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绘画

  • 竹谱详录

    作者:[元]李衍,吴庆峰 张金霞 整理

    古言竹者或有谱无画,或有画无谱,为李衎《竹谱详录》开有谱有画之先河,且论述极详,是古代竹谱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全书分画竹、墨竹、竹态、竹品四谱,七卷,尤详于竹品谱。描述了我国三百余种竹类,包括各种罕见竹类,对于其形态、品性、画法均有详细论述。作者征引繁复,其中很多古籍现已亡佚,对于古典文献的研究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阴阳五行之气有清有浊。人之生,得其气之清者必清,而浊者莫干焉;得其气之浊者则所好必浊,而清者莫混焉。夫清之不能以浊,浊之不能以清者,岂日严封畛以限之,高闩闳以绝之哉!薰莸冰炭相反而不可相入,固自然之理也。蓟丘李侯仲宾,海内清流,以“息”名其斋居之室,于世味一切淡如,顾独喜为墨竹。读书余闲,辄游戏于是。久之,遂尽得文湖州不传之秘。尝为一书,论墨竹之法与其病,凡竹之异俗殊名,奇形诡状,莫不谱其所自出,古今诗文有一语及竹者,亦皆摭掎无遗。其好之可为笃矣。夫竹,天下至清之物也,非沆瀣之清素在脾肝间与此君分合,安能好之如此其笃,又安能使风枝露叶萧洒劲严,无一毫尘俗气,若涤笔于冰盂雪碗中而写之耶?抑竹之所以可贵者不特清而已,盖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有不可夺之节焉。侯尝以春官贰卿万里使北景能不辱命而返,其大节之不可夺盖如此。昔白乐天谓竹有似于贤者,世以为名言,若侯者真可比德于竹而无愧矣!
  • 马蒂斯

    作者:休斯

    亨利·马蒂斯在20世纪初的艺术界发动了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他在作品中使用了更抽象和更加浓烈的色彩,使世人相信颜色不仅可以描绘物体,更能够表达感情。简约粗犷的形体塑造、凝练的色彩运用震惊了艺术界,艺术评论家称其为“野兽派”。马蒂斯是20世纪现代艺术中最受瞩目的画家之一,本书涵盖了画家漫长艺术生涯中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
  • 生命清供

    作者:朱良志

    《生命清供国画背后的世界》作者通过对国画历史上的代表性人物及其画作的介绍,将国画作者的人生经历、境界和追求揭示出来,同时在介绍过程中将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流于笔端,读来颇具启发意义。全书文字优美,意境高远,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横溢的才气及深刻的人文情怀。
  • 中国绘画史

    作者:内藤湖南

    《中国绘画史》是日本中国学著名学者内藤湖南先生关于中国绘画史的论述集成,译自《内藤湖南全集》第十三卷(筑摩书房,1973年),其中《中国绘画史讲座》部分涉及汉至明前期的绘画,是他在京都帝国大学讲演的笔记,其他散论包括元末四大家、清朝绘画史等方面内容。
  • 红楼梦古画录

    作者:洪振快 编

    《红楼梦古画录》:在二百余年人们热读《红楼》的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阅读群体——他们是一些早期的红楼“粉丝”,同时又是画家——包括那些给小说刻本作插图的无名作者,十九世纪的文人画家,以及民间的画师们。他们不仅热爱《红楼》,并且用特殊的艺术形式——绘画传达自己的读《红》体验,因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红楼阅读和接受现象。
  • 画出你心中的艺术家

    作者:贝蒂·艾德华

    《画出你心中的艺术家(白金版)》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教授了绘画的5种基本技能,打破了初学者对于绘画的畏惧。作者通过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式,证明绘画完全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能。而掌握这项技能的关键就在于大脑转换到一种视觉的特殊模式,学会像画家那样看待事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大脑进行创造和想象的无穷无尽的潜能也被激发出来。通过这种新模式的思考和使用大脑能量的新方法,学习者可以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产生有创造力的问题解决方案。《画出你心中的艺术家(白金版)》是所有对绘画感兴趣,并想要通过绘画认识自己大脑工作情况,并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激发自己潜在创造力的人的不可多得的好工具。
  • 圣经故事:新约篇(名画全彩版)

