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政治学

  • 美国的反智主义

    作者:[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美国的反智主义》集思想史、社会史、政治史于一身,是一部关于美国知识分子及其批判者的经典著作。它出版于1963年,然而,几十年后乃至21世纪以来的美国社会——对科技的崇拜、失控的商业文化消费主义、教育的实用导向、对人文价值的轻视……层出不穷的民粹主义与暴力事件,说明反智主义的强度是周期性的,反智主义仍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由此,作者的叩问再次回响:

    “智识”该如何在人类文明中发展?

    知识分子能够在社会上、政治上扮演怎样的角色?

    “反智主义”这个问题,通常被认为就是在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美国的反智主义》中被定义的。这本书的写作灵感来自1950年代的政治和智识生活,不过其历史叙述的起点要更早,终点落在了美国从麦卡锡主义制造的红色恐慌中恢复的时期。

    作者将反智主义观点当成一条主线,以此来检视美国社会与文化中多个不那么令人欣赏的层面。从美国的建国历程、宗教传统、政治体制、商业精神、学校教育,从绅士的没落、知识分子的疏离与服从等角度,对美国的反智主义根源进行了系统且富有历史深度的耙梳。

    在作者看来,1952年的大选淋漓尽致地反映出了智识与庸俗的对立。美国知识分子和人民之间的巨大且有害的差距,经由媒体广而告之。民主党20年统治结束后,知识分子在社会上衰落,而商人的影响力上升。现在,知识分子成了美国社会所有不愉快或不道德之事的共同替罪羊,而私营企业主被认为有能力面对任何困难。作者批判民粹、保守、反动、极右的思维,认为反智是个思想、情绪和态度的复合体,是“一种对精神生命和被认为代表了精神生命的人的怨恨和怀疑;一种不断贬低生命价值的取向”。

  • 资本主义

    作者:[美]安瓦尔∙谢克

    正统经济学立足于完全竞争假设,从理想化的视角研究资本主义的运行,假设具有完全信息的、完美的“代表性行为人”会做出理性的、最优化的选择。大多数非主流经济学则采取相反的策略,强调的是这一制度的低效率、不平等和不平衡,认为支配着现代世界的是不完全竞争。事实上,两者都以完全竞争作为基本参照,并试图加入各种各样的“不完全”,以弥补理论与现实的差距。

    在《资本主义》一书中,安瓦尔·谢克没有拘囿于上述任何一种观点,而是立足于一个全新的研究起点和视角——真实竞争。在他看来,“真实竞争是资本主义的核心调节机制,它与所谓的完全竞争之间的差异,就像战争和芭蕾之间的差异一样巨大”。他证明了,即使不借助超理性、最优化、完全竞争、完全信息、代表性行为人或所谓的理性预期等理想化假设,也能够推导出被实践和理论证实的经济学结论。这一视角使得他可以用几乎崭新的眼光看待经济学分析的所有要素:供求规律、工资和利润率的决定、技术变革、相对价格、利率、贸易条件及平衡、增长、失业、通货膨胀,以及以周期性复现的普遍性危机收尾的长期繁荣。

    谢克试图构建一个“现代经济学替代性框架”,并将每一个理论都与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的对应观点进行对比,通过大量的模型、图表进行经验检验,还成功预测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谢克分析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经济,并用扩展的视角探究这一主题。这正是古典经济学以及凯恩斯和卡莱茨基处理这一问题时采用的方法。任何对资本主义和一般经济学感兴趣的人都能从这部独创性著作中获得丰富的知识。

  • 中国进入国际大家庭

    作者:[美]徐中约

    本书原著为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的东亚研究系列作品之一。作为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教授的高徒,作者广泛搜集和运用了包括中、英、法、俄、日各语种文献在内的资料,以1858—1880年这一时间段限为切入点,对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在一系列外交事件中的行为与观念作出细致阐述与精辟分析,呈现了近代中国如何由天朝中心主义转型为现代国际社会的一员,尤其是对外交往方面,随着朝贡体系的难以为继,艰难地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这一过程。

