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美术史

  • 美的沉思

    作者:蒋勳

    在中国近一百年混乱而彷徨的历史处境里,要留下心来,思考有关那古老中国曾信守过的,坚持过的生命的理想,美的规则,有时,连自己也要不禁怀疑起来罢。然而,那些玉石、陶器、青铜、竹筒、帛画、石雕、敦煌、山水……犹历历在目,它们何尝不是通过了烽火战乱的年代从那最暗郁的历史底层,努力地仰望着,仰望着那永恒不息的光华。   这些莹润斑剥的玉石,这些满是锈绿的青铜器,这些天矫蜿蜒的书法,这些缥缈空灵的山水画,逐渐使我开始思考起它们形式的意义。仿佛历史的渣滓去尽,从那纷华浮嚣中升举起来,这“美”才是历史真正的核心。这“美”被一层层包裹着,伪装着,要经过一次一次时间的回流,才逐渐透露出它们真正的历史的意义。“美”比“历史”更真实。
  • 重屏

    作者:(美)巫鸿

    画家挥洒翰墨,手卷随手慢慢展开;雅集的士人聚在园林,正赏玩着竹杖挑起的一幅立轴;帝王在画屏前驻足,随后在屏背题诗一首。对于理解中国绘画来说,这些具体的绘画形式与特定的观赏场合显然十分重要。然而在大多数对这一重要艺术传统的介绍中,这一切还是被忽视了。一幅中国画往往只剩下画心的图像,绘画的物质性消失了,绘画与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的紧密联系因而也变得隐晦不明。 本书首次尝试把中国绘画既视为物质产品也看作图画再现,正是这两方面的交互合作与相互制约使得一张画生意盎然。这种新的研究方式打破了图像、实物和原境之间的界限,把美术史与物质文化研究联系起来。屏风可以是一件实物,一种艺术媒材,一个绘画母题,也可以是三者兼而有之,巫鸿对此进行了详尽的综合分析。通过多样的角色,屏风不仅给予中国画家无穷的契机来重新创造他们的艺术,同时也让本书作者有机会处理宽广的主题,包括肖像与图画叙事、语词与图像、感知与想象、山水画、性别、窥探欲、伪装、元绘画以及政治修辞等等。
  • 画为心声

    作者:邢义田

    本书是台湾中研院院士邢义田先生的论文集之一。共收录作者相关论文十七篇。
  •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

    作者:蒋勋

    这本书正如其名,是一部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不论纯稚少年,还是耄耋老人,阅读起来都不会感到晦涩,因为它的主旨很单纯,那就是——唤起人们的“爱美之心”。 作者蒋勋是台湾著名作家、诗人与画家,年轻时曾赴法国巴黎大学专门攻读艺术史。为和更多朋友分享艺术欣赏的喜悦,他走出围墙内的学院,投身美学教育的普及工作,在社会的讲堂上开讲美术,并陆续撰写了《美的沉思》、《给青年艺术家的信》、《天地有大美》等多种著作。其中,《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是广受青年朋友欢迎的一种。这本书以简明生动的文笔,依照朝代次第,勾勒出中国美术的诞生、演变与发展的脉络。通过这样一次对传统的梳理,作者不仅希望向读者传递知识,更希望传达出历代中国人对美的独特感受。
  • 如何看懂印象派

    作者:丰子恺

    ★画家眼中的画家:丰子恺用通俗淡雅的语言,引介与东方绘画因缘深厚的印象派、后印象派大师 ★拉阔视野:以印象派为中心,纵向上追溯西画源流,横向上比较中西绘画传统 ★首次独立印行,全新编排;新增边栏,收录画家的妙语轶事 ★配入多幅彩图,裸脊装展现跨页名画,触摸印象派“光的语言” 丰子恺认为印象派画家是“光的诗人”,以纯粹的眼光描出色和光的世界。本书一共五讲,深入浅出地讲解印象派本末及其后续兴起、与之关联紧密的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点拨欣赏名家画作的入门路径。 在《如何看懂印象派》中,丰子恺对其中的重要画家及其代表作进行了简练而精准的点评,引读者体 味绘画中的“光的言语”和“色的文字”,点出东方绘画对印象派的影响,并对相关技法进行了颇为深入的理论剖析,指出印象派与现代艺术的内在关联。
  • 中国绘画通史

