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佛教

  • 印藏佛教史

    作者:刘立千

    本书分为前、后两编:前编,印度佛教,包括:佛时与佛后之教法、大乘之建立、大乘之发展等;后编,西藏佛教,包括:佛教如何传入、佛教之分派等内容。
  • 佛教造像

    作者:欧阳启名

    佛教在公元前六世纪初发源于印度,最初流行于印度恒河的中上游一带。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以无常和缘起思想反对婆罗门的梵天创世说,以众生平等的思想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很快得到流行。佛教经过了原始佛教、部族佛教、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密教的发展过程,在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集结佛教经典,派遣布教师分赴四方各国弘扬佛法,开佛教之鸿基,佛教遂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佛教造像,始自印度贵霜时代的犍陀罗,而后在印度各地不断完善,并传向东南亚各国和中国,再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最后传至日本。在佛教传播的过程中,造像随各地域的风格几经变迁,而中华思想在佛教雕刻上的体现尤为突出。 本书集中国哲学界、美术界学者之论点及作者在东瀛留学期间搜集之素材,选取各个地域、各个时代典型的佛教艺术品,以丰富的资料,论证中华思想在佛教造像变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永明延寿禅师全书(全三册)

    作者:(五代)延寿

    佛教自后汉传入中土后,经几百年的介绍吸收,到南北朝后期,达到对印度佛学全部消化,进入“中国化佛教”的形成和兴盛期。这一时期,前后出过两位集大成的大师:第一位是陈隋之间的智叛大师,他以三谛三观、三种止观等总摄和整合从佛教初入东土迄于他那个时代的全部汉语佛法,建立起精深博大的天台宗学,赢得“小释迦”之称,在佛教思想史上盎立起一块高大的里程碑。第二位应该说是五代末人称“永明古佛”的延寿禅师,他立足法眼宗,总摄和整合中国佛教最辉煌期——隋唐五代的全部佛学,其思想开此后乃至直到今日中国佛教的基本路径,其多闻、见地、文才,千余年以来无人企及,深通禅宗的清雍正皇帝在其《御选语录》序中高推他为“六祖以后古今第一大善知识”、“超出历代诸古德之上”、“震旦第一导师”,称赞其编集的《宗镜录》一书为“震旦宗师著述中第一妙典”,实非过誉。 延寿生当禅宗五家于极盛中产毕诸多弊端的时代,他做的工作,主要是顺应佛教内诸宗融合、社会上三教融合的大势,通过整合中国禅宗与印度经论及诸教宗,针治禅宗因强调“教外别传”而造成的种种弊病,为中国佛教开辟出一条不离释迦牟尼教法、又能应时契机承传不绝的道路。延寿继承发扬了法眼宗融合宗、教,尤其是融会禅宗与华严宗的宗风,承担起整合此前全部中国佛学的历史使命。 延寿的核心思想,是“一心”-—ˉ即大乘如来藏系作为万有体性的心性、真如心、法性心,亦即禅宗所谓本心、真心、自性、佛心、心源、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等。延寿以此心一贯全体佛法,《宗镜录》所谓“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即以禅宗所欲了悟的一心为全部佛法宗要,以此如明镜般的心观照万法,整合全部佛法,浓缩印度大乘经论、中国诸宗之学的精华。 延寿以此一心圆融禅宗与教下,强调学佛参禅,须学习教典,依经教行持,籍教悟宗,依教印心,即便参禅开悟得禅师印证,也应以佛语印可,“若不与了义一乘圆教相应,设证圣果,亦非究竟!”研习教典,应一一须消归自已,直探言下之旨,明自本心。认为诸经教及诸宗,言说虽不无歧异,义理亦非无深浅偏圆顿渐之别,而源出与旨归,皆无非一心。 延寿又以一心之理、事圆融为理论基础,圆融理与事,针对禅宗囟强调一了百了而产生的忽视修持及消极遁世等弊端,强调戒乘并急、万善齐修,即便了悟,亦须持戒修行,尤其要在社会活动中修行菩萨六度四摄,挟危拯急、济用各时、布施贫病、抚恤孤恂、安乐有情,行修路造船等慈善事业,尽忠立孝,济国治家,敬养父母,引导佛教徒恪尽社会责任,对于纠正“行在小乘”的弊端,将中国佛教导向大乘菩萨行的轨道,意义十分重大,影响极为深远,甚符合近现代“人间佛教”的精神。 延寿还以一心圆融禅宗与净土宗,倡导禅净双修,依他力往生,对解决大多数佛教徒的终极关怀,起了巨大作用。延寿本人,被公认为参禅透过三关,而每日勤修百八佛事,念佛号十万遍,被尊为莲宗六祖,树立了悟后力修、禅净双修、以净土为归宿的典型,被后世引为榜样。 对延寿,历来也有一些异议,或说其《宗镜录》出而禅宗晦,或说英噎氓说等有误,或对其融通宗教及禅净双修说有意见,这些异议,乃佛门中长袁争议不清的问题,延寿之说,起码乃一家之言,很难说他完全不对。即便在这些问题上延寿的见地不圆满,也瑕不掩瑜,他学说中的绝大多数,被历代大德印可为正见。 延寿的著作,不仅有理论深度,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颇有直到今天还很实用的指导修持的价值,为研修禅宗、唯识、净土的人所应精读。笔者在学习禅宗文献时,多年不得其门而入,后来读《宗镜录》,乃觉豁然,曾请教于巨赞、明真等法师,答言“如是如是”。 延寿虽然名重一时,但他留下的大量文字般若,一直无人集结,散见于大藏经内外,对之作研究注疏者亦不多。尤其他主编的百卷巨著《宗镜录》,可谓自唐末以来中国佛教著述中分量最重、内容最富、水平最高者,被雍正皇帝誉为大藏经的浓缩本,但问世后,实际被束之高阁,研读者不多,直到近代才渐受重视,有以之为题做博士论文者,然尚未有人注疏。刘泽亮教授年轻有为,多年研究禅宗,功力扎实,成果斐然。他新点校整理的《永明延寿禅师全书》,收录了现存署名为延寿的一切作品,凡二十数种,皆择取善本为底本,底本以外列为参校本,一一校点对勘,加以导读、注释,附有延寿佚失著述存目、延寿研究论著引得二种资料,甚便于研究、阅读,对学术界及佛教界,都是一大功德。校点注疏,本是做中国古代各门学术的基本功,前辈学者多强调做学问先从此入,这种工作貌似容易,实则最难,须做大量搜集、校勘、考据、查对、检索、引证、比较等烦琐枯燥的工作,不容忽略一字一句,若没有一种淡薄声色名利干扰,如进入禅定般安静、仔细、专注之心,很难做下去,特别是做《宗镜录》这样牵涉面极广、难度甚大的巨著之校勘注疏,没有广博深厚的佛学基础和十分扎实的古文功底,是做不了的。刘教授在不长的时间内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可见其用功之勤。在此学术风气日趋浮华的时代,其精神尤为宝贵,令人钦佩,故乐为之序。
  • 静止的流水

