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佛教

  • 一步一如来2:京都朝圣旅人书

    作者:林聪

    京都和拉萨同为古都;面积都不大,却有着为数极多、历史悠久、大大小小的寺院及其附带的典故和传说;在这两个城市里,随处可见穿着传统服饰,在进行着千百年来没变过的朝圣活动的人。 作者是多个日本朝圣组织的“先达”,历时两年撰写出中国首部京都朝圣指南。本书在写作风格和体例与上一本畅销书《一步一如来》一脉相承;对朝圣准备事宜、如何朝圣、京都及其周围主要朝圣地点,均作了详细介绍,同时收录了不少国人不了解的典故、数百张珍贵图片,并配有近百张地图。 衷心希望这本书可以成为京都朝圣者的指南、驴友们的灯塔。
  • 苦才是人生

    作者:索达吉堪布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内容简介:人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这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禅与西方思想

    作者:阿部正雄

  • 日本的佛教与神祇信仰

    作者:义江彰夫

    本书是“日本学术文库”之一,全书共分5个章节,主要阐述了“神佛结合”的一种结果,具体内容包括渴望成佛的诸神、从杂密密教到大乘密教、冤魂信仰的含义、凶秽忌避观念和净土信仰、本地垂迹理论和中世日本纪。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

    作者:河合隼雄

    當河合隼雄1965年從瑞士學成歸國,成為日本第一位容格心理分析師時,他並不知道自己日後會深深迷戀佛教。從幼年起,他就對佛教抱著排斥的態度,因為童年時弟弟夭折、母親悲傷的畫面,跟誦經儀式一起深植腦海,讓他意識到自己內心對死亡的不安與焦慮。河合隼雄十七歲時,日本戰敗,他開始崇拜西方的理性主義和科學,認為這是使日本從失敗中站起來的唯一道路。1959年他到美國研讀心理學,一位心理分析師向他展示禪宗的「十牛圖」,他很慚愧,因為他身為東方人,卻對它一無所知。後來,他來到蘇黎世繼續心理分析師的訓練,展開夢的分析歷程,才驚覺日本古典文學、童話、神話傳說對他具有重大意義。在傳統文化中,他終於找回自己的根。回到日本後,當時社會還無法接受心理分析的觀念,河合隼雄只好從沙遊治療做起。在治療個案的過程中,他發現佛教文化已深植在日本人的潛意識中,而他自己也漸漸對佛教豐富的象徵意涵著迷。他對佛教了解越多,越覺得佛教思想對他的治療工作幫助很大。到後來,他甚至告訴西方學者:「你們西方人講個人心理治療、人際心理治療、超個人心理治療-我則講無我(no-ego)心理治療。」他的目標是幫助個案變得像石頭一樣,在天地之間安住自在。《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就是從河合隼雄自己的心路歷程談起,他自身就是一則公案:「我是誰?我是一個佛教徒?還是心理分析師?」他由西方心理學訓練中繞一個大圈子,才重新發現東方心靈的本質。接著,河合隼雄以禪宗「十牛圖」和容格的「玫瑰園圖」做比較,探討東方的自性成長歷程和西方的心靈煉金術,兩者間的相似與共鳴,既具藝術價值又有哲學深度。到底「我」是什麼?身為東方的心理治療師,河合隼雄提出「靜觀無為」的方法,認為內心深處要保持沈默,將個案的抱怨和症狀當作禪宗公案,將自己放在悲憫的中央位置,不是告訴個案這個世界有多美好,而是以溫柔的悲憫和關愛,和個案共同承擔生命的悲傷與重擔。悲憫久了,真正的喜悅將會降臨。這才是人和人之間相互治療的真正基礎。河合隼雄吹得一首好笛,有一次他在美國演講期間,成群鳥兒棲落在他窗前的樹枝上,傾聽他的笛聲。天地萬物,融為一體,這正是他對人類心靈本質及潛能最深刻的體悟吧!
  • 释迦牟尼传