    作者:王伯敏

    迄今最完备、最全面、最具规模的一部关于中国绘画发展史的学术专著,论述了自原始时代以来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从古老的岩画到商周陶、玉、青铜器纹饰,从唐代敦煌壁画到元明清文人画,均对画事、画家及画作做了系统评价,涵盖卷轴画、岩画、壁画各领域。此版更增补了最新出土资料一百三十余处。
  • 艺术史的视野

    作者:曹意强

    《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结集的48篇论文,原刊于1986年至2006年的《新美术》。这些论文阐述了美术史与人文学科的互动关系、图像证史的理论与方法、中外艺术史学的发展,以及欧美艺术史的现状与趋势。世界学术领域发展表明,艺术史自19世纪以来已成为人文学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文从不同的视角说明,美术史的研究不仅没有充当其他人文学科的配角,而且为整个人文学科提供了新工具,提示了新层面。瓦尔堡和潘诺夫斯基运用图像解读艺术深层的思想和文化涵义,其图像学方法开启了现代符号学研究;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为文学和音乐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和描述模式;贡布里希的艺术心理学研究给现代科学带来了新的启示。
  • 西洋美术史

    作者:丰子恺

  • 剑桥艺术史(二)

    作者:马德琳.梅因斯通,等

    《剑桥艺术史》(一、二、三)总计7卷,分别介绍西方美术史上的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17、18、19、20世纪等7个时期。此外还附有绘画欣赏一卷。虽然分卷较多,但每卷只有四五万字,插图约百余幅,因而全书贯穿了简明扼要的特点,对各时期美术发展的大势和主要特征剖析甚深,所论列的代表作品都有精美的插图,但又不求全备,以免语焉不详。《剑桥艺术史》深入浅出,为初学者提供了很好的读物;既有引导入门之功效,又体现了剑桥所代表的高度学术水平,是艺术史著作中的名篇。《剑桥艺术史》(二)以17、18世纪艺术为主线,探讨近200年的艺术大历史。
  • 中国美术史稿

    作者:李霖灿

    潜心研究中国美术多年的李霖灿先生,在大学时教授中国美术史的二十载之中,不断地补充及修正教材,以他幽默风雅的讲述引领了无数人走进文艺殿堂。这份精彩绝伦、活泼生动的文字与图片、曾连载于台湾《雄狮美术月刊》,倍受好评。经过整理与编排,现集结为一厚册,是继《艺术欣赏与人生》一书之后,另一本关于中国美术史方面的好书。 本书发当日教课的实际历程为依据,分为29个单元。大体以时为序,以类为纲,其中又以历朝绘画为主调,对于玉石、雕塑、书法、铜器、陶瓷的论列亦精辟独到,读者读其内容,将历历如在课堂亲聆。
  • 剑桥艺术史(三)

