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政治

  • 硬球

    作者:[美]克里斯·马修斯

  • 位子

    作者:杨新城

    《位子》内容简介:专心干工作不搞关系的人不能做官,至少不能做大官。一心想为民众谋福祉的嘉谷县委书记柳枫正是因触动利益集团被贬至河海市报社做了副总编,与他搭班子的金剑北总编辑同样正直能干,金剑北为柳枫仕途上的重出江湖出谋划策,柳枫因言获益,利用圈子官复原职,为下一步的升迁做好了充分准备。 人在官场商场,步步为赢。人脉和关系便如双刃剑,看最终致力点在哪里。用好了获益于民,用不好伤人伤已。 海报:
  • 制造共识

    作者:(美)爱德华·S.赫尔曼//诺姆·乔姆斯

    爱德华·S.赫尔曼和诺姆·乔姆斯基以这部再版新增了导论、极具开创性的著作向读者揭示出,新闻媒体与其以往好战、执著、无所不在地探求真相和捍卫正义的形象截然不同,它们在实践中维护的是对国内社会、国家以及全球秩序起主导作用的精英阶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议程。 赫尔曼与乔姆斯基研究了数十年间的评论与研究资料,对一系列案例,包括媒体对“有价值”和“无价值”的受害者、“合法的”与“毫无意义的”第三世界选举等事件的两分法报道进行了研究,对媒体就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侵略战争所作的报道进行无可辩驳的批判,并基于上述研究与批判提出了一个用于分析媒体行为与表现的宣传模型。新增的导论对宣传模型及以往案例进行了更新阐述并讨论了该模型适用的其他案例范畴,如媒体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及此后的1994--1995年墨西哥的金融大崩溃的报道,媒体对1999年和2000年针对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抗议活动的报道手段,以及媒体对化工产业及针对该产业的规范所作报道的处理等等。通过上述强有力的分析,本书得出结论认为美国大众媒体极具宣传特性,它们没能为人们真实地了解世界提供它们作为媒体本应提供的信息。本书为我们了解大众媒体的功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 权力的游戏

    作者:[美] 约翰•海尔曼,[美] 马克•哈珀

    《权力的游戏》内容简介: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成为轰动一时的娱乐活动。在这场入主白宫的角逐中,奥巴马迅速崛起,最终成为白宫的主人;希拉里竞选失败,却戏剧般地成为奥巴马的合作伙伴和国务卿;麦凯恩和萨拉佩林各显神通,但最终无缘总统宝座。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选举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内幕?美国资深政治记者约翰?海尔曼和马克?哈珀林深入接触奥巴马幕僚,通过对这些关键人物进行上百次的深度采访,揭露了2008年竞选的秘密历史:没有任何政治背景的奥巴马是如何击败对手,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的?当选举尘埃落定后,他又是如何说服希拉里成为国务卿的?克林顿为何会频频出现极具破坏性的政治错误?为什么麦凯恩选择新手阿拉斯加州长作为他的竞选搭档?佩林遭遇到了怎样的困扰?
  •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实践篇)

    作者:谢亦森

    做官是一门技术活,公文写作更是一门技术活。本书就是这门技术活的集大成之作。此书不是低层次简单的学习公文格式的条条框框,而是作者几十年的机关写作功底积累出来的丰富而实用的写作实战经验,是站在“大手笔”的高度教导如何写出有内容有价值的以文辅政的工作报告、调研报告、讲话稿。不是一堂枯燥无味的让人打瞌睡的理论课,而是一场耐人寻味、让人听得振奋人心、津津有味的报告会。
  •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谢亦森

    做官是一门技术活,公文写作更是一门技术活。本书就是这门技术活的集大成之作。此书不是低层次简单的学习公文格式的条条框框,而是作者几十年的机关写作功底积累出来的丰富而实用的写作实战经验,是站在“大手笔”的高度教导如何写出有内容有价值的以文辅政的工作报告、调研报告、讲话稿。不是一堂枯燥无味的让人打瞌睡的理论课,而是一场耐人寻味、让人听得振奋人心、津津有味的报告会。
  • 公司政治(第6版)