    本书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京使馆的建立过程,互派使节常驻这一在现代外交看来习以为常的制度,最初却遭遇了从观念到制度层面的反复博弈;第二部分,则详述了国际法引入中国的过程,从林则徐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节译国际法至丁韪良应邀翻译的《万国公法》被刊行引用,其中曲折亦多;第三部分则阐述了中国常驻外国使馆制度的建立过程,从同治年间向欧美派出临时性使团到光绪帝继位后大规模派遣常驻外国使节、设立驻外使馆,观念的冲突、人事的龃龉、制度的悖谬,都在这一过程中纷纷呈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关注的议题不仅在于近代中国的外交的制度嬗变,更在于制度其后的观念转型过程及其深层原因。作者巧妙地将时代背景和群像扫描与历史人物个体原因及历史事件偶然性相结合,流畅出入于历史的宏观与微观之间,脉络清晰,议题明确,分析冷静而深入,评价公允而不乏历史的善意。书稿附录的近代外交史相关人员及数据资料翔实而清晰,也为有志于深入研究相关议题的学者提供了颇有助益的支持。

    本书对于从外交史的角度进一步审视与反思近现代历史,深入理解内政与外交之密切关系、国际关系与开放政策等对当下而言仍具重要现实意义的荦荦大端,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是一部精致而耐读的史学著作。

  • 风雨横渡

    作者:西蒙·沙玛

    1772年初夏的一个早晨,伦敦城内外几乎所有的人都聚集在威斯敏斯特厅,静静等待王座法院大法官做出一个决定人类未来的判决:黑人奴隶是否应该获得自由?判决的消息犹如一阵旋风刮过大洋,在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无数黑人间点燃了一场希望之火。他们挣脱奴役的锁链,从此奋身于追求自由的斗争中。

    在本书中,西蒙·沙玛以激情澎湃、超群绝伦的叙事艺术,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前后,众多不知名的废奴主义者与黑人为解放奴隶而斗争的故事。他们认为,自由是属于全人类的权利,不因肤色有别。废奴者们在法庭上为遭人绑架的黑人慷慨陈词,带领他们穿越枪林弹雨的北美战场,横渡风暴肆虐的大西洋,最终重返非洲故乡,在野蛮荒芜的塞拉利昂开创新的国度。蓄奴者的阻挠、革命者的虚伪、英国政府的干扰,甚至黑人同胞见利忘义的背叛行径,种种艰难险阻,都无法泯灭他们追求和捍卫自由的决心与勇气。

  • 美国不平等的起源

    作者:[美] 伊莎贝尔·威尔克森

    “种姓不能用来解释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果不考虑种姓和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我们就不可能完全理解美国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

    ★编辑推荐

    ◎普利策奖得主十年巨著

    ○权威作者

    《美国不平等的起源》的作者伊莎贝尔·威尔克森是普利策奖得主、波士顿大学教授、美国国家人文奖章获得者,TED视频播放量超100万,奥巴马亲自为其颁发美国国家人文奖章。

    ○奖项认可

    已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获Goodreads年度读者选择奖(历史类),被《纽约时报》《时代》《华盛顿邮报》《出版人周刊》《柯克斯书评》《财富》等权威媒体选为年度好书。

    ○文本扎实

    威尔克森前作《他乡暖阳:黑人大迁移史》曾获美国图书评论家奖等数十项大奖,还被《纽约时报》《纽约客》亚马逊、《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等多家媒体网站列入2010年最佳书籍清单。《美国不平等的起源》在前作采访1000余人的基础上写就,威尔克森亲自前往德国、印度实地寻访考察,耗时十年才完稿。

    ◎剖析美国种族问题与阶级矛盾

    从《美国不平等的起源》中,了解美国历史上对人类等级高下制度性的随意划分,发掘美国社会社会冲突的根源:

    为什么种族问题是美国的顽疾?美国何以分裂至此?

    Black Lives Matter(黑命贵)运动为何如此激烈?

    种族冲突如何影响了美国大选?

    2042年,白人将不再是美国的大多数人群,美国将如何应对种族矛盾?

    ◎2020国际超级畅销书,亚马逊霸榜!

    2020年秋季现象级畅销书,上市至今全球销量近100万,从未跌出亚马逊畅销榜前10

    这个秋天,全球都在读这本书了解美国!美亚超12000人评论/4.8分高分,Goodreads近20000人评价/4.63分!

