。此次航行是库克奉英王之命、以科学考察为名而进行的一次对南太平洋(当时名为South sea)的探察活动,其间他环绕新西兰南北两岛, “发现”了澳大利亚,并在悉尼植物学湾登陆,后沿岸北上,在离开澳洲大陆之前宣布澳洲(当时名为新荷兰,库克将其重新命名为新南威尔士)为大英帝国所有。由于库克的发现,使得世界地图扩大了近80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和哥伦布一起,库克为地理大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书译自研究库克船长日记方面最权威的新西兰史学家比格尔霍尔(J. C. Beaglehole)在1955-1967年为英国哈克卢特学会(Hakluyt Society)整理的四卷本库克船长航海日记的第一卷。比格尔霍尔根据库克的笔迹对其日记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整理。该版本的特点是语言严谨,资料丰富,注释、图片较多,并提供了与库克同行的贵族、植物学家班克斯及索兰德博士等的日记,还有一些国家档案资料,具有重大的研究、参考价值。
  • 变革社会中的人生与学术

    作者:李绍明,伍婷婷

    个人是时代的影子。作为一个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民族学学者,李绍明的一生与国家政治紧密相连。《变革社会中的人生与学术》中,他讲述了自己七十余年的曲折经历:从考上华西大学,辗转三校完成学业,到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活动,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三起三落,直至拨乱反正后重新焕发学术活力。沉浮之间,折射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描画了建国以来中国民族工作的发展轨迹。 他是教会大学的最后一批学生,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学者 他专攻民族学,也受过历史学的训练 他曾受西方理念影响,也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熏染 他矢志于学术研究,也始终关注现实 他屡次被边缘化,却一再回归中心 他尊重师辈,提携后辈,承上而启下 时代激荡下,一个学者跌宕曲折的一生,一个群体厚重无言的剪影
  • 世界,是我的田野

    作者:包曼·克如姆(Marry Bowman-

    ◎全世界最受歡迎的人類學家‧台灣書市最平易近人的完全讀本 隻身勇闖南太平洋叢林、追尋生命答案的瑪格麗特‧米德說:「最微不足道的旅程,卻可能是永恆之旅。」 本書不但要訴說米德充滿爭議的人生旅程,更要引領你進入米德深具影響力的思考方式。
  • 传薪有斯人

    作者:李卉、陈星灿 编

    李济、凌纯声、高去寻、夏鼐、张光直这五位先生,是中国考古人类学界的代表人物,在世界学术界享有盛名。本书收入前四人与张光直之间的通信近二百件。通信时间自20世纪50至80年代,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考古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书中的内容涉及许多鲜为人知的学界史事,可以说是这一重要阶段的写照。   通信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在祖国大陆和海外的第一、第二代考古人类学家的思想情感、研究取向和生存状态,而张光直从负笈美国留学到成为最优秀的华裔学者活跃在世界学术舞台上的成长之路,也可以从与这些师长的通信中显现出来。夏鼐与张光直自文革后期开始通信,两人从生疏、隔阂到熟悉、友好的交往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考古学一步步地走向世界,世界逐步深入地认识中国文明的过程。书信集见证了这一段至今仍在进行中的历史。
  • 後事實追尋