    作者:武者小路实笃

    编辑推荐: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先生从人的角度来写这本《释迦牟尼传》。他认为“释迦佛是人类最值得尊敬的人物,再没有如此圆满的人,而且也再没有对人类关怀如此至深的人。他追求真理的深远博大,也是无与伦比的”。作者笔下的释迦牟尼传是历史上真实的人,是有血有肉有理智有感情有人。 本书注重通俗,大概可以算是一本最容易读懂释迦至尊的书了。想更深了解释迦牟尼的人,可以去读其它书。单就一般读者了解释迦牟尼为人的书来
  • 一休和尚诗集

    作者:(日)一休宗纯

    今編次《一休和尚詩集》,其中《狂雲集》(附《號》)以酬恩庵藏舊鈔本爲底本,録出酬恩庵藏另一鈔本(簡稱酬别本)、真珠庵藏鈔本(簡稱真珠本)、東大史料編纂所藏本(簡稱史料本)、奥村重兵衛氏藏本(簡稱奥村本)、東北大學藏本(簡稱東北本)、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藏本(簡稱内閣本)、蓬左文庫藏本(簡稱蓬左本)、御茶水圖書館藏原成簣堂文庫本(簡稱成簣本)、寬永十九年刊《群書類從》所收本(簡稱類從本)之異文,《狂雲詩集》則以《群書類從》本爲底本。凡諸本所收而不見於底本者,輯録以爲《補遺》。後附禪師弟子所撰《東海一休和尚年譜》,以《大日本史料》本(第八編之十三)爲底本標點。編校時參考森大狂參訂《一休和尚狂雲集》(民友社一九〇九年版)、中本環校註本《狂雲集》(現代思潮社一九七六年版)、柳田聖山譯註本《狂雲集》(收入《大乘佛典·一休、良寬卷》,中央公論社一九八七年版)、平野宗浄監修《一休和尚全集》(春秋社一九九七年版)。 室町時代僧人多善書,禪師法書亦可入能品,用筆勁爽,氣勢宏闊,爲識者所寳愛,因影印數幅於卷首。另大德寺真珠庵珍藏禪師畫像數幀,丹雘傳真,法相尊嚴,多被指定爲日本重要文化財,今一併附入,以供讀禪師詩者瞻仰云。
  • 心经解读

    作者:比尔·波特

    《心经》是佛法的精髓。它的“密度”——宣说教法的深广程度与篇幅之比——超过了世上任何一部经典,而且并未因此流于肤浅或庸常。我们已经无法确知它的作者为谁。可以确知的是,他于佛法有深刻的理解,并能以优美简洁的文句与我们分享前辈修行者的境界与心得。 《心经》不仅仅是一部教法,其经文本身,更已臻艺术的化境。艺术与宗教之间,本无必然的分野;勉为其难,不啻庸人自扰。
  •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情歌及秘史

    作者:仓央嘉措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藏传佛教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位上师,其一生行迹奇特,卓然不群。 仓央嘉措在其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情歌60多首。这些情歌,语言活泼生动,清新明快,通俗易懂,独树一帜,在藏族诗歌中别具一格,富有艺术魅力,二百多年来一直在藏族民间广泛流传。《秘史》是仓央嘉措的亲传弟子所做,记录了仓央嘉措的生平、经历以及他游历汉、藏、印、尼诸方时的逸事奇闻,为研究仓央嘉措者提供了最原始、最可信、最权威的第一手资料
  • 三生石上旧精魂

    作者:白化文

    本书内容:第一部分五篇,举例说明某一类题材故事与佛教故事之间的关联。重点述中国作者之化洋为土,推陈出新。 第二部分一篇,阐述了八仙的变换及其源流。 第三部分五篇,分述几种器物在儒释道三教和高层与全社会中的使用及其中蕴含着的种种特殊意义。 必须说明,本书稿力求普及,并非高深的论文结集。我们参考了力所能及搜集到的重要资料。好比布置房间,陈设加床、铺盖、桌椅、书画、灯具等等,全是买来的。也有几件是本客自制。可是,室内装饰意匠是笔者的。当今“知识爆炸”时代,我们未见到的材料必然极多。因此,也就不再列参考资料目录啦!
  • 禅是一枝花