    作者:洪佩奇,洪叶

    圣经故事:新约篇(名画全彩版),ISBN:9787544702324,作者:洪佩奇,洪叶
  •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Ⅲ:贝蒂的色彩

    作者:贝蒂·艾德华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一书的作者在这本有关色彩的书里作了一次关于色彩和用色彩绘画的冒险。贝蒂·艾德华揭开了色原学的神秘面纱。并以一种任何艺术家或设计师、甚至任何人都能领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学会使用色彩,教你解决问题,这就是本书的宗旨所在。 ——Aifa 这本书是最好的素描与色彩画之间的桥梁,如果你对单色绘画有一点认识,并想进一步了解用色彩画殛,这本书就最适合了。如果你觉得自己不会画画,那就在读这本书之前先读一下《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吧,两部作品都同样出色。 ——C0nStant Reade r 终于有一本揭开色原学神秘面纱的书了,它思路清晰,易读,有趣,一点也不比畅销书《像艺术家一样思考》逊色,它是《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这本书很好的补充,是每一位艺术家、设计、甚至每个人都应该读的书。 ——Ozzie“Sal”
  • 并非衰落的百年

    作者:万青力

    有学者认为,从19世纪以后,绘画在中国不断重复,已耗尽创造力。本书所提供的,是一个不同的答案。 万青力教授倾十数年之力完成大作《并非衰落的百年》,提议“从中国出发来看中国绘画史”,并由之重建19世纪中国绘画史,不仅填补了历史的空白,也给学术界以新的启迪,同时备受艺术、收藏、博物馆各界关注。 全书十万字,四百余幅精彩图像,探源发微,揭示出在历史蜕变,观念变革,社会转型以及市场主导下,19世纪绘画的多元多样的演变轨迹,为20世纪中国绘画的变因找到了历史渊源。
  • 克里姆特

    作者: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奥地利)》:环球美术家视点系列。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腊及中世纪诸艺术要素,将强调轮廓线的面和古典主义镶嵌画的平面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绘画样式。他的代表作为《埃赫特男爵夫人》。克里姆特是一位独具艺术个性,又以强烈民族风格的绘画大师,他所认为的“只有通过艺术,不断渗透到生活中去,艺术家才能找到基础,以取得进步”的观点与他的艺术实践证明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是相当敏锐的,这正是他所以能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成功之处。
  • 从风格到画意

    作者:石守谦

    "本书收录石守谦教授自1994至2007年间陆续发表的十五篇论文,共分五个单元,以元明绘画为主,上溯五代,下及二十世纪。作者以中国绘画史的论述架构为经,以不同研究论题为纬,探索并示范中国绘画的研究方法。 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关於中国绘画研究的方法与模式已有长足发展,其中以风格学的形式分析贡献最力,在时代风格的确立与特定风格系谱的建立方面,成果卓著,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局限。作者对此作了回顾与反思,质疑以西方狭义的「再现」(representation)标准来研究中国绘画的适当性,进而提出「画意」作为一种观看中国绘画的方式。「画意」一词原出自中国传统画史,但作者试图从艺术品与观者互动的角度予以考量,力求将作品还原至创作初始的文化情境来理解其「画意」。全书以「画意」一旨贯串,於风格分析的基础之上,一方面开展新议题,一方面对传统的议题提供新视角,如以族群冲突、交融的观点解析丰富多元的蒙元绘画、或以区域竞争的角度观察地方画派等,其中对於「文人画」发展的重新审视与解读,更是前所未发之真知灼见。 作者就不同研究个案的题材与性质,选择切入视角与适当的研究方法,同时展现了艺术史微观的深入与宏观的渊博。本书不仅可提供中国绘画爱好者一窥中国绘画精髓的管径,更为中国艺术史提供一组多元、开放而可行的研究方法,是不容错过的一部佳著。"
  • 江岸送别