    美国最顶尖精英都在读,奥普拉、普利策奖得主特雷西·基德尔等众多名人推荐,Netflix宣布开始《美国不平等的起源》的影视改编

    ★内容介绍

    在美国的种族冲突、阶级矛盾之下,暗藏着种姓制度这一“看不见的骨架”。在《美国不平等的起源》中,普利策奖得主伊莎贝尔·威尔克森探索的便是这种强大的、不可见的等级制度。种姓本是印度一种按人的血缘或出身、婚姻、职业、宗教信仰等来划分社会地位的制度。作者威尔克森认为,美国也暗藏种姓制度,其定义黑人、白人或“非白人”的方式,历史上的种族隔离政策与法规,还有美国人民的观念与作为,都符合种姓制度的定义与特点。威尔克森深入历史,结合真实事例,展现美国隐藏的种姓制度,并指出僵化的等级制度如何塑造了当今的美国和美国历史。在《美国不平等的起源》中,威尔克森将印度、纳粹德国的种姓制度与美国联系起来,总结了“支撑”美国种姓制度的八大支柱,包括神圣化、承袭性等。她结合翔实的案例,包括2008年、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讲述了种姓制度对美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并用个体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例如马丁·路德·金、棒球运动员萨奇·佩吉、威尔克森本人以及其他许多人的故事,展现日常生活中种姓的暗流。

    ★媒体评论

    自1996年起,我一共推荐了86本书,《美国不平等的起源》就是第86本。在我推荐的书里,从未有一本书比《美国不平等的起源》更重要。……我自己买了500本《美国不平等的起源》,然后把它们寄给每一个(我认识的)美国的政府官员,最顶尖的市长、企业CEO还有大学教授们。了解美国不平等的起源、理解种姓真正的含义至关重要,对这些领导美国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奥普拉(美国著名主持人)

    一出版即成为经典,一部能改变读者内心世界的书。

    ——《纽约时报》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了解美国社会的不公。

    ——《时代》

    对种族主义、制度化的不公的全面审问……威尔克森在她的书页里激活了历史,并将历史的恐怖和可能性都公之于众。

    ——《卫报》

    威尔克森在方法和行动上都勇敢、清晰和诚实……将威尔克森的思想推广到当代美国成了一项令人不安的举动,这恰恰证明了她的正确性以及种姓制度在社会中的深刻影响……

    ——《旧金山新闻》

    《美国不平等的起源》将激发读者思考和感受什么是平等。

    ——《纽约时报书评》

    作者提供的美国式政治正确标准下观察、叙述和分析,从特定的角度揭示了美国的现实。这只是这本书妙处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美国现实的激进批判者们的道德热情和修辞能力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对于实现对公共议题的引领和对公共话语的建构,这本书堪称范本。美国的不平等究竟是怎样“造成”的,这本书为我们提供的不只是白纸黑字的答案。

    ——李筠(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西方史纲》作者)

    美国与印度一样也有种姓制度?看起来触目惊心的说法,却成为伊莎贝尔·威尔克森解释美国社会矛盾的依据。你可以认同,也可以嗤之以鼻,但它毕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知识框架,从美国历史谈起,一步步剥茧抽丝。它注定让美国人不安,也让美国人庆幸——因为批判精神仍在。

    ——叶克飞(作家)

  • 破茧

    作者:施展

    突破信息茧房,看清世界真相

    一位思想者视野中的当下与未来

    ★吴敬琏、许纪霖、刘苏里、高全喜、刘擎、曾鸣、徐小平、罗振宇 诚挚推荐!★

    2020年,新冠疫情、贸易战、Tiktok禁令等“黑天鹅”事件仿佛一面面放大镜,暴露出诸多已经存在的问题,也加剧了各种持不同观点人们之间的争论,其中有些只是情绪化的立场之争。种种乱象折射出我们对真实世界认知上的偏差。而这些偏差,与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推荐算法等导致人们处于各自的信息茧房有莫大关联。我们该如何突破信息茧房,看清真实世界?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看待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在《破茧》一书中,外交学院教授、国际政治学者施展告诉我们,首先要破除各种观念对现实的遮蔽,在认识到各国的经济深度相互依赖的前提下,看到经济空间与政治空间的不重合,进而审视民族主义“封装式思维”的不妥之处,理解中国与世界的一致性,也正视中国的特殊性:中国经济的成长是在世界创新经济的背景下,结合中国的种种优势实现的,中国也当之无愧是超大规模国家,是世界秩序的自变量。

