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近现代史

  • 新史学(第七卷):20世纪中国革命的再阐释

    作者:王奇生 主编

    20世纪革命几乎席卷了全球。对中国来说,20世纪更是革命的世纪。如果要为20世纪中国寻找一个主题的话,那么这个主题恐怕只有“革命”最合适。避开革命而探讨20世纪中国历史几乎是难以想象的。革命不仅多次重构了最高权力结构,也全面重塑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价值伦理乃至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革命成为当代中国人最强烈、最深刻的记忆。本辑《新史学》正是以此为题展开,收录相关海内外学者论述。
  • 中国国民党史(套装上下册)

    作者:茅家琦等著

    《中国国民党史(套装上下册)》从整个中国国民党史的研究现状出发,指出既往研究的得失,并进一步提出如何深化国民党史研究的几点意见,意见中肯,极具学术价值。全书120万字,分“孙中山与中国国民党”、“蒋介石与中国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蒋介石、蒋经国与中国国民党”、“李登辉与中国国民党”四编,从孙中山创立国民党写至国民党十六全大会和撤消李登辉党籍。 全书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李登辉作为国民党的四代领袖,在国民党的建设及其党政等问题上的是非功过作了客观的评述,避免了以往著作大多因人而异、具有较多感情色彩或政治色彩的偏颇。特别是对每个人的思想理念作了深入的分析探讨,避免简单的就事论事的褒贬。
  • 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

    作者:(日) 沟口雄三

    本书通过对于李卓吾和阳明学的阐释,对于中国前近代不同于西方的路向进行了辨析,认为“在中国思想中存在着不同于欧洲思想史的展开的中国独自的思想史的展开”,反对一般常见的、以欧洲的历史展开和价值观为基准的西方中心论历史观,从而在中国内在的思想理路中寻找中国的“近代”及其“屈折与发展”;他还打破了在日本通行的对于李卓吾童心说是个人主义表现的肤浅说法,把李卓吾晚期的复杂思想,特别是佛教思想在他身上的独特体现推向对于明代思想本身的解释。
  • 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

    作者:[英] 乔治•马戛尔尼,[英] 约翰•巴

    本书分为“马戛尔尼勋爵私人日志”和“巴罗中国行纪”两部分。前者由勋爵的私人日志编辑整理,记录了勋爵在出使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个人对中国的看法。“巴罗中国行纪”的作者约翰•巴罗是使团随行人员,更是一名知识渊博的博物学家。他不仅记录了使团的行程,更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民俗资料,从文学、哲学、宗教、医学、音乐等方面全面地展现出当时中国的社会面貌。
  • 改变中国

    作者:马秋莎

    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口号是“在全世界促进人类福祉”,这种改变世界的热情令人敬佩,但在“改变中国”的过程中,洛克菲勒基金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洛克菲勒基金会在现代中国的成败得失,为我们认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也能映衬出中国当代基金会和NGOs 在运作、管理方面的不足,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1915年,经过十年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建了世界一流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这颗“洛克菲勒基金会王冠上闪光的宝石”,代表了基金会在华事业最昂贵、最辉煌的一页,以及它以科学精神来改变中国的决心。随着双方在合作中不断产生的冲突与妥协,洛克菲勒基金会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变为支持乡村综合发展的定县模式,正当这一模式初见成效时,中国政局发生巨大变动,洛克菲勒不得不退出中国大陆,中断了半个世纪以来“改变中国”的努力。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双方重新开始了小心翼翼的接触和交流,洛克菲勒基金会又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外国非政府组织。 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的经历充满了起伏、矛盾、失败与成就,这与洛氏基金会的文化优越感和中国的时代背景有关,也跟双方强烈的理想主义和人文精神密不可分。作者在研究这段历史时,将西方医学、洛克菲勒基金会、美国教育家、传教士、中国知识分子、改革家和中国政府,都一一置于聚光灯下,探讨不同文明在交往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而身处其中的人们,又如何利用自身和对方的资源,艰难地寻求共识。
  • 从甲午到抗战