    作者:阿姜 查(Ajhan Chan)

    切记!你不是为了[得到]而禅坐,而是为了[舍弃]。我们不是以欲望来禅坐,而是放下。如果你[想要]任何东西,你永远也找不到!
  • 佛教十二讲

    作者:梅原猛

    《佛教十二讲》为日本文化及学术大师、著名佛教学家梅原猛对日本学生的演讲。《佛教十二讲》针对日本教育的缺失,针对年轻人未来生活的需要,针对现代文明的弊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现实例证和流畅的文笔,论述了宗教与道德、科学及文明的关系,佛陀的人生和思想,大乘佛教的基本原理和精神,现实生活及人生与佛教道德的关系,现代佛教的状况与未来等。为一本了解佛教基本知识的入门书。
  • Buddhist Art and Architecture

    作者:Robert E. Fisher

    Buddhism is the single common thread uniting the Asian world, from India to South-East Asia and through Central Asia to China, Korea and Japan. To guide and inspire believers, innumerable symbols and images were made, beginning in India in the 3rd century BC. This phenomenally diverse tradition includes not only frescoes, relief carvings, colossal statues, silk embroideries and bronze ritual objects but also rock-cut shrines with a thousand Buddhas, the glorious stupas of South-East Asia and the pagodas of the Far East, the massive "mandala in stone" of Borobudur in Java and entire 13th-century temple complexes at Angkor in Cambodia. The author describes all the Buddhist schools and cultures, and explains their imagery, from Tibetan cosmic diagrams and Korean folk art to early Sri Lankan sites and Japanese Zen gardens.
  • 梵汉对勘入菩提行论

    作者:黄宝生

    《梵汉对勘入菩提行论》译者黄宝生将现代在印度发现的梵文佛经《入菩提行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与唐代译经对勘,加以注释,翻译力求与原文贴近。《梵汉对勘入菩提行论》是研究佛教史、古印度文化、中印翻译史的重要资料。
  • 佛珠的鉴赏与收藏