    而在另一层面,人类秩序的每一次演化,都与技术的推动有关。在信息技术时代的背景下,字节跳动与华为等公司遭遇的困境,反应出各国深切关注穿透国界的数据带来的政治外溢效应,背后则是对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捍卫。

    深入理解技术时代的特点和国际局势的机理,突破信息茧房对视野和格局的限制,我们才能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看清全球治理秩序的演化方向,进而找到通往未来的道路。

  • 未经选举的权力

    作者:(英)保罗•塔克(Paul Tucker)

    中央银行在一个国家中究竟应该拥有多大的影响力?央行等独立机构并非经过民选产生,政府是否将过多的责任委任给了央行?虽然危机以来央行正确地应对了诸多挑战,但如果未来央行失败了呢?要由谁来监督、问责央行?

    保罗・塔克在《未经选举的权力》一书中,回答了这些问题,并针对央行行长和其他未经选举的决策者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公共利益管理,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提出了解决方案。

    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央行行长已成为与司法和军事并列的第三大非民选权力支柱。他们掌握着经济福祉的监管权力和金融杠杆,但与民主选举产生的领导人不同,他们的权力并不直接来自选民。《未经选举的权力》一书建设性地提出了授权原则,以确保央行行长、技术官僚、监管者和行政当局及其代理人专注于公共利益的管理,而不是成为“权力过于强大的公民”。

    英国央行前副行长保罗・塔克从其多年的英国国内和国际政策制定经验中汲取精髓,以解决未经选举的权力产生的重大问题,并通过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欧盟的示例丰富了他的论证。塔克结合经济学、政治理论和公共法律,从宪政民主和法治的视角探讨了与政治隔离的授权成为合法权力的必要条件。他解释了这一解决方案为什么必须与现实世界的政府结构相适应,以及为什么技术官僚及其政治监督者需要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使系统按预期的方式运行。塔克解释了为什么行政机构不需要成为政府的第四个部门,但仍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以及央行行长如何能够效仿较好的司法自我约束,成为权力分散的典范。

    无论如何,未经选举的权力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的一个标志。这本重要的著作展示了如何利用它达到我们每个人的目的。

  • 图绘暹罗

    作者:[美国] 通猜·威尼差恭

    前现代的“暹罗王国”是如何变成了“泰国”这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所谓的“泰国性”是如何形成的?泰国的“国家感”是什么?地理学以及制图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泰国历史中发挥了怎样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部东南亚研究和边疆研究的经典著作中,史学家通猜·威尼差恭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答。他提出,旧的本土空间观被新的西方地理学话语替代,边界、主权、边缘等概念逐步为人们所接受,正是在这种变化中,泰国的“地缘机体”被一步步塑造出来。本书突破了以往民族国家研究的范式,从独到的角度重新讲述了这段历史。

  • 马克斯·韦伯与德国政治:1890—1920

    作者:[德]沃尔夫冈·J.蒙森

    【内容简介】

    马克斯·韦伯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政治密切相关:他激烈批评俾斯麦和德皇保守的社会政策,却更失望于资产阶级的政治软弱;他在“一战”中出于德国利益稳步推动“体面和平”的实现,却被自私的政治领袖葬送;他在魏玛制宪中期盼卡理斯玛威权领袖重振大国荣耀,却未料到会是纳粹主义的兴起……

    本书是德国历史学界的重要著作。作者蒙森向读者揭示了韦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热忱的自由主义者,却也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德国民族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厘清了韦伯这两个看似矛盾、相悖的立场之间的重要联系。

    他们在20年代营造了一个神话,就是韦伯作为一个天然领袖被极度冷落了,但他们描绘的这幅伟人肖像是根本不恰当的……我的目标是根据对原始资料的谨慎分析刻画韦伯的政治人格,这不是一种片面的意识形态解释,而是力求描绘出韦伯的全部复杂性,包括他的内在矛盾与模棱两可。