    作者:[美]理查德.瑞提

    公司政治可以笼统地认为足公司内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和。它是公司里规审制度等限规则背后的隐规则,这种规则足个成文的,还说不出来的,藏在水面之下,是一些约定俗成的日常事务处理法则。公司政治足公司生活中的根本性因素,是一种谁也无依忽略的更为隐秘也更有决定性的力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公司政治最公司生活的精髓。公司政治是一套真正有效的控制系统。不论是普通员工还展公司的领导者,都可以合理运用公司政治的力量,实现个人和企业的成功。能否成功驾驭公司政治,从职场人士和企业家们能力高下的一个关键指标。 本书是第一本专题讨论公门政治的管理书籍,它是理查德・瑞提等专家对公司生活多年研究的结晶,是公司行为学倾城的一部扛鼎之作。作者对公司生活进行了深刻的、精彩的刻画,该书是其最新的第6版,10多年来畅销不衰,本书已成为美国许多大公司员工人手一册的职场圣经。 这是一本由一系列寓言故事和警世故事组成的教科书,一本严肃的教科书,尽管它看上去不像是一本教科书,甚至读起来的感觉也同你想像的读教科书的感觉不同。然而,它就处一本关于公司生活的教科书。更确切地说,它是关于世界上为数众多的商业机构公司生活的教科书。对于那些初涉职场的人、那些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收获季节的人、那些高级管理人来说,它都是必读之作。通过它,你会理解公司的真正内幕。
  • The Rage and the Pride

    作者:Oriana Fallaci

  • 致友人的二十封信

    作者: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

    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的名字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她的两本书《致友人的二十封信》、《仅仅一年》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便流传于国内,引起国人甚至一些党内人士的震动。 斯维特兰娜在她的两本书里,通过对家庭往事真诚痛切的追忆、反省,呈现出铁幕政治下一个正常人追求人性时辗转哀号的痛苦,以及她何以在中年抛子弃女,离开家国叛逃西方世界的精神历程。身为“红色公主”本可养尊处优,过一种特权阶层的生活,她却选择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并为此而一生付出沉重代价。但她的选择却完成了一个人对自由理想价值精神的追寻。 这两本书的价值意义,绝不仅为一部特殊的家史。其丰富而详尽的资料,为历史学家研究斯大林、斯大林主义时期,乃至前苏联的社会意识形态,留下了重要的材料。
  • 智慧政府

    作者:徐继华,冯启娜,陈贞汝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大数据时代。人成为一切数据足迹的总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录、被储存、被处理。 作为最大的数据占有者,政府掌握着社会方方面面的数据,但各部门间的数据没有进行高效整合,给政府管理和民众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荐国家治理的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如何达成目标,本书给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答案。本书首次将大数据与国家治理紧密结合,主张政府管理者应该具备大数据思维。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政府管理者可预测民众的下一步公共服务需求,进而提供更加智能与高效率的管理和服务,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 本书认为,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海量的数据状态及其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一个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运行的基础性社会制度。它是治理交通拥堵、雾霾、看病难、食品安全等“城市病”的利器,更将为政府打开了解社情民意的政策窗口,打造平台的政府、服务导向的政府、开放的政府,即智慧政府。本书更在论述西方发达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的相关经验的同时,介绍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的有效做法,更引入了网格化社会管理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实践,使本书更具可操作性和借鉴意义。 作者指出,大数据并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意味着一场社会变革,而这种社会变革又伴随并呼唤着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的变革。 大数据治国时代已悄然来临,一场改变世界格局和人类生活的大数据变革即将引爆。
  • 官场病: 帕金森定律

    作者:(英)诺斯古德.帕金森

  • 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

    作者:Francis Fukuyama

    福山在书中分析了政治机构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探讨了法国大革命等历史问题,并从历史的视角着重讨论了美国政治遇到的深层障碍。此外,福山在书中还就当下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发展进行了分析。 福山大胆提出假设,认为美国根深蒂固的政治瘫痪(entrenched political paralysis)在全球中产阶级崛起的环境下,将面临更多难题。
  • 瞄准日本财团