    作者:Clifford Geertz

    智者面前有一頭真的大象,智者在大象面前蹲了下來。智者說:「這不是一隻大象。」過了一會兒,當大象轉身並開始笨重的移開,智者心中升起一股懷疑:是否有可能大象根本就沒有出現過?最後,當大象完全從智者的視線中消失,他往下看著大象遺留下來的足跡,很肯定的宣稱:「的確有一隻大象曾經在這裡出現過。」至少對我而言,人類學就是這樣:從大象留在我心裡的足跡,試圖去重構難以捉摸、相當虛無飄渺,而且至今已消失無影無蹤的大象。 …… 在如此不確定的追求下,在這樣不同的人群裡,在這麼分歧多樣的時代中,並沒有太多的確定或是封閉的感受,甚至連到底在追求什麼也不是很清楚。但這是一種度過人生的絕佳方式,時而引發興趣、時而令人沮喪,既有益處又充滿樂趣。 ——克利弗德.紀爾茲 紀爾茲的異想世界 紀爾茲,人類學一代宗師,如何回味自己精彩而豐富的學術人生?對於自己學門的徒子徒孫留下哪些忠告與建言?對於想一窺人類學奧秘的讀者又給予何種想像?《後事實追尋》這部迷人的作品,提供了回答上述問題的種種線索。 紀爾茲一生寫下數部學術經典(如《文化的詮釋》、《地方知識》、《工作與生活:作為作家的人類學家》),並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民族誌作品(如《爪哇的宗教》、《峇里島的親屬關係》、《摩洛哥社會的意義與秩序》)。但他學術巨人的身影及浩瀚淵博的學識,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不免讓人望而生畏,所幸紀爾茲留下一張進入他異想世界的知識地圖——《後事實追尋》。後人按圖索驥將能發現經典民族誌的許多空白間隙,而地圖所載軼事、典故、趣聞更是賦予理論生命的重要血肉。 紀爾茲在回顧自己的學思歷程時,一方面不停追問什麼是人類學?什麼是田野工作?什麼是民族誌書寫?另一方面又深刻反省始終牽動著人類學事業的西方霸權,以及當代糾纏難解的現代性問題。在這本深具反思性的回憶錄中,紀爾茲以兩個國家為經、四個十年為緯,交織建構出他波瀾壯闊的一生,並娓娓道出慧黠而深邃的體悟洞見。追隨大師的足跡踏上旅程,我們終將發現:事實,在行路的終點。
  • 最后的天空之后

    作者:(美)爱德华·W。萨义德

    这个世界,没有一天会少了巴勒斯坦人的新闻。他们的形象似乎被固定化了:要么是凶残的恐怖分子,要么是悲惨的难民。萨义德在本书中描绘出巴勒斯坦人另一幅感人至深的真实肖像:从以色列的建立到贝鲁特的陷落,巴勒斯坦人在连续的土地剥夺中流离失所,备受苦难。这其中也包括萨义德本人及其亲人的真实遭遇。作者指出:新的巴勒斯坦自我身份认同并不建立在流亡和受害者身份上,相反,它将在根植于坚持、希望和被唤醒的共同体感上。 致谢 前言 巴基斯坦人的生活 第一章 国家 第二章 内部 第三章 涌现 第四章 过去与未来 后记 贝鲁特的衰落
  • 师承·补课·治学