    ——沃尔夫冈·J. 蒙森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沃尔夫冈·蒙森是20世纪闻名于世界的德国历史学家,在英国史和德国史研究领域名声斐然,在韦伯思想研究方面更是首屈一指。蒙森生于史学世家,其曾祖父特奥多尔·蒙森1902年因写作《罗马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父威廉·蒙森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本书德文版甫一出版便在学界掀起巨大波澜,蒙森对韦伯极具争议性的解读,令这本书先是遭到尖锐抨击,之后逐渐获得普遍好评。许多学者赞誉蒙森“重新发现了许多重要事实”。

    ◆本书是最详实韦伯传记,是了解韦伯生平及其思想的必读书。在这本独一无二的韦伯传记中,读者将发现一个全新的在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中徘徊的韦伯。

    ◆这是一本韦伯传记,同时也是一本史料详实、论述有力的德国政治史。其从经济崛起却政治保守的19世纪末德国讲起,一直叙述到民族复兴焦虑掩盖了魏玛宪制脆弱的“一战”后的德国,几十年间诸多重要的德国政治家如俾斯麦、威廉二世、胡戈·普罗伊斯等轮番上场。

    ◆本书译者阎克文是马克斯·韦伯著作中文本译介的专家,从事相关译介工作近二十年,目前市面上已有的韦伯著作中译本,半数以上出自阎克文的译笔。阎克文为本书撰写一篇译者序,详细阐释了本书的历史价值以及韦伯的政治使命。

    ◆特邀著名学者、韦伯研究专家钱永祥为中文版撰写导读。导读将韦伯所处的历史与政治环境及其思想对中国目前处境的借鉴意义一一详述,可谓情理兼备、发人深省。

    ···

    【学者、媒体评价】

    尽管由于命运和环境的作弄,(韦伯)没有在政治方面享有显赫的地位,但却毫不减损他杰出政治家的本色,他的伟大就像一个没有手的拉斐尔,没有功绩但却有无限的潜力。

    ——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

    (韦伯是)历来登上学术舞台的角色中最有影响的一个。

    ——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韦伯是最后一批博学者之一。

    ——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A·科瑟尔( Lewis A. Coser)

    沃尔夫冈·蒙森详细重建了马克斯·韦伯的政治观点……尽管蒙森打破常规的观点引起了巨大争议,但他在学术史料上全面彻底的挖掘不容置疑。

    ——《美国社会学期刊》

    蒙森这本著作的价值不在于重新发现了许多重要事实,而在于对散落各处的文献的仔细校订,系统性的分析,以及从民主和反民族主义者的角度对韦伯突出敏锐批评。

    ——德国历史学家克洛泽·爱泼斯坦(Klaus Epstein)

    在浩瀚的韦伯二手文献中,认真研究“政治人”韦伯因而具有里程碑意义者,首推蒙森這本经典。

    ——台湾著名学者钱永祥

  • 何为封建主义

    作者:[比] 弗朗索瓦·冈绍夫

    “封建主义”这一概念有三种理解:狭义封建主义、广义封建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封建主义。

    狭义封建主义概念源于16世纪法学家对西欧中世纪“封建法”的研究,专指封臣制和封土制。现代史学家以比利时学者冈绍夫为主要代表。

    广义封建主义概念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形成于启蒙思想家对中世纪社会的批判。广义封建主义的代表是马克•布洛赫,他将封建主义视为一种社会类型、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其研究是对这种“社会组织结构以及把它联为一体的各项原则进行剖析并做出解释”。

    马克思主义封建主义概念源于马克思对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研究,封建主义具有生产方式的含义,代表社会形态演进的一个阶段,其根本特征,是将封建主义首先理解为一种所有制形式、一种生产方式、一种社会形态。

    《何为封建主义》(Qu'est-ce que la féodalité)是研讨狭义封建制度的名作。集中探讨西欧封建主义的起源、加洛林王朝时期的封建主义和10 —13 世纪的封建主义。冈绍夫认为,构成这种封建主义基本内容的是两大要素,一是人身方面的,即封臣制,二是财产方面的,即封土制或称采邑制。所以他认为封建主义“意味着封土制和封臣制的体系”。