    作者:胡兰成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
  • 悲欣交集

    作者:李叔同

    本书精选作者数十篇文学、美学随笔、札记,反映了作者积极入世与脱俗出世兼具的人生和美学追求,配以精美插图,合乎散步之旨。 李叔同早年深受西方艺术思潮影响,在艺术方面兼擅多能,他主张以美育来净化人心,强调艺术必须有社会承担。他在艺术的道路上徜徉留下的文字,既关艺术之要事,又深寓人生之智慧。晚年更注意将佛学思想引入艺道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传统美学平淡、恬静、冲逸的审美风范。李叔同有关艺术和审美方面的论述,是弥足珍贵的遗产。
  • 隐僧

    作者:马鸣谦

    一封神秘邮件引发了一系列惊悚事件:可疑的坠机事故,袭击与谋杀,若隐若现的文物走私集团,和更为神秘的幕后力量。这是一场预先设计的智力角逐;循着后续的线索提示,我们的主人公一步步破解着关于早期佛教的学术之谜;事件在广袤的地理空间内展开:曼谷、东京、伦敦、柬埔寨丛林和尼泊尔山区。随着谜局的层层展开,带出了已被历史尘埃遮蔽千年的隐修部派佛教的惊人发现。
  • 悉达多

    作者:[德] 赫尔曼·黑塞

    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英俊聪慧,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答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成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在与伽摩拉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世俗的一切,来到那河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那最绝望的一刹那,他突然听到了生命之河永恒的声音……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 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

    作者:谢重光

    《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犍陀罗石刻术语分类汇编

    作者:[意]多米尼克·法切那,[意]安娜·菲利

    多米尼克·法切那、安娜·菲利真齐编著的《犍陀罗石刻术语分类汇编(以意大利亚非研究院巴基斯坦斯瓦特考古项目所出资料为基础)》是意大利考古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始于1956年延续至今的考古工作的结晶。这项持续数十年的科学工作对象是犍陀罗考古领域中首次基于可靠的地层发掘佛教遗址,时任领队的多米尼克·法切那据此编纂了一部对大量的石刻资料进行分类、描述的术语汇编。其中包括雕工工具、建筑、装饰纹样、人像神像、动物纹、植物纹、兵器、乐器、礼器、日常用具、家具、交通工具等十二部分内容。译文在忠于原文的同时,尽可能使用中国国内学者普遍接受的术语词汇。文本仿照原版插图、意语术语、英语术语三栏式布局;将意语译成中文,保留示意图和英语术语,以便读者对外文资料的查引和研究。与原著的主要不同在于,书末附加斯瓦特地区部分浮雕照片以清楚展示文中涉及的不同元素所在的整体语境。此次中文译本,旨在为国内犍陀罗考古与艺术的研究增添一项资料工具,亦可为中国佛教考古和艺术领域编纂类似的工具书提供一个范本。
  • 饶宗颐佛学文集

    作者:饶宗颐

    《饶宗颐佛学文集》是一部学术价值极大的国学研究专著,体现了饶宗颐先生在佛学及相关文、艺理领域中卓越的贡献,几乎涵盖了饶先生目前为止发表的佛学方面的精华文章。 60年代,四十多岁的饶先生在印度开始学梵文,足迹遍及印度南北,以后又周游缅甸、锡兰、泰国、柬埔寨诸国遍寻写经。他对佛学因缘际会,悟性极高,因此季羡林称赞说:“饶宗颐先生是能预流的”。饶宗颐先生对禅的理解也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对于六祖惠能生平的研究,令学界对于禅宗的起源及顿悟观,都衍生出新的理解。他考证惠能父亲被贬以前是在北方,官比司马还要大。按古代北方士族婚姻门当户对的风俗习惯,惠能的母亲不太可能来自一个目不识丁的家庭。因此,虽然惠能大师三岁丧父,但他仍然生活在具有一定家庭教育传统的环境里。 饶老作为一代通人,学艺双携,书中收录论文,涉及佛曲、敦煌白画、书法等艺术领域,内容传华史溯、佛教渊源论、缘系敦煌、文艺佛学、选堂序跋、选堂小品六部分六十七篇论文。 本书由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港大佛学院策划,由港大佛学研究中心学者骆慧瑛、港大饶宗颐学术馆研究员黄杰华历时三年选编而成。 底本主要根据《饶宗颐二十世纪文集》,同时参考初刊本,进行核校,改正了一些初版错误,后出转精。
  • 僧侣与哲学家