    作者:唐德刚

    自1894年始,中国与日本发生了两次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日本崛起为帝国主义强国;1937-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以中华民族之浴血奋战,取得全胜之局告终,自此中日荣辱易位。这两次战争的原因、进行的经过、最后的结果,以及它们对于亚洲和世界全局所产生的影响都完全不同。 本书辑录了唐德刚、吴相湘等史学大家关于两次中日战争的重要文章,其中唐德刚关于“汪精卫投敌始末”的系列长文首度在国内结集出版,带读者在历史深处反思两次中日战争中中国之得失。
  • 上帝与皇帝之争

    作者:[美]托马斯·H.赖利(ThomasH.

    《上帝与皇帝之争——太平天国的宗教与政治》是西方学者研究太平天国运动及其宗教信仰的一大力作! 太平运动:基督教本土化过程的顶点? 太平基督教:一种新的充满活力的中国宗教?一种基督教的具体样式? “上帝”信仰:传统中国宗教秩序的复兴和回归?对皇权秩序的根本性挑战? 在创造一种新的充满活力的中国基督教方面,在对皇帝的体制、形象和称号的神圣性 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理解上,在努力摧毁皇帝制度、打碎皇帝形象,构想一个不但承接过去且能开启未来的现代宗教、文化和政治秩序上,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做出了独创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贡献。 编辑推荐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宗教是他们抗议的工具,还是他们的信仰? 上帝与皇帝之争的背后又有着太平天国运动怎样的理想诉求? 一个点燃中国从未有过的起义火种,如何心怀太平信仰照亮中国? 西方学者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又一力作! 深度剖析太平天国运动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的神秘面纱,挑战千年皇帝权威!
  • 超越国境的东亚近现代史

    作者:中日韩三国共同历史编纂委员会

    这是一部由中国、韩国、日本三国学者历时六载共同撰写的一部东亚近现代史。上卷按时间顺序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角度叙述东亚三国近现代的结构变动;下卷按专题分门别类地探讨东亚民众的生活与交流。我们期待这本书能够有助于消除三国纠纷、建设和平。只有这样才是东亚民众沟通、共享文化、交流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
  • 多變的孫科 歷史學家高華筆下的孫中山之子

    作者:高华

    孫中山先生唯一的兒子——孫科,民國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兩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從反蔣到擁蔣,他的政治主張在蔣介石的強權面前步步後退,不堪一擊。他軟弱、動搖、多變,“名聲很大,事功卻不顯著。” 本書引證了大量權威的史料,按照時間順序論述了孫科在大革命、抗戰等各個時期的政治主張、政治活動、與強權人物蔣介石的關係及其動搖多變的政治立場。 本書讓讀者了解到這樣一個孫科:顯赫的出身既給他帶來了躋身風雲際會的民國政治舞台的機會,同時也帶給他許多先天不足,例如:軟弱、動搖和多變。他的憲政主張和民主的追求,土地改革、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設想,在蔣介石的強權政治面前往往不堪一擊,最終他不得不屈從於蔣介石。他政治上的失敗既是個性使然,也是歷史的必然。
  • 崩溃前的大清帝国

    作者:[英]约翰·戴维斯

    本书首版于1836年,四年后鸦片战争爆发的同一年,此书再版。这本书显然是英国读者在战前了解中国的重要参考,甚至某种程度上是成为出征中国的中下层军官的行动指南。如今,借助这位后来的香港总督的记录,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视角再认识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 作者运用了地理学与政治经济学等科学方法,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系、风土人情、重要城市、释道儒三教、文学艺术、农业与商业做了重点介绍,并进行分析,正是运用这些科学的方法,西方人揭开了神秘中国的面纱,看透了清朝“国富民强”的假象。 书中有几十幅珍贵图片辅以说明。
  •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作者:【英】麦嘉湖(又译作麦高温)