  • 两个世界间的托克维尔

    作者:[美] 谢尔顿·S. 沃林

    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法国政治思想家,他的《论美国的民主》在政治学领域一直都享有盛誉。与此同时,托克维尔在法国的政治圈中还是一位颇有抱负和表现积极的政治家。美国重要的政治理论家谢尔顿•S. 沃林在这部著作中首次将托克维尔的政治生活和理论生活完整地联结在一起,并借此对托克维尔的主要著作,以及他在过去二百多年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给出了广泛的全新阐释。

  • 论僭政

    作者:[美]施特劳斯 / [法]科耶夫

    《论僭政》中文版曾在2006年出版,此次全部重新翻译,并依照英文新版(芝加哥大学2013年版)做了增补。

    《论僭政》包含施特劳斯对色诺芬《希耶罗》做的义疏《希耶罗与僭主》以及施特劳斯在法国的老友科耶夫的评论《僭政与智慧》,还有两人的部分通信。由于触发了与科耶夫的争论,《论僭政》也极其有助于理解施特劳斯的古典立场何以与现代立场对立,揭示了古今政治科学的根本差异,振聋发聩。

    因此《论僭政》不再只是施特劳斯对一部古典作品的解读,还展现了施特劳斯与科耶夫之间深刻的思想争论,也记录了两人由年轻到年老的友谊。凡此种种,使得《论僭政》当之无愧地成为二十世纪的经典。

  • 视差

    作者:[美]布鲁斯·卡明斯

    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布鲁斯·卡明斯在20世纪结束前对东亚地区历史和现状,以及美国与东亚关系所作的解读,至今仍具有启发意义。书中既从东亚一方,也从美国一方探寻双方复杂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对美国进行自我反思:不仅反思其对外政策,更反思其行为、假设,同时也反思跌宕起伏的情节赖以发生的美式舞台布景。

    20 世纪90 年代,美国发现自己处身于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里,它赢得了冷战的胜利,同时紧紧操纵着德国和日本。这绝非偶然,因为冷战包含着两套系统:一是遏制计划,既遏制敌人,也遏制盟友,以确保安全;一是霸权计划,以确保美国对主要工业竞争对手所必需的资源的操控。无论霸权计划,还是既结盟又遏制的系统,今天都不仅依然存在,甚至更加根深叶茂。

  • 政法委制度研究

    作者:钟金燕

    本书在充分参考汲取现有资料的基础上,从政治学、历史学角度入手,着力对中国共产党政法委制度的历史演变、组织结构与关系结构、运行机制及主要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翔实地探索与分析。本著在对中国共产党政法委制度进行系统研究方面,具有较强地开拓性和现实性,对于关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广大读者,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中国为何不会统治世界

    作者:孔诰烽

    在中国快速发展日益引起西方国家重视和警惕的背景下,着重分析了对“中国热”的常见误解,客观地评价了“中国热”对世界的积极影响和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威胁论”的一种否定。 以西方国家的视角介绍了中国崛起对南半球国家的影响,对旧有的政治经济秩序的冲击,以及崛起背后的问题,较为客观地阐述了中国不会统治世界的缘由就是自身实力有所局限,以及中国对现有世界秩序的依赖和维护。

    一提到中国的崛起,很多人便会想到其将会改变现有的全球秩序。然而,如同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发现其所置身于的全球秩序依旧是以自由贸易和美国控制为特点。

    孔诰烽教授还在本书中重点讨论了四个常识性的概念错误:1、中国作为另外一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出现将会改变正统的经济增长模式;2、中国正在剧烈地改变东西之间的权利对比;3、中国有能力替代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4、中国经济发展将能恢复2008年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世界财富损失。孔诰烽教授的著作同时揭示了中国是如何利用现有的国际秩序进行其自身的发展,以及中国精英们的利益诉求是如何有助于维系这些国际联系的。由于长期存在的美元本位制度,以及中国热衷于购买美国债券,中国自身的繁荣与利用债务泡沫进行的经济实践注定会失败。孔诰烽教授最后提出了警告,“后奇迹时代”的中国虽然在姿态上将会变得更加自信坚定,但在能力上仍然显得有限。