    作者:[美] 高居翰

    朱元璋推翻蒙元政权,建立明朝以后,却也带来了一段腥风血雨的统治,许多文人画家都落得了身首异处的凄惨下场,形成明初画坛的空白时期。本书探讨明代初期与中期的绘画发展,除了讨论明代画家如何赓续元代的绘画成就,寻求创新之外,也探讨了宫廷绘画与浙、吴(苏州)、南京等地方画派的表现及其发展。书中对于画家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其绘画风格的关系,也有极为精彩透辟的讨论。
  • 剑桥艺术史:17世纪艺术

    作者:梅因斯通

    《剑桥艺术史:17世纪艺术》讲述了对一切爱好美术的人来说,17世纪艺术大有看头。不同艺术家表达同一故事时可以有不同方法,对所画人物和所熟悉风景的观察也不同,但他们都非常直接地对观众说话,看起他们的作品来,常常就好像在读书。《剑桥艺术史:17世纪艺术》就是为帮助大家掌握这门艺术所编写的,书中将记载艺术家创作的背景,人们要他们做什么,他们自己想做什么;我们还要讲艺术家是怎样取得某些效果的,并学会辨认不同作品的特色。 书中每一章都讨论17世纪艺术的一个重要侧面,比如它怎样从上个世纪的艺术中发展出来;它如何追求印象深刻的现实主义风格;它的色彩和动作;其他艺术家所提倡的比较拘谨的创作手法等等。假如读者愿意,各位可以在看完插图后立即阅读大家最感兴趣的章节,甚至直接讨论单个的艺术作品也行,而不必先看全书,对本世纪的成就取得较全面的了解。
  • 画者鲁迅

    作者:王锡荣

    如今,人们早已熟悉了鲁迅犀利的文风,却几乎忘记了他的另一个爱好——美术。今年正值鲁迅逝世70周年,出版界大推大量鲁迅旧作及系列纪念图书,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则将自己陆续收集到的154件鲁迅美术作品整理成册,其中50%的画作从未公开,且多书影,绝对珍藏经典,以飨爱好者。
  • 你应该读懂的100幅世界名画

    作者:易乐

    《你应该读懂的100幅世界名画(全新修订版)》内容为:作者以细腻生动的文笔,分析了从古到今的艺术杰作的成就和其产生的历史、心理动因,在读者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往西方艺术精神的大门。品读《你应该读懂的100幅世界名画(全新修订版)》,你将会和冰河时代的史前人,和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首领们会晤;你将体会到文艺复兴时代的精神、哥特式艺术的精髓、巴洛克艺术的力度、洛可可艺术的情调、新古典主义艺术的风格、浪漫主义艺术的风采、写实主义艺术的菁华、印象派艺术的光影魅力、现实主义艺术的新意义所在;你将领略乔托、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贵支、普桑、安格尔、哥雅、莫奈、马奈、毕沙罗、德加、塞尚、凡·高、毕加索、达利、马蒂斯、蒙克、康定斯基、米罗等这些艺术史上不朽的大师们创作的狂喜和艰辛……最终,《你应该读懂的100幅世界名画(全新修订版)》将引领你步入西方艺术的灿烂殿堂,把握西方艺术的精神。
  • 丰子恺美术夜谭

    作者:丰子恺

    一部关于人生美育与鉴赏、故事的美术小百科。  浓缩丰子恺122篇艺术美文的精华,配以200幅图片的彩绘图书。  风行大半个世纪的艺术入门经典读本,让丰子恺的娓娓讲述,领你走进美术的花园。  在艺术面前,我们全是孩子,涵养童心,涵养趣味,学会趣味本位的生活。  艺术不是职业,画家不是职业。  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  故画不是商品,不是实用品。  故练画不是练手腕的,是练心灵的;  看画不是用眼看的,是用心灵看的。                               ——丰子恺
  • 丢勒速写