    本书初版于1909年,正值风雨飘摇的满清王朝行将崩溃之际。作者在中国生活了半个世纪,几乎与各阶层的人都有过交往。他从当时英国传教士的角度对中国和中国人进行了描写,表明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些用文字织成的记忆,如照片般将三教九流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眼前。尽管作者站在曾经高高在上的大英帝国的角度,看着封闭的古中国文明,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伤感与同情。在这个友善而又自以为是的外国人看来,中国人完全拥有作为一个伟大民族的品质。
  • 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

    作者:[美]范发迪

    《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科学、帝国与文化遭遇》内容简介:清朝建立之初,曾和世界各国保持一定程度上的接触。后来中国的大门一度被关闭而后又被强行打开,这期间,外国的传教士、商人、外交官、军队、探险家、科学考察队蜂拥而来,东方古国的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惊奇。基于种种不同的目的,他们记录下在华的所见所闻。这些记录数量浩瀚,积存在世界各国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或私人手中,成为了解清代近三个世纪历史的珍贵资料。由于西方人士观察、思考和写作习惯与中国人不同,他们的记载比较具体、广泛,比较注重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因而补充了中国史料记载的不足。“编译丛刊”将从中选取若干重要资料译介给国内的读者;对早年问世的具有开拓性、奠基性价值,但不为中国学术界所熟知的作品,我们也将同样给予关注;此外,对反映当代国外清史研究新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的学术专著,“编译丛刊”也将及时地介绍给中国学术界。
  •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全四卷)

    作者: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是金冲及教授研究中国历史50年、连续写作3年多而成的总结之作。全书共四卷,100多万字,分平装精装两种。全书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写起,历经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以及新中国建立后大大小小的社会运动、政治风波(大跃进、反右、文革、八九等等),一直写到2000年新世纪的钟声响起。全书立论宏富、资料详实,详略有致,文字洗练。自然,最大的看点还是作者参阅了大量他人无缘与面的内部资料:比如毛周等领导人的会谈记录、一些当事人的未刊日记或口述记录。在许多重大事件、人物评价上,都有崭新的突破。坊间学者把这部书看作某种风向标:看作者写了什么,没写什么;写了的具体写到哪一步,提法上评价上有什么新的突破;浓墨重彩的是什么,轻描淡写的又是什么……总之,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关于20世纪中国历史的鸿篇巨著。它既是作者研究历史50多年的总结之作、心血之作,也是近现代中国史研究方面的大手笔、世纪之作。
  • 中国人留学日本史

    作者:(日) 实藤惠秀

    《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修订译本)》,本书以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书信、日记、著译书刊、口述史料以及档案文牍等为据,详述这一留学运动的缘起和演变、留日学生就读的学校和课程及组织、活动,并专章讨论留日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文学、语言、翻译、出版等各方面的贡献和影响。此次以香港中文大学1982年版的中译本为底本修订,纠正了谬误,并增加了有关作者学术成就的述评文字,以飨读者。
  • 上海警察

    作者:魏斐德

    《上海警察(1927-1937)》系统地研究和描述1927年至1937年上海特别市警政及其与多种政治力量对抗与台作的历史,其中重点分析了国民党如何在这十年中依靠警察力量将上海转变成一个国民党表现自身的舞台;澄清了国民党政权其他方面的问题,包括中央的党国体制与民国地方势力间的关系,秘密组织和犯罪集团在腐蚀国家政治机构中的作用,警察力量和民间势力在都市中的平衡,在军事八侵和占领的巨大压力下上海政治组织的演变;并在“新市政秩序的局限”中对上海公安局最终失败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剖析。作者魏斐德完全摆脱了孤立地就警察论警察的模式,而将上海警政的变迁与整个城市治安环境的变迁乃至20世纪中国的政治变迁有机地结台起来加以考察,缜密地分析论证了国民政府上海公安局的成立、作用及其演变,体现出一个史学大家的大史识和大视野。可以说,这是一部上海警察研究的开创性著作,也是一部有关城市社会控制的范式性著作。法国知名汉学家白吉尔教授称这部著作“必将具有历久不衰的学术价值”。
  • 镜里看中国