  • 走向善治

    作者:俞可平

    善治就是好的治理,也可以理解为越来越好的治理。善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种理想状态,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活动和治理过程。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继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是最深刻的社会进步。因为它以制度的形式,将人类文明的成果加以固定下来。 政治现代化既是经济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政治进步的必然要求。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来看,不断地从以“官员的权力本位”为表征的传统政治,走向以“公民的权利本位”为表征的现代政治,是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在《走向善治》一书中,作者用历史的眼光、哲学的分析、政治的远见条分缕析地阐明了统治与治理、善治与法治、善治与民主的关系,进而指出善治的丰富内涵以及实现方法。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曲折、民主的细节、法治的思维、政治的蓝图。

  • 权利的时代

    作者:[意] 诺伯托·博比奥

    本书是博比奥关于人权问题的重要著作,共收录了十二篇文章,主要讨论了权利观念的历史形成、法国大革命对于权利理论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刑事法律问题,理清了权利理论的历史脉络等诸多复杂问题,从而得出结论:权利理论观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现实政治的产物,而非哲学思辨的结果,所以任何试图将权利观念建立在某种绝对原则之上的尝试都是徒劳的。

    在个人主义的观念看来,个体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国家,而不是相反。……对传统的个体与国家之间关系的颠倒,也包括了对传统的权利与义务之间关系的颠倒。现在,对个体而言,权利先于义务;对国家而言,则义务先于权利。国家存在的目的也发生了同样的颠倒。对于把国家看作一个有机体的观点而言,国家的目的在于西塞罗式的和谐观念,或者说目的在于对抗使政治实体陷于分裂并最终灭亡的派系斗争;而对于个人主义来说,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个体自由脱离外部条件的限制尽可能地实现发展。同样,就正义而言,在将国家视作有机体的观念看来,正义最恰当的定义是柏拉图式的——社会体中的每一部分各司其职;而个人主义的观念则将正义视为一种权利,即所有人都应该被这样对待——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尤其是实现快乐这一典型的个人主义的目标。

    ——博比奥

    佩里•安德森称博比奥是“意大利政治秩序的道德良知”,确实,博比奥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是一个相当有影响力的人物。作为意大利反抗运动在政治上的主要导师,他两次遭到墨索里尼的关押;战后他对意大利共产党既抱有同情心,又不忘对其进行严苛的批评。他的批评为其转变打下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早期意大利共产党转向欧洲共产主义,几年后,博比奥与之合作,共同起草了意大利社会党的宪章。如今(2000年),他已经91岁了,仍然十分活跃,是意大利的终身参议员、荣誉教授,有着圣人一般的神圣地位。

    ——伊格尔顿

  • 界而治之

    作者:(乌干达)马哈茂德·马姆达尼

    本书是当代非洲重要思想家马哈茂德·马姆达尼对于现代非洲(殖民)政体的理论性总结。全书分三章,第一章讨论间接统治模式的发轫阶段。这种统治模式之出现,既是帝国最具原创性思想家之一梅因爵士对帝国在19世纪中期所面临危机的知识性反思的结果,同时也是旨在在英国印度、马来半岛殖民地以及荷属东印度缓和这种危机的系列殖民统治改革的结果。第二章思考非洲各殖民地国家的“间接统治”;最后一章转向这一过程的反面:脱殖民化运动,包括它的精神的以及政治的维度。

    马姆达尼在本书中通过对历史脉络的认真梳理和后殖民统治现实的冷静分析,深刻而尖锐地揭示出在后殖民时代,历史和政治思想及法律如何汇集于殖民想象之中而创造出了“界而治之”这样一套制轭东南亚、印度和非洲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技术。他展示出过去的殖民历史如何在当下仍然活着,而如何打破殖民史的过程中所遺留下来的政治构造,如何拆解殖民史观,如何打破间接统治的格局,重建政治、法律机构乃是非洲大陆漫长的努力方向。

  • 大國的不安

    作者:詹姆斯.麥唐諾(James Macdonald)

    紛爭、動亂、不安,本書一語道破世界問題的本質!