    作者:让-弗朗索瓦•何维勒,马修•理查德

    ◎藏传僧侣与法国哲学家,父子在喜玛拉雅山中关于佛教、哲学、生命意义及宇宙万物的心灵对谈 ◎赖声川经典全译本,首度向大陆读者呈现 ◎法国畅销30万册,台湾好评畅销再版40刷 “对未来的史学家而言,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可能就是佛教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接触。” 生物学博士马修·理查德生于1946年,跟随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导师从事分子生物学最尖端研究,然而,正在人生充满各种辉煌可能性的时候,他却突然远赴喜玛拉雅山麓,跟随藏传佛教老师,探求古老的东方智慧。20年后,1996年5月,他的父亲,法兰西学院院士、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来到尼泊尔加德满都,一个叫哈提班的宁静地方,与已经成为藏传佛教僧侣的马修·理查德进行了一场为期十天的对谈。所谈涉及社会、文明、生命、宇宙等诸多重大话题,这是一对父子相隔二十年的重逢,更是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碰撞。 “当现代的科学遇上古老的佛法,当西方的物质遇上东方的心灵,当望子成龙的父亲遇上亟思解脱的儿子,必然迸发最上乘的智慧,这就是这本书的迷人之处。” ——郑振煌(佛教学者,《西藏生死书》译者) “《僧侣与哲学家》法文版出版后,已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影响甚大。它像是一座搭在东西思想落差之上的桥梁,用聆听的、容忍的、温和的方式疏通双方,让东西方人各自照镜子,看看自己,看看我们这个世界,这个时代。” ——赖声川
  • 汉语佛学评论(第四辑)

    作者:中山大学人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 主办

    广州中山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本着拓深或扩展汉语佛教学研究的水平和范围为宗旨,同时建立起汉语佛教学研究与国外同行之间的对话平台,希望在尽量反映汉语佛学研究前沿状态的同时,也能把国外同行的最新研究,或对佛学研究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议题,以专题、评论和译介等不同形式传达给汉语学界。 在"民国佛教学档案"专题,首次发布了一批存于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教育部档的与太虚相关的档案,主要为太虚与民国教育部往来公文、信函,内容涉及太虚向教育部有司请拨汉藏教理院编译处经费,增设"僧师范科"以及"边教行政"之国策、问题与对策等,对于研究民国时期佛学有重要的价值。 书稿中还有池丽梅关于《续高僧传》文本的演变论述,王磊关于涅槃道场与僧传叙事的论文,刘宇光以政教关系和教育社会学为线索的对泰国《僧团法》、僧伽大学与农民子弟僧的研究等,都是在各自领域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成果。

  • 中国民间宝卷文献集成•江苏无锡卷

    作者:车锡伦总主编,钱铁民分卷主编

    稀有经典民间宝卷,原书影印出版,研究者必不可少之一手资料。 中国宝卷是在宗教(宋元和明代前期佛教、明清民间宗教)和清及近现代民间信仰活动中,按照一定仪轨演唱的一种说唱文本。演唱宝卷称作『宣卷』。在中国文化史上,宝卷及其演唱活动已经延续发展了近八百年。 本书特点: 1、《中国民间宝卷文献集成•江苏无锡卷》 2、依据存留民间宝卷文献情况,按照宝卷流传地区分卷编辑影印。 3、为了尽量发掘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统的民间宝卷,主要以民间宣卷、念卷人的传抄本(演唱台本)为主。 4、各地区分卷优先入编具有地方特色的宝卷。各分卷前均由该卷主编写一序言。 5、各卷入编的每一种宝卷,均作『说明』附于卷前。『说明』内容包括对本卷版本(传抄者、出版者、年代、残缺等)、流传情况、故事和内容简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