    作者:陈辅国

    丢勒:北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出生在德国纽伦堡,当时的德国正处于其历史上最为暗淡的一段时期。思想和信仰的混乱,饥荒和瘟疫(黑死病)无情地夺去大批人的生命,社会矛盾的激化。这使德国的文化与艺术疲弱不振,外于严重的低迷状态。与此同时,以意大利为首的欧洲各国却已经先后走出中世纪,进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开放与繁荣时期,人文主义的光辉已经照亮欧洲大陆。于是,作为一个德国艺术家,丢勒只能在一个代表着过去的落后国度里苦苦追求和传播着“现代”欧洲的先进思想。 这位天才少年已经准备好了要独自一人将现代文化引进德国。只是,他那充满好奇和疑惑的目光和基督式的指示性手指表明,不同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对于人与人的世界的欣喜观看,也不同于荷兰文艺复兴对于外部世界的执拗关注,德国的文艺复兴将略带苦涩地凝视人自身。而这将使他成为一个充满矛盾的独行者和先锋派。 作为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丢勒相信艺术家必须要深入观察自然和竭力发现宇宙的秘密,以揭示和表现美。但与此同时,他又坚持其半中世纪的信念,认为艺术家连同其艺术应是上帝的工具。当米开朗基罗以大卫雕像(1501-1504)展现人的完美和新生时,丢勒以同样高超的技法创作了石版画《圣尤斯塔斯》(1501),将这位殉教者与神迹相遇的景象表现的如人间乐园。不过,他在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则是稍早一点创作的《启示录》木刻组画,其在内容和表现风格上更明显带有哥特式教诲性小型画像的特征。 同达芬奇一样,丢勒也具有科学的头脑,因而曾深研数学和透视学并写下了大量笔记和论著,其画的动植物素描之精确完全可以同达芬奇所留下的相媲美,但同时他又对《启示录》中记载的各种怪兽的存在深信不疑。 他平生不停的旅行,足迹之广,眼界之阔在当时几乎无人可与比肩,可又始终保留着一些农民式的愚昧和狭隘。他相信理性和知识会使人成为高贵的存在,却又对于人的不完美有一种深刻的意识。 他出身于一个中世纪的工匠之家并生活在艺术家地位最为低下的国度,却成为当时欧洲最为独立和骄傲的艺术家。作为自画像之父,他是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从而成为伦勃朗的先声。他多少已经意识到艺术会使其不朽,却终其一生为死亡正在迫近的念头所追索而无法摆脱肉体将要消失所带来的恐惧。就艺术风格而言,尽管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但其置身于其中的德国传统却使其艺术多少保留了一点中世纪哥特式遗风,同时又令人惊讶地率先展现出某些巴洛克特征。
  • 色铅笔的散步随笔

    作者:秋草爱+伙伴们,李俊秀

    本书轻松活泼,设计给喜欢轻松作画,随性涂鸦的朋友。我们旨在培养读者对艺术的感受与鉴赏力,丰富读者的视野,教读者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记录生命中的感动瞬间。同时,我们还希望透过此书系,传播艺术领域概念和技术,让艺术真正融入生活。
  • 护生画集

    作者:丰子恺

    本书是中国内地第一次以全集的方式出版丰子恺的《护生画集》,收录了六集全部总计四百五十幅作品。 本书中的绘图直接复制于浙江图书馆馆藏绘画原作,并由书法家许士中先生弘一法师书法重新书汇后收集绘图文配文,因而全书风格统一。 本书的绘图,是丰子恺先生漫画风格的代表作品,所倡爱生敬养思想对现世也有一定意义,本书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