    世界貿易增加了各國的財富,也擴大了財富受制於人的風險;

    每個大國都有控制他人的欲望,也有受制於人的不安,

    為了取得更多的安全感,大國只能向外擴張……

    ◎經濟互相依賴並未帶來和平

    十九世紀末,自由派人士為國際貿易即將帶來的榮景與和平歡欣鼓舞,他們認為經濟相互依存的時代,將使各國動武成本過高,自然打消窮兵黷武的妄念。

    然而,日益依賴貿易所衍生的不安感卻越來越強,各國都深怕有一天,外貿戛然而止,航路被切斷,原料被控制,國家因此陷入絕境。於是,大國間的軍備競賽開始了,以打破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的獨霸地位為目標,最終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為了確保自己國家能自給自足,就得犧牲他國的經濟安穩

    一次世界大戰的教訓,讓各國對世界貿易的態度轉趨消極,試圖回復自給自足的安全狀態,以消除對貿易依賴的不安感。但由於世界資源的分布不均,想要確保自己國內的經濟安穩,就要保障關鍵資源的取得,這一切,只能透過擴張領土的手段。於是,大國間的資源爭奪戰,演變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多極化世界的再次到來,世界將陷入動盪不安?

    二戰後,舊帝國的瓦解與冷戰,使美國成了獨霸全球的唯一強國,也意外地成了維持世界貿易安全與平衡的重要推手。仰賴貿易的不安感消失,自給自足的心態不再,各國心無懸念地參與全球貿易,也造就了幾近和平的長期局勢。

    如今,俄羅斯、中國、印度新興勢力的崛起,試圖挑戰美國地位,打破舊有的秩序以保障自己取得資源,此景宛若二戰前各國爭奪物資引爆戰爭的再現。而各國人民相信經濟上的緊密相連,將使戰爭絕不可能發生,也與一戰前普遍的思維一致。此情此景,與兩次大戰前是如此相似,歷史是否將重演,大戰是否將再次發生?

    戰爭的成因,從來不是政治鬥爭,而是商業和工業之爭!

    全球貿易失衡,才是所有戰爭爆發的真正源頭!

    十八世紀以來,全球化的貿易逐漸興盛,最終形成一股席捲世界的浪潮,無論是自願或被迫,各國都被吸入這股全球貿易的漩渦裡,無法置身事外。世界貿易造成國家間緊密的經濟依存,也如同一把雙面刃,在帶來了富足的生活之外,引起了國家間緊張的對立關係。

    本書巧妙融合了政治及經濟史,從世界貿易的發韌到興盛,解析這兩百年來世界局勢的演變,同時面向未來,探討我們該如何從歷史借鏡,解決未來國與國之間的紛爭。

    我們的世界是由貿易打造出來的,也會因為貿易的失衡而崩解!

    名人推薦

    經濟學家 馬凱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重量推薦

    ※「二十一世紀不需要重蹈二十世紀的覆轍,本書是顛覆世俗認知的精闢之作。」──約瑟夫.喬飛(Josef Joffe),史丹佛大學史巴克里國際問題研究所資深學人

    ※「作者提出一套令人信服的論點:唯有在單一良性強權的保護下,自由貿易與世界和平才能持久蓬勃,多極對立的世界並無法穩定發展。本書立論宏大,偉然可觀,是近年來最重要的論著之一。」──默文.金(Mervyn King),英國央行前總裁

  • 一个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

    作者:[法]伊丽莎白·巴丹德 / [法]罗贝尔·巴丹德

    孔多塞,1743—1794

    他25岁已成为名满天下的数学家,39岁入选法兰西学院院士

    他是启蒙运动年轻的思想家、“百科全书派”最后一名成员

    他是亲历法国大革命的启蒙思想家,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擎炬人”

    他反对贩卖黑奴,为犹太人争取公民权,为妇女争取平等的权利,一生致力于反对死刑

    他首先提倡共和制,是公共教育计划的奠基人

    他在逃亡期间依然写出充满理性乐观主义的名著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并宣告:

    “有朝一日,阳光照耀下的人都将是自由人。”

    他忠于政治理想,恪守道德信念,主张团结,群而不党,却为残酷的党派斗争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