    作者:费孝通

    师道不可不尊 ●李国涛 我忽然想起师道尊严的问题。这是由于胡乱翻书引起的。 我很爱读费孝通先生的散文。近年所出费老的散文集我购得五本。新近见到《师承补课治学》,我又买来。其中的文章,《补课札记》是以前集子里未收的。前部分的文章里,我以为为潘光旦先生译《性心理学》所写的《书后》似也应当收入。那样,此书的“师承”部分就更完整。虽然我不懂费老的社会学精义,但我喜读他这种感情深厚的篇章。我想每个读者读了这一部分,都会为费老尊师敬业的情感所动。学者都敬业,而敬业者必尊师。费老在晚年忆及当年师长,一一为文怀念。外国师长有史禄国、马林诺斯基、派克;中国的有吴文藻、潘光旦等。这些学人各有成就,名垂身后。但费老还是恐其身后不为人知,或声名不闻,因而述其成就,摹其音容,思其教诲之恩。费老散文真是深得英国散文的亲切、淡雅,闲闲叙来,意趣无穷。他总是说师恩高厚,弟子难追,承教不足,晚年有悔。说得具体而微,深得我心。我在潘译《性心理学》的《译序》后,见到编者的附言,其中说,费老的《书后》本来应作为《序》用的,费老不肯,只同意附于书后,故成《书后》。这使我记起费老曾在某文里提到,他为自己立了个规矩,就是决不能为老师的书写《序》,因为序要放在书前,学生居于老师之前,不敢。他说,学术上的辈分不能错了序。我看到这本书名《师承·补课·治学》把师承放在第一位,因有深深感受。我想到季羡林先生对陈寅恪和胡适的回忆,那样充满深情,总觉师恩高厚,弟子学浅。我想到在有关陈寅恪的回忆和传记上说的,关于他的入室弟子们的尊师之情。刘节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时,每年春节要去老师家里叩头行礼。在“文革”初起时,学生要斗争陈寅恪,刘节拦住,大呼:“我是他的学生,他身上有的毒,我身上都有,斗我就行了! 千万别斗他!”陈寅恪以身后著作相托的学生蒋天枢,到广州看望老师时,每天与老师晤谈,笔录。有一天,蒋天枢去,陈氏忘记让坐,蒋氏就一直站在一旁说话,不敢坐,而陈氏目盲,竟不知。还是陈氏的秘书黄萱来了,才让坐。这也都可见他们尊师的情况。最后我还想起大学者钱钟书先生。钱先生一生倨傲。《吴宓日记》出版,吴宓女儿摘出日记有关片断,请钱氏过目,并请他作序。钱氏为此写了一封信给吴宓的女儿,请其将此信“附入日记中”。此时钱氏才在日记里见到,几十年前自己的一篇文章曾使吴宓先生很不愉快。他在序里说,“不意使先师伤心如此,罪不可逭,真当焚笔砚矣”。他还说,将此文附入书里,“俾见老物尚非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者,头白门生倘得免于削籍而标于头墙之外乎!”那意思是说,希望老师不会把我这个白头学生开除出去吧。那时候,钱氏已八十三岁,卧病不起了,还是那样讲究师生关系。 我想,师道是要有些尊严的。 “文革”中破得过了。三十年代的一辈学者是讲师道尊严的。而且,写到这里我才注意到,我所说的这些学人,还都是老清华大学的。那年代里,清华出了那么多人才,是不是与此有关呢?
  • 在大学与田野间

    作者:林耀华

    通过这本书,我希望读者能对一个走过大半个世纪的中国民族学、人类学者的学术生涯了解一个轮廓,存下一份回忆。也许它能勾起人们对本世纪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发展历程的一些思索,并对这门学科在不同社会场景下与时局的磨合有个评说。
  • 费孝通在2003

    作者:费孝通

    费孝通先生是成就卓异的学术大师,在国际社会学界享有广泛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对中国本土社会学的创建和新时期的重建具有深刻的影响。本书收录了费孝通先生的四篇遗作,其中《暮年自述》为费老对其九十五载学术人生的回顾与追忆,讲述了自己早年的生活背景与求学经历,阐发了其对早期学术训练的看法,及社会学未来前景的认识。文中涉及多位在近现代学术史上影响深远的前辈学人,如陈寅恪、钱穆、梁漱溟等,简述了他们在学术上的渊源与脉通之处。其余三篇为其学术文章的集大成者,总结了其一生的思想精华和社会理想,其中“文化自觉”、“社会学未来的研究方向”、“美美与共”等尤为重要,是费老晚年着力尤著之处。因此本书可视为费孝通先生一生行迹与学历的谢幕之作,具有可贵的学术意义和历史存真价值。
  • 我在京都当艺伎

    作者:[美] 丽莎·C. 第儿贝

    在日本艺伎史上,曾经史无前例地出现过一位外国艺伎,她就是本书的作者丽莎·第儿贝。第儿贝历时一年的艺伎生活绝非猎奇的游戏,而是用心的体验。作为人类学专家,原本抱着研究心态踏入艺伎圈的她,却在不知不觉中醉心于艺伎文化,以至于在结束艺伎生活数年之后才终于理清思绪,以客观的学者姿态写下了这本关于艺伎文化的书。 本书不仅详细阐述了艺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还对艺伎在日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方面进行了精到的分析,并且进一步介绍了与艺伎文化有关的音乐、舞蹈、绘画、服饰等多种艺术门类,对日本习俗、京都景致、料理风味、服装样式、社会心态、伦理规范都如数家珍。 书中还记述了丽莎·第儿贝许多艺位朋友的动人故事、曲折经历以及丽莎·第儿贝本人的艺伎生涯体会。异国情调夹杂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让人仿佛亲临书中所描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