    作者:白益民

    《瞄准日本财团:发现中国的对手与榜样》内容简介:所谓“失去的十年”,其实只是在日本本土。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日本株式会社”的全球性产业布局从未停歇。这个战略布局需要一个大后方,就是东亚地区。这实际上还是当年“大东亚共荣圈”的战略思路,只不过其时用的是刺刀,如今用的则是综合商社的组织能力。 1997年,前三井物产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市川周出版了《战胜中国》一书,提出了日本包围中国的“三区域”理论。在包围战略取得成效后,2005年2月,三井物产战略研究所所长寺岛实郎明确提出,日本应该转而向“亲美入亚”努力,从而为日本财团大举占领中国市场吹响了号角。 在日本人看来,经济竞争是另一种形式的战争,是实现民族目标的仅次于战争的最佳手段。“商场”即“战场”,“企业家”即“将领”,“工人”即“士兵”,“经济战争”是全体国民的“对外战争”,要“内和而外战”,竞争与合作一直是日本财团企业之间的主旋律。 日本国民首先将企业视为自己终身依托的归属团体,比如自称“丰田人”、“东芝人”等,他们经过企业这一中介与日本政府和国家联系在一起。有西方学者把日本社会称为“公社制资本主义”。东京大学的佐藤康邦教授则用“从外看是资本主义,从里看是社会主义”形容这种制度。 这十年来,中国经济基本上是按照美国模式设计的。从大学的经济教科书到整个舆论导向只讲美国模式。然而从浙江企业的行为方式可以发现日本财团的影子。反过来说,日本财团模式里面会看到中国传统浙商、徽商、晋商的影子。从现实看,日本模式应该成为中国模式的重要参照。
  • 樹,不在了

    作者:陳文茜

    這場沒有槍聲的戰爭, 臺灣的年輕世代如何為自己奮力一搏? 十八歲的你是健康的,而世界的經濟是生病的; 十八歲的你是青春的,而台灣的政治是衰老的。 別被故鄉拴住一切,勇敢地往前走,往更大的世界探索。 台灣不是四小龍,不只墊底,而且已然出局。 台灣基層薪資過去十年,打了六折,相較之下,台北房價卻漲了300%至 500%。台灣年輕人薪資不到新加坡一半,於是至新加坡工作,再苦也要去。 產業更空洞化、競爭力更衰退、社會更貧窮化。 當我們想要告訴年輕人,不要在乎你現在一無所有,即使今日不免窮苦,不要絕望; 只要努力,「希望」將在路上。 這些話語的前提是,我們必須給那些願意努力的年輕人,一片看得到的天空。 ●亞洲地區極具影響力的媒體人2014年最新作品,精華再現! ●精闢獨到的見解,最貼近時事的距離,讓年輕人掌握全球脈動的觀點。
  • China's Second Continent

    作者:Howard W. French

    An exciting, hugely revealing account of China’s burgeoning presence in Africa—a developing empire already shaping, and reshaping, the future of millions of people. # 该内容有淘宝网乐读书屋提供 # http://l-books.taobao.com A prizewinning foreign correspondent and former New York Times bureau chief in Shanghai and in West and Central Africa, Howard French is uniquely positioned to tell the story of China in Africa. Through meticulous on-the-ground reporting—conducted in Mandarin, French, and Portuguese, among other languages—French crafts a layered investigation of astonishing depth and breadth as he engages not only with policy-shaping moguls and diplomats, but also with the ordinary men and women navigating the street-level realities of cooperation, prejudice, corruption, and opportunity forged by this seismic geopolitical development. With incisiveness and empathy, French reveals the human face of China’s economic, political, and human presence across the African continent—and in doing so reveals what is at stake for everyone involved. We meet a broad spectrum of China’s dogged emigrant population, from those singlehandedly reshaping African infrastructure, commerce, and even environment (a self-made tycoon who harnessed Zambia’s now-booming copper trade; a timber entrepreneur determined to harvest the entirety of Liberia’s old-growth redwoods), to those just barely scraping by (a sibling pair running small businesses despite total illiteracy; a karaoke bar owner–cum–brothel madam), still convinced that Africa affords them better opportunities than their homeland. And we encounter an equally panoramic array of African responses: a citizens’ backlash in Senegal against a “Trojan horse” Chinese construction project (a tower complex to be built over a beloved soccer field, which locals thought would lead to overbearing Chinese pressure on their economy); a Zambian political candidate who, having protested China’s intrusiveness during the previous election and lost, now turns accommodating; the ascendant middle class of an industrial boomtown; African mine workers bitterly condemning their foreign employers, citing inadequate safety precautions and wages a fraction of their immigrant counterparts’. French’s nuanced portraits reveal the paradigms forming around this new world order, from the all-too-familiar echoes of colonial ambition—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and labor; cut-rate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dubious treaties—to new frontiers of cultural and economic exchange, where dichotomies of suspicion and trust, assimilation and isolation, idealism and disillusionment are in dynamic flux. Part intrepid travelogue, part cultural census, part industrial and political exposé, French’s keenly observed account ultimately offers a fresh perspective on the most pressing unknowns of modern Sino-African relations: why China is making the incursions it is, just how extensive its cultural and economic inroads are, what Africa’s role in the equation is, and just what the ramifications for both parties—and the watching world—will be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 毛泽东思想和儒学