    作者:(英)保罗·法兰奇

    1840,那一年,外人的侵华远征军驶抵中国广州珠江口,几十艘战舰运载着利炮轰开了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国门。随着这些战舰而流入中国的,除了炮灰、鸦片,还有为着各种目的远来的洋人,这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办报人、记者。 这些人办报,有的是传教士,他们为开疆拓土拉近关系而传教布道,有的是间谍,以采访之虚行搜集情报之实,有的是战争贩子,为在中国租借洋人圈和其国内挑起侵华舆论而叫嚣,还有商人纯为赚钱牟利而办报,当然还有一部分是本国报刊派驻而来的职业记者,还有的是探险新闻爱好者……这些人带着不同的目的,来到中国,用他们的眼睛和镜头记录下中国近代百年沧桑巨变。 历史的真相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经历的人有不同的见证。其实,历史也许永远没有真相,因为历史是由人来写就的。根源于这样的局限,我们能最大限度得以窥探历史真貌的途径,就只能是,拓宽我们的视界,把历史放在多棱镜而不仅是显微镜下观照。 除了,中国人书写的中国历史,是否还有可以获得另一种信源告诉我们另外一部中国近代史。 无疑,这些来华办报的外人,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个人有着怎样不同的情况,以怎么样的视角和立场,看中国,其在当时当地的记录,将成为记载中国那一段特殊历史的珍贵材料。 今天,我们将之翻译过来,让国人参见,就是期冀以此给我们提供另一个看中国,看历史的视角和思维。 外国人眼中存满白色恐怖的旧北京与十里洋场的旧上海有什么不同? 外国人眼中的蒋介石国民党和毛泽东共产党是什么样子? 中国历史大事件,有哪些详细的内幕和始末是不为中国大众所知的? 对日本侵华,他们的态度怎么样? 外国人眼中的蒋介石国民党和毛泽东共产党是什么样子? 本书将爆料: 杰克伦敦报道日俄战争时差点送命,发誓以后再不来东; 蒋宋如何利用外国记者争取国外援助,并铲除内部间谍; 国民党对在华外国记者报道进行控制,最后这些主张新闻自由的记者都投奔了延安; 海明威陪其妻子来中国报道,每天花天酒地,其实肩负间谍使命; 本书为您记录在中国的一批批一个个外国记者,和他们眼中的近代中国。
  • 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

    作者:冯自由

    《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作者曾任孙中山先生的机要秘书,亲历过辛亥革命前后许多重大事件,从而收集了革命活动中的大量报导、通讯、私人文件和当时党内人士的回忆录,利用这些资料,并根据其对民国成立前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广泛知识,撰写辛亥革命前的革命党史及其活动,所述事件皆有所本。《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现收入“辛亥记忆”丛书。
  • 中华民国史(全十六册)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华民国史》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兴亡的历史长卷。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民国档案、有关地方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全国政协和各地政协有关历史资料,以及国内收藏的大量民国书籍报刊,还广泛参考了台湾地区和国外出版的相关资料、著作、文章,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还原民国历史的本来面目。该部分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核心,按“中华民国的创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历史时段,分为十二卷,约700万字。每卷后附本卷人名索引、征引文献。
  • 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 中华民国

    作者:菊池秀明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历史”系列“清末 中华民国”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涵盖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卷作者将19世纪中叶到1936年为止作为一个时代进行叙述,把此阶段的历史归结为“复兴中华的尝试”。作者指出,中国存在地方文化的差异与联系,尝试“以南方边地吹来的新时代之风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这一时代。他认为,洪秀全、孙中山以及后继者蒋介石等本书中的出场人物,皆以南方边地为出发点,后来北伐作战。从南方农村根据地兴起的毛泽东的边区革命也是朝着黄土高原的延安一路撒下了新时代的种子。虽然全书基本上还是以政治史的叙述为主要线索,但作者仍注意到对文化予以特别的关注,用较多的笔墨描写了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为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读本。