    作者:鄢敬新//鄢晓慧

    佛珠的鉴赏与收藏,ISBN:9787543672772,作者:鄢敬新,鄢晓慧 著
  • 铃木大拙禅学入门

    作者:铃木大拙

    《铃木大拙禅学入门》集中在禅宗思想意义的阐发.也是铃木大拙研究最具时代特色的作品,深入浅出的笔触下,让其成为禅学入门最经典的著作。《铃木大拙禅学入门》三大特色1.反映铃木大拙禅学研究的基本观点和大体面貌,可作为铃木大拙其他著作的“索引”,2.内容的阐述具有普及性,兼顾禅学研究者和一般读者,篇幅适中,深入浅出。3.集中于弹宗思想意义的阐发,避免了通常所见的历史材料的冗长叙述和学术性考证。
  • Kuan-yin

    作者:Chün-fang Yü

    By far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s of worship in the Buddhist traditions, the bodhisattva Avalokitesvara is regarded as the embodiment of compassion. He has been widely revered throughout the Buddhist countries of Asia since the early centuries of the Common Era. While he was closely identified with the royalty i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and the Tibetans continue to this day to view the Dalai Lamas as his incarnations, in China he became a she -- Kuan-yin, the "Goddess of Mercy" -- and has a very different history. The causes and processes of this metamorphosis have perplexed Buddhist scholars for centuries. In this groundbreaking, comprehensive study, Chun-fang Yu discusses this dramat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male) Indian bodhisattva Avalokitesvara into the (female) Chinese Kuan-yin -- from a relatively minor figure in the Buddha's retinue to a universal savior and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deities in Chinese religion. Focusing on the various media through which the feminine Kuan-yin became constructed and domesticated in China, Yu thoroughly examines Buddhist scriptures, miracle stories, pilgrimages, popular literature, and monastic and local gazetteers -- as well as the changing iconography reflected in Kuan-yin's images and artistic representations -- to determine the role this material played in this amazing transformation. The book eloquently depicts the domestication of Kuan-yin as a case study of the indigenization of Buddhism in China and illuminates the ways this beloved deity has affected the lives of all Chinese people down the ages.
  • 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

    作者:顏娟英 主編

    本書所收佛教石刻拓片為民眾組織而成的集團造像碑題記,時代為北魏至北齊,內容包括圖版、釋文與現狀等。
  • 枕边的禅-禅宗公案趣说101篇

    作者:南北

    《枕边的禅•禅宗公案趣说101篇》精选101篇流传广泛而富有寓意的禅门公案故事,采取灵动风趣的现代语言和叙述方式,针对当代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进行解读,并配有十几幅意味深远的禅画。
  • 西夏佛教史略

    作者:史金波

    本書是一本研究西夏佛教的專著,內容包括佛教在西夏的發展、西夏的寺廟和僧人、西夏佛教的宗派和藝術、西夏佛經的翻譯印施和流傳及西夏滅亡後党項人的佛教活動等。同時對於西夏佛教發展的歷史背景和它在西夏文化中的地位也有具體分析,書中並對諸如敦煌、榆林兩窟群中西夏時重修或新修的一百多眼洞窟及內蒙古額濟納旗黑水城出土西夏文物中的佛經、佛畫等,都有詳細的介紹和論述。
  • 藏传佛教本尊大全

    作者:[瑞士]马丁•布劳恩、马丁•威尔森

    本书为德国的马丁•布劳恩博士和马丁•威尔森博士所著《值得一看的佛像》的中文版,囊括了藏传佛教中510位本尊用于灌顶随许的彩色微型唐卡,并详细介绍了这些本尊的名称、持物、身姿、颜色、祈请文、咒语以及相应的仪轨等。这些本尊来源于:冉炯百法、纳塘百法和金刚曼。其中,“冉炯百法”是包括众多濒临失传的各种教法整理而得的本尊灌顶随许法;“纳塘百法”是阿底峡大师传承的秘密法门;“金刚曼”则介绍了各个坛城的主尊密法。因此,本书的本尊及仪轨传承堪称清净而殊胜,是藏传佛教图像学研究、密咒仪轨修持的重要经典。
  • 佛渡有缘人

    作者:吴光远//叶舟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超值金版)》内容简介: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 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 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也许,当你逐页阅读《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超值金版)》时,你会感悟到:有一颗因果心,你会更积善;有一颗平常心,你会更从容;有一颗超脱心,你会更豁达;有一颗忍辱心,你会更逢源;在做事上,有一颗包容心,你会更博大;有一颗修行心,你会更智慧。
  • 生活中的修行