    作者:唐纳德.雷诺兹,等

    《剑桥艺术史》(一、二、三)总计7卷,分别介绍西方美术史上的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17、18、19、20世纪等7个时期。此外还附有绘画欣赏一卷。本书即为最后一册,以探讨19、20世纪艺术为主线,这是值得我们最为关注的一段艺术史,因为古典艺术经艺术的革命,最终走到了我们这个最为复杂和变幻的时代。最后一卷“绘画欣赏”,更是我们阅读《剑桥艺术史》的精彩总结。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作者:傅雷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薄薄的一册,却影响深远。傅先生在书中没有大量列举各派与作品,而仅仅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加以评述;除了评介作品的特色与美术家的身世片段外,也提到一些由艺术实践引起的美学方面的疑难问题,并提出他自己的看法。全书评述委曲精微、娓娓动听,实为艺术史著作中一部难得的佳作。 傅雷先生年轻时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教席。这是他在讲稿的基础上修、 补充,于一九三四年完成的一部著作。作者时年二十六岁,对西方美术史已有很深的造诣。书中着重介绍文艺复兴以来近二十位大及其名作,生动洗练讲解艺术风格和人品操守,并融文学、音乐、哲学、社会、时代于一体,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本版重配大师画作三百余幅,紧扣没讲内容,或全貌、或局部、或对比,形象解读,感性表达,易于领悟。
  • 中国绘画三千年

    作者:杨新,班宗华,高居翰,巫鸿,聂崇正,朗绍

    中國繪畫三千年》一書,一部首次由中、美兩國學者共同執筆的中國繪畫史,全書共30餘萬字,收錄畫作圖片約330幅,內容涵蓋舊石器時代(約100萬年前)到現代(約二十世紀)的各個時期;融合中西美學觀點,諸史研究專家權威論述,堪稱是迄今為止有關「中國繪畫史」最完整、全面性的著作。 《中國繪畫三千年》由楊新、班宗華、聶崇正、高居翰、郎紹君、巫鴻等當今最傑出的六位中美藝術史家分別執筆,以獨樹一幟的論述方法和風格,闡述中國繪畫的起源和發展,以及各個歷史時期所呈現的風格及特點。書中一開始,分別由代表中西當代學者,從不同的背景及觀點,談論中國畫的鑑賞問題,再由各學者就其擅長,分別撰寫斷代畫史的部分。六位當代大師,將各自積累數十年的知識和個人見解及心得,濃縮在各篇章內,要言不繁地勾勒出各時代、各流派的起承、延傳、以及重要畫家的歷史地位及代表作品的介述,引領讀者一窺中國繪畫堂奧,也讓讀者對於中國繪畫淵源、演變及發展有一更全面性了解及見識!
  • 世界艺术史

    作者:弗莱明(英).范迪安

    本书自出版以来,即被国际学术界誉为资料最新、集累最完整的艺术史通史。全卷以人类的文明发展为基础,阐述艺术史流脉;论述具权威性,立场不偏不倚,充满启发性的观点。内容从三万年前原始先民的小雕像,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录像艺术,叙述中涉及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艺术各门类,另外也包括丝织、钱币、陶瓷、镶嵌、印刷、金银器等工艺美术与设计艺术内容。本书最重要的是以“世界史”的视角涵盖全球,广纳亚洲、非洲、大洋洲,以及欧洲和美洲的艺术。 本书探讨了艺术的功能和意义,甚至偶尔挑战传统的观点,如“进化”观念的负面影响。著者提示:艺术既提供视觉愉悦,更作用于人类的自我认识与全面发展。艺术既让人敏锐于自我,也扩大对其它生活方式和文化的了解。 本书见解深刻、思考慎密、行文流畅。全书共928页,1372张插图,包括585张彩色照片,20张地理示意图,122张线图和22张年表。以丰富的视觉形象资料构筑成世界艺术史的宏大结构,引人探微入胜,感受人类艺术创造的伟大气象。
  •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作者:蒋勋

    以时间为纬线,以各个艺术流派的艺术家及其代表性的作品为经线,回到历史现场,从史前时期的一把燧石手斧开始,围绕地中海这一世界西方美术的血脉初源,带你一路走过神秘的埃及、伟大的希腊、光荣的罗马……直到光辉的印象派,及光怪陆离的现当代艺术。或做正面解读,或挖背后的故事,数千年“美”的往事,娓娓道来。 蒋勋先生用柔美、亲民的文字,借助“西方美术史”这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使得我们眺望和浏览世界不同文化的“美”的观念、材料、技法,省思人类共同的“美”的向往与创造。
  • 理想与偶像