    作者:金观涛,刘青峰

  • 高思在云

    作者:朱云汉

    今日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我们从哪里来,可能往哪里去? 为什么我们过去信奉不疑的标准与制度会难以为继? 新的秩序与结构又将如何产生,从哪里涌现? 中国崛起将如何撼动当前全球秩序和西方话语权? 本书将中国的发展经验及其影响放置在最宽广的历史坐标与理论视野中作者在梳理过去三百年世界史的演进脉络,深入观察西方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构成与运作机制,批判性透视全球政治经济旧秩序的真实本质与宰制机制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中国兴起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意涵这个大问题。 作者提出,与中国崛起相关联,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数百年难遇的“巨变时代”,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四重历史趋势的反转,即以美国为核心的单极体系式微;“第三波民主”的退潮;资本主义全球化陷入困境;西方中心世界的末落和非西方世界的全面崛起。 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鲜活的事实探析了中国道路、中国体制的特色和优越性,比如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共存的所有制结构,中共的自我修正与回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中共独特的人才选拔、竞争、淘汰机制,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等。
  • 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

    作者:莫里斯·罗沙比 (Morric Ross

    本书是西方第一部全面叙述忽必烈生平的传记,再现了忽必烈从藩王到蒙古大汗、直至元帝国君主的波澜壮阔的一生。作者力图剔除各种史料中的偏见,“颠覆”人们对忽必烈和蒙古人的传统看法。该书资料翔实,观点新颖,影响相当大,被许多欧美大学列为亚洲史课程必读参考书。 作为成吉思汗的嫡孙,世界有史以来疆域最辽阔帝国的缔造者,忽必烈不但继承了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更完成了祖父号令天下的目标。他半生戎马,率领蒙古军骑长驱直入,踏破了南宋江山,征服了中国的剩余地区,还扬威海外,两次侵入日本。 与成吉思汗以武功震撼世界不同,忽必烈更以文治著称于天下。为统治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帝国,他和幕僚们一起,建立了一个以汉法为基础,又不为传统中国理念所束缚的政府,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作为天下共主,他以一种空前的开阔胸怀,聚拢各族精英,广泛吸收各种文化中的先进部分。他既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拥护者,也是热心的佛教徒,还许诺他的许多臣民将皈依基督教,更是穆斯林的保护者。他试图在多种文化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并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功。 在执政初期,忽必烈大量豁免、减免税负,鼓励农业生产;给予商人相当高的地位,使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异常繁荣;允许艺术家自由创作,给予帝国的工匠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并激励科学家更大胆地创新。他所统治的帝国,代表着当时世界范围内最先进、最富庶的东方文化。这种文化通过畅通的丝绸之路,毫无保留地被传播到南洋、印度洋,直至欧洲腹地,使西方人对东方文明产生向往和倾慕,并刺激了哥伦布远航寻找新大陆。然而,远征的惨败、无度的财政需索、个人健康的衰退,使忽必烈建立世界帝国的梦想最终未能实现,但这无损于他的荣光。他的先辈们不曾有过他那种统一并统治整个已知世界的梦想,后继者中再也没有人有过这样的眼光。
  • 帝王的镜子

    作者:雷家骥

    《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分为三部分:上篇介述《资治通鉴》主要编修者司马光、刘攽、刘恕和范祖禹的生平及其志业,简叙《资治通鉴》编修的缘起、意义、结构与实际工作的概况。下篇则是选择《资治通鉴》所述的内容,依照原书周、秦、汉、魏诸纪的次序,做扼要的介述和讨论。每一专题即成一节,原则上分就司马光的选择观点、叙述方式、评论意见等,加以介述。最后部分则是结语,交代了一些在前面两部分不便介述的事情,也将前二部分的某些问题做一综合解释,协助读者对《资治通鉴》全书做综合了解。 海报: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第四卷 烏托邦運動

    作者:林蘊暉

    究竟毛澤東提出的超英趕美戰略,如何在中共高層取得統一,又何以得到基層群眾的積極回應?一再縮短的趕超時間表是如何編織出來的?在發動大躍進的過程中,有多少中共省級領導人被打成了右派分子?1958年的中共軍委擴大會議為甚麼要拿粟裕開刀?1959年在廬山罷黜彭德懷的真實原因何在?造成大饑荒的主要原因是天災,還是人禍?大饑荒的非正常死亡人數究竟有多少?為挽救危機,中共中央又採取了哪些措施?本卷依據第一手資料,作出詳盡敘述和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