    作者:

    《佛法即活法+生活中的修行(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生活中的修行》是陈履安先生多年参悟佛学,并将佛法精义融入日常生活的心灵感悟。陈先生虽非佛门中人,却深怀一颗慈悲济世之心,他将复杂深奥的佛学知识以浅白通俗的语言讲述出来,同时列举大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的烦恼和问题,用佛学知识进行化解,教我们修身养性,笑对生活中的八面来风“利、衰、苦、乐、称、讥、毁、誉”,而心如如不动却了了分明。人生时时在悟道,生活处处有修行。参悟博大精深的佛学并非学佛之人的专利,普通大众皆可通过修行获得心灵上的宁静,成为生活中的大师,活出一个不受框框约束的真实自我。•《佛法即活法+生活中的修行(套装共2册)》是陈履安先生多年参悟佛学,并将佛法精义融入日常生活的心灵感悟。陈先生虽非佛门中人,却深怀一颗慈悲济世之心,他将复杂深奥的佛学知识以浅白通俗的语言讲述出来,同时列举大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烦恼和问题,用佛学知识进行化解,教我们修身养性,笑对生活中的八面来风“利、衰、苦、乐、称、讥、毁、誉”,而心如如不动却了了分明。•全书介绍的修行方法简单易行,如在生活中勤加练习,定能从烦恼、执著和自我中走出来。真正做到身心平衡,内外和谐,过快乐健康的生活。 佛法不在青灯古佛的寺庙里,而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求佛不如求己,佛法即是活法——在生活中彻悟佛法,用佛法滋养心灵。 “众生皆为佛”,参禅求佛,其实是在参悟和反省我们自身。果宁法师将带领我们进入山门,游历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等佛家圣地,独眼禅观人生真谛,闲坐妙解天下禅机:唯有参透无常、放下执著,所有的烦恼都将烟消云散,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快乐:学会理性做事、感性做人,让头脑与心灵完美结合,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和谐。 心中有佛,处处是佛。将佛法融入生活,在生活中进行禅修,将会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和谐而智慧的灵性境界,慰藉心灵的疲惫,笑对生活中的压力与困境。
  • 佛教一本通:通往古老智慧的現代途徑

    作者:蓋瑞.賈許(Gary Gach)著

    這是一本完整且綜觀介紹佛教的書,如果你對於【佛教】的認識,僅止於【佛教】二字,但你又想要全面性的瞭解佛教,那么《佛教一本通》就很適合你。 認識佛家偶有很多種途徑,有些人從親近法師著手,遊戲人從經典語法義看起,有些人認為在生活中唸佛號就是佛教。但是,本書可以讓你對佛教的認 識不只一點點,“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Understanding Buddhism”從英文書名我們能知道,本書是專門針對完全不懂佛教或想全面瞭解佛教的讀者所寫的。 本書作者Gary Gach從小具有宗教儀式,佛教師承一行禪師的傳統,除了不吝於讀者分享他個人的學佛經驗與心得外,並用簡單而具有創意的方式來呈現佛教的理論與實踐。以綜觀且較光源的視野來認識佛教,可以迅速掌握佛教的脈絡與面貌。作者以四大要素作為本書的主要架構: 一、佛陀 二、佛法 三、僧團 四、在日常生活中的發現佛法 讀者可以在這本書中,發現親身嘗試的各種禪修與訣竅。此外,在最後有詞彙表、大事記、參考頁,加上分佈在全書中的佛教看板,讓本書不是笨重的教科書,而是具有活剝形式的佛教入門指南!它不以偏概全,不穿(這個字念什麽啊)附會,你可以自己做判斷,自己來看看!
  • 佛学启蒙

    作者:王孺童

    《佛学启蒙:人人都读得懂的佛学入门书》将为您全面讲解:1.佛陀是如何开悟成道的?2.佛法有哪些警示?3.你知道生灭缘起、业力因果吗?4.何谓四圣谛、五蕴、十二因缘?5.学佛对我们有什么助益?6.人世的根本烦恼有哪些?7.在家居士该如何学佛?8.有哪些好的修行方法?9.学佛的目的究竟是什么?10.该以何种心态面对生老病死? 网络佛学普及第一人,诚挚开讲;紧轻松的笔调,最简明扼要的叙述;将佛教的教义和因果,讲得通透明白;指引入门人士真切的修行之路;为你完满揭示佛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