    作者:(英)E.H.贡布里希

    这是一部E.H.贡布里希有关价值及其在人文学科中的作用的最著名的论文集。正如作者在中文版导言中所说:“本书的文章出诸一个艺术史学者之手,但它们的主要论旨不是艺术问题,而是文明史学者所面临的问题。当然,文明史的问题与艺术史的问题息息相关。”从黑格尔哲学到战争时期的广播宣传,从博物馆的未来,到艺术研究中理性与情感的作用,贡布里希教授一直持有这样一种观点:我们文化中的理想始终承受着非理性的、僵化的偶像的威胁。 时至当今,这部论文集仍不失为一部对自由和人类价值适时而重要的肯定。
  • 你不可不知道的欧洲艺术

    作者:许丽雯

    《你不可不知道的欧洲艺术(新版)》内容简介:前往欧洲旅行,每到一地,都会对那些随处可见的建筑、雕塑、绘画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不可不知道的欧洲艺术(新版)》这本书,以一个旅行者的视角,带您用通俗的眼光欣赏欧洲经典艺术。我们发现:原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才有了建筑师这个行业;哥特式建筑是没有墙壁的,他们将屋顶盖得又高又尖,是要与上帝好好沟通;原来“巴洛克”这个词,意思是长得不好看的珍珠,是指怪诞、扭曲、突兀的艺术作品,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认知的浪漫、愉悦、多姿多彩的象征。书中所介绍的精彩作品现在都仍然耸立或者陈列在欧洲某处,各自述说着它们当年风华绝代的故事,也深深影响了下一个世纪、下下一个世纪,甚至更久之后的后继创作者。阅读《你不可不知道的欧洲艺术(新版)》这本书,让您看到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时,能从书里发现其中的精髓与奥妙,和这些艺术大师们跨越时空的樊篱,交换共通的记忆与语言。
  • 艺术风格学

    作者:[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

  • 中国美术史

    作者:洪再新

    《中国美术史》是专门为艺术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人文学科本科师生编写的中国美术史教材,展示了民国以前中国古代美术演变的宏大画卷。其特色是立足于文化史的高度,运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研究方法,吸收当代中国与西方中国美术史学以及中国画论研究的主要成果,呈现出中国美术在人类视觉文化中别具一格的辉煌传统。编著者洪再新博士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在美国通史、专题史和个案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的著述,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他在多年的专业教学中,强调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得《中国美术史》的编写既符合通用教材的规格,又突出了编著者的独到见解,以适应现代参与式教学的需要。同时,《中国美术史》顾问、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伯敏先生对此也给予了热情的关怀和指导。 根据美术史教学发展的新特点,《中国美术史》除配有丰富的插图与图版外,还在各章后附有专业术语释义、思考题、课堂讨论题及参考书目,以便于学生作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对一般读者,《中国美术史》可作为了解中国古代美术史的理想入门读物。有关现代中国美术史的教材,则将另行刊印。
  • 艺术发展史

    作者:[英] 贡布里希 (Gombrich.E

    贡氏已被译成30种文字销售达500万册的《艺术的故事》(《艺术发展史》),但是至今仍然有学者单纯地将贡氏与图像学划等号(贡氏的确对图像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图像学”的中译名也是范景中等先生在译介贡氏理论时确定的汉译),或者武断地将贡氏视作其本人最不愿意的结构主义美学。然而,贡氏的学术野心是试图对整个艺术发展――以再现为中心及象征与装饰为两翼――作出概括性的解释。面对如此宏大的学术目标,凭借单一的、令人捉襟见肘的现成方法,对古典学者贡布里希来讲,这简直毫无学术感可言。所以还是埃里邦问得实在:“我们能否说你没有方法?”贡氏的回答更令人击节:“我不想要一种方法,我只需要常识(common sense)!这是我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